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復古望江南賞析
⑴ <望江南》戴復古的詩歌是什麼意思
戴氏自雲:「賈島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語不妨村,誰解學西昆?」(《望江南•自嘲》)正是得失寸心知,自有獨到的見解,道出了繼承與創新的精髓。
作者在這首《望江南》序中說:「仆既為宋壺山說其自說未盡處,壺山必有答語,仆自嘲三解。」宋壺山,名自遜,字謙父,號壺山。工詞,有《漁樵笛譜》,已失傳。這首詞是宋謙父寄戴新刊雅詞後,戴讀其自說生平《壺山好》後而寫,是三首為自己解嘲的《望江南》中的第一首。 這是一首極罕見的、以詞論詩的作品,繼承了辛棄疾《虞美人》論杜叔高詩的傳統,頗感可貴。詞中肯定了賈島、杜甫的詩歌,對譏刺杜甫為「村夫子」的西昆體詩人,提出了批評,又流露了對自己詩詞的自負感。詞的語言朴實,但詞意卻曲折婉轉,詩乍一看,非常淺顯,其含意卻很深刻。表面上是自我解嘲,實際上表達了自己的深刻見解。這種婉轉的風格,主要是通過反說對比手法表現出來的。 上片,「田舍子」與「詩人」對比。詞的起首「石屏老,家住海東雲」,以平實的語言,點明自己的住處和出身,對自己隱居故里、生活清貧感到安然自得。但是竟被稱為詩人,而作詩是「無益費精神」的事。這是自我解嘲,一則表現了自己的一種懊惱心境,二則流露了對自己作詩人的自負。運用對比反說,似直而實曲。 其次,「富」「貧」對比。「千首富,不救一生貧」,是上片的注腳,是下文的起始,承上啟下,合情合理。物質貧乏,精神富有,是自己處境的寫照,又是賈島、杜甫的寫照。表達了對賈島、杜甫的同情,對自身境況的感嘆,「不救」透露了一種憤慨之情。「富」又包含著對自己詩詞的自負感。「富」「貧」並用,互相映照,似淺顯,含意卻深遠。 再次,賈島、杜甫的「瘦」「村」與西昆並提,形成對比。賈島一生凄苦寂寞,他的詩以善於錘煉字句取勝,以苦吟著稱,蘇軾有「郊寒島瘦」之說;杜甫也一生貧窮困頓,漂泊轉徙,詩以沉鬱頓挫的風格受人贊賞,而西昆體詩人楊億卻貶他是「村夫子」(見劉攽《貢父詩話》)。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一「瘦」一「村」,組織成句,其間包含著極豐富的內容,「瘦」、「村」既是賈島、杜甫在形模、言語上的特點,也是他們詩作的突出風格,「元自」、「不妨」二字顯示出作者對這兩種風格的肯定。詩人固窮,窮是詩人的生存狀況,正是「窮」,成就了詩名。「誰解學西昆」,為什麼不去學呢?原來西昆體詩歌,內容空虛,形式上追求對仗與華美,不過摭拾典故、堆積詞藻而已。似乎是不「瘦」不「村」,其實是華而不實。 雖然作者沒有明說,而是巧妙地運用了這個反問句,構成了對比,對西昆體的否定,就包含了對賈島、杜甫的肯定。造語平直含義卻是曲折婉轉,耐人尋思。 總之,這首詞以自我解嘲的筆觸抒寫自己的情懷、見解,造成了一種獨特的幽默氣質,詞中暗含著對自己詩作的自負,又對賈島、杜甫詩和西昆體表明了態度。運用對比反說的寫法,尤其巧妙增強了說服力,使詞情趣橫生,旨意深刻,耐人尋味。
⑵ 望江南的賞析
溫庭筠的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專悠悠。腸斷白蘋洲屬。
翻譯:梳洗完畢,獨自一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千帆過盡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頻洲上溫庭筠(公元812~870?)本名歧,字飛卿,太原祁縣人。他精通音樂,文思敏捷,傳說他作詩,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之稱。他年輕時行無檢束,生活放盪,長期出人歌樓妓館。不為統治者所喜。他屢試不第,卻常替人代作文。溫庭筠是唐代詩人中第一個大量寫詞的人。他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奠定了詞這種文學樣式在文壇上的地位。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詞,這首詞主要表現了一位因心愛的人遠行而獨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情感。
⑶ 望江南 李綱 江上雪譯文 全文賞析
譯文:老漁翁獨自在冰天雪地中垂釣,斗笠上只聽見雪彈子敲打的聲響,蓑衣上不時抖落堆積的雪花,若是把這幅景象畫出來,將是一幅絕妙的圖畫。天色已晚,漁翁消失在淡淡的雲煙中。小島上的竹籬茅舍就是漁翁的家,他釣滿一簍鯿魚和鯽魚歸家後,聽到的是一片兒童的歡笑。
原文:
江上雪,獨立釣漁翁。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圖畫若為工。
雲水暮,歸去遠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鯿圓鯽入輕籠。歡笑有兒童。
賞析:
「江上雪,獨立釣魚翁。」首二句化用柳宗元《江雪》中的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不僅化句,更是化意,柳宗元詩中所塑造的獨立不遷的漁翁形象自然地轉移到了本詞中,本詞正是以此為基點,作進一步的渲染和深化。
「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這兩句為染,如電影中的特寫鏡頭,突出漁翁形象。「箬笠」、「蓑衣」是漁翁的必備行頭,漁翁成了詩人們的一種自由人格的象徵。
「但聞」,只聽到,以動襯靜,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一樣,寫出環境之沉寂;「冰散響」點明聲音的來處,散同霰,冰霰即小雪粒,「冰散響」即小雪粒打在箬笠上發出的輕微細碎的聲響,間接地寫出漁翁寧靜如水的內心世界。
「圖畫若為工」,意謂此等雪景,圖畫怎能畫出。若為,怎麼能。李綱並非真的想成為一個漁翁,而是欣賞漁翁獨立自在的人格,詩人們通過詩詞來表現漁翁形象,也並非如畫工一樣逼真地描繪漁翁的外形,而是要遺貌取神。
從而攝取漁翁的精神人格,進而陶冶自我,達到漁翁一樣遺世獨立的人生境界,過一種自在自為的生活。因此無論多麼高超的畫技,如果只追求畫面的工整,是無法將漁翁的真精神傳達出來的。如果要給這幅圖畫命名的話,我們可以叫做「雪江獨釣圖」。
「雲水暮,歸去遠煙中。」「雲水」、「遠煙」營造出漁翁日暮歸去時蒼遠迷茫的環境。這句反用張志和「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詩意,但並不是因為忍受不了寂寞,要回到塵世的喧囂之中,這漁翁要歸於何處呢?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鯿圓鯽入輕籠。」嶼,小島。鯿,一種淡水魚,肉味鮮美。
縮鯿,縮著項的鯿魚。李綱畫筆一轉,從煙水蒼茫的雪江之上轉換到了讓人備感溫暖的竹籬茅舍,漁翁的家臨水而築依島而建,不僅自己,就連整個家都遠離了塵囂,真是一個清靜自在的世界!
「縮鯿」、「圓鯽」,還有其他種種美味的魚,一條條被順次放入輕籠之中,漁翁收獲的不僅是一種物質上的自足,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
「歡笑有兒童。」兒童的歡笑,一是因見到許多稀奇古怪的魚而感到驚喜,一是因為可以飽餐這些美味而歡喜,看到兒童們手舞足蹈的快樂勁兒,漁翁心裡如何呢?
這里寫兒童的快樂,其實是為了襯托漁翁的快樂,因為這快樂是漁翁帶給的,那種精神上的滿足足以抵償寒江垂釣的寒冷與寂寥,最後一句畫龍點睛,既點出漁翁的快樂,也交代了上一首漁翁寒江獨釣的原因。 如果我們也將詞的下片概括一下的話,應該叫「茅舍歡樂圖」。
這一幅圖與上一幅圖形成鮮明對比,而且互為因果,就像電影的兩個特寫鏡頭一樣,將它們組接到一塊,產生了豐富的意義。而這種意義是超出漁翁本身的,這種組接是李綱的匠心安排,體現的當然是李綱的內心世界。
李綱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怎會有如此閑情逸致呢?其實如岳飛一樣,在屢經主和派的排擠之後,收復舊山河的雄心壯志早已消磨殆盡,留下的只有一點遺世獨立的自守精神和安享天倫的自慰心理了。
(3)戴復古望江南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作者李綱又名李伯紀,宋朝人,是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組織過東京保衛戰,抗擊過金兵。進士出身,宋徽宗時期任兵部侍郎,因議論朝政被貶。京師出現水災,李綱上疏提出要注意內憂外患,惹徽宗不高興,又被降職。宋高宗初期曾任宰相,僅七十七天就被罷免。
宣和七年,李綱被召回朝。金人逼到開封,徽宗應李綱所說傳位給欽宗,號召軍民抗金。欽宗即位,李綱位至尚書。他率領全城軍民完成防禦部署,後擊退金兵。李綱堅決反對求和,被徽宗罷官。軍民憤怒,欽宗應民聲起用李綱,開封得以保全。金兵離開後,李綱遭到投降派的迫害,再次被徽宗趕出朝廷。
《望江南》即寫於李綱不得志的時候,表現了李綱對簡朴自在生活的嚮往。但是當時的他正處在北宋末那戰爭頻發的時候,保衛國家才是重中之重,這安逸閑適的生活只能成為李綱的心中寄託了。
⑷ 溫庭筠的望江南賞析
【簡析】
首句來直出「恨」字,「源千萬」直貫下句「極」字,並點出原因在於行入遠「在天涯」,滿腔怨恨噴薄而出。「山月」三句寫景,旨在以無情的山月、水風、落花和碧雲,與「千萬恨」、「心裡事」的有情相形,突出思婦內心的悲戚和哀傷
⑸ 望江南賞析400字左右
這是一首傷春懷遠的艷情詞,在名家的筆下以雅秀的筆意和綿密的章法描摹而出,一點都不顯俗套,反而是曲曲傳出了戀人的真摯情感和深微心理。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暮春三月,這里說的不是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的時節。「更情濃」,濃情密意,指的應是歡情。那麼,「人去鞦韆閑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堤畔畫船空」幾句呢,初讀之下,很可能覺得是在寫「方留戀處,蘭舟催發」的分手情狀;況且「鞦韆閑掛月」,也容易使人聯想到韓偓的《寒食夜》:「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或者夢窗自己的《風入松》:「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但細細尋繹下去,便會知道都對不上號。
這里繪制的絕不是雨橫風狂三月暮的凄涼圖畫。「人去」、「馬停」的筆墨,其間實在是隱去了若干具體的情事。一幕情深意密的「相見歡」,寫到如此隱約迷離,含渾蘊藉,手法可謂高明極了。不去實寫柳陰搖出畫船來的情狀,也不去細摹仕女鞦韆會的場景,而是完全看不到人的活動,作者只是側擊旁敲,輕靈地烘托出一個類似「空鏡頭」的畫面:閑掛月中的鞦韆索、駐泊堤旁的畫船、拴系於垂楊的馬匹。這一切都在無誤地牽引著讀者的神思,循著詞人的細密思路,順理成章地湊泊過去:倦馬嘶風、柳邊船歇——待人歸!夜已深沉,月已朦朧。全部的環境完全被一種靜謐、甜美、而又聖潔的氛圍籠罩著。這,就是詞的上片的不寫之寫。實際上,而今樂事他年淚,這種對歡情的描寫,其實是在為下片的悲感作鋪墊。
季節,由春入夏;情感,也由似酒如密的濃情過濾到神態懨懨的如痴如醉。世事猶如春夢,失去便不可復得;人也如同飛鴻離去後也不再復回。密約幽期不可復得,峽雲無跡各自西東,剩下的只有無窮的悵惘和不盡的憶念,她也許只會獨自守著窗兒,整日價在情思昏昏中打發日子罷了。「宿燕夜歸銀燭外」,用的是溫庭筠《池塘七夕》詩「銀燭有光妨宿燕」的旖旎字面,而指的卻是人此時的孤棲處境。下一句「流鶯聲在綠陰中」綠陰內流鶯啼囀,更是使人傷春不忍聽,加倍烘托出主人公旁徨寂寞的心境。最後以「無處覓殘紅」歇拍,對應上文的「花落」,也點明景情迥異聚散匆匆的無奈,哀婉的歌聲里傾注著作者對不幸的主人公的綿邈深情。夢窗詞擅長以離合吞吐之法抒寫感懷舊游之情。
比較而言,長調慢詞的篇幅更易於酣暢鋪排,直抒哀樂,而《望江南》這樣的小詞,要傳出虛實相生,悲歡迷見的韻調,實有相當的難度,而作者卻巧妙地將上下片屬於兩段時間的情事加以比照,悲歡相續,構成了全詞的渾然整體。尤其是他詠寫艷情而用的那種隱去情事,虛處傳神的獨特技法,造出了一個格調高雅、情意醇厚的空靈境界,這不能不令人擊節嘆賞。
3、望江南
溫庭筠
梳洗罷,
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mò)水悠悠。
腸斷白蘋(pín)洲。
賞析溫庭筠《望江南》
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個字。「詞之難於令曲,如詩之難於絕句」,「一句一字閑不得」(《白香詞譜箋》)。起句「梳洗罷」,看似平平,「語不驚人」。但這三個字內容豐富,給讀者留了許多想像的餘地。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來的洗臉梳頭,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婦),在特定條件(准備迎接久別的愛人歸來)下,一種特定情緒(喜悅和激動)的反映。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常以「爐薰闔不用,鏡匣上塵生。綺羅失常色,金翠暗無精」之類的描寫來表現思婦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本篇用法有所不同,離別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獨的日子似乎就要過去,或者說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來到,於是,臨鏡梳妝,顧影自憐,著意修飾一番。結果是熱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現實,帶來了深一層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鏡不治」「首如飛蓬」的苦境中去。這三個字,把這個女子獨居的環境,深藏內心的感情變化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是生動地表現出來了嗎?
接著,出現了一幅廣闊、多彩的藝術畫面:「獨倚望江樓。」江為背景,樓為主體,焦點是獨倚的人。這時的女子,感情是復雜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情緒是變化的。初登樓時的興奮喜悅,久等不至的焦急,還有對往日的深沉追懷……這里,一個「獨」字用得很傳神。「獨」字,既無色澤,又無音響,卻意味深長。這不是戀人昵昵情語的「互倚」,也不是一群人嘰嘰喳喳的「共倚」,透過這無語獨倚的畫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幅美人憑欄遠眺圖,卻是「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的「離情正苦」。把人、景、情聯系起來,畫面上就有了盛妝女子和美麗江景調和在一起的斑斕色彩,有了人物感情變化和江水流動的交融。
「過盡千帆皆不是」,是全詞感情上的大轉折。這句和起句的歡快情緒形成對照,鮮明而強烈;又和「獨倚望江樓」的空寂焦急相連結,承上而啟下。船盡江空,人何以堪!希望落空,幻想破滅,這時映入她眼簾的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沒有生命的無情物,但在此時此地的思婦眼裡,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這是她的痛苦心境移情於自然物而產生的一種聯想類比。斜陽欲落未落,對失望女子含情脈脈,不忍離去,悄悄收著余暉;不盡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無語流去。它像一組電影鏡頭:一位著意修飾的女子,倚樓凝眸煙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別不歸的愛人,從日出到日落,由希望變失望,把這個女子的不幸,表現得多麼動人。
至此,景物的描繪,感情的抒發,氣氛的烘托,都已成熟,最後彈出了全曲的最強音:「腸斷白蘋洲。」「末句最當留意,有餘不盡之意始佳。」和全詞「不露痕跡」相較,末句點出主題似太直,但在感情的高潮中結句,仍有「有餘不盡之意」。白蘋洲在何處?俞平伯先生說,不要「過於落實,似泛說較好」,(俞平伯《唐宋詞選釋》),這是極為深刻的見解。但在本篇的藝術描寫中,應該是江中確有白洲在的,不是比喻、想像,也不是泛指,而是實寫。獨倚望江樓,一眼就可看到此洲,但那時盼人心切,只顧看船而不見有洲了。千帆過盡,斜暉脈脈,江洲依舊,不見所思,能不腸斷!
詞是注重作家主觀抒情的藝術形式。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動自然,沒有矯飾之態和違心之語。詞中出現的樓頭、船帆、斜暉、江水、小洲,這些互不相乾的客觀存在物,思婦的由盼郎歸來的喜悅到「腸斷白蘋洲」的痛苦失望,這些人物感情神態的復雜變化,作家經過精巧的藝術構思,使之成為渾然一體的藝術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橋梁,把這些景物、人物聯系了起來,而且滲透到了景物描繪和人物活動之中,成了有機的藝術整體,使冰冷的樓、帆、水、洲好像有了溫度,有了血肉生命,變得含情脈脈;使分散孤立的風景點,融合成了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藝術畫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現和內在的心理活動完美統一地顯示出來。這正是現實生活中的思婦的怨和恨,血和淚,深深地感動了作家;在這些似乎平靜的字句中,跳動著作家真摯熱烈的心。
這首小令,像一幅清麗的山水小軸,畫面上的江水沒有奔騰不息的波濤,發出的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嘆息,連落日的余暉,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盤旋著一股無名的愁悶和難以排遣的怨恨。還有那臨江的樓頭,點點的船帆,悠悠的流水,遠遠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玩味,有著一種美的情趣,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這首小令,看似不動聲色,輕描淡寫中醞釀著熾熱的感情,而且宛轉起伏,頓挫有致,於不用力處看出「重筆」。
思婦題材寫的人很多,可說是個「熱門題材」,但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這也是個軟題材,但這首小令不是軟綿綿的,情調積極、健康、樸素。在有著綺靡側艷「花間」氣的溫詞中,這首小令可說是情真意切,清麗自然,別具一格的精品.
⑹ 《望江南》李煜賞析
望江南·閑夢遠
五代:李煜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賞析:
這兩首同調的詞,描繪了兩幅江南美景。全詞以「閑夢」起,以秋意收,用凄寒冷寂的秋景直抒作者孤苦懷思的悲情,綴筆不多而氣氛濃郁,未見雕琢而含蘊深遠,描摹生動,筆筆見情,足見才力。
第一首寫春景。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概括寫出廣大的江南地區,正是春暖花開的美好季節。春之名「芳」,使人如見百媚千嬌的花容,如聞馥郁的花香。
「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詞人從三方面具體描寫了這「芳春」美景。首先是春風拂面、水波盪漾的春江。「船上管弦江面綠」的「江」,當是流經南京城的長江支流秦淮河。春滿金陵,石城生輝,秦淮河上綠波盪漾,畫船游舫,來往穿梭,船上絲竹相和,飛揚出舷的樂聲飄盪於水波之上,動人心魄。這里,詞人僅在一句之中,就把有形之物、無形之聲和鮮明之色集合調配繪製成一幅水上音樂會的畫圖。句末的「綠」,乃是春天的顏色,是生命力的象徵,它既寫水色,亦狀春色。它與「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一樣,一下就將生機勃勃的江南春色概括無余。其次,詞人又把目光轉向陸地,抓住春風楊柳、飛絮滿城的典型景色,進一步寫出江南春景之美。「滿城飛絮滾輕塵」,是實景的形象描寫,同時還是對春風的暗寫。詞人並未直接寫春風,但從那一「飛」一「滾」之中,卻已使人覺得撲面的春風是無所不在了。「輕塵」翻滾,除春風吹拂的自然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人為的因素造成的。春色美好,人人皆欲觀賞,遊人多了,自然也就踐起輕塵滾滾,故「滾輕塵」乃借物寫人,說明遊人之多。只有這樣,才能與下面的描寫自然地銜接起來。「忙殺看花人」:春是百花盛開之時,觀賞眾芳,確是賞心悅目的快事,所以,寫春是很難不寫花的;但詞人卻不直接寫群花如何美麗動人,而只說把看花人「忙殺」了。一個「忙殺」,則百花之美,看花人興致之高,人之多,場面之大,盡在其中。
第二首寫秋色。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詞人筆下的江南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其總的特色是一個「清」字。「清」,兼有清澈明朗和清爽涼快之意,它概括出秋天的景色和氣候兩方面的特點。正因為「清」,詞人才能將這秋景(無論是近、中、遠景)看個清清楚楚,也才能將這秋景生動地描繪出來。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在總括秋色之「清」後,接著,也是從三方面對之加以具體描寫。首先是遠景,詞人從大處著墨,給「千里江山」敷上一層「寒色」,勾畫出一幅江山秋晚圖。所謂「寒色」,乃清冷之色。「寒」與「清」,其義是可以合二而一的。「寒色遠」的「遠」,既說明是遠景,又是對千里江山皆寒色的一個模糊的數的量度,它還與「閑夢遠」的「遠」在內容上有內在的聯系,即以在一片「寒色」掩映之下的「千里江山」之「遠」,來說明「閑夢」之「遠」。其次是中景。「蘆花深處泊孤舟」,既是寫自然景物,也是寫人的活動。「舟」之謂「孤」,除從數量上指舟乃獨木一葉外,也暗點出舟中人的孤獨,使人想像出其身世之漂泊凄苦,心情的酸楚悲涼;如再看這「孤舟」乃泊於蘆花深處,則其孤獨、凄苦,就更是可想而知了。它在情調上與前面的「清」「寒」是完全一致的。「笛在月明樓」,是說秋月當空,銀光如瀉,高樓之上,笛聲忽起,那悠揚的笛聲,忽高忽低,時斷時續,它說明吹笛人的心靈在顫動,聽笛人的心潮在激盪。古代詩人,大都以笛聲寫離別之思,表哀怨之情,故向秀思舊,有感於鄰人吹笛之發聲嘹亮,嘆而賦日:「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尋。」唐人亦有「吹笛秋山風月清,誰家巧作斷聲?……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卻盡生」(杜甫《吹笛》)之句。由此可見,詞人在這里所表達的也是一種思念故國的眷戀難舍之情。不過,它不像前面那樣是由「清…寒…孤」等字予以點出,而是隱含於笛聲之中。我們只有明了了這一點,才算把握住了此句內容的實質。
總之,這兩首詞的寫法是基本相同的,即都是先對景色的特點作總的概括,然後再從三個不同方面加以具體描寫;所不同者,是它們的色調和情調,即前者色暖,後者色寒,前者歡快,後者凄清,由此造成的意境也有所不同。
⑺ 望江南賞析(只要選擇題)
對《望江南》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梳洗罷」才「獨倚望江樓」,表明她精版心打扮,是為了時刻權准備心上人的歸來,「女為悅已者容」,一個「獨」字,寫出了婦女只希望一個人靜靜等待思念的人歸來的心態。
B、「斜暉脈脈水悠悠」表面上是寫水,實際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這首詞寫一女子登樓遠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了她失望和悵惘的情懷。
D、溫庭筠的這首小詞一洗常見的濃艷風格,寫得清新淡雅,空靈秀麗,而又朴實自然。後人評價說:「絕不著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盡」。
⑻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望江南 戴復古 ① 石屏老,家住海東雲。本是尋常田舍子,如何
(1)①「田舍子」與「詩人」對比。 ②「富」與「貧」對比。 ③版賈島、杜甫的「瘦權」「村」與「西昆」並提,形成對比。(意對即可) (2)①自嘲只是作者表達情懷的一種婉轉的風格。 ②表達了對自己處境的懊惱心境和對自己作為詩人的自負。 ③對賈島、杜甫的深切同情,以及對他們詩歌風格的肯定。 ④對內容空虛的西昆體詩歌的批評。(意對即可) |
⑼ 望江南徐渤詩詞賞析
望江南,詞牌名。又名《憶江南》、《夢江南》、《江南好》。《金奩集》專入「南呂宮」。段屬安節《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後改此名。」廿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襯字者。宋人多用雙調。代表作有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蘇軾《望江南·超然台作》等。《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據說,它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為悼念愛妾謝秋娘所作。段安節《樂府雜錄》中記載:「《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浙日,為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後改此名。」後來因為唐代白居易曾依其句格而做《憶江南》三首,但嫌其名不雅,遂改名為《憶江南》。此調二十七字。首句為三字句。第二句為仄起平韻之五字句,句法上二下三。第三句為仄起仄收之七字句,第一、第三字平仄可不拘。第四句為平起平韻之七字句。第五句句法與第二句同,故第一字可平可仄。此調三、四兩句,其句法全與平起七言詩中之頷聯無異;是以作者多用對偶求工整,歷來詞家,正多其例也。[
⑽ 望江南 溫庭筠 賞析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這首詞以空靈疏盪之筆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丈夫(抑或情人,於理解詞意並無大礙)歸來的思婦形象,意思直白,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讀出它的精妙之處,還是需要仔細琢磨一番的。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是寫這位女主人公早上起來,匆匆梳洗後,獨自倚在望江樓上眺望。從這了了的八個字中,應該可以讀出幾層意思:
①「梳洗」點明了時間是早上,對下文的傍晚(斜暉)來說也是個伏筆。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詞簡釋》中說這是午睡後的梳洗,時間短去了半天,則下文的「過盡千帆」極言等待之久便無著落,似不可取。
②「梳洗罷」,隱含著女主人公盼歸的期望,如果不是有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會象溫庭筠在他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詞中所說的「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了。「女為悅己者容」,這容是為了心上人才有意義的,正因為她期望中丈夫會回來,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會認真梳洗。
③一個「罷」字之後,緊接「獨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剛一梳洗完畢就匆匆的趕去江樓了。
④從她一早就急急去江樓眺望展開一點,就應該還會想到,她的思念應該不會是早上起床後才突然產生的,她昨天夜裡可能是長夜不眠,一夜相思,受盡煎熬;抑或昨夜她夢見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趕去望江樓。
⑤再進一步,由今天而昨天,由昨天而前天,她是不是日日如此都來這江樓上盼歸呢?
⑥一個「獨」字,不僅說出了她的孤獨,隱含著她與心上人的分離,而且也與下面象徵分別的「白蘋洲」(詳解見下)遙相呼應。
「過盡千帆皆不是」,寫出了她希望與失望交替的過程。遠處每有一船現影,她便引頸長望,心兒隨著船的漸行漸近而漸漸緊張,希望也漸漸高漲,可是船到樓頭無情地繼續前行,當她意識到這並不是她等待的船兒時,她的失望情何以堪!
可是這時的她還沒有完全失望,幻想促使她把目光再次投向遠方……就這樣,在無數希望與失望的交替中,她內心的摧傷越來越慘重。同時,這一句也表明了她盼望的時間之久,她的痴情和執著。「千帆」是「千船」的代指,但是這又不僅僅是修辭方法的差別。船在水上,越向遠處,越是只能看到帆而不是船。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寫的是去船,把它倒過來,不就是這位思婦盼望來船的過程么?所以,一個「帆」字把讀者的目光引領到了遠處,使讀者也像詞中的思婦一樣極目遠望,企盼人歸。
「斜暉脈脈水悠悠」,已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了,早上滿腔的期望都隨落日漸漸黯淡。這斜暉尚且脈脈含情,無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為什麼她盼望的人卻如此薄情寡義,棄她於不顧呢?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盡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華,不也是她綿綿不絕的無限愁情么?
「腸斷白蘋州」,在愁情滿懷、斜暉漸去的時候,女主人公的目光偏偏又遇到了他們當年分手的白蘋州,這怎麼能叫她不肝腸寸斷呢?朱光潛認為「把『腸斷白蘋洲』五字刪去,意味更覺無窮。」因前幾句已寫出一個倚樓等待離人歸來卻一再失望的思婦形象。「斜輝」句景中有情,足以給人無限聯想的空間,再以「斷腸」塗飾,便一瀉無余,神形俱失,遂成敗筆。這是很有道理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望江樓」和「白蘋洲」都確有其處,望江樓在四川成都東門外的錦江河畔,白蘋洲是唐代的稱呼,今稱蓮花庄,在浙江湖州東南的苕溪之畔。但是在本詞中,兩者都不是確指。望江樓在這里指江畔思婦眺望之樓,不能單單理解成一個地點。白蘋洲,是指江中長有白蘋的小渚。白蘋是水中一種浮草,色白,古時男女常采蘋花贈別,故古詩詞中常用白蘋洲指代分別之處。
全詩的另一個特色是情感張弛的運用,①「過盡千帆皆不是」裡面蘊含了千百個小的情感張弛;②從這一日來說,又是一個大的張弛過程--從早上第一帆滿懷期望的緊張眺望,到斜暉中令人斷腸的失落;③限於篇幅,詞人擷取的只是思婦一日的盼望鏡頭,但是思婦與情人的分別當不是一日,那麼她的思念自然也非一日。在這常年累月的思念中,她的情感不又是一個更大的張弛過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