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雨賞析陳與義

雨賞析陳與義

發布時間: 2021-02-12 22:24:00

1. 賞析《雨晴》陳與義

雨晴
陳與義
天缺西南江面清,纖雲不動小灘橫。
牆頭語鵲衣猶濕,樓外殘雷氣未平。
盡取微涼供穩睡,急搜奇句報新晴。
今宵絕勝無人共,卧看星河盡意明。

賞析:首聯「山客龍鍾不解耕,開軒危坐看陰晴」,點明了詩人此時的身份、心境以及神態行為。「山客」是詩人自謂,「客」點明處境,「龍鍾」寫詩人精神狀態;「不解耕」表明詩人不會(懂)農桑。這里,與其說作者在介紹自己,不如說他在述說那個不幸的時代。寓居異鄉,是因為國破家亡;精神疲憊,是因為顛沛流離;不事農桑,是由於在這戰亂擾攘的年代無法進行和平生產。首聯的出句,寫出了詩人對這個特定時代的鮮明態度,是因,是「客」;對句才是果,是「主」,「危坐」表現了詩人鄭重的神態及沉重的心情。「陰晴」是運用雙關,既是天氣的變化,也是當時抗金時局的動態。這又與前面的「不解耕」自然銜接,「觀雨」與「時局」二者圓和無跡。
頷聯寫景,景象壯闊,氣勢雄渾。江壑林嶺,風起雲涌,雨聲陣陣。詩人既寫出了夏季雲雨的固有特徵,也表現了他此刻浩茫深沉的思緒:廣大地域的風雲翻湧、大雨滂沱,不也是整個國家顛覆播遷的寫照嗎?這里不單寫雨景,也是在寫時局,最高統治者不作有力的抵抗,致使金兵勢如破竹,這里的「雲」「雨」又是兩層含義巧妙的融會在一起。
盡管雲雨的遮蔽廣大猛烈,雨中的萬物並沒有全然屈服,時局也並非黑暗一片。烏雲密雨中也有不屈不撓的抵抗,搖搖欲墜的危局中也有一絲生機(這里主要是指當時的長沙守帥向子湮的積極抗金舉動)。頸聯既是眼前實景,也是詩人對局勢的企望。竹枝在頑強地舉起,高高的山角上、大風吹掀處露出了光明。這里詩人對雨勢變化觀察的細致入微,表明他對現實的高度關注。
尾聯用典,出句化用了杜甫的「床頭屋漏無干處」的詩句,對句也是老杜的「洗盡甲兵長不用」詩句的化用,在此均為反其意而用之。作者由雨又想到了一個典故:武王伐殷時,天降大雨,姜太公說:「這是上天在為我們洗刷兵甲,助我伐紂!」我大宋王朝如果興兵伐金,不也可以藉助這大雨洗刷兵器嗎?果真如此,我個人的屋子漏雨又何妨!當然這里的「雨」所指是有助於抗金的好的事物。比如積極的抵抗政策、行之有效的作戰措施、戮力同心的上下配合、催人奮進的輿論氛圍等等,與上面所指的晦暗的壓迫勢力、飄搖欲墜的危勢等等是不同的(這也是廣義的「雙關」)。這是作為意象的多義性決定的,更是詩人關心時局、希望政局好轉的本意決定的。
詩人抓住「風」「雲」「雨」(尤其是這個「雨」)的不同側面,巧妙地運用雙關這一辭格,體現出詩人詩思的活躍,胸襟的寬廣,也豐富了全詩的內涵。
當然,全詩還運用了擬人、對仗等辭格,使得氣韻雄沉;但關鍵還是雙關的應用,把眼前的自然現象、把詩人對自然現象的觀感與對現實的焦灼而深刻的思慮天衣無縫般地有機融為一爐,拓寬了詩歌的意境,深化了詩歌的內涵,氣足神完,極具審美意義,是陳與義現存詩中的精品,也是同期詩壇上的上乘之作。
此詩作於宣和五年(1123),時任太學博士。寫雨過天晴的景象,表現詩人一時欣喜的情感。
陳與義(1090-1139),字去非,號簡齋,宋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宋徽宗(趙佶)政和年間進士。是宋代影響最大的詩派——江西詩派後期的代表作家。他在北宋時曾任文林郎、太學博士等職;南渡後任吏部侍郎,累官至參知政事。作為南北宋之交的傑出詩人,他在詩歌創作方面推崇並學習杜甫。所作著眼現實,關注國運民生;用典較少,詞句明凈,不像其前輩詩人黃庭堅等那樣追求「無一字無來處」。《觀雨》一詩雖然也有用典故之處,但平易曉昶;由於巧妙地運用了雙關等辭格,使得此作境界遼闊,意蘊豐富。
解讀鑒賞詩歌尤其是古代詩歌應該知人論世。《觀雨》作於1130夏。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金兵在東南戰線攻破臨安(今杭州)、越州,繼而從海上追擊宋朝皇帝,高宗從明州逃至溫州。在兩湖(湖南湖北)一線,金兵於1130年春天進逼湖南長沙。當年二月長沙守帥向子湮積極組織軍民頑強抵抗,形勢略有好轉。詩人在卞京(今河南開封)失陷後,流寓湖南邵陽,此時正住在貞牟山上。一場夏雨翩然而降,詩人的思緒也隨著雨絲在紛飛……本詩雖然寫的是雨景,但卻包含著詩人對時局的極大關注,不是為寫景而寫景了。

陳與義詠雨之作頗多,詩題中標明正面寫雨的就達三十多首。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七「晴雨類」選詩一百三十五首,其中陳與義二十五首。可見他對這一題材有特別的感受。略舉如下:
《雨》:「一涼恩到骨,四壁事多違。」《試院書懷》:「疏疏一簾雨,淡淡滿枝花。」《雨》:「一時花帶雨,萬里客憑欄。」《雨》:「小詩妨學道,微雨好燒香。」《雨》:「青春望中色,白澗晚來聲。」《細雨》:「平湖受細雨,遠岸送輕舟。」《雨思》:「寒聲日暮起,客思雨中深。」《懷天經智老因訪之》:「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雨中對酒庭下海棠經雨不謝》:「燕子不禁連夜雨,海棠猶待老夫詩。」《憶秦娥》:「獨無尊酒酬端午,移舟來聽明山雨。明山雨,白頭孤客,洞庭懷古。」《虞美人》:「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

2. 陳與義 《雨》

蕭蕭十日雨,穩送祝融歸。燕子經年夢,梧桐昨暮非。一涼恩到骨,四壁內事多違。袞袞繁華地容,西風吹客衣。(陳與義《雨》)
陳詩凡雨時景物一概不寫,務以造意勝,透過數層,從深處拗折,在空際盤旋。首二句點出雨。三四句離開雨說,而又是從雨中想出,其意境凄迷深邃,決非恆人意中所有。同一用鳥獸草木也,李詩中之「竹」、「萍」、「燕」、「螢」,寫此諸物在雨中之情況而已;陳詩用「燕子」、「梧桐」,並非寫雨中燕子與梧桐之景象,乃寫雨中燕子與梧桐之感覺,實則燕子、梧桐並無感覺,乃詩人懷舊之思,遲暮之慨,借燕子、梧桐以襯出耳。宋詩用意之深折如此。五六兩句言人在雨時之所感。同一詠涼也,李詩則雲「氣涼先動竹」,借竹襯出;陳詩則雲「一涼恩到骨」,直湊單微。「涼」上用「一」字形容,已學新穎矣,而「一涼」下用「恩」字,「恩」下又接「到骨」二字,真剝膚存液,迥絕恆蹊。宋詩造句之烹煉如此。世之作俗詩者,記得古人許多陳詞套語,無論何題,搖筆即來,描寫景物,必「夕陽」「芳草」,偶爾登臨,亦「萬里」「百年」,傷離贈別,則「折柳」「沾襟」,退隱閑居,必「竹籬」「茅舍」;陳陳相因,使人生厭,宜多讀宋詩,可以滌腸換骨也。

3. 陳與義 觀雨的鑒賞

首聯「山客龍鍾不解耕,開軒危坐看陰晴」,點明了詩人此時的身份、心境以及神態行為。「山客」是詩人自謂,「客」點明處境,「龍鍾」寫詩人精神狀態;「不解耕」表明詩人不會(懂)農桑。這里,與其說作者在介紹自己,不如說他在述說那個不幸的時代。寓居異鄉,是因為國破家亡;精神疲憊,是因為顛沛流離;不事農桑,是由於在這戰亂擾攘的年代無法進行和平生產。首聯的出句,寫出了詩人對這個特定時代的鮮明態度,是因,是「客」;對句才是果,是「主」,「危坐」表現了詩人鄭重的神態及沉重的心情。「陰晴」是運用雙關,既是天氣的變化,也是當時抗金時局的動態。這又與前面的「不解耕」自然銜接,「觀雨」與「時局」二者圓和無跡。
頷聯寫景,景象壯闊,氣勢雄渾。江壑林嶺,風起雲涌,雨聲陣陣。詩人既寫出了夏季雲雨的固有特徵,也表現了他此刻浩茫深沉的思緒:廣大地域的風雲翻湧、大雨滂沱,不也是整個國家顛覆播遷的寫照嗎?這里不單寫雨景,也是在寫時局,最高統治者不作有力的抵抗,致使金兵勢如破竹,這里的「雲」「雨」又是兩層含義巧妙的融會在一起。
盡管雲雨的遮蔽廣大猛烈,雨中的萬物並沒有全然屈服,時局也並非黑暗一片。烏雲密雨中也有不屈不撓的抵抗,搖搖欲墜的危局中也有一絲生機(這里主要是指當時的長沙守帥向子湮的積極抗金舉動)。頸聯既是眼前實景,也是詩人對局勢的企望。竹枝在頑強地舉起,高高的山角上、大風吹掀處露出了光明。這里詩人對雨勢變化觀察的細致入微,表明他對現實的高度關注。
尾聯用典,出句化用了杜甫的「床頭屋漏無干處」的詩句,對句也是老杜的「洗盡甲兵長不用」詩句的化用,在此均為反其意而用之。作者由雨又想到了一個典故:武王伐殷時,天降大雨,姜太公說:「這是上天在為我們洗刷兵甲,助我伐紂!」我大宋王朝如果興兵伐金,不也可以藉助這大雨洗刷兵器嗎?果真如此,我個人的屋子漏雨又何妨!當然這里的「雨」所指是有助於抗金的好的事物。比如積極的抵抗政策、行之有效的作戰措施、戮力同心的上下配合、催人奮進的輿論氛圍等等,與上面所指的晦暗的壓迫勢力、飄搖欲墜的危勢等等是不同的(這也是廣義的「雙關」)。這是作為意象的多義性決定的,更是詩人關心時局、希望政局好轉的本意決定的。
詩人抓住「風」「雲」「雨」(尤其是這個「雨」)的不同側面,巧妙地運用雙關這一辭格,體現出詩人詩思的活躍,胸襟的寬廣,也豐富了全詩的內涵。
當然,全詩還運用了擬人、對仗等辭格,使得氣韻雄沉;但關鍵還是雙關的應用,把眼前的自然現象、把詩人對自然現象的觀感與對現實的焦灼而深刻的思慮天衣無縫般地有機融為一爐,拓寬了詩歌的意境,深化了詩歌的內涵,氣足神完,極具審美意義,是陳與義現存詩中的精品,也是同期詩壇上的上乘之作。

4. 雨 陳與義 賞析

這首詩並不復是單純的描寫制雨中景物,而是寫動物、植物以及詩人在雨中的感受,透過數層,從深處拗折,在空中盤旋。 一二兩句:點出雨,說十日蕭蕭之雨(「蕭蕭」同「瀟瀟」,風雨聲),將炎熱的夏天送走了。 三、四兩句:離開雨說,而又是從雨中想出,其意境凄迷深邃,決非常人意中所有。秋已來臨,燕子將要南歸,一年恍若一夢,梧桐經一場雨打,已與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達了自己懷舊、失落的感情。燕子與梧桐並無此種感覺,乃是詩人懷舊之思、失志之慨,借燕子、梧桐以襯托出來而已。通過寫動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來寫雨,這就給人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 五、六句:寫詩人自己在雨中的感覺。「一涼恩到骨」,「涼」上用「一」字形容,已覺新穎矣,而「一涼」下用「恩」字,「恩下又用「到骨」二字,真是剝膚存液,迥絕恆蹊。這句話既說明了秋雨到來的涼爽舒適對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恩賜,又何嘗不是這個失落和才子對皇恩的期盼! 七八兩句宕開去說。是說窮居寥落之感。在繁華浩穰的京城之中,自己只是 「西風吹客衣」,言外有「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之慨。

5. 古詩《雨》 陳與義

《雨》蕭蕭十日雨,穩送祝融歸。燕子經年夢,梧桐昨暮非。一涼恩到骨,四回壁事多違。袞袞繁華地答,西風吹客衣。
瀟瀟秋雨、西風吹衣,燕子南歸、梧桐葉落,家徒四壁、京城繁華,秋心歸依、遊子思鄉。
「燕子經年夢,梧桐昨暮非。」燕子南歸勾起歸家之思,梧桐葉落興起失志之慨。冷冷的秋風吹動遠在異鄉的人的衣衫,亦吹動了客居之人的思緒。不禁感覺秋風無比的涼,「一涼恩到骨」即一股涼涼的秋風恩入骨髓,身心俱冷,本在繁華京城卻是閑居之人。怎能不升騰起「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感傷和悲慨呢?

6. 陳與義的《雨》鑒賞

蕭蕭十日雨,穩送祝融歸。
燕子經年夢,梧桐昨暮非。
一涼恩到骨,四壁事多違。
袞袞繁華地,西風吹客衣。
首先要知道這首詩大概描寫的是什麼意思:連續十日的瀟瀟細雨,穩當地送走了那炎炎夏日。閑居在京的我看到那南飛的燕子,不覺感嘆又過了一年,回首往事,恍如一夢。梧桐樹經過一夜的風吹雨打,已面目而非。那滴落在身上的秋雨冰涼透骨,我不禁想到自己家徒四壁,本想到京城干一番事業,卻事與願違。在這個繁華的京城,群居著眾多高官,他們居高位而無所作為,誰會注意我這個流寓異鄉的異客?獨立在秋風中,任無情的秋風地吹動著我的衣角

知道大義後就可以分析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想,由作者的背景我們知道他所處的時期是南北宋的交替時期,這樣一來,詩的頷聯的「燕子」就可以表現出對故土的懷念,「梧桐」的意象一般來說都是比較凄楚的,所以可知作者當時心裡的感情是感傷的。
知道以後來分析首聯首聯採用了直接的方式描寫了雨,但之後的詩句並未描寫,而是間接的,所以首聯我們可以知道是為下面的詩句作一個鋪墊。頸聯和尾聯是作者主要想表達的思想感情,當時作者去到京城,在那裡等候受職,而到了京城後看到的事很多位居高位卻無所作為的人,我們可以知道作者心中的失落之情。

總之,理解了詩的意思再對作者的背景進行了解分析後,大概就可以了

7. 陳與義,雨中,賞析

原文:

雨打船蓬聲百般,白頭當夏不禁寒。

五湖七澤經行遍,終憶吾鄉八節灘。

譯文:大雨打在了烏篷船上創造出了各種各種的聲音,夏天的太陽照在頭上卻感覺到寒冷。我走遍了各個地方,最終還是最懷念我的家鄉。

創作背景:

陳與義的詩歌創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為界線,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表現個人生活情趣的流連光景之作,詞句明凈,詩風明快,很少用典,清新可喜。以《墨梅》(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詩受到徽宗的賞識。

南遷之後,因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經歷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亂時頗為相似的遭遇,對學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詩風有了改變,轉學杜甫。

他不象江西派詩人那樣,只從句律用字著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國家的命運融合在一起,題材廣泛,感時傷事,寫了不少寄託遙深的詩篇,趨向沉鬱悲壯,雄闊慷慨, 成為宋代學習杜甫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

(7)雨賞析陳與義擴展閱讀:

陳與義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詩尊杜甫,也推崇蘇軾、黃庭堅和陳師道,號為「詩俊」,與「詞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同列洛中八俊。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

陳與義在北宋做過地方府學教授、太學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愛國詩人,其主要貢獻還是在詩歌方面,給後世留下不少憂國憂民的愛國詩篇。存詞19首。曾在餘杭任太傅幕僚,後被宰相賞識,因而升遷。

陳與義與呂本中有過交往,但呂本中作《江西詩社宗派圖》,並未列陳與義之名。宋人也有稱他崇尚陳師道的,但多數人認為他於杜甫。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稱杜甫為江西派的"一祖",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為"三宗"。

陳與義不是江西人,作詩重錘煉,固然有與陳師道相似的地方,但他重意境,擅白描,與黃庭堅的好用典、矜生硬, 迥然有別,不應列入江西詩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與義



8. 鑒賞宋詩《雨》,作者陳與義

這首詩並不是單純的描寫雨中景物,而是寫動物、植物以及詩人在雨中的感受,透過專數層,從屬深處拗折,在空中盤旋。開頭兩句點出雨,說十日蕭蕭之雨(「蕭蕭」同「瀟瀟」,風雨聲),將炎熱的夏天送走了。「祝融」是夏神,此處借用,指夏天。三、四兩句離開雨說,而又是從雨中想出,其意境凄迷深邃,決非常人意中所有。秋燕將南歸,思念前跡,恍如一夢;梧桐經雨凋落,已與昨暮不同。其實,燕子與梧桐並無此種感覺,乃是詩人懷舊之思、失志之慨,借燕子、梧桐以襯托出來而已。五、六句寫詩人自己在雨中的感覺。「一涼恩到骨」,直湊單微。「涼」上用「一」字形容,已覺新穎矣,而「一涼」下用「恩」字,「恩下又用「到骨」二字,真是剝膚存液,迥絕恆蹊。這句話既說明了秋雨到來的涼爽舒適對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恩賜,又何嘗不是這個失落和才子對皇恩的期盼!第六句是說窮居寥落之感。末兩句宕開去說。「袞袞」,多也,「繁華地」指京都;在繁華浩穰的京城之中,自己只是 「西風吹客衣」,言外有「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之慨。

9. 觀雨 陳與義的賞析

化用典故,出句化用了杜甫的「床頭屋漏無干處」的詩句,對句也是老杜的「洗盡甲兵長不用」詩句的化用,在此均為反其意而用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