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孤獨論賞析

孤獨論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09 18:41:57

1. 琦君 愛與孤獨 賞析

你說的什麼啊 怎麼讓人幫你回答啊

2. 百年孤獨經典語錄賞析

《百年孤獨》: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亂且堅韌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

3. 汪國真《孤獨》的賞析

很多時候,復這個世界再繁華再喧囂,我制都只是一個人,彷彿置身孤島。

孤獨是可恥的吧,否則為何這個城市一直要讓我融入喧囂的海洋,和別人一樣,上岸,走同一條路,一條望不到盡頭的路。

曾經嘗試融入這個世界,卻發現,即便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熱鬧依然是別人的,而我還是什麼都沒有,像個小丑,茫然而又無措。

那就,做自己吧。習慣了孤獨,忘卻了孤獨,把孤獨當做理所當然。

不再裝模作樣的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獨自的生活。

我不會再為博得他人的稱許與微笑,戰戰兢兢地將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最後只給自己留下一副模糊的面孔。

我不以孤獨為榮,但我願一生漂泊擺渡。

請不要再嘲笑我的孤僻,要知道,孤獨也需要勇氣。

當所有人都朝著一個方向涌去,我選擇了逆著人流行走。驚訝的,嘲諷的,不理解的,蔑視的目光,我不予理會。

「我寧願坐在一個南瓜上,這南瓜只容我一個人佔用,而不願擠坐在天鵝絨的軟墊上;

我寧願在大地上駕馭一輛破牛車,悠閑自在地游盪,也不願乘坐豪華的觀光火車去天堂,沿途呼吸著烏煙瘴氣」

大千世界,煢煢孑立,踽踽獨行。

我把生命和自由連在一起,即便孤獨。

4. 魯迅 孤獨者 賞析

孤獨

5. 關於魯迅《孤獨者》的賞析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當整個世界都陷入深眠的時候,唯一醒著的人就會成為孤獨者。魯迅筆下的孤獨者看似是由其本身一手造成了自己的悲慘命運,但其中蘊含的深意往往讓人掩卷長思。因此,即使他們的死亡不可避免地帶著幾分自戕性,也讓人不忍責備,不吝心痛。

魏連殳式的孤獨者之所以令人憐憫,是因為他們的孤獨並非是性格內向怯懦、不擅交際等等世俗的孤獨,而是來源於「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深層悲哀,來源於空負一腔熱血而無處潑灑的現實無奈,來源於出淤泥而不染、獨善於雲端的遺世獨立。

這類人通常就是魯迅時代顧影自憐的知識分子,如「魏連殳」者,往往持有才幹卻無人賞識,一身抱負卻處處羈絆無法施展,有心報國卻無法改變這個俗世。這種有心殺賊卻無力回天的痛苦所滋生的茫茫孤獨,耗盡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和血性。

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大多人微言輕,舉步維艱,出路渺茫,至多是學而優則師或學而優則仕,教書先生和官員似乎永遠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宿命,魏連殳的命運也不過如此。聊以安慰的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前仆後繼,生生不息,正如魏連殳堅持認為「孩子總是好的」,呼籲申飛通過拯救孩子來拯救社會,總算留存一絲希望,頗有末路英雄的悲壯色彩。

同時,作為小人物,盡管他們在旁人眼裡是特殊的,盡管他們身上有一些異於世俗的氣質,可他們與世人一樣生活在雲端之下,必須在風沙塵土、鹽油醬醋中任由時間銷蝕。那些孤懸於雲端之上的精神屬性終究沒有能夠安身立命的土壤,他們孤獨與泯沒的必然性也就在於此。

現實生活中大概很難找出一個「魏連殳」來,因為無論是那種從頭至尾的孤獨,還是極端的異類感與絕望感,都能輕易將一個正常人的神智擊潰,甚至完全抹殺他的存在。這也給魏連殳日後的「轉身」找到了合理的解釋:險惡的生存困境使他放棄了驕傲而託人四處尋覓生計,最終更是背離自己的初衷,做了軍閥杜師長的顧問——這個「轉身」使他成功從俗世的孤獨上解脫出來,是「孤獨者」的最大勝利,可在他給申飛的信中卻反復提到自己是個失敗者,並說「現在才真是失敗者了」。

因為,他獲得「勝利」的代價是對本心的背離,是對靈魂的背叛。他的轉身在生活上險勝一局,卻同時讓他在靈魂與肉身兩方面都跌落了雲端,陷入了靈魂的孤獨感中,這是個更深的泥潭。俗世的孤獨在雲端之下,使人屈服;靈魂的孤獨在泥潭之中,使人毀滅。人一旦屈服,就必將被泥潭吞噬,趨於毀滅。由此看來,魏連殳式孤獨者的殉道,似乎是那個時代無法逃離的宿命。

然而宿命的真相又不盡如此。人屈服的理由在於俗世孤獨感,而俗世的孤獨除了個人的造就,也有社會的緣由。社會是個整體,很抽象,但歸根到底是人的整體,為人而存在。當「人的社會」手持利刃、一刀刀割下人的血肉、讓人陷入生存困境之時,其背後的主刀者也必然是人。

我們可以看到文中魏連殳的生活環境:鄉鄰眼中的異類,沒有親人,沒有伴侶,連鄰居家的孩子似乎也在逐漸疏遠。這看似一個真正的俗世事孤獨者,與社會沒有一絲羈絆,而社會於他,好像也只有惡意與隔閡。他曾說,「我還想多活幾天」,「有人願意我活」,並「願意為此求乞,為此凍餒,為此寂寞,為此辛苦」。盡管為生活所脅迫,魏連殳並未淪為絕望者,依舊有求生的慾望,留有一絲期盼。

然而當他成為「魏大人」後,他終於說:「這人已被敵人誘殺了。」他反復提到自己在為一個「人」活著,而這個人最終又為「人」所害。魯迅並未在文中明確指出這里所指的「人」的概念,也不必指出。因為人指的就是當時整個社會群體,是全社會的人。如果一個人環顧四周,看到的只是一群混沌的人,看到只是一個沉淪的社會,這種孤獨是十分可怕的,是要出人命的。

魏連殳為生活屈服之前不過是一個有點古怪脾氣的,生活孤獨的文化人,常常有一些離經叛道之舉,骨子裡卻還是一個傳統的知識分子。譬如在祖母的葬禮上他依然順從傳統的習俗,表現中規中矩,但比那些俗人更哀更痛更率真,「忽然,他流下淚來了,接著就失聲,立刻又變成長嚎,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

這模樣,是老例上所沒有的。」這個老例上沒有的模樣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一個真孝子的真情實感,對養育自己的長輩和祖先的尊崇,是我們中國知識分子的基本良心。但以魏連殳為代表的一系列孤獨者,往往在內心深處自詡為超脫世俗的雲端上人,是封建禮教天然的批判者——這種想法一開始就理想化地將他與社會相分離,但他畢竟真切地生活在雲端之下的俗世中,一旦為俗世所不容,便只能消弭在深不見底的泥潭裡。

同類相殘的悲劇,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是那個時代的悲劇。小說在一定程度上,也表達了當年魯迅自己內心的深度孤獨和對當時那個社會的深深失望。

藝術特色

第一人稱的敘事富有敘事角度彈性。敘述者的體驗和敘事大多是作者的自我投射。「我」即是小說的敘述媒介,又是被認知和解剖的對象。《孤獨者》中「我」不僅是故事的敘述者,也是作者自我的解剖。「我」與被敘述者之間存在對話性的復調關系。

小說開端,「我」是講述者。「我」只是在S城時聽到過魏連殳一些「奇異」事跡,沒有什麼交集。在寒石山,「我」也只是聽村民議論他。此時的敘述是單方面的。在第一部分最後,「我」因好奇心,途徑他家時才與之有簡單的對話。

回到S城,過大半年後,「我」和魏連殳才熟絡,逐漸打開心扉,進行心靈的對話。此時「我」的敘述主體性變弱。被敘述發聲後,變成了平等的對話關系。

「我」聽說魏連殳被辭退,看到魏連殳變賣了自己珍藏的書,決意要去訪問他。此時「我」的敘述主體地位下降,被敘述者魏連殳開始大段講述最近的遭遇及祖母的死。而「我」主要在傾聽,僅在傾聽過程中偶有發聲。

「我」在山陽教書時收到了魏連殳的信。在閱讀來信時,「我」的敘述主體地位完全讓位被敘述者魏連殳。他將其遭遇的事情通過信詳細地告知「我」。這種當事人自己講述悲慘的遭遇,更能夠讓讀者感受到一個人精神毀滅之後的絕望與悲涼。小說敘述的結構也形成了一種雙重結構。

當「我」再次回到s城時,魏連殳已去世。此時小說出現一個新的敘事者「大良的祖母」,被敘述者魏連殳的事跡由她進行講述。「我」又變成傾聽者。這里小說敘述結構又多了一條。

以上可以看到魯迅沒有像以往第一人稱敘事,如《故鄉》中「我」佔有絕對優勢,在整個敘述過程中佔主導地位。《孤獨者》中敘述對象是和我有相似經歷的知識分子,擁有著復雜的靈魂和生存經歷,「我」不存在任何優越感,對敘述對象也沒有評論的特權。「我」與魏連殳在結構上是並置的。這種復雜的敘事結構將文章結構的復雜性也展示出來了。

(5)孤獨論賞析擴展閱讀:

《孤獨者》是近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短篇小說,發表於1926年,後收錄於小說集《彷徨》中。

該小說講述主人公魏連殳是一個獨具個性的現代知識分子,他以逃避的方式活在自己親手造就的「獨頭繭」中品味孤獨,最終以「自戕式」的「復仇」向社會作絕望的反抗。

魯迅通過這個故事表明,中國還遠不具備讓青年人作為自由個體可獨立生存,運用其天賦,服務於社會的社會環境。

內容簡介

第一部分,魏連殳被眾人視為異端,並在祖母大殮時受到眾人聯手的壓制和逼迫,他是孤獨的。

第二部分,他傲世蔑俗、孑然獨立,卻有著一副同情弱者、希望未來的熱心腸。可是,當他對兒童的希望被唆使兒童貪占搶奪的現實擊碎後,他陷入了茫然失望的孤獨。

第三部分,失業和眾人的歧視將他推向更凄涼的孤獨。而他談祖母,談「獨頭繭」似的人生態度時,顯露出他內心深處更沉重更頑固的孤獨。

第四部分,為活下去,他走上了一條違背意願的路,而新的一切連同自己的選擇都令人反感、令人憎惡,於是他仍然孤獨,而且是一種帶著絕望的痛苦和報復的快意的孤獨。

第五部分,他入俗玩世,胡鬧自戕,作踐別人,毀掉自己,是一種更慘痛、更絕望、更徹底的孤獨。死亡結束了他孤獨的一生。

創作背景

《孤獨者》創作於1925年9到10月之間,收入1926年出版的小說集《彷徨》。

創作這篇小說時,正值五四落潮,魯迅苦悶、猶豫,自己說「頹唐得很」。1923年7月魯迅與周作人兄弟失和,搬出了八道灣居所,受此事影響,魯迅的健康惡化,肺病復發,數月方愈。1925年因支持北京女子師大學潮而遭到反動派打壓和圍攻,段祺瑞執政府解除了他在教育部的職務。

生存環境的艱難、親情的惡變和疾病的折磨,使他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苦悶之中。更令魯迅感到苦悶的是,他曾信任和幫助的青年,或出於自我保護,或出於私利,有的與魯迅冷淡疏遠,有的則站在了對立面與其為敵。這一切使魯迅變得更加多疑、孤獨和絕望,對生存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懷疑。這篇作品是他對人生困境和出路富有哲學意味的文學追問。

6. 百年孤獨一段原著一段賞析2500字

孤獨是布恩迪亞家族的家徽,每一個成員都自覺不自覺地佩戴著它。同時,孤獨在他們的世界裡又是一把雙刃劍。他們害怕自己陷於孤獨的泥淖,而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獨,悖論的是他們的生存又離不開這種孤獨,他們渴望保 持孤獨的高傲姿態。可見,布恩迪亞家族成員的孤獨帶有一定的矛盾性。 烏爾蘇拉積極融入生活,奧雷里亞諾上校不斷反復熔鑄小金魚,阿瑪蘭妲織了又拆,拆了又織不停做壽衣,庇拉爾·特爾內拉在與不同男人的糾纏中麻醉自己„„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成員就這樣無休止地在孤獨中掙扎,既想逃脫,又想保持這種孤獨的姿態。他們所有的努力似乎看是是沒有結果的一種勞作。然而,按照本雅明寓言理論的說法,所有的寓言文本具有救贖性特點來解讀,我們會吃驚地發現,他們不斷反復勞作和西緒弗斯推石上山似乎有著某種相同的啟示意義。不斷反復勞作,而又毫無結果,這是一種超驗的意象。「是一種對人類某種狀態的說明。通過這樣的說明,一個家族的孤獨在此被進一步表現為現代人共有的巨大困惑:『我們是誰? 我們從哪裡來? 我們到哪裡』而且,歷史越是發展,文明越是進步,人類越是對自己有所認識,這種擾人心緒的困惑也越是得以增長。而最為困惑的也許是,人類永遠也無法看清自己。」就像羊皮紙手稿是一張寫滿布恩迪亞家族孤獨的密碼,一旦當人類徹底認清了自己,讀懂了這張帶有寓言色彩的手稿,人類也就會毀滅了自己。就像布恩迪亞家族的人們一樣,在一陣颶風中,永遠消失在這個塵世了。《百年孤獨》中的人們一直處於像《緻密倫娜的情書》中說道:「我的本質是:恐懼。」以緻密倫娜在給勃羅德的信中說「我還沒有認識他的為人,就已經認識了他的恐懼„„」。如同克爾愷郭爾所說:「當恐懼害怕他自己時,他就同恐懼對象保持著一種詭譎地關系。他的目光就再也離不開這個對象,而且,他也不願意離開,因為,當某一個人想把目光從那個對象上挪開時,他就會感到後悔„„」在整個故事中,布恩迪亞經歷了從淳樸的鄉村生活到戰爭、革命,接著殖民入侵後的西方思潮的侵蝕,在到一切歸於平靜後的絕望、滅失,正是哥倫比亞,甚至是整個拉丁美洲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的再現。故事中的戰爭是美洲反殖民戰爭的縮影。主人公「奧雷連諾上校發動了三十二次武裝起義,三十二次都遭到了失敗。他跟十六個女人生了十七個兒子,這些兒子在一個晚上接二連三被殺死了,其中最大的還不滿三十五歲。他自己遭到過十四次暗殺、七十二次埋伏和一次槍決,但都倖免於難」,最終在革命與無休止的戰爭中,上校殺死了自己的親密戰友,不可避免的使革命走向了停滯和反動,這和拉美洲的革命歷程是吻合的。而上校在否定與自我否定,空虛與迷惘中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這是所有挑戰孤獨的勇士們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失敗。奧雷連諾上校最終遠離塵囂,又躲入了小屋,度過了後來無用的數年歲月。這同樣也是美洲轟轟烈烈的革命沉寂之後,那些昔日的英雄無奈選擇。「我要為我童年時代所經受的全部體驗尋找一個完美無缺的文學歸宿。」這句話出自1982年,哥倫比亞黑綿羊出版社推出的加西亞·馬爾克斯與另一位哥倫比亞作家兼記者普利尼奧·阿普萊約·門多薩的談話錄《番石榴飄香》,是馬爾克斯關於《百年孤獨》寫作意圖的敘述。很明顯,這部作品是作者在以「我之筆寫我之事」。同樣是在《番石榴飄香》里,馬爾克斯和門多薩還有這樣的一段對話:「門多薩:布恩迪亞家族的歷史可以說是拉丁美洲歷史的翻版嗎?馬爾克斯:是的,我是這么看的。拉丁美洲的歷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勞的奮斗的總結,是一幕幕事先註定要被人遺忘的戲劇的總和。至今,在我們中間,還有著健忘症。只要事過境遷,誰也不會清楚地記得香蕉工人橫遭屠殺的慘案,誰也不會再想起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可以肯定作者馬爾克斯就是要用布恩迪亞家族的百年歷史來濃縮拉美洲的的歷史演變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小說的結尾處,用一個充滿神秘主義色彩的隱喻高度濃縮地概括和預言了拉丁美洲的歷史。他寫道:「命中註定要一百年處於孤獨的世家決不會有出現在世上的第二次機會。」也預示了只有這樣的歷史背景才可以成就這樣的人的命運,唯有這樣的命運,最能反映這樣的歷史進程。在整部作品中,作者的童年被融合了進去,童年時經歷了那樣的孤獨、苦難的。童年的故事是作者自己的,同時其中有許多個「我」的 生活影子。這些影子的集合就是這個民族的歷史了。 從作品單個的人物形象來看,除了以上提到的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是拉美洲一代革命英雄的典型外,還有很多的形象同樣具有代表性。如家族中的另一個貫穿始終的人烏爾蘇拉,她從未看過羊皮書卷,卻遠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覺。早在羊皮書破譯之前,她就曾經在內心中對自己說:「這些事情在他們發生之前我就曾經見過,也早就知道」。這個智慧的人象徵了什麼?是普通的人有著永恆的智慧,抑或是歷史循環的真諦?如果是《百年孤獨》這作品還有一絲亮色,就在這個老媽媽身上。她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什麼深刻的思想,但是卻有著質朴的本色,無論什麼境遇。她一直活到自己的第六代出生,並且在暮年完全變瞎之後仍掩飾這一點,繼續自己的操勞和回憶。她可以用皮鞭抽打暴戾的孫子,打得他滿街亂竄;也能夠去牢獄中探望造反的兒子,雖然對他的革命毫不理解,卻毅然偷偷捎給他一把手槍。她招待兒子的死敵,一位政府的將軍在她家裡吃飯,因為她覺得這將軍人品好,為窮人做了許多好事;她痛罵奧雷連諾上校忘記了自己的承諾,驕傲的宣稱只要他敢殺害自己的朋友,就把他拖出來親手打死。烏爾蘇拉的品質彷彿是這個家族的存在的像標,而她的長壽也表明了「婦女們能支撐整個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壞」;於此相對「而男人們只知一味地推倒歷史。」在作者的眼中?男子們熱衷於發明、煉金、打仗而又荒淫無度,而理智清醒的總是婦女。這種性的對比呈現的是兩種力量的對比。當烏爾蘇拉終於死去,力量的天平失衡了,她的子孫也在不久的將來灰飛煙滅了。 最後,作品在「冰塊」和「石頭」中開始,再一陣風中結束。加西亞·馬爾克斯曾經近乎絕望地指出:「拉丁美洲的歷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勞的奮斗的總結,是一幕幕事先註定要被人遺忘的戲劇的總和」,這樣的歷史象徵了孤獨,就是「百年的孤獨」。

7. 孤獨的詩歌鑒賞

1816年10月6日-26日,拉馬丁在埃克斯城布爾熱湖濱結識了朱麗·查理。聰明而有教養並熟悉巴黎文學界的朱麗,使嚮往榮譽的青年詩人傾慕不已。1817年1夕i 8日,拉馬丁赴巴黎與朱麗相會,在四個月的歡聚中又一次領略了結合的幸福。8月21日,拉馬丁赴埃克斯,但朱麗因纏綿病榻終未如約而至。12月25日,拉馬丁在米利突然得知朱麗當月18日在巴黎病逝,悲痛欲絕。1818年8月,拉馬丁在寂寥惆悵中寫成《孤獨》。
這首詩始而以浮現於內心深處的特別富有象徵意義的景物顯示出詩人對如煙往事的追憶與眷戀。那沐浴著斜暉的高山,那濃蔭如蓋的老橡樹,那任人游目騁懷的原野,那變化不定的圖畫,那漾起漣漪的平湖,那代表光明的月亮,依然歷歷在目;旅人駐足諦聽的那庄嚴的鍾聲,依然素回耳際……可誰料而今,山河如故,玉顏不見;風景依舊,倩影無存/這物是人非的殘酷現實,怎不叫他柔腸寸斷呢?唯其創巨痛深,他才面臨良辰美景而無動於衷。終日凝眸,四處尋覓,伊人卻杳如黃鶴,了無蹤影,他不禁黯然神傷,萬念俱灰。既然幸福已隨伊人一去不復返,那麼,無論雕欄玉砌,桂殿蘭宮,抑或蓬牖茅椽,繩床瓦灶,無論富埒王侯,貴為天子,抑或簞食瓢飲,鶉衣百結,他自然都置之度外;既然太陽只屬於活人而不能給死者以絲毫溫暖,那麼,夕陽西下也罷,旭日東升也罷,陰雲密布也罷,晴空萬里也罷,他自然也都漠然置之,因為伊人消失,整個世界在他看來就只是一片空虛,滿目荒涼。他之所以對萬物一無所求,對宇宙一無所圖,是因為他夢寐以求的,僅僅是伊人而已。
詩人執著的追求進而從現實世界轉向幻想世界。他從痛苦的深淵中體驗到,在這塵世,他不過是個流亡者,而那自有真正的太陽照亮又一片天空的樂土,才是他的歸宿。只有在那裡,他才能與伊人重逢,再度獲得希望與愛情,再度獲得美滿的幸福。這種憧憬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他終於向呼嘯的朔風寄託了真誠的渴望。

8. 魯迅的《孤獨者》中分析「孤獨」。

在《孤獨者》里,魯迅就是通過兩種聲音,敘事者「我」的聲音和主人公專魏連殳的聲音互相對屬峙、互相辯駁,寫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困惑。所以小說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對歷史和現實的孤獨者命運的考察,但在更深層面上展開的是關於人的生存狀態、人的生存希望,以及人的生存意義和價值的思考與駁難,而且我們可以發現,這種討論是極其徹底的,因為本來為愛我者活著已經是生存意義的底線了,還要追問在底線之後還有沒有可能性,就出現了為敵人而活著這樣的殘酷選擇。「

9. 十一種孤獨的作品賞析

內容主旨的突出。作為具有典型的寫實風格的小說集《十一種孤獨》,無論是寫作語言還是內容結構都極為朴實,並無刻意修飾,這也是理查德·耶茨的小說集《十一種孤獨》中的簡約主義在文學上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雖然理查德·耶茨在創作過程中主張簡約主義,採用寫實風格,語言上少見華美修辭,卻未影響到作品內容的表現和作者理查德·耶茨情感的表達、扦發,反而因為理查德·耶茨犀利、簡約的語言使人物更具有代表性,使作品更加具有真實感。作品的真實感並非依仗著華麗的修辭和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而是要憑借作者對於日常生活的敏銳的洞察力和對於人物形象、背景環境等文學要素的把握,拋去了過分奢華的修辭,簡潔的語言更貼近生活,更貼近現實社會,從而也使得文學作品更加具有代表性和真實感。
例如在《十一種孤獨》中,作者理查德·耶茨通過對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普通人進行觀察,運用自己質朴有力的獨特語言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職業,不同性別的美國人,他們生活在二戰後五六十年代的美國;他們面對當時的國家和社會現狀內心充滿了不安、焦慮和無所適從。理查德·耶茨在小說集《十一種孤獨》中用極為簡約的語言成功的是這些普通人成為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並且通過對他們的刻畫描寫,來剖析當時在美國的普通人的生存現狀和心理狀況。
又例如在小說集中,理查德·耶茨未對任何一個人物的身份進行美化,而是藉助小人物,如辦公樓里被解僱了的白領、即將結婚的男女、新轉學的學生等作為作品的主人公,並且通過這些小人物來對社會存在的問題和人們所存在的普遍心理狀況做出概括和總結。
《十一種孤獨》寫的都是些局外人,他們想要進入某個世界,卻遭到拒絕。這個世界可能是某間教室,也可能是軍隊,更可能是家庭。曼哈頓辦公樓里等著被炒的白領;有著豐富想像力的計程車司機;一心想成為作家卻眼高手低、替人捉刀的年輕人;乾巴巴的老教師、新轉學的小學生、肺結核病人、遭羞辱的爵士鋼琴手、混在法國、空虛的富家子弟;鬱郁不得志的軍官、退役大兵,還有他們嚮往卻受到忽視的女人。《一點也不痛》中,女人在情人的陪同下前往位於長島的肺結核病院探望久病的丈夫,無關愛與不愛,只有對現實的順從。而在《南瓜燈博士》里,新轉學來的男孩文森特·薩貝拉受到其他同學的排斥。一方面是通過對話表現出來的孩子們的世界,一方面是年輕女教師想改變這個男孩的良苦用心,二者背道而馳。兩者的沖突最終以災難結束:文森特·薩貝拉最終攻擊他的老師--唯一一位想靠近他,對他好的人。

10. 周國平愛與孤獨賞析

愛與孤獨
夜是讀書夜。
春夜聞風搖樹動,布穀聲聲,驚蜇鴉啼,心中便有從遠古襲來的幽怨風起,凄苦雲生;
夏夜聽塘邊陣陣蛙鼓,雨打芭蕉,電閃雷鳴,心頭便有金戈鐵馬的萬里馳騁,八方縱橫;秋夜聽蟬哀楊柳梧桐鈴動,草叢蛩鳴,心田便有露灑霜橫,蕭瑟金風;冬夜聞街頭叫賣,悲鳥號寒,風饕雪虐,凍不住的心旌便搖起一片潔白,萬點紅梅。

很多的心情恨多的感悟,只有在夜深人靜才會真實。
孤獨源於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
愛到痴迷的人,才是真正的愛人。

散文家能用最簡潔語言概括愛與孤獨的人,不多,也不會多,周國平是一個。
夜讀周國平,無異於為生活的容顏上增添一抹意味深長的注釋,因為無法解圖,所以沉醉不知歸路,為他的書,更為自己的心。

書中盡是哲理之談,字里行間流露著生命的真諦,不急不徐,平和委婉地告訴我們真情與歡樂,寧靜與崇高來自何方。
太多心靈在頭發灰白之前就已經死去,哀莫大於此。

寫作往往是一個人內心發生的故事,曾經滄海,有誰能把精神世界訴說的美麗的萬劫不復。「我無法告訴別人我的愛情有多麼溫柔,我的獨孤有多麼絕望,我的幸福有多麼美麗,我的苦難有多沉重,我的死亡有多麼荒謬,我只能把這一切藏在心中,屬於每一個自己的真正意義始終在話語之中。」最孤獨的心靈,往往也蘊藏這最熱烈的愛與哀。

生命純屬偶然,遇見也是,每個生命都依戀另一個生命,相依為命,結伴而行。
生命純屬偶然,離別也是,每個生命都不屬於另一個生命,象一陣風,無牽無掛,每一個問題至少有兩個相反的答案。

看書的時候往往忘記時間,能讓我的心如此平靜的事物已經不多了。
我在想,世界上最讓人動心的有兩種,一是財物,一是真情,兩者狹路相逢,後者往往打敗仗,但財物的戰利品只能是財物的置換,而絕得不到真情,財物雖然也會讓人動心,但是動心者不過是想佔有,只有真情讓人動心的卻是付出,物質能使人沒有痛苦的死去,哀卻會用痛苦使人重生。

對愛不能看輕,否則便是褻瀆,對愛也不能看的太重,否則便要成為生命之累,但是如果心中無愛,人生卻註定灰暗。

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愛不能消除他,但正是因為由己及人的領悟到了別人的孤獨,我們內心才會對別人充滿最誠摯的感情,我們在黑暗中並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聖路。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