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論語一句話賞析

論語一句話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07 01:49:55

『壹』 一句論語+賞析+理解

【本篇引語】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疇。

【原文】
1·1 子曰(1):「學(2)而時習(3)之,不亦說(4)乎?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6)乎?人不知(7),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

【注釋】
(1)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評析】
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本章這三句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歷來的解釋都是:學了以後,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等等。三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前後句子也沒有什麼連貫性。但也有人認為這樣解釋不符合原義,指出這里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採用。而且,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後相互連貫的。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採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採用,可是很多朋友贊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里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採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見《齊魯學刊》1986年第6期文)這種解釋可以自圓其說,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讀者在理解本章內容時參考。
此外,在對「人不知,而不慍」一句的解釋中,也有人認為,「人不知」的後面沒有賓語,人家不知道什麼呢?當時因為孔子有說話的特定環境,他不需要說出知道什麼,別人就可以理解了,卻給後人留下一個謎。有人說,這一句是接上一句說的,從遠方來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訴他,他還不懂,我卻不怨恨。這樣,「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講述的」了。這樣的解釋似乎有些牽強。
總之,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有助於對第一章內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

【注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後一說較為可信。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范。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鮮:音xiǎn,少的意思。《論語》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於動詞之前。
(6)務本:務,專心、致力於。本,根本。
(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含義。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又是倫理道德准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評析】
有若認為,人們如果能夠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順服,那麼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儒家認為,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治者內部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
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對於讀者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倫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時代,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其餘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這樣一種政治結構,其基礎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系,而孝、悌說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
孝悌與社會的安定有直接關系。孔子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張都是由此出發的,他從為人孝悌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之事這點上,說明孝悌即為仁的根本這個道理。自春秋戰國以後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和文人,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說,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他們把道德教化作為實行封建統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錮在綱常名教、倫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對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孝悌說是為封建統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務的,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和分析判別,拋棄封建毒素,繼承其合理的內容,充分發揮道德在社會安定方面所應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鮮(2)仁矣。」

【注釋】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說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處應釋為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
(2)鮮: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評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學說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現之一就是孝與悌。這是從正面闡述什麼是仁的問題。這一章,孔子講仁的反面,即為花言巧語,工於辭令。儒家崇尚質朴,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後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應當言行一致,力戒空談浮言,心口不一。這種踏實態度和質朴精神長期影響著中國人,成為中華傳統思想文化中的精華內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為人謀而不忠(3)乎?與朋友交而不信(4)乎?傳不習乎?」

【注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年,魯國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省(音xǐng),檢查、察看。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5)傳不習:傳,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

【評析】
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講的自省,則是自我修養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時代,社會變化十分劇烈,反映在意識領域中,即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生動搖,傳統觀念似乎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危機。於是,曾參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辦法,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論語》書中多次談到自省的問題,要求孔門弟子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因為它特別強調進行修養的自覺性。
在本章中,曾子還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疇。忠的特點是一個「盡」字,辦事盡力,死而後已。如後來儒家所說的那樣,「盡己之謂忠」。「為人謀而不忠乎,是泛指對一切人,並非專指君主。就是指對包括君主在內的所有人,都盡力幫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疇,不止用於君臣關系。至於漢代以後逐漸將「忠」字演化為「忠君」,這既與儒家的忠有關聯,又有重要的區別。「信」的涵義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內容是誠實不欺,用來處理上下等級和朋友之間的關系,信特別與言論有關,表示說真話,說話算數。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國(2),敬事(3)而言,節用而愛人(4),使民以時(5)。」

【註解】
(1)道:一本作「導」,作動詞用。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國:乘,音shèng,意為輛。這里指古代軍隊的基層單位。每乘擁有四匹馬拉的兵車一輛,車上甲士3人,車下步卒72人,後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千乘之國,指擁有1000輛戰車的國家,即諸侯國。春秋時代,戰爭頻仍,所以國家的強弱都用車輛的數目來計算。在孔子時代,千乘之國已經不是大國。
(3)敬事:敬字一般用於表示個人的態度,尤其是對待所從事的事務要謹慎專一、兢兢業業。
(4)愛人:古代「人」的含義有廣義與狹義的區別。廣義的「人」,指一切人群;狹義的「人」,僅指士大夫以上各個階層的人。此處的「人」與「民」相對而言,可見其用法為狹義。
(5)使民以時:時指農時。古代百姓以農業為主,這是說要役使百姓按照農時耕作與收獲。

【譯文】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評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說的話,主要是對國家的執政者而言的,是關於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他講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即要求統治者嚴肅認真地辦理國家各方面事務,恪守信用;節約用度,愛護官吏;役使百姓應注意不誤農時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本點。
康有為說,孔子的學說是「愛人」,泛愛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說的「愛人」則非此意。他所說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對象。可見,「愛人」不是愛一切人,而只是愛統治集團中的人。「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會思想。但這與「愛人」與否則無太大幹系。從另一個角度說,孔子這里是為統治者治理國家、統治百姓出謀劃策。
魯迅曾經指出:「孔夫子曾經計劃過出色的治國的方法,但那都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為民眾本身的,卻一點也沒有。」(《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這是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看待孔子治國方略的。因而頗具尖銳性。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則孝,出(3)則弟,謹(4)而信,泛(5)愛眾,而親仁(6),行有餘力(7),則以學文(8)。」

【注釋】
(1)弟子:一般有兩種意義:一是年紀較小為人弟和為人子的人;二是指學生。這里是用一種意義上的「弟子」。
(2)入:古代時父子分別住在不同的居處,學習則在外舍。《禮記·內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入是入父宮,指進到父親住處,或說在家。
(3)出:與「入」相對而言,指外出拜師學習。出則弟,是說要用弟道對待師長,也可泛指年長於自己的人。
(4)謹:寡言少語稱之為謹。
(5)□:音fàn,同泛,廣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餘力:指有閑暇時間。
(8)文:古代文獻。主要有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

【譯文】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評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問題,本章再次提及這個問題。孔子要求弟子們首先要致力於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如果還有閑暇時間和餘力,則用以學習古代典籍,增長文化知識。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重在培養學生的德行修養,而對於書本知識的學習,則擺在第二位。
孔子辦教育,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學習只是第二位的。事實上,歷史上的任何階級,無論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教育都是為其政治服務的,尤其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現,把「德」排在「識」的前面,這是階級的需要。他們就是要培養適應本階級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賢賢(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注釋】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44歲,生於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後,他在魏國宣傳孔子的思想主張。
(2)賢賢: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尊重的意思。賢賢即尊重賢者。
(3)易:有兩種解釋;一是改變的意思,此句即為尊重賢者而改變好色之心;二是輕視的意思,即看重賢德而輕視女色。
(4)致其身:致,意為「獻納」、「盡力」。這是說把生命奉獻給君主。

【譯文】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評析】
上一章有「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說的這段話,實際是對上章的進一步發揮。子夏認為,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他的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傳統倫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後面幾點,即使他說自己沒有學習過,但他已經是有道德修養的人了。所以,將這一章與前一章聯系起來閱讀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點。

『貳』 論語中的一句話賞析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①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注釋】
(1)興:激發感情的意思。一說是詩的比興。
(2)觀:觀察了解天地萬物與人間萬象。
(3)群:合群。
(4)怨:諷諫上級,怨而不怒
(5)邇(ěr):近。
【譯文】
孔子說:「同學們怎麼不學詩呢?詩可以激發情志,可以觀察社會,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君王,還可以知道不少鳥獸草木的名稱。」
【讀解】
這是對詩歌社會作用最高度的贊頌。
現代詩歌批評所津津樂道的認識、教育、審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這段話里實際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正如我們在《季氏》篇里已經說過的那樣,在孔子的時代,《詩經》簡直就是一部無所不包的網路全書。所以,聖人不僅以詩禮傳家,要求兒子孔鯉學詩學禮,而且在這里又一次號召所有的學生都好好地去學詩。
正是由於孔子的大力提倡並親自刪削編定,《詩三百》才名正言順地成為了《詩經》,成為儒學的重要經典之一。 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才有《毛詩序》那一段著名的更為熱情洋溢的頌詞:
「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如果有誰還不理解《詩經》憑什麼成為「經」,讀了孔子的這段論述和《毛詩序》的贊頌,那就應該理解了罷。

『叄』 《論語》五十個句子賞析

《論語》五十個句子賞析: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翻譯:孔子說:「學習並且不斷溫習,不是很愉快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的人不是君子嗎」?

2、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翻譯: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滿足,居處不求舒適,勤勉做事而說話謹慎,到有賢德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3、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翻譯:子貢說:「貧窮而不諂媚,富有卻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了;但是還不如貧窮而樂於道,有錢卻謙虛好禮的好。」

子貢說:「《詩經》說:『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又像雕刻石一樣下功夫,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孔子曰:「子貢啊,現在可以和你討論《詩經》了,提起學過的知識,你就知道將來要學的知識,並有所發揮。」

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翻譯:人沒有對將來的考慮,就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愁。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不逾矩。」

翻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立足於社會,四十掌握了各種知識,五十歲了解並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對耳聞的東西能融會貫通,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又不超越禮的准則」。

6、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翻譯:聰明智慧的人喜愛水,有仁德的人喜愛山。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翻譯:只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產生疑惑。

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翻譯:看見賢德的人就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德的人就要自己內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行為。

9、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翻譯:孔子說:「禮樂之道如果不能推行,我就乘竹筏漂浮到海外去。跟從我的人,就只有仲由了吧?」子路聽了很高興。孔子又說:「仲由好勇超過了我,這就沒有什麼可取的了。」

10、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翻譯:君子總是心胸平坦寬廣,小人經常憂愁悲傷。

1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翻譯: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12、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翻譯:孔子說:「質朴多於文彩就會顯得粗野,文彩多於質朴就會流於浮華。文彩與質朴搭配適中,才能成為君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翻譯:對於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14、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翻譯:孔子說:「把所學的東西默默地記下來,不斷學習而不厭煩,教導別人而不感到疲倦,這些我做得怎麼樣呢?」

15、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翻譯: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時,不要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時,不要啟發他。舉出一個問題他不能因此而推舉出其他三個問題,那就不要再教他了。」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翻譯:君子和睦相處而不盲從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諧相處。

1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譯: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為師學習的人;我選擇其中好的並且向他學習,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過來。

18、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翻譯:孔子說:「仁德難道離我們很遠嗎?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來了。」

19、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翻譯:君子胸懷寬廣坦盪,小人永遠局促憂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翻譯:曾子說:「知識分子不能沒有寬闊的胸懷和剛強的毅力,因為他擔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而且道路遙遠。

以實現仁德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嗎?對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遙遠嗎?」

2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翻譯:完善自身的修養,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頭,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翻譯:孔子在河邊感嘆說:「時光的流逝就像這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翻譯:孔子說:「天氣寒冷了,然後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後才凋落的。」

24、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翻譯:顏淵問仁是什麼。孔子說:「克制自己的慾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禮就是仁。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禮的規范,天下的人就會稱作為仁人。做到仁德要靠自己,難道還靠別人嗎」?

顏淵說:「請問仁的綱領是什麼。」孔子說:「不符合禮的不要看,不符合禮的不要聽,不符合禮的話不說,不符合禮的事不做。」顏淵說:「我雖然不聰敏,也要遵照您的話去做。」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翻譯:統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著做,自己身行不正,雖然發號施令,百姓也不會聽從。

2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翻譯:君子講遵循道的基礎上的和諧,而不是盲目的隨從,小人講求無原則的盲目隨人與附和而不是和諧。

27、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翻譯: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驕恣,小人驕恣而不平和大方。

28、孔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翻譯:孔子說:「剛強、堅毅、質朴,不隨便說話的人接近於仁。」

29、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翻譯:孔子說:「貧窮而沒有怨言很難做到,富有而不驕傲容易做到。」


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翻譯: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沒有能力。」


31、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翻譯:孔子說:「可以與他交談的人卻不與他交談,這是失掉了人;不可以與他交談的人卻與他交談了,這是失掉了語言。明智的人即不失掉人,也不失掉語言。」


32、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翻譯:孔子說:「志士仁人,不能為求生而損害仁德,只能犧牲自己來成全仁德。」


33、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打算,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34、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翻譯:孔子說:「君子事事嚴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嚴格要求別人。」


35、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翻譯:孔子說:「君子不單憑語言來薦舉人,也不單憑人來廢除他的言論。」


36、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翻譯:子貢問孔子說:「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嗎?」孔子說:「那就是恕道吧!自己所不喜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37、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翻譯:花言巧語能敗壞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38、子曰:「有教無類。」

翻譯:孔子說:「教育人不分任何類別。」


39、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翻譯:孔子說:「主張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謀事。」、

40、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翻譯:《詩經》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話概括它的全部內容,就是:思想純潔,沒有邪惡的東西

41、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晏樂,損矣。」

翻譯:孔子說:「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也有三種。以節制禮樂為快樂,以宣揚別人的優點為快樂,以廣交賢良的朋友為快樂,是有益的。以驕恣淫樂為快樂,以放盪無度為快樂,以宴玩荒淫為快樂,都是有害的。」


4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翻譯: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年輕時,血氣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壯年,血氣方剛,要戒爭斗。到了老年,血氣已經衰弱,要戒貪得。」


43、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翻譯: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有所建樹,四十歲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規律,六十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七十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44、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翻譯:孔子說:「花言巧語,裝模作樣,這樣的人很少有仁義之心。」


4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翻譯:時時溫習已經學過的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新的更深的知識,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46、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翻譯:子夏說:「做官有了餘力就可以學習了,學習有了餘力就可以做官了。」


4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翻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態度才是明智的。

48、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翻譯:聽到傳聞不加考證隨意傳播,就是拋棄了道德。

49、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翻譯:孔子說:仁是什麼呢?自已要站得住,同時也要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是別人事事行得通。

50、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翻譯:孔子說:「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

(3)論語一句話賞析擴展閱讀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

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包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

『肆』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賞析

01巧言令色,鮮矣仁。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花言巧語、偽裝和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愛之心的。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他指出仁者必須直言正色,要誠實。仁,絕非外在的華麗,矯揉造作只能是偽善,那種巧言令色、以假面孔示人的人,是很少有仁者之心的,要注意提防。

0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人家做事是不是盡了自己的能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的地方?老師傳授的學業可曾用心溫習?

【賞析】這是曾子的有名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話。曾子是儒家學派中強調內省、修養的有力倡導者,他自己也以此嚴格要求自己。他告誡人們:做人不要自欺,要天天反省自己,做事要謹慎。

03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辦理父母的喪事要謹慎地盡禮盡哀,對祖先要誠敬地追念致祭,(能做到這樣)民間的風習,就會歸於淳厚了。

【賞析】這是曾子的話。他告誡人們,使「民德歸厚」的做法,要從「慎終追遠」做起。注重喪祭,目的是強調仁、孝。仁、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有了仁、孝,民間的風習就自會淳厚,而不是刁頑。

0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處不求安寧,勤勉敏捷地做事,謹慎地說話,又能經常向有道的人學習來糾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可算是好學了。

【賞析】《論語》多次提到如何對待學習的問題。孔子對學習有很高的要求,要求自己不停地學,少說話多做事。他還對自己的弟子顏回身處陋巷、「簞食瓢飲」卻追求完美的精神生活大加贊揚。

0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不憂愁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

【賞析】一個人只要道德高尚、品德美善,何愁沒有知己?因此,他沒有必要為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擔心。他要做的是從自身做起,看自已是否能了解別人、體悟到別人的方方面面。嚴於解剖自己,發揚自己的美德,如此才能高朋滿座,知交遍天下。這樣的話,即使你身處陋巷,居於茅屋,也不憂慮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了。

06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出處】《論語·為政》

【釋義】北辰:即北極星。共:同「拱」,拱衛,環繞。施行政事要用仁德,便會像天上北極星一樣,固定在一定位置,不移動,而所有的星辰都會環繞著、拱衛著它。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他以北極星受眾星拱衛為喻,闡明國君為政之要當以仁德為本,這樣人民便會像眾星拱衛北辰一樣,歸順於他。

『伍』 論語一句和賞析(賞析100字左右)

自己刪改一下吧。最好別用第一篇,建議三篇混在一起說。
100字應該挺好湊的

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人不知而不 ,不亦君子乎!」
這是開宗明義第一章,是孔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流露和寫照。首先要吃透「學而時習之」這句話。學,就是求學,學習,接受教育。學習的目的是各種各樣的,有人是為了掌握一技之長,藉以糊口;有人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提高自身的層次。孔子學習的主皆是為了做人(修身),也為了做事,做學問。他念念不忘要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同時爭取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學問上對過去的文獻著作者做一些整理和刪述工作。孔子從十五歲起,便確立了學習的志向和做人的目的。

「學而時習之」,就是多學習採取「無時而不學、無處而不學、無事而不學」的積極態度。這樣隨時、隨處、隨事都在學習當中,時時、處處、事事都能從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因此日有進功,內心充滿著掌握真理的愉快。

第一句話吃准了,下面兩句話就不難理解。有志同道合的人,從四面八方而來,遠方的朋友來相會,交流為學求益的心得,切磋做人的體會,介紹各地的民情風物、各國的政情,探索做人的道理,砥礪學行,互通信息,互相增長見識,這些是多麼值得高興的事呀!別人如果對我不理解,或者對一些事物、知識、理論,一時還不知、不會甚至纏夾不清,而我則善於等待人家的自覺理解和逐漸領悟,不把這些放在心上面自尋煩惱,更不會暗自埋怨、自己窩火;這要靠個人的修養和做人的歷練功夫。果能做到這一點,也就達到了一種做人的高度,一種人生的境界,即所謂有道德修養的君子風格!

這三句話,正是人生上講征途中的三個歷程。對第一句話,一個人在少年和青年時期,只要他立志學習,逐漸培養自己自覺的學習熱枕,自覺進德修業,與時俱進,便能漸漸由此番體認。第二句話,要到入世較深的中年時期,經歷學習上的艱難、生活上的困頓和工作的挫失之後,才知道朋友之間人情相親和道義相交之至為珍貴。第三句話,端賴自己的涵養工夫,要到實年和老年時期,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歷之後,才有這種平靜的心緒和意境;正所謂「精神到處文章老,學文深時意氣平」。三句話,三層意思,一層楊柳一層風,是一氣相聯的。

總之,孔子認為學習的宗旨,不外乎做人、做事、做學問三個方面。做人,要走正道,要做一個有理想人格、有道德修養、仁民愛物、嚴格要求自己的人。做事,要勤勤懇懇,忠於職守,敬業樂群,不謀私利。做學問要打好基礎,要耐得住寂寞,不求速效,不計進功,不務虛名。要「博搜精掇,一以貫之」,並形成自己的見解。對社會、對民族、對國家,乃至對全人類有所奉獻,有所建樹。當你有上述遠大目標之後,你准會隨時、隨地、隨時自覺學習,精進不舍。這樣的人生是積極進取的人生,也是充滿歡樂和幸福的人生。
2。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我們今天的人尤其容易犯這種毛病。茶樓酒館、卡拉OK廳等娛樂消閑場所一坐就是半天,大家說些天氣,說些股票,說些海灣戰爭、中東問題,這還算好的。更糟糕的是說些東家長,西家短,某某領導和某某領導之間有些什麼瓜葛,某某男同事與某某女同事之間又有些什麼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沒有一句話是上得台盤,見得世面的。這就是孔子所說的「群居終日,言不及義」現象,有點近似於我們所說的「清談」之風。明末清初,顧亭林就曾經批評當時南方的讀書人是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而北方的讀書人是「飽食終日,無所用 心。」
言不及義也罷,無所用心也罷,都還只是無聊而已。可偏偏就是這些人還喜歡賣弄小聰明,大家湊在一起就專門研究張三,研究李四,耍些小心眼,出些鬼點子整人,今天攻擊張三,明天攻擊李四。在這些小聰明方面,這些人真正是天才,添油加醋,捕風捉影,甚至造謠中傷,無中生有,整起人來一套一套的。
所以,我們切不可輕視了這種小聰明的危害。
3。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賞析:此話告訴我們要經常去回顧已學內容,從中獲取新的知識,這樣的人便可以作為老師了。孔子雖和我們相差幾千年,但他的話至今仍意味深長,值得我們去思考。

『陸』 論語的名句賞析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於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這里借回答於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講的是珍惜寶貴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孔於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並)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柒』 求一句<<論語>>賞析

在《論語.為政第二》中有句話說: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回有酒食,先生饌;答曾是以為孝乎?」
有兩種翻譯:
1.(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有了事,孩子為父母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而臉色很難看),難道能算是孝嗎?
2.(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有了事,孩子為父母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這應該就算是孝了吧?

『捌』 《論語》名句及賞析

《論語》名句及賞析
01巧言令色,鮮矣仁。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花言巧語、偽裝和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愛之心的。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他指出仁者必須直言正色,要誠實。仁,絕非外在的華麗,矯揉造作只能是偽善,那種巧言令色、以假面孔示人的人,是很少有仁者之心的,要注意提防。
0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人家做事是不是盡了自己的能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的地方?老師傳授的學業可曾用心溫習?
【賞析】這是曾子的有名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話。曾子是儒家學派中強調內省、修養的有力倡導者,他自己也以此嚴格要求自己。他告誡人們:做人不要自欺,要天天反省自己,做事要謹慎。
03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辦理父母的喪事要謹慎地盡禮盡哀,對祖先要誠敬地追念致祭,(能做到這樣)民間的風習,就會歸於淳厚了。
【賞析】這是曾子的話。他告誡人們,使「民德歸厚」的做法,要從「慎終追遠」做起。注重喪祭,目的是強調仁、孝。仁、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有了仁、孝,民間的風習就自會淳厚,而不是刁頑。

『玖』 求助《論語》里一句話的翻譯和賞析,謝謝!

學而篇第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人不知而不 ,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並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賞析] 這是開宗明義第一章,是孔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流露和寫照。首先要吃透「學而時習之」這句話。學,就是求學,學習,接受教育。學習的目的是各種各樣的,有人是為了掌握一技之長,藉以糊口;有人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提高自身的層次。孔子學習的主皆是為了做人(修身),也為了做事,做學問。他念念不忘要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同時爭取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學問上對過去的文獻著作者做一些整理和刪述工作。孔子從十五歲起,便確立了學習的志向和做人的目的。 「學而時習之」,就是多學習採取「無時而不學、無處而不學、無事而不學」的積極態度。這樣隨時、隨處、隨事都在學習當中,時時、處處、事事都能從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因此日有進功,內心充滿著掌握真理的愉快。 第一句話吃准了,下面兩句話就不難理解。有志同道合的人,從四面八方而來,遠方的朋友來相會,交流為學求益的心得,切磋做人的體會,介紹各地的民情風物、各國的政情,探索做人的道理,砥礪學行,互通信息,互相增長見識,這些是多麼值得高興的事呀!別人如果對我不理解,或者對一些事物、知識、理論,一時還不知、不會甚至纏夾不清,而我則善於等待人家的自覺理解和逐漸領悟,不把這些放在心上面自尋煩惱,更不會暗自埋怨、自己窩火;這要靠個人的修養和做人的歷練功夫。果能做到這一點,也就達到了一種做人的高度,一種人生的境界,即所謂有道德修養的君子風格! 這三句話,正是人生上講征途中的三個歷程。對第一句話,一個人在少年和青年時期,只要他立志學習,逐漸培養自己自覺的學習熱枕,自覺進德修業,與時俱進,便能漸漸由此番體認。第二句話,要到入世較深的中年時期,經歷學習上的艱難、生活上的困頓和工作的挫失之後,才知道朋友之間人情相親和道義相交之至為珍貴。第三句話,端賴自己的涵養工夫,要到實年和老年時期,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歷之後,才有這種平靜的心緒和意境;正所謂「精神到處文章老,學文深時意氣平」。三句話,三層意思,一層楊柳一層風,是一氣相聯的。 總之,孔子認為學習的宗旨,不外乎做人、做事、做學問三個方面。做人,要走正道,要做一個有理想人格、有道德修養、仁民愛物、嚴格要求自己的人。做事,要勤勤懇懇,忠於職守,敬業樂群,不謀私利。做學問要打好基礎,要耐得住寂寞,不求速效,不計進功,不務虛名。要「博搜精掇,一以貫之」,並形成自己的見解。對社會、對民族、對國家,乃至對全人類有所奉獻,有所建樹。當你有上述遠大目標之後,你准會隨時、隨地、隨時自覺學習,精進不舍。這樣的人生是積極進取的人生,也是充滿歡樂和幸福的人生。

滿意請採納

『拾』 《論語》句子賞析以及翻譯

孔子說:「如果不是心裡想了卻想不明白,就不要去啟發;如果不是能說卻說不清楚,就不要告訴他答案;如果給學生舉出一方面的例子他卻不能回答出另外的三個方面的問題,就不要再教給他更多的東西了。」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評析】

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孔子說:「如果富貴合乎於道就可以去追求,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合於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幹事。」【評析】孔子在這里又提到富貴與道的關系問題。只要合乎於道,富貴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於道,富貴就不能去追求。那麼,他就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從此處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對做官,不反對發財,但必須符合於道,這是原則問題,孔子表明自己不會違背原則去追求富貴榮華。

初(莫通暮,翻譯為晚春 暮春,其意為春夏之交,不是初)春的時候,春天的衣服已經做好了,五六個青年,六七個小孩,在沂水中游泳,(之後)在舞雩台上吹吹風,唱著歌回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