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學名言
A. 後漢書學習目標不明確名言
《後漢書》是一部由我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司馬彪續作),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後漢書》紀十卷和列傳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曄,章懷太子李賢注,此書綜合當時流傳的七部後漢史料,並參考袁宏所著的《後漢紀》,簡明周詳,敘事生動,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後漢史。北宋時,有人把晉朝司馬彪《續漢書》志三十卷,劉昭注,與之合刊,成今天《後漢書》。
《後漢書》大部分沿襲《史記》、《漢書》的現成體例,但在成書過程中,范曄根據東漢一代歷史的具體特點,則又有所創新,有所變動。首先,他在帝紀之後添置了皇後紀。東漢從和帝開始,連續有六個太後臨朝。把她們的活動寫成紀的形式,既名正言順,又能准確地反映這一時期的政治特點。其次,《後漢書》新增加了《黨錮傳》、《宦者傳》、《文苑傳》、《獨行傳》、《方術傳》、《逸民傳》、《列女傳》七個類傳。范曄是第一位在紀傳體史書中專為婦女作傳的史學家。尤為可貴的是,《列女傳》所收集的十七位傑出女性,並不都是貞女節婦,還包括並不符合禮教道德標準的才女蔡琰。
《後漢書》結構嚴謹,編排有序。如八十列傳,大體是按照時代的先後進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為兩漢之際的風雲人物。其後的九卷是光武時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將領。《後漢書》的進步性還體現在勇於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頌正義的行為方面。在《王充、王符、仲長統傳》中,范曄詳細地收錄了八篇抨擊時政的論文。《後漢書》一方面揭露魚肉人民的權貴,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剛強正直、不畏強暴的中下層人士。《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
《後漢書》自有其特點。從體例上看,與《史記》和《漢書》相比,有一些改進。在本紀方面,它不同於《漢書》的一帝一紀,而是援引《史記·秦始皇本紀》附二世胡亥和秦王子嬰的先例,在《和帝紀》(和帝劉肇)後附殤帝(殤帝劉隆),《順帝紀》(順帝劉保)後附沖、質二帝。這既節省了篇幅,又不遺漏史實,一舉而兩得。在皇後方面,改變了《史記》與《漢書》將皇後列入《外戚傳》(呂後除外)的寫法,為皇後寫了本紀。這樣改動,符合東漢六個皇後臨朝稱制的史實。
在列傳方面,《後漢書》除了因襲《史記》、《漢書》的列傳外,還新增了黨錮、宦者、文苑、獨行、方術、逸民和列女七種列傳。這些列傳既是新創,又反映了東漢的實際情況。如東漢一代黨錮大興,許多比較正直的大臣都以結黨的罪名被殺;另外,東漢的宦官多參與朝政,殺戮大臣,是黨錮之獄的主要製造者。這些現象充分反映了東漢王朝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斗爭。范曄根據這些史實,創立了黨錮和宦者兩個列傳。為列女立傳,最早始於西漢的劉向,范曄在劉向的啟發下增寫了《列女傳》,這在正史中是第一次出現。他寫《列女傳》的宗旨是:「搜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專在一操而已。」他的《列女傳》中,有擇夫重品行而輕富貴的桓少君、博學的班昭、斷機勸夫求學的樂羊子妻、著名才女蔡琰等,不拘於三綱五常的界域。《後漢書》的列傳,還往往打破時間的順序,將行事近似的人寫成合傳。
如王充、王符和仲長統三人,並不是同時代的人,因為他們都輕利祿而善屬文,行為近似,所以合傳。
范曄的祖父范寧曾任晉豫章太守,著《穀梁集解》一書。《十三經註疏》中的《穀梁傳註疏》就是以《穀梁集解》為基礎寫成的。他的父親范泰官拜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是宋武帝劉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覽群書、潛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曄有很深的家學淵源,一直以名門之後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節,仕宦不甘居人後,著述也不甘居人後。以此成名,也以此喪身。
元嘉九年(432年),范曄在為彭城太妃治喪期間,行為失檢得罪了司徒劉義康,被貶為宣城太守,范曄鬱郁不得志,就藉助修史來寄託他的志向,開始寫作《後漢書》。
范曄以《東觀漢記》為基本史料依據,以華嶠書為主要藍本,吸取其他各家書的長處,刪繁補缺,整齊故事,超越眾家,後來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曄《後漢書》取代《東觀漢記》,盛行於世。而諸家《後漢書》,除袁宏《後漢紀》外,都相繼散亡。於是范曄《後漢書》成為現在研究東漢歷史的最基本的依據。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當他完成了本紀、列傳的寫作,同時又和謝儼共同完成《禮樂志》、《輿服志》、《五行志》、《天文志》 、《州郡志》等五志的時候,有人告發他參與了劉義康的篡位陰謀,因此下獄而死。謝儼怕受牽連,毀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後漢書》只有紀傳部分流傳了下來。
思想價值
關於《後漢書》的思想價值,清人王鳴盛評曰:「范書貴義德,抑勢利,進處士,黜奸雄,論儒學則深美康成(鄭玄),褒黨錮則推崇李(膺)、杜(密),宰相無多述而特表逸民,公卿不見采而特尊獨行。」(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應當說,這個評價頗為中肯,然「公卿不見采」改為「公卿少見采」可能更恰當,且褒隱逸、尊獨行亦未到極端的程度,只不過和其他正史相比較突出罷了。具體說來,《後漢書》有肯定王權秩序、頌揚忠貞名節等儒家正統思想,亦有褒揚避世隱逸、狂狷放達的道家玄學思想,還有對佛教思想的批判等。
宣揚儒家正統思想亦應為《後漢書》的基本內容。《後漢書》中對大部分人物的褒與貶,有一個正統儒家思想的標准:有利於社稷安定、國計民生的忠貞之士,即受褒美;反之,即受貶責。
《後漢書》中褒贊了大量的勤政愛民者。如《循吏列傳》中記傳衛颯時,贊其人「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於物宜」;記傳王景時,歷數其修渠治水、教民耕作蠶織等政績,贊其勤政愛民;記傳王渙時,寫其敦儒學,習《尚書》,讀律令,清正廉明,善斷案,「曲盡情詐,壓塞群疑,又能以譎數發佞奸伏……」又如在卓茂、魯恭、魏霸、劉寬等傳記中,贊其治行卓著;杜根、劉陶、李雲等傳記中,贊其仗義直諫;班超、梁謹等傳記中,贊其大智大勇,立功西域……這種贊揚表現了對王權秩序和國計民生的維護。
《後漢書》中還對仗義執節者大加贊美。《黨錮列傳》中寫李膺受陷害,遭黨錮之禍時,拒不逃避,曰:「事不辭難,罪不逃刑,臣之節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將安之?」從容就死。范滂「少厲清節,為州里所服。舉孝廉,光祿四行(敦厚、質朴、遜讓、節儉)」,及遭黨禍,亦慷慨就死:「其母與之訣,滂白母曰:『仲博(其弟)孝敬,足以供養。滂從龍舒君歸黃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與李、杜齊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復求壽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辭。」這是一幅捨生取義、母子訣別的撼人圖畫。顯然,范曄對此是大加贊美的,亦即是對封建忠義的贊美。
與作者對上述記傳人物的態度相反,范曄對外戚、宦官的橫暴專權、禍國殃民則大加撻伐。東漢中葉,和帝、安帝以後,皇帝都是幼年即位,不能執掌朝綱,於是開始了外戚與宦官爭奪王朝統治權的混亂局面。如桓帝與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宦官計議殺了梁翼,五人俱被封為侯。於是,他們居功自傲,把持朝綱,窮奢極欲,禍國殃民。《後漢書》對上述的外戚與宦官們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
綜上所述,可見《後漢書》肯定了王道秩序,贊美賢達忠義,鞭撻奸佞邪惡,基本上體現了儒家正統思想觀念。其實,這也是它被定為「正史」的根本原因之一。
《後漢書》對佛教與讖緯思想基本上是否定的。在《西域傳·論》中,范曄評價佛教說:「詳其清心釋累之訓,空有兼遣之宗,道書之流也。且好仁惡殺,蠲弊崇善,所以賢達君子愛其法焉。然好大不經,奇譎無已,雖鄒衍談天之辯,莊周蝸角之論,尚未足以概其萬一。又精靈起滅,因報相尋,若曉而昧者,故通人多惑焉。」指出了佛教的荒誕不經。又,《張衡傳》中載其《請禁圖讖》一篇,作者以欣賞的口吻敘述了他上疏的情況:「衡以圖緯虛妄,非聖人之法,乃上疏曰:『此皆欺世罔俗,以昧勢位……宜收藏圖讖,一禁絕之,則朱紫無所眩,典籍無瑕玷矣。』」聯系《宋書》本傳中亦說范曄「常謂死者神滅,欲著《無鬼論》」,其臨死前「語人寄語何僕射:天下決無佛鬼」,亦有助於理解《後漢書》的這一思想傾向。
天文貢獻
《後漢書》中有如下記載:「十月癸亥,一客星出於南門,其大如斗笠,鮮艷繽紛,後漸衰萎,於次年六月沒。」後漢書這段文字記錄了發生於2000年前的超新星爆發事件,如今科學家為這個超新星編號為RCW 86,距離地球大約8000光年[2] 。
公元185年正值中國東漢,當時中國的天文學家在天空中觀察到一次超新星爆發過程並對此做了記錄。他們稱之為「客星」。當時的中國天文學家們在夜空中看到了一顆極亮的「新星」,色彩鮮艷,直到第二年的6月份才逐漸消失,前後一直在天空閃耀了將近8個月。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經過
《後漢書》記錄2000年前爆發的超新星合成圖
研究後確認,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超新星爆發紀錄。
2011年最新的天文研究發現,藉助美國宇航局斯皮策空間望遠鏡以及廣角紅外巡天探測器(WISE)的強大紅外觀測能力,科學家們發現這一超新星爆發發生於宇宙中一片氣體和塵埃相對匱乏的區域。這樣的環境讓超新星爆發發出的光芒得以傳播地更快也更遠。這個超新星爆發留下的遺跡如今已經變得非常巨大,擴張速度極快。事實上它如今的尺寸比我們預料一個2000年爆發的超新星應當遺留的遺跡尺寸整整大了2~3倍。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觀察到的RCW 86屬於一類所謂的Ia型超新星。雙星系統中,一顆和太陽類似的普通成員恆星逐漸年老,終於走向死亡。它收縮成一顆緻密的白矮星。但是由於它屬於一個雙星系統,於是它開始從其伴星身上「盜取」物質。物質以吸積盤形式下降抵達白矮星的表面,在此過程中由於勢能釋放以及摩擦作用使白矮星的溫度不斷上升。當這種吸積作用速度太快太劇烈時,白矮星的質量將不斷增加,核心區溫度急劇上升,最終在一瞬間引發劇烈爆炸,徹底摧毀白矮星。這種爆炸極為劇烈,其在1秒內發出的能量幾乎相當於太陽在其整個主序星階段發出能量的總和,因而極其明亮。白矮星就像是一塊已經燃燒完,但還冒著煙的煤渣。如果這時候你給它倒上一桶汽油,它立即又會再次燃燒。科學家研究首次揭示一顆白矮星可以在自己周遭清出一個清空區,隨後才發生Ia型超新星爆發。正是這一清空區可以解釋為何RCW 86爆發遺跡會變得如此之大。當爆發發生時,大量碎屑物質急速向外擴散,由於周遭已經被清空,因而沒有氣體或塵埃阻擋減速。這就讓超新星爆發產生的圓球狀碎屑雲得以迅速擴散至巨大的規模。
B. 要一個名人名言+典型事例
一、立志
指立定志向。每個人對未來都有所希望和計劃,立志是成功的起點,有了壯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邁進。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學家蘇洵27歲開始發憤,立志就讀,晝夜不息,結果大器晚成,終於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國明代畫家王冕,少年放牛時,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畫出來。他不分晝夜地繪畫,立志不移,後來成為當時著名的畫家。
3、越王勾踐被吳國軍隊打敗,忍受奇恥大辱,給吳王夫差當奴僕。三年後,他被釋放回國,立志洗雪國恥。他卧薪嘗膽,發憤圖強,終於打敗了吳國。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
二、拼搏
指豁出性命,進行激烈的搏鬥。比喻盡最大的力量,極度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1、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2、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容國團
3、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4、貝多芬拼搏成長 大作曲家貝多芬小時候由於家庭貧困沒能上學,十七歲時患了傷寒和天花之後,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歲不幸失去了聽覺,愛情上也屢遭挫折,在這種境遇下,貝多芬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與生命的頑強拼搏中,他的意志佔了上風,在樂曲創作事業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
5、司馬遷寫《史記》 漢朝司馬遷繼承父業,立志著述史書。他游歷各地,閱讀了大量書籍。不料正在他著手編寫《史記》時,遭到了李陵之禍的株連。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負重,身受腐刑,幽而發憤,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奮斗,終於寫成了鴻篇巨著——《史記》
三、勤奮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汗水是滋潤靈魂的甘露,勤奮是實現理想的階梯。
1、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韓愈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詩集》
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4、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徐特立
5、王羲之與「墨池」 王羲之是東晉有名的書法家。他每天堅持練字,練完後就在家邊的一口池塘里洗筆。這樣日復一日,竟將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於是人們把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硯池」、「洗筆池」。
6、達·芬奇畫蛋 (具體事件略)……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7、司馬遷從42歲時開始寫《史記》,到60歲完成,歷時18年。如果把他20歲後後收集史料、實地采訪等工作加在一起,這部《史記》花費了他整整40年時間。
8、天才來自於勤奮。愛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他為了發明電燈,閱讀了大量資料,光筆記就有四萬多頁。他試驗過幾千種物質,做了幾萬次實驗,才發明電燈。
9、「哪裡有什麼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魯迅
反例:10、方仲永就是因為沒有勤奮學習從天才變成一個平庸的人。
四、毅力
指堅強持久的意志。勝利的鮮花在血汗中綻放,榮譽的桂冠用荊棘編織,排除萬難,堅定不移,成功屬於意志堅定者。
1、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英·狄更斯
C. 李時珍簡介和名言
簡介: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名言:
1、人之一身,貪心動則津生,哀心動則淚生,.魄心動則汗生,欲心動則精生。 ——李時珍 《本草綱目》
2、百病必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李時珍
3、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 ——李時珍 《本草綱目》
4、人身不過表裡,氣血不過虛實。 ——李時珍 《本草綱目》
(3)史料學名言擴展閱讀:
李時珍臨證,推崇張元素,重辨病證,立法嚴謹,用葯得當。治療時,或化裁古方,或自組新方,或用民間單驗方,多有良效。
李時珍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自己的實踐經驗為基礎,改善了古代科學方法,積累了科學研究的新經驗。李時珍成功地運用了觀察和實驗、比較和分類、分析和綜合、批判繼承和歷史考證方法。
李時珍打破了自《神農本草經》以來,沿襲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類法,把葯物分為水、火、土、金石、草、谷、萊、果、木、器服、蟲、鱗、介、禽、獸、人共16部,包括60類。每葯標正名為綱,綱之下列目,綱目清晰。
書中還系統地記述了各種葯物的知識。包括校正、釋名、集解、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錄、附方等項,從葯物的歷史、形態到功能、方劑等,敘述甚詳,豐富了本草學的知識。
《本草綱目》不僅為中國葯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葯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先後被譯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鮮等十餘種文字在國外出版。
書中首創了按葯物自然屬性逐級分類的綱目體系,這種分類方法是現代生物分類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現代植物分類學創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統》早了一個半世紀,被譽為「東方醫葯巨典」。
D. 傅斯年的史學觀點
謝泳先生寫過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回到傅斯年》,收入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的《沒有安排好的道路》一書。何謂「回到傅斯年」?就是回到傅斯年的史學觀。而傅斯年的史學觀,按謝泳的概括,「簡單說就是『史學即是史料學',他認為史學家的責任就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只
要把材料整理好,則事實自然顯明了。一分材料出一分貨,十分材料出十分貨,沒有材料便不出貨。'」
所謂「史學即是史料學」,這其實不是什麼創見,中國的舊史學向來如此,西方也有蘭克及其影響下的蘭克學派。蘭克的治史名言即是史學的「目的僅僅在於展現歷史的真情」,「有一分史料說一分話」。可是現在為什麼謝泳要鄭重其事地提出一個「回到傅斯年」的命題?這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意義?原來,曾幾何時,史學是不是史料學的問題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學術問題,而是關乎學者態度、立場、階級屬性,關乎「歷史科學中兩條道路斗爭」的重大問題。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歷史學界,有所謂「兩條道路的斗爭」,即自稱以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唯物史觀派對史料學派的斗爭。這場斗爭以1958年時任中宣部副部長、中央政治局委員陳伯達的一篇題為《厚今薄古,邊干邊學》的報告揭幕。陳在講話中說:「中國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幾十年來究竟有多大的貢獻呢?他們積累了些資料,熟悉了些資料,據說就很有學問了,有多大的問題,有多大的貢獻。積累資料如果接受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領導,那麼他們的材料是有用的,否則有什麼用呢?」以此為基調,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等高等學府的歷史系學生分別發起了對陳寅恪、岑仲勉、童書業、徐仲舒等著名學者的批判,這種批判一直追溯到1949年以前歷史學界的「三大老闆」——胡適、顧頡剛、傅斯年。批判的武器和批判的內容從山東大學歷史系學生所作的一首打油詩中可見端倪:
厚古又薄今,理論看得輕;
馬恩列斯毛,從來不問津。
報刊和雜志,當做史料存;
五六十年後,一筆大資本。
研究古代史,言必稱二陳;
史觀寅恪老,史法垣庵公。
至於近代史,首推梁任公。
理論有啥用,史料功夫深。
意思很清楚,可惜詩不太雅正。與此相比,還是學者的分析有分量些。且看唯物史觀派領軍人物範文瀾和胡繩的文章。範文瀾的《歷史研究必須厚今薄古》(見中國社科版《範文瀾歷史論文選集》)發表在陳伯達的報告傳達之後,要點有三:厚今薄古是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厚古薄今是資產階級的學風;厚今薄古與厚古薄今是兩條路線的斗爭。范氏在文章中指稱,以胡適為代表的史學家大搞煩瑣考證就是「企圖使學術脫離革命的政治,變成沒有靈魂的死東西」。胡繩題為《社會歷史的研究怎樣成為科學》的長文(收入人民版《棗下論叢》)發表在1956年,語氣較為平和,其中重點批判了傅斯年的歷史觀,他說:「用史料學代替歷史學,既破壞了歷史科學,也會把史料學工作引導到錯誤的路上去。無論是史料的『內部'的考證還是『外部'的考證,目的都應當是提供對歷史的科學認識的可靠基礎;如果脫離整個史學的科學研究而孤立地進行,就會迷失方向,無目的地沉溺在歷史的海洋中。」無論是學生還是學者,對史料學派的不滿都是一致的,在他們看來,史料學派是只講求佔有資料、考訂史實,拒絕理論(當然應是唯物史觀)的指導,因此無法深入歷史現象的本質以發現各種現象之間的聯系及其客觀規律。
回顧這場「斗爭」,現在可以說範文瀾等人對史料學派的指責沒有什麼根據,因為史料學派中人並非一定排斥理論,如顧頡剛早在1940年為《史學季刊》作《發刊詞》時就針對考據與史觀之關系說過如下的意見:「歷史科學家慣於研索小問題,不敢向大處著眼……若不參與歷史哲學,俾作相當之選擇,而輒糜費窮年累月之功夫於無足輕重之史實中,真固真矣,非浪擲其生命力而何!故凡不受歷史哲學指導之歷史科學,皆無歸宿者也。」試看顧氏此論與上引胡繩的話有何區別?顧頡剛另有一句名言,見於他為《古史辨》第四冊所作的序言:「唯物史觀不是味之素,不必在任何菜內都滲入些」,這句話在五十年代曾頗讓顧的批判者憤怒,其實顧氏「味之素」雲雲何嘗不是從另一角度肯定唯物史觀的功用?
本來按照正常的邏輯,史料派與唯物史觀派之間不應該發展到無法並立的地步,不僅是顧頡剛等人分明有贊同史觀指導下的歷史研究的話,而且就是範文瀾、胡繩不也曾對史料學家的勞作表示過肯定?胡繩在上面那篇文章中明白無誤地說:「許多中國的史學家們繼承了清朝『漢學家'們的工作,而且利用了從現代歐美傳來的各種科學知識和比較精密的邏輯觀念,而在史料考訂上,取得了不少成績。他們的這種工作,現在看來,並不是做得太多了,而是做得太少了。他們的工作成績和工作經驗不應當被抹煞而應當加以接受,加以發揚。」盡管如此,「路線斗爭」雲雲還是向我們這些後世讀者提示著過去那場爭論的嚴重性,否則當年執教中山大學的陳寅恪也不會憤怒地拒絕為學生開課了。那麼兩派史學家分歧的實質在哪裡呢?首先是誤讀的存在,正如謝泳所分析:「對史料學派的批判是構造了一個史料學派沒有理論的假設,在這個前提下,以所謂史料與理論的輕重和求真與致用的矛盾為相互對立的假設,對前者進行了否定,其實這些問題都是不存在的。因為史學常識告訴我們,從來就沒有過沒有理論的史料,也根本沒有過史料的理論」;其次我以為應該是對「理論」「史觀」內涵理解的歧異,如前所引,唯物史觀派固極重理論的引導,史料學派也並未排斥,但史料學派反對將「理論」庸俗化,坐實為唯物史觀,像顧頡剛就認為「研究古史年代,人物事跡,書籍真偽,需用於唯物史觀的甚少。」而所謂唯物史觀派始終堅持歷史研究應在以現實政治為最高導向的理論指導下進行。同一「理論」,大異其趣,所以範文瀾才會號召要對「堅持學術獨立」「拒絕學術為政治服務」的「胡適門徒」開戰。最後,我們還可以認為,在歷史研究的終極目的是什麼的問題上,雙方也是各有主張。「歷史有什麼用?」當年法國年鑒學派的大師布洛赫曾被稚子的這句質問震撼,大概所有埋首故紙堆的人都無法迴避這一問題。「用」的含義豐富,如果僅僅定義為實用意義上的「用途」,史料學派中人的態度是:歷史學可以有「用」,但歷史學家不應去求「用」,像顧頡剛就堅定地認為:「學問固然可以應用,但應用只是學問的自然結果,而不是作學問的目的」。而唯物史觀派中人則認為,歷史學必須有「用」,歷史學家應該去主動求「用」。胡繩特別舉了個例子來批判傅斯年,因傅氏在1932年寫了篇《明成祖生母紀疑》而且引發學界的熱烈討論,胡繩乃對此問道:「誰是明成祖的生母,這問題有什麼意義,這是傅斯年自己也說不出來的」。現在看來,明成祖的生母是誰的確是個瑣屑的問題,但是否就真無意義還大有可商處,試想一下,如果與此相關的小問題都弄明白了,人們對明宮廷乃至明朝政治的了解會不會更深一些呢?
通過對歷史科學中兩條道路之爭的回顧,走過一段彎路的我們終於明白,不論在何種情況下,熟悉、考訂史料都是第一位的、基礎性的工作。所以謝泳先生提出了當代中國史學要回到傅斯年的傳統的觀點。這一觀點是對過去那段迷誤的反正,有合理性,可是對比西方史學的發展,我們似乎又不能如此自信。西方在蘭克學派以後,有所謂批判的歷史哲學有年鑒學派,有斯賓格勒有湯因比有布羅代爾等大師,無不是對以實證史學為特色的蘭克學派的揚棄。如果史學研究的惟一正途就是傅斯年的傳統,大概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也好,湯因比的《歷史研究》也罷,都不是什麼有價值的著作,這豈非荒唐?另外,中國人的實用理性向來發達,中國人思維、治學的特點本來就「不玄想,貴領悟,輕邏輯,重經驗」,所以歷史研究中「回到傅斯年」雖然重要,但難道我們不應同時注意研究和吸取德國抽象思辨那種驚人的深刻力量?俄羅斯知識分子有言:「我的心因為人類的苦難而受傷」,一個歷史的研究者是否也應具備這種世界眼光和人類意識?還有一點,強調「回到傅斯年」似乎還忽略了學者稟賦、氣質之差異,其實,只要沒有現實政治的干擾,何妨讓幾個沒有興趣鑽史料的人去放言高論?不著邊際之處,不妨一笑了之,然而有時也許還會有靈光一現呢。比如八十年代那些轟動一時的名著當下屢被人譏為「空疏」,可是只要一堆「空疏之論」中有片言只語啟發你深沉思考,這不就夠了嗎?
E. 中國近代教育名家的名言或名著
名人名言—學習
●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
——魯迅
●人永遠是要學習的。死的時候,才是畢業的時候。
——蕭楚女
●苦學能夠戰勝一切,學問的宮殿不分貧富都可以進去。
——巴金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
●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荀子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呂不韋
●活著就要學習,學習不是為了活著。
——弗·培根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光。
——劉向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劉過
●要學習,甚至從自己的敵人那裡去學習怎樣做到明智、真實、謙遜,學習怎樣避免自視過高,這總不會為時太晚的。
——盧棱
●愈學習,愈發現自己的無知。
——笛卡爾
●人的一生或許是一個不間斷的學習過程,但無需在學校完成。
——蒙田
●學習這件事不在於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
——法布爾
●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的所得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歌德
●學習不僅是明智,它也是自由。知識比任何東西更能給人自由。
——屠格涅夫
●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結果是使自己什麼也不會製造,那他的一生將永遠是模仿和抄襲。
——列夫·托爾斯泰
●決不要把你們的學習看成是任務,而是一個令人羨慕的機會。為了你們自己的歡樂和今後你們工作所屬社會的利益,去學習。
——愛因斯坦
●有兩種人是在白白地勞動和無謂地努力:一種是積累了財富而不去使用的人,另一種是學會了科學而不去應用的人。
——薩迪
●學習必須與實干相結合。
——泰戈爾
●我撲在書籍上,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
——高爾基
●學習要求人們最大的緊張和最大的熱情。
——巴甫洛夫
●如果你不去學習,你永遠不會做任何事情,只會找別人來替你做。
——馬克·吐溫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諸葛亮
●為學正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緩。
——朱熹
F. 名人名言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回則罔,思而不學則答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7、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郭沫若
8、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
G. 搜集名人名言與名著名言
①蘇武牧羊
蘇武,西漢杜陵人。漢武帝時期,他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貴族要逼他投降,他寧死不降,被關進地窖里,後又被流放到冰天雪地、荒無人煙的北海去牧羊。
但他威武不屈,困苦不移,「渴飲雪,飢吞氈」,堅持十九年如一日,直至最後勝利回到長安。蘇武這種堅貞不渝的民族氣節,兩千多年來一直被人們所傳頌。
②唐僧取經
唐僧,法號玄奘 ,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也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翻譯家。他十幾年的取經途中,足跡遍布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家和地區,跋涉五萬余里,帶回了六百五十多部佛教書籍。
接著,他又用了十九年的時間從事翻譯工作。譯成佛經 75 部,1335 卷。還寫了一部世界名著《大唐西域記》。為祖國文化、為中印等國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
③岳飛精忠報國
岳飛,今河南湯縣人,是南宋時傑出的抗金英雄。他少年貧窮,勤學務農,20 歲時投軍報國,39 歲時即遭投降派殺害。十九年中屢建戰功,曾大敗金兵,打得金兵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他雖身遭殘害,但他的英雄本色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為人們所歌頌。
④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鑒》
司馬光是北宋大臣和歷史學家,他花了十九年的時間,搜集通閱了公私史書、史料,考遍了歷史的真偽,主編了《資治通鑒》這本空前的編年體巨著,上起戰國,下至五代的 1362 年的歷史,共 294 卷,為我國系統地、完整地保存古代歷史資料,作出了巨大貢獻。另外,該書敘事簡要,文字精練,語言生動,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
少年易老學難成,
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
階前梧葉已秋聲。
——朱熹
一切幸運都並非沒有頭腦,而一切厄運也並非沒有希望。
—— 培根
成功的花,人們只羨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 冰心
能支配他自己精神的人,比攻取一個城市的人還要偉大。
——康格瑞夫
莎士比亞有一句名言:「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那麼怎樣才能不放棄時間呢?要想利用好時間,必須做到三點:傳充分利用、集中精力、合理安排。
H. 關於求學上進的古文名句
1、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出自唐代詩人顏真卿的《勸學》
原詩
《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後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出自兩漢佚名的《長歌行》
原詩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文
園中的葵菜都鬱郁蔥蔥,晶瑩的朝露等待陽光照耀。春天給大地普施陽光雨露,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老來悲傷也沒用了。
3、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出自宋代詩人朱熹的《勸學詩》
原詩
《勸學詩》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4、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出自唐代孟郊的《勸學》
原詩
《勸學》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譯文
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來。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5、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代詩人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
原詩
《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
古人在學習上不遺餘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I. 鄉土情結 引用顧炎武 霍去病等人的名言以及引述關於林則徐等人的史料有什麼作用
——敬業初級中學「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主題活動
本周一中午,敬業初級中學大隊部舉內行了「容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主題活動——「鄧爺爺,我愛您」紅領巾詩歌、故事會。此次比賽是在同主題徵文活動的基礎上而展開的。隊員們通過各種載體,了解鄧爺爺一生光榮的革命歷程,堅定的革命信仰和崇高的精神風范。並把這些內容撰寫成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小故事,創作出一首首富有感情的贊頌詩。通過隊員們深情並茂地演講和朗誦,讓每一位聆聽者與評委既得到了美的享受,也達到了教育的目的。最終,九年級(8)中隊於岱文同學創作並朗誦的詩歌《今天是您的生日》奪
J. 為什麼要加強歷史研究,史料收集
我們為什麼要加強歷史研究、史料收集,保存最珍貴的民族記憶?
正是因為這一偉大勝利,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是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歷史根基的重要一部分。築牢我們自己的「抗戰史觀」,為的是「讓歷史說話」,接收時間深處激盪著的「復興密碼」;為的是擎起歷史的火炬,讓它照亮前行的路。
文天祥有詩雲:「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說的是春秋時代的兩個史官秉筆直書,在書於竹帛之際弘揚天地正氣。孔子著《春秋》,「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讓《春秋》這部史書,成為評價人與事的標准。從這個角度看,准確書寫歷史、正確認識歷史,正是一種汲取過去教訓、防止悲劇重演的巨大約束力。
對歷史的遺忘意味著割裂傳統、割裂文明,掩蓋和歪曲歷史更是對文明的背叛,最終只會陷入悲劇的泥淖、走向進步的反面。抗戰勝利70年後的今天,歲月的落英早已覆蓋戰爭的遺跡,發展的潮流一點點清洗著歷史的傷痛,但「黑的就是黑的,說一萬遍也不可能變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說一萬遍也不可能變成黑的」,歷史決不會隨時間推移改變原有的樣貌,歷史的結論決不容許恣意篡改。廓清真相、正本清源、以正視聽,歷史才能成為推動人類進步的力量。
中國人有敬畏歷史的傳統,這種傳統與源遠流長的文明互為因果,構建了一個厚重的中國。然而現實中,一些人卻把歷史當做「任人塗抹的小姑娘」。或是罔顧事實,用支流否定主流,混亂了歷史認知,以「虛無主義」消解社會根基;或是妄加揣測,用主觀否定客觀,動搖了精神坐標,以「利益至上」瓦解信仰根基;或是隨意裁剪,用惡搞代替創作,顛覆了主流立場,以「泛娛樂化」消解意義價值。那些散布不負責任言論者,那些詆毀抹黑英雄人物者,那些娛樂歷史消費歷史者,或許該記住這樣一句話:「對於歷史理性的態度,就是我們自己承擔起歷史的責任。」
回顧歷史的時刻,也是展望未來的時刻。在國家、民族命運的轉折點上,我們每每會從回望歷史、重述史觀中汲取力量。清末千年未有之變局中,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黨人以進化論、民族主義史觀,刷新歷史思想;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進知識分子以馬克思主義史觀,重寫歷史敘事。當歷史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段,在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浪潮疊加的時代背景下,應該用更寬闊的視野、更普遍的觀點看待歷史;在中國走向世界、走向復興的歷史背景下,應該築牢更堅定、更科學、更人本、更開放的歷史觀念。尊重歷史、捍衛真知、溫故知新,唯有這樣,我們才能聽清歷史的回聲、更好地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