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書懷的賞析
『壹』 《旅夜書懷》杜甫 賞析這首詩
文學賞析:
首聯用對起格,寫自己夜晚獨自行舟的孤苦之狀。在細草綿延、微風吹拂的岸邊,詩人獨系高帆夜行之舟。在靜夜停舟的寂寥江天里,羈旅之懷油然而生,不可遏止,不言愁而愁自見。
頷聯二句分承首聯:岸上平野茫茫,群星遙掛如垂;舟前江濤滾滾.月影流動如涌。這兩句氣魄雄大,境界宏闊,與李白「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句法略同而工力悉敵。李詩只形容山與江,此二句則野闊星垂,江流月涌,共寫四事,畫面景物交織的多層次之感似更突出一些。這里不但對於人對景物的感覺的描寫十分真切,而且通過這種描寫突出了自然景觀的鮮明特徵。具體說來,因為「平野闊」,才顯得星斗遙掛如垂,而用此「垂」字,又反襯出乎野之廣闊;因「大江流」,所以江中月色似也滾滾如涌,而用「涌」字,又烘托出大江澎湃向前浪起千疊的氣派。
頸聯二句,因夜景之廣漠寂寥而起身世之深悲。第五句自謙,實乃自負。說名豈因文章而著,與作者另一首贈嚴武詩中「豈有文章驚海內」之句同慨。第六句自解,實乃牢騷。說自己失去官職是因為既老且病,似乎婉轉自恨,其實是恨世。真正的情況是與時與事多忤。此意不直接說出,顯得悲憤更深。仇兆鰲《杜詩詳注》引舊注雲:「名實因文章而著,官不為老病而休,故用豈、應二字。反言以見意,所雲書懷也。」說得頗為中肯,可參考。
末聯即景自況,以沙鷗自比,自傷飄泊。自問自答,老懷悲涼之狀愈加突出。廣闊的「天地」,映襯一微小的「沙鷗」,愈顯出自己飄零不遇的身世的可悲與可嘆。這個比喻,與開篇的自白首尾相顧。「一沙鷗」呼應「獨夜舟」,抒情主人公孤獨流浪的形象完全凸現出來了。
附:
《旅夜書懷》 隋唐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譯文:
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夜裡孤獨地停泊著。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麼呢?就像天地間的一隻孤零零的沙鷗。
創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辭去節度參謀職務,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嚴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攜家由成都乘舟東下,經嘉州(今四川樂山)、榆州(今重慶市)至忠州(今四川忠縣)。此詩約為途中所作。詩人用闊大無垠的夜景襯托深沉滯重的孤獨感,使人感受到詩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筆下奔涌的江流一樣澎湃難平。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貳』 旅夜書懷賞析
所謂「旅夜書懷」,就是在行旅的夜裡抒寫自己的胸懷或懷抱。寫作時期應該確定為大歷三年春。此前杜甫已經滯留夔州近兩年,除因受到夔州都督柏茂琳的優待以外,大約也是為了等候朝廷任命新職。因為作為夔州都督的柏茂琳,可能向朝廷推薦過杜甫。但是,唐代宗沒有起用他。這時,他感到「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希望完全破滅了。於是在這年的正月,五十七歲的杜甫下定決心離開夔州。舟出三峽,順著大江,進入江漢平原的江陵一帶,他回想一生的坎坷遭遇和朝廷的黑暗腐敗,抒發了「官應老病休」的憤激之情。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微風習習,江岸細草如絲,一隻豎有高桅的小船,孤伶伶地行駛在江上。首聯點明地點、時間和環境,烘托出一種凄涼孤寂的氛圍,這也是作者孤獨感傷之情的外化。「危」,高的意思。「檣」,桅桿。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星星垂掛在遠天,顯出平野的遼闊;月光涌動在水面,大江在洶涌奔流。與上一聯的近景相比,這一聯是遠景,上句寫岸上,下句寫江中,構成闊大雄偉的境界,有一種宇宙蒼茫無窮之感。置身其間的細草、孤舟、詩人,該是何等的渺小。由此可見詩人孤獨凄愴之情。詩中「垂」、「涌」兩個「響」字,將星月精神描摩得畢肖。《四溟詩話》評價說「句法森嚴,『涌』字尤奇」。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有點名聲,哪裡是因為我的文章好呢?但官職的確是因老且多病而不得不永遠休止了。此聯上句與「豈有文章驚海內」(《客至》)一樣,既是自謙之詞,又有自豪之意。下句與「罷官亦由人」(《立秋後題》)一樣,表面上是自我解嘲,實質上是抒發憤慨。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這,而是由於不被任用。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集》說:「胸懷經濟,故雲名豈以文章而著;官以論事罷,而雲老病應休。立言之妙如此。」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如此人生落拓,到處飄泊,像個什麼?就像那天地之間到處飄飛的一隻沙鷗。詩人自嘆身世飄零,無論是身後之名,還是生前之功業,似乎都游離於他。當這種悲憤交集的情感,外化投射在一隻飄零於茫茫天地之間的白鷗時,詩人晚年飄零、孤獨、寂寥的形象,便由此鑄就了。
縱觀全詩,始終有景,又始終滿含復雜的情感。景的序列,隨著詩人感情的逐步展開而自然地呈現,並且最終藉助景,將感情的抒發推向高潮。大致說來,詩的前半重點寫「旅夜」之景,後半主要是「書懷」。不過,前半寫景狀物,已經融注了詩人的主觀意念;後半抒懷感慨,也有自然景物的烘托。全詩景情交融,正如清代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所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分。神於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
全詩意境雄渾,《瀛奎律髓匯評》引紀昀的評論說:「通首神完氣足,氣象萬千,可當雄渾之品。」詩人將「細草」、「孤舟」、「沙鷗」這些景象,放置於無垠的星空平野之間,使景物之間的這種對比,自然烘托出一個獨立於天地之間的飄零形象,襯托出深沉凝重的孤獨感。
『叄』 求 杜甫《旅夜書懷》 賞析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賞析:此詩寫於作者漂泊途中。通過旅夜所見星變、月涌的壯闊景象的描寫,抒發了作者自己身世不遇、漂泊無定的感情。
詩的頭四句寫景。首兩句寫近景,岸上的小草在微風中飄擺,豎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孤獨地停泊在月夜的江面上。月夜孤舟,微風陣陣,寂靜和孤獨籠罩著一切,揭示了詩人浪遊漂泊的孤清處境。頷聯寫遠景,是歷來傳誦的名句。大筆勾勒,寫得真切細膩,創造出一種闊大雄渾但又寂寞空曠的境界,從而再反襯詩人的孤獨,景中見情,景與情融。
詩的後四句筆勢急轉,直抒情懷。頸聯「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寫出詩人極度憤慨之情,前句說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揚名,讀來令人心沉;後句詩人以自嘲口吻詼諧地說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實現的憤慨。「豈」「應」是關鍵字眼,上下關聯。尾兩句觸景而情發,景以自況,運用形象的比喻收結全詩。詩人以天地間一隻形單影孤的沙鷗來寄託自己功業未成的慨嘆,有一種強烈的感染力量。
此詩通過旅途月夜景色的描寫,抒發了詩人漂泊生活孤獨凄涼的苦悶心情。詩人把這種心情寫得含蓄不露,律細筆深,情景交融,渾然一體,不愧為千古名作。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只獨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微風輕輕的吹拂著岸邊的細草,一艘豎著高高桅桿的船孤獨的在夜裡停泊著.原野遼闊,天邊的星星猶如垂向地面;而銀光映著奔流洶涌的長江,不停流逝.我的名氣難道是因為文章而顯著?我年老衰弱,想必也該退休了。如今,我的隨處飄零像什麼呢?活像是天地間孤苦的沙鷗。
杜甫是個現實主義的詩人,他的詩反映了當時民眾的人間疾苦及一些美好的山川景物。杜甫有造福人民的大志,希望能夠建功立業,可一生追求卻無成就,甚至只能四處飄零,他為此遺憾無窮,因而寫下這首詩。
從詩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它的生活圖畫:杜甫以高高的船為來比喻自己的孤獨,並以那星空、明月、和江流的寬廣及磅礴的氣勢來反襯人類之渺小,而那視野的遼闊卻抒發出自己內心的感嘆。全詩充滿著一種孤寂又凄涼的情緒,讓人感受到一種說不出來的哀傷,情景交融,動人心魄。
杜甫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刻苦精神來努力創作,從本詩大可一窺全豹。星垂平野闊的」垂」及月涌大江流的「涌」便可知道杜甫的用心煉字.」垂」寫出了在空曠平野看星的獨特感受;而「涌」就猶如江涌一般的磅礴。而這兩句詩也是全詩的經典之句,不僅對仗工整,而且還借景間接抒情來表達孤獨的心境。雖然和李白的「山隨平野闊,江入大荒流」暗合,但杜詩的意象更豐富,氣象更闊大。
《旅夜書懷》由首聯和頷聯寫出的夜景及頸聯和尾聯寫出的凄涼心境完美的勾勒出一種漂泊、凄冷、絕望的藝術境界。
『肆』 旅夜書懷 詩句賞析
①旅途中的夜晚抄書寫自己襲的情懷。②「旅」有「旅居」的意思,結合詩歌的寫作背景理解。③「夜」與「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對應。
④
「書懷」與「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對應。
採納吧
『伍』 求杜甫《旅夜書懷》的精彩翻譯和賞析
翻譯:
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夜裡孤獨地停泊著。
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
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
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麼呢?就像天地間的一隻孤零零的沙鷗。
賞析:
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於無奈。這一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處此凄孤無依之境,便決意離蜀東下。因此,這里不是空泛地寫景,而是寓情於景,通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寫遠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涌,大江東流。這兩句寫景雄渾闊大,歷來為人所稱道。在這兩個寫景句中寄寓著詩人的什麼感情呢?有人認為是"開襟曠遠"(浦起龍《讀杜心解》),有人認為是寫出了"喜"的感情(見《唐詩論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顯,這首詩是寫詩人暮年飄泊的凄苦景況的,而上面的兩種解釋只強調了詩的字面意思,這就很難令人信服。實際上,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盪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凄愴心情。這種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經常使用的。如《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襯出徵士兵的悲苦心情,寫得多麼動人!
詩的後半是"書懷"。第五、六句說,有點名聲,哪裡是因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應該因為年老多病而退休。這是反話,立意至為含蓄。詩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因此聲名竟因文章而著,這實在不是他的心願。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老和病,而是由於被排擠。這里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飄泊、孤寂的根本原因。關於這一聯的含義,黃生說是"無所歸咎,撫躬自怪之語"(《杜詩說》),仇兆鰲說是"五屬自謙,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詳注》),恐怕不很妥當。最後兩句說,飄然一身象個什麼呢?不過象廣闊的天地間的一隻沙鷗罷了。詩人即景自況以抒悲懷。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徙江湖。這一聯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真是一字一淚,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齋詩話》說:"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於景和寓景於情。前者寫宜於表達詩人所要抒發的情的景物,使情藏於景中;後者不是抽象地寫情,而是在寫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這首《旅夜書懷》詩,就是古典詩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個範例。
全詩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詩意境雄渾,氣象萬千。用景物之間的對比,烘托出一個獨立於天地之間的飄零形象,使全詩彌漫著深沉凝重的孤獨感。這正是詩人身世際遇的寫照。
大歷三年(768年),遲暮之年的詩人終於乘舟出了三峽,來到湖北荊門,心境不免孤寂。 此詩開頭四句寫"旅夜":岸上有細草微風,江上只有一葉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遙望原野,遠處天與地似乎相接了,天邊的星宿也彷彿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盪盪東流,一輪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隨著江水的流動而浮盪著。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來描寫原野的廣闊,用"月涌"來形容大江的東流,形象而細致地描繪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廣闊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見出原野的廣闊。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動;也只因江水的流動,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細膩稱闊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個宏闊非凡寧靜孤寂的江邊夜境。
後四句書"懷":"名豈文章著",聲名不因政治抱負而顯著,反因文章而顯著,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說"豈",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實現的憤慨。說"官應老病休", 詩人辭去官職,並非因老而多病,什麼原因,詩人沒有直接說出。說"應"當,本是不應當,正顯出老詩人悲憤的心情。面對遼闊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無依,在這靜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間無所依存的一隻沙鷗。以沙鷗自況,乃自傷飄泊之意。
『陸』 旅夜書懷賞析200字
旅夜書懷》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專章著屬,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賞析:此詩寫於作者漂泊途中。通過旅夜所見星變、月涌的壯闊景象的描寫,抒發了作者自己身世不遇、漂泊無定的感情。
詩的頭四句寫景。首兩句寫近景,岸上的小草在微風中飄擺,豎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孤獨地停泊在月夜的江面上。月夜孤舟,微風陣陣,寂靜和孤獨籠罩著一切,揭示了詩人浪遊漂泊的孤清處境。頷聯寫遠景,是歷來傳誦的名句。大筆勾勒,寫得真切細膩,創造出一種闊大雄渾但又寂寞空曠的境界,從而再反襯詩人的孤獨,景中見情,景與情融。
詩的後四句筆勢急轉,直抒情懷。頸聯「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寫出詩人極度憤慨之情,前句說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揚名,讀來令人心沉;後句詩人以自嘲口吻詼諧地說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實現的憤慨。「豈」「應」是關鍵字眼,上下關聯。尾兩句觸景而情發,景以自況,運用形象的比喻收結全詩。詩人以天地間一隻形單影孤的沙鷗來寄託自己功業未成的慨嘆,有一種強烈的感染力量。
『柒』 杜甫的《旅夜書懷》的賞析。
細草微風岸來,危檣獨夜舟。星垂平自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賞析:此詩寫於作者漂泊途中。通過旅夜所見星變、月涌的壯闊景象的描寫,抒發了作者自己身世不遇、漂泊無定的感情。
詩的頭四句寫景。首兩句寫近景,岸上的小草在微風中飄擺,豎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孤獨地停泊在月夜的江面上。月夜孤舟,微風陣陣,寂靜和孤獨籠罩著一切,揭示了詩人浪遊漂泊的孤清處境。頷聯寫遠景,是歷來傳誦的名句。大筆勾勒,寫得真切細膩,創造出一種闊大雄渾但又寂寞空曠的境界,從而再反襯詩人的孤獨,景中見情,景與情融。
詩的後四句筆勢急轉,直抒情懷。頸聯「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寫出詩人極度憤慨之情,前句說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揚名,讀來令人心沉;後句詩人以自嘲口吻詼諧地說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實現的憤慨。「豈」「應」是關鍵字眼,上下關聯。尾兩句觸景而情發,景以自況,運用形象的比喻收結全詩。詩人以天地間一隻形單影孤的沙鷗來寄託自己功業未成的慨嘆,有一種強烈的感染力量。
『捌』 旅夜書懷的作品鑒賞
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於無奈。這一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處此凄孤無依之境,便決意離蜀東下。因此,這里不是空泛地寫景,而是寓情於景,通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寫遠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涌,大江東流。這兩句寫景雄渾闊大,歷來為人所稱道。在這兩個寫景句中寄寓著詩人的什麼感情呢?有人認為是「開襟曠遠」(浦起龍《讀杜心解》),有人認為是寫出了「喜」的感情(見《唐詩論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顯,這首詩是寫詩人暮年飄泊的凄苦景況的,而上面的兩種解釋只強調了詩的字面意思,這就很難令人信服。實際上,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盪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凄愴心情。這種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經常使用的。如《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襯出徵士兵的悲苦心情,寫得多麼動人!
詩的後半是「書懷」。第五、六句說,有點名聲,哪裡是因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應該因為年老多病而退休。這是反話,立意至為含蓄。詩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因此聲名竟因文章而著,這實在不是他的心願。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老和病,而是由於被排擠。這里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飄泊、孤寂的根本原因。關於這一聯的含義,黃生說是「無所歸咎,撫躬自怪之語」(《杜詩說》),仇兆鰲說是「五屬自謙,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詳注》),恐怕不很妥當。最後兩句說,飄然一身象個什麼呢?不過象廣闊的天地間的一隻沙鷗罷了。詩人即景自況以抒悲懷。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徙江湖。這一聯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真是一字一淚,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齋詩話》說:「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於景和寓景於情。前者寫宜於表達詩人所要抒發的情的景物,使情藏於景中;後者不是抽象地寫情,而是在寫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這首《旅夜書懷》詩,就是古典詩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個範例。
全詩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詩意境雄渾,氣象萬千。用景物之間的對比,烘托出一個獨立於天地之間的飄零形象,使全詩彌漫著深沉凝重的孤獨感。這正是詩人身世際遇的寫照。
大歷三年(768年),遲暮之年的詩人終於乘舟出了三峽,來到湖北荊門,心境不免孤寂。 此詩開頭四句寫「旅夜」:岸上有細草微風,江上只有一葉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遙望原野,遠處天與地似乎相接了,天邊的星宿也彷彿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盪盪東流,一輪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隨著江水的流動而浮盪著。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來描寫原野的廣闊,用「月涌」來形容大江的東流,形象而細致地描繪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廣闊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見出原野的廣闊。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動;也只因江水的流動,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細膩稱闊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個宏闊非凡寧靜孤寂的江邊夜境。
後四句書「懷」:「名豈文章著」,聲名不因政治抱負而顯著,反因文章而顯著,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說「豈」,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實現的憤慨。說「官應老病休」, 詩人辭去官職,並非因老而多病,什麼原因,詩人沒有直接說出。說「應」當,本是不應當,正顯出老詩人悲憤的心情。面對遼闊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無依,在這靜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間無所依存的一隻沙鷗。以沙鷗自況,乃自傷飄泊之意。 《鶴林玉露》:
詩要健宇撐柱,活字斡旋。如「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弟子貧原憲,諸生老服虔」、「入」與「歸」字,「貧」與「老」字,乃撐柱也;……「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豈」與「應」字,乃斡旋也。撐柱,如屋之有柱;斡旋,如車之有軸,文亦然。詩以字,文以句。
《瀛奎律髓》:
老杜夕、暝、晚、夜五言律近二十首,選此八首潔凈精緻者。多是中二句言景物,二句言情。若四句皆言景物,則必有情思貫其間,痛憤哀怨之意多,舒徐和易之調少。以老杜之為人,純乎忠襟義氣,而所遇之時,喪亂不已,宜其然也。
《唐詩品匯》:
劉曰:等閑星月,著一「涌」字,夐覺不同(「月涌」句下)。
《四溟詩話》:
子美「星隨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句法森嚴,「涌」字尤奇。可嚴則嚴,不可嚴則放過些子,若「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意在一貫,又覺閑雅不凡矣。
《詩藪》:
「山隨平野闊,江入大荒流」,太白壯語也;杜「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骨力過之。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
「星垂」二語壯遠,意實凄冷。
《唐詩訓解》:
眉批:夜景之近而小者(「細草」二句下)。夜景之遠而大者(「星垂」二句下)。范德機曰:作詩要有驚人語,險詩便驚人。如子美……「船舷暝戛雲際寺,水面月出蘭田關」,「星垂平野闊,月浦大江流」……李賀「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照日金鱗開」。此等語,任是人道不到。
《唐詩直解》:
寫景妙,傳情亦妙(「星垂」二句下)。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敬曰:寫景妙,傳情更妙。
《唐詩評選》:
頷聯一空萬古。雖以後四語之脫氣,不得不留之,看杜詩常有此憾。「名豈文章著」自是好句。「天地…沙鷗」則大言無實也。
《杜詩解》:
看他眼中但見星垂、月涌,不見平野、大江;心頭但為平野、大江,不為星垂、月涌。千錘萬煉,成此奇句,使人讀之,咄咄乎怪事矣!
《瀛奎律髓匯評》:
紀昀:通首神完氣足,氣象萬千,可當雄渾之品。
《繭齋詩談》:
「星垂平野闊,月浦大江流」,氣象極佳。極失意事,看他氣不痿薾,此是骨力定。
《唐宋詩醇》:
「小市常爭米,孤城早閉門」。寫荒涼之景,如在目前。若此孤舟夜泊,著語乃極雄傑,當由真力彌滿耳。李白「山隨平野」一聯,語意暗合,不分上下,亦見大家才力天然相似。
《唐詩別裁》:
胸懷經濟,故雲:名豈以文章而著;官以論事罷,而雲:老病應休。立言之妙如此。
《杜詩鏡銓》:
邵子湘雲:警聯不易得(「星垂」句下)。
《唐詩選》:
此二句與後二句俱用單字起,是句法(「月涌」句下)。
《網師園唐詩箋》:
十字寫得廣大,幾莫能測(「星垂」二句下)。
《唐詩矩》:
前後兩截格。「一沙鷗」何其渺;「天地」字,何其大。合而言之曰:「天地一沙鷗」,語愈悲,氣愈傲。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
評:三、四雄大而有骨,不入虛枵,此居可辨。五、六亦大峭健,必無時弱。且二聯一景一情,肉骨稱適,章法最整。首聯必多對起,又每用「獨」字,此老杜所獨。
『玖』 杜甫《旅夜書懷》詩詞鑒賞
星垂平野闊復,月涌大江制流。
星星垂掛在遠天,顯出平野的遼闊;月光涌動在水面,大江在洶涌奔流。與上一聯的近景相比,這一聯是遠景,上句寫岸上,下句寫江中,構成闊大雄偉的境界,有一種宇宙蒼茫無窮之感。置身其間的細草、孤舟、詩人,該是何等的渺小。由此可見詩人孤獨凄愴之情。詩中「垂」、「涌」兩個「響」字,將星月精神描摩得畢肖。《四溟詩話》評價說「句法森嚴,『涌』字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