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巴金作品賞析

巴金作品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05 20:00:47

『壹』 巴金作品 家 , 賞析

巴金的《家》
巴金自己偏愛《霧、雨、電》,但最受讀者歡迎的則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尤其是《家》。
關於愛情三部曲,劉西渭在《咀華集》里已有透闢的分析和批評,這里評介一下新文學史上擁有最多讀者一部小說棗《家》。
我最初讀的巴金作品,是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給我的印象很壞。不但文字談不上精美,所寫的人物也莫名其妙,因為中國從沒發生過它那其主義的革命,對那些虛無而瘋狂的角色無從理解。因此,巴金自己雖然每讀一遍便「淚浪滔滔」,但是在絕大多數讀者則味同嚼蠟。《家》則完全不同,所寫故事、人物、場景、園林的幽與美,梅花的色與香,缺乏陽光的古屋,連吐在地上的濃痰,讀者不但熟悉,並且有好多東西,直到今天還附在父輩和自己的身上。
「激流」這兩個字,頗能表達五四運動前後中國社會劇烈和巨大的變革,從家族本位社會向個人和國家本位社會的變革。首先是個人的覺醒,之後是個人從休戚相關、福禍與共的大家族的束縛(在悠久的年月安是中國人的安樂窩,在新時代的風暴里則成了牢籠)掙脫出來,面對國家和社會。《家》給予這一從舊到新的變革提供了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這一大變革到今天已臨末期,但是還沒有完全過去,因此這部書的火焰還沒有熄滅,許多讀者還可以從《家》里拾取自己的哀歡。
假如我們單從題材的風上,變革的典型來肯定《家》這部小說,未免太不公道,太輕視它了。其實自新文學誕生以來,大多數的小說,都在描寫上述的變革,可是為什麼《家》獨擁有最多讀者,而且歷久不衰呢?我們必須化點功夫去探求。這里先概述一下全書的梗概。……
小說一開頭寫風雪中那「黑洞」似的公館,結尾寫覺慧如鳥脫籠似的離家,搭上往上海的船,望著一江東去的秋水,他寫道:
「這水,這可祝福的水啊,它會把他從住了十八年的家帶到那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間去。」
這一開頭一結尾,頗有藝術匠心,在讀完全書之後,使人不能立刻離開書中的世界。
《家》雖然有不少缺點值得推敲,卻不愧是三十年代長篇小說的名著,足以和其它諸大家並耀爭輝。
《家》的主要缺點是通篇缺乏藝術錘煉。我手頭的這部《家》,是一九五一年的修訂本,已改去「用字不妥當的地方」及「刪去一些累贅的字句」,可是若干章節讀來仍感到難以下咽。總括說來這部小說,描寫和敘述參半,「難以下咽」多在敘述的部分。許多對話,太急於表達思想,而失去口語的活氣和韻味,讀來好象聽演講。
這些缺點與當時巴金的文學觀點有關。他無數次的表白:「文學是什麼?我不知道,而且我始終就不曾想知道……我不曾讀過一本文學的書。」又:「我不是為做作家才來寫小說,是過去的生活逼著我拿起筆來。」可知他對文學的粗暴和輕蔑。這當然是一種無知的幻稚。不論你出於什麼動機寫小說,只要你當做文學作品出版,投進文學的世界,你就要受藝術尺度的衡量。
正因為在寫《家》時(當時二十八歲),巴金還對文學這樣蒙昧無知,居然寫出這樣一部不朽的作品,可見他天賦之高。這部小說的魅力在左列幾點:
(一)作者抓住了那個變革時代的焦點,抓住在變革中舊和新的人物典型,同時用一連串的典型沖突事件,表達了變革「激流」的澎湃。《家》是激流年代的一首長歌。換個方式說,《家》的角色、情節和主題三者的配搭甚是勻稱、和諧。由於整體的結構完整,遂使部分文字的生澀和粗糙顯得有重要了。
(二)新文學誕生以來的小說,十部之中有九部,在寫作時都懷有一個文學以外的目標,巴金也未能免俗,但是《家》是為紀念他大哥寫的,他必須放下自己的「目的」,盡量接近真實。因此成為一部人情味最純、生活味最濃的小說。
(三)巴金一九五一年在《家》的《後記》最後一行寫道:

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

在他一切的作品中都滿溢著純潔的青春氣息。《家》尤其濃厚。這種氣息反映一顆單純的心靈,讀他的小說,你毫不感到是在絞汁寫出來的,是唱出來的,呻吟出來的,是自然的天吁。這不是藝術,而是天賦。如他所說:「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四)巴金在一九三一年四月寫的《激流》總序,短短只有一千字,具有同樣意思的話重復了三次:(1):「這裡面有愛,有恨,」(2)「我有我的愛,有我的恨,」(3)「……可以看見那一股由愛與恨,歡樂與受苦……」。他在其它作品中,和作品的序言或後記中,無數次的重復類似的話。讀者或許誤解他是一個愛恨分明的人,不,他是愛得深,恨得淺,愛得如火燒,恨得如雪融的人。換言之,他愛得認真,恨得軟弱。這因為他的恨根源於愛。因此在《家》里,我們覺得可愛的人十分可愛,可恨的人只感到可憫(含有同情的憐憫)。這里使人記起「哀而不傷、怨而有怒」那兩句話,《家》具有這兩種恰到好處之美

『貳』 巴金<海上日出>的全文賞析

賞析: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開門見山點題,干凈利落。「那時天還沒大亮」,點明看日出的時間,照應「早起」。「周圍很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用「聲音」反襯看日出時色彩純凈、氣氛清幽的「靜」的環境,還有交代具體地點的作用。

第二段寫天氣晴朗時海上日出的景象。這一段寫得細致而完整,著重描繪了太陽由將出、半升到全都升起時的形狀、色彩、動態和光華的變化,層次分明,刻畫細膩。

尤其動詞用得極為巧妙,一個「沖」字,一個「跳」字,生動地寫出了太陽頑強的生命力和勢不可當的威力,巴金筆下的紅日出海圖是多麼壯闊的奇觀!

這篇文章重點寫了太陽升起時的情景。「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這是作者發自內心的贊嘆,也是對文中大量「奇觀」事實的精闢概括。最後歸結到作者自身的感受,為「海上日出」作一禮贊,表達作者嚮往光明,奮發向上的精神。

文章的語言文字優美、易懂,易於學習,是一篇抒情散文佳作。

(2)巴金作品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27年2月,巴金從上海踏上英國郵船「昂熱號」,去倫敦留學。他將沿途的見聞寫成《海行的日出》一書,於1932年出版。《海上的日出》便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分別描寫了天氣晴好、白雲飄浮和薄雲蔽日三種不同自然條件下的海上日出奇觀,文字簡潔而傳神。

作者簡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中國當代文壇巨匠。其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死去的太陽》《隨想錄》等。

『叄』 巴金激流三部曲賞析

《激流三部曲》是長篇《家》《春》《秋》三部連續性小說的總稱。是現代文學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從1931年開始創作第一部《家》,到1940年完成第三部《秋》,其間斷斷續續經歷了10年時間。這是文學史上繼《紅樓夢》之後又一部記錄封建大家族沒落史的傑作,通過對官僚地主家庭高老太爺一家變遷衰敗,分崩離析的真實描繪,揭露了封建家庭的觸目驚心的層層黑幕,歌頌了知識青年的最初覺醒和英勇抗爭,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徹底崩潰的歷史概貌,為舊制度敲響了喪鍾。《三部曲》以五四運動所掀起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激流必將摧毀一座座封建思想的最後營壘為總的主題,展示了腐朽沒落的封建秩序、倫理道德必然死亡,民主的新生的一代青年正在崛起這樣一個重大意義的社會趨向。它的內容由三個互相連續的部分所構成:《家》描寫了高家森嚴的威勢,梅的憂郁而死,瑞珏的悲慘結局,鳴鳳的投湖自盡和覺慧的毅然叛逆。《春》描寫了覺民的繼起斗爭,淑英的憤然出走,惠的悲劇命運和克安、克定的日趨墮落。《秋》描寫了高家矛盾的激化,情兒的重病身亡,覺新的逐步覺醒和高家的土崩瓦解。具有強烈反封建意義的故事,曾經激動過幾代讀者的心。 《激流三部曲》在藝術上也是成功的,作品塑造了眾多的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語言清新流暢,富有濃烈的感情色彩,讀來真摯感人。 從文化意義上,把《激流三部曲》看成是傳統「忠孝仁義愛信和平」在現代文化背景下的墮落和「建功立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現代文化背景下內涵的更新,也許是有合理性的。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夾縫中,巴金是現代文化人中不偏不倚、又西又中的作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沉思考,使他不能輕易地揚棄它的全部,但他又感到全部因襲的可怕。所以他從最能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形態之一——家庭出發,來審視現代的生活與心態。他冷靜地剖析出了對傳統「忠孝仁義愛信和平」作抵抗的兩種方式:墮落與叛逆。前者以克安、克定為代表,後者以覺民與覺慧為代表,二者形式與性質並不相同,但效果卻是一致:預示封建文化思想的消亡。值得注意的是:覺慧、覺民沒有再去走賈寶玉的老路,歸回到道家的避世養生、知足常樂的沒落境界,而是投身於時代的激流,創造更新的文明。所以在他倆身上仍然有著「建功立業」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文化內質,只不過更有進步意義一些。

『肆』 求巴金的散文賞析

<正> 收在巴金散文集《龍·虎·狗》中的《愛爾克的燈光》,是一篇感情深沉地懷念親人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聲討封建家庭和傳統觀念的戰斗檄文。巴金是一位激情洋溢富有理想的作家,他從舊的封建營壘中沖殺出來,深知封建宗法制度和吃人禮教的血腥罪惡,親眼目睹一個個年輕的生命橫遭摧殘,許多人的心靈被嚴密禁錮,使他產生了極大的憤懣和憂郁,永久地顛簸於理智與感情之間。他曾說:回憶常常「燃起猛烈的火焰,來燒我的骨髓。有時候我會緊閉眼目,棄絕理智,讓感情支配我,聽憑它把我引到偏執的路上,帶到懸崖的邊沿。」(《憶》)

收在巴金散文集《龍·虎·狗》中的《愛爾克的燈光》,是一篇感情深沉地懷念親人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聲討封建家庭和傳統觀念的戰斗檄文。巴金是一位激情洋溢富有理想的作家,他從舊的封建營壘中沖殺出來,深知封建宗法制度和吃人禮教的血腥罪惡,親眼目睹一個個年輕的生命橫遭摧殘。

我說,這是最後一次的眼淚了,
哭泣是很可羞恥的事情。
我們的眼淚已經流得太多了!
給武士們當槍靶子的生活也過得很夠了!
我們的血管里還流著人的血,
我們的胸膛里還跳著人的心:
我們要站起來,像一個人。
我們要堅決表示:不是任人宰殺的羊群,
我們要靠自己來決定我們的命運。
我說,這是最後一次的眼淚了,
哭泣是很可羞恥的事情。
對於巴金來說,『友情是生命中的長明燈』,如今身邊的朋友一個個都故去了,他感到十分孤寂,於是他說:『長壽是一種懲罰』。

在靈魂的審判台前

——巴金散文《小狗包弟》賞析

步永忠
在巴金的創作生涯中,30~40年代和新時期是兩個高峰。30~40年代的巴金,主要憑借他的小說創作贏得了廣大讀者,奠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地位。對封建制度、封建禮教以及人類一切黑暗現象的暴露與鞭撻,對光明未來的希望與熱切呼喚,這些構成了他的小說的基本主題。進入新時期,年屆古稀的老作家仍然疾惡如仇,筆鋒直指剛剛逝去的惡夢一樣的專制年代,深刻反思這段歷史、反思自身及整個民族的弱點,呼喚人性的覺醒與復歸。他是這一幕悲喜劇的親身經歷者,甚至有時不自覺的充當著某種角色,因而筆端流露出來的切膚之痛便具有了特別深刻的含義。適應於直接宣洩內心痛苦的需要,巴金選擇了更便於袒露自己心跡的文體——散文:他似乎要迫不及待地傳達某種情緒、某種感受,而無暇去經營純粹的技巧了,這正是劫後餘生而良知未泯的老作家的可愛與可敬之處。當被虛偽與矯飾蒙蔽雙眼達數十年之久的人們再一次面對這樣一種赤裸裸坦露自己真性情的文學作品時,他們的靈魂不由得不悚顫、他們的內心不由得不引起巨大的共鳴。可以說,迄今為止,巴金在新時期文壇的地位主要是由散文確立的。從1978年起,他開始寫作《隨想錄》,陸續在香港《大公報》和《文匯報》等報刊上發表。到1986年9月,巴金以82歲高齡完成了150篇,凡42萬字的五集《隨想錄》的寫作,並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含《隨想錄》《探索集》《真話集》《病中集》《無影集》等五個集子。《小狗包弟》即選自其中的《探索集》。

這是一篇不難解讀的散文,敘述的是作者在「文革」期間無力保護自己家中的小狗免遭劫難的一段恨事。這條喚做「包弟」的小狗干凈而乖巧,深得作者一家人和來客的喜愛。但是「文革」來了,它卻成了家中的一大包袱,因為它的叫喚可以隨時引來抄家的不速之客。目睹鄰居被抄家的慘狀,「我」終於決定把包弟送到醫院供科研人員做實驗用。小狗包弟從此從「我」的生活中消失了,但「我」還時常懷著悔意刻骨銘心地想念它。

作者給與讀者的不是情節的傳奇性、敘述對象的坎坷經歷。在那鬧劇迭出的荒謬年代,小狗包弟的遭遇可以說是一樁微乎其微的小事。在人都不能成其為人、人都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時候,一條小狗的逝去又能算得了什麼呢?但讀完這篇文章,讀者卻能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情感沖力:含淚的控訴、嚴酷的自審。這正是凝聚在小狗包弟命運故事之中的深沉內蘊,是作品真正打動人心所在。

包弟的經歷折射出一個時代的特點: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扭曲、人性的變異及一切美好事物的被摧殘、泯滅。文章的開始作家便引用了一則藝術家與狗的故事點明了這一點。當那位藝術家被自己的同類以「莫須有」的罪名整治得死去活來之時,惟一同情他、給他以精神上莫大安慰的卻是他喂養的小狗,頗通靈性的小狗忠實於自己的主人,為他悲鳴而死。在這里,人這種萬物的靈長、宇宙的精華甚至墮落得連禽獸都不如,感情似乎只存在於異類之間,這不能不說是對扭曲人性的時代的含淚嘲諷。文章批判現實的基調一開始便確定了下來。藝術家無法保護自己鍾愛的小狗,巴金也同樣無法保護自己的包弟。這只在他家呆了七年的小狗已成為他們家庭的重要成員,是全家人精神上的一份小小寄託。但在充滿斗爭哲學的年代來臨之時,可愛的小狗終於失去了存在的位置。人性大淪喪,獸性大泛濫,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毀滅之列,何況一隻寵物!通過小狗包弟遭遇的敘述,作者批判了整個荒謬的年代。《隨想錄》中相當一部分作品具有這樣強烈的批判意識,或通過懷念故人的遭遇,或通過回憶自己的經歷,或通過記寫觸景生情而想起的一樁舊物。《小狗包弟》則以一隻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慘命運,從一個側面完成了批判的主題。

但僅僅如此,並不足以顯示本文的價值。對苦難歲月的清理與批判早在「文革」結束就已為傷痕文學等一系列文學作品所開啟與承擔。《小狗包弟》的最大意義與其說是在批判,還不如說是在反思,具體的說,是對自身的反思,也是對以作者為代表的整個知識階層的反思。作者的筆調是沉重的,自我解剖是嚴厲的,甚至到了殘酷的地步。他彷彿站在靈魂的審判台前,拷問自己、鞭撻自己性格中的弱點。作者是那個時代的過來人,他曾經強忍著肉體與精神上的雙重摺磨,虔誠的接受思想改造。在造反派手裡的大棒之下,「默默忍受、毫不申辯」;在來自全國各地的串連者面前,態度「順從而認真」;在學習《語錄》和《講話》時「態度誠懇,身體力行」。在強大的專政機器下,富有獨立品格的知識分子成為「逆來順受」的軟弱的臣民,直到運動後期,才終於看清這場歷史的大騙局:「當初總以為『文化大革命』是真正的革命運動,工宣隊是派來落實政策的,哪裡料到原來是這么一回事呢?太老實了真不行。」(關於巴金在『文革』期間的遭遇詳見王西彥《煉獄中的聖火——記巴金在「牛棚」和農村「勞動營」》)在新時期,當巴金從歷史的廢墟中站起來回視那段歷史時,除了發現歷史的醜陋與黑暗之外,更進一步深刻地認識了自身的弱點:過於聽話、過於天真、過於軟弱,貪戀生命以至到苟活的地步。這是理性意識與懷疑精神的覺醒,它從「五四」就已發展起來,中斷數十年而終於在知識分子身上復甦。深刻的懺悔正是中國現代知識分子新生的開始,而由已入耄耋之年的老作家巴金錶達出來顯得尤為難能可貴。《小狗包弟》就是作家一系列「懺悔錄」式作品中的一篇。當年像摔掉包袱一樣將包弟送上了醫院的解剖桌,在自己的心上作者卻承受了永遠也摔不掉的重負。「不能保護一條小狗,我感到羞恥;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諒自己!我就這樣可恥的開始了十年浩劫中逆來順受的苦難生活。」這發自肺腑的自譴自責,具有懾人心魄的力量。相對於那些變節者、出賣親友者、落井下石者、投機取巧者、混水摸魚者,作者的所作所為實在算不了什麼。從表面上看,這種靈魂的拷問已到了苛責的地步,卻正指出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們民族陷入災難的原因:民族人格,尤其是作為大眾精英與代表的知識分子人格的萎頓與貧弱。作者耿耿於懷,不能原諒自己,這筆「心靈的欠債」使作者的心永遠在無邊的懺悔中「煎熬」。但惟其如此,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蛻變與新生才有希望,整個民族的振興才有希望。作者的拳拳之心灼然可見。

追求真誠,把心掏給讀者,這是巴金幾十年創作生涯一貫恪守的准則,晚年所寫《隨想錄》更多直抒胸臆之作。有感於十年內亂假話成風的惡習,巴金提倡說真話、抒真情,他甚至將《隨想錄》中的一集名之為《真話集》。在人們對說假話已經習以為常之際,要恢復「說真話」的簡單道德原則又談何容易,巴金以他的作品身體力行著這一準則。《小狗包弟》便是這樣一篇「說真話、抒真情」的作品。全文沒有令人費解的象徵、隱晦的比喻,有的只是從內心流淌出來的自然的話語,形成「我手寫我口」的風格。讀者所看到的是作者痛苦的、真誠的、沒有任何矯飾的心靈原生態,正因為如此,才更有打動讀者的直接效果。作者曾經說過:「藝術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是自然,是無技巧。」(轉引自黃裳《思索》)《小狗包弟》實現了這一美學追求。全文語言質朴無華、明白如話,真正達到返璞歸真的境界。

然而真實、自然並不意味著毫無藝術技巧可言,只是技巧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已與整篇文章融為一體,似乎無可尋覓了。當我們細細體味《小狗包弟》時,我們便可看出其匠心獨運之處。這首先體現在文章的構思與敘述方法上。文章沒有採用鋪敘手法一路平鋪直敘而來,而是由現在寫到過去,再由過去回到現在。在對往事的回眸中也有跌宕起伏。文章先講述了一個多月前聽說的一則藝術家與狗的故事,這則故事既是全文的引子,交待了寫作的緣起,又含蓄的指出了文章主題的一個重要方面:批判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扭曲變形。接著便轉入對往事的回憶:寫了包弟的由來、有什麼要求便立起身子作揖的特殊本領、對主人的忠誠以及主人一家對它的喜歡,中間插敘了日本朋友對包弟的喜愛與贊嘆。但作者沒有接著按照時間順序介紹包弟的處境和結局,而是又一次採用倒敘手法,由作者想到日本女作家由起女士的問話而先交待了包弟的結局:包弟已經沒有了。然後作者補敘事情的經過。在敘述完往事之後,作者回到現實中來,寫此時此刻,獲得解放之後對包弟的思念之情。從整體來看,全文有起有伏,頗有引人入勝之致。

《小狗包弟》的藝術特色還體現在表達方法的交錯雜糅上。全文前一部分以記敘為主,對包弟的外貌採用白描手法,寥寥數筆,其可愛神態便躍然紙上。但亦時有抒情議論,如回想起包弟看到「我們」搖頭擺尾的樣子時,不禁發出感慨:「那種高興、親熱的樣子,現在想起來我還很感動,我彷彿又聽見由起女士的問話:『您的小狗怎樣?』」,後一部分以抒情議論為主,但也夾雜著記敘性文字,如作者落筆現實時,對自己所住樓房環境的描述。全文最後是以一句議論點明文章主題的另一方面——對往事的懺悔、對自身的責備與反思的:「即使在『說謊成風』的時期,人對自己也不會講假話,何況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說,我懷念包弟,我想向他表示歉意。」多種表述方法並用使文章在散文的特色之外,呈現出雜感、隨筆的特點,增強了文章「春秋筆法」的強烈色彩。這是寫慣了多種文體的大作家的手筆,而散文則以其文體的開放性特色容納了多種表現手法的共存。

《小狗包弟》看似寫物,實是寫人,是《隨想錄》中眾多「懺悔錄」式散文中的佳作,作者以嫻熟的筆法、巧妙的構思、真率強烈的感情,在批判專制時代黑暗與罪惡的同時,反省自身的弱點,是從覺醒了的現代知識分子心靈中流淌出來的詩篇,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度,又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

(原載《閱讀與欣賞》1996年第2期)

『伍』 賞析《繁星》巴金

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納涼的時候,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著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後門,每晚我打開後門,便看見一個靜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園,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藍天。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裡雖然微小,然而它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那時候我正在讀一些關於天文學的書,也認得一些星星,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對,我把它們認得很熟了。我躺在艙面上,仰望天空。深藍色的天空里懸著無數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動,星也在動,它們是這樣低,真是搖搖欲墜呢!

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這時我忘記了一切。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著,我沉睡著。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

有一夜,那個在哥倫波上船的英國人指給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著:那四顆明亮的星是頭,下面的幾顆是身子,這幾顆是手,那幾顆是腿和腳,還有三顆星算是腰帶。經他這一番指點,我果然看清楚了那個天上的巨人。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1927年1月

寫作背景:
這篇文章選自巴金的《海上雜記》。1923年,19歲的
巴金和三哥毅然沖破封建家庭的樊籠到了上海、南京,
考入東南大學附中補習班。在學習期間,參加了一些社
會活動,著名的「五卅」運動對他影響較大,他的民主思想
得到進一步的發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國郵船「昂
熱」號離滬赴法。他去法國是為了學習經濟學,「向西方
找真理」,進一步研究無政府主義理論,考察歐洲的社會
運動。法國既是無政府主義的發源地,也是當時歐洲的
政治流放者的庇護所。2月18日,「昂熱」號郵船抵達馬賽。
19日,巴金抵巴黎。在郵船航行期間。巴金撰寫
《海行雜記》38則。《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記,
寫於1927年1月。

第一部分(1):描寫「我」最愛看繁星,回憶從前
在家鄉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2):回憶「我」在南京讀書時看望星天
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3—4):描寫「我」在海上觀看繁星的情
景和感受

『陸』 求巴金作品《家》中的經典語段與賞析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以成都為背景,描寫了1919年至1924年中國歷史處在轉折時期這一風起雲涌的動盪時代中,封建大家庭高家四代人的生活。

為什麼說《家》的文學造詣是最高呢

《家》不僅是巴金文學道路上豎起的第一塊豐碑,也堪稱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現實主義傑作之一。

《家》在結構藝術上借鑒《紅樓夢》的寫法,以覺慧和鳴鳳的戀情以及覺新與瑞珏、梅芬之間的糾葛作為情節發展主線,全面交織而展示了高公館的衰亡過程。全書人物眾多,事件繁復,但作品能始終圍繞基本線索展開描寫,有條不紊,緊湊周密,波瀾起伏,跌宕有致,顯示了作者精於構思的能力。

《家》基本上仍然屬於「青春型」的創作,那由真誠熱烈的心裡唱出的青春之歌,是特別能喚起青年人的共鳴的。它很能代表巴金前期創作的風格:只求與青年讀者情緒溝通,不求深刻雋求,傾向單純、熱情、坦率,以情動人,情感汪洋恣肆,語言流水行雲,雖然有時少錘煉,不耐咀嚼,整體上卻有一種沖擊力,能滲透讀者的內心。

『柒』 巴金 星 賞析


在一本比利時短篇小說集里,我無意間見到這樣的句子
「星星專,美麗的屬星星,你們是滾在無邊的空間中,我也一樣,我了解你們……是,我了
解你們……我是一個人……一個能感覺的人……一個痛苦的人……星星,美麗的星星……」
我明白這個比利時某車站小雇員的哀訴的心情。好些人都這樣地對藍空的星群講過話。他們
都是人世間的不幸者。星星永遠給他們以無上的安慰。
在上海一個小小舞台上,我看見了屠格涅夫筆下的德國音樂家老倫蒙。他或者坐在鋼琴
前面,將最高貴的感情寄託在音樂中,呈獻給一個人;或者立在藍天底下,搖動他那白發飄
飄的頭,用贊嘆的調子說著:「你這美麗的星星,你這純潔的星星。」望著藍空里眼瞳似地
閃爍著的無數星子,他的眼睛潤濕了。
我了解這個老音樂家的眼淚。這應該是灌溉靈魂的春雨吧。
在我的房間外面,有一段沒有被屋瓦遮掩的藍天。我抬起頭可以望見嵌在天幕上的幾顆
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視著那些美麗的星星。它們像一個人的眼睛,帶著深深的關心望著
我,從不厭倦。這些眼睛每一霎動,就像賜予我一次祝福。
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會墜落的。想到這,我的眼睛也濕了。

『捌』 巴金《家》賞析

巴金的《家》是當時社會的寫照,在家中他刻畫了眾多豐富典型的形象,專橫,衰老的高老太爺,荒淫殘忍的假道學馮樂山小說中的人物有七十來個,其中既有專橫,衰老的高老太,腐化墮落的五老爺克定,荒淫殘忍的假道學馮樂山,溫順馴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長孫媳瑞鈺。

以及受新潮思想、嚮往自由平等的覺慧、覺民、琴等青年覺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要數那個以死來對封建制度提出抗議的剛烈女孩鳴鳳。

鳴鳳是一個很典型的就社會,就制度的犧牲品。她在很小的時便被賣到高公館做丫鬟,在這七年中鳴鳳過著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非人生活,鳴鳳怕自己做錯事而被責罵,她把一切都歸結於命運。

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由一個萬能的無所不知的申明安排好了的,自己到這個地步,也是命中註定的」。但她卻也有過些幻想,畢竟這樣的她才十七歲,正是少女最愛幻想的時候。

覺慧是一個嚮往自由,接受新思潮的叛逆者。這樣的他不得不說是早就鳴鳳悲劇的另一根導火線。覺慧起初對鳴鳳夠不上愛,最多不過是好玩罷了。他不要待在這個無可挽救的封建大家庭,他參加社會各種新潮運動,這樣也就難免忘記了那個和他處於熱戀的小丫鬟鳴鳳。

當高老太爺要將鳴鳳當做禮物送給荒淫的馮樂山時,覺慧卻因為工作忙而只是口頭上應付了一下鳴鳳。夜五更鳴鳳最終走向她自己選的那條路,掛著凄涼的微笑,一步步的走向湖底,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終於叫出了「覺慧」,沒錯,是「覺慧」。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終於不在是一個低微,一個可以被人買來買去,送來送去的物件,她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她以死來控訴這個萬惡的吃人的封建社會,她用死來喚起整個社會向黑暗勢力的抗爭。

這一幕不禁讓我想起很多很多年前鞏俐主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背後是高高掛起的燈籠,而四太太卻一直徘徊在屋頂,她已經瘋了,她認為屋頂是最接近天空的地方,渴望著自由。

那時候小不懂得電影為什麼那麼拍只是覺得很恐怖,現在漸漸的知道那是在封建社會殘害下的典型女性形象。在封建的大宅院中究竟埋葬了多少人的青春。

(8)巴金作品賞析擴展閱讀

《家》內容簡介:

《家》是一部思想相當深刻的現實主義力作,作品通過以覺慧為代表的青年一代與以高老太爺為代表的封建腐朽勢力的激烈斗爭,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和家族制度的腐敗與黑暗;

控訴了大家族和舊禮教、舊道德的罪惡及其吃人的本質,並且揭示其必然滅亡的歷史命運。同時,作品還以極大的激情歌頌了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抗爭以及他們與罪惡的封建家庭的決裂。

『玖』 巴金的作品秋的賞析

《秋》,我國著名作家巴金所著的《激流三部曲》之三。小說繼續敘述了高公館的故事。回
答主要內容:
蕙的靈柩停在廟中已經一年多,她的丈夫忙著續弦,根本沒想到要讓她入土為安。在周老太太、覺新與覺民的「威脅」下,蕙才得到存身之地。她糊塗的父親又將兒子枚推入火坑,枚才17歲,就有了肺病的跡象,父親周伯濤不願承認兒子有病,卻忙著給他娶了馮家的小姐為妻,兩人感情不錯,但妻子脾氣很大,枚夾在她與長輩間受氣,婚後不久就因病去世,留下新婚的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兒。

『拾』 賞析巴金的小說《狗〉

巴金之所以大量採用這種形式,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它便於抒情,自然地具有了對事件抒發感情的職能。而在巴金的小說中,作者則更加註重,更加發揮「我」的抒情作用:縱筆抒寫「我」因事件而引起的感情波動,以及「我」對事件的發展和人物的命運作出的美學評價。
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第一人稱「我」的抒情職能,是巴金小說抒情藝術的一個突出特色。巴金講,他喜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我知道的就提,不知道的就避開,這檔寫起來,的確更方便。」在小說創作中,巴金廣泛採用了第一人稱形式,包括書信體、日記體在內,在第一人稱的作品裡,「我」作為事件的參與者或目擊者的特殊身份,占巴金短篇的三分之二。
巴金喜歡的短篇小說《狗》就是用第一人稱寫成,它「寫的是感情,不是生活」。這種感情就是作者的感情,是來自生活的感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窮人衣不裹體,食不飽腹,四處流浪,暴屍荒野,不如富人家的狗。帝國主義者在中國的土地上為非作歹、橫行霸道,把「華人與狗不能人內」的牌子掛在公園門口,視中國人與狗同類。在這樣一種環境下,作者義憤填膺地寫下了《狗》。作者著重寫出的不是主人公的悲慘生活,而是主人公的憤怒情緒。流浪兒「我」生在人間,沒有做人的權力,得不到保護,得不到溫飽,連狗都不如。「我」在街上看到女主人「粉紅色的腿」旁邊的白毛小狗,那樣受到愛寵和保護,便幻想自己也變成一隻小狗,以得到同樣的愛寵和保護。「我在破廟里的神像前祈禱,爬在地上學狗叫,滿以為自己可以算是一隻合格的狗了。」可是,當他爬到「粉紅色的腿」旁邊時卻被踢開,還因和洋人的白毛小狗扭打,遭到謾罵毒打,被關進「黑暗的洞里」。「小說主人公是在詛咒那些殖民主義者,他並不是真正在地上爬,汪汪叫,想變成一條狗。他在講氣話,講得多麼沉痛!」全篇帶著血淚的控訴,燃著烈火的質問。文章寫出了中國人的共同感情,表達出了「我要叫,我要咬」的反抗的呼聲。從這種感情,很容易聯想到身處三座大山重壓之下的中國人民的苦難。顯然,「我」的抒情對小說的主題起了豐富和深化的作用,賦予了作品以深沉的思想和藝術力量。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