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愚孝的名言
A.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在現代政治教育里有沒有帶有愚孝的成分
從你的表述看,可能是「百善孝為先在當代仍有積極意義」作為某選擇題的一個選項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選項是正確的。這樣就不必考慮它有沒有愚孝成分了。最好把原題呈現出來。
B. 為什麼說愚忠愚孝的出現不是孔孟之過
忠孝雖是孔孟提出復的思制想,什麼君臣父子啦,孝悌啦,但是孔孟對忠孝的本質的定義是不同的。比如他們認為國君的所作所為不對,會加以勸說,如果國君不理會,他們也不會就去死薦,而是另找國家去推銷自己的觀點,不像後來迂腐的士大夫,動不動就來個死薦,把自己撞個頭破血流,皇帝也不一定買賬,不然孔孟早就死了千百回了,而不會有什麼論語,孟子問世。在秦朝後,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很多孔孟的真正經典已經缺失,到了漢朝,儒學已經成為了融合其他學說的新儒學,孔孟的思想已經被統治者加以改造,也許就是此時起儒學所謂的忠孝已經質變,成為了統治者的思想工具。到了宋、明、清時期,理學思想的出現更是將孔孟思想改造的面目全非。他們強調別人要恪守嚴厲的道德原則,對違背道德者採取嚴酷的懲罰,如鄉村裡流行的族長制,族長或族中的長輩及家族成員可以隨意處理對家族利益聲譽造成威脅的blacksheep。許多人在嚴刑下喪命。由於這些思想的禁錮,許多人把忠孝看成是唯一的正確的行為准則,孔孟所提倡的「仁義」就被歪曲了。因此愚忠愚孝的出現不是孔孟之過。
C. 古代體現出愚孝的句子
卧冰求鯉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專非,因而失去父親屬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元代郭居敬將其列入《二十四孝》中。
D. 為什麼有人說二十四孝是愚孝
是魯迅提出《二十四孝》裡面有很多的都是愚孝,因為《二十四孝》裡面的很多觀點和我們現在的人的認知是不同的,裡面有很多的封建餘孽,過度地強調「孝」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孝這個字已經變了味了。我們所謂的《二十四孝》包含:
所以並不能說《二十四孝》都是愚孝,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我們應該學習裡面好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贍養父母,愛護子女。
E. 關於弟子規中愚孝的部分,我們應該去批判的
"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
F. 有道是百善孝為先,孟子說的勞而不怨是不是愚孝
從史書記載來看,舜的一生於父母兄弟之親情真的是薄寡的,他出生不久母親就去世了,他的父親馬上另娶他人還生了個孩子,後母惡毒,親爹不疼,舜就像活在宮斗劇里的人物一樣天天被虐待,還時時刻刻有生命危險。
因著舜德行優良,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舜同父異母的弟弟象想霸佔嫂子,於是趁著舜修草房的時候故意放火想害他,在計謀未得逞後又在舜去修井的時候把井口堵上,幸好舜提前挖了暗道才得以逃脫。至親之人這樣害他,他雖心知肚明,卻也不計較,跟什麼事兒都沒有發生一樣對待他們。
這得需要多大的胸懷,多少兄弟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反目成仇,而舜的父親兄弟則是時時刻刻想要謀害他呀。即使這樣,舜依然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才會這樣。則故事顯示了舜博大的胸懷,他沒有怨恨,而是自責自己做得不夠好,甚至比之前更加恭敬地侍奉父母,即使在得勢之後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因「孝」感動天下。
G. 有關孝順的名言
1、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2、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3、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4、孔孟風,運河情,孝文化,要傳承。
5、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6、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7、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8、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9、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10、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11、內睦者,家道昌。
12、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13、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14、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1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16、鄰裏手拉手,助老獻真情。
17、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18、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19、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20、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21、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22、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23、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24、關心老人,關愛老人,關懷老人。
25、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7、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28、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29、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30、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31、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32、家和萬事興,敬老樹新風。
33、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34、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
35、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36、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37、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H. 五四對孝的批判包含兩層含義
縱觀整個五四時期,思想家們對孝道的基本態度是批判和否定的,他們在特定時代的歷史使命驅動下,向傳統禮教進行猛烈的進攻,極大地促進和推動了思想解放。但是,他們對傳統孝道在認識上也存在偏頗之處,甚至有批判的片面化簡單化的問題存在,把傳統中國所有禮教的惡都綁架到孝道上,同時也把孝道中的部分不良加以放大,全面聲討之,對孝道的歷史和現實意義缺乏全面的、平心靜氣的分析,則未免有矯枉過正之嫌。傳統孝道是中國文化中獨有的文化現象,在維護傳統中國社會穩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應採取一分為二的態度加以分析區別,既不可不加批判地全盤繼承,也不可全盤否定。我們今天提倡的孝道,是對傳統孝道的揚棄和超越。新的孝道觀不是憑空產生出來的,它首先來自於傳統孝道觀的歷史繼承。當今,我們要結合時代特徵,在道德建設的實踐中不斷進行孝道創新,應當拋棄那種不論對錯「無違於父母」的愚孝,而體現子女晚輩對父母前輩的感恩意識及贍養行動的優秀文化傳統則要發揚,要汲取傳統孝道善良篤厚的精神,大力倡導孝道所形成的中華民族尊敬老人的倫理觀念和老有所養的傳統美德。在家庭成員和全社會成員人格平等的基礎上,建立符合現代生活方式,體現人道、科學、民主的新型倫理道德。這既有利於家庭的和睦穩定,有利於個人的健康發展,又有利於人們正確地處理個人、家庭、社會之間的關系,能夠促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與此同時,五四時期思想家強調子女是獨立的人,他們應有自己的權利和自由,父母應該尊重子女的人格尊嚴,從而提出了建立新型的父母子女之間的道德關系。並對建立新的人倫道德也進行了認真的探索思考 ,提出新型的父子關系應該以「愛」為基礎,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相等的。這些思想為我們建構新的家庭倫理父子關系提供了正確指導,有利於營造當代家庭內部良好的倫理道德氛圍。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如果每一個家庭都能和睦美滿,整個社會就會安定祥和。充滿愛和平等氣息的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圍對當代人新孝道觀的確立是至關重要的。子女們若從小生活在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中,全家人團結友愛,那麼在他們的個性形成過程中就極易樹立起高度的責任感,具有愛心和同情心,同他人就易友善相處,這自然對孝道觀的形成是有益的。很難想像一個從小缺少家庭溫暖的兒童,長大後能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I. 24孝故事中哪些是愚孝應被批判摒棄,哪些值得今人借鑒並得以弘揚傳承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集》,是元代郭居敬編錄,一說是專其弟郭守正,屬第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於後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二十四孝圖》。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
J. 魯迅為什麼稱《二十四孝圖》為愚孝
因為《二十四孝》中卻是有不少故事在愚孝的范疇之內,屬於封建糟粕,孝順父母是好事,但是愚昧之「孝」反而使孝變了味。
因此這樣的故事宣揚出來的孝又怎麼可能不是愚孝,宣揚孝道是好事,但是也要以正確的內容去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