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粉墨舞賞析

粉墨舞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19 11:13:26

❶ 求分享昆明街舞教的好的地方!我好喜歡粉墨的舞呀!急急急!

我知道一個地方,我曾經去那裡學習過。表演的時候去那租的教室然後找裡面的老師給版我們教粉末的那個權舞蹈。那個地方是在文化巷那個警察局那的斜對面,是一個叫好像叫一個街舞學校。然後那隻有一個學校也挺好找的,小姐姐你可以去那兒看一下,他們那的那個韓舞的老師教的很好。

❷ 有沒有桃李杯上舞蹈的賞析 和編排手法,詳細的

古典舞《孔乙己》用短短六分鍾再現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文學人物形象。作品依據原著內容以「想像式」的藝術處理,通過喝酒、偷書、斷腿三部分刻畫出一個飽讀詩書卻科場失意、窮困潦倒卻好吃懶做、想要清白卻不免偷竊、怕人嘲笑卻自欺欺人、嚮往上流社會卻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可憐書生孔乙己,周遭環境的麻木不仁使其遍嘗冷漠,只有在酒精的麻醉中尋求平衡,矛盾而復雜的人物性格及悲慘遭遇,寄託著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鮮明態度,更表達了作者希望國人恪守做人原則、自強自立的強烈願望。
舞蹈共分三段,第一段,演員從歡快的音樂聲中出場,一身破爛的長衫、青白臉色、額上青筋條條綻出、臟亂的頭發和指甲、亂蓬蓬的花白鬍子,這些都是孔乙己的典型外貌特徵,接著,在歡快的音樂聲中,演員用幽默的肢體語言及豐富的面部表情表現了孔乙己在小酒館里與人猜拳、教小孩子們寫「茴」字五種寫法的情景,當我們為演員詼諧幽默的表演感到忍俊不禁時,孔乙己在笑聲中粉墨登場和在笑聲中強自表演的人物形象也塑造成功了。第二段著重刻畫孔乙己去員外家偷書被人發現後追打的畫面,舞台上,一束強光打下來,暗示孔乙己偷書被人發現,音樂也從起初的安靜變為尖銳刺耳的嘈雜聲,象徵周圍人群對孔乙己的呵斥,此時演員一會兒指天一會兒指地,環顧四周後極具爆發力的動作彷彿孔乙己在極力爭辯「竊書不能算偷」,但他的思想與現實處境是矛盾的,四周人聲鼎沸起來,他仍舊被人追著打,追打的這段既展現了演員的功底也符合情節的體現,誇張又富有神韻,最終,孔乙己被打斷了腿抱頭蜷成一團倒在地上,眼神悲涼。第三段,管弦樂合奏《迎春》的音樂響起,充滿滄桑感的三弦營造了寧靜安詳的氛圍,亦透著幾分凄涼,天空下起鵝毛大雪,被打斷腿的孔乙己卧坐於地,風雪交加,貧病交加,他雙手撐地俯身拖著斷腿前行,大提琴的交響合奏催人淚下,令人止不住的同情。音樂《迎春》體現的是寒冬將終靜候春天到來的心情,預示在歲月的磨礪中歷經悲歡離合仍然堅強不屈的人生態度和跌倒後爬起來不言放棄的人生境界,用在這里反襯孔乙己的不幸遭遇,直指魯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本意,情節構思巧妙音樂選用別具一格,但編舞的出色顯然不止於此,在舞蹈的末尾,半躺於地的孔乙己就快要死去時,傳來一陣童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作為整個舞蹈的神來之筆,如文章《孔乙己》那樣,空下一大段留白,欲言又止,嘎然結束。正是這樣的一段留白,留給觀眾很多思考空間,孔乙己死了,他真的死了嗎?他的死真的只是封建教育的毒害嗎?
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人物了,其茴香豆「茴」字的四種寫法;「多乎哉,不多也」的語調;以及排除、摸出幾文錢的細微動作等情景,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使讀者記憶深刻。正因觀眾十分熟悉孔乙己,對於編導的創作來說,卻是一把「雙刃劍」,既要脫泥於文字語境中的孔乙己,用肢體語言去表現孔乙己;又要形象地去表現一個又窮又懶、好喝酒好面子,有著偷盜惡習卻令人憐憫的孔乙己,一個在麻木不仁的環境中,嘗遍冷漠,在畸形社會中,逐漸遠去的孔乙己。 舞蹈在一段歡快活潑的音樂中開始,「孔乙己」穿著破舊不堪的長衫,臟亂蓬鬆的頭發,弓著身子,懷里似乎揣著東西急促出場。隨後,手如酒杯,飲酒為樂,好不歡喜。觀眾一下子就能從人物的造型,認出一個窮困潦倒、生活邋遢的孔乙己。編導對於人物的動態塑造十分到位,其一言一行沒有脫離原著人物的性格,動作幽默詼諧,情緒俏皮風趣。這一段的舞蹈語言輕松歡快,與作品結束時的凄慘悲涼形成巨大反差,應該說為作品的悲劇結尾埋下伏筆,在審美心理上形成一張一弛的喜劇效果和藝術反差。 第二段,舞蹈依然根據文本的敘事路線,描繪孔乙己「竊了」員外家的書,遭到毆打,以至把腿打斷的情景。背景音樂為一段痛苦的「喊痛聲」,其聲音悲慘凄涼,聲聲如針芒刺痛觀眾的心。在音樂的渲染下,動作誇張放大,表情到位,編導著力去描繪人物的內心扭曲。
第三段,孔乙己的腿被打斷後,凄涼地坐在地上,讓人同情,場景營造恰到好處。編導在這一段,動作以雙腿盤坐為主,孔乙己神情呆滯,動作木訥,內心孤獨。最後,舞蹈在一段童聲朗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的聲音中結束。讓人有種說不出卻有點哽咽的感覺,令人回味無窮,感慨萬千。 整個作品運用誇張精練的肢體動作,通過偷書、被打、斷腿三部分來描述
「孔乙己」悲劇性結局,舞蹈沒有陷入繁雜瑣碎的敘事當中,依據文本內容以「想像式」的藝術處理。動作無高難度,但是誇張詼諧,表情豐富逼真。演員孫科的表演,十分到位,每一個眼神都無可挑剔,給舞蹈增色不少。音樂的剪輯也很有特色,如人物內心的真實傾訴。

❸ 粉墨日專回歸,超強表現力令人驚嘆,全團小腰精名不虛傳,這是又來圈錢了嗎

說起日本,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個國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並且對於日本的一些明星也是很熟悉的,而就在近期,日本的一個娛樂團隊粉墨(blackpink)正式回歸,那麼粉墨(blackpink)這次回歸是只為圈錢嗎?


而在粉墨(blackpink)團隊當中的各個成員也都是非常多才多藝的,不僅如此,其容貌也都是一頂一的好,其實金智秀更是這次回歸的一個門面,如果你細心一點就會發現金智秀的臉其實是演員臉,是非常有特色的,能夠給人留下很美的一個第一印象,除此之外,她們這次回歸的預告片當中也更是給人有一種強勢歸來的感覺,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次的回歸預告片中的色調色系完全是以冷色系為主的,給人一種高冷的感覺。

❹ 昆明粉墨舞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昆明復粉墨舞韻文化傳播有制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4月2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演出除外)等。
法定代表人:賈青濤
成立時間:2014-04-28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3011110021821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環城南路270號春天映象青年公寓A單元12層1210號

❺ 水袖舞的介紹詞

說起復水袖,大家不會感到陌生制。它來自於戲曲舞蹈中,我們今天的中國古典舞借鑒和繼承了戲曲舞蹈獨特、鮮明的風格和形態。水袖也是繼承和發展的一部分。本文所要談的兩個「力」——用力及表現力,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如果不經過正確的「用力方法」來訓練,到了舞台上水袖就象兩條不聽使的 布條,收不回,出不去,演員和觀眾都捏一把汗,毫無美感可言,更無法談及「表現力」了。反之亦然。如果只掌握了水袖的技法,卻沒有通過身體的表現力去體現水袖那如「行雲流水」般的美感,那麼水袖僅僅只是一種技能而已,不但不能體現出舞蹈中的韻律美,反覺多餘、牽強。我認為這兩個「力」之間的關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也可將二者合而為一,理解為同一個「力」的兩個階段:始於「用力方法」,即用身體的協調力和表現來帶動水袖正確的用力技巧;成於「表現力」,運用水袖的修長、多變來表現人體形態和思想感情。

❻ 粉墨是什麼意思啊!

一、粉墨的意思:

1、敷面畫眉的白粉與黑墨,指婦女的妝飾。演戲化裝。

2、比喻事物迥然有別。

3、比喻美麗的色彩。

4、修飾文詞,使其含義有所分別。

二、拼音:[ fěn mò ]

三、引證解釋: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鴻所願哉?」

白話:我要的是穿粗布衣服,可以同我一起到深山隱居的人哪。你現在卻穿著綺麗的絹綢衣服,塗脂抹粉,這哪裡是我希望的意願呢?

(6)粉墨舞賞析擴展閱讀

相關成語

1、粉墨登場

讀音:[ fěn mò dēng chǎng ]

意思:化裝上台演 戲。今多比喻壞人經過一番喬裝打扮爬上政治舞台。粉墨:化妝品,這里指化裝。

出處: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三·京師梨園》:「其間粉墨登場,丹青變相。」

白話:裡面的演員化妝登台演戲,臉上的顏料蓋住了本身的面目。

2、粉墨人生

讀音: [ fěn mò rén shēng ]

意思:人的一生中,在事業,感情,家庭的發展和歷練下會學會製作一張張不同的面具,而且會在不同時期用不同的面具來度過人生不同的階段。

出處:明·臧懋循《元曲選後序》:「而關漢卿輩至躬踐排場,而傅粉墨。」

白話:關漢卿親自上台排練,並且臉上塗了油彩。

❼ 粉墨舞蹈觀後感

好唄!

❽ 粉墨是什麼意思

粉墨是指唱戲人化的妝。

在舞台上他們通過畫不同的妝演繹不同人生。後來也指化內妝品。婦女化妝用的白粉與黛墨。容繪畫用的白粉與黑墨。泛指繪畫顏料。


(8)粉墨舞賞析擴展閱讀:

粉墨,是指唱戲的人化妝叫做粉墨,在舞台上他們演繹著不同的人生,卸下臉上的油彩,才是真實的自己。

婦女化妝用的白粉與黛墨。

《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 鴻 所願哉?」。

翻譯:梁鴻說:「我需要的是穿生毛皮、粗布衣服的人,是可以和我一起隱居在深山老林的。現在你卻穿著華麗的絲織,白粉塗敷、黛墨描畫,哪裡是我梁鴻所希望的?」

繪畫用的白粉與黑墨。泛指繪畫顏料。

唐杜甫《通泉縣署薛少保畫鶴》詩:「佳此志氣遠,豈惟粉墨新。」 明於謙《小像自贊》:「噫!若斯人者所謂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又何必假粉墨以寫其神耶?」。

❾ 戲曲舞蹈的意義

前言
戲曲和舞蹈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兩種藝術表現形態,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兩種藝術有很深的淵源,並且存在戲曲舞蹈共同發展的歷史時期,在元朝才開始出現分化,兩者開始了獨立的發展與存在形態。因此戲曲和舞蹈兩者之間的關系密切,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但是舞蹈汲取了一些戲曲元素,對舞蹈的發展以及內容豐富和表現形式多樣化都起到了促進作用。並於中國戲曲對舞蹈發展的影響理論研究比較豐富,主要談及影響以及兩者之間相互關系。如支佳藝在《戲曲舞蹈對於中國古典舞風格特性的影響及其美學意義研究》中詳細地論述戲曲的起源以及戲曲的舞蹈美學特徵,對戲曲所表現出來的形神兼備、寫意與寫實的藝術特點進行論述,並對戲曲在中國舞蹈中產生的影響做了詳細的探討,以案例的形式解讀戲曲與對舞蹈的影響和作用。王群在《淺談戲曲對中國古典舞的影響》文章中在對中國古典舞進行了解的基礎上探討戲曲所表現出來的藝術特徵,以及戲曲的演出風格,並就戲劇對中國古典舞的影響從動作、道具、音樂等方面分析。在姬常虹的《淺談中國古典舞與戲曲舞蹈之間的相互關系》文章中古典舞與戲曲之間關系,的研究必要性論述後,指出中國古典舞與戲曲之間,在身段和技法上的聯系比較緊密,水袖、劍等等方面的運用有相通的地方;在意境方面有相似之處;在虛實表現、點與線、情感表達上有一定的差異。湯欣超在《戲曲舞蹈對中國當代舞蹈的影響和作用》中對戲曲與舞蹈的關系進行了梳理,從戲曲對題材選擇影響以及動作選題方面的影響,進行了詳細的探討戲曲對舞蹈的的影響,並輔以案例進行論證。在任楠的《淺談戲曲舞蹈對民族舞蹈的影響》文化間,從舞蹈與戲曲的淵源說起,指出戲曲舞蹈是對傳統舞蹈的一種繼承,繼承了舞蹈中形體動作,並對舞蹈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貢獻。李濤在《淺談戲曲對舞蹈的影響》文章中指出戲曲對舞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舞蹈選題題材的創作產生了影響,二是對舞蹈創作中的動作、表現手法以及敘事方式等都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綜上文獻分析可以看出來,中國戲曲對舞蹈發展的影響研究還是比較廣泛。基於此,本文採用理論與案例結合和比較分析的方法,探討中國戲曲對舞蹈發展的影響,希望能在研究中對中國戲曲與舞蹈之間關系有進一步的理解。理論上可以豐富戲曲與舞蹈發展方面的研究;在實踐上,筆者可以通過主題的研究,對戲曲方面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和理解,對戲曲與舞蹈之間的關系也有更深入的把握。理解一些舞蹈動作以及表現形式的淵源,並拓展自身的藝術想像空間以及創作思維。

一、戲曲與舞蹈的關系分析
從目前戲曲與舞蹈的起源以及表現形式來看,兩者都源於古代樂舞,決定了戲曲與舞蹈之間有許多共性;也就是說戲曲與舞蹈兩者之間有藝術共通性。同時因為獨立發展後各自發展方向以及藝術融合能力不同,也表現出一些差異。
(一)戲曲與舞蹈起源
舞蹈出現在我國古代夏商周時期,從人們的生產勞動以及祭祀活動中的歌舞演化而來,具有鮮明的祭祀和自娛特徵,並稱之為樂舞。《樂記·樂象篇》記載「有樂而無舞,似替者知音而不能見;有舞而無樂如啞者會意而不能言,樂舞啟節,謂之中合。」也正是說明了舞蹈自古代以來就和音樂形成伴生關系,這就是載歌載舞的宮廷舞蹈;民間的舞蹈也是以民間音樂或口號實現伴奏,表達歡樂之情,豐收或節日慶典或祭禮,都少不了歌舞表演。樂舞一直延續到封建王朝結束。戲曲是由樂舞演化而來,在宋元時期出現,到今天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戲曲的演化改變了樂舞表演模式,以綜合表現手法,通過說唱的方式來表達戲曲的主題思想,舞蹈動作在戲曲中的作用是通過肢體語言配合說唱對主題進行更深入的解讀和詮釋。到了元朝,戲曲發展到了全盛時期,形成了不同的戲曲派別。
(二)戲曲與舞蹈的藝術關聯與區別
戲曲與舞蹈一樣作為交叉學科和多種藝術形式的綜合體,表現出強大的藝術融合特徵;同時因為舞台表現形式的不同,戲曲相對比舞蹈顯得更有包容性。
1.關聯
戲曲與舞蹈的關聯非常緊密,戲曲是從樂舞中演化而來,舞蹈同樣也是從樂舞演變而來。戲曲是我國傳統的藝術表演形式,表現出非常鮮明的綜合性特徵,囊括了音樂、舞蹈、美術、雜技、文學等多種文化藝術門類,實現舞台體現,具有強大的融合性和包容性。因此在內容上表現得非常豐富,形式多樣化,人物思想情感以及情緒表現得豐富鮮明。同時戲曲的生活化和戲劇化特點也非常鮮明,故事情節復雜曲折,懸念迭出。明朝姚旅對戲曲有這樣的評價:古代歌舞乃「今戲場歌舞之遺意」。意思是說戲曲繼承了古代樂舞的風格及表現形式,這也證明戲曲與樂舞之間的傳承關系。同時也說是說明了舞蹈與戲曲之間共生同原的關系。舞蹈在戲曲中的作用,是遵照戲曲的情境對故事情節、矛盾懸念的發展進行揭示和推進,塑造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舞蹈自身源自於古代的樂舞,具有宮廷舞蹈的風格特徵以及民間舞蹈風格;因此程式化突出,藝術觀賞性突出,美學特別鮮明,
創作獨特,成為戲曲藝術發展的重要內容。所以舞蹈與戲曲兩者之間相融相通,戲曲把舞蹈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和基礎,提煉了我國古代樂舞中的動作,以唱、念、做、打的藝術表現手法實現主題呈現。從藝術起源以及表現形式上來看,戲曲與舞蹈之間具有美學互補性和藝術互通性,擰、傾、圓、曲的藝術表現形式普遍存在於戲曲和舞蹈中。戲曲與舞蹈的融合和相互影響,為舞蹈藝術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舞蹈是戲曲動態美得以實現的依據和前提,與戲曲保持著交叉、融合、統一卻有別的關聯,相互交織在一起,在舞台動靜結合之下,為觀眾提供了內容更豐富,表演手法多樣化的戲曲舞蹈作品。
2.區別
戲曲與舞蹈兩者之間的差異比較明顯,戲曲是以歌舞形式,進行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故事敘事、矛盾沖突的體現。舞蹈則是以情緒為引導進行舞台動作的表現來完成人物的形象塑造,抒發情感,完成故事情節的推進。從感官上來講,戲曲對人物的性格以及情感等方面的表達會更加直接,也更豐富,這也就導致戲曲表演更容易為觀眾理解和接受。舞蹈通過動作來完成人物情緒以及心理起伏的體現,相對於戲曲來講就顯得更加晦澀一些,觀眾如果不事先了解舞蹈的創意,則很難通過舞蹈表演中的片斷和情節理解舞蹈的主題以及所要表達的情感內涵。戲曲作為語言與動作的結合體,通過語言更容易反應人物的內心情緒波動變化,舞蹈相對來講則沒有那麼直接和直觀,動作與情感的融合不容易為觀眾准確理解。從學科交叉來看,戲曲與舞蹈都屬於多學科和多個文化藝術門類相結合的舞台藝術,但是戲曲的藝術綜合表現更加突出一些,主要表現在舞台上,交叉學科或藝術門類的表現更突出,如武術、雜技等在舞台上翻騰過程中表現得相對明顯,或獨立於其他動作之外自成體系,而又巧妙融合在整個主題中。舞蹈則把這些交叉藝術的特徵以及動作技巧融合在舞蹈動作中,以借鑒或消化為自身的一部分,表現在舞台上。
綜合來看,戲曲與舞蹈之間的差異與共性都非常明顯,從藝術內涵上來講,戲曲大於舞蹈,在傳統文化藝術表現能力方面更突出,內容更豐富。從表現形式上來看,戲曲比舞蹈表現得更加靈活多變。
二、戲曲對舞蹈發展的影響
戲曲作為一項綜合性和包容性很強的藝術門類,集音樂、舞蹈、美術、武術、詩詞,戲劇等文學藝術元素於一體,形成獨特的藝術表現風格。在戲曲中對舞蹈的運用,更注重於舞蹈在戲劇中邏輯的表達和動作技巧性使用。通過舞蹈對人物生活以及形象進行敘事性體現和解讀,戲曲中表現技巧、表現形式、選題思路、動作創新等等都對舞蹈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舞蹈中可以看到許多戲曲元素的運用以及表現手法的體現,極大豐富了舞蹈藝術形態。比如中國古典舞、民間舞蹈都吸取了戲曲中的表現手法和人物塑造手段,融合於舞蹈藝術形態中,並成為舞蹈藝術個性體現的重要因素。
(一)表現形式的融合
舞蹈藝術美是通過形式美和內容美的融合統一來體現的,通過形式突出舞台藝術形象,讓人們可以感知理解舞蹈深層次的內涵和意蘊。因此舞蹈藝術的表現形式是為形象美服務,通過表現形式創造舞蹈獨特的藝術形象,從而為觀眾多側面理解舞蹈內涵創造機會,拓展觀眾的想像空間。戲曲對舞蹈表現形式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人物造型
人物外部造型涉及到服飾及道具方面的運用。比如在舞劇《粉墨春秋》中,大師兄這個角色作為長靠武生,通過靠身這個戎裝來突出他的角色特徵,被叉靠旗,使人物顯得更加威武庄嚴;厚底的靴子以及手中的長槍,塑造出武生威風凜凜的形象,突出陽剛之氣。大師兄造型,所採用的面料、色彩以及款式,遵從了京劇中的武生裝扮,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感,引發觀眾聯想。在鼓子秧歌中,舞蹈設置了各種角色,如炮手、大鼓、探馬、丁傘、花角、外角等,這些表現形式借鑒了戲曲中的各種角的設置。丁傘造型有京劇的色彩,帶黑白髯口或者化妝,左手持傘,右手持銅鈴,在舞蹈中扮演丑角兒的角色,戲劇色彩突出,也極具喜感。
2.舞台表現形式
戲曲的表現形式。在舞劇《粉墨春秋》中抖髯舞片斷,就是利用京劇中的髯口進行表演,把繞、抖、摟、推、托、吹、捻、撩、挑、托、捋、甩等動作體現出來,頭部不斷搖晃中,配合全身的抖和顫,舞台上髯口紛飛,形成了獨特舞蹈表現形式把舞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結合起來,豐富了舞劇《粉墨春秋》的舞蹈表演形式,極具視覺沖擊力。戲曲對中國古典舞的表現形式也產生重要的影響,扇子、劍等道具在古典舞中的運用,遵從了戲曲中這些道具的使用原則,具有打鬥的形式美,同時兼具身體的柔美,神形兼備的藝術特徵突出。
綜合來看,戲曲表現形式在舞蹈中的運用,豐富了舞蹈的人物造型方式以及舞台表現手法。舞蹈創作融合戲曲舞台表現手法或借鑒舞台表現策略,豐富了舞蹈的藝術表現形式,突出了舞蹈的形式美。
(二)內容的豐富
戲曲對舞蹈的影響,還體現在內容方面,利用戲曲的表演內容豐富舞蹈的內容,這對於戲劇來講具有非常突出的優勢。從內容上來看戲劇所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在利用舞蹈進行內容體現的過程中,不僅對舞蹈動作進行了融合,同時也為舞蹈提供了更多的內容選擇。舞蹈在發展過程中,編創的創新一個重要方向就是戲曲,通過戲曲,可以使舞蹈的內容表現更加多樣化,增加舞蹈的敘事功能以及可欣賞性,使得舞蹈的表意作用得到加強。比如在大型舞劇《粉墨春秋》中,編導把蒲劇的蹺功運用在舞蹈中,成為這個舞劇突出的藝術特徵。6位男旦腳著寸蹺,身穿水袖長袍,走上舞台,在狹窄的板凳邊緣進行表演,走出了蹺功退步、碎步、側步、碾步、龍擺尾等等等高難度的舞蹈動作;尤其是配合水袖表現出來的飛燕、獨立等舞蹈動作,更是加強了舞蹈表現的難度。這些都是山西蒲劇中的風格化動作,極大地豐富了《粉墨春秋》舞台表現。舞劇充分發掘和傳承地方戲曲的特點,把地方戲曲文化融入到舞劇中,豐富了舞劇的文化內容。
在大型舞劇《昭君出塞》的開場舞中,呼韓邪單於帶著自己的兒子復株累以及匈奴衛隊來到漢朝王宮未央正殿,卻發現沒有任何一人,受到冷落的一行人心懷怨氣;在漢元帝攜衛疆帶領的衛隊出場,因為長年征戰,雙方積怨很深。於是衛疆同復株累各自帶領衛隊斗舞。兩隊人馬的舞蹈就有突出的戲曲元素的應用,特別是衛疆帶來的衛隊,翻身、盾牌、弓箭的運用,使得整隊人馬孔武有力,而衛疆的連續空翻,手握長劍。把漢朝保家衛國的勇士們英姿颯爽的形象逼真地體現在舞台。豐富舞劇內涵和內容,渲染了舞台緊張的氛圍,為舞蹈《昭君出塞》交待了歷史背景。舞蹈中的道具運用也是傳承於戲曲,受到戲曲的影響,盾牌、弓箭、長劍的使用,表明了勇士們戍衛邊疆的決心和鬥志,借物言志,升華了舞蹈的主題,為王昭君出塞的使命做出更好的鋪墊。
戲曲對舞蹈內容創作方面的影響,豐富舞蹈的內在美,使得戲曲內容在舞蹈中得到傳承和發揚,不僅使舞蹈形式美得到更好的體現,更使舞蹈具有內容上的層次感,升華舞蹈的主題意蘊。對舞蹈創作來講是一種創新思維的體現,是對戲曲與舞蹈藝術共通性的把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體現。隨著藝術發展的融合,戲曲與舞蹈這兩個共生同源的藝術門類,會有更多的融合發展機會,舞蹈也會更多的借鑒戲曲內容表達方式和方法,利用戲曲突出舞蹈形式美和內在美的統一與融合。
(三)動作的創新
戲曲融合舞蹈的動作進行主題的詮釋和意境的體現,同時也對舞蹈動作的運用和創新產生重要的影響。一些戲曲中的動作技巧、絕活、特技等,如翻身、開打等,為舞蹈所吸收,成為舞蹈的個性動作。戲曲唱、念、做、打四大藝術手段中做、打兩項對舞蹈動作的影響最為突出。戲曲的動作具有高度程式化,比如生、旦、凈、末、丑都有自己的絕活和身段套路,也就是行當。而文舞的持扇、帕、傘、水袖也是戲曲典型的動作。這些動作具有較高的虛擬性和寫意功能,因此有靜動結合、神行兼備的特點,成為戲曲典型的藝術表徵。戲曲的這些動作對舞蹈的動作創新具有重要的影響,比如古典舞中水袖就是是源於戲曲中水袖,表現出長袖善舞的舞台風格。揮動長袖形成不同的舞台表現形式,讓袖在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舞蹈神韻表達中產生積極作用,比如在古典舞《桃夭》中,無論是向上揮舞長袖,還是長袖回轉繞體,無論長袖掩面而笑,還是長袖左右舞動,都能增加舞台的活力,提升了舞蹈的空間感。揚袖、拂袖、抖袖、繞袖,講究讓是手腕、肩、肘等關節的配合,實現發力,通過手臂和手腕以及上小臂配合發力把袖子彈射、揮舞、上提、銜接等水袖表現形態。
古典舞基本功「翻身」的動作是對戲曲翻身動作的繼承和發展。生、旦、凈、末、丑各有的「翻身」動作和技巧有所不同。比如在旦角,特別是武旦、刀馬旦等經常可以看到踢腿翻身、掖腿翻身等動作。在武生表演中掏腿翻身也是常見動作,也是靠把老生必有的表演動作。京劇的走邊、起霸等表現形式中,「翻身」表現各異,利用「翻身」表現出來的不同節奏和速度、連接表現手法來塑造不一樣的角色性格,從而形成與各個不同的人物形象,產生不一樣的舞台觀感,表達了不同的情感和情緒。中國古典舞對戲曲中「翻身」動作傳承和創新,從舞蹈藝術視角加以處理,使之成為重要的舞台表現形式,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達情感上產生重要的作用。融合了中國戲曲「翻身」動作形成了自己的「翻身」訓練體系。在古典舞「翻身」訓練過程中需要把握腰與胯作為軸線的重要性,這是「翻身」舞蹈動作的關鍵所在,然後用手臂作為動力結合舞蹈需要完成連續或單一的「翻身」動作,體現了古典舞擰、傾、圓、曲的藝術特徵。充分地利用腰部的柔韌性實現身姿與手臂的連接配合,在收放頓挫中體現了古典舞蹈在空間流動的弧線藝術特點。比如在古典舞劇目《大師哥小師妹》中的開場中小師妹的各種「翻身」動作:點翻身、吸腿翻身、一圈串翻身等等,不僅豐富了舞蹈的舞台表現形式,突出古典舞剛柔相濟的藝術特點,還體現小師妹活潑可愛的性格特點以及高興的情緒。戲曲對民間民族舞蹈的動作也產生重要的影響,在民族舞劇《小刀會》中舞蹈動作毯子功、跌、翻、滾、撲等戲曲動作技巧的運用,營造了舞台緊張的氛圍,輔以一些兵器的運用,使得舞蹈氣氛更突出,突出了中國人民英勇無畏的氣概。
由此可見戲曲動作對舞蹈動作創新與融合產生重要的影響,一些舞蹈動作借鑒戲曲動作的長處,形成自身的動作體系,比如說古典舞。而一些民族民間舞蹈中的動作,借鑒戲曲的動作,融合舞蹈自身的特點,使得舞蹈更具有韻味。比如山西《鞭桿舞》的打棍動作,就充分的利用戲曲打的技巧,與舞蹈的民間動作結合起來,突顯地方舞蹈的特色。可見戲曲對舞蹈動作的創新發展影響深遠和廣泛,並且這種影響還在持續發展。
(四)選題的多樣化
中國戲曲內容豐富,選題廣泛,在戲曲界流傳著一句話: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國。這句話是充分地說明了戲曲選題范圍非常之廣,上到國家大事,歷史事件,下到平民百姓,家長里短,內容豐富,故事題材不受限制。通過戲曲劇目的藝術化處理,實現真善美的弘揚,對一些丑惡現象進行批判和抨擊,實現戲曲的社會價值。現代戲曲有很多選題是古為今用,以古代事件對現代社會中的一些現象進行隱喻批評或者是影射。豐富的戲曲資源也就為舞蹈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選題創作參考。在舞劇、古典舞創作方面,選題更傾向於向戲曲學習和借鑒。比如中國第一部舞劇《寶蓮燈》就是以同名的戲曲改編而成。戲曲選題方面對舞蹈創作的影響一直沒有中斷過。再如在大型舞劇《昭君出塞》就是參考京劇劇目《昭君出塞》進行改編,一改以往歷史上對王昭君悲怨命運的刻畫,把她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與緊密聯系在一起,為邊疆安定團結,社會穩定貢獻自己的一生。王昭君成為民族團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符號,在今天來看,這個舞劇更有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全球發展策略,不僅在文化藝術交流方面進行創新和發展,更有了深層次的內涵和寓意。而大型舞劇舞劇《粉墨春秋》把中國戲曲發展與伶人們的學習和奮斗的故事,縮小在一個梨園戲班中,通過師傅以及徒弟們之間的故事以及情感刻畫了中國戲曲發展過程中的江湖恩怨,給觀眾呈現了戲曲創作以及發展中的艱辛與困難;《粉墨春秋》反映了人生百態、社會冷暖、人情事故,強化了戲曲人為了戲曲藝術所表現出來的堅忍不拔、不畏困難的精神,給觀眾塑造了一批勵志人物形象。同時《粉墨春秋》利用戲曲選題,也是對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弘揚。戲曲也為民間舞蹈提供了大量的選題,比民間社火中的一些舞蹈,現在流傳的廣場舞等等,都有一些戲曲表現形式。比如山西稷山民俗舞蹈《鞭桿舞》其取材就是戲曲《西廂記》的內容,還有打棍這個傳統的民間舞蹈就是戲曲的《三國戲》的內容,利用戲曲「打」進行舞蹈舞台體現。
因此從創作題材上來講,戲曲使得舞蹈的創作更加豐富,人物形象也更加多樣化,而從目前藝術多元化和多樣化發展的態勢來看,戲曲元素在舞蹈中的運用也更為廣泛。戲曲對舞蹈選題多樣化的影響更深入,為舞蹈編創帶來了靈感,豐富了創作素材,使得舞蹈具有濃厚的戲曲風格特點。
(五)藝術表現力提升
舞蹈藝術創作的本質是一種審美再創造過程,中國戲曲對舞蹈創作的影響,是豐富舞蹈審美特徵,對舞蹈藝術形象進行更深入的加工和處理,表現出極大互補性;從而提高舞蹈的藝術表現力,有助於人們理解藝術創作主體和作品主題要表達的思想內涵。戲曲可以舞蹈藝術表現形式,這也豐富觀眾審視舞蹈作品的視角,從更多的角度來鑒賞舞蹈的形式美。並進一步理解舞蹈的創作內容。所以戲曲在舞蹈內容上的影響和作用,成為舞蹈借鑒戲曲的重點,以戲曲多樣化的舞台內容處理策略,擴大舞蹈作品內容和內涵,從而升華舞蹈的主題思想。這就需要舞蹈創作在選題和動作方面能有更多的戲曲思維,突出舞蹈人物形象特徵,塑造性格鮮明的舞台角色。總之,戲曲對舞蹈的影響,最終會體現在舞蹈的藝術表現力,使之提升,從而使舞蹈具有更深刻的藝術內涵。
三、戲曲在舞蹈創新發展中的啟示和思考
戲曲在舞蹈創新發展中從多方面產生影響和作用,並在舞蹈中表現出很強大的敘事、表意、抒情功能,因此利用好戲曲,可以在舞蹈創作中有更多的創新思維表現。
(一)抓住共性,集思廣益
戲曲與舞蹈之間存在著許多藝術共性和相同點,因此從共性出發,藉助戲曲完成舞蹈創作,可以實現集思廣益,拓展創新思維,把戲曲文化與舞蹈文化融合到一起,以舞蹈的編創思維去解構戲曲文化,會使舞蹈產生與眾不同的藝術效果和美感,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底蘊。如《粉墨春秋》這個舞劇對梨園文化以及戲曲人的精神進行解讀,曲折豐富的故事情節,為觀眾深入理解戲曲以及戲曲人提供了更多的觀照。
(二)編創創新,戲舞融合
戲曲作為我國的一種藝術形態,在文化多元化今天,表現得越來越小眾。但是戲曲的表現形式以及包容性是其他藝術無法替代的。可以把戲曲作為舞蹈編創創新的寶庫,用現代思維去發掘戲曲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節發展、舞台表現形式方面的優勢,從而藉助戲曲元素進行舞蹈創作,從而突出舞蹈的創造創新能力,比如《粉墨春秋》、《昭君出塞》等大型舞劇對戲曲元素的借鑒和使用,戲舞充分融合。同時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對舞蹈創新發展的嘗試,為藝術融合提供更多的機會。

結論
綜合以上對中國戲曲對舞蹈發展影響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戲曲對舞蹈發展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多視角的,從舞蹈表現形式、舞蹈內容豐富、主題的選擇、動作創新等方面,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充分體現戲曲在舞蹈發展中,對其藝術表現力的提升是多樣化的。
2 戲曲與舞蹈都源自古代樂舞,有共同的淵源,這給舞蹈編創的創新提供了更多資源,也為舞蹈編創拓展了創新的空間。抓住共性,集思廣益,戲舞融合,可作為舞蹈編創的重要方向。

❿ 粉墨游戲的含義是什麼

粉墨是指唱戲的人化妝叫做粉墨,在舞台上他們演繹著不同的人生,卸下臉上的油彩,才是真實的自己。
粉墨游戲就是指虛偽客套的生活或是戀愛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