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夫阿壠賞析
❶ 《我用殘損的手掌》的賞析
「8·13」日寇悍然侵佔上海後,許多文化人紛紛逃離虎穴,戴望舒與葉靈鳳、徐遲、袁水拍、葉淺予、張光宇等人一起,輾轉千里抵達相對安全的香港。此時著名實業家胡文虎先生正籌辦《星島日報》,急需副刊編輯,朋友介紹戴望舒前去面談。胡文虎父子對戴望舒慕名已久,由他來主持報紙副刊可謂最佳人選。雙方一拍即合,戴望舒便出任《星島日報》副刊主筆。他為副刊起了個寓意深刻的名字:星座。
他在創刊詞中說:「『星座』現在寄託在港島,編者和讀者當然都希望這陰霾的日子早些終了。晴朗固好,風暴也不壞,總覺比目下痛快些。『星座』將忠實地代替天上的星星,與港岸周遭的燈光盡一點照明之責。」
戴望舒名聲大、人緣好,由他主持報紙副刊自然很有感召力,海內外進步作家郭沫若、艾青、茅盾、沈從文、郁達夫、蕭軍、蕭紅、婁適夷等人都成了《星座》專欄作家或撰稿人。戴望舒利用手中陣地,憑借港島特殊環境,編發了大量宣傳抗日的文學作品,使《星座》成為流亡海外的中國人心中的「星座」。由於《星座》辦得好,《星島日報》自然聲譽日隆、訂戶大增,很快躍為香港主流媒體。
隨著日寇氣焰日益囂張,港英當局為維持英日關系,對宣傳抗日的媒體「防範」日緊,《星座》自然成了新聞檢查官的主審目標。戴望舒就盡量在版面上迴避敏感的文字,搞借古諷今、張冠李戴,實在難以應付時,便「開天窗」以沉默抗議,有時更在文後加註「此處刪去百餘字」等字樣———這分明是對帝國主義文化專制的無聲抗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不久日軍侵佔香港及南洋諸島。戴望舒因主持《星座》副刊「對抗皇軍」被捕入獄,《星座》也被迫停刊。在獄中,這位昔日「雨巷詩人」威武不屈,寫出《獄中題壁》和《我用殘損的手掌》等戰斗詩篇,寄託了一位中國文人的錚錚鐵骨。
❷ 簡析阿壠的《纖夫》刻畫纖夫形象的方式及其涵義,考試用,拜託大神
阿壠纖夫賞析
❸ 拜求:戴望舒《我用慘損的手掌》的賞析
抗日戰爭的槍林彈雨把一批現代派詩人打出了象牙塔。他們再也沒有閑情「站在橋上看風景」,「裝飾了別人的夢」。現代派給人的印象似乎就是這樣,是一批精神貴族關起門來的自我欣賞。因此,當戴望舒寫下他那首感人至深的《我用殘損的手掌》時,人們發現了與其早期作品的纖細、精緻、憂傷、神秘截然不同的寬廣、博大、深沉、明朗。許多評論家認為他走向了現實主義。也有一些外國文學造詣很深的學者兼詩人,如袁可嘉,看出了其中骨子裡的現代派手法,但似乎同意這種觀點的是少數。我認為,一個人也許在不同的時候說出不同的話,而這些話背後的言說方式卻未必改變。《我用殘損的手掌》之所以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原因也正在於此。
這首詩首先運用了一種超現實的手法:「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是全詩的靈魂。戴望舒說過:「詩是由真實經過想像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亦不單是想像。」殘損的手掌本來是很小的,但它能摸索廣大的土地,一會兒「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一會兒又讓「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這一大一小的強烈反差構成了獨特的語境,在這種語境的作用下,「手掌」的內涵與外延之間產生一種張力。「手掌」已不單是個人的手掌,同時還是整個民族的受傷的、「殘損的」手掌;它受了傷,但依然是博大的,和廣大的土地一樣博大。它超越個體的有形的手掌而化為民族的「無形的」手掌:「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無形的手掌「粘了」同樣無形的「陰暗」。浪漫主義與象徵主義也要創造超現實,但它們主要依靠虛幻誇張的形象。而現代派作品中這種超現實效果主要是通過語言獲得的,強調通過悖論、反諷等反常搭配的運用,使語義在某種獨特語境的作用下拓展或變形,從而達到一種「不合理中之合理」的效果。
作品對主觀的感情,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隱匿,將它們寄於一個生活化的形象與相應動作上,即「殘損的手掌」和以手掌「摸索」。內心的創痛化為殘損的手掌;對祖國的摯愛與對河山淪落的痛惜化為深情的摸索,猶如母親撫摸著孩子,又像孩子愛撫著母親。正是通過這既超越現實又非常生活化的形象和動作,作者與現實之間形成了一種審美距離。當「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時,當「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時,當「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時,都彷彿是一個靈魂從更高的地方觀照,審視著這種苦難、依戀和信念。這樣,詩中就出現了兩個自我:一個自我是廣大的土地上生活的一員,殘酷的戰爭與生活給他一雙殘損的手掌,他是生活的體驗者;另一個自我是我們民族受傷的靈魂,具有普遍性、永恆性,他超越時空,用深邃的目光注視著這歷史的一頁,既看到苦難,也指出希望和力量。仔細體會後一個自我,似乎還能隱隱感到一絲與作者早期作品相通的神秘主義氣息。
中國現代抒情詩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抒情方式:浪漫主義(主情主義)、象徵主義和現代派。浪漫主義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以飽含感情的語句直接撞擊讀者的心胸,如和《我用殘損的手掌》幾乎誕生於同一時期,同樣傳誦一時的高蘭的那首《哭亡女蘇菲》:「你哪裡去了呢?我的蘇菲!/去年今日/你還在台上唱「打走日本出口氣」!/今年今日啊!/你的墳頭已是綠草凄迷!……」短短的五行詩里就用了四個感嘆號和一個問號。艾青及其受他影響的七月派詩歌則更多採納了象徵主義的抒情方式,賦予某個意象,某種光、色以普遍性內涵。如艾青的「灰黃」的色調,「土地」、「太陽」,以及阿壠的「纖夫」等。要領會其中的意蘊、感情,主要靠讀者的聯想。而現代派的抒情方式,盡管與象徵主義有類似之處,也包含了象徵的成分,卻更為含蓄,強調通過某種日常經驗的再現,喚起讀者相應的記憶表象,使讀者通過對自己的類似經驗的追憶和體驗,體會到這種經驗背後的感情。這種感情既是作者的,也是讀者的,它並非作者施加於讀者,而是作者以某種日常經驗為媒介,從讀者心中喚起的。這種感情一旦從讀者心中喚起,它就是發自內心的,內在的,深沉的,持久的。
我們不妨將艾青的《雪落在中國的大地上》的中心句「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和「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做一比較。前者就是一種象徵主義的抒情方式,以大自然的現象象徵中國社會的現狀,以自然界的寒冷象徵心理的寒冷,讀者通過聯想,眼前會呈現出日寇鐵蹄下的中國生靈塗炭的悲慘景象。而後者呢,在當時的中國,有多少人在抗敵的戰場上,在逃難的道路上,在敵人的監獄里(如作者本人),在被焚毀的村舍旁,用自己那「沾了血和灰」的殘損的手掌撫摸著自己的親人、戰友、土地和土地上的殘垣斷壁。這兩句詩正是當時中國人普遍經驗的再現,是最具體最細節化的,又是最普遍最抽象的。這兩句詩的語氣十分平靜,而在這平靜的語氣中,卻蘊涵了中國人在這樣的日常經驗背後所飽含的極為豐富、復雜、深厚的感情。中國現代派詩歌追求「華美而有法度」,力圖將西方的新詩學與中國傳統詩學相結合,在強調「親切與暗示」的同時,又要與中國「哀而不傷,樂而不淫」的詩歌傳統相通,從這首詩的情感表達效果來看,這個目標得到了實現。
現代派藝術是對現實、人生、自我的更加深刻與獨特的揭示。它同樣也可以成為「批判的武器」,比如畢加索為抗議法西斯暴行而創作的《格爾尼卡》和為和平而作的《和平鴿》。在戴望舒30年代的現代派風格作品中,他所再現的日常經驗或是陰暗的,如《我的記憶》;或是寂寞的,如《獨自的時候》;或是晦澀而詩化的,如《夜》。而當他在《我用殘損的手掌》中寫出了中國人的普遍經驗,從而顯現出強烈的現實性時,不少人就認為他的創作道路轉向了。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這首詩里,作者仍然運用了現代派的抒情方式,而且正是這種抒情方式,使讀者與作者之間,讀者與讀者之間產生了內在情感上的交流與共鳴,從而使這篇作品獲得了巨大而持久的藝術感染力。
❹ 阿壠的詩集
阿壠(1907-1967),原名陳守梅,出版的詩集有《無弦的琴》(1942)。
無題
不要踏著露水——
因為有過人夜哭。……
哦,我底人啊,我記得極清楚,
在白魚燭光里為你讀過《雅歌》。
但是不要這樣為我禱告,不要!
我無罪,我會赤裸著你這身體去見上帝。……
但是不要計算星和星間的空間吧
不要用光年;用萬有引力,用相照的光。
要開做一枝白色花——
因為我要這樣宣告,我們無罪,然後我們凋謝。
纖夫
嘉陵江
風,頑固地逆吹著
江水,狂盪地逆流著,
而那大木船
衰弱而又懶惰
沉湎而又笨重,
而那纖夫們
正面著逆吹的風
正面著逆流的江水
在三百尺遠的一條纖繩之前
又大大地——跨出了一寸的腳步!……
風,是一個絕望於街頭的老人
伸出枯僵成生鐵的老手隨便拉住行人(不讓
再走了)
要你聽完那永不會完的破落的獨白,
江水,是一支生吃活人的卐字旗麾下的鋼甲
軍隊
集中攻襲一個據點
要給它盡興的毀滅
而不讓它有一步的移動!
但是纖夫們既逆著那
逆吹的風
更逆著那逆流的江水。
大木船
活夠了兩百歲了的樣子,活夠了的樣子
污黑而又猥瑣的,
灰黑的木頭處處蛀蝕著
木板坼裂成黑而又黑的巨縫(裡面像有陰謀
和臭蟲在做窠的)
用石灰、竹絲、桐油搗制的膏深深地填嵌起來
(填嵌不好的),
在風和江水裡
像那生根在江岸的大黃桷樹,動也——真懶
得動呢
自己不動影子也不動(映著這影子的水波也
幾乎不流動起來)
這個走天下的老江湖
快要在這寬闊的江面上躺下來睡覺了(毫不
在乎呢),
中國的船啊!
古老而又破漏的船啊!
而船倉里有
五百擔米和谷
五百擔糧食和種子
五百擔,人底生活的資料
和大地底第二次的春底胚胎,酵母,
纖夫們底這長長的纖繩
和那更長更長的
道路,不過為的這個!
一繩之微
緊張地拽引著
作為人和那五百擔糧食和種子之間的力的有
機聯系,
緊張地——拽引著
前進啊;
一繩之微
用正確而堅強的腳步
給大木船以應有的方向(像走回家的路一樣
有一個確信而又滿意的方向):
向那炊煙直立的人類聚居的、繁殖之處
是有那麼一個方向的
向那和天相接的迷茫一線的遠方
是有那麼一個方向的
向那
一輪赤赤地熾火飛爆的清晨的太陽!——
是有那麼一個方向的。
僂傴著腰
匍匐著屁股
堅持而又強進!
四十五度傾斜
的銅赤的身體和鵝卵石灘所成的角度
動力和阻力之間的角度,
互相平行地向前的
天空和地面,和天空和地面之間的人底昂奮
的脊椎骨
昂奮的方向向
歷史走的深遠的方向,
動力一定要勝利
而阻力一定要消滅!
這動力是
創造的勞動力
和那一團風暴的大意志力。
腳步是艱辛的啊
有角的石子往往猛銳地楔入厚繭皮的腳底
多紋的沙灘是松陷的,走不到末梢的
鵝卵石底堆積總是不穩固地滑動著(滑頭滑
腦地滑動著),
大大的岸岩權威地當路聳立(上面的小樹和
草是它底一臉威嚴的大鬍子)
——禁止通行!
走完一條路又是一條路
越過一個村落又是一個村落,
而到了水急灘險之處
嘩噪的水浪強迫地奪住大木船
人半腰浸入洪怒的水沫飛漩的江水
去小山一樣扛抬著
去鯨魚一樣拖拉著
用了
那最大的力和那最後的力
動也不動——幾個纖夫徒然振奮地大張著兩
臂(像斜插在地上的十字架了)
他們決不絕望而用背退著向前硬走,
而風又是這樣逆向的
而江水又是這樣逆向的啊!
而纖夫們,他們自己
骨頭到處格格發響像會片片迸碎的他們自己
小腿脹重像木柱無法挪動
自己底辛勞和體重
和自己底偶然的一放手的鬆懈
那無聊的從憤怒來的絕望和可恥的從畏懼來
的冷淡
居然——也成為最嚴重的一個問題
但是他們——那人和群
那人底意志力
那堅凝而渾然一體的群
那群底堅凝成鋼鐵的集中力
——於是大木船又行動於綠波如笑的江面
了。
一條纖繩
整齊了腳步(像一隊向召集令集合去的老
兵),
腳步是嚴肅的(嚴肅得有沙灘上的晨霜底那
種調子)
腳步是堅定的(堅定得幾乎失去人性了的樣
子)
腳步是沉默的(一個一個都沉默得像鐵鑄的
男子)
一條纖繩維系了一切
大木船和纖夫們
糧食和種子和纖夫們
力和方向和纖夫們
纖夫們自己——一個人,和一個集團,
一條纖繩組織了
腳步
組織了力
組織了群
組織了方向和道路,——
就是這一條細細的、長長的似乎很單薄的薴
麻的纖繩。
前進——
強進!
這前進的路
同志們!
並不是一里一里的
也不是一步一步的
而只是——一寸一寸那麼的,
一寸一寸的一百里
一寸一寸的一千里啊!
一隻烏龜底競走的一寸
一隻蝸牛底最高速度的一寸啊!
而且一寸有一寸的障礙的
或者一塊以不成形狀為形狀的岩石
或者一塊小諷刺一樣的自己已經破碎的石子
或者一枚從三百年的古墓中偶然給兔子掘出
的銹爛釘子,……
但是一寸的強進終於是一寸的前進啊
一寸的前進是一寸的勝利啊,
以一寸的力
人底力和群底力
直迫近了一寸
那一輪赤赤地熾火飛爆的清晨的太陽!
1941年11月5日,方林公寓。
(選自詩集《無弦琴》)
另外還著有長篇小說《南京》(《南京血祭》),詩集《無弦琴》,文藝論集《人和詩》《詩與現實》《作家的性格和人物的創造》等。
《去國》(1947 05 02 霧邊城)
「我無罪,所以我有罪了么?——
「而基督有博愛的罪?
「我無罪,但是我卻把有罪當作我底寒傖的行
囊了,我是在劫奪了我的祖國敞胸而岸然旅行
參考:http://www.lingshi.com/xinshi/30.htm
❺ 百度阿壠纖夫讀後感
「狗不理」包子,不僅在天津,是全國聞名的傳統風味小吃。說起它的起源,還得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同治年間,一個十四歲的叫高貴有的孩子從天津武清縣楊村,當一個小快餐店蒸劉都得回家。這家商店的壟斷和各種包子,船工主顧大多是運河碼頭,纖夫,小商販之間。高貴有專管做的包子店,因為他的童年性格很強,父母給了他一個「狗不理」的綽號。別人的小心思,做出來的美味包子,賣快,稱贊的人。他十六,七,利用附近積攢的錢開了一家包子鋪,人們習慣叫他的綽號「狗不理」,並最終把他的生意包子稱為「狗不理」包子。
貴族擁有良好的營銷烘烤工藝。他是第一個在天津將作為填充骨頭湯,先用米飯饅頭烘烤製成,這樣整齊,軟麵粉色澤的大小,咬開油,肥而不膩,美味的流量。當他二十多歲,那麼這個綽號,因為羞於做店名已更改為「德號」。但人們還是喜歡叫他「狗不理」。當時,慈禧太後吃袁派「狗不理」包子,也派專人到天津去買。從「狗不理」包子的名聲就更大了。
「狗不理」包子鋪,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並越做越大,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蓬勃發展。他們還批外國遊客後舉辦一個批次。西哈努克親王到天津時還特地請來「狗不理」包子鋪的廚師到他的住處,他生產的「狗不理」包子,並根據該吃包子鋪,吃稀飯和鹹菜的傳統方式。他在中國的任期原聯絡處的過程中,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已經吸引到天津來品嘗「狗不理」包子。因此,天津有句諺語說:「天津不好吃」狗不理「包子,等於沒有到過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