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文化苦旅好句及賞析

文化苦旅好句及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09 07:59:17

Ⅰ 文化苦旅賞析,好句30字,賞析50字。

靜一點也好,從柳宗元開始,這里歷來寧靜。京都太嘈雜了,面壁十年的九州學子,都曾嚮往過這種嘈雜。結果,滿腹經綸被車輪馬蹄搗碎,脆亮的吆喝填滿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這里,文采華章才從朝報奏摺中抽出,重新凝入心靈,並蔚成方圓、它們突然變得清醒,渾然構成張力,生氣勃勃,與殿闕對峙,與史官爭辯,為普天皇土留下一脈異音。世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成傲氣,三分自信。華復文明,才不至全然黯暗。朝廷萬萬未曾想到,正是發配南荒的御批,點化了民族的精靈。
好吧,你們就這么固執地肅立著吧。明天。或許後天,會有一些遊人,一些少年,指指點點,來破讀這些碑文。
《 柳侯祠》

著名理論學者陳劍暉說:「散文的文化本體性要求散文作家不僅要以獨到的眼光對歷史文化進行重新審視描繪,並在這種審視描繪中創造性地構建民族文化性格。」余秋雨正式用這種高度來度量歷史和古人,體現出超強大氣的美學震撼力。
此文看似游柳侯祠,但作家的筆觸更多的觸擊著歷史與現實、觸擊著歷代文人內心深處的苦痛。從屈原到柳宗元、劉禹錫,再到蘇東坡等等,歷代文人有太多不為朝廷所理解甚至戕害的典型。他們的鴻圖大志在理想中破滅,面對被貶他們表現出苦悶或豁達。苦悶著渴望能有那麼一天統治者的一道詔書從天而降,豁達則往往是反京無門表現出的一種倘然的心境。文人的命運往往屬於後者,最終客死於荒涼凄清的異地他鄉。
文人是痛苦的,他們在當時的王朝下一事無成,即使有顯赫的政績同樣也得不到統治者的認可,但恰恰是當時不為認可的政績推動著歷史文化進程和構建著民族的文化性格,柳宗元當屬此類。
《柳侯祠》集文化散文大氣恢弘的氣魄,作家用精湛優美的筆墨道出了柳侯祠繼前啟後的深刻意義。正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個像柳宗元式的文人書寫著中國的歷史。柳侯祠不僅僅是用來觀賞的旅遊景點。「幾個少年抬起頭看了一會石碑,他們讀不懂那些碑文。石碑固執地愴然肅立,少年們放輕腳步,離它們而去。」這是作家留給我們青年人的思考。我們必須認識到柳侯祠對我們現代人的深刻意義。

不知道有用沒 你可你節選一些~

Ⅱ 急~~~文化苦旅 好句賞析

lz是初二的,鑒定完畢

請樓主參考節選:

余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里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干凈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 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著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著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著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盡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著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殞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余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於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游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著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補充:《文化苦旅》讀後感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松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難怪,看這本書要慢,要細,裡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背負著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范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著,堅定,還是如余秋雨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兒 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勛,為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余秋雨在這里總結道.
看到這,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如果生在那個年代,身為一個藏書家,會像范欽一樣嗎 我想不會,范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學生,讀書,寫字,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 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 學成後,又為了什麼 這不正是我們該思索的.
繼續往下看,我又發現了一樁"怪事":80高齡的范欽終於快走到生命的盡頭,在他分家產時,將其分為兩份,或是藏書樓,或是萬兩白銀.他讓後代去選擇.我想,如果讓我選,讓大家來選,會選哪個呢 要麼拿著白銀萬兩,逍遙快活一生,要麼死守一座藏書樓,世世代代.說句實話,范老爺此舉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我也十分欽佩這個相隔我好幾百年的古人.也正因為這樣,天一閣留下了.但這是一個難題,我在思索:如果把此事擱在今天,不攙假,誰會鋌而走險,誰會選擇天一閣,包括我.不過,奇跡般的,他的大兒子范大沖願繼承天一閣.這是現實,不是故事.
讀到這,又讓我想起另一個片段,希臘神話中,海洋女神對想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兒子阿格琉斯說:"如果你參戰,會戰死沙場,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征,會平安一生,老死後便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 阿格琉斯最終戰死沙場,但是因為他,希臘盟軍勝利了.世上也正因為有這樣的人,世界才有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開卷有益".

Ⅲ 急求《文化苦旅》的10段句子的賞析

王維詩畫皆稱一絕,萊辛等西方哲人反復論述過的詩與畫的界線,在他是可以隨腳出入的。但是,長安的宮殿,只為藝術家們開了一狹小的邊門,允許他們以卑層侍從的身份躬身而入,去製造一點娛樂。歷史老人凜然肅然,扭過頭去,顫巍巍地重又邁向三皇五帝的宗譜。這里,不需要藝術鬧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對美有太深的寄託。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陽關雪》

賞析:採用了擬人的藝術手法形象地說明統治者所追求的只是王權,因而不可能為藝術家們提供廣闊的舞台空間。與下文的「九洲畫風黯然」,「陽關再也難享用溫醇的詩句」,文人大多成了「謫官逐臣」,「陽關坍弛了」等內容相照應。

●它的水流不像萬里長城那樣突兀在外,而是細細浸潤、節節延伸,延伸的距離並不比長城短。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後輩。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都江堰》

賞析: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都江堰的細細浸潤、節節延伸、靈動和謙卑。運用對比的手法,把都江堰和長城作對比,凸顯其獨特和神聖。

●我讀此詩不到10歲,上來第一句就誤解。「朝辭白帝彩雲間」,「白帝」當然是一個人,李白一大清早與他告別;這位帝王著一身縞白的銀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他既然著白衣,年齡就不會很大,高個,瘦削,神情優郁而安詳,清晨的寒風舞弄著他的飄飄衣帶,絢麗的朝霞燒紅了天際,與他的銀袍互相輝映,讓人滿眼都是光色流盪。他沒有隨從和侍衛,獨個兒起了一個大早,詩人遠行的木船即將解纜,他還在握著手細細叮嚀。他的聲音也像純銀一般,在這寂靜的山河間飄盪回響。但他的話語很難聽得清楚,好像來自另一個世界。他就住在山頭的小城裡,管轄著這里的叢山和碧江。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三峽》

賞析:這段話運用想像、聯想、比喻、烘托等修辭手法,描繪了小時候對「朝辭白帝彩雲間」的誤解。雖是誤解,卻是如此美麗,讓人忍俊不禁。作者的描述是靈動的,栩栩如生的,運用豐富的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環境描寫,表現當時心中的情景。

●我到過的江南小鎮很多,閉眼就能想見,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緻的石橋,傍河而築的民居,民居樓板底下就是水,石階的埠頭從樓板下一級級伸出來,女人正在埠頭上浣洗,而離他們只有幾尺遠的烏蓬船上正升起一縷白白的炊煙,炊煙穿過橋洞飄到對岸,對岸河邊有又低又寬的石欄,可坐可躺,幾位老人滿臉寧靜地坐在那裡看著過往船隻比之於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河邊由吊腳樓組成的小鎮,江南小鎮少了那種渾朴奇險,多了一點暢達平穩。它們的前邊沒有險灘,後邊沒有荒漠,因此雖然幽僻卻談不上什厶氣勢;它們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終比較滋潤的生活方式並沒有讓它們保留下多少廢墟和遺跡,因此也聽不出多少歷史的浩嘆;它們當然有過升沈榮辱,但實在也未曾擺出過太堂皇的場面,因此也不容易產生類似於朱雀橋、烏衣巷的滄桑之慨。總之,它們的歷史路程和現實風貌都顯得平實而耐久,狹窄而悠久,就像經緯著它們的條條石板街道。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江南小鎮》

賞析:作者選取河道、石橋、民居、水、埠頭、烏篷船等江南小鎮的典型景物,表達自己對江南小鎮的美好印象。接下來將江南小鎮與湘西小鎮對比,表現其暢達平穩。最後結合歷史寫江南小鎮的平實而耐久、狹窄而悠久,娓娓道來之間將我們也帶去了那古樸的江南小鎮。

●西湖給人以疏離感,還有別的原因。它成名過早,遺跡過密,名位過重,山水亭舍與歷史的牽連過多,結果,成了一個象徵性物象非常稠厚的所在。游覽可以,貼近去卻未免吃力。為了擺脫這種感受,有一年夏天,我跳到湖水中游泳,獨個兒遊了長長一程,算是與它有了觸膚之親。湖水並不涼快,湖底也不深,卻軟絨絨地不能蹬腳,提醒人們這里有千年的淤積。上岸後一想,我是從宋代的一處勝跡下水,游到一位清人的遺宅終止的,於是,剛剛撫弄過的水波就立即被歷史所抽象,幾乎有點不真實了。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西湖夢》

賞析:這段運用擬人的手法寫西湖,西湖在作者筆下就像一個急於得到認證的老人。作者從歷史闡發西湖給人以疏離感。原因有二:一是過於玄艷的造化,無法與之進行家常性的交往(難以真切);二是成名過早,遺跡過多,名位過重,山水亭舍與歷史的牽連過多(難以貼近)。

●在文化人格結構上,他們是缺少皈依的一群。靠傳統?靠新潮?靠內地?靠國際?靠經濟?靠文化?靠美譽?靠實力?靠人情?靠效率?他們的靠山似乎很多,但每一座都有點依稀朦朧。他們最容易灑脫出去,但又常常感到一種灑脫的孤獨。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上海人》

賞析:這段話採用一連串的反問,表現上海人這個群體自身的矛盾。上海人依附的東西似乎很多,又似乎什麼都沒有。作者從各個角度闡述了上海人灑脫的孤獨,帶著點冷嘲熱諷的味道。

●可惜,譏刺上海人的鋒芒,常常來自一種更落後的規范:說上海人崇洋媚外、各行其是、離經叛道;要上海人重歸樸拙、重返馴順、重組一統。對此,胸襟中貯滿了海風的上海人倒是有點固執,並不整個兒幡然悔悟。暫時寧肯這樣,不要匆忙趨附。困惑迷惘一陣子,說不定不久就會站出像模像樣的一群。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上海人》

賞析:將至尾聲,作者的筆觸似乎沒那麼冰冷了。作者寫其他人的目光和上海人的態度,表現上海人並不隨波逐流的特性,為下文期待上海人更廣闊的視野更獨立的人格做鋪墊。

●把這一切都說完了,老信客又告訴他沿途可住哪幾家小旅館,旅館里哪個茶房可以信託。還有各處吃食,哪一個攤子的大餅最厚實,哪一家小店可以光買米飯不買菜。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信客》

賞析:簡潔干練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詞藻,卻在一連串的排比中表現出老信客的為人:任勞任怨,恪盡職守,誠信無私,潔身自好,待人寬容,善良厚道。他對自己的工作極其負責,所以對年輕的信客也事無巨細地交代。

●但是,代代層累並不是歷史。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時間的力量,理應在大地上留下痕跡;歲月的巨輪,理應在車道間輾碎凹凸。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營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後的凋零,因此廢墟是歸宿;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為基地,因此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廢墟》

賞析:這段話運用排比、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廢墟的態度。作者的視角獨特,澎湃的激情從字里行間噴涌而出,文采彪炳,令讀者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字里行間浸透了作者復雜而豐沛的思想感情。

●中國歷史充滿了悲劇,但中國人怕看真正的悲劇。最終都有一個大團圓,以博得情緒的安慰,心理的滿足。唯有屈原不想大團圓,杜甫不想大團圓,曹雪芹不想大團圓,孔尚任不想大團圓,魯迅不想大團圓,白先勇不想大團圓。他們保存了廢墟,凈化了悲劇,於是也就出現了一種真正深沉的文學。
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雪峰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著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著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為有白發,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臘傍海而居,無數嚮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間前仆後繼,於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臘悲劇。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廢墟》

賞析:作者運用一系列的例子來闡述悲劇,而作者眼中,廢墟文化就是悲劇文化。一連串的排比讀來氣勢洶涌,充滿感染力。
引用鏈接
http://..com/link?url=1cIxmFGNnttIK5kCth63jeVt3us_

Ⅳ 文化苦旅摘錄80句加 賞析

1、是歷史,是無數雙遠去的腳,是一代代人登攀的虔誠,把這條山道連結得那麼通暢,踩踏得那麼殷實,流轉得那麼瀟灑自如。

2、它是一種聚會,一種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諸造型,又用造型引發人性,於是,他成了民族心底一種彩色的夢幻,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永久的嚮往。

3、 它是一種狂歡,一種釋放。在它的環抱里神人交融、時空飛騰,於是,它讓人走進神話,走進寓言,走進宇宙意識的霓虹。

4、在這里,狂歡是天然秩序,釋放是天賦人格,藝術的天國是自由的殿堂。 它是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

5、佛教理義已被美的火焰蒸餾,剩下了儀式應有的玄秘、潔凈和高超。只要是知聞它的人,都會以一生來投奔這種儀式,接受它的洗禮和熏陶。

6、「朝辭白帝彩雲間」,「白帝」當然是一個人,李白一大清早與他告別。這位帝王著一身縞白的銀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

7、他既然穿著白衣,年齡就不會很大,高個,瘦削,神情憂郁而安詳,清晨的寒風舞弄著他的飄飄衣帶,絢麗的朝霞燒紅了天際,與他的銀袍互相輝映,讓人滿眼都是光色流盪。

8、他沒有隨從和侍衛,獨個兒起了一個大早,詩人遠行的小船即將解纜,他還握著手細細叮嚀。

9、他的聲音也像純銀一般,在這寂靜的山河間飄盪回響。但他的話語很難聽得清楚,好像來自另一個世界。他就住在山頭的小城裡,管轄著這里的叢山和碧江。

10、嚮往巔峰,嚮往高度,結果巔峰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

11、在流光溢彩的日子裡,生命被鑄上妖冶的印記。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


12、我已看出了它的譏謔,於是亟亟地來試探下削的陡坡。這里沒有重復,真正的歡樂從不重復。

13、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這里什麼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

14、一連串無可超越的絕境,一重重無與倫比的壯美,一系列無法復制的偉大,包圍著你,征服著你,粉碎著你,又收納著你。

15、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卻是另一個你。即使是站在海邊礁石上,也沒有像這里這樣強烈地領受到水的魅力。

16、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匯,聚匯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讓人忘記它是切切實實的水、可掬可捧的水。

Ⅳ 幫忙找些文化苦旅里的好詞好句(句子要加賞析)

『但是,長安的宮殿,只為藝術家們開了狹小的邊門』這句話很有韻味,體現出余秋雨在拿著古代文化知識分子暗中自比的同時,她的雙眼始終沒有離開過『長安的宮殿』『為其所開門』

先給10分在繼續寫

Ⅵ 余秋雨文化苦旅摘抄加賞析,謝謝

《文化苦旅》摘抄
1. 文明可能產生於野蠻,卻絕不喜歡野蠻;我們能熬過苦難,卻絕不贊美苦難;我們不害怕迫害,卻絕不肯定迫害。
2. 哭是哭了,唱是唱了,走還是走了。我相信,那些多情女子在大路邊滴下的眼淚,為山西終成「海內最富」的局面播下了最初的種子。
3. 山西人機智而不小心眼,厚實而不排他,不願意為了眼前小利而背信棄義,這可稱之「大商人心志」——在南方商家中雖然也有,但不如山西人堅實。
4. 沒有焚毀的,是天一閣本身。這幢樓像一位見過世面的老人,再大的災難也承受得住。但它不僅僅是承受,而是以滿臉的哲思注視著一切後人,姓范的和不是姓范的,看得他們一次次低下頭去又仰起頭來,登天一閣的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
5. 路那麼長,夜那麼長,一種運動之中的巨大陌生,幾乎讓自己消失。
6. 他們的「入世」言行,解構了獨立的文化思維;他們的「出世」言行,則表現一種敵意。直到今天,中國文人仍然在政客式的熱鬧和書囊式的寂寞間徘徊,都帶有自欺欺人的虛假。
《文化苦旅》賞析
深綠色的封面,泛著油墨清香的它------《文化苦旅》。初次捧在手中,看到這個書名,我心頭似乎湧上一種微妙的感覺:這本書所講的文化之必然是艱苦的,然而又夾雜著作者的感慨。仔細嗅一嗅,書皮上似帶著淡淡的艾草香,苦澀,而又哀愁。
《文化苦旅》記載了余秋雨老師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溫婉怡人的江南小鎮的文化足跡。旅途中夾雜的許多情感:喜悅、激動、憤慨、沉痛……最終匯聚成一個苦字,中國史上訴說羇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之味濃得化不開了。
談談文學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詩人------蘇軾,余秋雨老師稱:他是一個多麼高貴,可愛而富有魅力的人啊。然而卻被一群佞臣奸人所嫉恨,他們嫉妒他的才華,於是便向蘇東坡展開了無休無止的誣陷,一群小人向皇帝「檢舉」他的詩有謀反之心,在各種流言蠻語下,皇帝即使再喜愛蘇東坡的才華,也仍舊無法挽回「三人成虎」的悲劇,最後把蘇東坡貶謫到了黃州。而蘇東坡到了黃州後,竟沒有一個親人朋友前來探望。可以試想,當時蘇東坡的精神是十分孤獨的,那著名的《卜運算元》,用優美的意境道出了他的精神遭遇,「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醒……寂寞沙洲冷」何等高雅,而又何等悲涼。但又正是這種難言的孤獨,使他徹底洗去了人生的喧囂,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升華。而蘇東坡也在這次災難中真正地成熟了。余秋雨老師在《黃州突圍》中表明了他的觀點,人性是一種沉澱,一種人性的沉澱,平靜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
《文化苦旅》一本古色古香,貫穿著中國歷史的名作;一次浸透著中國古典的旅行。余秋雨筆下的蘇軾,他的人生何等坎坷,而又何等輝煌,他讓我明白:人要到達成功的彼岸,途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實現夢想的路上會遇到再大的困難,需要付出再大的代價,都要堅持走下去,成功的果實終將留給堅毅者。

Ⅶ 求《文化苦旅》好段及該段賞析!

——談《道士塔》
文化,一個我幾乎從來不曾思考過的名詞,盡管每天都在學習著,但對我來說那也僅僅局限在語文課本,數學課本以及自認為經常涉獵的小說童話,「文化」——對我來說是一個幾盡抽象的生詞。
悲哀——對我這個年齡的女孩子來說,似乎是一塊不可觸摸的禁地,偶爾的故作深沉,也不過是停留在小女生的幼稚上,從未曾想過會與它結下如此深的淵源,甚至會為它疾筆而書。
結識《文化苦旅》是在一個舊書攤上,隨手拾起,因為便宜,順手買下。
晚上信手翻開,「莫高窟大門外,有一條河,過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著幾座僧人的圓寂塔。塔呈圓形,狀近葫蘆,外敷白色……」看似隨意的語言,我感到似乎又進入了一個預言世界——「從前,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和尚……」我甚至驚訝這樣的文章怎會堂而皇之的出現在首頁。
也許是因為嘲笑吧,我讀完全文。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籠上心頭,說不清,道不明,卻促使我再讀之。
……
淚落,是悲哀,是憤懣,是心痛,是……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中國是亞洲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人民的勤勞勇敢造就了一個個的歷史奇跡……」諸如此類的語言,近七年的學習早已爛熟於心,竟忽略了那份文化後的沉重悲哀,不,是從來未曾想過。
再三讀之,百感交集,有種沖動,是「我確實想用這種方法,攔住他們的車隊。對視著,站立在沙漠里……」;卻有種理智在制止「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瀉也只是對牛彈琴,換來一個漠然的表情,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有種恨,是「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著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子銀元換取了24大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有種欣慰,是「幾天會罷,一位日本學者用沉重的聲調作了一個說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
一種歷史責任感自此而生。

我們應該慶幸,處在這樣一個紛亂嘈雜的社會,仍會有這樣的一些作者,仍會有這樣的一些文章,幫我們記起一些不該忘記的歷史,幫我們滌去自大的驕躁,幫我們找回一些祖國未來的影子,而不是僅僅沉醉於千年的文明,迷戀於叛逆的小說卻自以為個性十足。
《道士塔》——中國文化的另類詮釋。

Ⅷ 文化苦旅沙原隱泉好句賞析

蕭瑟的秋風,伴著淅瀝的小雨,昏暗的天空籠罩著寂靜的城市,難得的意境。我想到了《文化苦旅》,早就想讀了,只是想這樣的天氣更適合吧。

翻開泛黃的書卷,彷彿踏上歷史的列車,和余秋雨先生一起追尋歷史留下的足跡……

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著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

腳深深的陷入黃沙之中,身後的腳印以被沒停過的風一遍又一遍地卷向四處,不象那屈辱的歷史,任這漫天風沙吹了幾千年,也吹不走黃昏下,一個衣著破舊的道士心滿意足的捂著被幾枚金幣塞滿的口袋,恭維的目送幾個露出貪婪笑容,拉著一車車敦煌石窟的寶藏心安理得消失在黃沙的邊緣那凄涼的景象;吹不幹一個受盡屈辱的民族淌血的心。

告別沙漠,看看氣勢磅礴的都江堰。翻騰著的江水,迸濺出雪白的浪花。震耳欲聾的響聲蓋過了一切喧囂,使人完全沉浸於此。長城是中國的象徵,那蜿蜒的城牆,象徵龍一般的中華民族。然而,同樣雄偉壯觀的都江堰呢?卻只是一處名勝古跡,僅供遊人欣賞。甚至連名勝古跡也不是,只是祖國的大好河山。為民造福的李冰,或許早已被健忘的後人從記憶中刪除了。是啊!他沒有秦始皇的殘暴,讓血腥彌漫在人們的記憶中;沒有李白的浪漫,讓一首首詩深入人心;沒有漢武帝的闊氣;甚至連王道士的迂腐,他,也沒有……他不是個有爭議的人物,就像一張簡筆畫,即使這一刻你記住了,下一刻也會忘記。只是惶惶忽忽的記得好象跟那個都江堰有什麼關系。

雄偉的氣勢,不如嬌柔地美景。江南小鎮或許能為受傷的心靈找到一絲安慰。於是,搖曳著小舟,盪漾在平靜的水面上。那如明鏡般的水面,映照著曾隱居在這副風景畫畫中的隱士。那些經不起戰爭或政治迫害的文人。嫌廬山山高,怕華山山險;恐長江浩盪,懼西湖媚俗……於是就選擇了江南。「大隱隱於市」成為他們最好的借口。但同時,他們的選擇亦是正確的,比起呈一時英勇,死的大義凜然的人們,他們更冷靜明智;比起自以為應變能力強,卻一失足成千古恨得人們,他們更有自知之明。於是漾著小船,品著美酒,興致高了,寫一兩句小詩。日子過的也挺幽雅。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浩氣長存的詩句把我們的目光引向廬山——文人的天地。惠遠、陶淵明、陸修靜……他們亦是隱士,卻不是要逃避什麼,只是厭倦了喧囂的人世。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書寫了一個讓人嚮往的世外桃源,卻是可望不可即的夢,只是作者的對現實的無奈,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卻像水中月般,一觸即碎多少文豪在此駐足,多少名作在此誕生。不得不說廬山是個醞釀文章的好地方,那一張張泛黃的書卷,模糊的字跡,承載著多少厚重的歷史……

「滴答」冰涼的雨滴重重地砸在握在手中的書上,彷彿一個民族默默留下的淚。望著桌上青銅色的茶,端起,輕輕抿一口,真苦。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