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賞析
Ⅰ 賞析(心意——吳念真,隨意三句)和其他的(在線等)
他不記得父親這一生在子女受到挫折或得到榮譽的時候曾經以擁抱來鼓舞或嘉勉他們,至於「我愛你」這三個字,這輩子是否曾經從父親的嘴巴里冒出來過,他更始終存疑。
在母親年紀比較大的時候,他曾經有一次以玩笑的方式試探著問她:「媽,爸爸這輩子有沒有跟你說過「我愛你」?」
沒想到他母親的回答竟然是:「他?如果他跟我這樣講,我一定覺得他發瘋了,不然就是醉茫茫把我當成酒家女!」
不過,他倒是記得大約三、四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父親傍晚回家的時候都會把他叫到身邊,打開鋁制的便當盒,用筷子戳起里頭的兩顆魚丸遞給他,然後靜靜地看著他吃完。
也許這是人生中少數和父親那麼接近的時光,所以他記得特別清楚,尤其是父親那時候的神情——嘴角隱約的笑意和溫柔的眼神。
有一次他把這樣的記憶告訴母親時,她嚇了一跳,說:「你的腦袋到底什麼時候就開始有記憶?」
她說那陣子他父親和一些年齡相近的人每天都得帶便當去九份接受「國民兵」訓練,因為他父親吃飯一定要配湯,所以午餐時他會買一碗魚丸湯,只喝湯,魚丸則帶回來給兒子。
除此之外,往後似乎就沒有任何類似「父子情深」的記憶。
記得國小畢業他考上第一志願的初中時,里長興奮到用「放送頭」全村廣播,說這是村子裡二、三十年來的第一次,說他個子雖然小,但是「辣椒要是會辣的話,再小的都辣」等等。
那幾天,村子裡所有人只要看到他莫不是笑臉和贊美,惟獨他父親不但像平常一般面無表情,甚至還當著他的面不以為然地跟人家說:「人家的孩子是畢業後開始出去賺錢,他卻開始花錢!」以及「有什麼好恭喜的,是不是個材料要長大以後才知道!」
不過,放俸那天當朋友以「兒子中狀元」這個理由要他父親去九份喝酒請客時,他父親卻又完全沒有拒絕的意思。
他不知道父親那天晚上到底喝到幾點才回來,只記得隔天醒來的時候,父親還在睡,鼾聲如雷、一身酒味。
媽媽到溪邊洗衣服去了,飯桌上除了早餐的飯菜和碗筷之外,還有一個小小的、長方形的紙盒,里頭是一支嶄新的「俾斯麥」牌的鋼筆。
他和念五年級的弟弟以及過暑假要升三年級的妹妹興奮地看著,但沒有人敢去叫醒父親,問這支鋼筆到底是要給誰,盡管他們心裡其實都清楚。
是他妹妹先開口,她小聲地說:「會不會是要給我的?我三年級了,要開始用鋼筆了……」
他父親的鼾聲忽然停了,不久之後他們聽見父親的聲音從統鋪那邊傳來,有點含糊地說:「你給我吃卡歹咧!(註:省省吧,你。別做夢了。)」
弟弟的成績老是不太好,所以他頗有自知之明地以哀兵的口氣說:「這一定不會是給我的啦……。」
父親也毫不猶豫地在里頭回應說:「知道就好!」
是給他的,果然沒錯。
但當他隱忍著興奮,在弟妹羨慕的注視下小心地打開紙盒的時候,沒想到父親在里頭又冷冷地出聲說:「那個不便宜哦……要是用壞了,你給我試試看!」
他那天的日記就是用那支新鋼筆寫的,他寫著:「爸爸今天買了一支俾斯麥的鋼筆給我,獎勵我考上初中。這支鋼筆很貴,爸爸可能要做好幾天的工。他的心意和這支筆我都要永遠珍惜……」
他和父親從沒「溝通」,但心意似乎彼此都懂。
Ⅱ 吳念真的《心意》 閱讀答案
1:對文章題目「心意」,你是如何理解的?
2:把文中劃線句子」是給他的,果然沒錯回改成答「沒錯,是給他的」可以嗎?為什麼?
3:從語言運用的角度對下面句子做簡要賞析
(1)打開鋁制的便當盒,用筷子戳起里頭的兩顆魚丸遞給他,然後靜靜的看著他吃完。
4:你對下列句子的理解
(1)當他考上第一志願的初中時,父親面無表情甚至不以為然。
(2)他和父親從沒溝通,但心意似乎彼此都懂。
5:用形象語言寫一段話
談談你心目中的父愛
是這個嗎?
答案
1父親看似冷淡無情,其實只是很少表露出來而已,還是默默地關愛他的
2'不行,果然不能去掉
起強調作用
讓人感覺順理成章,預料之中3戳字用的很好
父親還是蠻細心的,魚丸孩子用筷子可能夾不住,父親替他做到這步,卻並不喂他,靜靜地看他吃完,父親此時一定是滿足又快樂的4父親心裡其實是高興的但他不會表達出來
這是性格使然,也是父親表達感情的方式
,波瀾不驚,(2)父子情深,有一種默契在裡面,彼此都不用說,就知道是在意對方的,
Ⅲ 《致橡樹》賞析
賞析:《致橡樹》熱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詩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獨立的姿態深情相對的橡樹和木棉,可以說是我國愛情詩中一組品格嶄新的象徵形象。
「橡樹」的形象象徵著剛硬的男性之美,而有著「紅碩的花朵」的木棉顯然體現著具有新的審美氣質的女性人格,她脫棄了舊式女性纖柔、撫媚的秉性,而充溢著豐盈、剛健的生命氣息,這正與詩人所歌詠的女性獨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為表裡。
詩歌第一節「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表達木棉她既不想高攀對方,借對方的顯赫來炫耀虛榮:也不想一廂情願地淹沒在對方冷漠濃蔭下,獨自唱那單戀的痴曲。
詩歌第二節「不,這些都還不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說明木棉偏要打破愛情中只提倡為對方犧牲的藩籬,鮮明的表示不當附屬品,只成為對方的陪襯和點綴,而是必須與對方站在同等的地位上。「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里。
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表明了戀人之間的並肩攜手,心心相印。"你有你的銅枝鐵干像刀、像劍,也像戟;」象徵男性——偉岸挺拔,剛強不屈,鋒芒銳利,具有陽剛氣概。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象徵女性——健康活潑,美麗動人,深沉博大,堅韌不屈,具有柔韌氣質。提出了現代女性所應有的愛情觀。
那就是男女真正意義上的平等,都以「樹」的形象出現。心心相印,互敬互愛,志同道合。男女獨立的人格不但不失去應有的光輝,在相互的掩映下更加璀璨。
詩歌第三節「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表明戀人要「同甘苦,共患難。」正是愛情雙方都置身在同一現實環境中,無論是生活的艱辛還是幸福的境遇,他們都一同分享。」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里: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作者想要表達愛情的堅貞不僅表現在使自己忠實於對方的「偉岸的身軀」,僅達到外貌的傾慕和形體的的結合,而要更進一步,把對方的信念和理想也納入自己的愛情懷抱。站在同一陣地,有著同一種生活信念。
在藝術表現上,詩歌採用了內心獨白的抒情方式,便於坦誠地直抒詩人的心靈世界,同時,以整體象徵的手法構造意象(全詩以橡樹,木棉的整體形象對應象徵愛情雙方的獨立人格和真摯愛情),使得哲理性很強的思想意念得以在親切可感的形象中生發、詩化。
《致橡樹》採用整體象徵手法,詩人的構思意圖不僅把作品題旨局限於愛情的視野。從橡樹與木棉的意象構成中同樣合理地引申出人與人之間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時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獨立這種道德理想。
(3)心意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舒婷曾經談過《致橡樹》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實際上,這首詩的產生既簡單又普通。」舒婷回憶說。1975年,福建有位曾經在寫作上給予她很大幫助的歸僑老詩人蔡其驕到鼓浪嶼作客,一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時,蔡其驕向她說起這輩子碰到過的女孩。
在20世紀70年代公開談論喜歡的女孩子是件大膽的事。蔡其驕說,有漂亮的女孩子,卻沒有才氣;有才氣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氣的女孩子,又很兇悍,他覺得找一個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難。
舒婷說,當時她聽了後很生氣,覺得那是大男子主義思想,男性與女性應當是平等的,於是,當天晚上,她就寫了首詩《橡樹》交給蔡其驕,後來發表時,才改作《致橡樹》。
「實際上,橡樹是永不可能在南國跟木棉樹生長在一起的,在這首詩中,是將它倆作為男性與女性的指代物。」她補充說。
Ⅳ 賞析10句名言。一定要賞析的!賞析啊!急!!!!!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
惠則足以使人。——孔子
賞析;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必須先學會尊重別人。對別人以謙恭之禮,舉止淳化、得體。在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倡導人權平等以及人性化管理的今天是尤為值得我們借鑒的寶貴財富。
寬宏大量會使你的精神達到新的境界
美國教育者威廉?菲爾說:「真正的快樂,不是依附外在的事物上。池塘是由內向外滿溢的,你的快樂也是由內在思想和情感中泉涌而出的。如果,你希望獲得永恆的快樂,你必須培養你的思想,以有趣的思想和點子裝滿你的心,因為,用一個空虛的心靈尋找快樂,所找到的,也只是快樂的替代品。」
.「不要害怕你的生命會結束,而要害怕它從未開始。」 —— 格雷斯.漢森
有一個人搭船到英國,途中遇到暴風,全船的人驚慌失措,他看到一個老太太非常平靜的在禱告,神情十分的安詳。等到風浪過去,全船脫離了險境,這人很好奇的問這老太太,為什麽一點都不害怕。老太太回答:「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馬大,已經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家,二女兒叫馬利亞住在英國。剛才風浪大作時,我就向上帝禱告,如果接我回天家,我就去看大女兒,如果留我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兒,不管去那裡我都一樣,所以我怎麽會害怕呢?」
無論是什麼樣的遭遇任何事,總不致懼怕。
把命運交託上蒼,充實而用心的過好每一天。
「傻瓜繳學費學習,聰明人以傻瓜繳的學費學習」--巴西諺語
有一個楞頭楞腦的流浪漢,常常在市場里走動,許多人很喜歡開他的玩笑,並且用不同的方法捉弄他。其中有一個大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手掌上放一個五元和十元的硬幣,由他來挑選,而他每次都選擇五元的硬幣。大家看他傻乎乎的,連五元和十元都分不清楚,都捧腹大笑。每次看他經過,都一再的以這個手法來取笑他。過了一段時間,一個有愛心的老婦人,就忍不住問他:「你真的連五元和十元都分不出來嗎?」流浪漢露出狡黠的笑容說:「如果我拿十元,他們下次就不會讓我挑選了。」
當人自以為聰明時,其實正顯出愚昧和無知。
讓我們多以柔和謙卑的態度與人相處,那才真正是智者的作為。
.「多數人的失敗不是因為他們的無能,而是他的心志不專一。」—— 吉魯德
有一個外科醫生告訴學生:「當個外科醫生,需要二項重要的能力:第一、不會反胃,第二、觀察力要強。」
接著,他伸出一隻手指,沾入一碟看來令人作嘔的液體中,然後張口舔舔手指。
他要全班學生照著做,他們只好硬起頭皮照做一遍。
醫生頷首一笑說:「各位,恭喜你們通過了第一關測驗。不幸的是,第二關你們都沒通過,因為你們沒注意到我舔的手指頭,不是我探入碟中的那根手指。」
你有沒有仔細而認真的觀察,現在從事的工作是否有不佳之處?
及時調整,永遠不晚。一個認真的人也必是一個智慧的人。
Ⅳ 很短的美文賞析
江 南
陳 犀
水上,拱著古老的石橋,像一彎清秀的眉毛;
石橋下,還有水中的橋,還有,人和傘,狗和梔子花,竹笠,賣蒸糕的擔子,都在瀲灧的波光中,晃著影兒;
河的兩岸,是窄而陡峭的;岸上有走馬轉閣的迴廊,有伸向河面的茶樓,書場,酒肆;還有住家戶,住家戶後門的石梯坎,姐兒妹兒們蹲在石梯坎上,洗菜,濯足,淘米;
她們的印花巾,像一朵朵彩色的香草;
她們輕柔的話語,像紫燕歸來,在彈奏呢喃的春歌;
在橋上,橋下,篾籮里,是活鮮鮮的鮒魚,刀魚,鱖魚;
竹籃里,是水淋淋的荸薺,蓮藕,茨菰,菱角;
小街,雖是用石板鋪的,但卻像泡在水裡,像一條條河道港灣,腥也腥得有味兒……
也許,這就是江南。江南一角的素描。
那蘇州評彈,那輕柔俏麗的絲弦之聲;
那比西施更美,更為聰慧的少女;也許,這就是江南的形象和性格……
賞析:散文詩《江南》是一篇美文:美在具有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美在其清麗雋永的妙語佳句。情感美同語言美融合成了本文的特殊格調。《江南》是一篇秀美的江南水鄉圖,讀來令人陶然神往。波清水秀是江南的特色。「水景」自然成為《江南》一文描寫的文眼。文章開首要言不煩,落筆點睛:「水上,拱著古老的石橋,像一彎清秀的眉毛。」作者用一個「拱」字,一個清新比喻,呈獻給讀者一個水鄉小橋流水的畫面,可謂「開門見圖」,一言立骨,引人入勝。第二自然段寫人、物、情景。不是直接描述,而是描述其水中的影子,如此烘雲托月,虛實相映,反筆曲描,別開生面,情趣盎然,激人遐想,誘人神往。第三自然段寫狹窄而陡峭的河岸及依岸而建的房屋建築,這更成為水鄉一大景色。「有伸向河面的茶樓,書場,酒肆」,這一描寫充滿情趣,讓人感到分外新奇。接著寫臨岸而居的「住宅戶」:「後門的石梯坎,姐兒妹兒們蹲在石梯坎上,洗菜,濯足,淘米」,由物及人,畫龍點睛,讓人非常羨慕生活在這清秀恬適環境中的人們。第四、五自然段承接第三段,著力描寫江南嬌柔水靈的少女,像速寫一樣,抓住特點,簡筆勾勒,著意寫她們的「印花頭巾」「輕柔的話語」,用了兩個生動的比喻,就把嫵媚的江南少女形象凸現了出來,呼之欲出,躍然紙上――斯景斯人,地靈人秀。第六,七,八自然段寫水鄉處處有豐富的水產,「腥也腥得有味兒……」:江南秀美而富饒。
文章最後三個自然段,委婉地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的熱愛之情,若喃喃絮語,如痴如醉。這種真摯的熱愛之情沉澱為文章基調隱於字里行間,所以,作者筆下所描繪的一切才那麼宛然美麗,富有靈氣,文字才那麼清麗暢達,珠圓玉潤。可謂:因情生文,文字感人。
本文標點的妙用,使文字生色不少。如「石橋下,還有水中的橋,還有,人和傘,狗和梔子花,竹笠,賣蒸糕的擔子,都在瀲灧的波光中,晃著影兒」句,其逗號的妙用,使文字自然生發簡明之美。通篇前七個自然段段末不用句號用分號,營造了一氣呵成的文調,結構渾然天成
Ⅵ 林徽因《情願》 的賞析,
賞析:
林徽抄因寫這首詩時是在與曾經苦苦追求自己的徐志摩在北京香山見面期間所作。詩沒有華麗的詞語,更多的還是使用了「沒有些牽連」、「再莫有溫柔」、「忘掉了我」等拒絕之詞,難道暗示著什麼?林徽因對徐志摩雖最先結識的,但沒有情歸徐,再次見面也仍用這些詞拒人之詞嗎?
詩的開始,以落葉自喻,將作者內心那種劇烈掙扎的情感忍痛割斷,這是一種含有不舍卻不能不舍的掙扎決定。接著,以抒情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你』的內心獨白;最後,以委婉的方式表達作者拒絕對方的心意。
(6)心意賞析擴展閱讀
原文:
情願
林徽因
我情願化成一片落葉,讓風吹雨打到處飄零;
或流雲一朵,在澄藍天,和大地再沒有些牽連。
但抱緊那傷心的標志,去觸遇沒著落的悵惘;
在黃昏,夜半,躡著腳走,全是空虛,再莫有溫柔。
忘掉曾有這世界;有你;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
落花似的落盡,忘了去,這些個淚點里的情緒。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閃光,一息風更少。
痕跡,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經在這世界裡活過。
Ⅶ 舒婷的《致橡樹》內容,和賞析
內容:
《致橡樹》
現代·舒婷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賞析:
詩人以橡樹為對象表達了愛情的熱烈、誠摯和堅貞。通過擬物化的藝術手法,用木棉樹的內心獨白,熱情而坦誠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獨立又深情相對的愛情觀。
詩人別具一格地選擇了「木棉」與「橡樹」兩個中心意象,將細膩委婉而又深沉剛勁的感情蘊在新穎生動的意象之中。它所表達的愛,不僅是純真的、炙熱的、而且是高尚的,偉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撥動著人們的心弦。
(7)心意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致橡樹》是舒婷的成名作,舒婷自己也承認:「10年來寫了不少散文隨筆,總量已經遠遠超過詩歌。可是大多數讀者只記得我寫詩,常常把我的名字等同於《致橡樹》。」在《真水無香》一書中,她回憶了《致橡樹》的原型和創作過程。
Ⅷ 吳念真 心意 閱讀理解答案
沒文章怎麼回答?是抄不是下面這個?
1:對文章題目「心意」,你是如何理解的?
2:把文中劃線句子」是給他的,果然沒錯改成「沒錯,是給他的」可以嗎?為什麼?
3:從語言運用的角度對下面句子做簡要賞析
(1)打開鋁制的便當盒,用筷子戳起里頭的兩顆魚丸遞給他,然後靜靜的看著他吃完。
4:你對下列句子的理解
(1)當他考上第一志願的初中時,父親面無表情甚至不以為然。
(2)他和父親從沒溝通,但心意似乎彼此都懂。
5:用形象語言寫一段話 談談你心目中的父愛
是這個嗎?
答案
1父親看似冷淡無情,其實只是很少表露出來而已,還是默默地關愛他的
2'不行,果然不能去掉 起強調作用 讓人感覺順理成章,預料之中3戳字用的很好 父親還是蠻細心的,魚丸孩子用筷子可能夾不住,父親替他做到這步,卻並不喂他,靜靜地看他吃完,父親此時一定是滿足又快樂的4父親心裡其實是高興的但他不會表達出來 這是性格使然,也是父親表達感情的方式 ,波瀾不驚,(2)父子情深,有一種默契在裡面,彼此都不用說,就知道是在意對方的,
Ⅸ 古詩大意,賞析,表達情感。400多字
秋 思
張 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詩:
一年一度的秋風,
又吹到了洛陽城中,
催我寫一封家書,
將萬重心意與親人溝通。
捎信人即將出發,
我又拆開了緘上的信封,
趕快再添上幾句,
說不盡的心事,
無奈太匆匆。
鑒賞:
盛唐絕句,多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較少敘事成分;到了中唐,敘事成分逐漸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為絕句的習見題材 ,風格也由盛唐的雄渾高華、富於浪漫氣息轉向寫實。張籍這首《 秋思 》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異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羈旅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說客居洛陽,又見秋風。平平敘事,不事渲染 ,卻有含蘊 。秋風是無形的,可聞、可觸、可感,而彷彿不可見。但正如春風可以染綠大地,帶來無邊春色一樣,秋風所包含的肅殺之氣,也可使木葉黃落 ,百卉凋零 ,給自然界和人間帶來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態。它無形可見,卻處處可見。羈留異鄉的遊子,見到這一派凄涼搖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羈泊異鄉的孤孑凄寂情懷,引起對家鄉、親人的悠長思念。這平淡而富於含蘊的見字,所給予讀者的暗示和聯想,是異常豐富的。
第二句緊承見秋風,正面寫思字。晉代張翰 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蒓羹、鱸魚膾,曰 :『 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晉書·張翰傳》)。張籍祖籍吳郡 ,此時客居洛陽,情況與當年的張翰相彷彿,當他見秋風而起鄉思的時候,也許曾經聯想到張翰的這段故事。但由於種種沒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張翰的命駕而歸,只好修一封家書來寄託思家懷鄉的感情。這就使本來已經很深切強烈的鄉思中又平添了欲歸不得的惆悵 ,思緒變得愈加復雜多端了。欲作家書意萬重,這欲字頗可玩味。它所表達的正是詩人鋪紙伸筆之際的意念和情態:心中湧起千愁萬緒,覺得有說不完、寫不盡的話需要傾吐,而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處說起,也不知如何表達。本來顯得比較抽象的意萬重,由於有了這欲作家書而遲遲無法下筆的神情意態描寫,反而變得鮮明可觸、易於想像了。
三、四兩句 ,撇開寫信的具體過程和具體內容,只剪取家書即將發出時的一個細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詩人既因意萬重而感到無從下筆,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無暇細加考慮 ,深厚豐富的情意和難以表達的矛盾 ,加以時間匆匆,竟使這封包含著千言萬語的信近乎書被催成墨未濃(李商隱《無題四首》)了。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將要上路的時候,卻又突然想起剛才由於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麼重要的內容 ,於是又匆匆拆開信封 。復恐二字 ,刻畫心理入微 。這 臨發又開封 的細節,與其說是為了添寫幾句匆匆未說盡的內容,不如說是為了驗證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擔心。而這種毫無定準的恐,竟然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正顯出他對這封意萬重的家書的重視和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千言萬語,惟恐遺漏了一句。當然,並非生活中所有行人臨發又開封的現象都具有典型性 ,都值得寫講詩里 。只有當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狀態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方才顯出它的典型意義。這首詩,在見秋風、意萬重,而又 復恐匆匆說不盡 的情況下來寫臨發又開封的細節,本身就包含著對生活素材的提煉和典型化 ,而不是對生活的簡單摹寫 。王安石評張籍的詩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題張司業詩》),此評深得張籍優秀作品創作要旨和甘苦三昧。這首極本色、極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樣自然的詩,其實印證了王安石精到的評論。
Ⅹ 舒婷的《致橡樹》的賞析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籍;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
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
1977年3月27日
舒婷的詩,構思新穎,富有濃郁的抒情色彩;語言精美,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致橡樹》是朦朧詩潮的代表作之一,
這是一首優美、深沉的抒情詩。它所表達的愛,不僅是純真的、炙熱的、而且是高尚的,偉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撥動著人們的心弦。
詩人別具一格地選擇了「木棉」與「橡樹」兩個中心意象,將細膩委婉而又深沉剛勁的感情蘊在新穎生動的意象之中。詩人以橡樹為對象表達了愛情的熱烈、誠摯和堅貞。詩中的橡樹不是一個具體的對象,而是詩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徵。因此,這首詩一定程度上不是單純傾訴自己的熱烈愛情,而是要表達一種愛情的理想和信念,通過親切具體的形象來發揮,頗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樹是高大威儀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並且有著豐富的內涵——「高枝」和「綠陰」就是一種意指,此處採用了襯托的手法。詩人不願要附庸的愛情,不願作趨炎附勢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樹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詩人也不願要奉獻施捨的愛情,不願作整日為綠陰鳴唱的小鳥,不願作一廂情願的泉源,不願作盲目支撐橡樹的高大山峰。詩人不願在這樣的愛情中迷失自己。愛情需要以人格平等、個性獨立、互相尊重傾慕、彼此情投意合為基礎。
詩人要的是那種兩人比肩站立,風雨同舟的愛情。詩人將自己比喻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樹身旁跟橡樹並排站立的木棉。兩棵樹的根和葉緊緊相連。詩人愛情的執著並不比古人「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遜色。橡樹跟木棉靜靜地、堅定的站著,有風吹過,擺動一下枝葉,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們兩人世界的語言,是心靈的契合,是無語的會意。
兩人就這樣守著,兩棵堅毅的樹,兩個新鮮的生命,兩顆高尚的心。一個像勇敢的衛士,每一個枝幹都隨時准備阻擋來自外面的襲擊、保衛兩人世界;一個是熱情的生命,開著紅碩的花朵,願意在他戰斗時為其吶喊助威、照亮前程。他們共同分擔困難的威脅和挫折的考驗;同樣,他們共享人生的燦爛,大自然的壯美。
詩人要的就是這樣的偉大愛情,有共同的偉岸和高尚,有共鳴的思想和靈魂,紮根於同一塊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詩歌以新奇瑰麗的意象、恰當貼切的比喻表達詩人心中理想的愛情觀。詩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組合都代表了當時的詩歌新形式,具有開創性意義。另外,盡管詩歌採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詩的語言並非難懂晦澀,而是具有口語化的特徵,新奇中帶著一種清新的靈氣和微妙的暗示,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