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陳情賞析
⑴ 陳情上韋令公注釋翻譯賞析
譯文
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傳出,木蘭對著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麼?問木蘭在惦記什麼?(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昨天晚上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勛,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餘。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說不願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里馬,回到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每間房都打開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著窗子、對著鏡子整理漂亮的頭發,對著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夥伴,夥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提著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詩詞賞析
整體把握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第一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詩以「唧唧復唧唧」的織機聲開篇,展現「木蘭當戶織」的情景。然後寫木蘭停機嘆息,無心織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問一答,道出木蘭的心事。木蘭之所以「嘆息」,不是因為兒女的心事,而是因為天子徵兵,父親在被征之列,父親既已年老,家中又無長男,於是決定代父從軍。 第二段,寫木蘭准備出征和奔赴戰場。「東市買駿馬……」四句排比,寫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和乘馬用具,表示對此事的極度重視,願為父親分擔壓力;「旦辭爺娘去……」八句以重復的句式,寫木蘭踏上征途,馬不停蹄,日行夜宿,離家越遠思親越切。這里寫木蘭從家中出發經黃河到達戰地,只用了兩天就走完了,誇張地表現了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緊張的戰爭氛圍。其中寫「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之聲,還襯託了木蘭的思親之情。 第三段,概寫木蘭十來年的征戰生活。「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概括上文「旦辭……」八句的內容,誇張地描寫了木蘭身跨戰馬,萬里迢迢,奔往戰場,飛越一道道關口,一座座高山。「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描寫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斗生活的一個畫面:在夜晚,凜冽的朔風傳送著刁斗的打更聲,寒光映照著身上冰冷的鎧甲。「將軍百戰,壯士十年歸」,概述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將士們十年征戰,歷經一次次殘酷的戰斗,有的戰,有的歸來。而英勇善戰的木蘭,則是有幸生存、勝利歸來的將士中的一個。 第四段,寫木蘭還朝辭官。先寫木蘭朝見天子,然後寫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再說到木蘭辭官不就,願意回到自己的故鄉。「木蘭不用尚書郎」而願「還故鄉」,固然是她對家園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兒身。天子不知底里,木蘭不便明言,頗有戲劇意味。 第五段,寫木蘭還鄉與親人團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別、年齡的舉動,描寫家中的歡樂氣氛,展現濃郁的親情;再以木蘭一連串的行動,寫她對故居的親切感受和對女兒妝的喜愛,一副天然的女兒情態,表現她歸來後情不自禁的喜悅;最後作為故事的結局和全詩的高潮,是恢復女兒裝束的木蘭與夥伴相見的喜劇場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結。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多年未被發現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詩中幾件事的描繪詳略得當,一,二,三,六,七段詳寫木蘭女兒情懷,四,五段略寫戰場上的英雄氣概。從內容上突出兒女情懷,豐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實感人。結構上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 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朴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一千多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這首詩具有濃郁的民歌特色。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簡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詩中以人物問答來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以眾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行為情態,神氣躍然;以風趣的比喻來收束全詩,令人回味。這就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古人評論
詩歌 木蘭抱杼嗟,借問復為誰。欲聞所慽慽,感激強其顏。老父隸兵籍,氣力日衰耗。豈足萬里行,有子復尚少。胡沙沒馬足,朔風裂人膚。老父舊羸病,何以強自扶。木蘭代父去,秣馬備戎行。易卻紈綺裳,洗卻鉛粉妝。馳馬赴軍幕,慷慨攜干將。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襲燕支虜。更攜於闐羌。將軍得勝歸,士卒還故鄉。父母見木蘭,喜極成悲傷。木蘭能承父母顏,卻卸巾韝理絲簧。昔為烈士雄,今復嬌子容。親戚持酒賀,父母始知生女與男同。門前舊軍都,十年共崎嶇,本結兄弟交,戰誓不渝。今也見木蘭,言聲雖是顏貌殊。驚愕不敢前,嘆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蘭節。忠孝兩不渝,千古之名焉可滅! 一千多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著作 《詩藪》:木蘭歌是晉人擬古樂府,故高者上逼漢魏,平者下兆齊、梁。如「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尚協東京遺響;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齊梁艷語宛然。又「出門看火伴」等句,雖甚樸野,實自六朝聲口,非兩漢也。 謝榛《四溟詩話》:《木蘭詩》雲「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北市買長鞭。」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經意者,其古樸自然,繁而不亂。若一言了問答,一市買鞍馬,則簡而無味,殆非樂府家數。「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等絕似李白五言近體,但少結句耳 。「雄兔腳撲朔……」此結最著題,又出奇語,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諸公補之,未必能道此。
今人賞析
木蘭詩(曹道衡) 北朝長篇敘事民歌。它的產生年代及作者,從宋代起,就有不同記載和爭議。始見於《文苑英華》,題為《木蘭歌》,以為唐代韋元甫所作。《古文苑》題為《木蘭詩》,以為「唐人詩」。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據詩中「可汗大點兵」語,認為木蘭「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嚴羽《滄浪詩話》則認為「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之類,「已似太白,必非漢魏人詩」。此後,歷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說,但宋代黃庭堅已指出此詩並非韋元甫所作,而是韋「得於民間」(《題樂府〈木蘭詩〉後》)。《樂府詩集》列入《梁鼓角橫吹曲》,亦題《木蘭詩》,雲是「古辭」,並引陳釋智匠《古今樂錄》說:「木蘭,不知名。」按《舊唐書·韋元甫傳》載,韋曾任浙西觀察使、淮南節度使等職(黃庭堅謂韋任朔方節度使,誤)。又據《舊唐書·音樂志》所載,可知梁代和北朝樂府歌曲中都存有「燕、魏之際鮮卑歌」,且多「可汗之辭」。因此,《木蘭詩》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鮮卑歌。流傳江南,譯為漢語,曾入梁代樂府,後又散落民間,而到唐代為韋元甫重新發現,並擬作《木蘭歌》一首(《文苑英華》)。至於「朔氣」二句這樣的對偶詩句,齊、梁詩中已經習見,自是文人加工痕跡。所以現代學者大多認為《木蘭詩》產生於北魏,創作於民間。 《木蘭詩》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後不願做官,但求回家團聚的故事。詩中熱情贊揚了這位奇女子勤勞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英勇戰斗的精神,以及端莊從容的風姿。它不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風氣,更主要的是表現了北方人民憎惡長期割據戰亂,渴望過和平、安定生活的意願。它對木蘭的謳歌,顯然也沖擊了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偏見。它「事奇詩奇」(沈德潛《古詩源》),富有浪漫色彩,風格也比較剛健古樸,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詩中用擬問作答來刻畫心理活動,細致深刻;用鋪張排比來描述行為情態,神氣躍然;而運用精練的口語,不僅道出一個女子口吻,也增強了敘事的氣氛,更顯民歌的本色。它代表了北朝樂府民歌傑出的成就。 《木蘭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對後世都有深遠影響。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載,黃州黃岡縣(今湖北黃岡)有木蘭山、木蘭鄉、木蘭廟,並引杜牧《木蘭廟》為證。其後,據地方誌所載,在今安徽亳州、河南商丘、河北完縣等地,都曾立廟奉祀木蘭,反映出《木蘭詩》的深刻影響。直到今天,舞台銀幕上的木蘭形象仍然激勵人們的愛國情操。同時,早在韋元甫擬作之前,杜甫《草堂》詩抒寫遷居草堂的歡欣情景,已明顯汲取了《木蘭詩》描述全家歡迎木蘭歸來的表現手法。至於元稹《估客樂》「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以及白居易《戲題木蘭花》「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都可見出《木蘭詩》在中唐已膾炙人口。 《木蘭詩》的思想傾向(王淑珍) 《木蘭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優秀詩篇。它以濃摯的感情和鋪敘、對照、渲染的表現手法,集中地描繪了一個平凡的女子——木蘭代父從軍和她解甲還鄉的不平凡的經歷。木蘭不一定實有其人,可是,女扮男裝卻實有其事。木蘭不過是這些女子中的一個代表而已。木蘭的悲歡離合,是富有戲劇性的。因此,千百年來,她的感人的事跡在群眾中流傳不息。《木蘭詩》究竟表現了一種什麼思想傾向呢? 這首詩一開頭,它就把讀者吸引到它所描寫的場面中了。木蘭平日織布時發出的「機杼聲」,已經被她的聲聲嘆息所代替。原因是可汗「沙場秋點兵」,老父名在軍籍,家中沒有長男,怎能不使木蘭焦慮、愁悶?但她終於做出「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的勇敢的抉擇。 木蘭從軍,是迫不得已的,也是不合法的。當她一旦做出「從軍」的抉擇,她的態度則是積極的,這從她四處購置行裝的繁忙情景就形象地表現出她的主動性和堅決性。木蘭初次遠離家園,異鄉的山山水水,都會觸動她的思親之情。詩中對此的描寫是真摯的,也是非常感人的。從軍,使木蘭得到同男子一樣可以施展智慧和才能的良機,十年的戰火考驗,使她從一個善良、熱情、能乾的閨中少女,成為一名建立戰功的「壯士」,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變化啊! 戰爭,贏得了勝利,也贏得了和平。環境變了,木蘭何去何從?她有不可明言的苦衷,在論功行賞的大典禮中,由於她是一個女子,不配得到自己應有的榮譽。她只有辭受封爵,走上解甲還鄉的惟一道路。無名氏作者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用歡快的筆調描寫木蘭骨肉團聚的歡樂,讓她在「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之後,以女子的面目出現在同伴的面前。作者可貴的是,最後用兔子跑在一起,難辨雌雄的隱喻,說明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負的機會,她們的智慧、膽略和才能並不比男子遜色。 這樣描寫木蘭的從軍與還鄉,表現了作者的進步的思想傾向。問題在於我們如何正確地去分析作者所反映出來的這種社會現象。有人認為,木蘭還鄉是她不慕功名富貴,是反映了勞動人民熱愛勞動的本色。我認為,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女子作男兒」,除了木蘭,還有一個黃崇嘏。謝枋得在《碧湖雜記》中把她倆的事跡當做奇聞逸事加以記敘。木蘭是在戰場上殺出來的女英雄,她「不受封爵而歸」;黃崇嘏是五代時期蜀國的女子,她女扮男裝,在蜀相周庠的府中做掾屬。因她「吏事明敏,胥吏畏服」,而被周庠看中,「欲妻以女」。弄得黃崇嘏啼笑皆非,只好講明自己是個女子,一走了之。 女扮男裝,在封建制度下被人視為反常的現象。「男治乎外,女治乎內」是封建禮法的一條戒律。木蘭可以在非常時期秘密代父從軍,並發揮出她那潛在的智謀和才能。然而,她卻不能隨著戰爭轉入和平,繼續留在朝廷為治理國政而做出新的貢獻。不然的話,所謂「牝雞司晨」的惡名就會落在她的身上。木蘭和《木蘭詩》的作者都無法改變這種命運。 封建禮法加在婦女身上的鐐銬是難以解脫的。清代的女詞人王筠在《鷓鴣天》中痛感自己不能像木蘭、崇嘏那樣一顯身手(「木蘭崇嘏事無緣」),只好在她的彈詞《繁華夢》里讓女主人公登上藝術舞台(「好將心事付夢詮」),來抒發她那埋藏在胸中的人生理想。 由此可見,木蘭的還鄉,決非什麼不慕功名富貴的問題,也不是什麼熱愛勞動的問題,而是封建社會壓迫、歧視婦女的必然結局。 《木蘭詩》的作者不可能明確地認識到這一點。但是,他從木蘭所走過的和平——戰爭——和平的曲折的生活道路,不自覺地反映了木蘭在特殊條件下所創造的奇跡,並熱情地歌頌了它。這正是作者忠於現實生活的表現,也是和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相通的。 《木蘭詩》的思想傾向是什麼?用一句話來表述,就是它對於普通女子所稟賦的智慧和才能表示了肯定和贊賞的態度。而且也要看到,這種態度是寓於烘托(「火伴皆驚忙」)、隱喻(「雙兔傍地走」)等描寫中自然流露的。直到明朝末年,人們才能用「海內靈秀或不鍾男子而鍾女人」這類明確的語言把它說出來。但是,在《木蘭詩》中,卻沒有明朝人那種明顯的尊女卑男、矯枉過正的傾向。而明朝人對於婦女潛在的智慧、才能和力量做出那樣大膽的估計,除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條件外,從歷史思想源流來看,《木蘭詩》是有啟蒙作用的。 《木蘭詩》的語言特點(楊生枝) 《木蘭詩》具有樂府民歌的獨特風格。開篇採用的一問一答,是民歌中常見的。《木蘭詩》語言生動質朴,極少雕飾斧鑿:「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流傳千百年來,至今仍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口語;除了「萬里赴戎機」六句文字比較典雅外,其餘都保留著民歌的形式和風格,連鎖、問答、排比、重疊等形式的運用,都與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語言豐富多彩,有樸素自然的口語,有姿致諧適的排比,也有新奇幽默的比喻,這都是當時文人的擬作中所沒有的。……既然《木蘭詩》是北方民歌,篇幅頗長,又多長短句,是否被樂府機關被之管弦?在我看來,此歌是能夠入樂演唱的。單就原韻來說,篇幅較長的樂府詩歌大都是隔幾句換一個韻,很少一韻到底,這樣才能使演唱的歌曲音節復雜而有變化。《木蘭詩》一共換了七個韻,也可以說是七種曲子:「唧唧復唧唧……女亦無所憶」;「西市買鞍韉……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暮宿黑山頭……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壯士十年歸」;「天子坐明堂……不知木蘭是女郎」;「雌兔眼迷離……安能辨我是雄雌?」這就相當於一個題下七首曲子。所不同者,這里則是一個完整的歌子。好多民歌每韻的句數比較整齊,而《木蘭詩》的句數卻比較參差。正因為它曾為樂人所演唱,所以古往今來都被收入樂府歌中,而且直到現在,仍有評彈藝人在演唱《木蘭詩》。 《木蘭詩》的語言繁簡(蔡厚示) 文學作品的語言要繁簡得當,既不可貪多務得,也不能一味求簡。我們細讀《木蘭詩》,便可以悟出這個道理。 《木蘭詩》緊緊圍繞著木蘭的形象著墨。它有時「惜墨似金」,寫得極簡;有時又「潑墨如水」,盡力鋪排。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壯士十年歸。」只六句三十字,便概括了木蘭十幾年出生入、保家衛國的戰斗生涯,顯得何等簡練!其中兩句寫朔風凜冽,刁斗聲聲;月光映雪,木蘭未眠。它通過環境、景物、氛圍的描寫,渲染出木蘭思家的復雜心情和嚴守崗位的戰士氣質。盡管邊地生活是艱苦的,周圍寂靜得只聽見忽斷忽續的刁斗聲,木蘭和夥伴們卻仍然穿著甲胄,隨時准備為保衛祖國而戰。此情此景,寫得有聲(北風聲、刁斗聲)、有色(月色、雪色和鐵的反光),多麼耐人尋味!真可謂字字千金,一字減它不得。而「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四句凡二十字,僅復述了上文「市鞍馬」三字的內容,驟看覺得何等呆板和累贅!但仔細品味一番,又覺得它十分靈活和簡潔。因為這么一渲染,木蘭及其一家緊張而又周密地准備戎裝的氣氛便完全烘托出來。正如劉大白在《舊詩新話》中所說:「整整的四排句,看去是很板的,其實其間層次分明。因為有駿馬而無鞍韉,不可以騎坐,所以還得買鞍韉;有鞍韉而無轡頭,不可以控御,所以還得買轡頭;有轡頭而無長鞭,不可以驅策,所以還得買長鞭。」這種東、西、南、北循序鋪排的手法,在民歌中固屬常見,但是《木蘭詩》中用得尤多且活。如「旦辭爺娘去」以下八句,「爺娘聞女來」以下六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句,或依時間(旦、暮),或依輩分(父母、姊、弟),或依性別(雄、雌),都採用循序鋪排的方式。正是在這種很容易流於程式化的鋪敘中,《木蘭詩》卻寫得風趣橫生,興味淋漓,使情事如見,景物若畫。從這方面說,它又像是「潑墨如水」了。 全詩著力寫木蘭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後的心理活動,而很少寫她在戰斗中的英雄業績。從表面上看,似乎刻畫兒女之情多,而描繪英雄之氣少。但從實際效果看,詩中所刻畫的種種兒女情狀,正多方面地豐富了木蘭的英雄性格,使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實動人。如「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一幅少女思親圖,真是呼之欲出。木蘭以一女兒身,在多年艱苦的征戰生活中,能喬扮男裝而不被察覺,已顯得異常聰明和機警;在萬里關山的殊爭奪中,又能屢建戰功而奏凱歸來,更顯出無比英勇和豪健。在這里,兒女情與英雄氣不是相得益彰了嗎? 《木蘭詩》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木蘭詩》是一首長篇敘事詩歌,代表了北朝樂府民歌傑出的成就。它的產生年代及作者不詳,一般認為,它產生於北魏,創作於民間。 《木蘭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後不願作官,但求回家團聚的故事。詩中熱情贊揚了這位奇女子勤勞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英勇戰斗的精神,以及端莊從容的風姿。它不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風氣,更主要的是表現了北方人民憎惡長期割據戰亂,渴望過和平、安定生活的意願。它對木蘭的謳歌,也沖擊了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偏見。它「事奇詩奇」(沈德潛語),富有浪漫色彩,風格也比較剛健古樸,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木蘭詩》很有特點,對後世也有深遠影響。詩中用擬問作答來刻畫心理活動,細致深刻;用鋪張排比來描述行為情態,神氣躍然;而運用精練的口語,不僅道出一個女子口吻,也增強了敘事的氣氛,更顯民歌的本色。唐代大詩人杜甫《草堂》詩抒寫遷居草堂的歡欣情景,明顯汲取了《木蘭詩》描述全家歡迎木蘭歸來的表現手法。至於元稹《估客樂》「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以及白居易《戲題木蘭花》「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可以看出《木蘭詩》在中唐已經膾炙人口。 木蘭的故事深入人心,廣為傳頌。據《太平寰宇記》載,黃州黃岡縣(今湖北黃岡)有木蘭山、木蘭鄉、木蘭廟。據地方誌所載,在今安徽亳縣、河南商丘、河北完縣等地,都曾立廟奉祀木蘭。直到今天,舞台銀幕上的木蘭形象仍然激勵人們的愛國情操。 《木蘭詩》中木蘭的形象 木蘭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和淳樸的優秀品質,是一個深深紮根在中國北方廣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里尤為可貴。 詳略得當:忠孝兩全,深明大義。 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朴又機敏活潑,熱愛家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表現出淳樸和高潔的情操。
⑵ 唐詩三百首賞析
1)桃花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山中春懷
【唐】齊己
何物不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2)梨花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初冬夜飲
【唐】杜牧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
3)蘭花
蘭溪
【唐】杜牧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病起
【唐】賈島
身事豈能遂,蘭花又已開。
4)梅花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梅花
【宋】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5)菊花
晚菊
【唐】韓愈
少年飲酒時,踴躍見菊花。
飲新酒
【唐】元稹
聞君新酒熟,況值菊花秋。
6)杏花
清夜怨
【唐】李商隱
綠池荷葉嫩,紅砌杏花嬌。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7)牡丹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無人愛,亦占芳名道牡丹。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艷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
8)薔薇
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唐】李白
林壑久已蕪,石道生薔薇。
仙萼池亭侍宴應制
【唐】沈佺期
閑花開石竹,幽葉吐薔薇。
9)海棠
蜀中春日
【唐】鄭谷
海棠風外獨沾巾,襟袖無端惹蜀塵。
春日書懷
【唐】薛能
壟月正當寒食夜,春陰初過海棠時。
10)茶花
紅茶花
【唐】司空圖
景物詩人見即誇,豈憐高韻說紅茶。
同朱慶餘宿翊西上人房
【唐】周賀
屋雪凌高燭,山茶稱遠泉。
11)荷花
韓翃舍人即事
【唐】李商隱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綠房。
曉出凈慈寺
【宋】楊萬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2)杜鵑
宣城見杜鵑花
【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杜鵑花
【唐】成彥雄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13)楊花
春感
【唐】李白
榆莢錢生樹,楊花玉糝街。
章江作
【唐】韋庄
楊花慢惹霏霏雨,竹葉閑傾滿滿杯。
14)桐花
桐花
【唐】白居易
何此巴峽中,桐花開十月?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
【唐】李商隱
桐花萬里關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15)桂花
長沙贈衡岳祝融峰般若禪師
【唐】劉長卿
桂花寥寥閑自落,流水無心西復東。
送高三之桂林
【唐】王昌齡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16)茉莉花
法性寺六祖戒壇
【唐】李群玉
天香開茉莉,梵樹落菩提。
檀口
【唐】趙鸞鸞
銜杯微動櫻桃顆,咳唾輕飄茉莉香。
⑶ 陳情表 文言文 第二段賞析
《陳情表》是西晉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文章敘述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應該報養祖母的大義;除了感謝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暢達。是為了達到「辭不就職」的目的。
1、【第二段賞析】:
歷敘朝廷多次徵召,優禮有加,都由於「劉病日篤」而有著「報國恩」和「徇私情」的不可調和的矛盾,作者旨在消除晉武帝的疑慮,為下文請求「終養」埋下伏線。「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其中有對晉武帝的最高頌詞;更有對作者深受其恩的最大感激,「沐浴」一詞隱喻作者猶如禾苗蒙受雨露滋潤因而茁壯成長。武帝擔心作者以事奉祖母為借口,實在是對新朝持反對或觀望的態度,作者更擔心如果措詞失當會引起武帝疑慮將有殺身之虞。「奉聖朝」,臣僕稱君之詞,「沐浴清化」,臣僕無比感激新朝的話,稱呼和感激都能使晉武帝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一個寵臣對君主說話,因而心弦為之一弛。「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又作為一個過渡引導到「陳情」上來,以下具體地陳述「沐浴清化」的事實:一是太守推舉作者為「孝廉」,這是褒德;二是刺史薦拔作者為「秀才」,這是稱才,但是「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辭不赴命」乍一看來並非「沐浴清化」,其實是最好的「沐浴清化」,因為晉朝的地方官吏不但承認並且大力表彰了作者的孝順和與事有原則和有才幹,而且體諒了作者的慘苦處境,通情達理,言到行成。由於是地方官吏,又由於是以前的事,只用「供養無主,辭不赴命」簡單交代一下就行了。「沐浴清化」的更重要的事實是「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武帝「特下」詔書,而且要作者做特別親信的宮廷侍衛之長;不久又授予輔佐太子的官職。面對最高統治者一再提拔,作為降臣的李密越發不能簡單從事了,於是「具以表聞」。在武帝看來,李密對這種厚愛竟然「辭不就職」,難免身在曹營心在漢。但是作者巧妙地寫道:「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作者主動說出武帝心中想要說的,而且是這樣委婉,這樣誠懇,武帝當然會心平氣和了。但這話畢竟是作者所說,從以前的情況看,並沒有獲得武帝的諒解,而是遭到強迫手段:「詔書切峻,責臣逋慢。」「切」,「峻」,「責」,「逋」,「慢」,都准確鮮明地刻畫了武帝當時的惱怒情態。郡縣風馳電掣地執行王命,是「逼迫」,是「催」臣上道,州司具體貫徹王命,是「臨門」,是「急於星火」,先後六個四字句,非常精練形象地描繪了一幅雷厲風行無可阻遏的催命圖,這與上文所寫「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成為鮮明的對照。「臣欲奉詔賓士」的「賓士」用得絕妙,它有力地顯示了作者非常急切地希望立刻赴京為皇家奔走效勞的焦急心情,「劉病日篤」的「日」字又准確地顯示了苦情日深而且是為時不久,它跟下文「苟循私情」的「苟(姑且)」相得益彰。作者巧妙地應用了二難推理:「欲奉命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循私情,則告訴不許」。二難推理是假言推理和選言推理聯合起來的推理,它的前提既然有兩個,結論就是或此或彼,因此說,「臣之進退,實為狼狽」。這個結論含蘊精警,表面看來它有對武帝的忠敬之心,又有對祖母的孝順之情,使武帝意識到作者的真情實感一一出自肺腑,句句有理,處處合情,部分地消除了對作者的某些疑慮。其實呢,辯證地看,這里的根本觀點是「先徇私情,後報國恩」。如果是先直截了當地提出「願乞終養」,很可能激怒武帝遂致罹難,這里形式上提出兩難,正是作者與事為文的高超所在。怎樣進一步說服武帝呢?作者留下了一個懸念,而把讀者引向下面的關鍵的即是高潮的一段。
2、【第二段 原文】
逮(dài)奉聖朝,沐浴清化[15]。前太守臣逵[16]察臣孝廉[17];後刺史臣榮[18]舉臣秀才[19]。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20],尋蒙國恩[21],除臣洗馬[22]。猥以微賤[23],當侍東宮[24],非臣隕(yǔn)首所能上報[25]。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26],責臣逋(bū)慢[27];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28],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29],欲苟順私情[30],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3、【第二段 譯文】
到了晉朝建立,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後推舉臣下為孝廉,後任刺史榮又推舉臣下為優秀人才。臣下因為供奉贍養祖母的事無人承擔,辭謝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太子洗馬。像我這樣出身微賤地位卑下的人,擔當侍奉太子的職務,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捐軀所能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推辭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態度傲慢。郡縣長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門督促,比流星墜落還要急迫。我很想遵從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職,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不被允許。我是進退兩難,十分狼狽。
⑷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1)賞析
【欣賞】 這第一首,詩人開宗明義地提出:熟透了的東西隨時會殞落,血親後嗣就該繼承他的遺業,要美的生命不斷繁衍孳生,艷麗的玫瑰才不會凋謝。這是自然法則,也啟示著現實中人應步的常道。但是朋友,你卻不去尋結連理,只獨鍾其身,恰似和自己的眼睛訂婚,燃盡自身,也只能燒煉出雙眸的光焰,而不能把你的美傳諸後人。這是和自己作對,就會在豐饒的田野上釀出了飢饉。你本是天地的精華,鮮艷的珍品,自應婚娶,生育美的後代,為燦爛的春天開路。而你卻不肯與美人結合,願在自身的花蕾里埋葬了自己。這種自憐的吝嗇,釀成了毀滅的浪費,該有多麼可惜與可嘆啊!所以,詩人於最後剴切陳情:親愛的朋友,可憐這世界吧,你不能違背自然規律,把世界應得的統統讓墳墓吞去,和你一同消逝。
★☞ 從上段可以看出,這首詩主要表達莎士比亞一方面非常惋惜朋友獨自生活而不肯結連理的情感,另一方面又在極力勸說他的朋友,傳宗接代是自然規律,不能違背,留下後代才能讓美永存,所以要趕快婚娶啊!蘊含著文藝復興時代,一個人文主義者赤誠的現實主義精神。您聽到了嗎,詩人在為春天開路,為美的永駐而吶喊哩!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1-17首形成一組,具有同一主題,都是詩人勸他的青年好友應該結婚的。因為,時間在改變一切,他那美的形貌也會消逝;只有結婚生育,才能在後代的身上永駐青春。從這組詩里,我們得識詩人那積極進取的人生哲理與現實主義精神。
開篇的十七首詩,主題隨同,但是莎氏以不同的譬喻,從不同的角度,提煉、抒發為深沉的詩。
摘自:友誼與愛情--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欣賞(英漢對照),這本書里的賞析很全面。
【英文賞析】
As the opening sonnet of the sequence, this one obviously has especial importance. It appears to look both before and after, into the future and the past. It sets the tone for the following group of so called 'procreation' sonnets 1-17. In addition, many of the compelling ideas of the later sonnets are first sketched out here - the youth's beauty, his vulnerability in the face of time's cruel processes, his potential for harm, to the world, and to himself, (perhaps also to his lovers), nature's beauty, which is ll in comparison to his, the threat of disease and cankers, the folly of being miserly, the need to see the world in a larger sense than through one's own restricted vision.
'Fair youth, be not churlish, be not self-centred, but go forth and fill the world with images of yourself, with heirs to replace you. Because of your beauty you owe the world a recompense, which now you are devouring as if you were an enemy to yourself. Take pity on the world, and do not, in utter selfish miserliness, allow yourself to become a perverted and self destructive object who eats up his own posterity'.
詳情見谷歌英文網www.shakespeares-sonnets.com
⑸ 李商隱蟬古詩賞析
蟬
唐代: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譯文:
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雖悲鳴寄恨而無人同情。
五更以後疏落之聲幾近斷絕,可是滿樹碧綠依然如故毫不動情。
我官職卑下,行蹤飄忽不定,家園難返,故鄉的田園也早已荒蕪。
煩勞你的鳴叫讓我能夠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舉家清苦。
賞析:
此詩先是描寫蟬的境遇,後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來,直抒胸臆,感情強烈,最後卻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蟬身上,首尾圓融,意脈連貫。全詩以蟬起,以蟬結,章法緊密,對蟬的刻畫與詩人的情意婉轉表達到了渾然交融與統一,是托物詠懷的佳作。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首聯以蟬的生活習性起興。「高」以蟬棲高樹暗喻自己的清高;蟬的「難飽」又與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難飽」而引出「聲」來,所以哀中又有「恨」。但這樣的鳴聲卻是徒勞,並不能使它擺脫難飽的困境。這是說,作者由於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貧,雖然向有力者陳情,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最終卻是徒勞的。這樣結合作者自己的感受來詠物,看似把物的本來面貌歪曲,因為蟬本來沒有「難飽」和「恨」。作者這樣說,看似不真實了,但詠物詩的真實,是作者感情的真實。作者確實有這種感受,借蟬來寫,只要「高」和「聲」是和蟬符合的,作者可以寫出他對「高」和「聲」的獨特感受來,可以寫「居高聲自遠」(虞世南《詠蟬》),也可以寫「本以高難飽」,這兩者對兩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實的。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頷聯是說,五更以後疏落之聲幾近斷絕,滿樹碧綠依然如故毫不動情。
蟬的鳴聲到五更天亮時,已經稀疏得快要斷絕了,可是一樹的葉子還是那樣碧綠,並不為它的「疏欲斷」而悲傷憔悴,顯得那樣冷酷無情。這里接觸到詠物詩的另一特色,即無理得妙。蟬聲的「疏欲斷」,與樹葉的「碧」兩者本無關涉,可是作者卻怪樹的無動於衷。這看似毫無道理,但無理處正見出作者的真實感情。「疏欲斷」既是寫蟬,也是寄託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蟬說,責怪樹的「無情」是無理;就寄託身世遭遇來說,責怪有力者本可以依託蔭庇而卻「無情」,是有理的。詠物詩既以抒情為主,所以這種無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頸聯是說,我官職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園長期荒蕪雜草早已長平。
頸聯來一個轉折,拋開詠蟬,轉到自己身上,這一轉就打破了詠蟬的限制,擴大了詩的內容。作者在各地當幕僚,是個小官,所以稱「薄宦」。經常在各地流轉,好像大水中的木偶到處漂流。這種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懷念家鄉,更何況家鄉田園里的雜草和野地里的雜草已經連成一片了,作者思歸就更加迫切。這兩句好像和上文的詠蟬無關,暗中還是有聯系的。「薄宦」同「高難飽」、「恨費聲」聯系,小官微祿,所以「難飽」、「費聲」。經過這一轉折,上文詠蟬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又回到詠蟬上來,用擬人法寫蟬。「君」與「我」對舉,把詠物和抒情密切結合,而又呼應開頭,首尾圓合。蟬的難飽正與我也舉家清貧相應;蟬的鳴叫聲,又提醒我這個與蟬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園蕪已平」,不免勾起賦歸之念。錢鍾書先生評論這首詩說:「蟬飢而哀鳴,樹則漠然無動,油然自綠也(油然自綠是對「碧」字的很好說明)。樹無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蟬棲樹上,卻恝置(猶淡忘)之;蟬鳴非為『我』發,『我』卻謂其『相警』,是蟬於我亦『無情』,而我與之為有情也。錯綜細膩。」錢先生指出不僅樹無情而蟬亦無情,進一步說明詠蟬與抒情的錯綜關系。
詠物詩,貴在「體物為妙,功在密附」。這首詠蟬詩,「傳神空際,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譽為「詠物最上乘」。詩人借蟬棲高飲露的個性來表現自己高潔的品格,可謂借物詠懷的典型。
⑹ 名家散文賞析
徐志摩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賞析
原文
我所知道的康橋
我這一生的周折,大都尋得出感情的線索。不論別的,單說求學。我到英國是為要從盧梭②。盧梭來中國時,我已經在美國。他那不確的死耗傳到的時候,我真的出眼淚不夠,還做悼詩來了。他沒有死,我自然高興。我擺脫了哥倫比亞③大博士銜的引誘,買船漂過大西洋,想跟這位二十世紀的福祿泰爾④認真念一點書去。誰知一到英國才知道事情變樣了:一為他在戰時主張和平,二為他離婚,盧梭收康橋給除名了,他原來是Trinity Col-lege的fellow⑤,這一來他的fellowCship⑥也給取消了。他回英國後就在倫敦住下,夫妻兩人賣文章過日子。因此我也不曾遂我從學的始願。我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里混了半年,正感著悶想換路走的時候,我認識了狄更生⑦先生。狄更生——Goldsworthy Lowes Dickinson——是一個有名的作者,他的《一個中國人通信》(Letters form John chinaman)與《一個現代聚餐談話》(A ModernSymposium)兩本小冊子早得了我的景仰。我第一次會著他是在倫敦國際聯盟協會席上,那天林宗孟⑧先生演說,他做主席;第二次是宗孟寓里吃茶,有他。
以後我常到他家裡去。他看出我的煩悶,勸我到康橋去,他自己是王家學院(King』s Col-lege)的fellow。我就寫信去問兩個學院,回信都說學額早滿了,隨後還是狄更生先生替我去在他的學院里說好了,給我一個特別生的資格,隨意選科聽講。從此黑方巾、黑披袍的風光也被我占著了。
初起我在離康橋六英里的鄉下叫沙士頓地方租了幾間小屋住下,同居的有我從前的夫人張幼儀女士與郭虞裳⑨君。每天一早我坐街車(有時自行車)上學到晚回家。這樣的生活過了一個春,但我在康橋還只是個陌生人誰都不認識,康橋的生活,可以說完全不曾嘗著,我知道的只是一個圖書館,幾個課室,和三兩個吃便宜飯的茶食鋪子。狄更生常在倫敦或是大陸上,所以也不常見他。那年的秋季我一個人回到康橋,整整有一學年,那時我才有機會接近真正的康橋生活,同時,我也慢慢的「發見」了康橋。我不曾知道過更大的愉快。
①哥倫比亞,這里指哥倫比亞大學,在美國紐約。
②盧梭,通譯羅素(1872—1970),英國哲學家、邏輯學家,1921年曾來中國講學。
③康橋,通譯劍橋,在英國東南部,這里指劍橋大學。
④福祿泰爾,通譯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作家。
⑤林宗孟,即林長民,晚清立憲派人士,辛亥革命後曾任司法總長。
⑥狄更生,英國作家、學者。徐志摩在英國期間曾得到他的幫助。
⑦fellowship即評議員資格。
⑧Trinity College的fellow,即三一學院(屬劍橋大學)的評議員。
⑨郭虞裳,未詳。
知道志摩,就不能不知道志摩的康橋。
一篇《我所知道的康橋》在案前,今夜,我就只有康橋了。此刻的我便是康橋唯一的遊客。
版 畫
上前一步,即抵達你營造的「單獨」境界,這正是你智慧的靈光一閃,也需得以犀利的心靈去撫觸。僅以平靜客觀的態度和三個「你要發現」的排比句,就完成了一個人生的大穎悟,這出自性靈的會心之見,悟透的人自有心領神會的一笑。再如後文中「不滿意的生活大都是自取的」「有幸福是永遠不離母親扶養的孩子,有健康是永遠接近自然的人」,這種從眼前景物盪開去,通過冥想的途徑,反映個人情思的格言警句式的哲理短句,文中俯拾皆是,可圈可點。恰如散置在夜空里的星星,讓人眼前一亮又一亮。
從中可窺志摩煉字煉句,想像比喻的功夫,已達圓熟境界。
若以版畫技法相擬,一刀一刀是刻在畫版上的,無法隨意塗改,沒有相當把握,怎敢輕易下刀?也是最見畫家功力所在。
勿容置疑,志摩是屬於才華橫溢的那一路作家。但臨到面對至愛的康橋,我們一向自信的詩人憂心忡忡。你說:「一個人要寫他最心愛的對象,不論是人是地,是多麼使他為難的一個工作?你怕,你怕描壞了它,你怕說過分惱了它,你怕說太謹慎辜負了它。」
這是多麼動人的憂慮,又何嘗不是我們常人的經驗?最神聖鍾愛的事物,總是最不敢輕易提及,唯恐褻瀆了它。
康橋,那是志摩心中千遍萬遍唱不盡的愛寵,是斷斷不肯對它做騷人墨客式的清論高談、評頭論足。你甚至已經斷言:「這回是寫不好的。」你的擔憂至少讓我明白了兩層意思:愛是用血寫的詩;其次是,我相信,志摩將要盡全部心力、筆力之所能,畫一個心中的康橋給我們的。
國 畫
隨志摩踏時光而行,步步有聲。
康河近了。我聽到你的心跳。我望著你的背影正一步一履朝自己心跳過的地方走去,朝自己曾經的鞋聲走去,朝自己哭過的哭和笑過的笑走去了。
你輕輕嘆一口氣,自言自語:「這么快就離開那個春天這么遠了?」可不是嗎,那一個特定的春天,成了你和康橋永恆的季節。那些個不能釋懷的日子,成了你一生的感動。
你也算是見過真山遠水的人,但你竟毫不遲疑地斷言:「我敢說,康河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水。」我縱有一百個質疑的理由,我不忍心給自己一個質疑的自由。你此刻的心情我想我知道。
此時的康河,已被偷換概念成你心中理想的象徵。你不是地理學家,你無需科學的精密與嚴謹。況且,誰又能不容許「情人眼裡出西施」的偏頗?你的執著,令每一個讀到這的人不能不深深動容。不是為康河之美,而是你炙人的痴情。我能感覺得到你的血在燒,在字里行間竄流。志摩是實實在在愛瘋了康橋的。
隨即,你以中國畫常用的散點透視法,引導我從不同角度瀏覽康橋,交給我三幅傳神寫意的中國水墨:
淡泊悠遠、田園情調的康河壩築圖
堂皇典麗、氣象高華的學院建築群
超凡脫俗,維妙維肖的克萊亞三環洞橋
第一幅:拜倫潭——果子園——星光下的水聲——近村晚鍾聲——河畔倦牛芻草聲。
神秘的層境尤需次第疊出,疊而不重。星光、波光,鍾聲、水聲,人煙氣、生靈氣,筆性和墨氣渾然天成。不僅想像瑰麗,色彩繽紛,而且感覺奇特,極富視聽之美。沒有玄奇的意象,卻似有玄機伏筆,讓人產生無邊玄想。不知不覺中已被志摩所釀制的神秘悠遠的氣氛所覆蓋。而志摩本身則完全進入物我合一,無人交感的渾然之境。
第二幅:志摩並不著意描繪學院建築群,而以具有暗示性的墨意留白,提供給人想像的空間和回味不盡的「意趣」。以柯羅的田野畫和肖邦的小夜曲這些具有暗示意味的形象與意境引起讀者聯想與共鳴。遙想志摩當年置身其間,方帽黑袍,一卷在手,何等愜意瀟灑,最是神采飛揚了。景、人、情交融,才成最美的畫境。
第三幅:克萊亞三環洞橋,在志摩筆下,美得不誇張也不尖銳。但志摩最是善用隱詞的高手,一個「怯憐憐」,有聲有色有味,立時給一個平平凡凡的小橋注入了血脈與精氣神兒。文字的高度妙用,被志摩童話般的魔手耍活了。小橋自有了她玲玲瓏瓏的風韻,正是那種「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家碧玉式的純凈與溫潤。初初入眼並不奪人,需
得「凝神地看著,更凝神地看著」,這才品出她的脫俗之美。如古人所說:「花好在顏色,顏色人可效;花妙在精神,精神在莫造。」這份「精神」是要人穿過眼簾,用心去感受的。志摩在問:「看還有一絲屑的俗念沾滯不?」當然沒有了,也許真的沒有了,也許單是沖著你那痴情,不容許自己再有了。
正如蓬頭垢面的清晨不宜欣賞女人一般,志摩是不樂意我在不適當的天時與氣候,去賞壞了他的康橋的。
志摩的天性是唯美的,唯美的志摩正是叔本華所說「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晚仍要在園中遍植玫瑰」的那種人。志摩受不了康橋不夠完美。
在我有限的地理知識里,英國的冬天總是霧著一張臉,而志摩則說是「走極端」「荒謬的壞」。你用了一個歐化長句「逢著連綿的霧盲天你一定不遲疑地甘願進地獄本身去試試」把消化這句子的節奏放慢、時間拉長,感受力也加強了。沒有人會再懷疑冬遊康橋將是怎樣愚蠢的選擇。一個「盲」字用神了,語言在一瞬間活了過來,並擴大到無限,具有一種超現實的情趣。
總還是那個詩人的志摩。三幅畫畢,方興未艾,又信手拈來兩節小詩。再次以樂器的層次滋潤著我們的聽覺、視覺、嗅覺、觸覺的通感,就象在人心胸鋪展開兩方好平的陽光,令人浸潤其間,享受一種不可言詮的溫柔的感動。
如果說「康橋的靈性全在一條河上」。
那麼,康河的靈性則全在它脫俗的神性之美。康橋也因此而有了它最動人的質地。
油 畫
只是浮光掠影的寫意水墨畫,對於至愛康橋的志摩來說,是不盡興的。如果說第三段是以中國畫的散點透視法畫了康橋的「線」,那麼志摩在第四段則以西洋油畫的焦點透視法,濃墨重彩地畫了康橋的「點」。這巨幅油畫我叫它——康橋之春。
布局嗎?當然也還是依你:
把「恣蔓」的草叢給牛馬的「脛蹄;」把「新來的潮潤」給「寂寞的柳條」;把「飲煙」給「佳蔭里的村舍」;把仙姿給素裙紗帽、長篙輕點的女郎;把春的長袍披給康橋,把康橋——還給志摩。
康河水波依舊,你說,去租船吧,就那種別處不常有的長形撐篙船。——在水一方,你手持長篙,盈盈而笑,輕吟一句:「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彷彿從來就不曾離去。誰能知曉你這尾深水魚的快樂?莊子負手不答,但——我想,我知道。
河身多曲折,時隱時現你單衫微寒的身影。我以為:一條河的走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百轉柔腸;船撐得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葉扁舟,去留由己的小情小趣;住慣都市不解季節變遷,還是遠離塵囂不食人間煙火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還保有一顆對自然的敏感之心。
志摩說得對,人類是「病」了,病在「入世深似一天,離自然就遠似一天」。這不禁使我想起清朝畫家盛大士的一句話:「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即少一分高雅。」我們離蘇東坡「人間有味是清歡」的境界是越來越遙遠了,追求清歡的心念也越來越淡薄了。五官要清歡,總遭遇油膩、噪音、污染;心情要清歡,找不到可供散步的綠野田園。有時想找三五知己去啜一盅熱茶,可惜心情也有了,朋友也
有了,只是有茶的地方總在都市中心人聲最嘈雜的所在。清歡已被擁擠出塵世,人間也越來越逼人以濁為歡,以清為苦,而忘失生命清明的滋味。
志摩給我們開了一帖葯方——不完全遺忘自然。
豈止是不遺忘,你是完完全全把自己融入自然,也終於完成自己於無邊的自然之中。
你看:志摩在「天然織錦」般的草坪上讀書、看雲、擁抱大地。你把這里描繪成草的天堂。人給自然一個天堂,自然也還給人一個天堂。
志摩在「薄霜鋪地」的林子里散步,聽鳥語、盼朝陽、尋泥里蘇醒的花香、體會最微細神妙的春信。寫景在字面上也還是歷代詩詞中常見的那種春之美。但以前只知道春天有多美,這會兒才感到春天有多騷,象足了一個嬌俏的、愛嗔鬧著小姐脾氣的小女人。
她的呼吸、她的體溫,近在咫尺,伸手可觸。那是逼著人忍不住要去相親的生命。
志摩正順著「水溶溶的大道」登上土埠,與康橋拉開些距離,再賞康橋。這是全文中最能體現志摩藝術風格的一段。溶擬人、排比、比喻、反復、歐化長句於一體。無論是語言的創新、意象的融鑄、節奏的掌握,以及某些難以宣說的高度氣氛之營造,都不是一般的游記散文所堪比擬的。硬是一步步使讀者從內心深處逼出一個鮮活水靈的春之康橋。
志摩又順著草味和風,騎車「迎著天邊扁大的日頭」放輪遠去了,去愛花、去愛鳥、去愛人情、去偷嘗晚景的溫存、去綠草綿綿處尋夢。
盡管,我無法道出「帶一卷書,走十里路,選一塊清凈地,看天,聽鳥,讀書。倦了時,和身在草綿綿處尋夢去」這樣的消遣是怎樣的沉味,但怎能叫人立刻停止那玄幽的迷思?只是你這一「尋夢」,怎麼就不醒了?春已經走得很遠了,秋露已重,你可有一件禦寒的夾袍?可有一隻唐詩中焚著一把雪的紅泥小火爐?
只是你這一「尋夢」,怎麼就不歸了?被風翻到三十六頁便停住了,成為文學史上的孤本,而康橋在你筆下也便成了千古絕唱。你明明允諾我們「今夜只能極簡的寫些,等以後有興會時再補。」卻羽化登仙般地翩翩如鶴歸去,讓我們空懸著一顆再讀康橋的心,苦等至今。假如你能象火鳥,自焚之後又在灰燼中復活,自無涯返回有涯來看看你久別的康橋,而康橋前傾到的已是他人。志摩會怎樣?
你果然是個真性情的人,竟毫不掩飾地對我說:「我這一輩子就只那一春,說也可憐,算是不曾虛度」「我不曾知道過更大的愉快。」
情必近於痴而始真。未料見過世界的志摩,你的歡愉竟是這樣窄窄的、小小的,僅僅容納得下一個康橋。我為你的執著感動得直想哭……
我在想,我一直在想,若能給志摩多一年的康橋春天該有多好。再轉念,其實在時間的流里,原沒有什麼絕對的長與短,只要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豐盈,瞬間即在永恆。
篇末那兩幅夕照圖是無論如何,也無法一筆帶過的。它不是描在紙上,也不是刻有畫版上,是一刀一刀鐫刻在志摩血肉心壁上的。
也試著讓自己隔著籬笆,看天風迎面趕一群羊過來,夕陽從它們的後背照過來,把它們照成金色的透明體,誰能懷疑它們不是一群仙界的靈物?誰又能不感到那種「神異性的壓迫直逼過來」。大自然的美有時是會逼人落淚的。而我們跪伏在大自然面前的詩人,正是這畫幅中最傳神惹眼的點睛之筆。只輕輕一點,就把自然景觀提升到人文景觀
的層境。
斜陽下草原上的罌粟花,再次迷眩了我的視覺。究竟象什麼?最善比喻的志摩竟「吝嗇」地用省略號一點了之,成了畫境中的留白。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種想像,想像的空間與深度頓時無限遼闊。
志摩在收筆了。一定還有一些什麼,你是不肯說的;還有多少藏在口袋裡的情懷,你也不再輕易向人說道。也許四月的黃昏知道,四月黃昏的康橋知道。
但志摩卻給我們一個突兀的結尾:「誰知我這思鄉的隱憂」。你怎能把鄉愁說得如此輕易?康橋,它也許是別人的故鄉,但必定是你的異鄉。一讀再讀,才得頓悟的剎那。
於軀殼,你是過客,但於靈魂,康橋正是你的歸宿,它是志摩心靈的故鄉啊!
胡適在《追悼志摩》一文里曾經對志摩的理想作過這樣的概括:「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夢想這三個理想能夠會合於一個人生里。」而愛、自由、美正是康橋所有。
因此,康橋在志摩心中已不再是一群學院的代名詞,而是:一個美學觀點、一個博愛的載體、一個自由的象徵,是一種理想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境界。完全是形而上感覺的升華。
有人用畫筆呈情,有人用眼眸承情,有人用文字陳情,志摩你是以對康橋第三度山水般的心契與領會,與讀到它的人以心換心的。正如你自己的話:「你要打開人家的心,先得打開你自己心。」
我以為:一篇好文章全靠「文氣充沛」。「文氣」是文章的靈魂,也最見作品的盡境。這篇散文之所以成為我國現代早期游記散文的代表作,徐志摩散文的巔峰之作而膾炙人口,首先在於它的感人,其次是它完美的藝術形式。而感人的是志摩的真情投入。
「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必然是直指本心,寫出人性的共相,觸及人性的本然,使讀者會其心而同其心」,這篇散文便是了。
志摩描繪的是康橋的皮肉骨,我們得到的卻是它的神;勾勒出的是康橋的點線面,我們進入的卻是整個畫廊。在有意無意之間,已不得不思志摩所思、感志摩所感、悟志摩所悟,只有答應了自己隨了志摩的思路行去,並以心靈的顫動、呼應那無法抗拒的接引。康橋固然遙不可及,但我們的夢想與神往,借志摩的一支筆替我們都實現了;康橋固然本來就美,也是志摩實在寫得好,硬是把這一個康橋給寫足了。
文氣也在回盪中飽滿高漲,充沛於字里行間,讓我們一次又一次震懾於志摩不凡的才情。而在此文完美的藝術形式中最為亮麗襲人的,是志摩的語言藝術,頗值一提。
寫景時慣常使用歐化長句,把讀者「消化」一個句子的時間拉長、節奏放慢,恰似一種從容漫步山水的心情;而寫感悟,則多用短句,以適合表達感情的急促與熱烈。或用長句把一串短句輕輕托住,或長短句錯綜出現,使長短相間,錯落有致,快慢相節,形成一種起伏的韻律美。
反復、排比手法恰到好處的運用,使語言有了強烈的節奏感和音樂感,洋溢著靈動的樂譜情調,甚至寫出了滿紙的迴音與樂聲。
志摩是這樣自如地操作著語言,不僅使它精確,而且賦予它「活」的生命,尋求語言新關聯的能力,選用機能性強的語字,使語言的內在世界豐盈而飽滿,多姿多彩而富於表情。曲折而非直線、起伏而非平坦。時而開門見山,時而迴廊九曲,時而騰達、時而沉落,既一針見血、又十面埋伏。相當耐讀,差堪玩味。功力之深,已達心手兩忘的境界。
這使我賞讀的過程中一直有一個錯覺:讀到的明明是一篇散文,實際上得到的卻是一首好詩。即使不分行也讀得出是詩,是詩化了的意境,是詩歌語言的魅力。
每讀一遍都有新鮮的感動。《我所知道的康橋》是一遍就可以讀懂的,因為它——語近;但也許是好多遍也讀不懂的,因為它——情遙。把清代詩評家沈德潛的「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移來此處,是否最為貼切?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志摩的確是悄悄地走遠了,但揮不去帶不走的是他的康橋。它做為學院建築留在英國,它做為一篇具有生命質感的美文,留在中國文學史中。自然中的康橋會老,但文字中的康橋,將在所有愛志摩的讀者心中永遠年輕。
⑺ 古詩《陳情表》全文
全文: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曾廢離。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出自:李密《陳情表》
釋義:臣子李密陳言:我因命運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父親就棄我而死去。我四歲的時候,舅父強迫母親改變了守節的志向。我的祖母劉氏,憐憫我年幼喪父,便親自撫養。臣小的時候經常生病,九歲時不能走路。孤獨無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沒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門庭衰微、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兒子。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裡又沒有照應門戶的童僕,生活孤單沒有依靠,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但祖母劉氏又早被疾病纏繞,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葯,從來就沒有停止離開她。
到了晉朝建立,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舉臣為孝廉後來又有名叫榮的刺史推舉臣為優秀人才。臣因為供奉贍養祖母的事無人承擔,辭謝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太子的侍從。
我憑借卑微低賤的身份,擔當侍奉太子的職務,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所能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推辭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我怠慢不敬。郡縣長官逼迫我,催促我立刻上路;州縣的長官登門督促,比流星墜落還要急迫。
我很想奉旨為皇上奔走效勞,但祖母劉氏又早被疾病纏繞,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不被允許。我是進退兩難,十分狼狽。我想晉朝是用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舊臣,尚且還受到憐憫養育,況且我孤單凄苦,程度更為嚴重呢。
況且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蜀漢的官,擔任過郎官職務,本來希圖宦達,不顧惜名聲節操。現在我是一個低賤的亡國俘虜,十分卑微淺陋,受到過分提拔,恩寵優厚,怎敢猶豫不決,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為祖母劉氏壽命即將終了,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樣。
我如果沒有祖母,無法達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沒有我的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餘生。祖孫二人,互相依靠而維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廢止侍養祖母而遠離。
我現在的年齡四十四歲了,祖母現在的年齡九十六歲了,這樣看來我在陛下面前盡忠盡節的日子還很長,而在祖母劉氏面前盡孝盡心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我懷著烏鴉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夠准許我完成對祖母養老送終的心願。
我的辛酸苦楚,並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能明白知曉的,天地神明,實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昧誠心,滿足我微不足道的心願,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保全她的餘生。我活著應當殺身報效朝廷,死了也要結草銜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
我懷著像犬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來使陛下知道這件事。
(7)感懷陳情賞析擴展閱讀
《陳情表》是李密寫給晉武帝的一份公文,也是我國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奇文」。字字生情,句句含情,《陳情》之情,耐人尋「情」。
傾苦情。文章開篇陳述的是作者不幸的命運:孩提時代,父喪母嫁,失怙失恃;成長時代,體弱多病,零丁孤苦;成人之後,無親無戚,晚有兒息;如今現實,祖母卧病,侍葯難離。「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一句話濃縮了李密祖孫二人凄苦相依的命運,也表露了他滄桑過後的人生感慨。苦情動心,真誠感人。
說難情。首先是進退兩難。一方面是推孝廉,舉秀才,拜郎中,除洗馬。四次徵召,先地方,後朝廷。國恩難報,君情難違。另一方面,祖母供養無主,疾病日重。養恩難忘,親情難舍。其次是強人所難。在辭不赴命,辭不就職之後,作者等來的是詔書的責備、郡縣的逼迫、州司的催追。
在申訴不被允許的情況下,「臣之進退,實為狼狽」。無奈的話語中,含蓄地表達了對「聖朝」統治者強人所難的不滿之情。
表忠情。先有「非臣隕首所能上報」的感觸,後有先盡孝後盡忠的承諾,終有「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誓言。忠君之情,溢於言表;感君之恩,動人心魄。
⑻ 文言文《陳情表》的第二段怎麼賞析
《陳情表》第二段賞析:
歷敘朝廷多次徵召,優禮有加,都由於「劉病日篤」而有著「報國恩」和「徇私情」的不可調和的矛盾,作者旨在消除晉武帝的疑慮,為下文請求「終養」埋下伏線。「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其中有對晉武帝的最高頌詞;更有對作者深受其恩的最大感激,「沐浴」一詞隱喻作者猶如禾苗蒙受雨露滋潤因而茁壯成長。
武帝擔心作者以事奉祖母為借口,實在是對新朝持反對或觀望的態度,作者更擔心如果措詞失當會引起武帝疑慮將有殺身之虞。「奉聖朝」,臣僕稱君之詞,「沐浴清化」,臣僕無比感激新朝的話,稱呼和感激都能使晉武帝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一個寵臣對君主說話,因而心弦為之一弛。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又作為一個過渡引導到「陳情」上來,以下具體地陳述「沐浴清化」的事實:一是太守推舉作者為「孝廉」,這是褒德;二是刺史薦拔作者為「秀才」,這是稱才,但是「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辭不赴命」乍一看來並非「沐浴清化」,其實是最好的「沐浴清化」,因為晉朝的地方官吏不但承認並且大力表彰了作者的孝順和與事有原則和有才幹,而且體諒了作者的慘苦處境,通情達理,言到行成。
由於是地方官吏,又由於是以前的事,只用「供養無主,辭不赴命」簡單交代一下就行了。「沐浴清化」的更重要的事實是「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武帝「特下」詔書,而且要作者做特別親信的宮廷侍衛之長;不久又授予輔佐太子的官職。面對最高統治者一再提拔,作為降臣的李密越發不能簡單從事了,於是「具以表聞」。在武帝看來,李密對這種厚愛竟然「辭不就職」,難免身在曹營心在漢。
但是作者巧妙地寫道:「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作者主動說出武帝心中想要說的,而且是這樣委婉,這樣誠懇,武帝當然會心平氣和了。但這話畢竟是作者所說,從以前的情況看,並沒有獲得武帝的諒解,而是遭到強迫手段:「詔書切峻,責臣逋
慢。」「切」,「峻」,「責」,「逋」,「慢」,都准確鮮明地刻畫了武帝當時的惱怒情態。郡縣風馳電掣地執行王命,是「逼迫」,是「催」臣上道,州司具體貫徹王命,是「臨門」,是「急於星火」,先後六個四字句,非常精練形象地描繪了一幅雷厲風行無可阻遏的催命圖,這與上文所寫「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成為鮮明的對照。
「臣欲奉詔賓士」的「賓士」用得絕妙,它有力地顯示了作者非常急切地希望立刻赴京為皇家奔走效勞的焦急心情,「劉病日篤」的「日」字又准確地顯示了苦情日深而且是為時不久,它跟下文「苟循私情」的「苟(姑且)」相得益彰。
作者巧妙地應用了二難推理:「欲奉命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循私情,則告訴不許」。二難推理是假言推理和選言推理聯合起來的推理,它的前提既然有兩個,結論就是或此或彼,因此說,「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這個結論含蘊精警,表面看來它有對武帝的忠敬之心,又有對祖母的孝順之情,使武帝意識到作者的真情實感一一出自肺腑,句句有理,處處合情,部分地消除了對作者的某些疑慮。其實呢,辯證地看,這里的根本觀點是「先徇私情,後報國恩」。
如果是先直截了當地提出「願乞終養」,很可能激怒武帝遂致罹難,這里形式上提出兩難,正是作者與事為文的高超所在。怎樣進一步說服武帝呢?作者留下了一個懸念,而把讀者引向下面的關鍵的即是高潮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