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細雨
『壹』 賞析「細雨微風岸,危檣獨夜舟」這句詩
應為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夜裡孤零地停泊著。這里不是空泛地寫景,而是寓情於景,通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貳』 關於雨的古詩和賞析
1、《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賞析: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贊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來贊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贊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2、《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賞析: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前者認為李商隱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認為在此之前李商隱已有過巴蜀之游。也有人認為它是寄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
3、《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賞析:
從詩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游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兩種不同的景緻,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盪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濛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緻。「瀲灧」,波光閃動。「空濛」,煙雨迷茫。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4、《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賞析:
這首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正如李煜後期詞反映了他亡國以後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確實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訴說內心的極度痛苦,具有撼動讀者心靈的驚人藝術魅力。此詞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5、《虞美人·聽雨》
宋代: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賞析:
歷代詩人的筆下,綿綿不斷的細雨總是和「愁思」難解難分的,如:「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但是在蔣捷詞里,同是「聽雨」,卻因時間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感受。詞人從「聽雨」這一獨特視角出發,通過時空的跳躍,依次推出了三幅「聽雨」的畫面,而將一生的悲歡歌哭滲透、融匯其中。
『叄』 馮驥才的細雨品京都的賞析
馮驥才先生寫的《細雨品京都》。雨中京都的寶塔,古樹雪舟,榻榻米上吃著煮豆腐,花蝶雨中戲舞,濕漉漉的老街,雨打竹葉的聲響,京都的氣質躍然紙上。只在那一瞬間,起了吃烤肉的念想。
『肆』 《春夜細雨》的賞析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
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贊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來贊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贊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不是嗎?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你看它多麼「好」!
第二聯,進一步表現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著和風細細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著冷風,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著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樣的雨盡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的「知時節」,還不足以完全表現雨的「好」。等到第二聯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著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一會兒,就雲散天晴,那「潤物」就很不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第三聯。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雲,地上也象雲一樣黑。好呀!看起來,准會下到天亮。
尾聯寫的是想像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艷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濕」,一朵朵紅艷艷、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那麼,田裡的禾苗呢?山上的樹林呢?一切的一切呢?
浦起龍說:「寫雨切夜易,切春難。」這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了詩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樣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里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里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於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第二聯所寫,顯然是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裡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著覺。由於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所寫,分明是看見的。看見雨意正濃,就情不自禁地想像天明以後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悅的心情,又表現得多麼生動!
中唐詩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和那些朱門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對春雨「潤物」的喜悅之情難道不是一種很崇高的感情嗎?
【詩文解釋】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植物萌發生長的時侯,它隨著春風在夜裡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天亮後,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肅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
《春夜喜雨》創作背景及思想內容:這首詩寫於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時杜甫因陝西旱災來到四川定居成都已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因而對春雨之情很深,寫下了這首詩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春夜喜雨》抒寫詩人對春夜細雨的無私奉獻品質的喜愛贊美之情。全詩這樣寫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江濕處,花重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贊盛春雨。「知時節」賦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來,春雨體貼人意,知曉時節,在人們急需的時候飄然而至,催發生機。多好的春雨!首聯既言春雨的「發生」,又含蓄地傳達出作者熱切盼望春雨降臨的焦急心緒。頷聯顯然是詩人的聽覺感受。春雨來了,在蒼茫的夜晚,隨風而至,悄無聲息,滋潤萬物,無意討「好」,唯求奉獻。瞧,聽雨情景作者體察得多麼細致,就連春雨灑灑,靜默無聲也被詩人聽出來了。可見,驚喜於春雨的潛移默化,詩人徹夜難眠。頸聯緊承頷聯,詩人唯願春雨下個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憂,推門而出,佇立遠眺,只見平日涇渭分明的田野小徑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見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漁火紅艷奪目,又反襯出春夜的廣漠幽黑,也從側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聯系想像之辭,詩人目睹春雨綿綿,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錦官城將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花之紅艷欲滴、生機盎然正是無聲細雨潛移默化,滋潤洗禮的結果。因此,寫花實乃烘托春雨的無私奉獻品格。
通過以上對詩句的分析,不難看出,杜甫是按這樣一條情感思路來構思行文的,即盼雨——聽雨——看雨——想雨。俗話說,「春雨貴如油」,不錯的,對於這珍貴如油的春雨,眾人皆盼,詩人亦然。而當春雨飄然降臨的時候,詩人更是驚喜不已,甚至卧床靜聽,徹底夜難眠,迫切希望它下過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於是輕手輕腳,推門遠眺,靜觀無邊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飄灑的春雨,作者又驚喜地聯想到第二天錦官城滿城春色。詩歌意在盛贊春雨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這份對春雨的喜愛之情描繪得如此細膩逼真,曲折有致,這不能不令人驚嘆杜甫洞幽顯微,體物察情的藝術功力。
此外,詩歌細節的捕捉和描繪也能體現詩人體物察情的優長。「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字擬人化,摹春雨來監悄無聲息、無影無蹤的情態,頗具情趣,誘發人們對春雨的喜愛之情。「潤」字傳達神,准確而生動地寫出了春雨滋潤萬物,靜默無聲的特點,既繪形,又言情,形情皆備,精深獨妙。「花重錦官城」,著一「重」字,准確地寫出了經受春雨一夜洗禮滋潤之後錦官城花朵紅艷欲滴,飽含生機的情態,寄寓了作者對春雨的盛贊之情。「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則又抓住典型細節,工筆細描,精妙傳神地渲染出春雨迷濛、色彩迷離的氛圍。總之,杜甫的《春夜喜雨》無論在錘字煉句方面,還是在意象的捕捉、細節的描寫方面,都體現了他體物察情,精細入微的過人之處。結合杜甫詩風沉鬱頓挫來對比賞讀,我們必將獲得對杜詩另一種生命情趣的深刻理解。
『伍』 綿綿細雨詩欣賞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細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畫簾金額.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陸』 細雨李商隱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帷飄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當時意,蕭蕭發彩涼。
賞析李商隱寫了不少詠物詩,不僅體物工切,摹寫入微,還能夠通過多方面的刻畫,傳達出物象的內在神韻。這里舉兩首題材相近的作品作一點分析比較。
前一首詠微雨。微雨是不易察覺的,怎樣才能把它真切地表現出來呢?詩中描寫全向虛處落筆,藉助於周圍的有關事物和人的主觀感受作多方面的陪襯、渲染,捕捉到了微雨的形象。開頭兩句寫傍晚前後微雨始落不久的情景。靄,霧氣。稍,漸漸。微雨初起時,只覺得它隨著林中霧氣一起浮動,根本辨不清是霧還是雨;逐漸地,伴同夜幕降臨,它分得了晚間的絲絲涼意。後面兩句寫夜深後微雨落久的情景。迥,遠。虛,空。微雨久落後氣溫下降,人坐屋內,盡管遠隔窗戶,仍然感覺出寒氣透入戶內,侵逼到閃爍不定的燈火上;同時,落久後空氣潮顯,雨點不免增重,在空寂的庭院里,可以聽得見近處水面傳來細微的淅瀝聲。四句詩寫出了從黃昏到夜晚間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過程,先是全然不易察覺,而後漸能察覺,寫得十分細膩而熨貼,但是沒有一個字直接刻畫到微雨本身,僅是從林靄、夜涼、燈光、水聲諸物象來反映微雨帶給人的各種感受,顯示了作者寫景狀物工巧入神的本領。下字也極有分寸,「初隨」、「稍共」、「侵」、「冷」、「虛」、「近」,處處扣住微雨的特點,一絲不苟。
如果說,《微雨》的妙處在於避免從正面鋪寫雨的形態,只是借人的感受作側面烘托,那麼,《細雨》的筆法則全屬正面鋪寫,不過是發揮了比喻及想像的功能,同樣寫得靈活而新鮮。
詩篇一上來打了兩個比方。白玉堂,指天宮,相傳中唐詩人李賀臨死時,看見天上使者傳天帝令召喚他上天給新建的白玉樓撰寫記文。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藍澄明的天空好象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這里將細雨由天上灑落,想像為有如天宮白玉堂前飄拂下垂的帷幕,又象是從天空這張碧牙床上翻卷下來的簟席。帷幕、簟席都是織紋細密而質地輕軟的物件,用它們作比擬,既體現出細雨的密緻形狀,也描畫了細雨隨風飄灑的輕靈姿態。接下來,再借用神話傳說材料作進一步形容。楚女,指《楚辭?九歌?少司命》里描寫的神女,詩中曾寫到她在天池沐浴後曝曬、梳理自己頭發的神情。蕭蕭,清涼的感覺。這里說:想像神女當時的意態,那茂密的長發從兩肩披拂而下,熠熠地閃著光澤,蕭蕭地傳送涼意,不就同眼前灑落的細雨相彷彿嗎?這個比喻不僅更為生動地寫出了細雨的諸項特徵,還特別富於韻致,逗人遐想。整首詩聯想豐富,意境優美,如「帷飄」、「簟卷」的具體形象,「白玉」、「碧牙」、「發彩」的設色烘托,「蕭蕭」的清涼氣氛,尤其是神女意態的虛擬摹想,合成了一幅神奇譎幻、瑰麗多彩的畫面。比較起來,《微雨》偏於寫實作風,本詩則更多浪漫情味,從中反映出作者詠物的多樣化筆調。
『柒』 描寫雨的詩句和賞析有哪些
1、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賞析: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就夢見自己騎著披著盔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2、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賞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鄉村生活。
3、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賞析:寫山中溪流:荊溪蜿蜒穿流,溪水清淺,因溪水沖刷而泛白的石頭星星點點地露出水面。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
賞析: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植物萌發生長的時侯。
5、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賞析:新雨過後山谷里空曠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
6、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賞析:昨夜我在朦朧中曾聽到一陣風雨聲,現在庭院里盛開的花兒到底被搖落了多少呢?
7、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賞析:粘天芳草,千里萋萋,極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閨中人的心也輕颺到天盡頭了。
8、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賞析:陽春三月,杏花開放,綿綿細雨彷彿是故意要沾濕我的衣裳似的,下個不停;輕輕吹拂人面的風帶著楊柳清新氣息的暖風令人心曠神怡。
9、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 / 咸陽城西樓晚眺 / 西門》)
賞析:烏雲開始從皤溪上起來,太陽從西城外的慈福寺閣後沉落下去。周圍的群山,雨意越來越濃,大雨即將到來,城樓上,已是滿樓的狂風。
10、一寸柔腸情幾許?薄衾孤枕,夢回人靜,徹曉瀟瀟雨。(惠洪:《青玉案·絲槐煙柳長亭路》)
賞析:詞家有主張「詞不宜和韻」的,因為詞句參差,音律很嚴,難以使抒寫的情思與限定的聲韻吻合無間。但樂此不疲以聘其才的仍大有人在,其「善用韻者,雖和猶如自作」,這首小令便是如此,因而頗為著名。
『捌』 要怎樣來欣賞李商隱的唯美五絕《細雨》表達什麼意境
五言絕句,是最短的詩歌體裁,總共只有二十字,但偉大的詩人,能帶著鐐銬跳舞,他們往往能在有限的二十字中,傳達出無限的藝術美感。晚唐詩人李商隱,也寫過很多經典的五絕,他最有名的五絕就是《登樂游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傳唱千古的名句。不過,今天我們要讀的是一首不那麼知名的五絕《細雨》,這首《細雨》,雖不如《登樂游原》那麼知名,但是寫得異常唯美,讀來有著無限的美感享受。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李商隱的這首《細雨》,雖然只有二十字,但有著極為豐富的意蘊,讀來有無限的美感。紀曉嵐《玉溪生詩說》中評其是“小詩之極有致者”,評得極是。
『玖』 朱自清的《細雨》詩歌賞析,全詩加賞析,不要太長。
細雨 東風里,掠過我臉邊,星呀星的細雨,是春天的絨毛呢。《細雨》是朱白清1923年嘗試創作的一首優美的小詩。朱自清(1898——1948),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揚州。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以散文創作而聞名於現代文壇,但對新詩的創作也是花了不少心血的。他的詩歌,形式多種多樣,小詩便是其中之一。 賞析1:《細雨》這首小詩以凝練、暗示的手法,極為儉省的筆墨勾勒出了東風化雨、生機盎然的春風細雨圖,渲染了一種清新輕盈的意境,真切地表達了詩人對春之來臨的喜悅心情。詩人在語言運用上頗見功力。特別是用「絨毛」來比喻春天的細雨,准確地抓住了具體物象的特徵,貼切地把春雨的纖細、輕忽、暖融等特點形容到位了。以「星」形容雨之細小,已是不同凡響,然後,「絨毛」之喻則更是直訴人的視覺、感覺和觸覺,不僅把「星」具體化了,而且也點明了「東風里」這一特定環境,從而進一步把春雨這一形象強化了。 賞析2:詩中以「星」形容雨之細小,然後,以「絨毛」直訴於人的視覺、感覺和觸覺,不僅把「星」具體化了,而且進一步把春雨這一形象強化了。這首小詩以凝練、暗示的手法,用極為儉省的筆墨勾勒出了東風化雨、生意盎然的春風細雨圖,渲染一種清新輕盈的意境,真切地表達了詩人對春之來臨的喜悅心情。
『拾』 像篩子篩過一般的細雨賞析
①《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 ②沒有食物(麵包)、沒有枕木、有人開小差、有匪徒襲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