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琵琶行名句賞析

琵琶行名句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06 13:43:29

❶ 白居易名句鑒賞

1、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賦得古原草送別》
2、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
3、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怨天寒。 《賣炭翁》
4、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與元九書》
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長恨歌》
6、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長恨歌》
7、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情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
8、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放言五首(其三)》
9、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錢塘湖春行》
10、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錢塘湖春行》
11、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 《夜箏》
12、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暮江吟》
13、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 《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
14、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買花》
15、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16、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琵琶行》
17、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琵琶行》
18、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生。 《琵琶行》
19、銀屏乍破水將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琵琶行》
20、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琵琶行》
21、同時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行》

❷ 白居易的《大理寺桃花》的名句賞析和造段大神們幫幫忙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注釋】 (1)大林寺:在江西廬山附近。 (2)人間:指廬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開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艷盛的陽春景色。 (4)盡:指花凋謝了。 (5)山寺:指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相傳為晉代僧人曇詵所建,為我國佛教勝地之一。 (6)長恨:常常怨恨。 (7)春歸:春天回去了。 (8)覓:尋找。 (9)不知:豈料、想不到。 (10)轉:反。 (11)此中:這深山的寺廟里。 (12)始:開始。 【譯文】 四月,平地上正是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但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剛剛開始盛放。 我常常為春天的逝去,為其無處尋覓而傷感,此時重遇春景後,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來春天是轉到這里來了。 【賞析】 這首詩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立意新穎,構思靈巧,意境深邃,富於情趣,啟人深思,惹人喜愛,是唐人絕句中又一珍品。全詩短短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但細讀之,就會發現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 這首詩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美麗;而且還把春光擬人化,把春光寫得彷彿真是有腳似的,可以轉來躲去。不,豈只是有腳而已?你看它簡直還具有頑皮惹人的性格呢!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 這首詩前兩句講四月春末在山寺見到桃花,後兩句再表達詩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悅心情。透露了詩人對寧靜、和諧、清新的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大林寺所在地,地勢較高、氣候寒冷,一般地方桃花在早春二月開放,四月凋謝,這里卻到四月才盛開。詩人說「春歸無覓處」、「轉入此中來」,多麼風趣!春天哪有腳步?怎會轉移呀?這是詩人豐富的想像,也是他驚訝、喜悅心情的自然流露。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寫的是詩人在山外春已歸去的時節,在山中卻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色。這種自然界的強烈反差,令詩人產生了「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的復雜感慨。從字面上,詩人在登山之前,曾為春光逝去而怨恨或失望,當一片春景映眼簾時,又感到一些由衷的驚喜與無奈的寬慰。或許這種感慨,表面上是由自然景色變化而發,實際上是曲折地反映出他悲涼而惆悵的情懷。 詩人寫這首小詩時,是在江州司馬的任上。唐貞元年間進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書省校書郎,再官至左拾遺,可謂春風得意。誰知幾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諫不諱,冒犯了權貴,受朝廷排斥,被貶為江州司馬。身為江州司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詩中,曾面對琵琶女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滄桑感慨。這種滄桑的感慨,也許自然地融入這首小詩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紀游詩,蒙上了逆旅滄桑的隱喻色彩。 正是這種感慨,詩人不用「山外」四月芳菲盡,而用「人間」。這種遣詞頗令人品茗其中的深邃意味。「人間」一詞,決不僅僅為「山寺」的對仗工整而用,「山寺」也許就是詩人忘憂、寬慰的「人間」的仙境。「人間」天涯淪落的長恨,也許在桃花盛開的仙境會得到解脫;人生擺脫悲歡離合煩憂的辦法,也許就在遠離喧囂的美麗和寧靜中向你走來。

❸ 賞析白居易的詩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如何賞析

一、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經歷一個「千呼萬喚」的過程,她才肯「出來」。這並不是她在拿身份。正像「我」渴望聽仙樂一般的琵琶聲,是「直欲攄寫天涯淪落之恨」一樣,她「千呼萬喚始出來」,也是由於有一肚子「天涯淪落之恨」,不便明說,也不願見人。詩人正是抓住這一點,用「琵琶聲停欲語遲」、「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寫來表現她的難言之痛的。
表明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懶,和慚愧自己身世的沉淪,她已經不願意再拋頭露面了。
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附原文如下: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diàn)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三、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陝西、出生於河南鄭州新鄭,葬於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❹ 求助《琵琶行》中的名句

1、《琵琶行》中的名句:

①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②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③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2、譯文

①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

②千呼萬喚她才緩緩地走出來,懷里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面。

③像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琵琶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長篇敘事詩。此詩通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象,表達了詩人對她的深切同情,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全詩敘事與抒情緊密結合,塑造出完整鮮明的人物形象;語言流轉勻稱,優美和諧,特別是描繪琵琶的演奏,比喻貼切,化虛為實,呈現出鮮明的音樂形象。



(4)琵琶行名句賞析擴展閱讀:

因「無管弦」而「醉不成歡慘將別」,鋪墊已十分有力,再用「別時茫茫江浸月」作進一層的環境烘染,構成一種強烈的壓抑感,使得「忽聞水上琵琶聲」具有濃烈的空谷足音之感,為下文的突然出現轉機作了准備。

從「夜送客」之時的「秋蕭瑟」「無管弦」「慘將別」一轉而為「忽聞」「尋聲」「暗問」「移船」,直到「邀相見」,這對於琵琶女的出場來說,已可以說是「千呼萬喚」了。

但「邀相見」還不那麼容易,又要經歷一個「千呼萬喚」的過程,她才肯「出來」。這並不是她在意身份。正像「我」渴望聽仙樂一般的琵琶聲,是「直欲攄寫天涯淪落之恨」一樣,她「千呼萬喚始出來」,也是由於有一肚子「天涯淪落之恨」,不便明說,也不願見人。

詩人正是抓住這一點,用「琵琶聲停欲語遲」「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寫來表現她的難言之痛的。這段琵琶女出場過程的描寫歷歷動人,她未見其人先聞其琵琶聲,未聞其語先已微露其內心之隱痛,為後面的故事發展造成許多懸念。

❺ 分析《琵琶行》或《長恨歌》

《琵琶行》作於唐憲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時白居易四十五歲,任江州司馬。
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遺,後又任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嘩。藩鎮勢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的「反側」之心。這時白居易挺身而出,堅決主張討賊,認為否則國將不國。白居易這種主張本來是對的,但因為他平素寫諷喻詩得罪了許多朝廷的權貴,於是有人就說他官小位卑,擅越職分。再加上有人給他羅織罪名,於是貶之為江州司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是刺史的助手,聽起來也像是不錯,但實際上在中唐時期這個職位是專門安置「犯罪」官員的,是變相發配到某地去接受監督看管的。這件事對白居易影響很大,是他思想變化的轉折點,從此他早期的斗爭銳氣逐漸銷磨,消極情緒日漸其多。

《琵琶行》作於他貶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著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涼身世,抒發了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鬱悲凄之情。在這里,詩人把一個倡女視為自己的風塵知己,與她同病相憐,寫人寫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和為一體,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尋常的感染力。

詩前的小序介紹了長詩所述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寫作此詩的緣起,實際上它已經簡單地概括了後面長詩的基本內容。左遷:指降職、貶官。湓浦口:湓水與長江的匯口,在今九江市西。京都聲:首都長安的韻味,一方面指曲調的地域特徵,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善才:唐代用以稱琵琶演奏家。命酒:派人整備酒宴。憫然,傷心的樣子。恬然:安樂的樣子。遷謫意:指被降職、被流放的悲哀。作者說他被貶到九江一年來,每天都很快樂,只有今天聽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這種說法是寫文章的需要,讀者當然不會相信他。長句:指七言古詩

《琵琶行》全詩共分四段,從「潯陽江頭夜送客」到「猶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為第一段,寫琵琶女的出場。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時間,這是一個楓葉紅、荻花黃、瑟瑟秋風下的夜晚;交代了地點,是潯陽江頭。潯陽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潯陽江頭也就是前邊序中所說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詩人給他的朋友送別。離別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沒有個歌女侍應,當然就更加顯得寂寞難耐了。這裡面「主人下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實際是主人陪著客人一道騎馬來至江邊,一同下馬來到船上。「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這里的景色和氣氛描寫都很好,它給人一種空曠、寂寥、悵惘的感覺,和主人與客人的失意、傷別融合一體,構成一種強烈的壓抑感,為下文的突然出現轉機作了准備。其中蹬後八句是正面寫琵琶女的出場:「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聲音從水面上飄過來,是來自船上,這聲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們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們一定要探尋探尋這種美妙聲音的究竟。「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這里的描寫非常細致。由於這時是夜間,又由於他們聽到的只是一種聲音,他們不知道這聲音究竟來自何處,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麼人,所以這里的「尋聲暗問」四個字傳神極了。接著「琵琶聲停」表明演奏者已經聽到了來人的呼問;「欲語遲」與後面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懶,和慚愧自己身世的沉淪,她已經不願意再拋頭露面了。這段琵琶女出場過程的描寫歷歷動人,她未見其人先聞其琵琶聲,未聞其語先已微露其內心之隱痛,為後面的故事發展造成許多懸念。

從「轉軸撥弦三兩聲」到「唯見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為第二段,寫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轉軸撥弦三兩聲」,是寫正式演奏前的調弦試音;而後「弦弦掩抑」,寫到曲調的悲傖;「低眉信手續續彈」,寫到舒緩的行板。攏、捻、抹、挑,都是彈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宮廷中製作的一個舞曲名。六:當時流行的一個舞曲名。從「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聲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寫琵琶樂曲的音樂形象,寫它由快速到緩慢、到細弱、到無聲,到突然而起的疾風暴雨,再到最後一劃,戛然而止,詩人在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動比喻,使比較抽象的音樂形象一下子變成了視覺形象。這里有落玉盤的大珠小珠,有流囀花間的間關鶯語,有水流冰下的絲絲細細,有細到沒有了的「此時無聲勝有聲」,有突然而起的銀瓶乍裂、鐵騎金戈,它使聽者時而悲凄、時而舒緩、時而心曠神怡、時而又驚魂動魄。「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這兩句是寫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聽得入迷了,演奏已經結束,而聽者尚沉浸在音樂的境界里,周圍鴉雀無聲,只有水中倒映著一輪明月。

從「沉吟放撥括弦中」到「夢啼妝淚紅闌干」共二十四句為第三段,寫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紅運,盛極一時,到後來年長色衰,飄零淪落。沉吟:躊躇,欲言又止的樣子。斂容:指收起演奏時的情感,重新與人鄭重見禮。蝦蟆嶺:即下馬嶺,漢代董仲舒的墳墓,在長安城東南部,臨近曲江。從「十三學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極寫此女昔日的紅極一時。她年紀幼小,而技藝高超,她被老輩藝人所贊服,而被同輩藝人所妒忌。王孫公子迷戀她的色藝:為了請她演奏,而不惜花費重金;她自己也放縱奢華,從來不懂什麼叫吝惜。就這樣年復一年,好時光像水一樣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宮廷樂隊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說第一團、第一隊。秋娘:泛指當時貌美藝高的歌伎。五陵:指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五個漢代皇帝的陵墓,是當時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貴族子弟。纏頭:指古代賞給歌舞女子的財禮,唐代用帛,後代用其他財物。紅綃:一種生絲織物。鈿頭:兩頭裝著花鈿的發篦。雲篦:指用金翠珠寶裝點的首飾。擊節:打拍子。歌舞時打拍子原本用木製或竹製的板,現在興之所至,竟拿貴重的鈿頭雲篦擊節,極言其放縱奢華,忘乎所以。等閑:隨隨便便,不重視。從「弟走從軍阿姨死」以下十句寫此女的時過境遷,飄零淪落。隨著她的年長色衰,貴族子弟們都已經不再上門,她僅有的幾個親屬也相繼離散而去,她像一雙過了時的鞋子,再也沒人看、沒人要了,無可奈何只好嫁給了一個商人。商人關心的是賺錢,從來不懂藝術和情感,他經常獨自外出,而拋下這個可憐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記憶的,面對今天的孤獨冷落,回想昔日的錦綉年華,對比之下,怎不讓人傷痛欲絕呢!「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其實即使不作夢,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縣名,縣治在今江西景德鎮北。紅闌干:淚水融和脂粉流淌滿面的樣子。

從「我聞琵琶已嘆息」到最後的「江州司馬青衫濕」共二十六句為第四段,寫詩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發與琵琶女的同病相憐之情。唧唧:嘆息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二語感情濃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淚,也為千古失落者觸發了一見傾心之機。自「我從去年辭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寫詩人貶官九江以來的孤獨寂寞之感。他說:「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地勢荒僻,環境惡劣,舉目傷懷,一點開心解悶的東西都沒有。其實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詩人自己的苦悶移情的結果,我們對比一下《水滸傳》里宋江贊賞江州的一段話,他說:「端的好座江州,我雖犯罪遠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裡雖有幾座名山古跡,卻無此等景緻。」詩人的悲哀苦悶完全是由於他政治上受打擊造成的,但是這點他沒法說。他只是籠統含糊地說了他也是「天涯淪落人」,他是「謫居卧病」於此,而其他斷腸裂腑的傷痛就全被壓到心底去了。這就是他耳聞目睹一切無不使人悲哀的緣由。接著他以一個平等真誠的朋友、一個患難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稱贊和感謝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並提出請她再彈一個曲子,而自己要為她寫一首長詩《琵琶行》。琵琶女本來已經不願意再多應酬,後來見到詩人如此真誠,如此動情,於是她緊弦定調,演奏了一支更為悲惻的曲子。這支曲子使得所有聽者無不唏噓成聲。多情的詩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巳經濕透了。促弦:緊弦,使調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馬是從九品,所以穿青衫。

這首詩的藝術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詠者與被歌詠者的思想感情融而為一,說你也是說我,說我也是說你,命運相同、息息相關。琵琶女敘述身世後,詩人以為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詩人敘述身世後,琵琶女則「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彈一曲後,詩人則更是「江州司馬青衫濕。」風塵知己,處處動人憐愛。其二,詩中的寫景物、寫音樂,手段都極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寫身世、抒悲慨緊密結合,氣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終浸沉在一種悲涼哀怨的氛圍里。其三,作品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概括力,而且轉關跳躍,簡潔靈活,所以整首詩膾炙人口,極易背誦。諸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別有幽情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等等都是多麼凝煉優美、多麼叩人心扉的語句啊!

白居易本來就是一個關心下層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詩人,這次他又用淺近流轉的語言描寫了一個動人憐惜的風塵女子形象。由於這首詩,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三十年後唐宣宗在為白居易寫的一首詩中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連少數民族的兒童都能背誦,稍有文化的漢族人就更不用說了。

❻ 唐宋詩詞名句鑒賞的名句賞析

李白(一)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以新奇的想像,用擬人的手法,以月作使者,穿越時空追隨友人,表達了對友人遭貶的無限同情和關切,也抒發了對官場傾軋的憎惡。
(二)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借用呂尚和伊尹的典故以自比,希望被明主發現,在政治上大幹一番事業,體現了堅定樂觀的信念。
(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寫詩人面對黑暗現實激起滿心的煩愁苦悶,似水難斷。前句的比喻新奇、自然,富有生氣,為千古名句。
(四)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渡荊門送別》由山地荊門來到曠野楚地,李白初見平原的欣喜之情躍然紙上。「隨」字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寫出了曠野的一望無際。
杜甫
(五)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由個人困境推及他人,體現詩人憂國憂民之情和博大的胸襟。
(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將群山和泰山對照,突出泰山的高大雄偉,抒發登山的決心和壯志,表現出一種高瞻遠矚的雄偉氣魄。
(七)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寄情於物,生動描繪了安史之亂之後,長安城一片凄風苦雨的衰敗景象,表達了作者憂國的沉痛心情。
(八)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寫景寓情,展示時代滄桑、人生巨變,隱寓凄涼之情。
白居易
(九)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憶江南》運用比喻,抓住色彩,描繪春天江南萬紫千紅的絢麗景色。
(十)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錢塘湖春行》以對偶、擬人寫出西湖早春生機蓬勃的景象,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王維
(十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通過「直」「圓」二字,以簡潔的線條配合,描繪出了雄奇蒼茫的塞外風光,也流露出了作者的孤寂。
(十二)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漢江臨眺》贊景用典,以襄陽守將山簡自喻,流露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充滿積極樂觀的情緒。
杜牧
(十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評史抒懷,一改傳統看法,慨嘆英雄成名需要機遇,流露抑鬱之情,告誡統治者不要寄希望於僥幸。
(十四)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泊秦淮》鞭撻沉溺酒色、醉生夢死的統治階級,表現了作者對唐王朝將重蹈南朝亡國覆轍的隱憂。
李商隱
(十五)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運用比喻和諧音展示了戀人間生死相伴的真情,體現了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現多用來贊頌追求事業者的奉獻精神。
(十六)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詩人想像將來與親人歡聚的情景,表達渴望與親人早日相見的真摯而深厚的感情。
劉禹錫
(十七)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運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蘊涵哲理。現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十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詞》一改古人悲秋之調,盛贊秋天的美好。寄予作者雖遭改革的失敗,仍不氣餒的精神。
李賀
(十九)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南園》以設問句式,昂揚的激情,盡抒投筆從戎、報效國家之情。
(二十)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雁門太守行》既寫景又寫事,渲染了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機形勢。
岑參
(二十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以梨花喻冬雪,極富浪漫色彩,形象描繪出塞外大雪的壯美,讓人感到茫茫大雪中的一片春意,表現了詩人的驚喜和好奇。
王勃
(二十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詩主旨句,以說理來言情,體現了曠達爽朗的胸懷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也把前面的離別之傷感一掃而光。
孟浩然
(二十三)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過故人庄》由近及遠,抓住青綠之色寫出山村風光的清幽恬靜和盎然生氣。
王昌齡
(二十四)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出塞》以互文的手法描繪了一幅雄渾悲涼的古代邊關圖。隱含對戰爭不息的譴責,對人民苦難的同情。
含江的詩句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含雲的詩句
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7.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含別的詩句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山中送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9.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含親情的詩句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6.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秋思》)
7.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自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杜牧《歸冢》)
含鄉情的詩句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唐詩宋詞的名句,作者及出處王昌齡《出塞》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許渾《咸陽城東樓》 山雨欲來風滿樓
李賀《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
李白《蜀道難》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李白《上九邕》 丈夫未可輕少年 (邕yong:1、邕江,水名,在廣西。2、廣西南寧的別稱。)
白居易《放言 五首之三》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白居易《長恨歌》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高適《別董大》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維《渭城曲》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觀獵》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虞世南《蟬》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陸龜蒙《別離》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施耐庵《水滸傳》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張養浩《潼關懷古》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高明《琵琶行》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一舉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無人問。)
馮夢龍《警世通言》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魏子安《花月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蘇軾《醉睡者》 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脁tiao:古書上指農歷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現)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蒿hao:蓬蒿:飛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李白《把酒問月》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劉希夷《代白頭吟》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耽dan:沉溺;入迷:耽玩/耽於幻想。)
賈島《題詩後》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流淚。
賈島《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宋真宗《勵學篇》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葉紹翁《游園不值》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岳飛《滿江紅 怒發沖冠》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王國維《人間詞話》三境界:1、 晏殊《蝶戀花 欖剪愁煙蘭泣露》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2、 柳永《蝶戀花》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3、 辛棄疾《青玉案》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正所謂: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酹lei:把酒澆在地上,表示祭奠。)
蘇軾《江城子》 塵滿面,鬢如霜,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歐陽修《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和月。
李白《題峰頂寺》 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捫men:按;摸:捫心)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楊大元《登樓詩》 危樓高千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怕驚天上人

❼ 《琵琶行》的主旨是什麼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是《琵琶行》全詩的主旨,更是詩人與版琵琶女感情的共權鳴。

通過寫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結合詩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擊,唱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心聲。社會的動盪,世態的炎涼,對不幸者命運的同情,對自身失意的感慨,這些本來積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傾於詩中。

它在藝術上的成功還在於運用了優美鮮明的、有音樂感的語言,用視覺的形象來表現聽覺所得來的感受;蕭瑟秋風的自然景色和離情別緒,使作品更加感人。

(7)琵琶行名句賞析擴展閱讀:

賞析:

其一,他把歌詠者與被歌詠者的思想感情融二為一,說你也是說我,說我也是說你,命運相同、息息相關。

琵琶女敘述身世後,詩人以為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詩人敘述身世後,琵琶女則「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彈一曲後,詩人則更是「江州司馬青衫濕。」風塵知己,處處動人憐愛。

其二,詩中的寫景物、寫音樂,手段都極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寫身世、抒悲慨緊密結合,氣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終浸沉在一種悲涼哀怨的氛圍里。

其三,作品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概括力,而且轉關跳躍,簡潔靈活,所以整首詩膾炙人口。

❽ 賞析琵琶行中「月」與「樂」的詩句

「月」有: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借景抒情,渲染了白居易與朋友將別時的悲慘凄涼的氛圍。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虛實相生,寫出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藝。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環境描寫,渲染凄涼的氣氛,寫出琵琶女悲涼命運,情景交融。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寓情於景,春江花開月明之時獨自飲酒,寫出作者被貶謫的苦悶心情。
「樂」只有「潯陽地僻無音樂」與「如聽仙樂耳暫明」,指琵琶女演奏的琵琶。

全詩分為四段: 從「潯陽江頭夜送客」到「猶抱琵琶半遮面」為第一段,寫江邊送客而遇倡女,邀請過船彈奏琵琶。 「尋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尋陽」是當時江州的治所,今江西九江市。「尋陽江」即稱尋陽北的一段長江。首句單刀直入,點明江邊夜中送客,妙在次句環境的烘托。夜裡,又是一片瑟瑟秋風,楓葉和荻花在風中搖曳,沙沙作響,色調黯淡,氣象蕭索,是主客凄涼傷別情緒的最好的襯托。「荻」是生長在水邊的一種植物。「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當主人下了馬,客人登上船,舉杯餞別時,卻連助興的音樂也沒有。「管」指管樂器,「弦」指弦樂器,「管弦」即泛指音樂。「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因為無樂,所以醉不成歡,分別本來觸人愁懷,無樂就更使人感到心境悲慘。展現在面前的,只有那茫茫的江水,和水中那一輪孤獨的明月倒影。這里把缺乏音樂點染得非常突出,為下文聞樂追尋做好了鋪墊。「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正在感到無樂的孤寂時,忽然水面上傳來琵琶的聲音,真不啻空谷足音,於是主人不再上馬歸去,客人也不開船啟行了,都為音樂所吸引,共同向那樂聲追去。「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暗問」是黑暗中問詢,因為是在夜裡,彈者聽到問聲,把琵琶停下來,卻欲答末答。「欲語遲」,人還沒有出場,人物的身分、情態、心境已在這三個字中隱隱透露出來。「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將船靠近,邀彈者過船相貝,添灑張燈,重新整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到這里為止,我們看到的琵琶女,是她夜裡在江船中獨彈琵琶,聽到詢問聲之欲應還休,受到邀請後千呼萬喚才出來,出來之後還用琵琶半遮起面孔。她本是「長安倡女」,為什麼如此忸怩作態起來了呢?原來今非昔比了。過去在長安是「妝成每被秋娘妒」,如今是「年長色衰」,委身為商人婦,漂泊於江湖間,不願再在人前拋頭露面了。在這些情態背後,隱藏著琵琶女盛衰升沉的復雜心緒,耐人尋味。至此,我們也就可以明白,詩人為什麼無一語及其衣著相貌,專著意在情態上,正是為寫琵琶女的淪落身世釀造氣氛。 這一段筆墨藏頭露尾,引人入勝。從「夜送客」引到「無管弦」,從「無管弦」引到「琵琶聲」,從「琵琶聲」引出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琵琶女,讀來津津有味。 (段意是:在一個深秋的夜晚,幾只客船停泊在潯陽江頭,船篷里透出微弱的燈光。岸邊的楓樹上滿是紅葉,和水中蘆荻的白花一起點綴著秋色。這時,詩人送客來到江邊。主客登船飲酒,想驅走離別的悲涼,但誰也提不起興致,連一句可以解悶的話也說不出來。推窗望去,寒江茫茫,水波不興,一輪明月浸在江心,越發顯得凄清。忽然,從水上傳來動人心弦的琵琶聲,詩人和他的朋友都聽得入迷了。順著聲音找去,原來是一位獨守空船的婦人,在用琵琶排遣自己的寂寞和哀愁。於是,詩人移船相近,邀請她過來相見,並且撥亮燈火,重新安排了酒宴。這婦人帶幾分羞怯,推辭著,遷延著,「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到「唯見江心秋月白」為第二段,寫琵琶女受邀彈奏琵琶。但不是泛寫彈技的高超,曲調的美妙,而是圍繞本篇的主題,緊扣琵琶女感傷身世的心緒展開描寫。所以「轉軸撥弦三兩聲」,便「未成曲調先有情」。「轉軸撥弦」指調弦校音的動作。只有三兩聲,還未成曲調時,已經音中含情了。彈奏起來,更是「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掩抑」形容弦聲低沉凄苦。「思」指思結深長。「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信手」是隨手。「續續」是接連不斷地。總括四句是說樂聲凄苦而多思緒,似在傾訴平生不得意的無限心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攏」「捻」「抹」「挑」都是彈琵琶的指法,「霓裳」、「六么」都是曲調名。「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六么」也稱《綠腰》。從文學描寫上說,物象有形象,容易描寫,音樂則很抽象,最難描摹。詩人卻以生花的妙筆,將感受的聲音化為鮮明的形象傳達給讀者,使讀者從形象中再反味其音聲。詩人的主要手段,是採用人們常經驗的各種事物打比喻,使人對那復雜多變的音聲可觸可感。「大弦嘈嘈如急雨」。「嘈嘈」形容沉重宏雜的聲音,大弦聲如急風驟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切切」形容尖細碎雜的聲音,小弦聲如喁喁私語。「嘈嘈切叨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當大弦小弦交錯彈奏,聲音糾葛齊出時,就像大大小小的珠子一齊擲向玉盤里,各發出力度不同的響聲,交織成一片。「間關鶯語花底滑」。「間關」是鳥鳴聲,聲音悠然圓潤時,好像黃鶯啼聲穿花而出。「幽咽泉流冰下難」。曲調幽抑嗚咽時,有如水行冰下,滯礙難通。「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正如人傷心到極點,抽噎得哭不出聲來,哀弦幽咽,也如冰下水泉由冷澀而凝結不動,弦聲也突然斷絕,進入無聲。但音樂在人們心頭捲起的哀傷卻繼續盤旋盪漾,讓人們在無聲中咀嚼,另有一番滋味。所以「別有幽情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後一句由於道出了富於哲理的境界,常被人們引用於哲理相通的各種場合。經過如此一個低回壓抑,感情又猛然漲至高潮,樂聲突發:「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如銀瓶忽然爆烈,水漿四濺而出,如鐵騎突出撕殺,刀槍齊鳴。音樂便從這最高潮處終結,見出琵琶女胸中激烈的感情。「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撥」是彈弦的工具。「當心」指當琵琶弦上的中間。「畫」同「劃」,做動詞用。曲終時用撥在弦上一劃,四弦一齊發聲,如同撕裂布帛。江面上夜靜更深時,琵琶聲戛然一止,四外一片靜悄悄:「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舫」是帶有彩繪的船。其實江心秋月早就在那裡。不過方才都被帶入音樂境界之中,一切都不在視野之內了;樂聲一停,才如夢初醒,感到置身於秋江月色裡面。寫音樂迷人的情景,十分傳神。 (段意是:盛情難卻,這婦人終於開始了彈奏。先是轉軸、撥弦、調音,很利索的三兩聲,雖然未成曲調,卻已是脈脈含情了。每一根弦、每一個音,都壓抑著、幽咽著,顯出沉思的樣子,好像在傾吐自己的失意。她的彈奏自然,沒有一點矜持,沒有一點做作,也沒有一點取悅於人的意思,只是借琵琶來訴說自己的往事和心中無限的感觸。她輕攏慢捻,左手的指法很能傳情,又抹又挑,右手的動作十分准確。先彈了一首《霓裳羽衣曲》,緊接著又彈了一首《綠腰》。大弦嘈嘈,沉著而雄壯,宛如一陣急雨,小弦切切,細促而輕幽,宛如一片私語。嘈嘈切切交錯著,就好像大珠小珠落玉盤一般。一會兒像花下的鶯語,宛轉流走,一會兒像冰下的泉水,幽咽難通,曲調是多麼富於變化啊!漸漸地,泉水冷澀,好像弦被折斷了似的,聲音凝結休止了。但是,「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那弦外之旨,那若斷若續的餘音,似乎更能撩動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忽然,如銀瓶乍破,水漿迸瀉,如鐵騎突出,刀槍齊鳴,音樂又以極快的速度和極大的力度展開著,進入了高潮。這時她忽然用撥子一劃,四根弦一起發出聲響,好像猛力撕開絲帛一般,樂曲就在高潮中戛然而止了。周圍的聽眾被琵琶曲深深打動,東舶西舫全都像著了魔力一樣,沉浸在樂曲的餘音里默默無言,只見江心的秋月閃著皎潔的清輝。) 「沉吟放撥插弦中」到「夢啼妝淚紅闌干」是第三段,由藉曲宣情過渡到琵琶女直言身世。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沉吟」是欲語而又遲疑的樣子,隱隱透露出琵琶女受到詢問而猶疑是否傾訴生平的神態。「斂容」是使面部表情嚴肅。「整頓衣裳」、「斂容」都是對人恭敬的舉動,說明她要向客人敬述心曲了。「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蝦蟆陵」在長安曲江附近,是歌女聚居的地方。「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唐代長安設有左右教坊,管理樂伎歌舞之事。「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善才」是曲師的通稱。「秋娘」指名妓,唐時妓女多有以秋娘為名的。這兩句是說她色藝高絕,曲高壓過曲師,色絕賽過秋娘。「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五陵」在長安附近,為漢代五座皇陵所在地,多居豪富人家。「五陵年少」猶如說富貴公子。「爭」是爭搶著給。「纏頭」是聽歌觀舞者贈給歌伎舞女的羅錦一類賞物。「綃」是生絲織品。這兩句表明貴家子弟對她色藝的傾倒。「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二句寫當時酣飲狂歡的情態。「鈿頭雲篦」是兩端鑲有金花的發篦。「擊節」是敲物打拍子。珍貴的首飾擊節而碎,鮮艷的紅裙灑滿酒污,豪不顧惜,見出豪華的歡樂生活。然而就在這歡笑之中送走了青春年華。「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到了年老色衰的境地。結果「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而「商人重利輕離別,前月浮梁買茶去」。「浮梁」今江西浮梁縣,當時屬饒州。商人重利輕別,上月到浮梁采買茶葉去了,弄得她孤身一人「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正是這衰暮孤寂的情境,使她懷思過去,結想成夢:「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千」。「闌干」形容淚水縱橫流倘的樣子。「妝淚」指淚水從化妝的臉上流過,所以是紅色的。到這里我們才明白,那開篇處的「水上琵琶聲」,原來是琵琶女夢感之後,獨起撫弄琵琶抒懷,無怪音聲感人而引起詩人注目了。 (段意是:琵琶女思忖著,遲疑著,把撥子插入弦中,站起來整理一下衣裳,從剛才的激動中恢復了常態。隨即說起自己的經歷:她本是京城長安人,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歲就學得一手好琵琶,列名教坊,屬於第一部。她的演技曾使著名的琵琶師曹善才嘆服,她的美貌曾引起長安名妓秋娘的忌妒。每當她演奏的時候,住在五陵一帶的豪門子弟都爭著給賞錢,一支曲子彈下來不知道要得到多少紅綃。他們如痴如醉,一邊聽一邊打拍子,鑲金鑲玉的雲篦不惜打碎,鮮紅的羅裙也沾了酒污。就這樣,一月又一月,一年復一年,在歡笑中輕易地拋擲了自己的青春,不知不覺已經衰老,那些醉心於她的公子哥兒便拋棄她另尋新歡去了。她的門前冷落,不得不委身於一個重利寡情的商人,跟他離開長安來到這潯陽江邊。丈夫經常外出經商,拋下她一個人在江口守著空船,只有繞船的月光和寒冷的江水為伴。每當深夜夢見年輕時的生活,不禁妝淚縱橫,從夢中哭醒過來。) 琵琶女的昔盛今衰身世與詩人貶官謫降的遭遇何其相類,怎能不引起詩人「遷謫意」呢? 「我聞琵琶已嘆息」到「江州司馬青衫濕」為末段,轉入抒寫本身貶官失意之情。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唧唧」也是嘆息聲。聽琵琶聲已經悲感,再聽琵琶女言說身世更增悲感。將琵琶女的身世與自身遭遇相比照,使詩人寫下那感慨深沉、動人心弦的名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河必曾相識!」由於這兩句概括了人生一種具有一定普遍意義的遭際,也常被人們引用於相類的場合。同病相憐的心境,冷落、孤獨,寂寞的心緒,使詩人自寫失意的這一段,並沒有去詳陳貶官的不幸,而是著重於尋陽地方偏僻,無音樂可聽。「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尋陽城。尋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絲」指弦樂,竹指管樂,「絲竹」,代指音樂。「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湓江」即湓水,在九江西,流入長江。在這低濕而蘆竹叢生的環境里,能聽到什麼呢?只有猿鳥的哀啼。這是一層襯托。所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難道這里就沒有人間的樂聲嗎?有。「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哲難為聽」。雖有山歌村曲卻不入耳,這又是一層襯托。「嘔啞嘲責」形容聲音繁碎雜亂。這就更顯出琵琶聲的可貴了:「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其實,琵琶聲在這里實即京聲,戀琵琶聲正表示戀京的感情,將貶謫之感表現得十分含蓄。因此要請琵琶女再重奏一曲:「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翻」指按曲譜寫歌辭。「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卻坐」即退坐,指坐在原處。「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向前」猶如說方才。指前一次彈奏。唐代八九品官官服為青色,當時白居易為從九品官。琵琶女的樂聲不似前時了,大約又多了一層身世之悲吧。而詩人也更如醉如痴,淚下最多了。 (段意是:詩人聽了琵琶曲已經很受感動,聽了她的自述聯想到自己的遭遇,更是嘆息不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詩人感到自己的心和這琵琶女的心是相通的,忍不住也向她述說了自己不幸的遭遇。他說:「我從去年離開京城長安,被貶謫到潯陽,又患病卧床,心情十分凄苦。這里一年到頭聽不到絲竹之聲,住的地方低窪潮濕,房子周圍長滿了黃蘆苦竹,從早到晚聽到的不過是杜鵑的啼血和猿的哀鳴罷了。每逢美景良辰往往取酒獨酌,可是沒有什麼悅耳的歌曲可以侑酒,那些山歌村笛實在是難以入耳啊!今天晚上聽到您的琵琶語,如同聽到仙樂,兩耳為之一新。請不要推辭吧,再為我彈奏一曲,我為您翻寫一篇琵琶行。」那婦人久久地佇立著,聽了這番話十分感動,重新坐下彈奏一支別的曲子。曲調急促而凄涼,滿座的人都聽得掉下了眼淚。其中誰的淚水最多呢?江州司馬白居易的青衫都沾濕了!) 本篇的動人處首先在於構思新穎。詩人的遷謫之感是通過惋嘆—個歌女的身世表現的,歌女的身世又是先通過琵琶的彈奏表現出來,千迴百折,曲折中又有曲折。正因為如此構思,於是由送客引出琵琶聲,由琵琶聲引出琵琶女,由琵琶女引出琵琶的彈奏與彈者的身世,再由琵琶女的淪落引到自身的貶謫,所以能展開豐富的情節和畫面,把抒懷高度形象化了。琵琶女的身世以琵琶的曲調烘托,作者的遭遇又以琵琶女的身世烘托,琵琶的聲調,歌女的今昔,作者的經歷,交織成一片,互相映發,氣氛濃郁,動人心弦。 其次是敘事與抒情的結合。在敘事的過程中,字里行間都滲透著對那女子的同情,深摯而雋永。詩人很善於刻畫對方的心理活動,而在刻劃對方心理的時候流露出自己的感情。例如邀請琵琶女相見的幾句:「尋音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把一個女子的遲疑,靦腆,既難忍受獨守空船的寂寞,又不便在夜間與陌生人相會的矛盾心情,十分細致地刻劃出來了。又如「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這些敘述都使人感到詩人對這女子是很理解,很體貼,很同情的。詩中穿插的景物描寫也很好地起到了渲染感情的作用。借「楓葉荻花秋瑟瑟」抒寫惜別之情,借「繞船月明江水寒」抒寫琵琶女的孤單與寂寞,借「黃蘆苦竹繞宅生」抒寫謫居卧病的凄苦與無聊,都是詩中畫龍點睛之筆。 敘事富於詳略虛實的變化,脈絡分明,曲折生動。詩從秋夜送客寫起,由「舉酒欲飲無管弦」引出琵琶聲和琵琶女,這些過程都寫得比較簡單。接著一段音樂描寫,一共用了二十二句,寫得很詳盡。把曲調的變化,彈奏的技巧,曲中的感情,淋漓盡致地描寫出來。再下面又是簡單的交代和過渡,只用四句詩說明音樂的效果和琵琶女放插弦,整頓衣裳的動作,便轉到琵琶女敘述自己的身世。這一段又是二十二句,寫得比較詳細,特別是她在長安的歡樂生活,連細節都寫出來了。接著是詩人的自述,貶謫以前在長安的生活一字不提,著重寫謫居潯陽一年來的寂寞。在這一段話里,反復三次訴說沒有悅耳的音樂,至於其他種種的細節則一概從略了。在詩人這番話的感動下,琵琶女作了第二次演奏。關於這次演奏詩人改用略寫,虛寫,只用「凄凄不似向前聲」這樣一句話便交代了過去,隨即結束全詩。 再次《琵琶行》對音樂的描寫尤有獨到之處。音樂形象是難以捕捉的,如何藉助語言把它變成讀者易於感受的具體形象呢?這是描寫音樂時常常遇到的一個困難。但這個困難在白居易筆下似乎並不存在,他寫得那樣靈活,那樣自如,使人讀著他的詩彷彿親耳:聽到了音樂一般。他是怎樣取得這樣好的效果呢?他運用了三種寫法: 第一,是比喻,用一連串比喻反復形容,「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盆,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這些詩句都是用生活中具體的聲音作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各種不同的音樂節奏和旋律,「大珠小珠落玉盤」一句,用珠玉相擊的聲音摹擬琵琶這種彈撥樂器的音響效果,真是再恰切不過了。人們常以珠圓玉潤形容歌聲的婉轉,「大珠小珠落玉盤」中的珠玉,也給人以圓潤之感,使人聯想到樂曲的和諧。 第二,寫彈者與聽者的感情交流。如「未成曲調先有情,「似訴平生不得意」,「說盡心中無限事」,「別有幽愁暗恨生」,「滿座重聞皆掩泣」等等,都讓人感到那琵琶聲中有琵琶女的形象,也有聽者的共鳴。像這樣聲情結合,以情繪聲,比單純客觀地描寫聲音,效果顯然要好得多。 第三,不但寫有聲,而且寫無聲。如「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東船西肪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都是以無聲襯托有聲,用樂曲休止時的余韻來強調樂曲的效果。如同篆刻藝術的「計白以當黑」或戲曲藝術對舞台空間的運用,這種虛中見實的表現方法,是中國古代藝術的傳統特點。
◆白居易貶謫江州時,在一個蕭瑟的秋夜,送客潯陽江頭,偶逢琵琶女,從其苦難的身世聯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頓時觸發了天涯淪落的痛苦心境,悲愴之意油然而生,他飽蘸滿腹辛酸之淚,盡情傾述悲憤之情,寫下了千古絕唱《琵琶行》。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就修建了琵琶亭。於是琵琶亭永遠的記載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潯陽江水又將這個美麗的故事千古的流傳下來。
◆詩人有著偉大抱負和理想,長安城是他施展抱負的地方,他被貶之後,表面上安於現狀,可是不能施展抱負一直是他心頭的一件憾事,而琵琶女表演的樂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這都是非常激越雄壯的曲子,正好能釋放自己隱藏在心頭的深深的抑鬱。也將白居易心頭的不快之情一泄而出,表達了心頭激烈的情感。
◆塵世太污濁、黑暗,詩人(包括如詩人一樣的有志之士)報國無門,請纓無路,他只能在詩歌世界成為士大夫。憑他的才華,他本來應該是這個塵世王國中的一個寵兒,結果卻成了塵世的遺棄兒。他滿懷的愁怨,就算是甘醇的杜康酒也化解不了,詩人的命運是苦楚的,即使醉了也不能一醉方休而沉醉千年,醒來後又只能繼續走他飄泊的人生路。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表達了詩人對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發了自己謫居江州後的郁悶心情,隱含當時社會動亂,政治衰落,給人民造成的痛苦,意義深刻。「天涯淪落」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寫出了人們對苦難生活的共同情感體驗,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鳴。
◆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古今中外有不少因音樂而相識、相知、共情的佳話。高山流水覓知音,說的是古代一個叫俞伯牙的琴師,遇上了樵夫鍾子期。無論伯牙彈奏什麼,鍾子期都聽得出他的音樂所寄託的思想感情。伯牙彈奏表現高山的樂曲,鍾子期說:「多麼好啊,你的心志就象那巍峨的泰山!」伯牙彈奏表現流水的樂曲,鍾子期說:「多麼好啊,你的心志就象那奔騰的江河!」從此以後,兩人成為莫逆之交。後來,鍾子期死了,伯牙摔壞了曾經心愛的琴,並且終身不再彈琴,來紀念這個知音。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的確音樂是一種不需要翻譯的語言,不論今古,不論中外,不論年齡大小,只要心境相似,都能產生共鳴。沒有經歷過生活的困苦,我們也能感受《二泉映月》的辛酸;沒有經歷過愛情的痛苦,我們也能感受《梁祝》的悲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臨別時的踏歌,讓李白感受到友誼的溫暖、深厚。琵琶女所彈出的音樂是在傾訴『平生不得志』,也好象在述說『心中無限事』。『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是詩人的肺腑之言。這句詩能成千古名句,是因為它道出了世代不幸者的共同心聲。當人們吟誦這詩句時,總有一種惺惺惜惺惺的感覺。」

❾ 琵琶行翻譯,支持復制但是要有水準。要求一句原文一句翻譯,還要我序言的翻譯和字詞解釋,跪求,找不到明

序部分段落對照,正文部分句對照(正文部分帶賞析)供參考:
(序)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唐憲宗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裡聽到船上有人彈琵琶。聽那聲音,錚錚鏗鏗有京都流行的聲韻。探問這個人,原來是長安的歌女,曾經向穆、曹兩位琵琶大師學藝。後來年紀大了,紅顏退盡,嫁給商人為妻。於是命人擺酒叫她暢快地彈幾曲。她彈完後,有些悶悶不樂的樣子,自己說起了少年時歡樂之事,而今漂泊沉淪,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間輾轉流浪。我離京調外任職兩年來,隨遇而安,自得其樂,而今被這個人的話所感觸,這天夜裡才有被降職的感覺。於是撰寫一首長詩贈送給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題為《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夜晚在潯陽江頭送客人,秋風吹著楓葉和荻花,傳來瑟瑟之聲。開篇首句,只寥寥七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點(潯陽江頭)、時間(夜)、事件(送客)全部概括其中,言簡而意明。後一句作秋夜送客的環境烘染和渲染,使詩一開頭就帶著凄冷蒼茫的意味。「黯然傷神者,唯別而已矣」,在這里,秋夜送客的蕭瑟落寞之感,從景中委婉傳出。「潯陽江」,是長江流經江西九江的一段。「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水邊,根莖都有節似竹,葉抱莖生,秋天生紫色或白色、草黃色花穗。「瑟瑟」,猶言颯颯、索索,草木被秋風吹動發出的聲音。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主人下了馬,走進客人的船中;舉起酒杯想痛痛快快地餞別,卻沒有音樂助興。楓葉獲花,秋風瑟瑟,景是凄涼景;送客至江船,舉杯冷落,情是寂寞情。「無管弦」三字,既與後面的「終歲不聞絲竹聲」遙相呼應,又為琵琶女的出場作鋪墊。「管弦」,指管樂器與弦樂器,這里泛指音樂。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悶悶地喝醉了,凄凄慘慘地將要分別;要分別的時候,茫茫的江面上,映著一輪明月。前句已將黯然低沉的情緒作了鋪墊,後句進一步渲染環境,使心情顯得更加沉鬱感傷。全詩三次寫到江月,各有妙用。這是第一次。「江浸月」,是說月影倒映在江中,就好像月亮浸在水中一般。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忽然聽到江面上傳來琵琶彈奏的聲音;聽著聽著,主人忘記了回去,客人也不肯開船啟程。「忽聞」,傳達詩人正思音樂而音樂即來的驚喜。送者忘歸,行者不發,暗示音樂的美妙動人。在茫茫江月的背景烘托下,有空谷足音之感。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依循著聲音尋找,低聲詢問,彈奏者是誰?琵琶聲停了下來,那人想要回答,卻又遲疑不決。從「忽聞」、「忘歸」、「不發」到「暗問」,均著力刻畫人物心態,亦為說明音樂的感染力。「欲語遲」,是說猶疑之中暗含心事。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將船隻移過去,慢慢靠近,邀請那人出來相見。大家添了酒,把燈撥亮,重新設宴。詩人寫琵琶女的出場,是因聞聲而動情,因動情而尋人。琵琶聲的不同凡響,襯托出彈奏者的不同尋常,故聽者賞慕,頗有知音相遇之感。「回燈」,添油撥芯,使燈光回亮。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經過再三邀請呼喚,她才勉強走出來;出來時,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兒。一方面是急急以求,一方面是默默以待;一方面是頻頻呼喚,一方面是遲遲而出。這種強烈的對比,鮮明地表現了雙方的心情和個性。詩人抓住這一點,逼真地描繪了琵琶女的出場之態。盡管用語平實,但欲露還藏的情態,已經入木三分。「千呼萬喚始出來」,並非孤傲忤慢,而是因為自有志趣,不露才揚己;更是由於有一肚子天涯淪落的難言之恨,不便說明,也不願見人。這種拘謹、靦腆而又穩重的樣子,也恰恰是萍水相逢時一個女子應有的情態。「猶抱琵琶半掩面」與上文的「琵琶聲停語欲遲」,皆曲折細膩揭示了琵琶女復雜的內心活動。
琵琶女的出場,讓人產生期待,全詩由此轉入正題。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她轉好弦軸,撥動琴弦,順手試著彈了三兩聲;雖然還沒彈出曲調,卻已流露出情感。前句寫校弦試音。後句以樂音傳達人的思想感情,扣開聽者的心扉,讓人神往。「情」字是詩眼,有傳神之妙。「轉軸撥弦」,是彈琵琶之前校正音階、調正絲弦的准備動作。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
每一弦都是那樣低沉壓抑,每一聲都充滿愁思,似乎在傾訴一生的不得意。這兩句進一步借音樂寫人,在抑鬱之情中點出身世之悲。「不得意」,一作「不得志」,給「情」定了一個基調。「掩抑」,以手壓弦而彈,彈出的音調低沉壓抑,是幽咽悲傷的情調。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她低著眉、隨著手繼續彈奏下去,彷彿要一吐為快,說盡自己無限心事。以上三聯,都是上句寫琵琶女彈奏樂曲的情景,下句借聽者的感受揭示她的內心活動。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她的手指在弦上一會兒輕輕叩動,一會兒慢慢揉動,一會兒順手下撥,一會兒反手回撥。起先彈的是《霓裳羽衣曲》,後來又彈《綠腰曲》。這兩句是寫琵琶女嫻熟的技藝。「攏」,用指叩弦;「捻」,用指揉弦。這兩種是用左手按弦的指法。「抹」,順手下撥;「挑」,反手回撥。這兩種是用右手彈弦的指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據說是開元時從印度傳入,原名《婆羅門》,經唐明皇潤色並改此名。白居易《霓裳羽衣歌》有較詳細的描寫。「六么」,是當時有名的歌舞大麴,也作「綠腰」或「樂世」。原名「錄要」,以樂工進曲錄其要點而得名,屬軟舞類。由女子獨舞,舞姿輕盈柔美,樂曲節奏由慢到快。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大弦彈出的聲音深沉悠長,像陣陣疾雨;小弦彈出的聲音輕細柔慢,就好像人在竊竊私語。自此至以下十四句,藉助語言摹寫音樂的時候,都運用了各種生動的比喻以加強形象性。這兩句是說彈奏琵琶音響之精微。用「嘈嘈」、「切切」這兩疊字詞摹聲,又用「急雨」、「私語」,使它形象化。琵琶有四弦或五弦。「大弦」,指其中最粗的弦;「小弦」,指其中最細的弦。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交錯雜彈,就像大珠小珠瀉落在玉盤。前一句已經再現了「如急雨」、「如私語」兩種旋律的交錯出現,這里再用後一句一比,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就同時顯露出來,令人眼花繚亂,耳不暇聞。雙聲和重音疊韻詞的運用,更加強了悅耳的聽感和韻律的節奏。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有時弦聲輕快悠揚,就像宛轉悅耳的黃鶯在花下啼鳴;有時弦聲艱澀低沉,好像嗚咽的泉水在冰下面流轉。「間關」,形容鶯聲宛轉。「幽咽」,指悲抑哽塞。這里,詩人將琵琶聲同時訴諸聽覺與視覺,分別表現出輕快與冷澀的不同感受。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冰下的流泉,漸漸地凍結了;那弦也像被凍住了,快要斷絕;就這樣,弦聲越來越弱,暫時停歇下來。詩人以豐富多彩、精妙新巧的比喻,將變化多端的音樂描繪得出神入化,維妙維肖。作者的才華不僅表現在再現音樂之美上,更重要的是,通過音樂形象的千變萬化,展現出琵琶女起伏回盪的心潮,為下面訴說身世作了鋪墊。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琵琶聲音暫停的時候,只覺得另有一種深藏的愁緒和恨意產生。此時,雖然靜默無聲,卻更勝過那有聲之境。「有聲」之時,聽者的思想感情隨著曲調奔騰跳躍,無暇細味。而「無聲」之時,給人以時間去整理思緒,體味曲中之情;同時將聽者引向未來,因為不知道下面又會怎樣。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低沉徘徊、近似停頓之後,猛然爆發出一陣強音,就像銀瓶突然迸裂,裡面的水漿噴濺而出;又像鐵騎沖出、刀槍撞擊一樣,是那樣雄壯鏗鏘,激越昂揚。當聽者置身「無聲」之境時,滿以為就要結束了。誰知 「幽愁暗恨」在「聲漸歇」的過程中,已積聚了無窮的力量,不可壓抑,終於在這里爆發出來。於是,全曲推向高潮。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最後,一曲終了,她收取撥子,在幾根弦的中心奮力一劃;琵琶就像撕裂的布帛一樣,發出脆厲的一聲。至此,全曲戛然而止,但回腸盪氣、驚心動魄的音樂魅力,仍餘音繞梁,久久難息。「撥」,即撥子,彈奏弦樂器時用的工具。「當心畫」,是一種演奏手法,即用撥子在琵琶的中部橫劃,行話叫做「掃」。「畫」,同「劃」。「裂帛」,指綳緊的絲絹突然斷裂,這里是形容「當心畫」時聲音的強烈沖擊感。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這時,四周的船隻都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音,只看見江心倒映著一輪皎潔的秋月。一聲裂帛般的音響之後,一切又歸於靜寂。一直沉浸在音樂中的聽眾,如夢初醒。這里,詩人從側面寫出琵琶聲的妙絕入神。置身斯時斯境,同懷天涯淪落之感的作者與彈者心境如何,讓人不由揣想。而由剎那間寧靜所構成的音響空白,無言更勝有言,給讀者留下了涵詠回味的廣闊空間。詩人在這里第二次描寫到月亮,靜謐的意象與詩意再次呼應,烘托出凄美的情境。「舫」,小船。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她若有所思,將撥子插在弦縫間;然後整頓衣裳,神態凝重端莊地站了起來。這里,略去了關於身世的詢問,而用兩個描寫肖像的句子向下文的「自言」過渡。「沉吟」的神態,大概就是從聽者的詢問引發。但是,叫人從何說起呢?於是,一面收拾,一面思忖。「斂容」,剛才彈奏時由於情緒激越,不單是衣裳有些亂了,悲歡也都形於色。至談話時,自然要整理情緒,從音樂意境中收回心來,於是收斂起臉上的表情。這既是尊重別人,也是自重。琵琶女並非輕薄浮躁之人,前面已經寫出了她的人格:「琵琶聲停欲語遲」,「猶抱琵琶半遮面」,正代表著女性的羞怯和矜持。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琵琶女自敘道:我本來是京城長安女子,家住在蝦蟆陵。「蝦蟆陵」,在長安城東南曲江附近,是歌女聚居之地。舊說董仲舒葬此,門人經過這里,都下馬步行,所以叫下馬陵。後人誤傳為蝦蟆陵。
從這里至「夢啼妝淚紅闌干」,都是琵琶女自述身世。詩人用詩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譜寫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與「說盡心中無限事」的樂曲相互補充,完成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十三歲時,我就學成了琵琶,名字編排在教坊之中,是屬於第一流的。上面是敘籍貫,這里是敘出身。「教坊」,古時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專管雅樂以外的音樂、舞蹈、百戲的教習、排練、演出等事務。唐高祖武德後,在禁中設內教坊。玄宗開元二年,在蓬萊宮側置內教坊,洛陽、長安又各設左右教坊二所,以中官為教坊使。內教坊兼習雅樂和俗樂,外教坊則皆為俗樂。這位琵琶女大概是掛名外教坊的。「第一部」,指首席樂隊。
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那時,我技藝超群,曾經一曲彈完後,讓琵琶師傅也佩服;我還貌美過人,妝扮之後常被秋娘嫉妒。這兩句寫琵琶女色藝雙絕。「善才」,唐代對琵琶師的稱謂。「伏」,通「服」,敬佩。「秋娘」,當時的一位著名歌妓,這里是泛指歌妓女伶。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京師的富貴子弟爭著給我賞賜,贈送纏頭;每當一曲彈罷,不知要給多少綵綢。這兩句寫琵琶女追憶當年在長安時的生活,語含感嘆。「五陵年少」,指富貴人家子弟。「五陵」,指西漢五個皇帝的陵墓:高帝之長陵、惠帝之安陵、景帝之陽陵、武帝之茂陵及昭帝之平陵,都在長安城北。唐時,曾將各地的一些富豪遷到陵邑周圍,以繁榮邑址。故五陵多富家子弟。「纏頭」,也叫「纏頭彩」,歌舞藝人表演完畢,客人以羅錦等絲織品為贈。後來多用錢物代之。「紅綃」,紅色薄綢或綾緞等絲織品。
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用鈿頭雲篦等貴重首飾來打拍子,哪怕碎了也毫不可惜;縱酒歡歌中,我紅色的羅裙常因酒杯翻覆而污損。「鈿」,是用金、銀、玉、貝等製成的花朵狀的首飾。「雲箆」,即雲狀的箆,是一種比梳子密的梳頭用具。「雲」,一作「銀」。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一年又一年的歡笑作樂,多少良辰美景就這樣隨隨便便地消磨掉了。從這里可以看出,琵琶女在憶昔思今中,有著淡淡的留連,更有悔恨和痛惜。「秋月春風」,比喻美好的青春年華。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一起出道的師妹隨軍去了,阿姨也去世了;暮去朝來,時光流逝,我的容貌漸漸衰老了。據《教坊志》、《北里志》、《唐國史補》記載,唐代的倡優妓女慣以兄、弟相稱,以至影響到宮廷教坊,出現了女兄女弟這類稱呼。這里所說的「從軍」,是指做隨軍倡妓。「阿姨」,是歌妓對其所居坊曲之主的稱呼。
以上十二句,言青春歡笑。以下六句,言老大淪落。盛衰之感,對比強烈。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因容顏衰老,無人光顧,來往的車馬越來越少,門前冷冷清清。我年華老去,最後嫁給一位商人做妻子。這兩句以如訴如泣的抒情筆調,概括出古今大抵相同的歌女命運。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商人只重財利,從不把別離當一回事,上個月他到浮梁買茶去了。這里不說「賣茶」,而說「買茶」,與當時的榷茶、稅茶制度有關。「榷」的本義是獨木舟,引申為專利。榷茶就是唐代官府採取的茶葉專賣制度。白居易寫此詩的元和十一年(816),榷茶法已推行多年。潯陽的茶商經營茶葉,先要到就近的浮梁進貨,即「買茶」。商人流動性較大,琵琶女與丈夫自然是離多聚少。這兩句敘寫,強化了琵琶女天涯淪落之恨。「浮梁」,唐時屬饒州,治所在今江西景德鎮市北浮梁。浮梁之茶雖非名品,但產量豐富,是當時茶葉的重要集散地。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他走了之後,留下我一人,在江口獨守著這艘空船;圍繞著船外的,只有一輪明月,映著一片清冷的江水。這是詩中第三次描寫月亮。獨守空船,惟有清冷的江水和明月作伴,與昔日長安的繁華形成強烈對比。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夜深時,忽然夢見年輕時候的事,禁不住啼哭起來;淚水縱橫,和著胭脂,流得滿臉都是。「夢啼」句,凄苦中猶有嬌憨與率真,哀感頑艷,合乎身分。「夢啼妝淚」,是說夢中啼哭,臉上帶著淚痕。「妝淚」即胭脂淚。「紅」本指胭脂色,這里作動詞。「闌干」,(淚水)縱橫流淌的樣子。
我聞琵琶己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聽到她彈奏的琵琶曲,就已夠讓我感傷嘆息了。現在聽了這一番敘述,更加讓我嘆息不已。「重」,更加。「唧唧」,嘆息聲。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彼此同樣是流落天涯、四處飄零的人,雖說今夜初次相逢,又何必曾經互相認識呢?琵琶女的身世,激起詩人情感的共鳴。同病相憐,同聲相應,他將自己貶謫江州和琵琶女流落江頭的悲慘遭遇聯系在一起,醞釀出這傳誦千古的名句。詩人發自肺腑的感慨,道出了人生旅程中無數孤獨者的心聲,是全詩主旨所在。它已超越時代,成為後世飽經滄桑的人邂逅時的共同感受。毛澤東讀《琵琶行》時曾在這兩句下面劃了許多加重號,還批道:「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在天涯,作者與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詩高處在此,不在他處。」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我從去年離開京城,被貶官來到潯陽城,經常卧病在床上。以下是作者剖露心曲。在琵琶女的命運激起的感情波瀾中,他坦露自我形象,將平生遭遇和謫居僻所的失意心情傾訴出來。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潯陽地處偏僻,沒有什麼音樂,整年聽不到美妙的音樂聲。這里實際是說自己孤獨寂寞,沒有知音。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我的住處靠近湓江,又低又濕,黃蘆、苦竹繞著宅院叢生。「湓江」,今名龍開河,源出江西省瑞昌縣清湓山,東流經九江入長江。其江口就是「序」所說的「湓浦口」。「苦竹」,傘柄竹。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在這種環境里,早晚能聽到什麼呢?只能聽到杜鵑凄楚的啼叫和猿猴哀鳴的音聲。「杜鵑」,又名杜宇、子規,相傳為古蜀國的一位國君杜宇(又稱望帝)魂魄所化。春末夏初,常晝夜啼鳴,其聲哀切凄婉。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每當春江花開之時、秋月皎潔之夜,我往往拿了酒,自飲自酌。「春江」、「花朝」、「秋月夜」,都是迷人的景色。在景色迷人的大好時光里,他人邀朋聚友,吟詩作賦,開懷暢飲;詩人卻獨自一人,喝著悶酒,寂寥難遣。這種貶謫外任的苦悶心情,使詩句里浸透著感傷與憤激。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難道連山歌或村笛都沒有嗎?有,但是聲音雜亂刺耳,實在難聽。「嘔啞嘲哳」,形容樂聲雜亂難聽。詩人之意或許並非實說音樂難聽,而是借不如意的環境襯托自己「不得意」的境遇。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今夜聽了你琵琶的旋律,好像聽到仙樂一樣,使我耳朵一時清爽起來。「仙樂」,形容樂聲美妙動聽,彷彿來自仙界。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請你不要推辭,重新坐下,再來彈一曲,讓我來為你寫一首《琵琶行》的曲詞。「更坐」,即再次坐下來。「翻作」,是說按曲填寫歌詞。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她被我這些話感動,站立了很久,然後重新坐下來。她調緊絲弦,弦聲頓時變得急促起來。這里巧妙寫出琵琶女與詩人內心復雜感情的契合,著筆不多,卻十分傳神。「卻」,退回。「卻坐」,回頭重新坐下。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琵琶曲聲凄涼哀傷,已不像先前的樂聲,滿座的人聽了都忍不住掩面哭泣。究竟為何不似「向前聲」,未說,其實也不用說。因為前面已有大段描寫作鋪墊,只說滿座哭泣,即已表明凄涼哀切之情。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要問在座的人中,誰的眼淚流得最多?當然是我這個江州司馬,你看,眼淚都已將青衫官服打濕。相遇知音人,一灑同情淚。一個是飄零江湖的長安歌妓,一個是得罪遭貶的朝廷命官;一個是「紅妝淚」,一個是「青衫淚」。明寫前者,暗寫後者。二者彼此地位懸隔,卻能產生強烈的感情共鳴和交流,這是最為難得和感人的。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雲:「作此詩之人與此詩所詠之人,二者為一體。真可謂能所雙亡,主賓俱化,專一而更專一,感慨復加感慨。」「青衫」,唐代文官品級最低(八品、九品)的服色。當時白居易職為州司馬,為從五品,但「唐制服色不視職事官,而視階官之品」(宋代王楙《野客叢書》卷二十七)。階官,是有官名而無固定職事的散官品級的稱號,相別於職事官而言。當時白居易官階是將仕郎,為從九品下階,故應穿青衫。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