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詠史默寫名句

詠史默寫名句

發布時間: 2021-02-08 01:47:21

古詩詞默寫題目徵集

文學知識競賽?那就每個時代選幾個代表作題目好了。
先秦:《詩經》?《楚辭》?還是《詩經》吧。選擇一首就好了,聊表敬意,不然你們的參賽者會順著光纜爬過來找俺麻煩的。《關雎》,《蒹葭》,隨便哪個,雖然名氣很大,篇幅不長,但是未必每個人都會背誦全篇。
漢魏六朝:這個時代首先摒棄難而無當的六朝宮體詩,嗯,且讓俺再踩幾腳。好了,最棒的選擇自然是風骨挺拔的建安詩人。建安又以三曹最強,就曹操《短歌行》、曹植《白馬篇》吧。前一個較易,近乎送分,後一個稍難,分出層次,都是名篇,絕對不算刁難人。
唐:一說唐,必言李杜,太容易被猜到了,不好玩,所以直接避開盛唐甚至中唐,選擇晚唐的小李杜。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千古名句,但是《過華清宮絕句》這第一首好默,後兩首就未必了,所以杜牧選擇《過華清宮絕句三首》。李商隱的n首《無題》首首膾炙人口,不過只說《無題》,誰也不知道是哪首,必然放棄,於是俺很賊地推薦小有名氣卻乏人問津的詠史詩《北齊二首》。當然,如果覺得小李杜還應該拆散,俺再提供兩個選擇。一個是選擇時代相近、成就非凡的溫庭筠,這傢伙以詞名,其實詩也寫得極好,唐人前十不敢斷言,前二十決無問題,按個人喜好,推薦《利州南渡》,或者覺得不妥,可以挑那首歐陽修甘拜下風的《商山早行》。另一個選擇就乾脆來一次最遠的跨度,選擇初唐四傑楊炯的《從軍行》,這首詩並不冷門,但是這個選擇肯定是一個心理冷門。
五代、宋:宋就不選詩了,不是宋詩不好,而是應該選有代表性的題目,所以必須是詞。把五代附在前面,也是這個意思。既然有五代,就不能不選李後主。俺的意思是《破陣子》,合後主前期的絢麗和後期的悲愴於一體,名篇,不挑它挑誰。第二個人,不是蘇軾,和李杜同樣的理由,太容易被猜到了,所以第二個人選擇陳與義。這個人留下的篇章不多,不過俺幾乎篇篇都很喜歡,好吧,就是他的《臨江仙》了,看過《亮劍》的人會佔一些便宜。宋選了一個豪放派,那就再選一個婉約點的。之前本來想點柳永的《八聲甘州》,又放棄了,所以這次點吳文英的《八聲甘州》,文科生甚至學過,但是俺敢賭,肯背誦這個魔幻主義詞人作品的人不會超過兩成。
元:詩詞曲,曲也挑一個作代表吧。張養浩托教委和金庸的福,也算是小有名氣,就他了。題目到這里,已經出了大半,如果參賽者正戰到分際,可以用《驪山懷古》分一下先後,但是如果戰績普遍不佳,那就用《潼關懷古》代替,送一分吧。
明:明和清都是意思意思,本著不刁難人的原則,選擇最有名的於謙《石灰吟》。呃,不得不說,這題比送分題《短歌行》更送分。其實,俺有一個很強烈的沖動,建議你選擇楊慎……咳,楊慎老婆,也就是所謂的楊安人黃氏的《寄夫》。但是這題對沒看過溫瑞安《神州奇俠》系列的同志來說,恐怕有點BT,所以……呃,你自己考慮吧。
清:清和明一樣,好詩人本來就不多,所以俺傾向於挑一個出乎大眾意料的人。曹雪芹,《五美吟》,參賽者可以任意選擇一首,難度較低,想提高難度和檔次的話,可以選林黛玉獨占鰲頭的三首《菊花詩》,同樣任一。
統計一下,先秦、漢魏六朝、唐、五代、宋、元、明、清,較大的幾個朝代都囊括了,題目的上限達到了28首,但是應該不會全用,估計14首足矣。考慮到俺並不清楚樓主學校的實際情況,所以題目盡量選了容易的,但是如果仍然不大合適,就只能說聲抱歉了。

❷ 上海高考語文背誦篇目

是的 具體篇目如下: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詠史(左思)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登金陵鳳凰台(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八聲甘州(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登快閣(黃庭堅)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夢游天姥吟留別(節選)(李白)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終南山(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登樓(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塞下曲(盧綸)
鷲翎金僕姑,燕尾綉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從軍行(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過華清宮(杜牧)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雨霖鈴(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觀)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蘇幕遮(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聲聲慢(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雙調]壽陽曲 遠浦帆歸(馬致遠)
夕陽下,酒旆閑,兩三航未曾著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中呂]山坡羊 潼關懷古(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師說(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勸學(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 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水調歌頭(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論語》七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魚我所欲也(《孟子》)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蘭亭集序(節選)(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琵琶行(節選)(白居易)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人間詞話》七則(節選)(王國維)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眾里尋她千網路,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此第三境也。

❸ 詩文默寫填空。(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體現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的哲理詩句是:___________

(1)沉舟側畔千帆過
(2)直掛雲帆濟滄海
(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回天下寒士俱歡顏
(4)但願人長久,千答里共嬋娟
(5)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6)示例:兒行千里母擔憂;養兒方知父母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❹ 初中和高一所有要默寫的古詩文。

高中語文1~4冊背誦篇目
專題一:諸子百家
《諸子喻山水》

【原文1】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原文3】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
【原文4】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原文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原文6】徐子曰:「仲尼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原文7】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原文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原文9】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原文10】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原文11】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秋水》 【戰國】莊子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勸學 【戰國】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輯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專題二:詩賦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妻作】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
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
著我綉夾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
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
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
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
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
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
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
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
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
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

詠史 【西晉】左思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飲酒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夢游天姥吟留別 【唐】李白

海客談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 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 丘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 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 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 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近體詩:

終南山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登樓 【唐】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庭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塞下曲 【唐】盧綸
鷲翎金僕姑,燕尾綉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書憤 【南宋】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登金陵鳳凰台 【唐】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快閣 【宋】黃庭堅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過華清宮 【唐】杜牧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賦:
阿房宮賦 【唐】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六日。
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二川溶溶,流入宮牆。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廊腰縵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盤盤焉,囷囷焉,
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長橋卧波,未雲何龍?
復道行空,不霽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歌台暖響,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風雨凄凄。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
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
辭樓下殿,輦來於秦。
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綠雲擾擾,梳曉鬟也;
渭流漲膩,棄脂水也;
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
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盡態極妍,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
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
剽掠其人,倚疊如山;
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棄擲邐迤,秦人視之,
亦不甚惜。
嗟乎!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盡錙銖,
用之如泥沙?
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
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
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
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
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戍卒叫,函谷舉,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
則足以拒秦;
使秦復愛六國之人,
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
誰得而族滅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前赤壁賦 【北宋】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於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餘音裊裊,不絕如縷;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
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此非孟 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
舉匏樽以相屬;
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而又何羨乎?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 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專題三:詞曲
宋詞

八聲甘州 【北宋】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凄慘,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顒望,
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水龍吟 【南宋】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
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鱠。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盈盈翠袖,搵英雄淚。

雨霖鈴 【北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聲聲慢 【南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殘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踏莎行 【北宋】秦觀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蘇幕遮 【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元曲

壽陽曲 雙浦帆歸 【元】馬致遠
夕陽下,酒旆閑,兩三航未曾著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長亭送別(節選) 【元】王實甫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元】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踟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竇娥冤(節選) 【元】關漢卿
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
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
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
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
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
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
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舟。
地也,你不分好歹難為地;
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毛澤東詩詞: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西漢】司馬遷

於是舍人相與諫曰: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徒慕君之高義也。
今君與廉頗同列,
廉君宣惡言,
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
臣等不肖,請辭去。」
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
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
顧吾念之,
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
徒以吾兩人在也。
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
吾所以為此者,
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曰:「鄙賤之人,
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卒想與歡,為刎頸之交。
過秦論 【西漢】賈誼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
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威震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
卻匈奴七百餘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
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
然陳涉,
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
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
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
鋤櫌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
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
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何也?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
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
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何也?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專題四:唐宋文學
游褒禪山記(節選) 【北宋】王維

於是余有嘆焉。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險以遠,則至者少。
而世之奇偉、瑰怪、 非常之觀,
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隨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
於人為可譏,而在已為有悔;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諫太宗十思疏 【唐】魏徵

誠能見可欲,
則思知足以自戒,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
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總此十思,宏茲九德,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並用,垂拱而治。
何必勞神苦思,
代百司之職役哉?
訓儉示康 【北宋】司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
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
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
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
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
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
未足與議也。」
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
嘻,異哉!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
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
吾記天聖中,先公為群牧判官,
客至未嘗不置酒,
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
酒酤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
餚止於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
果、餚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
器皿非 滿案,不敢會賓友,
常量月營聚,然後敢發書。
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
故不隨俗靡者蓋鮮矣。
嗟乎!風俗頹敝如是,
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聞昔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於封丘門內,
廳事前僅容旋馬,或言其太隘。
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
此為宰相廳事誠隘,
為太祝奉禮廳事已寬矣。」
參政魯公為諫官,真宗遣使急召之,
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
上曰:「卿為清望官,奈何飲於酒肆?」
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餚、果,故就酒家觴之。」
上以無隱,益重之。
張文節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
所親或規之曰:「公今受俸不少,
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
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公宜少從眾。」
公嘆曰:「吾今日之俸,
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
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
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
不能頓儉,必致失所。
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
常如一日乎?」
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御孫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
夫儉則寡慾: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
可以直道而行;
小人寡慾,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
故曰:「儉,德之共也。」
侈則多欲:
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
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
故曰:「侈,惡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
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
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
君子以為忠。
管仲鏤簋朱紘、山節藻梲 ,孔子鄙其小器。
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史鰌知其及禍;
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
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
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
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
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
不可遍數,聊舉數人以訓汝。
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
使知前輩之風俗雲。
師說 【唐】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 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 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 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石鍾山記 【北宋】蘇軾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鍾山焉。」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
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鍾。
是說也,人常疑之。
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
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
因得觀所謂石鍾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
又有若老人欬且笑於山谷中者,
或曰此鸛鶴也。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噌吰如鍾鼓不絕。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
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
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
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
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鍾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傳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自以為得其實。
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專題五:明清文學
項脊軒志(節選) 【明】歸有光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
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
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
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
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❺ 默寫杜甫的詩篇一首並寫出這首詩的詩意和你對這首詩的理解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題解】
安祿山起兵反唐,由於唐玄宗寵妃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誤導玄宗,把守潼關的哥舒翰派到關外攻打叛軍大本營,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祿山沒有了勁敵,一下子就攻下長安。唐玄宗帶領妃妾皇子,與大臣們逃往靈武。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
唐肅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從鄜州前往靈武投奔唐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後被困居住在長安。這首詩作於次年三月。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於唐肅宗至德二年(757)。杜甫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在此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之際,不禁觸景傷情,發出深重的憂傷和感慨。
【譯文】
故國淪亡,空對著山河依舊,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叢深。
感傷時局,見花開常常灑淚,悵恨別離,聞鳥鳴每每驚心。
愁看這漫天烽火,早又陽春三月,珍重那遠方家信,漫道片紙萬金。
獨立蒼茫,無言搔首,白發稀疏,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韻譯〗
故國淪亡,唯有山河依舊
春光寂寞,荒城草木叢生
感傷時局,見花難禁涕淚
悵恨別離,鳥鳴每每驚心
愁看烽火,早有陽春三月
一信萬金,家中音訊難得
愁緒纏繞,白發越搔越短
頭發稀少,簡直不能插簪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
家在遠處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
頭發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譯文:
國家已經破碎不堪,只有山河還在。長安城裡又是春天了,但是經過叛軍的燒殺搶掠,早已滿目荒涼,到處長著又深又密的草木。雖然春花盛開,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讓人流淚,覺得花好像也在流淚;雖然到處是春鳥和鳴,但心裡由於和家人離別而憂傷,聽了鳥鳴,不僅不高興,還讓人驚心。戰亂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家裡已久無音訊,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萬兩黃金那麼寶貴。由於憂傷煩惱,頭上的白發越來越稀少,簡直連簪子也別不住了.
賞析
全篇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詩人以寫長安城裡草木叢生,人煙稀少來襯托國家殘破。起首一「國破山河在」,觸目驚心,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於國家的分裂、國事的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為之落淚驚心。詩人由登高遠望到焦點式的透視,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就在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轉換中含蓄地傳達出詩人地感嘆憂憤。國家動亂不安,戰火經年不息,人民妻離子散,音書不通,這時候收到家書尤為難能可貴。詩人從側面反映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動亂時期想知道親人平安與否的迫切心情。同時也以家書的不易得來表現詩人對國家深深地憂慮。結尾兩句,寫詩人那愈來愈稀疏的白發,連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動作來寫詩人憂憤之深廣。全篇詩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多,充分體現了詩人「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全詩抒發了詩人憂國、傷時、悲己的情感,以及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唐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 詩人目睹淪陷後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詩的一、二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今人徐應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情景兼備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此論頗為妥帖。「家書抵萬金」亦為流傳千古之名言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詩的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唐音癸簽》卷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對亂世別離的悲涼情景,花也為之落淚,鳥也為之驚心。作者觸景生情,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並運用互文手法,可譯為「感時恨別花濺淚,感時恨別鳥驚心」。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山河到城,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幾不勝簪。「白發」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春望一詩中的對偶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詩人這一年剛45歲,但「白頭」是寫實——半年後,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況我墮胡塵,及歸盡華發。」「白頭」而又稀疏到「不勝簪」的地步,其蒼老之態可以想見。他蒼老得這么快,完全是憂國、傷時、思家所致。
杜甫陷賊中八個月,大約寫了二十來首詩,論深沉含蓄,當以此詩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寫作背景】
這是杜甫「安史之亂」期間在長安所作的。「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從鄜(fu)州(現在陝西富縣)前往靈武(現在屬寧夏)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後困居長安。該詩作於次年三月。
全篇憂國,傷時,念家,悲己,顯示了詩人一貫心繫天下、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這正是本詩沉鬱悲壯、動慨千古的內在原因。

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題解
唐玄宗天寶十五載(756)七月,當安史叛軍攻陷長安後的一個月,肅宗在靈武(今屬寧夏)即位,改元至德。八月,杜甫攜家逃難鄜州,把家人安置在羌村之後,隻身奔往靈武的肅宗行在,想為國效力,不料在途中被安祿山叛軍所俘,押往長安。因官職卑微,也沒有什麼名聲,未被囚禁,但身陷叛軍佔領之地,安危難測。當此之際,親情最難釋懷,於是寫下這首五律,表達對離亂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掛念。
句解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今晚圓圓的秋月多麼皎潔美好,妻子一人在鄜州閨中獨看。開篇寫得既突兀又形象。詩人身在長安,不寫長安的月夜,卻寫起鄜州的月色;不寫自己懷念妻子,反而寫妻子想念自己。這種寫法雖違常規,但細細玩味,它已包含自己在內。正是因為詩人在長安望月,在想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思念自己。「只獨看」,雖是描寫想像中妻子孤獨望月的形象,但使人感到她望月時感情是那樣的真摯和凝重。妻子如此,詩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這種寓主觀於客觀,以客觀寫主觀的手法,新穎而別致。「鄜州」,今陝西省富縣。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上一聯寫懷念妻子,這一聯寫思念兒女,抒發無言的懸念之苦。詩人在遠方憐愛著小兒幼女們,想著他(她)們還不懂得想念遠在長安的父親,還不理解母親望月懷人,思念長安!兒女幼小,不懂世事,詩人自是無限憐愛。同時,也進一步顯出妻子之「獨」。她攜兒帶女,獨處荒村,自是苦不堪言。「遙憐」一詞,道出詩人無限的憂思和憐愛,同時也反襯出妻子的遙念和傷悲。清代仇兆鰲《杜詩詳注》說:「意本思家,而偏想家人之思我,已進一層。至念及兒女之不能思,又進一層。須溪(劉辰翁)雲:『愈緩愈悲』是也。」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夜深露重,你烏雲似的散發著芳香的頭發已為霧氣所濕。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應該感到凄寒。這兩句描繪出清幽的夜景,更勾勒出妻子籠罩在清光夜霧中的倩影,真切地描繪了一個似乎近在身旁卻又遠在天邊的幻象,詩人神思恍惚的情態也可以想見。明末王嗣奭《杜臆》雲:「語麗而情更悲」。「濕」、「寒」二字,寫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 「香霧」,夜霧本無香,香是從雲鬟中散出。「雲鬟」,婦女如雲一樣的鬢發。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何時能團聚,雙雙依偎在薄帷前,共賞和今天一樣的月光?讓月光照干我倆兩地相思的淚痕!
妻子擔心丈夫的安危,不免黯然淚下。詩人想到妻子憂心不寐,自己也忍不住傷心落淚。這是補足前面未曾說出的憂思之淚。兩地「獨看」,淚痕里浸透著天下亂離的悲哀。「虛幌」,薄而透明的帷帳。「雙照」,指月光照著詩人和妻子,與「獨看」對應,表示對未來團聚的期望。詩以結尾為難,既要收得住,又要宕開去,給人以遐思。此詩結句可謂深得其中三昧。
評解
詩以《月夜》為題,抒寫夫妻懷念的至情,反映了亂離時代的相思之苦。全詩語淺情深,曲折含蓄,章法緊密,而不失流暢清麗,絲毫不見為律詩束縛的痕跡。五律至此,無愧詩聖矣!
相思的情感是抽象的,因而多緣景物而發,或睹物思人,或觸景生情。望月懷人,自古皆然,但以此法寫相思,用多了往往有失僵滯。一代詩聖,落筆見奇,因情造象,不寫自己望月懷妻,而將相思之情幻化為生動具體的生活圖景,設想妻子望月懷念自己,又以兒女未解母親憶長安之意,襯出妻子的孤獨凄然,進而盼望聚首相倚,雙照團圓。這類景象,都是詩人意中之景。其寫法之妙,正如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所說:「心已神馳到彼,詩從對面飛來。悲婉微至,精麗絕倫。又妙在無一字不從月色照出也。」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譯文】
丞相的祠堂要到哪裡尋找?在錦官城外柏樹繁茂的地方。
映著石階的綠草自成一片春色,隔著樹葉的黃鸝徒有好聽的聲音。
三顧茅廬頻繁討論天下大計,輔佐兩代君主忠心耿耿。
出師還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後世的英雄淚滿衣襟。
【簡評】
這是一首詠史詩。作者借游覽武侯祠,稱頌丞相輔佐兩朝,惋惜他出師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統觀念,又有才困時艱的感慨。詩的前半首寫祠堂的景色。首聯自問自答,寫祠堂的所在。頷聯「草自春色」、「鳥空好音」,寫祠堂的荒涼,字里行間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懷。後半首寫丞相的為人。頸聯寫他雄才大略(「天下計」)忠心報國(「老臣心」)。末聯嘆惜他壯志未酬身先死的結局,引得千載英雄,事業未竟者的共鳴。
【賞析一】
題曰「蜀相」,而不曰「諸葛祠」,可知老杜此詩意在人而不在祠。然而詩又分明自祠寫起。何也?蓋人物千古,莫可親承;廟貌數楹,臨風結想。因武侯祠廟而思蜀相,亦理之必然。但在學詩者,虛實賓主之間,詩筆文情之妙,人則祠乎?祠豈人耶?看他如何著墨,於此玩索,宜有會心。
開頭一句,以問引起。祠堂何處?錦官城外,數里之遙,遠遠望去,早見翠柏成林,好一片蔥蔥鬱郁,氣象不凡——那就是諸葛武侯祠所在了。這首一聯,開門見山,灑灑落落,而兩句又一問一答,自開自合。
接下去,老杜便寫到映階草碧,隔葉禽鳴。
有人說,那首聯是起,此頷聯是承,章法井然。不錯。又有人說,從城外森森,到階前碧色,迤迤邐邐,自遠望而及近觀,由尋途遂至入廟,筆路最清。也不錯。不過,倘若僅僅如此,誰個不能?老杜又在何處呢?有人說,既然說詩人意在人而不在祠,那他為何八句中為碧草黃鸝,映階隔葉就費去了兩句?此豈不是正寫祠堂之景?可知意不在祠的說法不確。又有人說,杜意在人在祠,無須多論,只是律詩幅短,最要精整,他在此題下,竟然設此二句,既無必要,也不精彩;至少是寫走了,豈不是老杜的一處敗筆?
著名學者周汝昌認為上述的質疑完全錯了。他說:莫拿八股時文的眼光去衡量杜子美。要是句句切題,或是寫成不啻一篇孔明傳。諒他又有何難。如今他並不如彼。道理定然有在。須看他,上句一個「自」字,下句一個「空」字。此二字適為拗格,即自字本應平聲,今故作仄;空本應仄聲,今故作平。彼此互易,聲調上有一種變換美。吾輩學詩之人,斷不能於此等處失去心眼。
且說老杜風塵澒洞,流落西南,在錦城定居之後,大約頭一件事就是走謁武侯祠廟。「丞相祠堂何處尋?」從寫法上說,是開門見山,更不迂曲;從心情說,祠堂何處,嚮往久矣!當日這位老詩人,懷著一腔崇仰欽慕之情,問路尋途,奔到了祠堂之地,他既到之後,一不觀賞殿宇巍巍,二不瞻仰塑像凜凜,他「首先」注意的卻是階前的碧草,葉外的黃鸝!這是什麼情理?
要知道,老杜此行,不是旅遊,入祠以後,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凜凜,他和普通人一樣,自然也是看過了的。不過到他寫詩之時,他感情上要寫的絕不是這些形跡的外觀。他要寫的是內心的感受。寫景雲雲,已是活句死參;更何況他本來真寫祠堂之景?換言之,他正是看完了殿宇之巍巍,塑像之凜凜,使得他百感中來,萬端交集,然後才越發覺察到滿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難言;才越發感受到數聲嚦嚦黃鸝,荒涼之境無限。在這里,你才看到一位老詩人,獨自一個,滿懷心事,徘徊瞻眺於武侯祠廟之間。沒有這一聯兩句,詩人何往?詩心安在?只因又了這一聯兩句,才讀得出下面的腹聯所說的三顧頻煩,兩朝開濟,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終始不渝;一方面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方面付託之重,一方面圖報之誠:這一切,老杜不知想過了幾千百回,只是到面對著古廟荒庭,這才寫出了諸葛亮的心境,字字千鈞之重。莫說古人只講一個「士為知己者死」,難道詩人所理解的天下之計,果真是指劉氏子孫萬世皇基不成?老臣之心,豈不也懷著華夏河山,蒼生水火?一生志業,六齣祁山,五丈原頭,秋風瑟瑟,大星遽隕,百姓失聲------想到此間,那階前林下徘徊的詩人老杜,不禁丸瀾被面,老淚縱橫了。
庭草自春,何關人事;新鶯空囀,秪意傷情。老杜一片詩心,全在此處凝結,如何卻說他是敗筆?就是過渡雲雲,周汝昌先生認為也還是只知正筆是文的錯覺。
有人問:長使英雄淚滿襟袖的英雄,所指何人?答曰: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為國為民,大智大勇者是,莫作躍馬橫槍,拿刀動斧之類的簡單解釋。老杜一生,許身稷契,志在匡國,亦英雄之人也。說此句實包詩人自身而言,方得其實。然而,老杜又絕不是單指個人。心念武侯,高山仰止,也正是寄希望於當世的良相之材。他之所懷者大,所感者深,以是之故,天下後世,凡讀他此篇的,無不流涕,豈偶然哉!
【賞析二】
《蜀相》是我國唐代偉大詩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漢國的丞相,詩題「蜀相」,寫的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曾經為劉備制定了一系列統一天下的方針、策略,輔佐劉備振興漢室,建立了蜀漢政權,形成了與曹魏、孫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又輔佐他的兒子劉禪,多次出師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積勞成疾,最後死於軍中,實現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鏗鏘誓言,贏得了後世人們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雖然懷有「致君堯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負無法施展。他寫《蜀相》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目睹國勢艱危,生民塗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結束了為時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肅省成縣)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他探訪了諸葛武侯祠,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稱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國時期漢國的都城,諸葛亮在這里主持國政二十餘年,立下了勛業。晉代李雄在成都稱王時為他建立了祠堂。後來桓溫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只有武侯祠完整無損。「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別稱。成都產蜀錦,古代曾經設有專門的官員管理,他們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舊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稱成都為錦官城、錦城或錦里。另一種說法是因為成都地近錦江,這里山川明麗,美如綉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樹長得高大而茂密。據《儒林公議》、《太平寰宇記》等書記載,武侯祠前有大柏樹,相傳是諸葛亮親手栽種。
這首聯兩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處尋」是自問。這里不稱「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親切。特別是其中的「尋」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專程來訪,而不是漫不經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環境生疏,所以才下了這樣一個「尋」字。這個尋字有著豐富的含義,它還有力地表現出杜甫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懷之情,並因人而及物,同時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詩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後一句「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這是詩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點明祠堂的所在地,用來呼應前一句。「柏森森」三個字還渲染了一種安謐、肅穆的氣氛。這兩句直承「蜀相」的詩題,起得很得勢,用的是記敘兼描述的筆墨。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映階」,映照著台階。古代的祠廟都有庭院和殿堂。人們要進入殿堂,要拾級而上。「好音」,悅耳的聲音,形容鳥的叫聲好聽,這里指鳥鳴。
這頷聯兩句,有如特寫鏡頭,由遠寫到近,從祠堂的外部說到祠堂的內部,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內景。「映階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階,足見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遊人也很少來到這里。「隔葉黃鸝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黃鸝隔葉,足見樹茂;黃鸝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嘔心瀝血所締造的一團糟,已被後人遺忘。這兩句詩襯托出了祠堂的荒涼冷落,並含有詩人感物思人、追懷先哲的情味。它同時還含有碧草與黃鸝並不理解人事的變遷和朝代的更替這一層意思。特別是詩句中的「空」和「自」兩個字的巧妙運用,使這一聯的含義更加豐富。對於這兩句,杜詩的評注者們有的認為是寫景,有的認為是「真正抒情,而非實在寫景」,這兩種說法當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確切些說,應當把這兩句看成是「景語含情,情語寓景」。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對床夜語》一書中所說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這樣的例子在杜詩中是屢見不鮮的。如杜甫在夔州時所寫的《武侯廟》一詩,開篇兩句:「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寫出了廟外景色的荒蕪,寄託著詩人對諸葛武侯身後凄涼的哀惋,就是生動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分。神於詩者,妙合無限。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寫景抒情詩句,可以說是真正達到了這種境地。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三顧」,這里指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時,劉備三次登門拜訪的事。諸葛亮《出師表》上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頻煩」,多次地煩勞。另一說見清代汪師韓的《詩學纂聞》,汪師韓認為「頻煩」是唐代俗語,意思與「鄭重」差不多。「天下計」,是指統一天下的謀略。具體地說,這里指諸葛亮所制定的以荊州、益州為基地,整飭內政,東聯孫權,北搞曹操,而後統一天下的策略。「兩朝」,指蜀先主劉備和後主劉禪兩代。「開濟」,「開」指幫助劉備開創基業;「濟」是指輔佐劉禪匡濟艱危。「濟」,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守成、成了事業。「老臣心」,指諸葛亮盡忠蜀漢,不遺餘力,死而後已的精神。
這頸聯兩句寫得格外厚重,含義十分豐富,既生動地表達出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報國苦衷和生平業績,也生動地表現出他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時還鄭重地道出詩人所以景仰諸葛武侯的緣由。因為這一聯是全首詩的重點和核心,所以詩人從開篇起便暗運斧斤,不斷蓄勢,一路盤旋,到此才著力點明,並用了濃重的筆墨。這也正合乎律詩中間二聯「宜乎一濃一淡」的寫作法則。這一聯同時還是杜甫以議論入詩的範例。本來,以抒情為主是詩歌的顯著特徵,一般並不夾有議論。但是杜甫在這方面卻打破了常規,而常以議論入詩,這不僅使他的詩歌內容有了特色,還體現了杜詩的一種技巧。清代沈德潛曾經說過:「人謂詩主性情,不主議論。似也,而亦不盡然。 ……但議論須帶情韻以行。」杜詩的議論正由於有情韻,不僅沒有沖淡詩的氣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詩的抒情氣氛更為濃重,形象更為豐滿。仇兆鰲說這兩句詩寫得「沉摯悲壯」;浦起龍認為這個聯語「句法如兼金鑄成,其貼切開侯;亦如鎔金渾化。」都是很有見地的。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澿。
「出師」句指的是諸葛亮為了伐魏,曾經六齣祁山的事。蜀漢後主建興十二年(234年),他統率大軍,後出斜谷,占據了五丈原,與司馬懿隔著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軍中。「英雄」,這里泛指,包括詩人自己在內的追懷諸葛亮的有志之士。
這尾聯兩句承接著五、六句,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這兩句詩是敘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鋪墊,使讀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餘味。清代王漁洋曾經說:「為詩結處總要健舉。」沈德潛也認為「宕出遠神」是詩歌結尾的一種好方法。所有這些妙處,都在本詩的結句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憑弔古跡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處名勝古跡,照例做一首詩,裡面有沒有感情呢?多少有一點,但談不上深厚。人們說杜甫是抒情的好手,在憑弔古跡的詩中,雖然說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發了他內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這首詩前半首寫景,後半首抒情。前後兩個部分以一個「自」字,一個 「空」字為紐帶。詩人看到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偉人的祠廟竟變得如此破落,荒涼,從而引起種種感慨。此詩看似抒發弔古之情,實際上也是作者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慨。

❻ 中考語文容易考到的默寫的地方!

初三語文背誦復習之我見

陳窈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來,隨著中考命題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記誦名句名篇對於陶冶和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因此,背誦默寫這一很能體現一個人的語文功底和精神底蘊的考點,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下面是我在背誦復習時的幾點不成熟的看法和做法。
首先:應該消除害怕背誦的心理 背誦早已被實踐

所證明,它既是一種好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古往今來的許多國學大師,他們雖然治學方法不同,學術成績各異,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博聞強記。錢鍾書先生從幼年起,不僅背誦了大量的古詩詞,就連《西遊記》、《水滸傳》等古代小說,「任人從書中隨便抽出一段來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暢無礙地背出來」。正因為在他頭腦中存儲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識,再加上他超人的智慧,所以作起學問、寫起文章來能夠旁徵博引,左右逢源。前輩大師們的經驗告訴我們,背誦古詩文要注意三個階段。一要接受詩文的信息,感知語言文字,理解詞句意思;二要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礎上開展想像,領會意境;三是要探究詩文的言外之意,體會詩文里的思想感情。三個階段,體現理解古詩文的三個層次。理解古詩文的三個階段都有可能產生心理障礙。只有克服心理障礙,才能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真正理解古詩,從而樂於背誦古詩。
其次:對學生進行中考默寫題型歸類分析指導,在解題的同時復習背誦的內容 在復習的時候,我把題型分成六種。
第一種類型:對照默寫題 這類題要求選出與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項。解這類題,一要熟記要求背誦的古今詩文,二要認真細致地逐句與記憶中的正確文句相對照。
例 下列文字與原文完全相同的是:( )
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 樂,寓之酒而得之心也。
B、.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神。
C、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飢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第二種類型:上下連貫式,要求直接按課文填寫上句或下句,只要熟記原文即可。
例 根據課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 ,關山度若飛。(2)但願人長久,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別樣紅。(4)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以千里稱也。
第三種類型:理解默寫題 這類題要求考生不僅會背誦原文而且對原文的內容有所理解。解這類題必須依據題干有關內容的提示(或要求)填寫句子

例 按下面提示默寫詩文句子
(1)《醉翁亭記》中描寫琅琊山春夏景色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賣炭翁矛盾心理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寫送別環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師表中陳述作者臨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種類型:是情境默寫題。這類題取材於現實生活,設計一個情境,要求填寫相關的句子。解這類題要特別注意所設計的「情境」,據此調動記憶倉庫的積累,填寫句子。
例 按提示填空
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此事古難全」,的此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才能而不被發現,韓愈早在《馬說》中發出了這樣的感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說「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所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 。
4. 縱觀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士,他們在成功與挫折面前始終保持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好心態(用《岳陽樓記》中的一句名言填空。)
第五種類型:定向歸類型。
例 古代有不少寫「雪」的詩篇,請你寫出四個含「雪」字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曉駕炭車輾冰轍。」
「山迴路轉不見君,___________________ 。」
「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渡黃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六種類型:相似歸類型 這里我只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古代送別詩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雖隻字末提送別,筆端卻飽含悠悠不盡之情思,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請寫出中學學過的唐詩中這樣的詩句。這道題是為了復習送別詩。先復習送別詩,有《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孟浩然之廣陵》、《白雪歌送武官歸京》等,然後找出情景交融的詩句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盡長江天際流。」「峰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適當地對學生進行題型指導,以便學生在復習時能對症下葯。
再次:是對一到六冊中的古詩詞作一歸類復習 我歸類了20首寫景詩,其中春景有13首,如《初春小雨》、《夜月》、《渭城曲》、《江畔獨步尋花》、《豐樂亭游春》、《春山夜月》、《錢塘湖春行》、《漁歌子》、《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惠崇春江晚景》、《如夢令》、《絕句》、《南園》。夏景詩有3首,如《鄉村四月》、《入若耶溪》、《小池》。秋景詩有《蘇幕遮》、《題菊花》,《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日夜大雨三月,秋苗以蘇,喜而有作》。冬景詩有《早梅》、《梅花》、《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另外還有詠史詩《西施》、《汴河懷古》,有思親思鄉類詩歌:《涼州長詞》《春望》、《黃鶴樓》、《逢入京使》、《秋思》、《行行重行行》。有言志類的詩歌《浪淘沙》、《題菊花》、《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龜雖壽》、《訴衷情》、《行路難》、《滿江紅》、《石灰吟》。對封建制度、封建統治的控訴的詩歌;《蠶婦》、《朝天子?詠喇叭》、《滾綉球》、《石壕吏》,在分類出示這些詩歌同時對這些詩的名句進行復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學生容易記憶,背出後又不易忘記。其他還有民歌類,如勸人惜時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表示作者民族氣節的詩歌《過零西洋》,表現作者憂憤心情的有陸游的「位末卑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等等。總之:只要大家尋找規律,認真復習,背誦內容還是能好好掌握的。

❼ 背誦了名言警句,卻不知如何運用,就是不太用的著怎麼辦

我以前也是這樣,一般背名言警句就是想提高一些作文的內涵,可是文章一寫專起來就忘了用。
所以我屬建議,在文章沒寫之前先列提綱,然後花一點時間把能夠想到的相關的名言警句用上。
一開始可能會花很長時間,但時間一長效果就出來了!!!

❽ 高中語文會考古詩默寫哪些是重點

不好說,最好全背下來,不要抱僥幸心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