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忠經名句

忠經名句

發布時間: 2021-02-10 05:34:12

❶ 國學經典名句

言忠信,行篤敬。 選自:《論語》
意思:說話忠誠老實,行為厚道嚴肅。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選自《禮記》
意思:有時緊張,有時鬆弛,這是周文王、周武王處理政事的辦法。現在多指工作、學習和生活要勞逸結合。

一樹百獲者,人也。選自《管子權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獲的,是培養人才。培育人才雖然費時、費力,但是收獲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為首。 選自《三國志》
意思:志士有百種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後來用來說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選自《左傳》
意思:擊第一遍鼓,士氣振奮;擊第二遍鼓,士氣開始低落;擊第三遍鼓,士氣就完全消失了。這句話鼓勵大家趁情緒高漲時一口氣將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選自韓愈《師說》
意思:人不是生來就什麼都知道的,誰能沒有疑難問題呢?說明向他人求學的重要性。

萬物之中,以人為貴。出處:范曄《後漢書?周舉傳》
意思:在天下的萬物之中,人是最寶貴的。

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出處:《老子》
意思:天下的難事,一定是從容易的事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從細小的事發展起來的。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出處:《禮記》
意思:心不在那裡,看什麼也看不見,聽什麼也聽不到,吃什麼也吃不出滋味。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專注。

不以窮變節,不以賤易志。出處:桓寬《鹽鐵論》
意思:不因為不得志而改變氣節,不因為地位卑下而改變志向。

不遷怒,不貳過。出處:《論語》
意思:不拿別人發泄怒氣,不重犯同樣的錯誤。

不學而求知,猶願魚而無網。出處:葛洪《抱朴子》
意思:不學習而想得到知識,就像想得到魚而沒有網一樣。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處:《舊唐書》
意思:(一個人)不敬重別人,實際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出處:《論語》
意思:時間在不斷過去,我們要珍惜時間。

內不自誣,外不誣人。出處:《韓詩外傳》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意思:學好像登山一樣艱難,學壞如山崩一樣容易。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處:《晏子春秋》
意思:堅持不懈做事的人,總會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總會到達目的地。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意思: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經過實踐的。

❷ 忠誠名言名句大全

1、忠誠是人生的本色。——清·黃宗羲

2、與戀愛相同,忠誠也常常會有被肚子左右的時候。——茨威格

3、你若想證實你的堅貞,首先證實你的忠誠。——彌爾頓

4、坎坷的道路上可以看出毛驢的耐力,患難的生活中可以看出友誼的忠誠。——米南德

5、一片忠誠是長壽之本,滿懷善良是快樂之源。——佚名

6、忠誠是人們心目中最神聖的美德。——塞內加

7、忠誠敦厚,人之根基也。——清·魏裔介

8、客戶滿意不等於忠誠!——余世維

9、忠誠是愛情的橋梁,欺詐是友誼的敵人。——維吾爾族

10、世上沒有百分之一百的忠誠。—— 張小嫻

11、大塊的石頭,是忠誠的標記,因為它不會使人跌倒。——伊朗

12、人生最可愛者惟其人之忠誠。——教洛基

13、胸懷忠誠比漂亮有錢強。——蒙古

14、錢財的奴隸決不會對上帝忠誠。—— 托·布朗

15、人的生活離不開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才是不容易;友誼總需要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馬克思

16、忠誠的高尚和可敬,無與倫比。—— 埃勒里

17、無知是忠誠之母。—— 亨·科爾

18、愛情要用忠誠播種,友誼要用諒解護理。——米南德

19、忠誠因為努力的狂妄而變得毫地價值。——莎士比亞

20、忠誠是通向榮譽之路。——左拉

21、金錢買來的忠誠一定會被金錢所收買。——塞內加

22、對真理之神的忠誠,勝過其他所有的忠誠。——甘地

23、先求忠誠再求能力,更加安全。——曾仕強

24、牢固的結合產生忠誠,這一諺語永世常存。——高爾

25、忠誠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實。——夏爾丹

26、忠誠因為努力的狂妄而變得毫地價值。——莎士比亞

27、忠誠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實。——夏爾丹

28、忠誠是通向榮譽之路。——左拉

29、忠誠是人生的本色。——清·黃宗羲

30、忠誠是人們心目中最神聖的美德。——塞內加

❸ 國學經典 名句

1.不積跬步,抄無以至千里,襲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學不可以已。

——《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3、知而好問,然後能才。

——《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4.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5.良葯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孔子家語》

譯:好的葯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6.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漢·司馬遷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❹ 關於忠的傳統經典名言

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義心。

❺ 老子關於"忠"的名言

關於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回,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答繩而用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❻ 孔子關於忠的名言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民無信不立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❼ 妙真經的妙真經名句

在此感謝這位道友的整理,以下為道友整理全文
前言《道教義樞》曰:「尹生所受者,唯《道德》、《妙真》、《西升》等五卷。」當年老君西遂流沙,至涵谷關,為關令尹喜演《道德》兩篇,上下兩卷,論修身治國,戒剛守雌,挫銳解紛,行慈檢謙下之道,成五千餘言。尹喜又錄老子談論言旨為《西升記》,後人又改記為經,成《西升經》。《西升經》道藏中頗多記載,又多通行本。而《妙真》一經,卻成佚文,世不復見。我好道甚篤,常誦《道德》一經。但多年尋覓《妙真經》而不可得,不能復見老君當年遺論,心中未免遺憾。清修之餘,順手翻閱《敦煌道藏》,卻在無意中得見《無上秘要》中所引《妙真經》佚文,不由欣喜若狂,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啊。觀其經意,確有老子遺風。我不敢自秘,故錄其文而成一篇,願與諸道友共享。梁光祥2007、4、8日
1.「一切萬物,人最為貴。人能使形無事,神無體,以清靜致無為之意,即與道合。」(《妙真經》,引自《無上秘要》卷五)
2.「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妙真經》,養性延命錄,梁陶弘景撰。)
3.「以無為而養其形,以虛無而安其神,以澹泊而存其志,以寂嘿而養其聲,以清靜而平其心,以精誠而存其志,以中和而存其神。安心游志,使若大水之自湛深。閑居靜處,使若蛟龍之自蟄藏。」
4.「道人圖生,蓋不謀名。衣弊履穿,不慕尊榮。胸中純白,意無所傾。志若流水,居處市城。積守無為,乃能長生。」
5.」道曰:自然者,道之真也。無為者,道之極也。虛無者,德之尊也。淡泊者,德之宮也。寂嘿者,德之淵也。清靜者,神之鄰。精誠者,神之門。中和者,事之原。人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能無為者,故生可得而長。能虛無者,故氣可得而行。能淡泊者,故志可得而共。能寂嘿者,故聲可得而藏。能清靜者,故神可得而光。能精誠者,故志可得而從。能中和者,故化可得而同。是故,凡人為道,當以自然而成其名。吾前以道授關令尹生,著道德二篇。將去,戒之曰:夫道,自然也,得之者知其自然,不得之者不知其所由然。譬猶若識音,不能深曉人心;知之口,不能言妙哉。道之綿綿,言不盡意,書不盡言,所以為子書之者,欲使子覺自然,得之後以自成。尹生曰:學自然,奈何?」
「道曰:無取,正氣自居。無去,邪氣自除。此非禱祠鬼神之道,非欲辟不清去不正。清靜請命而命自延無期,此豈非自然哉?非吾異道之意,非吾獨道也。道不自然兮,何道焉兮?無欲無為兮,道之所施兮。虛兮無兮,道安居兮。寂兮嘿兮,道之極兮。澹兮恬兮,德之漸兮。清兮靜兮,神所宅兮。精兮誠兮,神所榮兮。中兮和兮,神所化兮。以無為而養其形,以虛無而安其神,以澹泊而存其志,以寂嘿而養其聲,以清靜而平其心,以精誠而存其志,以中和而存其神。安心游志,使若大水之自湛深。閑居靜處,使若蛟龍之自蟄藏。懷虛而不虛,泥而不泥,使若南曜之忘虛也。化德存神,使若社稷之保光。立尊神明,使若宗廟之守處。使世不見我,若巨魚之在大水。使人莫我知,若日出之光東。我之無窮,若大道之根相致,譬若山林大澤之自致禽獸虎狼,若深林廣木之自致飛鳥百蟲,若江湖之自致魚虌蛟龍,若盛德之自致太平麒麟鳳凰,若清靜潔白之自致玉女芝英,若中和嘉瑞之自致吉祥,若災異惡氣之自致不祥禍殃。」
6.「人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能 無為者,故生可得而長;能虛無者,故氣可得而行;能惔泊者,故志可得而共;能 寂嘿者,故聲可得而藏;能清靜者,故神可得而光;能精誠者,故志可得而從;能中和者,故化可得而同.是故凡人為道,當以自然而成其名。」
7.」以大居小,以富居貧,處盛卑之谷,游大賤之淵。微為之本,寡為之根,恐懼為之宇,憂畏為之門。福者禍之先,利者害之源,治者亂之本,存者亡之根。上德之君質而無文,不視不聽,而抱其玄,無心意若未生根,執守虛無而因自然。混沌為一,歸於本根。」
「上意正於無形,理於無聲,起福於未有,絕禍於未生,故莫知其名。下德則不然,高尊富貴,顯榮好美,善樂功名,生禍而憂之,寇害而伐之,身辱而報之。生長有其力,布施有其福。事為其方,曲為其法。賞善罰惡則偽善詐忠,如此乃自謂功名。見與道反。」
8、」制殺生者天,順性命者人也。非逆天者勿伐,非逆人者勿殺。故王法當殺不縱天賊,當活不活殺天德。為政如此,使後世條長禁苛,興克德之本,德莫大於活也。」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故與時爭者昌,與人爭者凶。是以有甲兵無所陳之,以其不爭。夫不祥者,人之所不爭;垢辱者,人所不欲。能受人所不欲,則足矣。得人所不爭,則寧矣。」
「勇與敢者多權善決,安靜樂能,傅國利民,不避疆大,威震百僚,摧傾境外。為政如此,得善之半。」
「柔於不敢者,柔弱損退,恐懼慎言,深思遠慮,臨事計患,務長寬和博施。為政如此,亦得善之半。」
「敢者,奉天順地,莫神於至誠。仁以好施,義以制斷,禮以凱敬,智以除害,信以立事,德以無大,赦人如赦於己,法人如法其子。為政如此,亦得善之善者也。」
9.「老子曰:天地媾精,陰陽自化,災咎欲萌。淫於五色之變,視不見禍福之形;失於五音之變,聽不聞吉凶之聲;失於五味之變,言不中是非之情;貪於財貨之變,慮不見邪正之傾。夫五色重而天下盲矣,五音調而天下聾矣,五味和而天下爽矣,珠玉貴而天下勞矣,幣帛通而天下傾矣。是故,五色者陷目之錐,五音者塞耳之槌,五味者截舌之斧,財貨者射身之矢。凡此數者,變而相生,不可窮極,難明易滅,難得易失。此殃禍之宮,患害之室。是以聖人服無色之色,聽無聲之聲,味無味之味。名者身之害也,利者行之穢也。是以動為身稅,為榮而得小,為善而得少。故有名之名,喪我之橐。無名之名,養我之宅。」
「視過其目明不居,聽過其耳精泄漏,愛過其心神出去。牽於欲,事汲汲。遽為於利,動惕惕。懼結連黨,友以自助。此非真也。雖非道意,雖得之天不佑也。」
「夫非其人而任之則廢,非其事而事之則廢,故代司殺者必受其咎,代大匠者必傷其手。有為者效情縱欲,快心極意。志賤強求貴,居貧強求富。離本向末,殃禍不救。」
「罪莫大於淫,禍莫大於貪,咎莫大於僭。此三者,禍之車也。小則亡身,大則殘家。」
10.「動合天心,靜得地意。無言而不從,謂之善也。善者,君子之所本,百行之所長,吉陽之所舍,萬福之所往來,流而不滯,用而不絕,百王所不變易,俗人之所不易,上以順天,下以順人,成萬物,覆載群生者,善也。」
「不識元首,不睹本根,詐天輕地,罔鬼欺神,屬辭變意,抱嫌履疑,謂之不善。不善者,動與天逆,靜與地反,言傷人物,默而害鬼。」
「夫欺天罔地,輕侮鬼神,專己自是,動非聖人。當時雖善,惡氣歸流,事有邪偽而象真也,景煙類雲而電不為之動。故天道不私人,人反行非天也,而自誤耳!」
11.「貴堅剛強,輕忽喜怒。福善出於門,妖孽入於戶。故舌耳為患,齒角不定。口舌者,患禍之宮,危亡之府。言語者,大命之所屬,刑禍之所部。言出患入,言失身亡。故聖人當言而懼,發言而憂,常如臨危履冰。」 12.「夫道德治之於身,則心達志通,重神愛氣,輕物賤名,思慮不惑,血氣和平,肌膚潤澤,面有光瑩,精神專固,身體輕強,虛實相成,鬢發潤光,佼好難終。治之於家,則父慈子孝,夫信婦貞,兄宜弟順,九族和親,耕桑時得,福實積殷,六畜繁廣,事業修治常有餘矣。治之於鄉,則動合中和,睹正綱紀,白黑分明,曲直異理,是非自得,姦邪不起,威嚴尊顯,奉上化下,公如父子,愛敬信向,上下親喜,百姓和集,官無留負,職修名榮,沒身不殆。治之於國,則主明臣忠,朝不隱賢,士不妒功,邪不蔽正,讒不害公,和睦順從,上下無怨,百官皆樂,萬事自然,遠人懷慕,天下向風,國富民實,不伐而強,宗廟尊顯,社稷永康,陰陽和合,禍亂不生,萬物豐熟,界內大寧,鄰家託命,後世繁昌,道德有餘,與天為常。」
13.「夫水之為物,柔弱通也。平靜清和,心無所操,德同天地,澤及萬物,大無不包,小無不入,金石不能障,敝山陵不能壅塞。其避實歸虛,背高趣下,浩浩盪盪,流而不盡,折沖漂石,疾於風矣。充大無疆,修遠大道,始於無形,終於江海,升而為雲,降而為雨,上下周流,無不施與,消而復息,生而復死。是故聖人去耳去目,歸志於水,體柔守雌,去高就下,去好就丑,受辱如地,含垢如海,恬澹無心,盪若無己,變動無常,故能與天地終始。」
14.「一道之為真乎,道有真一,真人所以輕舉虛跡者,使群物自得玄,得一以生也。天不得一不能清,地不得一不能明,人不得一不能成,玄不得一不能生,非一不能承一,非一不能御萬神、制萬物,萬物皆稱為人,知一萬事畢,不能知一,道不妄出。」
15.「道曰:夫人為道,道身五藏者,皆思氣之盛壯微妙,從虛無來,故實者不如虛也,有者不如無也,疾者不如遲也。」
16.「道曰:虛而白者,吾宅也。道者質真無形,無有音聲,非有言也。人慾傅於知道者,借言以通意,虛者天地之動也,白者神明之所居也。天地之初皆從道來,有氣而未有形,法自然而白,白之中未有體也。」
17.「道曰:故易而為一者,吾號也。言道未始而有,故謂之一。一即醇粹質真、無為雜糅,故謂之一。天得一以清而無不覆,地得一則寧而無不載。日月得一則明而無不照,真人法則之,渾形而為一則無一不能為,神明知而為一則與鬼神共化,視而為一則無不見,聽而為一則無不聞,心通而為一則無不知。吾,我也;號,名也。人能渾其形而為一,即我之名號也。」

❽ 王陽明名言名句

王陽明,被當年明月稱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釋道三家,開創出了堪稱儒學新局面的心學,被認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聖人,他還領兵平亂剿匪,用極少的代價閃電般地徹底擊敗了數倍於己的敵人。作為史上極少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陽明為後世留下了很多經典語錄

1、「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的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話的意思其實就是問,人生的終極價值到底是什麼?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他看了看王陽明,笑笑,又思考了一會,才做出他自認最完美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顯然對這個答案不滿意,他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

老師不自然地「哦」了一聲:「怎麼?你還有不同的看法?」王陽明誇張地點頭,說:「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2、「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故事背景:

他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知情人透露,這個和尚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後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這句話就是傳說中禪宗和尚的禪機。所謂禪機,就是用含有機要秘訣的言辭、動作或事物來暗示教義,讓接收方觸機領悟。

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的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

和尚回答:「還有老母。」

「想念她嗎?」

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後,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4、「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故事背景:

1496年,他在會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