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阿q正傳魯迅賞析

阿q正傳魯迅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05 19:11:45

Ⅰ 點評魯迅小說阿q正傳

《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農村小鎮未庄為背景,塑造了一個以「精神勝利法」為主要特徵的流浪漢阿Q,描畫出從物質到精神都受到嚴重戕害的國人的魂靈。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採取暴力鎮壓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利用封建禮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在阿Q身上,可以看出封建精神奴役的「業績」和被奴役者嚴重的精神「內傷」。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的中國歷史,是受帝國主義侵略和掠奪的屈辱史,封建統治階級在這種特殊的歷史下形成一種變態的心理,一方面對帝國主義者奴顏婢膝,表現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對自己統治下的臣民又擺出主子的架子,進行瘋狂的鎮壓,兇狠地盤剝。魯迅不止一次地對這種畸形變態心理作出概括:「遇見強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這些話來粉飾,聊以自慰。所以中國人倘有權利,看見別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數』作他護符的時候,多是兇殘橫恣,宛然一個暴君,做事並不中庸。」他們對帝國主義侵略已到了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地步,但偏要自稱「天朝」,沉醉在「東方的精神文明」中,鼓吹中國文明「為全球所仰望」。已經到了死亡的邊緣,卻追求精神上的勝利。這一思想深深毒害著處於下層的勞動人民。
統治者的「精神勝利法」和對人民進行的封建麻醉教育,正是造成勞動人民不覺醒的精神狀態的麻醉劑。這種麻醉劑只能使勞動人民忘卻壓迫和屈辱,無反抗,無鬥志,永遠處在被壓迫、被剝削、受毒害的狀態中,成為封建統治者的奴才和順民。
魯迅以思想家的冷靜和深邃思考,以文學家的敏感和專注,觀察、分析著所經歷所思考的一切,感受著時代的脈搏,逐步認識自己所經歷的革命、所處的社會和所接觸的人們的精神狀態。
魯迅先生講國民劣根性,這是一向好自尊的中國人心中的隱痛。《阿Q正傳》被認為是魯迅先生挖掘國民劣根性的代表作品,而阿Q這個形象也就同時被認為是中國人國民劣根性的代表。對此,我不以為然,我以為阿Q的身上有著很復雜的矛盾,這種矛盾里無可避免的有著愚昧的因素,但是決不是讓人深惡痛絕的劣根性的集合體,而這種矛盾和復雜也恰恰造就了那個時代的一個鬧劇乃至悲劇。魯迅先生對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這樣一句話表示了一種悲憫和同情還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嘆息;而絕不是厲聲斥責和憎惡。
阿Q是封建社會受壓迫的雇農形象,有著屬於中國農民的傳統特徵:一是勤勞朴實,小說里寫到一個老頭頌揚說:「阿Q真能做」。二是封建思想觀念根深蒂固,「阿Q尤其『深惡而痛絕之』的,是他的一條假辮子;辮子而至於假,就是沒有了做人的資格...」明末清初多爾袞令「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造成了人們心裡抹不去的陰影,因而晚清人堅持留辮而怕剪辮正好和清初人留發而拒絕剃發是一樣的道理。一個時代的習俗和觀念早就落地生根了,要再拔掉它當然不容易了。想想,阿Q也就是看不清時代發展的步伐,這也無可厚非。
阿Q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精神勝利法」,這也最早被認為是民族劣根性的表現。然所謂「精神勝利法」只是一種排遣心中不平的方式,即便現代社會這也是很奏效的。張愛玲說,人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而人總是會有忿忿不平的事,所謂世上之事十之八九不如意,哪裡什麼都能討到說法呢?姑且不論阿Q生活在封建社會里,農民沒有權力沒有地位有苦無處訴;就是在當今社會也會如此,比如面試的時候有才乾的人就不一定會被錄用,生活中城裡人就是會瞧不起鄉下人,娛樂圈裡有才無貌依舊危險等等這些,都是人力不可為之的。這就是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既定的生存空間,即便有著千萬種不平等和不公平,但是無法改變的東西人的力量又能怎樣?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正因為人無能為力,孟子講的「攜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為也」,所以自我排泄和自我安慰是緩解心理壓力的方式,至少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總是可以避免很多惡劣的社會病的。從這樣一種角度來講,「精神勝利法」並不是罪大惡極的。阿Q呢,他習慣用「精神勝利法」來迴避屈辱,多少顯出封建農民階級的愚昧無知和自我麻醉。但是阿Q雖然是傻里傻氣的愚昧,卻又有著稍顯俏皮可愛的表現方式,透著敢愛敢恨的一面,將心裡的痛恨不掩飾的發泄,盡管內心有些戰戰兢兢的,但終歸還是說出來了,很有些叛逆者的味道了。比如他會用「兒子打老子」來斥對趙太爺的威風,盡管這絲毫也減輕不了他受壓迫的命運,但這種舉動卻滲透著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原始矛盾的一種迸發;對假洋鬼子,他是瞧不起的,小說寫到:「『禿兒。驢...』阿Q歷來本只在肚子里罵,沒有出過聲,這回因為正氣忿,因為要報仇,不由的輕輕的說出來了。」阿Q這種有什麼說什麼的質朴,還有勇氣可嘉的戰戰兢兢,在這個罵裡面還是有著本源的反抗意識的。雖然看起來他的做法總是讓人不禁發笑,但是比起趙太爺、假洋鬼子之流,阿Q算是漸漸覺悟的了,沒有人性的虛偽,他不掩飾的表達還真是有其可愛之處了。
在遭受戀愛悲劇後,受到封建地主剝削的阿Q,出現了嚴重的生計問題。這時的阿Q,生活進入了難以維持了狀態。人總是一旦走投無路,就會破釜沉舟,畢竟中國人歷來覺得好死不如賴活,所以或者墮落或者奮發,而極端從某個角度來講就是一種對現實極大的不滿和反抗。阿Q最潦倒時,發現小D搶了自己的工作於是將怒氣發泄在小D身上,這就好像現在求職的兩個人也會怒目相向一樣。後來,他又到尼姑庵里偷蘿卜,偷盜是極不道德的壞事,阿Q甚至還可以嬉皮笑臉,也的確是夠丑態的了。不過想想這如今小偷是越來越猖狂了,更有甚者是那些貪小便宜的人,拾遺之後據為己有可比明目張膽的偷還要卑劣了。老子所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理想社會畢竟沒有那麼容易達到,而中國人偶爾也有這種貪便宜的毛病,不知道是否也是民族劣根性。想起來阿Q倒是有點走投無路的無奈感,不過偷盜不論何時終究是令人厭惡的。而恰恰在我們以為這樣就把阿Q一棒打死作為民族劣根性的又一大發現,那麼似乎牽強了。其實,在這種壓迫到極端的時候,阿Q的內心還是有了點覺醒的。小說寫到:「他在路上走著要『求食』,看見熟識的饅頭,但他都走過了,不但沒有暫停,而且並不想要。他所求的不是這類東西了;他求的是什麼東西,他自己不知道。」當原始的生活形態經歷了巨大變故之後,阿Q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了。對於中國封建社會農民而言,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有個好皇帝,似乎就是挺知足的事兒了。但這時的阿Q可不是,他難以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卻並不渴求,也許他在追求點別的什麼。人一旦有了追求不會逆來順受,你就會覺得他有點可愛了。經歷了變故和打擊,阿Q已經感受到了自己該追求的是一種深層的東西,盡管他可能還是懵懂,但是這種覺醒總是很可貴的。小說又說:「阿Q並不鑒賞這田家樂,卻只是走,因為他直覺的知道這與他的『求食』之道是很遼遠的。」結合前文可知,『求食』肯定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的生計問題了,它到底代表什麼呢?我認為它傾向於一種追求,一種新生活、新地位、新的希望乃至於新文化人所說的民主和自由。阿Q可能還不完全懂,但是他不鑒賞「田家樂」,潛意識里已經脫離封建農民的基本要求而追求更高的精神的東西。我們在這里可以很欣慰的看到阿Q身上那一絲期盼光明的覺悟,而不是逆來順受,阿Q是不會讓自己太吃虧的。
辛亥革命爆發了,阿Q對革命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中國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會做的」,聽起來似乎阿Q挺隨大流的,但是像他這么不怕死的還真不多。在這一點上,阿Q還頗有點帶頭風范,至少敢作敢為,有一種不認命的勁兒。很多人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所以很多事即便有很大意義也不做,但是阿Q這點倒是挺有點覺悟了。不過,阿Q對革命的認識終究還是朦朧的,「以為革命就是造反,造反便是與他為難,所以一向是『深惡而痛絕之』的」,這是封建農民最原始的認識,畢竟還是懵懂無知的。不過想想在那個時代,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認識到革命的本質呢?否則舊中國又何必經歷這樣漫長的動盪和不安,人們早就揭竿而起、同心合力的了。不過阿Q的反抗意識讓他對革命多了一層理解,小說講:「殊不知這卻使百里聞名的舉人老爺有這樣怕,於是他未免有些『神往』了...『革命也好吧』,阿Q想,『革這伙媽媽的命,太可惡!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黨了』。」至少阿Q他倒是看到舉人老爺、趙太爺這幫封建地主官僚對革命是害怕的,通過革命懲戒他們倒是大快人心了。地主和農民的矛盾這樣就很明顯了,而且阿Q對這些地主是深惡痛絕的,很迫切的要懲戒他們。阿Q對革命的認識終歸很膚淺,甚至還覺得需要和「假洋鬼子」那類自稱革命的人結識,其中也有復仇的因素,「分家產」之類的目的,理論認識上是愚昧無知的。然,阿Q的革命更像是反抗,出於一種生的慾望,與「假洋鬼子」、趙秀才這類資產階級化的人和地主階級的投機偽裝革命是完全不一樣的,阿Q對革命倒是充滿熱情和希望的,並渴望由此帶來新的生活。正如魯迅先生曾經說的:「農民不只是受苦的階級,也是革命的階級。」可見連先生自己也對阿Q這樣的覺醒助威了吧!
辛亥革命的領導者們最後還是對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妥協了,而革命中的農民註定就在不知不覺中成了犧牲品。阿Q臨刑前那句「過了二十年又是一個...」未說完的話也許並不是由衷的,但卻是脫口而出的不加思索,也算是悲壯了一回。這里最讓人難受的就是那些「豺狼的嗥叫」的看客,在中國有很多的看客,魯迅先生這樣形容他們我想那種憎惡之情已經不言而喻了。而我一直覺得先生是沒有意願要讓阿Q成為國民劣根性的代言人的,我以為較之那些看客,阿Q的人性光輝已經足夠了,足見一個愚昧靈魂的覺醒。所以翻來覆去我一直沒有完全懂得先生所說「國民劣根性」為哪幾條,但我以為中國人之劣根性最甚者乃是:看客的泛濫。直到現在,這種現象還有增無減。曾有一位記者欲擒歹徒,可悲的是他就在看客的包圍注視下被歹徒殺害,最後歹徒也逃之夭夭。
西方《聖經》崇拜和信仰神(上帝),神是無所不能、十全十美的;而人是不完美的,人總是有著其劣根性,所以我們無法完美。但是並不代表可以因此而放任,悲劇的產生就是太放縱。魯迅先生用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描繪了那個時代的農民形象阿Q,有著封建農民骨子裡的落後和愚昧但是這個靈魂終究還是在覺醒,覺醒需要一個悲劇的誕生,所以阿Q帶著他的悲劇離開了,但是《阿Q正傳》留下了。

Ⅱ 求阿Q正傳的賞析

。「遇見強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這些話來以自慰,倘他有了權力別人奈何他不得時,則兇殘橫恣,宛然如一暴君,做事並不中庸。」 《華蓋集·忽然想到》那一條道:「中國人都是伶俐人,也都明白中國雖完,自己決不會吃苦的;因為都變出合式的態度來……這流人是永遠勝利的,大約也將永遠存在。在中國唯有他們最適於生存,而他們生存的時候,中國便永遠免不了反復著先前的命運。」善於投機似乎成為中國民族劣根性之一。 中國人以前動不動自稱其國為數千年聲明文物之邦,自己是軒轅華胄,神明貴種,視西洋人為野蠻民族,毫無文化可言。及屢遭挫敗,則又說西洋人所恃的不過船堅炮利而已,所有的不過聲光化電而已,談到禮教倫常則何能及我們萬分之一?甚至於飽受西洋教育的辜鴻銘還說中國人隨地吐痰和娶妾制度是一種精神文明。這何異於阿Q將自己頭上的癩頭瘡疤當做高尚光榮的符號,當別人嘲笑他時就說「你還不配……」呢? 盡管在魯迅筆下的阿Q是虛構人物,但在我閱讀的過程中,我彷佛在阿Q身上嗅到似曾相識的熟悉身影。阿Q像是我,也像是你,是彼此身邊從不曾缺席的角色。當自己扮演阿Q時,我們渾然不自知,演得暢意快活;當別人幻化成阿Q的化身時,我們又幡然醒悟,無情的施以訕笑,甚或大加撻伐。魯迅筆下的阿Q代表過去中國大時代中的小人物,可說是中國近代史道地的血淚見證,但時過境遷,歲月流轉,阿Q精神依舊不死,此時此刻的中國,彼等小人物俯拾即是。

Ⅲ 對魯迅《阿Q正傳》的認識和評價

本周學習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研讀本篇小說,要在欣賞的基礎上,培養研讀文學作品的能力。通過分析阿Q的思想性格,理解小說深刻的思想內涵;透過小說表層的風趣幽默,體會作者深層的嚴肅與悲哀;在品味小說語言的基礎上,把握這部小說語言的獨特風格。
魯迅通過阿Q神往革命,又被竊取了革命權力的反革命勢力所殺害的藝術描寫,深刻地揭示了阿Q「精神勝利法」的種種表現和它嚴重的危害性,啟發人們振奮起來,砸碎阻礙自己前進的精神枷鎖;同時也深刻地批判了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從而對辛亥革命失敗的不可避免性作了藝術的總結。
阿Q是未庄的一個流浪雇農,他上無片瓦,下無片地,只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過活,「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他身受殘酷的剝削、壓迫和凌辱,處在社會的最底層,這本已十分可悲,但是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他對來自統治階級的殘酷迫害竟然麻木健忘、自輕自賤、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來發泄自己被別人欺壓的不平之氣。其主要性格特徵是精神勝利法。

1、喜劇的外套,悲劇的內核。《阿Q正傳》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是用喜劇的外套,包裝一個悲劇性的故事。阿Q的一生是悲劇性的,他的下場令人同情,令人感嘆,但這一切又是通過阿Q日常生活富有喜劇性的事件表現出來的。

2、白描的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徵,用最經濟、最簡練的筆墨,把描寫對象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如趙太爺不許阿Q姓趙的場面,寥寥數筆,就把趙太爺這樣一個土霸王的橫蠻霸道的嘴臉活畫出來了。

3、雜文式的筆法。這篇小說的雜文式的筆法,給讀者非常突出的印象。首先,小說處處使用幽默、尖銳、詼諧的語言,進行諷刺、挖苦、調侃。或反話,或誇張;或大詞小用,或庄詞諧用。其最終目的,就是撕下假面,揭露真相。作者對待不同的對象所運用的諷刺態度是不一樣的,對於像阿Q這樣的被壓迫者,他的諷刺是善意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諷刺;而對統治者的諷刺卻是無情的,是匕首,是投槍,他要把這些丑惡的靈魂掛在十字街頭梟首示眾。

阿Q的性格是復雜的,但其核心是「精神勝利法」,即對於事實上的屈辱和失敗,用一種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像中取得精神上的滿足和勝利。「優勝記略」和「續優勝記略」兩章,集中刻畫了阿Q的這一性格。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自尊自大。阿Q是個極卑微的人物,而未庄人全不在他眼裡,甚至趙太爺進了學,阿Q也不表示推崇,以為我的兒子將來比你闊得多。加之進了幾回城,更覺自負,甚至瞧不起城裡人。當別人嘲笑他頭上的癩頭瘡疤時,他以此為榮,還說:「你還不配……」

第二,自輕自賤。阿Q在未庄被閑人揪住辮子在牆上碰頭而且要他自認為「人打畜生」時,他就說:「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么?」而且他還自以為他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除了「自輕自賤」,「餘下的就是『第一個』,狀元不也是『第一個』么」,他在精神上勝利了。

第三,自欺欺人。阿Q在與人打架吃虧時,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世界真不像樣……」於是他也心滿意足儼如得勝地回去了。他賭博贏得的洋錢被搶,無法解脫「忽忽不樂」時,就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好像被打的是「另一個」,他在精神上又一次轉敗為勝。

第四,欺軟怕硬。阿Q最喜歡與人吵嘴打架,但必須估量對手。口訥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與王胡打架輸了,便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假洋鬼子哭喪棒才舉起來,他已伸出頭顱以待。對抵抗力稍薄弱的小D,則揎拳擄臂擺出挑戰的態度;對毫無抵抗力的小尼姑則動手動腳,大肆其輕薄。

阿Q的如此種種的取勝法寶,如同麻醉劑,使他不能認識自己所處的悲苦命運,過著奴隸不如的生活,至死了不覺悟。

阿Q「精神勝利法」作為一種普遍的精神現象,主要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產物,烙上了民族恥辱的極深印記。在帝國主義擴張浪潮不斷沖擊下,封建統治階級日趨沒落,現實環境使他產生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心理。「精神勝利法」正是這種病態心理的表現。與此同時,農民本身的階級弱點,小生產者在私有制社會里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經濟地位,也是其中的根源之一。經濟基礎決定著上層建築,物質決定著精神。阿Q面臨著一切生存的困境:無田地,無房屋,無女人等。他作過一些努力,包括投機革命,但每一次都以失敗而告終,阿Q依然是阿Q。物質上的絕望,必然要用精神來安慰。

Ⅳ 求《阿Q正傳》的賞析

鑒賞《阿Q正傳》展示阿Q心理的手法

【內容摘要】《阿Q正傳》在「革命」和「不準革命」兩章中,對阿Q的心理描寫:既有直接描述的對話,也有人物自語自唱和獨白;既注重幻想、夢境的心理描繪,也注重運用聯想回憶。其描寫心理活動的手法多種多樣,豐富多彩。

魯迅的名著《阿Q正傳》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作者成功塑造的阿Q形象是世界文學人物畫廊中的一個典型。阿Q這個封閉落後農村的流浪漢,有農民的憨厚、質朴的一面,但更明顯地具有偏狹、愚昧、盲目、無知、落後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輕自賤、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自我麻木的「精神勝利法」。我們截取文中七、八兩章「革命」和「不準革命」,來分析作者通過怎樣的心理描寫來刻劃阿Q這一性格特徵的。下面就從幾個方面來鑒賞作者是如何展示阿Q的心理活動,從而成功地塑造了阿Q這個藝術形象。

一、運用直接描述,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來刻劃性格

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動,就是作者出面直接描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或者剖析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讓讀者透視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動。例如,作者為了反映阿Q對革命的不理解的愚昧性,對革命黨的無知的盲從性,在「革命」一章中,對阿Q的心理描寫有這樣一段直接描述:

阿Q的耳朵里,本來早聽到過革命黨這一句話,今年又親眼見過殺掉革命黨。但他有一種不知從那裡來的意見,以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與他為難,所以一向是「深惡而痛絕之」的。殊不料這卻使百里聞名的舉人老爺有這樣怕,於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況且未庄的一群鳥男女的慌張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這段心理描述,寫阿Q先認為「革命便是造反」而一向「深惡」,後來革命使「舉人老爺」怕而「神往」,「鳥男女」慌張而「快意」。這段直接描述心理的文字,直接反映了阿Q的落後愚昧和對革命的不理解而盲從得意。

在「不準革命」一章中,阿Q在向假洋鬼子「投降」革命而假洋鬼子不準他革命的前後也各有一段直接心理描寫。在「投降」之前,阿Q心裡「不平」「感著冷落」,分析原因「第一要著」是「要和革命黨去結識」,「和假洋鬼子商量」。這不僅寫出了阿Q對革命的自發性和自覺性,而且也反映了他對革命的無知性和盲從性。在「不準革命」之後,阿Q的心裡就從「憂愁」「無聊」以至「漸漸的高興起來」。作者對阿Q的這一心理揭示的非常細致、深刻,不僅揭示了阿Q被拋棄、被打擊後的頹唐,也表現了阿Q缺乏對革命和革命黨最起碼的認識,反映了阿Q糊塗、落後和健忘的「精神勝利法」。

這些直接描述人物心理的語句,不僅直接揭示了人物的心理,而且成功地刻劃了人物的性格。

二、通過自語自唱和對話揭示人物心理活動達到刻劃人物性格

自語自唱,就是作品中人物的獨自的說話和吟唱。阿Q宣布「投降」革命之後,有一段自語自唱:

「好,……我要什麼就是什麼,我歡喜誰就是誰。

得得,鏘鏘 !

悔不改,酒醉錯斬了鄭賢弟,

悔不改,呀呀呀……

得得,鏘鏘,得,鏘令鏘!

我手執鋼鞭將你打……」

這段《龍虎鬥》中的戲文寫出了阿Q飄飄然的心境。其中前面的一句自語揭示了阿Q心中革命的目的:「要什麼就是什麼」「歡喜誰就是誰」,反映了他對革命的不理解;而帶鼓點的《龍虎鬥》這段戲文吟唱,表現出了阿Q內心中的得意和盲目性,也揭示了他對革命的無知和盲目樂觀。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到阿Q的無知、盲目的「精神勝利法」性格是他的精神領域的主導,而且這一性格一時一刻也沒有離開他的軀體。

通過文中的對話,來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也是本文的一個特色。阿Q和趙秀才父子的對話,反映了他對革命的認識的幼稚、盲目和自得心理;阿Q靜修庵革命和老尼姑的對話,他語言的含胡、情態的詫異和錯愕,反映了他內心的糊塗和無知;阿Q向假洋鬼子「投降」革命時的對話,吞吞吐吐,結結巴巴反映了他內心的自輕和懦弱;阿Q和小D的對話,雖然各一句,他的「不平」和心跳,反映了他的欺軟而又懦弱的心理以及對革命的糊塗思想。

對話,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刻劃人物性格,是小說中常用的手法。魯迅在這兩章中運用對話,揭示人物心理活動而刻劃人物性格,簡練、深刻而又有側重,是我們閱讀時不可不注意的。

三、運用幻覺、夢境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從而達到刻劃性格

在「革命」一章中,阿Q在土谷祠里對革命的設想和願望,是一絕妙的幻覺描寫,也可以說是一段近似夢境的描寫。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人物的幻覺、夢境,能夠比較直接地反映出人物的追求和目標,能夠比較准確地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阿Q在土谷祠的絕妙的幻覺或夢境,就是他所追求的目標和內心思想的形象圖解。

阿Q的「革命暢想曲」,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他對革命的理解僅僅停留在「造反」認識上,形式也僅僅只是「結伙」打劫。他設想的革命黨的衣飾和兵器等也都反映了他思想意識的落後、對革命理解的荒謬與無知。二、他認為革命就是報復欺負過他的人,他設想殺人也就不分青紅皂白,而把同樣受壓迫的小D和王胡也包括在其中,說明他根本不知道革命的目的、不明確革命的對象。三、他把革命當作佔有金錢的手段,心目中只有「東西」——錢和物,搶財物是他的目的,而且是自己「不動手」。四、他另一目的,就是對女人的態度——找女人。他在對女人的選擇上:有的嫌丑,有的嫌小,有的嫌作風不正,有的嫌眼上長疤,有的又可惜腳太大,這充分反映了他在得意忘形之後的心理狀態,也充分表現了他的「精神勝利法」的性格特徵。

這些都是通過阿Q如夢般的幻覺描繪表達出來的。在這幻覺中,阿Q的得意之態,貪婪之心,敵我不分,荒唐愚昧,都充分地表現了出來。這使我們對阿Q的形象「精神勝利法」就有了更充分地認識和了解。

四、描寫人物回憶、獨白揭示人物內心活動來刻劃性格

在阿Q「投降」假洋鬼子遭打擊和趙家遭搶劫後,阿Q回到他的土谷祠里,作者對他有一段心理活動的描寫:

「他躺了好一會兒,這才定了神,而且發出關於自己的思想來: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並不來打招呼,搬了許多好東西,又沒有自己的份,——這全是假洋鬼子可惡,不準我造反,否則,這次何至於沒有我的份呢?阿Q越想越氣,終於禁不住滿心痛恨起來,毒毒的點一點頭:『不準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媽媽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殺頭的罪名呵,我總要告一狀,看你抓進縣里去殺頭,——滿門抄斬,——嚓!嚓!」

這段話,前半部分描寫的是阿Q的回憶,即剛才趙家遭搶劫的情形,然後是對假洋鬼子的怨恨之情;後半部是阿Q的憤憤地自白,表達了他不滿、痛恨、詛咒的心情。在這回憶和獨白的表露中,說明阿Q行為和思想上雖遭到打擊而精神上卻又是勝利的。這段回憶和獨白,再一次突出地刻劃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的性格特徵。

以上是對《阿Q正傳》阿Q心理活動展示的幾個方面的賞析。在這兩章中,作者通過回憶、幻想、獨白、對話或者直接描述等手法,去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達到刻劃人物形象的目的。讀來可以使你全方位地洞察到人物的內心世界,感悟到人物的心理性格個性,也可以使你體察到文章刻劃人物多姿多彩。當你在閱讀時,作品中的人物卻不知不覺地活了起來,走了出來,並且向你暢開了心扉。

Ⅳ 寫一篇關於魯迅先生《啊Q正傳》作品的賞析文案。。。

《阿Q正傳》是魯迅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是中國文學園地的傑作,也是世界文學園地的傑作。魯迅塑造的阿Q這一藝術形象,在中國早已是婦孺皆知,在世界也是公認的典型形象。

中國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統治階級一直用兩手來維護自己的反動統治:暴力鎮壓和精神奴役。精神奴役就是用種種封建說教來毒害被統治者,使被統治者愚昧、麻木,做了奴隸而不知道自己的奴隸地位。這種精神奴役給被統治者造成的「內傷」是驚人的,封建毒素越來越深入地滲透到許多人的靈魂之中,使他們成為畸形的人,任帝國主義宰割,任統治階級蹂躪。中華民族後來已是集內憂外患於一身,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
為了挽救中國危亡的局面,孫中山先生披荊斬棘,不屈不撓;辛亥革命者前仆後繼,浴血奮戰。革命先驅的救國熱忱、獻身精神,的確是可歌可泣的。但是辛亥革命終於失敗了。這一是因為革命者對封建階級採取了妥協的態度;二是因為革命者沒有注意宣傳、教育、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廣大人民群眾處在不覺悟的狀態,沒有起來支持和參加這場革命 。所以,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依然如故,處在半封建半殖民的狀態中。
魯迅深切地感到,中國必須來一次徹底的變革,而變革要取得成功,則必須喚醒「昏睡」中的國民,改變他們的精神狀態。所以,魯迅一生以筆作刀,解剖中國社會,解剖國民的靈魂,對他們精神世界的落後面、消極面作徹底的暴露和無情的批判。對於被統治者,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他寫作《阿Q正傳》就是要給被統治者以啟蒙,讓他們正視自己的問題,看清自己身上惡劣的品性,從而擺脫精神上的枷鎖,奮起抗爭,去「製造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所以他在《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中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Ⅵ 《阿Q正傳》賞析

《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創作的代表作,也是魯迅惟一的一部中篇小說。小說以「辛亥革命」前後為時化背景,虛構了「未庄」這個舊中國農村的縮影,以貧苦農民的生活為題材,表現出深刻的思想內涵。從創作動機來看「是想暴露國民的弱點」。整篇小說共九章。

作品通過對阿Q生活處境和不幸遭遇的描寫,真實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中國農村的社會現實和階級關系。阿Q勤勞卻依然一貧如洗,他不僅物質上被剝削得一無所有,甚至連姓趙的資格也被地主趙太爺剝奪了。地主階級對於農民不僅進行物質上的剝削,而且在精神上實施奴役和摧殘。

小說通過阿Q與革命的關系,深刻地總結了「辛亥革命』失敗的歷史教訓。所謂的革命黨人對於阿Q的革命行動的排斥,深刻地揭示出「辛亥革命」沒有啟發廣大民眾的覺悟,從而在實際上提出了農民問題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此外,本文揭示了阿Q那種以虛偽的優勝狀態逃避現實的「精神勝利法」,中國國民的自我麻醉、自我欺騙的病態心理。小說通過暴露國民的這一病態心理特徵,把批判的矛頭指向國民性的弱點,意在引起療救的注意。

(6)阿q正傳魯迅賞析擴展閱讀

《阿Q正傳》主要內容:

作品描寫了一個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後的貧苦農民阿Q。在舊中國農村小鎮未庄,阿Q貧無立錐之地,只得住在土谷祠里;沒有固定職業,只能靠打短工為生。社會地位極其低下,甚至失掉了自己的姓。他的現實處境悲慘之至,但在精神上卻「常處優勝」,靠著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他「戰勝」了很多人,可終究拯救不了自己的性命,喪生在封建統治者的屠刀下。

創作意義:

《 阿Q正傳》寫於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二年二月間,最初分章發表於北京《晨報副刊》。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魯迅創作出阿Q這么一個典型形象,代表的不是一個而是千萬個,是為了喚醒舊中國的無數麻木的中國人的靈魂。

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作者不但從中國的現實社會出發,以農民的實際生活為基礎,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著眼於辛亥革命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設計未庄這樣一個閉塞落後的江南農村,作為阿Q生活的典型環境。阿Q這個形象,既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

Ⅶ 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簡單評析一下 不要太多 簡單點 精煉點

  • 首先,生活中的阿Q是什麼樣的?


在生活上,阿Q因為常常受到屈辱,在實際生活中,他不能得到發泄,到卻想在想像中得到勝利的滿足。在「優勝記略」這一章中,有明顯的阿Q的精神勝利法的刻畫。阿Q不僅姓名籍貫,甚至連「行狀」也渺茫,在於別人發生口角時卻會說「我們先前——比你闊得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整個末庄的居民全不在阿Q的眼裡,認為自己的兒子將來會闊得多,加以進城幾回,自然更加自負,又很鄙視城裡人。


  • 其次,阿Q精神出現的根源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內憂外患,中華民族面臨滅亡的危險,以孫中山為首的少數有志之士試圖挽救危亡的中國,但最終失敗了,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利用封建禮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中國人民在不僅要面對著外國列強的侵略,還要沉浸在中國人的權利中,沉醉在精神文明中,但是卻不知道已經面臨死亡了。就是因為這樣深深地荼毒了勞動人民,而阿Q只是勞動人民集中體現者而已。


  • 最後,阿Q精神反應的社會現象


魯迅創作《阿Q正傳》的意圖是寫出中國人的人生,廣大受剝削壓迫的勞動人民的苦難、悲慘而又愚昧落後的人生,希望能改變他們這悲慘的人生,喚醒沉睡的民眾,拯救這病態的社會、病態的國民。精神勝利法只是一種病態心理。魯迅借阿Q這一人物來表現許許多多中國人的普遍的精神病態。

Ⅷ 求 阿Q正傳 全文 和賞析

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中最著名的一篇,寫於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二年二月之間,最初分章刊登於北京《晨報副刊》(註:《阿Q正傳》第一章發表於1921年12月4日《晨報副刊》的「開心話」欄,開頭諷刺考證家的那些近似滑稽的寫法,就是為了切合這一欄的題旨。但魯迅「實不以滑稽或哀憐為目的」,所以越寫越認真起來,第二章起便移載「新文藝」欄。至1922年2月12日登畢),以後收入小說集《吶喊》。

《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閉塞落後的農村小鎮未庄為背景,塑造了一個從物質到精神都受到嚴重戕害的農民的典型。阿Q是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赤貧者,他沒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沒有固定的職業,「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從生活地位看,阿Q受到慘重的剝削,他失掉了土地以及獨立生活的依憑,甚至也失掉了自己的姓。當他有一次喝罷兩杯黃酒,說自己原是趙太爺本家的時候,趙太爺便差地保把他叫了去,給了他一個嘴巴,不許他姓趙。阿Q的現實處境是十分悲慘的,但他在精神上卻「常處優勝」。小說的兩章「優勝記略」,集中地描繪了阿Q這種性格的特點。他常常誇耀過去:「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其實他連自己姓什麼也有點茫然;又常常比附將來:「我的兒子會闊的多啦!」其實他連老婆都還沒有;他忌諱自己頭上的癩瘡疤,又認為別人「還不配」;被別人打敗了,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象樣……」於是他勝利了;當別人要他承認是「人打畜生」時,他就自輕自賤地承認:「打蟲豸,好不好?」但他立刻又想:他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除了「自輕自賤」不算外,剩下的就是「第一個」,「狀元不也是『第一個』么?」於是他又勝利了。遇到各種「精神勝利法」都應用不上的時候,他就用力在自己臉上打兩個嘴巴,打完之後,便覺得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別一個,於是他又得勝地滿足了。他有時也去欺侮處於無告地位的人,譬如被假洋鬼子打了之後,就去摩小尼姑的頭皮,以此作為自己的一樁「勛業」,飄飄然陶醉在旁人的賞識和鬨笑中。但是這種偶然的「勛業」仍然不過是精神的勝利,和他的自輕自賤、自譬自解一樣是令人悲痛的行動。阿Q的「精神勝利法」實際上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手段,使他不能夠正視自己被壓迫的悲慘地位。他的「優勝記略」不過是充滿了血淚和恥辱的奴隸生活的記錄。

作品突出地描繪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同時又表現了他的性格里其它許多復雜的因素。阿Q的性格是充滿著矛盾的。魯迅後來曾經說過:阿Q「有農民式的質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註:《且介亭雜文•寄〈戲〉周刊編者信》)。一方面,他是一個被剝削的勞動很好的農民,質朴,愚蠢,長期以來受到封建主義的影響和毒害,保持著一些合乎「聖經賢傳」的思想,也沒改變小生產者狹隘守舊的特點:他維護「男女之大防」,認為革命便是造反;很鄙薄城裡人,因為他們把「長凳」叫做「條凳」,在煎魚上加切細的蔥絲,凡是不合於未庄生活習慣的,在他看來都是「異端」。另一方面,阿Q又是一個失掉了土地的破產農民,到處流盪,被迫做過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並不佩服趙太爺、錢太爺,敢於對假洋鬼子採取「怒目主義」;還覺得未庄的鄉下人很可笑,沒有見過城裡的煎魚,沒有見過殺頭。阿Q性格的某些特徵是中國一般封建農村裡普通農民所沒有的。即瞧不起城裡人,又瞧不起鄉下人;從自尊自大到自輕自賤,又從自輕自賤到自尊自大,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這樣典型環境里典型的性格。出現在阿Q身上的「精神勝利法」,一方面是外國資本主義勢力侵入後近代中國農村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的表現,另一方面也為阿Q本身的具體經歷所決定。魯迅從雇農阿Q的生活道路和個性特點出發,按照自己藝術創造上的習慣——「模特兒不用一個一定的人」(註:《二心集•答北斗雜志社問》),遵循主體的需要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在思想熔鑄的時候,又突出了人物復雜性格中的某一點,使某具有鮮明的精神特徵,從而塑造了阿Q這樣一個意義深刻而又栩栩如生的典型。

Ⅸ 急求:關於對魯迅的阿Q正傳的賞析的論文(要十個以上參考文獻)字數不限

參考文獻

鄭久元再論「民族劣根性」- <阿Q正傳》之我見《恩施職業專技術學院學報屬>.2003.(3):15-181

張建東郭雲飛,馮莉群從《阿Q正傳》等作品看文學閱讀的隱性引導[D]《語文建設》.2013,(1):15-204

魯迅魯迅小說全集[M].南昌:二十- -世紀出版社,2010:193

王富仁.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鏡子-論《吶喊》《彷徨》的思想意義[].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3,(1):216-233

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36,7:146

魯迅,張燁.魯迅全集[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2:302-303

魯迅,智龔.魯迅全集[M.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1532

王晶.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7

王朝柱辛亥革命[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214

魯迅摩羅速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大師與名家叢書[M].北京藍天出版社.2003:78

Ⅹ 阿Q正傳賞析

說起魯迅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詳了,而說其他,大家腦海一定浮現出了許多他的經典之作。今天查字典語文網小編就分享一篇《阿q正傳》賞析。
《阿Q正傳》是魯迅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是中國文學園地的傑作,也是世界文學園地的傑作。魯迅塑造的阿Q這一藝術形象,在中國早已是婦孺皆知,在世界也是公認的典型形象。

中國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統治階級一直用兩手來維護自己的反動統治:暴力鎮壓和精神奴役。精神奴役就是用種種封建說教來毒害被統治者,使被統治者愚昧、麻木,做了奴隸而不知道自己的奴隸地位。這種精神奴役給被統治者造成的「內傷」是驚人的,封建毒素越來越深入地滲透到許多人的靈魂之中,使他們成為畸形的人,任帝國主義宰割,任統治階級蹂躪。中華民族後來已是集內憂外患於一身,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
為了挽救中國危亡的局面,孫中山先生披荊斬棘,不屈不撓;辛亥革命者前仆後繼,浴血奮戰。革命先驅的救國熱忱、獻身精神,的確是可歌可泣的。但是辛亥革命終於失敗了。這一是因為革命者對封建階級採取了妥協的態度;二是因為革命者沒有注意宣傳、教育、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廣大人民群眾處在不覺悟的狀態,沒有起來支持和參加這場革命。所以,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依然如故,處在半封建半殖民的狀態中。
魯迅深切地感到,中國必須來一次徹底的變革,而變革要取得成功,則必須喚醒「昏睡」中的國民,改變他們的精神狀態。所以,魯迅一生以筆作刀,解剖中國社會,解剖國民的靈魂,對他們精神世界的落後面、消極面作徹底的暴露和無情的批判。對於被統治者,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他寫作《阿Q正傳》就是要給被統治者以啟蒙,讓他們正視自己的問題,看清自己身上惡劣的品性,從而擺脫精神上的枷鎖,奮起抗爭,去「製造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所以他在《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中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