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這首詩的名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明)高啟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貳』 有關清明節的古詩 名句有哪些
唐代來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自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宋代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宋代晏殊的《破陣子·春景》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宋代高翥的《清明日對酒》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唐代白居易的《清明夜》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叄』 杜牧的《清明》你能寫出古詩中富含哲理的名句嗎
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小杜,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杜牧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怎見得呢?「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所謂「紛紛揚揚,降下好一場大雪來」。但是臨到雨,情況卻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於夏天的如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凄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慾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於「遊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麼什麼是「斷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靈魂嗎?不是的。在詩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清明這個節日,在古人感覺起來,和我們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風俗。除了那些貪花戀酒的公子王孫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復雜的。倘若再趕上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給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層愁緒。這樣來體會,才能理解為什麼詩人在這當口兒要寫「斷魂」兩個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
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里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問題也發生了。怎麼辦呢?須得尋求一個解決的途徑。行人在這時不禁想到:往哪裡找個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濕的衣服;最要緊的是,藉此也就能散散心頭的愁緒。於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路的呢?詩人在第三句里並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於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復,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我們看《小放牛》這出戲,當有人向牧童哥問路時,他將手一指,說:「您順著我的手兒瞧!」是連答話帶行動——也就是連「音樂」帶「畫面」,兩者同時都使觀者獲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詩人手法卻更簡捷,更高超:他只將「畫面」給予讀者,而省去了「音樂」。不,不如說是包括了「音樂」,讀者欣賞了那一指路的優美「畫面」,同時也就隱隱聽到了答話的「音樂」。
「遙」,字面意義是遠。但我們讀詩的人,切不可處處拘守字面意義,認為杏花村一定離這里還有十分遙遠的路程。這一指,已經使我們如同看到,隱約紅杏梢頭,分明挑出一個酒簾——「酒望子」來了。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生藝術聯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紅樓夢》里大觀園中有一處景子題作「杏簾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這里體會脫化而來,正好為杜郎此句作注腳。《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說,「我這里,用手兒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幾戶人家,那楊柳樹上掛著一個大招牌」,然後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從這里脫化出來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這只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那裡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實際生活中,問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詩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地聞訊而喜,怎樣地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地興奮地找著了酒店,怎樣地欣慰地獲得了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能「不管」了。他把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與讀者的想像,由讀者自去尋求領會。他只將讀者引入一個詩的境界,他可並不負責導游全景;另一面,他卻為讀者開展了一處遠比詩篇語文字句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像餘地。這就是藝術的「有餘不盡」。
這才是詩人和我們讀者的共同享受,這才是藝術,這也是我國古典詩歌所特別擅場的地方。古人曾說過,好的詩,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拿這首《清明》絕句來說,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凄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余,索然興盡,而是余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地方吧!
『肆』 清明節的名言名句
關於清明節的詩詞名句
1、欲清明把酒釋別愁,欲賞春花且忘憂。《清明祭版詩》
2、一權沾春雨一斷腸,飄零無計覓君鄉。《清明祭詩》
3、新鶯嘹亂柳煙低,斷魂春雨斷腸期。《清明祭詩》
4、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清明》
5、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
6、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閭門即事》
7、賞芳時節清明日,清明把酒釋別愁。《清明祭詩》
8、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
9、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清明》
10、清明節氣杏花天,詩酒清吟祭華年。折盡長條倚春雨,為君垂淚小窗邊。《清明祭詩》
11、輕紅沾雨不勝衣,才回倦眼又迷離。《清明祭詩》
12、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清明》
13、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長安清明》
14、漫見新柳嬌眼垂,疑君逸影踏風歸。《清明祭詩》
15、滿城風絮一層紗,寂寂青山不見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間孤月映梨花。《清明》
16、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途中寒食》
17、撩亂春風惹杏花,斷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詩》
『伍』 清明節古詩名句
等待,不是為了你能回來,而是要找個借口,不離開。雖然人生的某個階段還有未了的心願,有些不甘。最好,歲月無驚。若遇變故、紛亂,也有一顆處變不驚的心,一份進退自如的從容。
清明節詩句大全
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
2、賞芳時節清明日,清明把酒釋別愁。《清明祭詩》
3、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閭門即事》
4、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
5、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明)王磐
6、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宋)王禹俏
7、新鶯嘹亂柳煙低,斷魂春雨斷腸期。《清明祭詩》
8、遊客趨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煙乘曉散,榆火應春開。日帶晴虹上,花隨早蝶來。 雄風乘令節,餘吹拂輕灰。《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門率成》 【唐】李嶠
9、欲清明把酒釋別愁,欲賞春花且忘憂。《清明祭詩》
10、鍾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11、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清明》
12、清明節氣杏花天,詩酒清吟祭華年。折盡長條倚春雨,為君垂淚小窗邊。《清明祭詩》
13、輕紅沾雨不勝衣,才回倦眼又迷離。《清明祭詩》
14、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清明》
15、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長安清明》
16、漫見新柳嬌眼垂,疑君逸影踏風歸。《清明祭詩》
17、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陸』 清明節的古詩有哪些名句
1、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____晏殊《破陣子·春景》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____杜牧《清明》
3、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____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4、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5、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____高翥《清明日對酒》
6、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____王禹偁《清明》
7、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黃庭堅《清明》
8、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____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9、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____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10、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____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11、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____張先《青門引·春思》
12、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____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13、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____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14、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____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柒』 清明杜牧古詩的名句
《清明》
年代: 唐復 作者: 杜牧制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小杜,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甚至時有「疾風甚雨」。但這日的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這「雨紛紛」,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凄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捌』 清明古詩千古名句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回牧童遙指杏花答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這一天正是清明節,詩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在藝術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余,索然興盡,而是余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地方!
『玖』 清明這首詩的名句是什麼很急!!!!!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803-約852),字牧之,唐代晚期的著名詩人。人們把他和杜甫並提,稱他為「小杜」,稱杜甫為「老杜」。「小杜」有才華,有抱負,寫詩喜歡評今論古,抒發軍事、政治見解。他有不少描寫山水風光的小詩,名朗秀麗,清新自然,深受讀者喜愛。
①清明――我國傳統的掃墓節日,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後。
②欲斷魂――形容愁苦極深,好像神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
③借部――請問。
清明節的時候,詩人不能夠回家掃墓,卻孤零零一個人在異鄉路上奔波,心裡已經不是滋味;況且,天也不作美,陰沉著臉,將牛毛細雨紛紛灑落下來,眼前迷濛蒙的,春衫濕漉漉的。詩人啊,簡直要斷魂了!找個灑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頭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兒呢?
詩人想著,便向路旁的牧童打聽。騎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遠處一指――哦,在那天滿杏花的村莊,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攬行人呢!
這首小詩,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活靈尖現的雨中問路圖。小牧童的熱情指引,自然會叫詩人道謝連聲;杏花村裡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詩人心頭喚起許多暖意!
『拾』 清明節的詩詞名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杜牧《清明》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版。
——
顧太清權《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
韓翃《寒食
》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
晏殊《破陣子·春景》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淡盪春光寒食天。
——
李清照《浣溪沙·淡盪春光寒食天》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
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
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
馮延巳《鵲踏枝·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