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徐昌圖賞析

徐昌圖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10 03:52:04

A.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後面的題目。(8分)臨江仙宋·徐昌圖飲散離亭西去,浮生常恨飄蓬。 回頭煙柳漸重


小題1:不好(1分)。「卻」字只是表現出被重重煙柳擋住視線(1分),「漸」字則生動的表現出詞人離別時不斷回顧、依依不捨的情態(1分),隨著漸行漸遠,煙柳逐漸轉濃,詞人愈來愈深的離愁也就躍然紙上(1分)。(若答「好」,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小題2:不完全相同(1分),柳詞主要表現對戀人的眷戀和離別之愁(1分),而徐詞中不僅表達了深深的離愁別緒(1分),還表現了孤寂凄涼、飽經漂泊的羈旅之愁(1分)。

B. 古代詩歌閱讀(8分)臨江仙徐昌圖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雲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小題1:作者通來過煙柳、淡雲、孤雁源、寒日、暮天五個意象的描寫,寫出了空落、孤單、凄涼的意境。(答出三個意象給1分,答全給2分;意境分析正確給2分。)
小題2: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寫了離人不堪離別之苦,借酒澆愁;(2分)兩者都運用聯想和想像的手法,設想了酒醒後的情景,通過虛寫,突出了詩人孤獨無依、凄苦難耐之感。(2分)

C. 江寧重彩怎麼去

滾滾長江東逝水,出自臨江仙臨江仙——詞牌名臨江仙源起頗多歧說。任二北據敦煌詞有句雲「岸闊臨江底見沙」謂辭意涉及臨江;明董逢元輯《唐詞紀》謂此調「多賦水媛江妃」故名;黃升《花庵詞選》卷一雲「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則言仙事……」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采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敦煌曲兩首,任二北《敦煌曲校錄》定名《臨江仙》,王重民《敦煌曲子詞集》作《臨江仙》。至今影響最大的《臨江仙》,就是羅貫中引用楊慎寫的《三國演義》的主題詞。之後被用為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此詞共六十字。詞牌格式⊙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名詞鑒賞臨江仙--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譯文:滾滾長江向東流,不再回頭,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爭什麼是與非、成功與失敗,都是短暫不長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發漁翁,早已習於四時的變化,和朋友難得見了面,痛快的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紛紛擾擾,都成為下酒閑談的材料。【注釋】淘盡:盪滌一空。漁樵:漁父和樵夫。渚:水中的的小塊陸地。濁:不清澈;不幹凈。與「清」相對。濁酒:用糯米、黃米等釀制的酒,較混濁。臨江仙--李煜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香爐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1.櫻桃落盡:是初夏的典型景象,以之寓危亡之痛.>:」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櫻桃)先薦寢廟」.李煜此時,城被圍,宗廟莫保,櫻桃難獻,又隨」春歸去」而」落盡」,可見傷逝之感良深.??2.子規啼月:子規即杜鵑,相傳為失國的蜀帝杜宇之魂所化,鳴聲凄厲.??3.望殘:眼望凄殘欲絕的景象.??4.鳳凰兒:似指衾枕上的彩飾.施肩吾>:」一抱紅羅分不足,參差裂破鳳凰兒.」??5.羅帶:>>均多作」裙帶」,此似以喻指小周後.????今譯:??宗廟難獻的櫻桃已落盡-----全都隨著春天歸去,無知的粉蝶兒還是尋樂雙飛.杜宇轉化的子規在小樓西面夜夜泣血鳴啼.倚著樓窗的玉鉤羅幕瞭望,惆悵地看著幕煙低垂.????入夜後小巷裡一片岑寂,人們都以紛紛散去,凄然欲絕面對煙草低迷.爐里的香煙閑繞著繪飾鳳凰的衾枕.但見她愁容滿面空持羅帶,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簡析:??此詞是李煜在涼城被圍中所作.開寶七年(974)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詞當作於開寶八年(975)初夏.全詞意境,皆從」恨」字生出:圍城危急,無力抵禦緬懷往事,觸目傷情.開頭」櫻桃」二句,以初夏」櫻桃落盡」的典型景物寓危亡之痛.此時甚感宗廟難保,櫻桃難獻,而又隨春而歸去」落盡」,傷痛良深.」蝶翻」句以粉蝶無知,迴翔取樂,反襯並加深悔恨心情.」子規」句,加深了亡國之預感.句中」小樓西」的西字,不是簡單的表方位,而是宋兵自西而來,故予以特別關注.」玉鉤羅幕」,點明以上見聞是從小樓窗口所及.倚窗銷愁,,愁偏侵襲,望幕煙之低垂,對長空而惆悵,為國勢朝不保夕而自傷.過片寫內景,時間自暮入夜.」別巷」句寫街巷人散初夜寂寥的景況,渲染環境氣氛.」望殘」句,刻畫出凄然欲絕的惆悵之人面對」煙草低迷」的寂寥天的形象.接寫室內的爐香悠閑繚繞著帶有」鳳凰兒」文的衾枕,卻見她空持羅帶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凄慘,怎能不」回首恨依依」!結句點出一」恨」字,回貫全篇.全詞所發之亡國哀怨,深切感人!【賞析】:此詞屬存疑之作,若果為易安的作品,該為南渡前所作。這是一首詠梅詞,托物言志,寄託著女主人對遠離身邊的心上人深情思念,此詞運用寄託、擬人等藝術手法,亦花亦人,梅與人渾然一體。意味綿長。【年代】:宋【作者】:李清照——《臨江仙》【內容】: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無心情。【作者】:李清照(1084-1155?年)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造詣。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並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辭海》1989年版)【注釋】:幾許:多少。扃:門外之親,引用為關閉之意。萼:花瓣外的一層小托片。秣陵:戰國楚置金陵邑,秦時稱秣陵,以後又多次更名。這里的「秣陵」為古名的沿用。孫吳時又改名建業,東晉建興初改為建康,隋又易為江寧。同理,此詞中的「建康」也是古地名的沿用。兩名實指一地,即現在的江蘇省南京市。老:《花草粹編》等作「客」,今據趙萬里輯《漱玉詞》。建康:即南京。《花草粹編》等作「建安」,《樂府雅詞》作「遠安」。遠安在今湖北,清照未至此地。建安在今福建,王仲聞以為清照似曾至此地。試燈:正月十五為燈節,節前預賞試燈。【賞析】:《臨江仙》系易安從明誠守建康時作,當作於建炎三年(1129年)春為是。該詞引前人句入詞,渾化無跡。兩組對仗的運用,深化了詞旨,增強詞的建築美、韻味美。含蓄蘊藉,耐人尋味。通過早春景象的描寫,表現作者南渡之後百感交集繫念家國的復雜思想感情。臨江仙--徐昌圖臨江仙【唐】徐昌圖飲散離亭西去,浮生常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雲孤雁遠,寒日暮天紅。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注釋】:①浮生:一生。古人謂「人生世上,虛浮無定」,故曰浮生。飄蓬:飄浮無定之意。【評解】黃昏送別,孤帆遠征。回頭重重煙柳,淡雲暮煙。待到酒醒人靜,只見狐枕殘燈,淮月朦朧。晨風輕浪,離愁更濃。這首詞抒寫了離別之痛,相思之苦。風格柔麗,抒情宛轉。語言美,意境尤美。【集評】沈雄《古今詞話》:《尊前集》有徐昌圖《臨江仙》、《河傳》二首,俱唐音也。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寫江行夜泊之景。「暮天」二句晚霞如綺,遠雁一繩。「輕浪」二句風起深宵,微波拍舵,淰淰有聲,狀水窗風景宛然,千載後猶相見客中情味也。昌圖爵里無考,選詞家有列入唐詞末者。《柳塘詞話》卷二沈雄雲:有以徐昌圖之《臨江仙》為仙侶,而牛希濟之《臨江仙》為南呂者,其宮調自別,亦可也。臨江仙--歐陽修臨江仙【宋】歐陽修池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簡析】詞中的這位女主人公,她的生活無疑是華貴的,她的心靈卻並不歡快。涼席上,玉枕旁,陪伴她的只有她自己金釵。這就暗示我們:她正獨守空閨。她在妝樓倚欄依望。她聽到雷聲、雨聲、雨打荷葉聲,卻聽不到丈夫歸來的馬蹄聲。她看到雨後彩虹,夜空的新月,卻看不到丈夫的身影。她又在無望的期待中度過一個炎夏的永晝。她只得悵悵的,懨懨的,獨自回到閨房,垂下珠簾,因為她不願那成雙捉對的燕兒窺見她的縈寞,嘲笑她的孤單,可以想見,睡夢中她一定仍在期待。臨江仙--秦觀臨江仙·千里瀟湘挼藍浦【秦觀】千里瀟湘挼藍浦,蘭橈昔日曾經。月亮風定露華清。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獨倚危檣情悄,遙聞妃瑟泠泠。新聲含盡古今情。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賞析】這首詞約寫於宋哲宗紹聖三年作者貶官郴州時,回憶昔日曾經瀟湘的感受。詞的起首兩句為倒裝。「挼藍」,形容江水的清澈。古代挼取藍草以取青色,故稱「挼藍」或「揉藍」。「橈」,船槳,「蘭橈」是對舟的美稱。《楚辭·湘君》中有:桂棹兮蘭枻」、「蓀橈兮蘭旌」句,即用桂木做的棹,用蘭木做的枻;或用蓀草飾的橈,用蘭草飾的旌旗,都是形容湘君所乘船的裝飾。這里的「蘭橈」代指木蘭舟,暗指這一帶正是當年騷人屈原的蘭舟所經過的地方。這兩句是寫他從處州貶來郴州時,曾乘船經過清澈如藍的千里湘江,猶如在步當年騷人屈原的足跡,在千里瀟湘水上走著遷謫的苦難歷程,接著三句寫泊舟湘江夜景。寫這時月升中天,風停息下來,因為夜深,看兩岸花草上露水開始凝結,在月光照射下晶瑩透亮。整個瀟湘水面是平靜的,沒有風也沒有浪,滿天星斗正浸泡在江水裡,星星冷得似乎在發抖,寫出了深夜的寒意。這是移情寫法,把人的冷意由「一天星」表現出來。詞的下片寫情。開始兩句,寫詞人泊舟湘江浦,獨自靠在高高的檣桿上,靜靜地傾聽遠方傳來的湘妃清冷的瑟聲。「妃」,指湘妃。傳說瀟湘一帶,是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哭舜南巡不返,淚灑湘竹,投湘水而死的地方。又傳二妃善於鼓瑟,《楚辭·遠游》有「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特定的時地,觸發了詞人的歷史聯想,從而寫出了這瀟湘之夜似幻似真的泠泠瑟聲,曲折地透露出寂寞凄冷的心境。接著第三句,進一步描寫對瑟聲的感受,湘妃的瑟聲是清涼哀怨的,抒發了她們對舜帝思念的深情,這是古今有情人共同的心聲,不僅是湘妃的,也包含了詞人的幽怨。詞的歇拍兩句,寫聽完曲子,抬頭尋找湘妃,她已悄然不見蹤影了,只有江岸無數座青青山峰巍然聳立,更進一步寫出詞人的悵惘之情和剛毅不屈的性格。錢起《湘靈鼓瑟》詩有:「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詞末兩句全用錢起成句入詞,但用得恰到好處,毫無斧鑿之痕。(董冰竹)臨江仙--晁補之臨江仙晁補之綠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風靜帆收。垂楊低映木蘭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陽愁。灞水橋東回首處,美人新上簾鉤。青鸞無計入紅樓。行雲歸楚峽,飛夢到楊州。晁補之詞作鑒賞這首詞抒發了一個萍蹤遊子的旅愁和鄉情。詞之上片側重寫景,景中寓情。下片承前「愁」字,因愁而憶,因憶而思之,求之,寫出低徊往昔、憧憬來日的復雜情懷。全詞情景交融,通過環境描寫烘託人物的復雜情感,物象婉麗,筆調瀟灑,余韻深長。上片首句大筆勾勒。「三月暮」交待節令。「汀州」即「汀洲」,點明地點。「綠暗」二字,濃墨重彩,為這個特定的時空背景塗上一層陰沉的底色,人們眼前了一幅岸渚沉寂、芳草萋迷的畫面。接著詞人點染岸邊近景,此時風已收煞,落英繽紛,布帆暫卷,垂楊下蘭舟斜橫,氣氛一派清幽。景中彷彿杳無人跡,然而從剛收風帆、暫傍垂柳的蘭舟,不難想像見一位萍蹤無定的遊子。「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陽愁」,正是這位遊子面對眼前實景而產生的真切感受。江中春水方生,行船流利,故曰「滑」;夕陽將下,遊子未歸,觸景生情,故使人感到「愁」。半篙春水,一段愁情,亦有將愁比作春水之意。這里明寫舟外景物,暗寫舟中遊子。整個上片,由背景引出人物,由遠景寫到近景,由寫景過渡到寫情。詞的前半部分,通過落花、風帆、木蘭舟、春水夕陽等物象,環環扣合,結出一個「愁」字。下片則是「愁」字的生發和具體化,詞意似斷實續。灞月橋,陝西長安縣東。唐人離開京都,多於此處折柳贈別,如鄭谷《闕下春日》詩:「秦楚年年有離別,揮鞭揚袖灞陵橋。」羅鄴《鶯》詩:「何處離人不堪聽,灞橋斜日裊垂楊。」因此,灞橋就成了與親友話別地點的代稱。詞中遊子凝想當日方別之後,回望紅樓,仍見艷妝美人正卷簾佇望;如今泊舟江渚,懷想往日那佳人住外,已甚遙遠,希望有青鳥使者傳遞消息。然而,蓬萊路遠,無計可通,「青鸞無計入紅樓」。這一句,對遊子愁的內涵和來由,略略一點。遊子不僅有江湖飄泊之感慨,且有懷念情人、音信難通之愁苦,則心情的悵惘寥落,可想而知。於是,這深沉的旅愁遊子心頭激盪起綿綿無盡的遐思。「行雲歸楚峽」一句,化用了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宋玉《高唐賦序》載,楚懷王夢見巫山神女與他歡會,臨別前告訴他說:妾「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往日情事,如今雖只留下美好的回憶,然而遊子豈能忘懷,他要追尋、找回那失去的一切。往日的情遇同繁華的揚州有關,聯繫上文「美人新上簾鉤」來看,這里用的是杜牧所詠「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的典故,如同「楚峽」一樣,都是虛指冶遊之地。既不能忘情,故寤寐以求之,不禁「飛夢到揚州」了。詞之結句,飛揚靈動,想像奇特,表達了作者追求、嚮往之情的急切。綜上,此詞思緒綿綿而情韻清幽。讀後給人以流連忘返、余韻不盡的美感,堪稱瀟灑清麗的佳作。臨江仙--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詞,詞牌叫「臨江仙」為楊慎《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楊慎(14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朝中葉傑出的詞人。正德六年進士。官經筵講官。以直諫忤旨,被明世宗廷杖謫戍雲南永昌,年七十二,死於貶所。升庵博聞廣識,著述極富,為明代第一。詩風淵博縟麗,詞則華美流利,好入六朝麗字,似近而遠,然其妙處亦能過人。這首詞雖為《說秦漢》的「開場詞」,但作者的視野並沒有局限在秦漢兩朝具體的史實上,而是高屋建瓴,從具體的歷史事件和人物經歷中概括出一些古代社會人們始終能產生共鳴的思想感情。上片只寫古來多少英雄是非成敗,猶如大浪淘沙轉眼成空。頭兩句化用了杜甫《登高》詩「不盡長江滾滾來」,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意,抒發對歷史變遷、英雄隨著時光消逝的感慨。第三句則是作者經過思考後,透過歷史的表象得出的結論。作者認為,英雄豪傑們長眠地下之後,生前的是非得失,榮辱成敗又有什麼意義呢?這一句貴在一個「空」字。「空」可以說是本詞的詞眼,幾多惋惜,幾多悲憤,盡歸其中。它不僅是作者追溯歷史後的結論,而且是他對待自己歷盡坎坷人生的達觀態度。「青山」句乃是寫自然,意為「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夕陽」句亦寫自然,「幾度」謂「難得」,而「夕陽紅」象徵人生中短暫的美好時光,它在橫亘古今的「青山」面前是微不足道的。這兩句看似寫景,其實在景語中蘊含了豐富深邃的人生哲理,只要稍加體會,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感傷情結。下片寫江上漁樵閑話,娓娓動聽。「白發漁椎」是作者塑造的形象,我們甚至可以認為,此翁正是作者的化身。詞的一、二句寫老翁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內容。他遠離塵囂,遁跡山林,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看慣了「江上之清風」和「山間之明月」(蘇軾《前赤壁賦》),與世無爭,其樂無窮,是一位志向高潔、風懷瀟灑的老人。第三句寫老翁的生活情趣,他並不是不食人間煙火,斷絕一切人際交往的隱者,而是仍舊同世俗社會保持著聯系。「美酒要逢知己飲,好詩須向會家吟」(楊慎《說三代》)。「一壺濁酒」以「秋月」「春風」為背景,正顯示出作者淡泊、高雅的襟懷和朋友之間的志趣相投。最後兩句直揭「白發漁樵」並非胸無點墨的老翁,而是通曉古今、博學多識、知權達變的高士,他把古今多少英雄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成敗榮辱都化作可助酒興的談資;在笑談之中,縱論古今,品評人物,其曠達和豪放可以想見。我們不難發現,在老翁身上有許多同漁樵的身份不相符合的特徵,這正是作者的性格和人生理想的反映。這首詞可稱為「史論」。它綜觀歷代興亡盛衰,以英雄豪傑的成敗得失抒發感慨,表現出一種曠達超脫乃至「大徹大悟」式的歷史觀和人生觀。臨江仙詠柳薛寶釵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流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賞析】從「均勻」「蜂圍蝶陣」「修笑本無根」「上青雲」描繪出柳絮的輕柔美好,自如飛舞、乘風向上的特點,形象地表現了大觀園中處事得體,深受眾人喜歡的寶釵不會像落絮那樣「隨逝水」「委芳塵」,而是要「頻借力」「上青雲」——躊躇滿志,意欲攀登封建統治寶座的願望。「東風卷得均勻」,湘雲評說「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真是至論。「卷」字傳神,寫出了春風和煦,對柳絮的溫柔多情;「均勻」指柳的舞姿優美,勻稱有度。一改感傷之調,描繪出美好春光,充滿了開朗樂觀的情緒。全句生動傳神、不落俗套。臨江仙名家點評:寶釵在拿出她這首詞之前,有這樣一段議論:「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輕薄無根無絆的東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說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謅了一首來,未必合你們的意思。」她原來是要作翻案文章的。同前面幾首柳絮詞低回的調子截然相反,寶釵這首詞充滿了開朗樂觀的情緒。從寶釵的角度看,這同她「行為豁達,隨分從時」的性格一致;從《紅樓夢》作者的意圖看,似乎是讓她樂觀一陣,把未來想得十分美好,然後再讓她失望。即先讓她「登高」,然後再讓她「跌重」。「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無根的柳絮飄上青雲又怎麼樣?能永遠留在天空中嗎?最後還是免不了「隨流水」,「委芳塵」。作者讓寶釵故作樂觀語,實際隱含著諷刺意味。有人根據寶釵這首詞罵她是「野心家」,想向上爬,想奪「寶二奶奶」的寶座雲雲,未免過於穿鑿附會,作者未必有此意圖。

D.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試題。 臨江仙 徐昌圖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雲

(1)「孤」「寒」寫羈旅途中所見的大雁、夕陽景象,用移情手法,為景物塗抹上孤單、凄寒色彩,傳達詞人旅途的落寞孤凄情懷。(意對即可)
(2)本詞上闋寫實:寫「飲散」離別後不斷「回頭」的惜別留戀之意和所見的凄迷景象,表達了詞人離別飄零的傷感。下闋寫虛:以設問領起,設想一路行船可能出現的種種情境,飽含孤獨愁苦之感。本詞虛實結合,寫別後情景,飽含離愁。(意對即可)

E. 鑒賞 臨江仙 徐昌圖

所謂「鑒賞」,也就是指在欣賞書畫藝術的同時,為作品的真偽及其藝術價值作出合乎事實的判斷。但話雖是這么說,要真正准確無誤地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要能夠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欣賞傳統的書畫藝術,提高自己鑒定書畫的能力,就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打好基礎。
第一,充分熟悉傳統書畫藝術的發展歷史。
熟悉傳統的中國書畫的發展歷史,是為了在鑒賞書畫作品的時候,能夠把握其藝術的個人和時代特徵,進而比較准確地對其創作年代、創作風格、藝術特色和價值作出大致合乎事實的判斷。要做到這一點,當然需要經常閱讀一些有關書畫歷史的書籍、文獻,並且結合書畫藝術發展的歷史,盡可能地多看一些各個時代的不同作者、不同風格的代表性作品。
在熟悉了解傳統書畫藝術發展歷史的過程中,有必要從縱向和橫向這兩方面著手。從縱向的角度看,也就是注意書畫藝術的發展階段性。比如山水畫,從相傳由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圖》,到明清時期眾多山水大家的作品,其間經過了數百年的發展,使用的工具、材料擴大了,表現技法也豐富了。書法藝術的發展階段性也很明顯,不同時期的書法藝術,既有其繼承前人傳統的一面,也有著特定的時代風貌。比如明代書法,受宋元以來貼學風氣的影響,普遍傳習行草書,風格多在晉、唐之間,也有以宋代黃庭堅、元代趙孟頫\等為楷模的。不過,明人書法中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現象,那就是在行草書的用筆中,融合了章草的筆意,有些楷書作品就體現了一種清麗秀慧而又有古拙之美的特色,這在唐宋時期是不多見的。書畫藝術在其發展階段性中,又具有個別性。所以,從橫向的角度來看,把握某個時期不同風格不同傾向的書畫藝術特徵,也就有助於對這一時期的書畫藝術發展加深了解。
明清以來,書畫作偽的風氣在不少地區十分盛行,那些偽作,流傳至今的依然很多,它們往往假冒當時名聲很大的書畫家的落款,欺世牟利。還有一種情況,一些曾被人收藏過的作品上,既無落款,也無創作年代,而收藏的人卻以一己所見,題上此畫、此書為某某所作。像這樣的現象,就不能輕易相信,而要根據對書畫歷史的了解,看作品是否符合此人的創作風格,以及作品流傳至今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少。
第二,掌握書畫藝術的各種表現技法的基本特徵。
熟悉並了解書畫藝術的發展歷史,一方面是為了理清書畫藝術的演變脈絡,另一方面也是為掌握書畫藝術的各種表現技法的基本特徵打下基礎。鑒定書畫,終究是要以識別其藝術特色和藝術價值為主要目的的。
書畫藝術有哪些表現技法,這些技法的基本特徵又是如何,這是鑒賞書畫時應該十分清楚的。先說書法藝術。書法藝術比之繪畫,更講究線條和筆墨的表現力,因此,它在技法上重視執筆、用筆、用墨,講究點畫、結構、行次章法以及各種不同字體的書寫特點。我國漢字雖具有象形的特點,卻並非完全描摹現實的物象。因此,相對於傳統的繪畫而言,漢字書法所表現的線條,也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傳統的書法藝術,在通過線條來表現漢字不同字體的變化時,強調書勢與字態的刻畫,這是在欣賞書法藝術時必須重視的方面,也是在鑒定某人的書法作品時需要仔細推敲的地方。左圖一為近代著名書畫家張大千的一幅對聯。張大千的字,雖然有其怪僻之處,但書寫的法度十分謹嚴,用筆剛健而有柔美之意,觀之有風骨凜凜的感覺。而不少偽造的張大千作品,盡管在字體特徵、用筆方法等書寫方面具有相似之處,卻無法表現張大千本人所特有的那種書寫勢態。左圖二是模仿張大千筆法的一幅偽作上的題詩和落款,與張氏的親筆對照,偽作在書勢、字態上的破綻,就一目瞭然了。
繪畫藝術,從表現的內容上分,有人物、山水、花卉、瓜果、菜蔬、翎毛、走獸、蟲魚,還有以建築物為表現對象的界畫。如果從技法上分,則有工筆、寫意、鉤勒、沒骨、設色、水墨等。再從用色上分,又有金碧、大青綠、小青綠、潑彩、淡彩、淺絳等。
傳統的中國繪畫藝術的表現技法,主要通過筆墨色彩的運用及其變化,以各種使用的工具相適應的筆法來描繪物象,其取景布局和經營位置,不同於一般的焦點透視,而大都運用散點透視的方法,以取得一種視野寬廣,有如咫尺千里或是以小見大的藝術效果。例如山水畫,在五代兩宋時期有一個質的飛躍,當時著名山水畫家郭熙,概括了山水畫創作中常見的三種透視法,一是高遠,二是深遠,三是平遠。創作中將三者完美地結合運用,畫面就能產生豐富而多變的構圖,以及較為復雜而有條不紊的層次。他的《幽谷圖》,頗能反映出這種藝術特色。傳統的中國畫里也有講究「寫真」的,比如在人物、花卉畫方面,清代著名的花卉畫家惲壽平,曾經努力摸索用「沒骨法」作花卉,既得其神,又具其形,堪稱花卉「寫真」的一代宗師。近代的海上畫派宗師任伯年,在其所作的大部分人物肖像畫中,或多或少地吸收了西洋繪畫的方法,運用傳統中國畫獨特的表現力,將人物的性格、情態描繪得栩栩如生。那簡潔而有力的線條,若隱若現的墨暈,正是中國書畫藝術所特別強調的特徵之一。

F. 請用景與情的角度賞析徐昌圖《臨江仙》中淡雲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這一句在描寫太陽落山之寒意的同時,寓情於景,表達了作者凄苦無奈之情

G.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後面兩題。(8分)臨江仙徐昌圖飲散離亭西去,浮生常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


小題1:借景抒情(或寓情於景)。(1分)這兩句詩上句描寫了天邊淡雲,雲邊孤雁,下句描寫暮色四合、殘陽如血的景象,展現了一幅寥遠凄清的暮秋圖,(2分)抒發了詞人深深的孤寂離愁。(1分)【答襯托亦可,答對仗或對偶最高給3分】
小題2:⑴「飲散離亭西去」 「浮生常恨飄蓬」包含著詞人聚少離多、飽經漂泊的羈旅之愁。
⑵「回頭煙柳漸重重」「酒醒人靜奈愁濃」「 殘燈孤枕夢」表達了詞人深深的離愁別緒及別後的孤寂凄涼之情。

H. 徐昌圖的《臨江仙》賞析

「回頭煙柳來重重」一句重自重二字,將身去而意留的情景作了生動的、多層次的體現。上船西行,卻頻頻回頭東望:始而「回頭」,見送行者已隔一「重」「煙柳」,繼續「回頭」,則「煙柳」由一「重」而再「重」、三「重」、四「重」、五「重」,乃至無數「重」,送行者的身影,也就逐漸模糊,終於望而不見了。從行者方面說,情景如此;又何嘗不然。「煙柳」乃常見之詞,一旦用作「回頭」的賓語,又用「漸重重」修飾,便場景迭現,意象紛呈,人物栩栩欲活,其惜別之情與飄蓬之恨,亦隨之躍然紙上,動人心魄。頭等者既為重重煙柳所遮,「回頭」已屬徒然,這才沿著「西去」的方向朝前看。

二句所寫,都是想像中可能出現的情景,作為對問語的回答。船在水上行進,現在還未起風···為了麻醉自己,只管喝酒。兩句妙在不寫情而寫景,寓情於景中。

I. 求 有關蘭花的古詩以及鑒賞

古 風

唐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內瀝,綠艷容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蘭 花

清劉灝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遺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蘭 花

清劉灝

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

詠 蘭

元余同麓

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題 畫 蘭

清鄭燮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蘭 花

彷彿銅瓶見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嬌。

湘江清淚滴春潮,豈有心心同婉孌。

並無葉葉助風標,斷腸一集是離騷。

詠 蘭

朱德

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

惟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

詠 蘭 詩

張學良

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

葉立含正氣,花研不浮花。

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

幽 蘭

唐崔塗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每到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