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聲聲慢愁字的賞析

聲聲慢愁字的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10 10:41:56

㈠ 李清照 聲聲慢 賞析

這首詞起句便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不但在填詞方面,即使在詩賦曲也絕無僅有。但好處不僅在此,這七組疊詞還極富音樂美。宋詞是用來演唱的,因此音調和諧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李清照對音律有極深造詣,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

只覺齒舌音來回反復吟唱,徘徊低迷,婉轉凄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然而她還未開口就覺得已能使聽眾感覺到她的憂傷,而等她說完了,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彌漫開來,久久不散,餘味無窮。

心情不好,再加上這種乍暖還寒天氣,詞人連覺也睡不著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麼還能在短暫的時間內逃離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難以入眠,於是詞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來。

披衣起床,喝一點酒暖暖身子再說吧。可是寒冷是由於孤獨引起的,而飲酒與品茶一樣,獨自一人只會覺得分外凄涼。

端著一杯淡酒,而在這天暗雲低,冷風正勁的時節,卻突然聽到孤雁的一聲悲鳴,那種哀怨的聲音直劃破天際,也再次劃破了詞人未愈的傷口,頭白鴛鴦失伴飛。詞人感嘆:唉,雁兒,你叫得這樣凄涼幽怨,難道你也像我一樣,老年失偶了嗎?

難道也像我一樣,餘生要獨自一人面對萬里層山,千山暮雪嗎?胡思亂想之下,淚光迷濛之中,驀然覺得那隻孤雁正是以前為自己傳遞情書的那一隻。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舊日傳情信使仍在,而秋娘與蕭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一奇思妙想包含著無限無法訴說的哀愁。

這時看見那些菊花,才發覺花兒也已憔悴不堪,落紅滿地,再無當年那種「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的雅緻了。詞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時的日子多麼美好,詩詞唱和,整理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在受這無邊無際的孤獨的煎熬了。

故物依然,人面全非。「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得似往時。」獨對著孤雁殘菊,更感凄涼。手托香腮,珠淚盈眶。怕黃昏,捱白晝。對著這陰沉的天,一個人要怎樣才能熬到黃昏的來臨呢?漫長使孤獨變得更加可怕。獨自一人,連時間也覺得開始變慢起來。

好不容易等到了黃昏,卻又下起雨來。點點滴滴,淅淅瀝瀝的,無邊絲雨細如愁,下得人心更煩了。再看到屋外那兩棵梧桐,雖然在風雨中卻互相扶持,互相依靠,兩相對比,自己一個人要凄涼多了。

急風驟雨,孤雁殘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詞人的哀怨重重疊疊,直至無以復加,不知怎樣形容,也難以表達出來。於是詞人再也不用什麼對比,什麼渲染,什麼賦比興了,直截了當地說:「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簡單直白,反而更覺神妙,更有韻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連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稍覺失色。一江春水雖然無窮無盡,但畢竟還可形容得出。而詞人的愁緒則非筆墨所能形容,自然稍勝一籌。

下面的「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正與上文「乍暖還寒」相合。古人晨起於卯時飲酒,又稱「扶頭卯酒」。這里說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

下文「雁過也」的「雁」,是南來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見到的,所以說「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了。《唐宋詞選釋》說:「雁未必相識,卻雲『舊時相識』者,寄懷鄉之意。趙嘏《寒塘》:『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詞意近之。」

上片從一個人尋覓無著,寫到酒難澆愁;風送雁聲,反而增加了思鄉的惆悵。於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轉入自家庭院。園中開滿了菊花,秋意正濃。這里「滿地黃花堆積」是指菊花盛開,而非殘英滿地。

「憔悴損」是指自己因憂傷而憔悴瘦損,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謝。正由於自己無心看花,雖值菊堆滿地,卻不想去摘它賞它,這才是「如今有誰堪摘」的確解。

然而人不摘花,花當自萎;及花已損,則欲摘已不堪摘了。這里既寫出了自己無心摘花的郁悶,又透露了惜花將謝的情懷,筆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要深遠多了。

從「守著窗兒」以下,寫獨坐無聊,內心苦悶之狀,比「尋尋覓覓」三句又進一層。「守著」句如依張惠言《詞選》斷句,以「獨自」連上文。

秦觀(一作無名氏)《鷓鴣天》下片:「無一語,對芳樽,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與此詞意境相近。但秦詞從人對黃昏有思想准備方面著筆,李則從反面說,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來而使人尤為難過。

「梧桐」兩句不僅脫胎淮海,而且兼用溫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詞意,把兩種內容融而為一,筆更直而情更切。最後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徑獨辟之筆。

自庾信以來,或言愁有千斛萬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別見李煜、秦觀詞),總之是極言其多。這里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復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於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麼心情,即戛然而止,彷彿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這首詞大氣包舉,別無枝蔓,相關情事逐一說來,卻始終緊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賦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語的樸素清新的語言譜入新聲,運用凄清的音樂性語言進行抒情,又卻體現了倚聲家的不假雕飾的本色,誠屬個性獨具的抒情名作。

(1)聲聲慢愁字的賞析擴展閱讀

原文: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麼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採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麼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麼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㈡ 聲聲慢字詞、結構、意境賞析

字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結構:在結構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氣貫注,著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開頭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的心情;下文「點點滴滴」又前後照應,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憂郁情緒和動盪不安的心境。全詞一字一淚,風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極富藝術感染力。

意境賞析:《聲聲慢》全詩共有七個意象:晚風、淡酒、歸雁、黃花、梧桐、細雨、黃昏。這幾個意象交織共同營造了詩歌整體的基調。最具代表性的意象當屬,淡酒、歸雁、黃花、黃昏。

《聲聲慢》中寫到酒的句子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為何是「淡酒」而不是濃酒?並非酒真的淡,只因風太急而顯得酒淡,「風急」明寫天氣惡劣,實寫詞人愁重。詞人六神無主,茫然若失,竭力尋找卻遍找不到。亡國之愁,淪落之苦,喪夫之痛,家國之思全部壓在一個孤苦伶仃的年老婦人身上。酒入愁腸愁更愁,滿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壓不住心愁。

李清照在前期詞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中也寫到過為驅寒消愁曾飲酒之事,然而卻是「濃睡不消殘酒」酒力顯那麼大,讓作者濃濃地睡了好長時間都沒有消退,這里的酒力之所以大,是因為作者此時沒有什麼切入肌骨的愁病,有的只是作為一個年青貴族女子的閑愁,閑愁不痛,所以才會「濃睡不消殘酒」兩相對比,這個「淡酒」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涼,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其次是「雁」字,雁會聯繫到詩人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感嘆獨自身在異鄉的悲涼,作者當時身處南方,看到北雁歸來,或許她只是聽到了那呼朋引伴的聲聲雁鳴,不禁想起如今,雁在人亡,曾經心意相通的夫君早已撒手人寰,無由再寄錦書去,無人再捎錦書來。

《聲聲慢》中的堆積滿地「憔悴損」了的「黃花」則成了女詞人幽凄孤寂"冷落哀傷的象徵!「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菊花已經調殘,如今再沒有人欣賞它,採摘它,孤身一人,形容憔悴,無人可思,無人可念,面對此情此景,撫今追昔,怎不令詞人悲從中來?」物是人非事事休」,只能看著菊花-朵朵、一瓣瓣的枯萎調落,竟成了-地的哀愁,一地的凄涼,-地無可奈何的消亡。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損容顏,正是李清照孤苦飄零的凄楚晚境的真實寫照。

《聲聲慢》中兼有梧桐細雨的黃昏,潮濕的,陰冷的,主人公百無聊賴,近乎絕望地「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唯一可做的事就是等著天黑,但凡有點希望的人是盼著黎明的,這是怎樣的一-種凄苦。更有那細雨滴在梧桐上的「點點滴滴」,如泣如訴,像是灑不完的傷心淚,「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是一首沒有盡頭的孤寂的歌,在灰色的空間里哀嘆不幸,營造了一個悲情的氛圍,詞人在不經意間觸景傷情,一點一滴都像一把把利劍刺向內心的悲苦和絕望。

(2)聲聲慢愁字的賞析擴展閱讀: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清照

㈢ 請問李清照的《聲聲慢》這首詩做分析鑒賞。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翻譯:
我到處尋找,尋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慘。
乍暖還寒的季節,最難忍受。
兩杯淡酒,怎能壓住心頭的悲傷?
大雁飛過,我正傷心,卻發現它正是我在故鄉認識的那隻
滿地黃花堆積著,十分憔悴,有誰忍心去摘?
我守著窗,獨自一人,一個人怎麼才能熬到天黑?
細雨敲打著梧桐,此正是黃昏,一點一滴落著。
這種場景,這種「愁」又怎是一句話能說得清的呢?
賞析:
這首詞寫於李清照生活的後期。一題作「秋情」,賦秋就是賦愁,但這里的愁已不是女詞人閨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詞人經歷了國家危亡,故鄉淪陷,丈夫病逝,金石書畫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難的隊伍中,飽經離亂,所以這里的愁是深愁,濃愁,無盡的愁。
詞一開頭就用了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詞人好象有所尋求,但又不知道要尋求什麼,這時她已經歷了國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擊,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沒有什麼可尋覓,也沒有什麼需要尋覓的了,但詞人還是希望找點什麼寄託自己空虛寂寞的情懷,支撐自己孤苦無助的人生,但尋覓的結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圍的環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讓人感到現實的孤苦無援。「凄凄慘慘戚戚」,寫詞人內心的凄涼、悲苦、慘戚的情緒。這三句都在表現女主人的愁苦無聊,寂寞哀傷,但各有側重,第一句寫神態,第二句寫環境,第三句寫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尋尋覓覓」的結果,「冷冷清清,先感於外;凄凄慘慘戚戚,後感於心,進入愁境」(吳熊和《唐宋詞通論》)。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剛覺得有點兒暖和卻又變冷了,這是秋天的時令特徵。「將息」,調養。人在天氣多變化時,是很難適應的,更何況是年歲已大,身體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對天氣的變化特別敏感,更覺得難以將養適應了。
為了適應這多變的秋天時節,詞人企圖以酒禦寒,但「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酒是「三杯兩盞」,量少,又是「淡酒」,怎麼能抵擋黃昏時的陣陣秋風呢?淡酒不敵風寒,飲酒也不能排遣憂愁。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雁飛過去,正令人傷心,原來雁是我過去見過的。這里我們可看到三層意思:(一)雁飛過去了,雁叫聲聲,凄厲難聞,正令人傷心,原來大雁是老相識了,觸動我內心的創傷已不止一次,現在又來觸動我,使我傷心難過。(二)古代有雁足傳書的傳說。雁以往是給我帶過信的,給我安慰,現在丈夫已逝,親戚離散,雁飛過去無信可帶,不能再給我安慰了,使我傷心。(三)作者的故鄉在北方,而此時作者淪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飛,引起了對故鄉的思念,所以使她傷心。雁在北方就相識,現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異鄉,發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託懷鄉之意。
詞的下片承接上片。「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黃花」是指菊花,品種是黃色的。「堆積」,指花開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開放,不是言落英滿地。「憔悴損」指人因傷心而消瘦。損,煞,是說憔悴得很。有人認為是黃花「憔悴損」,不妥,因為前面的「堆積」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頭的。「誰」,指自己。「堪」,能夠,經得起。菊花盛開,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還有什麼心思和興趣去摘花呢?已經沒有賞花的心情了。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一個人坐在窗邊,象守著什麼東西一樣,百無聊賴,希望天早一點黑下來,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傷心的東西,但天偏偏與人作對,越等越覺得時間漫長,度日如年。
寂寞難耐,好不容易等到黃昏,等來的卻是更令人傷心的東西:「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風吹梧桐葉,蕭蕭瑟瑟,本已悲涼,又加細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涼。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清照是位敏銳善感的詞人,雨打梧桐點點滴滴,好象敲擊著她破碎的心靈,使她悲傷至極。
這種種情形不斷地折磨詞人,情何以堪?所以詞人最後沖口而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次第」是說這種種情形或這種種光景。這種種情況加在一起,怎麼是一個「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說不清楚,用人間文字和語言概括不了,寫出了無盡的愁緒,傳達出種種難以言傳的哀痛。
這首詞是在國破家亡、流落異地時寫的,詞中訴說了詞人孤愁無助、生意蕭條的處境,寄託了極其深沉的家國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詞的描寫純用賦體,寫了環境,寫了身世,寫了心情,並將這三者融為一體。詞中寫客觀環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風、飛雁、黃花、梧桐、細雨,這些景物都貫穿濃重的感情色彩,滲透著作者的主觀感受,創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涼的景物一路寫下來越積越多,傷感越來越濃重,最後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詞中用了九對疊字,疊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前人稱贊她筆力很健。這些疊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經過作者錘煉而得的,使寂寞、悵惘、痛苦的感情通過這些疊字的渲染得以盡情的表現。
詞的語言通俗平易,雖是尋常語,但富有表現力,表現了深刻的內容。《聲聲慢》詞調可押平聲韻,也可押入聲韻,詞人選用了入聲韻,能夠很好地表達憂郁的情懷,並多次運用雙聲字、舌音和齒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調。

㈣ 《聲聲慢》翻譯及賞析

聲聲慢①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②。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最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忺摘③?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④?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⑤,怎一個、愁字了得。

注釋
注釋
〔注釋〕

①聲聲慢:原調名《勝勝慢》。慢:即慢詞、慢曲,為詞的長調。

②將息:調養休息,保養安寧。

③忺(qiān)摘:樂意摘取。忺:所欲,想要。

④怎生:怎麼。

⑤次第:情境,況味。

譯文
我獨處陋室若有所失地東尋西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動亂中失去了,永遠都尋不見、覓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境(空房內別無長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這種環境又引起內心的感傷,於是凄涼、慘痛、悲戚之情一齊涌來,令人痛徹肺腑,難以忍受了。特別是秋季驟熱或驟冷的時候,最難以保養將息了。飲進愁腸的幾杯薄酒,根本不能抵禦晚上的冷風寒意。望天空,但見一行行雁字掠過,回想起過去在寄給丈夫趙明誠的詞中,曾設想雁足傳書,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書信無人可寄,故見北雁南來,聯想起詞中的話,雁已是老相識了,更感到傷心。
地上到處是零落的黃花,憔悴枯損,如今有誰能與我共摘(一說,有什麼可採摘的)啊!整天守著窗子邊,孤孤單單的,怎麼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黃昏時,又下起了綿綿細雨,一點點,一滴滴灑落在梧桐葉上,發出令人心碎的聲音。這種種況味,一個「愁」字怎麼能說盡!

賞析
賞析
〔賞析〕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為抒發家國身世之愁而作。這首詞最大的特點是成功地運用了疊字。開篇三句十四個疊字,表達出三種境界。「尋尋覓覓」,寫人的動作、神態;「冷冷清清」,寫環境的悲涼;「凄凄慘慘戚戚」,寫內心世界的巨大傷痛。同時,這幾對疊字還造成音律的回環往復,加強了詞作的音樂性。第二個特點是借物抒情。上闋用「淡酒」、「晚風」、「過雁」,下闋用「黃花」、「梧桐」、「細雨」,都准確而形象地表達出內心的愁情,最後逼出「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強烈感情,突然作結,沉痛無限。全詞語言朴實,感受細膩,巧用疊字,滿紙嗚咽,動人心弦。

㈤ 對《聲聲慢——李清照》的賞析

《聲來聲慢·尋尋覓覓》通過描源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此詞在結構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氣貫注,著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開頭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的心情;

下文「點點滴滴」又前後照應,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憂郁情緒和動盪不安的心境。全詞一字一淚,風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極富藝術感染力。

(5)聲聲慢愁字的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公元1127年夏五月,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趙明誠於是年三月,奔母喪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載書十五車,前來會合。明誠家在青州,有書冊十餘屋,因兵變被焚,家破國亡,不幸至此。公元1129年八月,趙明誠因病去世,時清照四十六歲。

金兵入侵浙東、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後,追隨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東,飽嘗顛沛流離之苦。避難奔走,所有庋藏喪失殆盡。國破家亡,丈夫去世,境況極為凄涼,一連串的打擊使作者嘗盡了顛沛流離的苦痛,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於是寫下了這首《聲聲慢》。

㈥ 聲聲慢的賞析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
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
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 (1084.2.5.-1155.4.10.) 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山東濟南人,生於北宋元封七年,山東章丘,逝於臨安,享年七十二歲。歷史上與濟南歷城人辛棄疾並稱「濟南二安」。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學者和散文家,幼承家學,早有才名。以詞著名,兼工詩文,並著有詞論,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早年生活安定、優裕,詞作多寫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後,遭遇國家巨變,詞作多感慨身世飄零。她的詩文感時詠史,與詞風迥異。她還擅長書畫,兼通音律。現存詩文及詞為後人所輯,有《漱玉詞》等。主張「詞,當別具一家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環形山的女性。
【經典名言】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名言解說】人傑:出類拔萃的人物。意思是: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生在世,應當樹立高潔遠大的志向和白折不回的奮斗精神,因為:目標越遠大,前進越努力,人生也就越有意義,越能體味「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英勇和豪邁。
這位頗具文學才能的女作家,在宋代眾多詞人中,可以說是獨樹一幟。《聲聲慢》是她晚年的名作,歷來為人們所稱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動過多少人。當時,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難的過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丟失殆盡。這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作者寫下了《聲聲慢》這首詞,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詞風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詞作的開朗明快。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來襯託孤寂、凄涼的心境。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起首三句比較形象,委婉細致地表達了作者在遭受深創巨痛後的愁苦之情。七組十四個疊字,猶如信手拈來,」看似平平淡淡,實則顯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個字無一愁字,卻寫得字字含愁,聲聲是愁,造成了一種如注如訴的音韻效果,如徐虹亭語:
「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盤也。」 「尋尋覓覓」,是作者的動作行為,作者在經受了國破家亡、夫喪、金石丟失等一連串的打擊後,內心極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處,更是百無聊賴,空虛郁悶,為了排解這一哀愁,作者開始了漫無目的的尋覓。尋啊覓啊,想尋些什麼呢?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麼茫然,或許她是想找回一些溫馨的回憶來慰藉自己,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說「人悲物亦悲」,在一個悲傷凄涼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正所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尋覓的結果給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慘慘威威」,它不但沒有減輕內心的傷痛,反而使其由這清冷之景更生一種凄涼、慘淡和悲戚之情。這就為全詞定下了一個感情基調,使全詞籠罩在一種凄慘愁苦的氛圍中。「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作者由以上的茫然和結果轉到寫氣溫驟變的感受,說天氣變化無常,忽暖忽寒,人最難調養身體。然而其內蘊又何止這些呢?聯系李清照的生平,可知她在金兵入侵、南渡避難之前的生活一直是優裕、安寧而美滿的,而寫作此詞時,已是形單影只,孤身飄零,生活一下從幸福的峰巔跌入痛苦的深淵,這種情形與「乍暖還寒」的天氣是多麼相像啊,它讓作者的身心一時都難以承受。怎麼辦?只有借酒驅寒,借酒澆愁。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欲以酒暖身,借酒澆愁,可是酒的滋味卻又那麼淡。
「淡酒」無力,怎麼能抵擋住那一陣緊似一陣的急風,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這里酒味為何那麼淡?是酒淡嗎?不是。酒性依舊是烈的,只是因為作者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腸愁更愁,滿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就覺得酒味淡了。李清照在前期詞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中也寫到過為驅寒消愁曾飲酒之事,然而卻是「濃睡不消殘酒「。酒力顯得那麼大,讓作者濃濃地睡了好長時間都沒有消下去,這里的酒力之所以大,是因為作者此時沒有什麼切入肌骨的愁病,有的只是作為一個年青貴族女子的閑愁,閑愁不痛,所以才會有「濃睡不消殘酒」之說。兩相對比,一個「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涼,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本欲借酒澆愁,可誰想「舉杯消愁愁更愁」,反而勾來了自己一陣陣的傷心,正當作者獨自對酒傷心傷神之時,猛然間抬頭看到南飛的大雁,再細看,那大雁不就是自己以前曾多次看到過的大雁嗎?不就是曾為她和丈夫捎過信箋的大雁嗎?而今大雁依舊,人卻不是那兩人了,也不會再有什麼書信捎來了,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尤其是「雁過也」這句話,不僅寫得有形,而且有聲,渲染出了一種哀哀欲絕的凄苦氛圍,讓我們彷彿與作者一同聽到了長空中那南飛雁一聲聲凄厲的哀鳴。這哀鳴,聽來猶如杜鵑啼血,讓人心痛,心酸,心碎!而作者的心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下片由遠及近,轉入對眼前殘秋之景的具體描繪,進一步表現作者的凄苦之情。
「滿地黃花堆積,慌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這三句話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是愛花的,在過去有丈夫為她摘花,但是在這殘秋之季,作者所見、所感卻是: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紛紛,堆積了一地,花都憔悴了。不忍看花落,可如今又有誰可以摘花送給自己呢?丈夫不在了,只能看著它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多像自己孤苦飄零的晚境。到這里,作者的感情漸漸融入落花中,對花自憐,不由又黯然神傷。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更進一步抒寫作者寂寞難耐的痛苦。常言說「人老伯孤獨」,更何況作者是位感情豐富的文人,這樣獨守窗前,不免觸景生情,睹物思人,那境況自是令作者甚感凄涼、慘淡和愁苦的,可怎麼捱到天黑呢?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主要寫聲音,以聲襯情,尤其是「點點滴滴」一語,極富「頓挫凄絕」感。當作者正在為落花惋惜、為自己憂苦之時,偏偏又下起了雨;雨點打在梧桐葉上,啪啪地響著,一直到黃昏都沒停止。這里作者只寫雨點打在梧桐葉上的情形,然而我們可以想像出,這雨點雖然是打在梧桐葉上,可在凄苦的作者聽來卻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聲聲,是那麼強烈,它敲擊著、震顫著作者的心扉,簡直讓作者不能自抑!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即這情形,怎能用一個愁字寫得盡呢!這是對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還寒、晚來風急、舊時雁過、滿地黃花、梧桐秋雨」等情景,這些情景,浸滿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這些呢?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國之痛,孤獨之病等等,僅用一個「愁」字又如何包括得盡,概括得了。正如她的詞作《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中所寫: 「只 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全詞至此,戛然而止,既是收,又是放,自然而又別致,可謂言盡而意無窮,欲說又休,罷、罷、罷!愁情似水長,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綜觀全詞,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語言、鋪敘的手法寫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較含蓄曲折,心中極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這一愁情作者卻始終不說破,只是極力烘托渲染,層層推進,營造出一種「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圍,給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間。全詞寫來盡管沒有一滴淚,然而給人們的感黨卻是「一字一淚,滿紙嗚咽」。這比直寫痛哭和淚水漣漣更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要注意的是,這首詞中作者抒發的那種非比尋常的凄苦哀愁,格調看起來雖顯低沉,但分析此詞不能脫離作者所生活的環境和時代氛圍。聯系作者的遭遇,可知作者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種閨怨閑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國土淪喪、人民流離失所、朝政腐敗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之下產生的,這就使這首詞的感情色彩有了一個時代依託,有了一定的現實性和社會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聲聲慢》這首滿含凄苦情的詞。堪稱千古絕唱!

我依然會倚著窗

㈦ 李清照—— 聲聲慢 賞析愁有幾層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的名篇之一,是作者在飽受了戰爭之苦與夫亡家破的背景下寫成的。每每讀到這首詞,腦海里就會浮現出這樣的一幅畫面:

一位清瘦的婦女站在家中,孤寂無依,心事重重,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一下子浮現在眼前,使她內心空虛,如有所失想把它找回來似的,天氣忽然回暖,一會兒又冷的時候,使無家可歸的她難以保養自己的健康身體,有些不堪一擊似的,喝了兩三杯清淡的酒,仍然抵不住寒冷,消不了心中的愁緒。此時流離江南,丈夫已死的她,不知將書信寄往何處,所以看到南來的大雁,感到傷心。周圍的大地堆滿了落葉與黃花,心已憔悴,如今有誰同她一同樹下摘花兒呢?孤獨一人倚在窗邊,漸漸地天黑了下來,遙望夕陽,往事點點滴滴地浮現在腦海中,這種愁緒,怎麼能用語言來表達呢?

詞的上片一開頭連用了十四個疊字,用法大膽新奇,工整得體,毫無雕鑿地將自己內心凄冷的情感表達了出來。首先,在意境上為讀者營造了一個清冷異常的凄楚氣氛,而在內容上則表達了一個孤獨無助的婦人想要尋求依託和安慰卻又尋不到的極度痛苦的心情。「尋尋覓覓」四個字,把詞人那種在重重災難打擊下的若有所失,卻又極力想尋求一種寄託的心態真切地反映了出來。可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詞人不可能尋覓到一種自己想要的精神寄託,於是感到「冷冷清清」,這種「冷清」,不僅寫出了當時殘秋的景色和周圍環境的冷落,同時也反映了詞人內心的孤獨與寂寞,無助與絕望。「凄凄慘慘戚戚」句緊承前兩句,寫出了由於尋而未得和殘秋景色所引起的無限的凄苦憂傷之情。「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一句是詞人進一步抒情,通過寫天氣的忽冷忽熱,變化多端,抒發自己內心難以平靜的心情。所以,從這句話看又是語意雙關的一句話。「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這句話是說詞人原本想借酒來減輕內心的愁苦,可怎料到借酒澆愁愁更愁,此句由景寫情,情在景中,運用含蓄的筆法道出了詞人的愁情。「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這三句話表達了詞人對亡夫的哀悼與懷念的心情。此時作者已經流離江南,丈夫已經去世,書信也無法寄出,故而看到北雁飛來詞人感到極度傷心。「正傷心」三個字恰恰道出了詞人那難言的酸楚。

詞的下片緊承上片進一步抒發了自己內心的孤寂與愁苦。「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這三句既是寫景又是寫人,既詠物也抒情,這滿地的黃花,正是詞人眼下所面臨的慘痛遭遇。「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對於失去了親人的詞人來說,黃昏都很難熬過去,又何況這漫漫長夜呢?詞人在極度痛苦中,面對著漫漫黑夜卻不知道應該怎樣度過,這兩句詞恰恰把詞人那種絕望無助的心境真實地反映出來。「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三句寫詞人正傷心之際,愁思不解,獨守寒窗,度日如年之際,天公又下起了綿綿的細雨,打在詞人悲痛欲絕的心上,真正是風蕭蕭,雨淋淋,花亂落,雨飄零。「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是作為全詞的結束語,概括了全篇詞。運用了反問的語氣,道出了詞人心中那份深深的「愁」,引人深思。

縱觀全詞,情景相連。景不離情,情中有景,結合得天衣無縫。最後兩句與首三句相呼應,是愁腸百結,憂思難解,怎一個「愁」字了得啊!通過對該詞的賞析,又助於我們對詞人當時心境的理解,更好地體味那份「愁」!

㈧ 聲聲慢賞析

《聲聲慢·尋尋覓覓》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麼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風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採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麼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麼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這首詞起句便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不但在填詞方面,即使在詩賦曲也絕無僅有。但好處不僅在此,這七組疊詞還極富音樂美。宋詞是用來演唱的,因此音調和諧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李清照對音律有極深造詣,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只覺齒舌音來回反復吟唱,徘徊低迷,婉轉凄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然而她還未開口就覺得已能使聽眾感覺到她的憂傷,而等她說完了,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彌漫開來,久久不散,餘味無窮。
心情不好,再加上這種乍暖還寒天氣,詞人連覺也睡不著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麼還能在短暫的時間內逃離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難以入眠,於是詞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來。披衣起床,喝一點酒暖暖身子再說吧。可是寒冷是由於孤獨引起的,而飲酒與品茶一樣,獨自一人只會覺得分外凄涼。
端著一杯淡酒,而在這天暗雲低,冷風正勁的時節,卻突然聽到孤雁的一聲悲鳴,那種哀怨的聲音直劃破天際,也再次劃破了詞人未愈的傷口,頭白鴛鴦失伴飛。詞人感嘆:唉,雁兒,你叫得這樣凄涼幽怨,難道你也像我一樣,老年失偶了嗎?難道也像我一樣,餘生要獨自一人面對萬里層山,千山暮雪嗎?胡思亂想之下,淚光迷濛之中,驀然覺得那隻孤雁正是以前為自己傳遞情書的那一隻。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舊日傳情信使仍在,而秋娘與蕭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一奇思妙想包含著無限無法訴說的哀愁。
這時看見那些菊花,才發覺花兒也已憔悴不堪,落紅滿地,再無當年那種「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的雅緻了。詞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時的日子多麼美好,詩詞唱和,整理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在受這無邊無際的孤獨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得似往時。」獨對著孤雁殘菊,更感凄涼。手托香腮,珠淚盈眶。怕黃昏,捱白晝。對著這陰沉的天,一個人要怎樣才能熬到黃昏的來臨呢?漫長使孤獨變得更加可怕。獨自一人,連時間也覺得開始變慢起來。
好不容易等到了黃昏,卻又下起雨來。點點滴滴,淅淅瀝瀝的,無邊絲雨細如愁,下得人心更煩了。再看到屋外那兩棵梧桐,雖然在風雨中卻互相扶持,互相依靠,兩相對比,自己一個人要凄涼多了。
急風驟雨,孤雁殘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詞人的哀怨重重疊疊,直至無以復加,不知怎樣形容,也難以表達出來。於是詞人再也不用什麼對比,什麼渲染,什麼賦比興了,直截了當地說:「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簡單直白,反而更覺神妙,更有韻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連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稍覺失色。一江春水雖然無窮無盡,但畢竟還可形容得出。而詞人的愁緒則非筆墨所能形容,自然稍勝一籌。
前人評此詞,多以開端三句用一連串疊字為其特色。但只注意這一層,不免失之皮相。詞中寫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卻從「尋尋覓覓」開始,可見她從一起床便百無聊賴,如有所失,於是東張西望,彷彿飄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點什麼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點什麼來寄託自己的空虛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尋尋覓覓」的結果,不但無所獲,反被一種孤寂清冷的氣氛襲來,使自己感到凄慘憂戚。於是緊接著再寫了一句「凄凄慘慘戚戚」。僅此三句,一種由愁慘而凄厲的氛圍已籠罩全篇,使讀者不禁為之屏息凝神。這乃是百感迸發於中,不得不吐之為快,所謂「欲罷不能」的結果。
「乍暖還寒時候」這一句也是此詞的難點之一。此詞作於秋天,但秋天的氣候應該說「乍寒還暖」,只有早春天氣才能用得上「乍暖還寒」。這是寫一日之晨,而非寫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陽初出,故言「乍暖」;但曉寒猶重,秋風砭骨,故言「還寒」。至於「時候」二字,有人以為在古漢語中應解為「節候」;但柳永《永遇樂》雲:「薰風解慍,晝景清和,新霽時候。」由陰雨而新霽,自屬較短暫的時間,可見「時候」一詞在宋時已與現代漢語無殊了。「最難將息」句則與上文「尋尋覓覓」句相呼應,說明從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正與上文「乍暖還寒」相合。古人晨起於卯時飲酒,又稱「扶頭卯酒」。這里說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於下文「雁過也」的「雁」,是南來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見到的,所以說「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了。《唐宋詞選釋》說:「雁未必相識,卻雲『舊時相識』者,寄懷鄉之意。趙嘏《寒塘》:『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詞意近之。」
上片從一個人尋覓無著,寫到酒難澆愁;風送雁聲,反而增加了思鄉的惆悵。於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轉入自家庭院。園中開滿了菊花,秋意正濃。這里「滿地黃花堆積」是指菊花盛開,而非殘英滿地。「憔悴損」是指自己因憂傷而憔悴瘦損,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謝。正由於自己無心看花,雖值菊堆滿地,卻不想去摘它賞它,這才是「如今有誰堪摘」的確解。然而人不摘花,花當自萎;及花已損,則欲摘已不堪摘了。這里既寫出了自己無心摘花的郁悶,又透露了惜花將謝的情懷,筆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要深遠多了。
從「守著窗兒」以下,寫獨坐無聊,內心苦悶之狀,比「尋尋覓覓」三句又進一層。「守著」句如依張惠言《詞選》斷句,以「獨自」連上文。秦觀(一作無名氏)《鷓鴣天》下片:「無一語,對芳樽,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與此詞意境相近。但秦詞從人對黃昏有思想准備方面著筆,李則從反面說,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來而使人尤為難過。「梧桐」兩句不僅脫胎淮海,而且兼用溫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詞意,把兩種內容融而為一,筆更直而情更切。最後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徑獨辟之筆。自庾信以來,或言愁有千斛萬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別見李煜、秦觀詞),總之是極言其多。這里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復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於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麼心情,即戛然而止,彷彿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㈨ 如何理解李清照《聲聲慢》中的「愁」字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為抒發家國身世之愁而作.上闋用「淡酒」內、「晚風」、「過容雁」,下闋用「黃花」、「梧桐」、「細雨」,都准確而形象地表達出內心的愁情,最後逼出「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強烈感情,突然作結,沉痛無限.全詞語言朴實,感受細膩,巧用疊字,滿紙嗚咽,動人心弦.最後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徑獨辟之筆.自庾信以來,或言愁有千斛萬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別見李煜、秦觀詞),總之是極言其多.這里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復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於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麼心情,即戛然而止,彷彿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㈩ 怎樣理解《聲聲慢》中「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怎樣理解《聲聲慢》中「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當作者正在為落花惋惜、為自己憂苦內之時,偏偏又容下起了雨;雨點打在梧桐葉上,啪啪地響著,一直到黃昏都沒停止。這里作者只寫雨點打在梧桐葉上的情形,然而我們可以想像出,這雨點雖然是打在梧桐葉上,可在凄苦的作者聽來卻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聲聲,是那麼強烈,它敲擊著、震顫著作者的心扉,簡直讓作者不能自抑!身世之痛,家國之痛,孤獨之病等等,僅用一個「愁」字又如何包括得盡,概括得了。正如她的詞作《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中所寫: 「只 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