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樂府詩歌的賞析

樂府詩歌的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11 18:24:46

㈠ 《長歌行》(漢樂府)賞析

1、賞析

這是一首詠嘆人生的歌。唱人生而從園中葵起調,這在寫法上被稱作「托物起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園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葉片上滾動著露珠,在朝陽下閃著亮光,像一位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年。

詩人由園中葵的蓬勃生長推而廣之,寫到整個自然界,由於有春天的陽光、雨露,萬物都在閃耀著生命的光輝,到處是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四句,字面上是對春天的禮贊,實際上是借物比人,是對人生最寶貴的東西──青春的贊歌。

人生充滿青春活力的時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樣美好。這樣,在寫法上它同時又有比喻的意義,即所謂「興而比」。自然界的時序不停交換,轉眼春去秋來,園中葵及萬物經歷了春生、夏長,到了秋天,它們成熟了。

昔日奕奕生輝的葉子變得焦黃枯萎,喪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發而長大,而老死,也要經歷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這是一個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則。詩人用「常恐秋節至」表達對「青春」稍縱即逝的珍惜。

其中一個「恐」字,表現出人們對自然法則的無能為力,青春凋謝的不可避免。接著又從時序的更替聯想到宇宙的無盡時間和無垠空間,時光像東逝的江河,一去不復返。

由時間尺度來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後不能復生。在這永恆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葉上的朝露一見太陽就被曬幹了,就像青青葵葉一遇秋風就枯黃凋謝了。

詩歌由對宇宙的探尋轉入對人生價值的思考,終於推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發聾振聵的結論,結束全詩。這個推理的過程,字面上沒有寫出來,但讀者可循著詩人思維的軌跡,用自己的人生體驗來補足。

自然界的萬物有一個春華秋實的過程;人生也有一個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過程。自然界的萬物只要有陽光雨露,秋天自能結實,人卻不同;沒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萬物經秋變衰,但卻實現了生命的價值,因而不足傷悲;

人則不然,因「少壯不努力」而老無所成,就等於空走世間一趟。調動讀者思考,無疑比代替讀者思考高明。正由於此,使這首詩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厭的人生說教,使最後的警句顯得渾厚有力,深沉含蓄。

如洪鍾長鳴一般,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長:一是說老大無成,人生等於虛度了;二是說老年時才醒悟將於事無補,徒嘆奈何,意在強調必須及時努力。

此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後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後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人生也是這樣。

一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後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2、原文

長歌行

兩漢:佚名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注釋

長歌行:漢樂府曲題。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

葵:「葵」作為蔬菜名,指中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

」陽春「句:陽是溫和。陽春是露水和陽光都充足的時候,露水和陽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謂的」德澤「。 布:布施,給予。 德澤:恩惠。

秋節:秋季。

焜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

百川:大河流。

少壯:年輕力壯,指青少年時代。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4、譯文

園中的葵菜都鬱郁蔥蔥,晶瑩的朝露等待陽光照耀。春天給大地普施陽光雨露,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老來悲傷也沒用了。

(1)樂府詩歌的賞析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此詩是漢樂府詩的一首。長歌行是指「長聲歌詠」為曲調的自由式歌行體。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關。

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配樂演唱外,還擔負採集民歌的任務。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

2、漢樂府分類

郊廟歌辭:主要是貴族文人為祭祀而作的樂歌,華麗典雅。如《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楚音)、《郊祀歌》十九章等。音樂主要採用秦國音樂和楚國音樂。

鼓吹曲辭:又叫短簫鐃歌,是漢初從北方民族傳入的北狄樂。歌辭是後來補寫的,內容龐雜。主要是民間創作。

相和歌辭:音樂是各地采來的俗樂,歌辭也多是「街陌謠謳」。其中有許多優秀作品,是漢樂府中的精華。

雜曲歌辭:其中樂調多不知所起。因無可歸類,就自成一類。裡面有一部分優秀民歌。

㈡ 關於樂府詩歌《陌上桑》

《陌上桑》 漢樂府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版敷。
羅敷喜蠶桑權,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巾肖〉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頗有餘」。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
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為人潔白晰,鬢鬢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㈢ 樂府楊柳枝賞析詩歌前兩句的表達效果

樂府·楊柳枝
白居抄易
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
白雪花繁空撲地,綠絲條弱不勝鶯。

【注 釋】1 「依依」二句:是說青青的楊柳枝相偎相依,勾引來春風吹拂,搖曳起舞,婀娜多姿,顯出無限風情。 「依依」,相偎相依,依依不捨。 「裊裊」,經風搖曳的樣子。
2 「白雪」二句:是說像白雪一樣的柳絮,隨風在空中飄舞,然後落下沿著地面飛滾;綠嫩的柳條弱不禁風,輕得似乎站不住一隻黃鶯。 「白雪花繁」,指柳絮。 「撲地」,滿地。唐時人口語。
【評 析】 這首詩詠春日楊柳嬌弱的姿態,前兩句寫楊柳經風的美態,第三句寫柳絮,第四句寫柳條,無不自然生動,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㈣ 樂府《長歌行》及其賞析

漢樂府《長歌行》
作品簡介:
漢樂府 「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秦及西漢輝帝時都設有「樂府令」。漢武帝時的樂府規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音樂,兼采民間歌謠和樂曲。魏晉以後,將漢代樂府機關所搜集演唱的詩歌,統統稱為樂府詩。
漢樂府創作的基本原則是「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漢書·藝文志》)。它繼承《詩經》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廣闊而深刻地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現實。漢樂府在藝術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現在它的敘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於選取典型細節,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雜言,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漢樂府已產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詩。流傳下來的漢代樂府詩,絕大多數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編著的《樂府詩集》中。
原文: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注釋:
此詩選自漢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關,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本詩是其中的一首。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 葵:古代的一種蔬菜。 晞:曬干。 陽春:就是春天,是陽光和露水充足的時候。 布:散布,灑滿。 德澤:恩澤。 秋節:秋季。節,時節,節令。 焜黃:枯黃。 華:同「花」。 衰: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 百川:無數條江河。川,河流。徒:徒然,白白地。
今譯:
園中的葵菜呵鬱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賞析:
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後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後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何以如此?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後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簡評:
這是漢代樂府古詩中的一首名作。詩中用了一連串的比喻,來說明應該好好珍惜時光,及早努力。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園子里綠油油的葵菜上還帶著露水,朝陽升起之後,曬幹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陽光中。世上的萬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煥發出無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們都要失去鮮艷的光澤,變得枯黃衰落了。萬物都有盛衰的變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過程。時間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樣,一直向東流入大海,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在年少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㈤ 樂府詩名篇 全文加賞析

木蘭詩》,北朝民歌,也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不可多得的優秀敘事長詩之一,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長達三百餘字。內容寫少女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奔赴疆場、屢立戰功而又不失勞動人民本色的女英雄形象。這種藝術形象,打破了「女不如男」的封建傳統觀念。它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詩篇。詩的語言豐富多采,有樸素自然的口語,有精妙工整的律句。句型或整或散、長短錯落,排句的反復詠嘆,譬喻的新穎出奇,都加強了詩的音樂性和表現力。

《孔雀東南飛》,漢樂府詩篇名,因其首句為「孔雀東南飛」,故名。最早見陳代徐陵《玉台新詠》,題名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全詩一千七百多字,是保存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它通過焦仲卿、劉蘭芝的婚姻悲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禮教、封建家長制的罪惡,同時熱烈歌頌了蘭芝夫婦為了忠於愛情寧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惡勢力的斗爭精神。《孔雀東南飛》藝術成就較高,成功地塑造了幾個鮮明的人物形象,通過這些來表現反封建禮教的主題思想。全詩語言樸素通暢,敘事中兼有濃厚抒情,描寫上鋪張排比,是當時五言敘事詩的代表作品。

這兩首敘事長詩,以其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和強烈的反抗精神,以及深廣的思想內容和完美的藝術形式,成為我國詩歌寶庫中一雙放射奇光異彩的寶石,被稱為「樂府雙璧」,受到歷代人民的喜愛

㈥ 漢樂府詩歌《上邪》賞析(不少於1000字)

本篇是漢樂府來民歌《饒歌》中的源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對愛人的熱烈表白,在藝術上很見匠心。詩的主人公在呼天為誓,直率地表示了「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的願望之後,轉而從「與君絕」的角度落墨,這比平鋪更有情味。主人公設想了三組奇特的自然變異,作為「與君絕」的條件:「山無陵,江水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顛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這些設想一件比一件荒謬,一件比一件離奇,根本不可能發生。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愛情強調得無以復加,以至於把「與君絕」的可能從根本上排除了。這種獨特的抒情方式准確地表達了熱戀中人特有的絕對化心理。深情奇想,確實是「短章之神品」。

給你借鑒一下,1000字太多了。

㈦ 漢樂府詩歌《江南》表達了怎樣的意境和情懷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江南》屬漢樂府相和歌辭,此題現僅存上面所錄的古辭一首,載《宋書·樂志》和《樂府詩集》,是道地的漢代民歌.
這是一首優美的江南采蓮曲.
江南水鄉,蓮的生長極普遍.一到夏秋間,蓮子成熟,年輕姑娘們(采蓮一般由年輕婦女承擔)劃著小船,穿行於碧荷間,一邊歌唱,一邊采蓮,最富有水鄉的特色.《江南》這首采蓮歌,就描繪出這種勞動生活的動人情景.
開頭兩句是寫采蓮的人們望著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圓的荷葉,心裡無限喜悅,因而禁不住發出熱烈的贊美.「可」這里有適宜、正好的意思.「江南可采蓮」是說江南到處都生長著蓮,真是采蓮的好地方.「田田」是形容蓮葉圓潤鮮碧的樣子,一說是形容蓮葉飽滿勁秀、挺立水面.「何田田」就是「何其田田」,是極度贊美的語氣.這里只寫葉,我們卻可以聯想到花.蓮的花期為夏歷五至七月,每朵花可開二至三天,每日清晨開放,下午三、四點又逐漸閉合,翌晨再度開放,花開過二十天,可採收蓮蓬生食,果實(蓮子)的成熟期在七、八月間.清人張玉榖說:「不說花,偏說葉;葉尚可愛,花不待言矣.」(《古詩賞析》)蓮葉茂密,蓮花繁盛,不僅景色無比秀麗,還表明蓮子必然豐收,采蓮人自然心裡非常高興.
人們在採摘水上的蓮蓬的時候,必然會看到水中的情景.「魚戲蓮葉間」寫魚在蓮葉中間游來游去,宛如在游戲一般.「戲」字寫魚在水中的迅捷歡樂神態,非常形象.這里既在寫魚,也有以魚比人意,采蓮人劃著小船在蓮葉間穿行,互相追逐嬉戲,宛如魚兒在水中游動,其劃船動作之嫻熟,船行之輕快,采蓮人身姿之輕盈,心情之歡快,自然浮現在我們眼前.下面四句又用東西南北這四個方位字,反復詠唱,描繪出魚兒久久不去,圍繞蓮葉四面游動的動人畫面.這首詩是漢樂府相和歌辭,是由一人唱、眾人和的,這四句當是眾人和唱的歌辭.而對魚兒歡樂嬉戲的反復歌詠,正表達出采蓮人的愉快心情.清人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雲:「排演(鋪排敷衍)四句,文情恣肆,寫魚飄忽,較《詩》『在藻』、『依蒲』尤活.(按,《詩經·小雅·魚藻》:「魚在在藻,依於其蒲.」謂魚隱在藻、蒲間,是寫人的靜態.)」贊譽並不為過.
魚兒清晰可見,不僅表明池水很清,還表明天氣晴朗.在夏秋間晴朗的一天,清澈的池水,映著碧綠的蓮葉,晚開的蓮花,姑娘們美麗的衣服,和她們那花朵般的笑臉,空氣中洋溢著蓮蓬的清香;她們歡笑著,嬉戲著,一邊採摘蓮蓬,一邊唱著采蓮歌,最後采滿船艙,唱著歡樂的歌,滿載而歸——這是一幅多麼動人的圖景!
此詩只用了一句寫采蓮,主要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來表達人們采蓮時的愉快心情.末尾連用四個疊句,不但不使人感到重復,還使全詩的節奏顯得更輕快,更能表現采蓮人的興高采烈.清沈德潛稱它為「奇格」(《古詩源》),藝術表現手法確實非常獨特.唐陸龜蒙曾用它的末五句作為首句,寫成五首《江南曲》,可見它的影響和人們對它的喜愛.

㈧ 樂府詩傷歌行賞析

樂府古辭《傷歌行》賞析:

滿意請採納,祝你學習進步~

㈨ 樂府歌辭鑒賞

《樂記》曰:「王者功成作樂,治定製禮。是以五帝殊時,不相沿樂,三王異世,不相襲禮。」明其有損益。然自黃帝已後,至於三代,千有餘年,而其禮樂之備,可以考而知者,唯周而也已。《周頌·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之樂歌也,《清廟》,祀太廟之樂歌也,《我將》,祀明堂之樂歌也,《載芟》《良耜》,藉田社稷之樂歌也。然則祭樂之有歌,其來尚矣。兩漢已後,世有製作。其所以用於郊廟朝廷,以接人神之歡者,其金石之響,歌舞之容,亦各因其功業治亂之所起,而本其風俗之所由。武帝時,詔司馬相如等造《郊祀歌》詩十九章,五郊互奏之。又作《安世歌》詩十七章,薦之宗廟。至明帝,乃分樂為四品:一曰《大予樂》,典郊廟上陵之樂。郊樂者,《易》所謂「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上帝」。宗廟樂者,《虞書》所謂「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詩》雲「肅雍和鳴,先祖是聽」也。二曰雅頌樂,典六宗社稷之樂。社稷樂者,《詩》所謂「琴瑟擊鼓,以御田祖」。《禮記》曰「樂施於金石,越於音聲,用乎宗廟社稷,事乎山川鬼神」是也。永平三年,東平王蒼造光武廟登歌一章,稱述功德,而郊祀同用漢歌。魏歌辭不見,疑亦用漢辭也。武帝始命杜夔創定雅樂。時有鄧靜、尹商,善訓雅歌,歌師尹胡能習宗廟郊祀之曲,舞師馮肅、服養,曉知先代諸舞,夔總領之。魏復先代古樂,自夔始也。晉武受命,網路草創。泰始二年,詔郊廟明堂禮樂權用魏儀,遵周室肇稱殷禮之義,但使傅玄改其樂章而已。永嘉之亂,舊典不存。賀循為太常,始有登歌之樂。明帝太寧末,又詔阮孚增益之。至孝武太元之世,郊祀遂不設樂。宋文帝元嘉中,南郊始設登歌,廟舞猶闕。乃詔顏延之造天地郊登歌三篇,大抵依仿晉曲,是則宋初又仍晉也。南齊、梁、陳,初皆沿襲,後更創制,以為一代之典。元魏、宇文繼有朔漠,宣武已後,雅好胡曲,郊廟之樂,徒有其名。隋文平陳,始獲江左舊樂。乃調五音為五夏、二舞、登歌、房中等十四調,賓祭用之。唐高祖受禪,未遑改造,樂府尚用前世舊文。武德九年,乃命祖孝孫修定雅樂,而梁、陳盡吳、楚之音,周、齊雜胡戎之伎。於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為唐樂,貞觀二年奏之。按郊祀明堂,自漢以來,有夕牲、迎神、登歌等曲。宋、齊以後,又加裸地、迎牲、飲福酒。唐則夕牲、裸地不用樂,公卿攝事,又去飲福之樂。安、史作亂,咸、鎬為墟,五代相承,享國不永,製作之事,蓋所未暇。朝廷宗廟典章文物,但按故常以為程式雲。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