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記賞析
A. 尋《登泰山記》的翻譯`是姚鼐的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向陽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陰山谷中的水流進濟水。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長城。最高的日觀峰位於長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裡出發,冒著風雪,經過齊河縣、長清縣,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過長城的界限,到達泰安。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純從南邊的山腳登山。行走四十五里遠,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階,共有七千多級。泰山正南面有三條山谷,當中那條山谷的水環繞泰安城,這就是酈道元書中所說的環水。我開始沿著中間這條山谷往裡走。道路不到一半,翻過中嶺,再沿著西邊的那條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頂巔。古時候登泰山,沿著東邊的山谷進入,道路中有座天門。東邊的山谷,古時候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沒有到過的。現在經過的中嶺和山頂,象門檻一樣阻擋道路的山崖,世上人都稱它為"天門"。一路上大霧迷漫、冰凍溜滑,石板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已經登上山頂,只見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蓋,明亮的雪光照耀著南邊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山就象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雲霧,又象是一條舞動的飄帶似的。
戊申日正是十二月的最後一天,五更時,我和朱孝純坐在日觀亭上,等著看日出。這時大風揚起的積雪撲面打來。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雲霧迷漫,依稀可見雲中幾十個小白點象"五木"骰子一樣立在那裡,都是遠山。天邊雲彩上有一線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太陽升起來了,純正的紅色象硃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盪著托著它。有人說,那就是東海。回首觀望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著,有的沒有,紫紅、淡白,各種深淺不同的顏色,又都象彎腰曲背的樣子。
日觀亭西面有一座東岳大帝廟,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廟。皇帝的行宮就在碧霞元君廟的東面,這天看見途中路兩旁刻寫的石碑,是從唐顯慶年間以來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滅不清了。至於偏僻不在路邊的石碑,都沒來得及去看。
山上石頭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圓形的。雜樹很少,多是松樹,松樹都生長在石頭的縫隙里,樹頂是平的。冰天雪地,沒有瀑布溪水,也沒有飛鳥走獸的聲音和蹤跡。日觀峰附近幾里以內沒有什麼樹木,積雪厚得同人的膝蓋一樣平齊。
桐城人姚鼐記述。
B. 一些優秀文章
《登泰山記》原文譯文與賞析
一、《登泰山記》原文: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樗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二、《登泰山記》譯文: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去;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濟水。在那陰谷和陽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時齊國所築的長城。最高處是日觀峰,在長城以南十五里處。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二月,自京都冒著風雪,經過齊河、長清,穿過泰山的西北山谷,越過長城的城牆,到達泰安。這個月的二十八日,我與泰安府知府朱子潁從南面山腳下開始登山。山道長四十五里,都是用石頭砌成的台階,一共有七千多級。泰山的正南面有三條山谷。中谷環繞泰安城下,就是酈道元所說的環水。我開始順著這條山谷進去。不到一半路,越過中嶺,又順著西谷走,就到了山頂。古時候登泰山,都是順著東谷進去,道中有天門。東谷,古人叫它天門溪水,我這次沒有到。現在所經過的從中嶺到山頂中那些像門坎一樣橫在路上的山崖,世上的人都稱它們為天門。山道上迷漫著霧氣,非常光滑,那些台階幾乎不能攀登。等到達山頂,看到青翠的山峰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照耀著泰安城,汶水和徂徠宛如一幅畫,半山上停留著雲霧,就像飄帶一樣。
二十九日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和朱子潁一起坐在日觀亭上等候日出。這時大風颳起積雪撲打著臉面,亭子以東從腳下起,都被雲霧彌漫,漸漸地看到雲霧中數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那是山呀。這時天邊的雲像一條條線似的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霎時間變得五彩繽紛。太陽出來了,像丹砂一樣赤紅,下邊有搖動著的紅光承接,有人說:這就是東海呀。回過頭來再看日觀峰以西的那些山峰,有的受到日光照射,有的沒有被照射到,或紅或白,錯雜相間,一個個都彎腰曲背,好像在向日觀峰鞠躬致敬。
日觀亭西邊有岱祠,還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宮在碧霞元君祠的東邊。這一天,返回的路上觀看了道路兩旁的石刻。自從唐高宗以來,那些遠古的石刻大都模糊不清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在路旁的,都來不及前往。
泰山多石頭,少土。石頭都是蒼黑色,多是平方的,很少是圓的。雜樹很少,多是松樹,生長在石縫里,樹頂都是平的。到處是冰雪,沒有山泉瀑布,沒有鳥獸的聲音和足跡。到日觀峰幾十里內沒有樹,而雪深得與人的膝蓋相齊。
桐城人姚鼐記。
三、《登泰山記》賞析: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有室名惜抱軒,學者因此稱他為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他是清朝著名的古文家,桐城派重要首領之一。他早年跟隨伯父姚范學習經學,又跟同鄉劉大 學習古文。三十二歲中進士,進入翰林院,曾擔任過四庫全書館的纂修官。後來辭去官職,主持江寧(今江蘇南京)、揚州等地書院四十餘年。著有《惜抱軒詩文集》、《九經說》等。他所編選的《古文辭類纂》是近代流傳很廣、影響很深的一部古文選本。他發展了方苞、劉大櫆 的「義法」說,使得他們的文論才成為體系。他們又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稱他們這一文學流派為桐城派。姚鼐的《登泰山記》是體現桐城派「義法」(言有物曰義,言有序曰法)的代表作之一。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歲。他參加纂修的《四庫全書》於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記名。此年以養親為名,告歸田裡,道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穎)同上泰山。泰山氣勢雄偉,風景壯麗,歷代文人騷客多在春秋佳日,聯袂登山,吟哦題詠,留下了許多優秀的篇章,姚鼐的《登泰山記》把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象和日出的壯觀場面真實動人的描繪出來。且記述的是冬日的游歷,有別於余縉、李健吾諸公的文字,因而顯得不落窠臼、更具特色。
作者從地理環境著筆,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濟水東去,名山傍水,分外壯觀。作者巧妙的利用介紹山谷而引出齊國修築的古長城,從古長城又引出「最高日觀峰」的所在位置。為下文描寫登山所見,做好了必要的准備。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長城置於廣闊的天地之中。從大處著眼,高屋建瓴。接著,作者寫自己由京師至泰安的沿途經歷,交代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動身起程那天,「乘風雪」出發,氣候十分惡劣,這似乎是一巧合,其實這正是作者的匠心獨運之處。他悄悄的埋下一條貫穿全文的伏線,以便為描寫登山的艱難、游覽的豪興而創造出有利條件。接著他記敘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腳處登山,誰知那山竟高達四十五里,石階竟有七千餘級,這用數字來顯示峰巒險峻的手法實在高明。作者選擇的路線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顛」。看似輕描淡寫,但讀至下文,「所經中嶺及山顛崖限當道」,「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頓有「成如容易卻艱辛」之感。登上山顛,廣闊的視野中,山、水、城郭盡收眼底,座座青峰身披皚皚白雪,照亮南天,鳥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徠山,沐浴在夕照中;環繞山間的雲霧,就像輕柔的腰帶。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組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夕照圖,真可謂尺幅千里,呼之欲出。
作者於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頂,第二天即除夕(當年十二月小)五更時分,與子穎至日觀峰之日觀亭,坐候日出。他不惜濃筆潑墨,分三個步驟:一曰日將出,「雲一線異色」。二曰日正出,「須臾成五彩」。三曰日已出,「日上,正赤如丹」。日出之景,變幻莫測,形諸文字,有些棘手,他卻能窮形盡相地正面描摹旭日升騰時燦爛的光彩和跳躍的歡態,而且還把長天、雲彩、大海作為背景,有力地烘托出日出的壯觀。寥寥數語,氣勢磅礴的日出就宛然在目。詩仙李白也在此看過日出,「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雖有特色,卻稍有遜色。杜甫途經泰山,賦有《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成為千古絕唱。這和姚鼐的「
稍見雲中白若數十立者,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之後,作者又欣然回視西峰,見雪後初晴,日光照射,顏色相雜。這一筆,似乎可削,但她卻表現了日出的效果和影響,是絕不可缺少的。
山頂的建築,山道中的石刻,記敘收放自然,詳略有序。這都與登山活動的對象的主次、個人感受的深淺息息相關。最後綜述泰山冬景的特點:石峰峻峭,青松蒼勁,冰雪覆蓋,眾鳥飛絕。用凝練的語言把自己的游覽所見歸結為「三多」、「三少」、「三無」。結句照應冰雪,嘎然而止,令人回味。
桐城派古文以簡潔著稱。姚鼐的《登泰山記》是其代表作之一。登泰山,可記可寫的東西很多,要是信馬由韁,洋洋幾千字亦不為多。以本文而論,登泰山路見何物,路遇何人,與子穎有何談論,泰山有何傳說,有何感慨,可挑可揀。但作者卻只寫了「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和「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兩句,算是路途所見。他把重點放在登山路徑和山頂景物上。他覺得路徑復雜而艱難,為後來者著想,需詳細交代。山頂奇觀,乃眾人嚮往,不可不細細描摹。名勝古跡,土石動植冰雪,自有特色,作「記」自然不可忽略。
歷來的大家都講究起承轉合,講究扣題,文章高手總是為突出題「目」而或收或放。作者從始至終緊扣「登」這個「目」,本文開始介紹泰山的山水形勢,為「登」字作鋪墊,寥寥幾十字收筆。作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共同特點,。但用這個標准來衡量本文卻發現,本文的「形散」是有限度的,無非在取材上較為自由罷了。而本文所取材料一沒有離開泰山,二沒有離開「登」山,故取材上的散是有限度的。在表現方法上,也以記敘為主,兼有描寫,沒有議論。故本文取材和表現方法上的聚和凝,是桐城派簡潔的文風「言有物」的有力注腳。
用語准確,不事渲染,更無鋪陳。以記登山經過而言,「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乘、歷、穿、越、至」五個動詞,把從京師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並能讓人悟出作者當時冒風雪,過縣城,穿山越嶺的艱辛。以描寫山頂景色而言,七句話描繪了七個畫面:①「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②「大風揚積雪擊面」;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④「稍見雲中白若 數十立者,山也」;⑤「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⑥「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⑦「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可見作者用語何等准確。如寫山頂的風,作者不用烘托或渲染的方法,只用「大風揚積雪擊面」七個字,便可使人想見。不但寫出了「風揚積雪」的視覺,而且寫出了「擊面」的觸覺。「揚」、「擊」二字把風力描繪得十分突出,使讀者有感同身受的體會。日觀亭以東,「自足下皆雲漫」,「漫」寫雲霧之大。雲中山「白若 」,抓住了形狀的特點。「極天雲」細如一線是其特點。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抓住了它瞬間的變化。而且靜動有序,有張有弛。堪稱「有物有序、清新簡潔」的典範。
C. 登泰山記所有而字的解釋,謝謝
【原文】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擂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日,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圓。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翻譯】
泰山的南面,大汶河向西流去;它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山谷中的水都流入大汶河,北面山谷中的水都流入濟水。在那南北分界的地方就是古長城。泰山最高日觀峰,在長城以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冒著風雪,經過齊河、長清兩縣,穿過泰山的西北谷,越過長城,到達泰安。這月二十八日,我和知府朱孝純(字子潁)從南面山腳往上攀登。全程四十五里,路都是石頭砌成台階,那台階共有七千多級。
泰山正南面有三條山澗。中間那—條繞泰安城流過,就是酈道元所說的環水。我們起初順著這條澗進了山。走了—小半路程,越過中嶺,再順著西邊的山澗往上走,就到了山頂。古時候登山,(則是)順著東邊的山澗進山,路上有天門。東面的山澗,古代叫做天門溪水,我們沒有到那裡去。現在我們經過的中嶺和山頂,有像門檻—樣橫在路上的山崖,人們把它都叫做天門。路上雲霧彌漫,冰滑難走,幾乎無法登上石級。到達山頂以後,只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照亮了南面
的天空。遠遠地看見夕陽照耀著泰安城,大汶河、徂徠山如畫—樣美麗,停留在半山腰的雲霧好像一條飄帶那樣輕盈。
戊申這天正值月底,五更的時候我和子潁坐在日觀亭上,等待日出。大風揚起積雪迎面撲來。日觀亭東面,從我們腳下直到遠處都彌漫著白雲。隱約看見雲里有幾十個像擂似的白色的東西矗立著的,原來是山峰。天邊有—條雲帶,顏色很奇怪,—轉眼變得五彩斑斕;太陽升起來了,像硃砂那樣純紅,下面有一片紅光,晃動承托著它,有人說,那就是東海。回頭 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太陽照著,有的沒有照到,紅白兩色錯雜在一起,都像彎腰曲背的樣子。
日觀峰西邊有岱祠,還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的東面。這天,我們還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唐高宗顯慶以後的,那些遠古的石刻文字都已模糊不清或者缺失了。偏僻的、不在路旁的,都來不及去。http://www.5ixuexi.net/wenyanwen/chuzhong/5266.html
山上石頭多,泥土少;石頭呈青黑色,多為又平又方的,很少是圓的。雜樹少,松樹多,長在石頭縫里,樹頂都是平的。遍地冰雪,沒有瀑布流水,沒有鳥獸的聲音和形跡。靠近日觀峰幾里內沒有樹,而積雪很厚,可以沒過人的膝蓋。
桐城姚鼐記。
【賞析】
一、內容梳理段落層次
一概括交代泰山的地形和古長城日觀峰的位置。
二敘述從京城到泰安的旅程和登山的日期、出發地點。
三敘述登山的過程和描寫山頂所見。四Ⅱ目描寫觀日出的情景。
五介紹泰山的古跡。
六描寫泰山冬季的景色。
七 作者署名。
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生動地表現了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抒發了作者贊美祖國河山的情懷。
D. 登泰山記 蒼山負雪的負是什麼意思
負:覆蓋的意思。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姚鼐 《登泰山記》
原文: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釋意: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E. 《登泰山記》的第三段寫泰山日出,是文章一重點,它的描寫好在哪些地方
徐志摩的《泰山日出》賞析
《原文》
泰山日出
振鐸來信要我在《小說月報》的泰戈爾號上說幾句話。我也曾答應了,但這一時
游濟南遊泰山游孔陵,太樂了,一時竟拉不攏心思來做整篇的文字,一直埃到現在期限
快到,只得勉強坐下來,把我想得到的話不整齊的寫出。
我們在泰山頂上看出太陽。在航過海的人,看太陽從地平線下爬上來,本不是奇事;
而且我個人是曾飽飫過江海與印度洋無比的日彩的。但在高山頂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
頂上,我們無饜的好奇心,當然盼望一種特異的境界,與平原或海上不同的。果然,我
們初起時,天還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鐵青,東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
舊詞形容——一體莽莽蒼蒼的。但這是我一面感覺勁烈的曉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
時約略的印象。等到留心回覽時,我不由得大聲的狂叫——因為眼前只是一個見所未見
的境界。原來昨夜整夜暴風的工程,卻砌成一座普遍的雲海。除了日觀峰與我們所在的
玉皇頂以外,東西南北只是平鋪著彌漫的雲氣,在朝旭未露前,宛似無量數厚毳長絨的
綿羊,交頸接背的眠著,卷耳與彎角都依稀辨認得出。那時候在這茫茫的雲海中,我獨
自站在霧靄溟濛的小島上,發生了奇異的幻想——
我軀體無限的長大,腳下的山巒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塊拳石;這巨人披著散發,
長發在風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颯颯的在飄盪。這巨人豎立在大地的頂尖上,仰面向著
東方,平拓著一雙長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喚;在崇拜,在祈禱,
在流淚——在流久慕未見而將見悲喜交互的熱淚……
這淚不是空流的,這默禱不是不生顯應的。
巨人的手,指向著東方——
東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麼?
東方有的是瑰麗榮華的色彩,東方有的是偉大普照的光明出現了,到了,在這里了……
玫瑰汁、葡萄漿、紫荊液、瑪瑙精、霜楓葉——大量的染工,在層累的雲底工作;
無數蜿蜒的魚龍,爬進了蒼白色的雲堆。
一方的異彩,揭去了滿天的睡意,喚醒了四隅的明霞——
光明的神駒,在熱奮地馳騁……
雲海也活了;眠熟了獸形的濤瀾,又回復了偉大的呼嘯,昂頭搖尾的向著我們朝露
染青饅形的小島沖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盪著這生命的浮礁,似在報告光明與
歡欣之臨蒞……
再看東方——海句力士已經掃盪了他的阻礙,雀屏似的金霞,從無垠的肩上產生,
展開在大地的邊沿。起……起……用力,用力。純焰的圓顱,一探再探的躍出了地平,
翻登了雲背,臨照在天空……
歌唱呀,贊美呀,這是東方之復活,這是光明的勝利……
散發禱祝的巨人,他的身彩橫亘在無邊的雲海上,已經漸漸的消翳在普遍的歡欣里;
現在他雄渾的頌美的歌聲,也已在霞采變幻中,普徹了四方八隅……
聽呀,這普徹的歡聲;看呀,這普照的光明!
這是我此時回憶泰山日出時的幻想,亦是我想望泰戈爾來華的頌詞。
(原刊1923年9月《小說月報》第十四卷第九號)
注① 振鐸,即鄭振鐸(1898—1958),作家、編輯、文學活動家。他是文學研究會
發起人之一,當時正主編《小說月報》。
《賞析》
有才華的作家跟一般的作者相比,就是有點不一樣,那怕是應命而作,那怕是匆促
成章,也總會顯露出一些天才的麟爪來。
《泰山日出》是篇應命之作自不待言,這在文章的小序中已有說明(第一段即小序)。
更重要的是,泰戈爾作為東方文學的泰斗,不僅有「天竺聖人」之譽,還是獲諾貝爾文
學獎的第一位世界性詩人。在他一九二四年來華訪問前夕,「泰戈爾熱」已來勢洶涌。
為「泰戈爾專號」寫頌詞,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徐志摩以「泰山日出」來隱喻泰戈爾
的文學創作和來華訪問,表達中國詩人對泰戈爾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個卓越的比喻。
這是何等傾心的盼望、何等熱烈的迎候,何等輝煌的蒞臨!詩人以他才華橫溢的想像和
語言,描繪了一幅令人難忘的迎日圖:
我的軀體無限的長大,腳下的山巒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塊拳石;這巨人披著散發,
長發在風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颯颯的在飄盪。這巨人豎立在大地的頂尖上,仰面向著
東方,平拓著一雙長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喚;在崇拜,在祈禱,
在流淚——在流久慕未見而將見悲喜交互的熱淚……
這淚不是空流的,這默禱不是不生顯應的。
巨人的手,指向著東方——
東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麼?
東方有的是瑰麗榮華的色彩,東方有的是偉大普照的光明——出現了,到了,在這
里了……
這里的想像和構圖都是不同凡響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文章通篇描寫的只是泰山
看日出的情景和幻想,歡迎泰戈爾來華只在結尾提到。詩人的瀟灑,詩人的才華都體現
在這里:徐志摩並不把為泰戈爾來華寫頌詞的大事,當作一項精神負擔,照樣遊山玩水,
樂而忘返。他不想為文苦吟,而是興之所至,全憑靈感。但他能把切身的經驗感受調動
起來,融入一種更有意味和張力的藝術創造,即使偷懶取巧,也表現出偷懶取巧的才氣,
不失基本的藝術魅力和奇思妙筆。正因為此,這篇《泰山日出》仍比一般平庸的頌詞要
高明十倍。這不僅體現在作者筆筆緊扣泰山日出的奇偉景觀,卻又每筆都蘊含著歡迎泰
戈爾的情思與贊美方面;而且反映在獨特的個人經驗與普遍情感的融合方面。特別是前
面長風散發的禱祝巨人的描寫,以及臨結尾時寫這巨人消翳在普遍的歡欣里,叫人產生
許多想像和聯想,最能體現徐志摩的才情和創造性。
然而,這究竟是匆促成篇之作,詩人的才氣也未能遮掩藝術上的粗糙。首先是這篇
文章的文體感不強,前面一大段是散文的文筆,是細致的經驗與感受的實寫,而後面的
文字語氣則明顯是散文詩的,是抒情的、幻想的、暗示的。這兩種文筆雖然各自都很美,
但放在一起則很不和諧。本來,傳統的、經驗的文體感不強也不要緊,偉大的作家往往
是新文體的創造家,只要自成一體,具有自身氣脈、神韻的貫通和完整性。藝術創格是
好事。但問題在於這篇《泰山日出》恰恰氣韻上前後不夠貫通,沒有渾融境界,不能自
成一格。藝術創造畢竟不是一種可以矜才使氣的工作,它需要的不僅是才華,還有全神
貫注的精神投入和艱苦的藝術經營。完美的作品,總是才華與自覺藝術經營的平衡。
F. 《登泰山記》的全文和詞字注釋,句子翻譯有誰知道啊!!!!!
《登泰山記》賞析及教學參考
出處:.kaoshi.ws作者:佚名發布時間:2005-10-11
課文鑒賞說明
一內容和結構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記,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人們對泰山的嚮往,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游蹤進行,同時穿插對泰山特點的記述和對所見景觀的描繪。全文共有五段。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作者採用由「面」到「線」再到「點」的寫法:先寫汶水和濟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兩水的分界線——古長城,是「線」;然後以古長城作為參照物,點明泰山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是「點」。這個「點」,為下文敘述登山路線和觀日出作好了鋪墊。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著力敘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頂後所見的景象。這是本文敘寫的重點之一。先寫由京師到泰安,點明游覽的時間和節令;再寫由山麓到山頂,詳細記述路程的遠近、山路的石級、經由的路線、古人登山的情況以及相關的一些地理知識;最後寫到達山頂後所見的景象,由遠及近、由上而下地寫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渾和壯闊。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是文章的又一個描寫重點。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後的不同景色,展示給讀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畫面。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先以日觀峰為參照物寫其周圍的高山建築群,再寫返回途中所見道中石刻,表現了泰山的古老風貌。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這是作者游山之後對泰山的總體印象。以「雪與人膝齊」結束,給讀者留下想像的餘地。
二寫作特點
抓住特徵巧妙烘托。本文描寫景物很少直接寫出,而是採用側面烘托的辦法。例如寫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級七千有餘」暗暗點出,然後借山頂俯視所見「半山居霧」和在日觀亭時「足下皆雲漫」的圖景從側面加以烘托。又如寫雪,除「冰雪」「雪與人膝齊」等正面描寫外,又以「明燭天南」「白若」「絳皓駁色」等作側面烘托,給人以想像,又生動有趣。
語言簡潔、生動。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卻充分表現出雪後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從京師到泰安,只用「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簡潔生動地點出了季節、路程,並照應了第一段的古長城。又如寫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不僅簡潔,而且生動形象。最後一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最能體現這個特點,寥寥幾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蓋的景色描寫出來了。
三有關字詞句
1.「陽」和「陰」
這是一對相反的概念。古代很多事情都分陰陽,用陰陽來解釋萬物,如天地、日月、山水、晝夜、男女以至臟腑、氣血等。古代文學作品中,用陰陽來說山水很常見。本課「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其中的陽、陰分別指泰山的南面和北面,是在說山。初中學過的《愚公移山》中有「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這個「陰」說的是水,指漢水的南面。
2.「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
這一句用了「乘」「歷」「穿」「越」四個動詞,「風雪」言「乘」,好像風雪隨作者駕馭,比「冒」「頂」多一份主動;河言「歷」,山谷言「穿」,城牆言「越」,不僅符合描寫對象的特點,准確生動,而且富於變化,筆墨傳神。幾個短句,幾個動詞,使我們彷彿看到作者頂風冒雪、風塵僕僕、不遠萬里趕來登山的迫切神情。
3.比喻和擬人的運用
本文有幾處使用比喻和擬人手法,各具特點。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背負著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著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的畫面。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著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半山居霧」,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或得日,或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態卻是相同的,所謂「皆若僂」。這一比喻,寫出了西南諸峰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峰的雄峻,且賦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動。
解題指導
一抓住各段的特點,了解全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1.先是「由南麓登」;然後是「循(中谷)以入」;最後是「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
2.第三段是按照時間的推移描寫景物的變化。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
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
須臾: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日上: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
回視: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3.人文景觀: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道中石刻。
自然景觀:多石,少土;少雜樹,多松;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十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這樣寫,增加了泰山的人文內涵和景物特點,也使文章顯得豐富深刻,體現了桐城派重考據的文風。
二根據上下文,掌握多義詞的不同義項。
陰1.其陰,濟水西流(山的北面)
2.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陰天)
3.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暗中,暗地裡)
始1.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開始)
2.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當初)
3.余始循以入(開始)
4.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才)
望1.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遠看)
2.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盼望)
3.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聲望,名望)
4.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陰歷每個月的十五日)
坐1.與子潁坐日觀亭,觀日出(坐在)
2.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通「座」)
3.王曰:「何坐?」曰:「坐盜。」(犯罪)
4.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因為)
視1.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看)
2.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比較)
3.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看待)
三熟讀精彩的段落,把握段落的主要內容,並進行適當的擴展訓練。
答案參見「有關資料」中的譯文。
教學建議
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前,可以先簡要介紹一下泰山的風貌,或請去過泰山的同學說說自己知道的情況,以引起學生的自讀興趣。
可以採用討論法。圍繞泰山的位置、登山的經過、泰山日出等重點提出問題,進行討論,體會作者寫景和記敘的寫法。
也可以把重點放在朗讀上。這篇文章沒有什麼難詞難句,學生對照課文注釋疏通文義應該不會感到困難。另外,這篇游記的順序是:「總寫泰山的位置,記述登山的過程,山頂看日出,返回記建築和觀石刻,補記自然景觀。循序漸進,有如一線貫穿,給人一種引人入勝的感覺。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進而熟讀成誦,慢慢就可體會出這種寫法的妙處,從而感受到泰山的高峻、雄壯,體驗到「五嶽獨尊」的偉大。
有關資料
一譯文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去;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濟水。在那陰谷和陽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時齊國所築的長城。最高處是日觀峰,在長城以南十五里處。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二月,自京都冒著風雪,經過齊河、長清,穿過泰山的西北山谷,越過長城的城牆,到達泰安。這個月的二十八日,我與泰安府知府朱子潁從南面山腳下開始登山。山道長四十五里,都是用石頭砌成的台階,一共有七千多級。泰山的正南面有三條山谷。中谷環繞泰安城下,就是酈道元所說的環水。我開始順著這條山谷進去。不到一半路,越過中嶺,又順著西谷走,就到了山頂。古時候登泰山,都是順著東谷進去,道中有天門。東谷,古人叫它天門溪水,我這次沒有到。現在所經過的從中嶺到山頂中那些像門坎一樣橫在路上的山崖,世上的人都稱它們為天門。山道上迷漫著霧氣,非常光滑,那些台階幾乎不能攀登。等到達山頂,看到青翠的山峰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照耀著泰安城,汶水和徂徠宛如一幅畫,半山上停留著雲霧,就像飄帶一樣。
二十九日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和朱子潁一起坐在日觀亭上等候日出。這時大風颳起積雪撲打著臉面,亭子以東從腳下起,都被雲霧彌漫,漸漸地看到雲霧中數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那是山呀。這時天邊的雲像一條條線似的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霎時間變得五彩繽紛。太陽出來了,像丹砂一樣赤紅,下邊有搖動著的紅光承接,有人說:這就是東海呀。回過頭來再看日觀峰以西的那些山峰,有的受到日光照射,有的沒有被照射到,或紅或白,錯雜相間,一個個都彎腰曲背,好像在向日觀峰鞠躬致敬。
日觀亭西邊有岱祠,還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宮在碧霞元君祠的東邊。這一天,返回的路上觀看了道路兩旁的石刻。自從唐高宗以來,那些遠古的石刻大都模糊不清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在路旁的,都來不及前往。
泰山多石頭,少土。石頭都是蒼黑色,多是平方的,很少是圓的。雜樹很少,多是松樹,生長在石縫里,樹頂都是平的。到處是冰雪,沒有山泉瀑布,沒有鳥獸的聲音和足跡。到日觀峰幾十里內沒有樹,而雪深得與人的膝蓋相齊。
桐城人姚鼐記。
G. 登泰山記 原文 +譯文
登泰山記
清代: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桐城姚鼐記。
譯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濟水。處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代春秋時期齊國所築長城的遺址。最高的日觀峰,在古長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年)十二月從京城裡出發,冒著風雪啟程,經過齊河縣、長清縣,穿過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過長城的城牆,到達泰安。這月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純從南邊的山腳登山。攀行四十五里遠,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級,那些台階共有七千多級。
泰山正南面有三條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環繞泰安城,這就是酈道元書中所說的環水。我起初順著中谷進去。(沿著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過中嶺,再沿著西邊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巔頂。古時候登泰山,沿著東邊的水道進入,道路中有座天門。
這東邊的山谷,古時候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沒有到過的。現在(我)經過的中嶺和山頂,擋在路上的像門檻一樣的山崖,世上人都稱它為「天門」。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石階幾乎無法攀登。
等到已經登上山頂,只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山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雲霧,又像是一條舞動的飄帶似的。
戊申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我和子穎坐在日觀亭里,等待日出。這時大風揚起的積雪撲面打來。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雲霧彌漫,依稀可見雲中幾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峰。天邊的雲彩形成一條線(呈現出)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的。
太陽升上來了,紅的像硃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盪著托著它。有人說,這是東海。回頭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沒照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
日觀亭西面有一座東岳大帝廟,又有一座碧霞元君(東岳大帝的女兒)廟。皇帝的行宮(出外巡行時居住的處所)就在碧霞元君廟的東面。這一天,(還)觀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從唐朝顯慶年間以來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經模糊或缺失了。
那些偏僻不對著道路的石刻,都趕不上去看了。山上石頭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圓形的。雜樹很少,多是松樹,松樹都生長在石頭的縫隙里,樹頂是平的。冰天雪地,沒有瀑布,沒有飛鳥走獸的聲音和蹤跡。
日觀峰附近幾里以內沒有樹木,積雪厚得同人的膝蓋一樣平齊。桐城姚鼐記述。
(7)登泰山記賞析擴展閱讀:
《登泰山記》賞析
東岳泰山,巍巍峨峨,猶如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以其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日之姿,雄距於齊魯大地。其實,泰山險不過華山,雄不過恆山,海拔高度在五嶽中僅排第三位。學者王克煜認為,它之所以被尊為五嶽之首,與它的地理位置分不開。
東漢應劭在《風俗通義》中記載:「泰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故為五嶽長。」此外,泰山之所以被視為五嶽之尊,與它在歷史上曾具有的濃重的政治、宗教色彩分不開。
司馬遷《史記》援引《管子·封禪篇》說,上古之時,封禪泰山的就有七十二家帝王。後來,歷代帝王幾乎無不封禪泰山。泰山別名「天孫」,意為天地之孫,主招魂,知人生命之長短,這大概是歷代帝王鍾情於泰山的重要原因吧。
從這個意義上說,泰山是一座政治色彩濃厚的文化山。泰山又是一座自然風光優美的山。它壑深谷幽,峰奇石怪,山高水長,風卷雲舒,歷來就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為它長嘯短吟,為它潑墨揮毫,為它錦上添花。姚鼐也是其中的一位。
姚鼐寫過多篇有關泰山的詩文:《登泰山記》、《游靈岩記》、《歲除日與子穎登日觀觀日出歌》(詩)、《泰山道里記·序》等。《登泰山記》是歷代泰山游記中的佼佼者。讀這篇游記,我們被作者濃厚的游興所感染。
文人登泰山,多選春秋良時,姚鼐卻選擇了一條特殊的路線和一個特殊的日子。「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一般人不會穿泰山西北谷抵達泰安,也不可能借機去考察齊長城。
姚鼐這位主張「義理、考據、文章」的桐城派代表,偏要「越長城之限」,實地考察古長城之貌,其精神令人由衷敬佩。作者登山這天,是除夕的前一夜,觀日出時正值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年三十。
冬天登山已不多見,選擇歲除之日觀日出則更加少見。你想,在萬家團聚共度良時之日,作者於泰山之巔皚皚白雪之中翹首迎接新一輪紅日噴薄而出,這是不是表現了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正如他在詩中所寫:「男兒自負喬岳身,胸中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頂,豈復猶如世上人?」
作者的語言十分洗練。「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寥寥三十餘字,將泰山的地理位置、河流走向及南北分界,交代得一清二楚。句式整飭,朗朗上口。
接下來,作者連用「乘、歷、穿、越、至」五個動詞寫出自己的行進路線,語句清晰如水,又起伏跌宕,宛如一條游動的長龍。作者寫景的語言也是非常簡練的。「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這幾句寫了泰山雪景、夕陽、雲霧,如詩如畫,令人遐想不已,但又是何等的惜墨如金。作者寫日出盛景,用墨極少,卻能將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結合起來,再次收到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
」這是正面描寫。「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這是間接描寫。文末描寫也是精彩之筆。「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用最少的語言傳達最豐富的信息,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桐城派主張義理、考據、文章缺一不可。在這篇文章中,這點體現得是很好的。單說考據,文中處處可見。「古長城」、「三谷」、「環水」、「東谷」、「石刻」、「天門」等都是作者考證的內容。
也許有的讀者會說,作者對自己的內心感情壓抑得太過分了,以至於全篇無一句抒情語。我們不好臆測作者當時的心境,但從他寫的詩句來看,能夠感覺出他是有很多感慨的。但他遠不像范仲淹《岳陽樓記》那樣盡情抒發。
如果不進行一番「考據」,僅從桐城派文章風格上解釋這一現象,恐難講通。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歲。他參加纂修的《四庫全書》於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記名。此年以養親為名,告歸田裡,道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穎)同上泰山。
泰山氣勢雄偉,風景壯麗,歷代文人騷客多在春秋佳日,聯袂登山,吟哦題詠,留下了許多優秀的篇章,姚鼐的《登泰山記》把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象和日出的壯觀場面真實動人地描繪出來。
且記述的是冬日的游歷,有別於徐志摩、李健吾、楊朔、馮驥才等諸公的文字,因而顯得不落窠臼,更具特色。
作者從地理環境著筆,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濟水東去,名山傍水,分外壯觀。作者巧妙地利用介紹山谷而引出齊國修築的古長城,從古長城又引出「最高日觀峰」的所在位置。為下文描寫登山所見,做好了必要的准備。
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長城置於廣闊的天地之中。從大處著眼,高屋建瓴。接著,作者寫自己由京師至泰安的沿途經歷,交代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動身起程那天,「乘風雪」出發,氣候十分惡劣,這似乎是一巧合,其實這正是作者的匠心獨運之處。
他悄悄地埋下一條貫穿全文的伏線,以便為描寫登山的艱難、游覽的豪興而創造出有利條件。接著他記敘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腳處登山,誰知那山竟高達四十五里,石階竟有七千餘級,這用數字來顯示峰巒險峻的手法實在高明。
作者選擇的路線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顛」。看似輕描淡寫,但讀至下文,「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頓有「成如容易卻艱辛」之感。
登上山巔,廣闊的視野中,山、水、城郭盡收眼底,座座青峰身披皚皚白雪,照亮南天,鳥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徠山,沐浴在夕照中;環繞山間的雲霧,就像輕柔的腰帶。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組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夕照圖,真可謂尺幅千里,呼之欲出。
作者於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頂,第二天即除夕(當年十二月小)五更時分,與子穎至日觀峰之日觀亭,坐候日出。他不惜濃筆潑墨,分三個步驟:一曰日將出,「雲一線異色」;二曰日正出,「須臾成五彩」;三曰日已出,「日上,正赤如丹」。
日出之景,變幻莫測,形諸文字,有些棘手,他卻能窮形盡相地正面描摹旭日升騰時燦爛的光彩和跳躍的歡態,而且還把長天、雲彩、大海作為背景,有力地烘托出日出的壯觀。寥寥數語,氣勢磅礴的日出就宛然在目。
詩仙李白也在此看過日出,「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雖有特色,卻稍有遜色。杜甫途經泰山,賦有《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成為千古絕唱。這和姚鼐的「 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之後,作者又欣然回視西峰,見雪後初晴,日光照射,顏色相雜。這一筆,似乎可削,但它卻表現了日出的效果和影響,是絕不可缺少的。山頂的建築,山道中的石刻,記敘收放自然,詳略有序。這都與登山活動的對象的主次、個人感受的深淺息息相關。
最後綜述泰山冬景的特點:石峰峻峭,青松蒼勁,冰雪覆蓋,眾鳥飛絕。用凝練的語言把自己的游覽所見歸結為「三多」、「三少」、「三無」。結句照應冰雪,戛然而止,令人回味。
H. 登泰山記的修辭手法在表現景物特點上有什麼作用
3.比喻和擬人的運用
本文有幾處使用比喻和擬人手法,各具特回點。
「蒼山答負雪,明燭天南。」這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背負著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著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的畫面。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著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半山居霧」,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或得日,或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態卻是相同的,所謂「皆若僂」。這一比喻,寫出了西南諸峰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峰的雄峻,且賦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動。
I. 《從東側登泰山記》譯文
登泰山記》原文譯文與賞析
一、《登泰山記》原文: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樗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二、《登泰山記》譯文: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去;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濟水。在那陰谷和陽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時齊國所築的長城。最高處是日觀峰,在長城以南十五里處。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二月,自京都冒著風雪,經過齊河、長清,穿過泰山的西北山谷,越過長城的城牆,到達泰安。這個月的二十八日,我與泰安府知府朱子潁從南面山腳下開始登山。山道長四十五里,都是用石頭砌成的台階,一共有七千多級。泰山的正南面有三條山谷。中谷環繞泰安城下,就是酈道元所說的環水。我開始順著這條山谷進去。不到一半路,越過中嶺,又順著西谷走,就到了山頂。古時候登泰山,都是順著東谷進去,道中有天門。東谷,古人叫它天門溪水,我這次沒有到。現在所經過的從中嶺到山頂中那些像門坎一樣橫在路上的山崖,世上的人都稱它們為天門。山道上迷漫著霧氣,非常光滑,那些台階幾乎不能攀登。等到達山頂,看到青翠的山峰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照耀著泰安城,汶水和徂徠宛如一幅畫,半山上停留著雲霧,就像飄帶一樣。
二十九日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和朱子潁一起坐在日觀亭上等候日出。這時大風颳起積雪撲打著臉面,亭子以東從腳下起,都被雲霧彌漫,漸漸地看到雲霧中數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那是山呀。這時天邊的雲像一條條線似的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霎時間變得五彩繽紛。太陽出來了,像丹砂一樣赤紅,下邊有搖動著的紅光承接,有人說:這就是東海呀。回過頭來再看日觀峰以西的那些山峰,有的受到日光照射,有的沒有被照射到,或紅或白,錯雜相間,一個個都彎腰曲背,好像在向日觀峰鞠躬致敬。
日觀亭西邊有岱祠,還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宮在碧霞元君祠的東邊。這一天,返回的路上觀看了道路兩旁的石刻。自從唐高宗以來,那些遠古的石刻大都模糊不清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在路旁的,都來不及前往。
泰山多石頭,少土。石頭都是蒼黑色,多是平方的,很少是圓的。雜樹很少,多是松樹,生長在石縫里,樹頂都是平的。到處是冰雪,沒有山泉瀑布,沒有鳥獸的聲音和足跡。到日觀峰幾十里內沒有樹,而雪深得與人的膝蓋相齊。
桐城人姚鼐記。
三、《登泰山記》賞析: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有室名惜抱軒,學者因此稱他為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他是清朝著名的古文家,桐城派重要首領之一。他早年跟隨伯父姚范學習經學,又跟同鄉劉大 學習古文。三十二歲中進士,進入翰林院,曾擔任過四庫全書館的纂修官。後來辭去官職,主持江寧(今江蘇南京)、揚州等地書院四十餘年。著有《惜抱軒詩文集》、《九經說》等。他所編選的《古文辭類纂》是近代流傳很廣、影響很深的一部古文選本。他發展了方苞、劉大櫆 的「義法」說,使得他們的文論才成為體系。他們又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稱他們這一文學流派為桐城派。姚鼐的《登泰山記》是體現桐城派「義法」(言有物曰義,言有序曰法)的代表作之一。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歲。他參加纂修的《四庫全書》於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記名。此年以養親為名,告歸田裡,道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穎)同上泰山。泰山氣勢雄偉,風景壯麗,歷代文人騷客多在春秋佳日,聯袂登山,吟哦題詠,留下了許多優秀的篇章,姚鼐的《登泰山記》把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象和日出的壯觀場面真實動人的描繪出來。且記述的是冬日的游歷,有別於余縉、李健吾諸公的文字,因而顯得不落窠臼、更具特色。
作者從地理環境著筆,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濟水東去,名山傍水,分外壯觀。作者巧妙的利用介紹山谷而引出齊國修築的古長城,從古長城又引出「最高日觀峰」的所在位置。為下文描寫登山所見,做好了必要的准備。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長城置於廣闊的天地之中。從大處著眼,高屋建瓴。接著,作者寫自己由京師至泰安的沿途經歷,交代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動身起程那天,「乘風雪」出發,氣候十分惡劣,這似乎是一巧合,其實這正是作者的匠心獨運之處。他悄悄的埋下一條貫穿全文的伏線,以便為描寫登山的艱難、游覽的豪興而創造出有利條件。接著他記敘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腳處登山,誰知那山竟高達四十五里,石階竟有七千餘級,這用數字來顯示峰巒險峻的手法實在高明。作者選擇的路線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顛」。看似輕描淡寫,但讀至下文,「所經中嶺及山顛崖限當道」,「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頓有「成如容易卻艱辛」之感。登上山顛,廣闊的視野中,山、水、城郭盡收眼底,座座青峰身披皚皚白雪,照亮南天,鳥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徠山,沐浴在夕照中;環繞山間的雲霧,就像輕柔的腰帶。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組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夕照圖,真可謂尺幅千里,呼之欲出。
作者於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頂,第二天即除夕(當年十二月小)五更時分,與子穎至日觀峰之日觀亭,坐候日出。他不惜濃筆潑墨,分三個步驟:一曰日將出,「雲一線異色」。二曰日正出,「須臾成五彩」。三曰日已出,「日上,正赤如丹」。日出之景,變幻莫測,形諸文字,有些棘手,他卻能窮形盡相地正面描摹旭日升騰時燦爛的光彩和跳躍的歡態,而且還把長天、雲彩、大海作為背景,有力地烘托出日出的壯觀。寥寥數語,氣勢磅礴的日出就宛然在目。詩仙李白也在此看過日出,「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雖有特色,卻稍有遜色。杜甫途經泰山,賦有《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成為千古絕唱。這和姚鼐的「
稍見雲中白若數十立者,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之後,作者又欣然回視西峰,見雪後初晴,日光照射,顏色相雜。這一筆,似乎可削,但她卻表現了日出的效果和影響,是絕不可缺少的。
山頂的建築,山道中的石刻,記敘收放自然,詳略有序。這都與登山活動的對象的主次、個人感受的深淺息息相關。最後綜述泰山冬景的特點:石峰峻峭,青松蒼勁,冰雪覆蓋,眾鳥飛絕。用凝練的語言把自己的游覽所見歸結為「三多」、「三少」、「三無」。結句照應冰雪,嘎然而止,令人回味。
桐城派古文以簡潔著稱。姚鼐的《登泰山記》是其代表作之一。登泰山,可記可寫的東西很多,要是信馬由韁,洋洋幾千字亦不為多。以本文而論,登泰山路見何物,路遇何人,與子穎有何談論,泰山有何傳說,有何感慨,可挑可揀。但作者卻只寫了「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和「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兩句,算是路途所見。他把重點放在登山路徑和山頂景物上。他覺得路徑復雜而艱難,為後來者著想,需詳細交代。山頂奇觀,乃眾人嚮往,不可不細細描摹。名勝古跡,土石動植冰雪,自有特色,作「記」自然不可忽略。
歷來的大家都講究起承轉合,講究扣題,文章高手總是為突出題「目」而或收或放。作者從始至終緊扣「登」這個「目」,本文開始介紹泰山的山水形勢,為「登」字作鋪墊,寥寥幾十字收筆。作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共同特點,。但用這個標准來衡量本文卻發現,本文的「形散」是有限度的,無非在取材上較為自由罷了。而本文所取材料一沒有離開泰山,二沒有離開「登」山,故取材上的散是有限度的。在表現方法上,也以記敘為主,兼有描寫,沒有議論。故本文取材和表現方法上的聚和凝,是桐城派簡潔的文風「言有物」的有力注腳。
用語准確,不事渲染,更無鋪陳。以記登山經過而言,「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乘、歷、穿、越、至」五個動詞,把從京師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並能讓人悟出作者當時冒風雪,過縣城,穿山越嶺的艱辛。以描寫山頂景色而言,七句話描繪了七個畫面:①「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②「大風揚積雪擊面」;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④「稍見雲中白若 數十立者,山也」;⑤「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⑥「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⑦「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可見作者用語何等准確。如寫山頂的風,作者不用烘托或渲染的方法,只用「大風揚積雪擊面」七個字,便可使人想見。不但寫出了「風揚積雪」的視覺,而且寫出了「擊面」的觸覺。「揚」、「擊」二字把風力描繪得十分突出,使讀者有感同身受的體會。日觀亭以東,「自足下皆雲漫」,「漫」寫雲霧之大。雲中山「白若 」,抓住了形狀的特點。「極天雲」細如一線是其特點。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抓住了它瞬間的變化。而且靜動有序,有張有弛。堪稱「有物有序、清新簡潔」的典範。
J. 登泰山記中作者登泰山的同伴
登泰山記中作者登泰山的同伴:子穎
登泰山記賞析
東岳泰山,巍巍峨峨,猶如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以其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日之姿,雄距於齊魯大地。其實,泰山險不過華山,雄不過恆山,海拔高度在五嶽中僅排第三位。學者王克煜認為,它之所以被尊為五嶽之首,與它的地理位置分不開。東漢應劭在《風俗通義》中記載:「泰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故為五嶽長。」此外,泰山之所以被視為五嶽之尊,與它在歷史上曾具有的濃重的政治、宗教色彩分不開。司馬遷《史記》援引《管子·封禪篇》說,上古之時,封禪泰山的就有七十二家帝王。後來,歷代帝王幾乎無不封禪泰山。泰山別名「天孫」,意為天地之孫,主招魂,知人生命之長短,這大概是歷代帝王鍾情於泰山的重要原因吧。從這個意義上說,泰山是一座政治色彩濃厚的文化山。泰山又是一座自然風光優美的山。它壑深谷幽,峰奇石怪,山高水長,風卷雲舒,歷來就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為它長嘯短吟,為它潑墨揮毫,為它錦上添花。姚鼐也是其中的一位。
姚鼐寫過多篇有關泰山的詩文:《登泰山記》、《游靈岩記》、《歲除日與子穎登日觀觀日出歌》(詩)、《泰山道里記·序》等。《登泰山記》是歷代泰山游記中的佼佼者。讀這篇游記,我們被作者濃厚的游興所感染。文人登泰山,多選春秋良時,姚鼐卻選擇了一條特殊的路線和一個特殊的日子。「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一般人不會穿泰山西北谷抵達泰安,也不可能借機去考察齊長城。姚鼐這位主張「義理、考據、文章」的桐城派代表,偏要「越長城之限」,實地考察古長城之貌,其精神令人由衷敬佩。作者登山這天,是除夕的前一夜,觀日出時正值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年三十。冬天登山已不多見,選擇歲除之日觀日出則更加少見。你想,在萬家團聚共度良時之日,作者於泰山之巔皚皚白雪之中翹首迎接新一輪紅日噴薄而出,這是不是表現了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正如他在詩中所寫:「男兒自負喬岳身,胸中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頂,豈復猶如世上人?」
作者的語言十分洗練。「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寥寥三十餘字,將泰山的地理位置、河流走向及南北分界,交代得一清二楚。句式整飭,朗朗上口。接下來,作者連用「乘、歷、穿、越、至」五個動詞寫出自己的行進路線,語句清晰如水,又起伏跌宕,宛如一條游動的長龍。作者寫景的語言也是非常簡練的。「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幾句寫了泰山雪景、夕陽、雲霧,如詩如畫,令人遐想不已,但又是何等的惜墨如金。作者寫日出盛景,用墨極少,卻能將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結合起來,再次收到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這是正面描寫。「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這是間接描寫。文末描寫也是精彩之筆。「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用最少的語言傳達最豐富的信息,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桐城派主張義理、考據、文章缺一不可。在這篇文章中,這點體現得是很好的。單說考據,文中處處可見。「古長城」、「三谷」、「環水」、「東谷」、「石刻」、「天門」等都是作者考證的內容。也許有的讀者會說,作者對自己的內心感情壓抑得太過分了,以至於全篇無一句抒情語。我們不好臆測作者當時的心境,但從他寫的詩句來看,能夠感覺出他是有很多感慨的。但他遠不像范仲淹《岳陽樓記》那樣盡情抒發。如果不進行一番「考據」,僅從桐城派文章風格上解釋這一現象,恐難講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