潘賞析
1. 欣賞潘鸛的白求恩雕塑有感200字
今天,我讀了《英雄人物故事》中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在抗日戰版爭時期,不怕犧牲,忘我工作權,治病救人的精神,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一件事,不能只想到自己,一定要把你想做的事做好,不能半途而廢.
故事主要講了,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加拿大的諾爾曼.白求恩帶領一支醫療隊來到中國,加入抗日前線,救助傷員,充分表現了國際主義精神 ,並將它寶貴的生命留在了他所熱愛的這片土地上,受到中國人民永遠的尊敬與懷念.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覺得白求恩醫生就是真正的最美醫生,就連有敵軍來襲擊,他也要把這個病人給治好,這種精神非常值得大家學習!
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廢,一定要認認真真地仔細的做好每一件事!
2. 你在水滸傳中最欣賞的人物是哪一位
林沖挺好的,可惜不是當反賊的料,水滸傳差一個起義的主
3. 儒林外史中匡超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並且在文中找出句子證明
《儒林外史》中匡超人的人物形象分三個階段:
1、匡超人年少是心地善良,事親孝順,是個淳樸可愛之人。
書中描述:他在馬二先生資助下回到家見到娘親就「放下行李,整一整衣服,替娘作揖磕頭。」父親卧病在床,他晚上拿個被單,睡在父親腳跟頭。他白天里殺豬,賣豆腐,晚上便服侍父親。他父親夜裡睡不著,要吐痰,吃茶水,一直到四更鼓,匡超人就讀書陪到四更鼓,每夜只睡一個更頭。
2、匡超人初到杭州後,就卷一幫無法取得功名的假名士之中,年少時那朴實敦厚的人品開始受到這些假託無意功名富貴自命清高,卻意圖投機取巧僥幸名利雙收的理論污染,思想開始蛻變,被這些人同化。
書中寫到:雖然馬二先生教他懂得了讀書人應以文章舉業為主,但這條路終究是難走的,況且此時的恩師李本瑛已被人誣告摘了印,無人提攜,於是匡超人轉身投入到西湖斗方名士們所吹捧的「終南捷徑」之中了。
3、匡超人漸漸在這個污濁社會的學有所成,習得一身暴寡情薄義、虛偽、撒謊的嘴臉。
書中敘述:他本已娶妻鄭氏,卻在李「恩師」問及可曾婚娶時,「暗想,老師是位大人,在他面前說出丈人是撫院的差,恐惹他看輕了笑,只得答道:『還不曾』。」只這三個字的謊言使他又得娶李「恩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外甥女,又得了極其可觀的數百金的裝奩,享了好幾個月的天福。
匡超人對著景蘭江和蔣書辦攻訐曾經給他許多幫助的潘三說:「潘三哥所做的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訪拿他的。」潘三固然作了許多壞事,現身陷縲紲是罪有應得,但匡超人卻不應棄之不理。想當初潘三待匡超人也不薄,被捕後也未將匡超人供出來,此時匡超人不念半點舊日情分,其心如蛇蟲螫毒。
(3)潘賞析擴展閱讀:
匡超人出自《儒林外傳》,主要內容:
《儒林外史》的背景在清朝康、雍、乾三代,這時中國已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社會表面的繁榮掩蓋不了封建社會的腐朽,統治者鎮壓武裝起義同時,大興文字獄,考八股、開科舉,提倡理學以統治思想等方法牢籠士人。
作者吳敬梓反對八股文、科舉制,憎惡士子們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他把這些觀點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諷刺的手法,對丑惡的事物進行揭露。
書名上,「儒林」一詞源出《史記》「儒林列傳」。是「儒者之林」,指學術界等。國史列傳,自然是「正史」,作者專門以「外史」為書名,正是為了作區別,以類「正史」,而實際上描繪的卻是清代廣泛的社會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時代的文人在科舉制度毒害下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