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泊松名言

泊松名言

發布時間: 2021-02-03 22:31:45

㈠ 華羅庚的簡介

華羅庚
華羅庚同志是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是螢聲中外的數學家。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復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

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小商人家庭,父親華瑞棟,開一爿小雜貨鋪,母親是一位賢惠的家庭婦女。他12歲從縣城仁劬小學畢業後,進入金壇縣立初級中學學習。1925年初中畢業後,因家境貧寒,無力進入高中學習,只好到黃炎培在上海創辦的中華職業學校學習會計。不到一年,由於生活費用昂貴,被迫中途輟學,回到金壇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

在單調的站櫃台生活中,他開始自學數學。1927年秋,和吳筱元結婚。1929年,華羅庚受雇為金壇中學庶務員,並開始在上海《科學》等雜志上發表論文。1929年冬天,他得了嚴重的傷寒症,經過近半年的治理,病雖好了,但左腿的關節卻受到嚴重損害,落下了終身殘疾,走路要藉助手杖。

1930年春,他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學》雜志上發表。當時在清華大學數學系任主任的熊慶來教授看到後,即多方打聽並推薦他到清華大學數學系當圖書館助理員。1931年秋冬之交,華羅庚進了清華園。

華羅庚在清華大學一面工作一面學習。他用了兩年的時間走完了一般人需要八年才能走完的道路,1933年被破格提升為助教,1935 年成為講師。1936年,他經清華大學推薦,派往英國劍橋大學留學。他在劍橋的兩年中,把全部精力用於研究數學理論中的難題,不願為申請學位浪費時間。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國際數學界的注意。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從1939年到1941年,他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寫了20多篇論文,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數學專著《堆壘數素論》。在聞一多先生的影響下,他還積極參加到當時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愛國運動之中。《堆壘數素論》後來成為數學經典名著,1947年在蘇聯出版俄文版,又先後在各國被翻譯出版了德文、英文、匈牙利和中文版。

1946年2月至5月,他應邀赴蘇聯訪問。 1946年,國民黨發動內戰,昆明城內恐怖萬分,他於6月離開昆明赴上海, 9月和李政道,朱光亞等離開上海前往美國,先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擔任訪問教授,後又被伊利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

1949年新中國成立,華羅庚感到無比興奮,決心偕家人回國。他們一家五人乘船離開美國,1950年2月到達香港。他在香港發表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信中充滿了愛國激情,鼓勵海外學子回來為新中國服務。3月11日新華社播發了這封信。1950年3月16日,華羅庚和夫人、孩子乘火車抵達北京。

華羅庚回到了清華園,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接著,他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邀請開始籌建數學研究所。1952年7月,數學所成立,他擔任所長。他潛心為新中國培養數學人才,王元、陸啟鏗、龔升、陳景潤、萬哲先等在他的培養下成為著名的數學家。

回國後短短的幾年中,他在數學領域里的研究碩果累累。他寫成的論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函數論》於1957年1月獲國家發明一等獎,並先後出版了中、俄、英文版專著;1957年出版《數論導引》; 1959年萊比錫首先用德文出版了《指數和的估計及其在數論中的應用》,又先後出版了俄文版和中文版;1963年他和他的學生萬哲先合寫的《典型群》一書出版。他為培養青少年學習數學的熱情,在北京發起組織了中學生數學競賽活動,從出題、監考、閱卷,都親自參加,並多次到外地去推廣這一活動。他還寫了一系列數學通俗讀物,在青少年中影響極大。他主張在科學研究中要培養學術空氣,開展學術討論。他發起創建了我國計算機技術研究所,也是我國最早主張研製電子計算機的科學家之一。

華羅庚以高度的愛國熱情參加新中國的各項社會活動。 1953年,他參加中國科學家代表團赴蘇聯訪問。他作為中國數學家代表,出席了在匈牙利召開的二戰後首次世界數學家代表大會。他還出席了亞太和平會議、世界和平理事會。 1958年他和郭沫若一起率中國代表團出席在新德里召開的「在科學、技術和工程問題上協調」的會議。

1958年,華羅庚被任命為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應用數學系主任。在繼續從事數學理論研究的同時,他努力嘗試尋找一條數學和工農業實踐相結合的道路。經過一段實踐,他發現數學中的統籌法和優選法是在工農業生產中能夠比較普遍應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變工作管理面貌。於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學講課,一面帶領學生到工農業實踐中去推廣優選法、統籌法。1964年初,他給毛主席寫信,表達要走與工農相結合道路的決心。同年3月18日,毛主席親筆回函:「詩和信已經收讀。壯志凌雲,可喜可賀。」他寫成了《統籌方法平話及補充》、《優選法平話及其補充》,親自帶領中國科技大學師生到一些企業工廠推廣和應用「雙法」,為工農業生產服務。「夏去江漢斗酷暑,冬往松遼傲冰霜」。這就是他當時的生活寫照。1965年毛主席再次寫信給他,祝賀和勉勵他「奮發有為,不為個人而為人民服務」。

「文革」開始後,正在外地推廣「雙法」的華羅庚被急電召回北京寫檢查,接受批判。周恩來總理得知這一情況後指示:「統籌方法還是要搞的。」1970年4 月,國務院根據周總理的指示,邀請了七個工業部的負責人聽華羅庚講優選法、統籌法。這之後,他憑個人的聲譽,到各地借調了得力的人員組建「推廣優選法、統籌法小分隊」,親自帶領小分隊到全國各地去推廣「雙法」,為工農業生產服務。小分隊共去過26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所到之處,都掀起了科學實驗與實踐的群眾性活動,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他的工作受到胡耀邦、葉劍英等同志的關心和支持。

1975年他在大興安嶺推廣「雙法」時,因積勞成疾,第一次患心肌梗塞。

粉碎「四人幫」 後,他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他多年的研究成果《從單位圓談起》、《數論在近似分析中的應用》(與王元合作)、《優選學》等專著也相繼正式出版了。 1979年5月,他在和世界隔絕了10多年以後,到西歐作了七個月的訪問,以「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的心願,把自己的數學研究成果介紹給國際同行。

[1956年沉思在數學王國的華羅庚,他的專著《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函數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漿。]

1982年11月,他第二次患心肌梗塞症。

1983年10月,他應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邀請,赴美作為期一年的講學活動。在美期間,他赴義大利里亞利特市出席第三世界科學院成立大會,並被選為院士;1984年4月,他在華盛頓出席了美國科學院授予他外籍院士的儀式,他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1985年4月,他在全國政協六屆三次會議上,被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華羅庚擔任的社會工作很多。他是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他於1952年9月加入民盟,1979年當選為民盟中央副主席。他1958年就提出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請求,1979年6月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答鄧穎超同志的勉勵時他表示:「橫刀哪顧頭顱白,躍進緊傍青壯人,不負黨員名。」

1985年6月3日,他應日本亞洲文化交流協會邀請赴日本訪問。6月12日下午4時,他在東京大學數理學部講演廳向日本數學界作講演,講題是《理論數學及其應用》。下午5時15分講演結束,他在接受獻花的那一剎那,身體突然往後一仰,倒在講壇上,晚10時9分宣布他因患急性心肌梗塞逝世。

華羅庚一生在數學上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個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及高維數值積分等很多領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之所以有這樣大的成就,主要在於他有一顆赤誠的愛國報國之心和堅忍不拔的創新精神。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夠毅然放棄美國終身教授的優厚待遇,迎接祖國的黎明;他才能夠頂住非議和打擊,奮發有為,不為個人而為人民服務,成為蜚聲中外的傑出科學家。

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

華羅庚同志是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民主同盟卓越領導人、傑出的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主席團委員及學部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華羅庚同志,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於一九八五年六月十二日晚在日本東京不幸逝世,終年七十四歲。華羅庚同志的逝世是我們黨和人民在科學技術事業上的一個重大損失。全國人民為失去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而萬分悲痛。

華羅庚同志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城市貧民的家庭。一九二四年他從金壇縣立中學初中畢業,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習,因家庭貧困,一年後離開了學校,在父親經營的小雜貨鋪當學徒。在此期間,他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數學。一九二九年,他在金壇中學任庶務會計,開始在上海《科學》雜志發表論文。他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的重視。經熊教授推薦,他一九三一年到清華大學工作。他只用了八年的時間,從管理員、助教、講師進而到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深造,一九三八年受聘任昆明西南聯大教授。在極為艱苦的生活條件下,他白天教學,晚上在菜油燈下孜孜不倦地從事研究工作,寫下了名著《堆壘素論》。但在國民黨統治下,這一名著無法出版,只好送到國外出版,直到解放以後才以中文版在我國正式發行。一九四六年秋,迫於白色恐怖,他出走美國,先後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伊利諾大學終身教授。195O年,華羅庚同志響應祖國召喚,毅然從美國回到北京,先後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會長等職。他把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到發展祖國的科學事業、特別是數學研究事業之中。

華羅庚同志是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是螢聲中外的數學家。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復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他的著名學術論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數函數論》,由於應用了前人沒有用過的方法,在數學領域內做了開拓性的工作,於一九五七年榮獲我國科學一等獎。他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命名為「華氏定理」、 「布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王(元)方法」。華羅庚同志一生為我們留下了二百篇學術論文,十部專著,其中八部為國外翻譯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紀數學經典著作之列。他還寫了十餘部科普作品。由於他在科學研究上的卓越成就,先後被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法國南錫大學、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他的名字已載人國際著名科學家的史冊。華羅庚同志是中國科學界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十億中國人民的驕傲。

華羅庚同志也是我國最早把數學理論研究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從五十年代末期開始,他就走出書齋和課堂,來到廣闊的工農業生產實踐之中。他把數學方法創造性地應用於國民經濟領域,篩選出了以改進生產工藝和提高質量為內容的「優選法」和處理生產組織與管理問題為內容的「統籌法」(簡稱 「雙法」),並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寫出了《優選法乎話及其補充》和《統籌法平話及補充》兩本科普讀物。二十多年來,華羅庚同志為推廣「雙法」,足跡遍及全國二十六個省、市、自治區。他組織和領導了廣大工人、農民、戰士和工程技術人員參加推廣「雙法」,使「雙法」得到大面積普及和推廣,以至運用到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研究,不僅為節約能源,增加產量,降低消耗,縮短工期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而且培養了一支為國民經濟服務的科技隊伍。毛澤東同志對華羅庚同志在科學上的這一創新曾給予高度評價,一九六四年和一九六五年兩次寫信給華羅庚同志,」祝賀和勉勵他「壯志凌雲,可喜可賀」,「奮發有為,不為個人而為人民服務。」十年動亂期間,當華羅庚同志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時,周恩來同志以大無畏的精神挺身而出,保護華羅庚同志,支持他繼續從事「雙法」的研究和推廣工作。胡耀邦同志一九八二年給華羅庚同志寫信,充分肯定他把數學理論應用於生產實踐,號召「更多的同志投身到新技術、新工藝攻關的行列中去,從而把我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推向前進」,共同建造中國的「通天塔」。

華羅庚同志是一位經歷過新舊兩個不同時代,從愛國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戰士的我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早年,他曾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愛國運動,是李公朴、聞一多烈士的摯友。一九四六年春,他應邀赴蘇聯訪問,寫下了《訪蘇三月記》,表達了他對社會主義的嚮往。新中國的誕生,更加激發了他的愛國熱忱。他看到「祖國已黎明」,放棄在美國終身教授的優厚待遇,沖破重重封鎖,回到祖國的懷抱。在橫渡太平洋的航船上,他致信留美同學:「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應當回去……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他愛國不怕險,純真赤子心,受到廣大人民群眾和一切愛國知識分子的稱頌。華羅庚同志在長期的科學研究工作中,特別是在把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強烈要求加人中國共產黨,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十年動亂期間,他雖然身處逆境,但也未動搖對黨的信念。撥亂反正以來,他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心情舒暢,精神振奮。一九七九年,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多年的宿願。他在答鄧穎超同志的祝賀中興奮地寫道:「滄海不捐一滴水,洪爐陶冶砂成金,四化作尖兵」,「橫刀哪顧頭顱白,躍馬緊傍青壯人,不負黨員名」;充分表現了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的堅定信念和高尚情操。他把入黨作為自己前進道路的新起點,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顧年老體弱多病,以驚人的毅力,經過三年的拼搏,終於把十年浩劫中被盜走的手稿重新追憶出來,寫成了《計劃經濟大范圍最優化的數學理論》不僅完整地記述了以往的研究成果,而且有了新的發展。

華羅庚同志還是一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他是一至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副主席.他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為經濟建設和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獻計獻策。他積極參加民盟的活動,為民盟工作的開展,擴大愛國統一戰線和實現祖國統一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他多次出國訪問,廣交朋友,在華裔知識分子中從事大統一、大團結的工作,常以「海外有知己,天涯成比鄰」的詩句,來激勵海外華人為祖國四化建設和實現國共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出力,並為加強我國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和科學文化交流,作出了可貴的貢獻。華羅庚同志是推動我國科學事業前進的偉大數學家,是中華民族一代人自學成才的典範。華羅庚同志的一生是光榮的、戰斗的、為人民服務的一生。為了振興中華和人類進步,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人民的科學事業。他走過的道路,一是本世紀我國知識分子前進的光明大道。華羅庚同志給我國和世界科學文化寶庫增添了新的財富,也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他是我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學習的榜樣。華羅庚同志自學成才,勤奮求實,勇於開拓,永遠向前。他一共上過九年學,只有一張初中畢業文憑,最後能成為蠻聲中外的傑出科學家,完全是依靠刻苦自學取得成功的。他即使到了晚年,在學術界的聲望和地位已經很高,仍然手不釋卷,頑強地讀和寫。他從不迷信天才,認為:「天才由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他提出「樹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願一輩子從實而終」的名言,作為對自己的告誡。直到他逝世前不久,還這樣寫道:「發白才知智叟呆,埋頭苦幹向未來,勤能補拙是良劑,一分辛苦一分才。」這就是華羅庚同志成功之路的秘訣。

華羅庚同志熱愛祖國,熱愛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常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是有自己的祖國的。」他企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和對黨的熱愛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只要是黨的需要他願赴湯圖火。他把「一心為人民」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以衡量一切是非真謬的尺度。他把自己的思想、行為、追求、理想,溶於祖國、黨、人民的最高利益之中,不愧為一位品德高尚的共產黨人。華羅庚同志精心扶持年輕一代茁壯成長。他十分注意發現和推薦脫穎而出的拔尖人才。他是新中國在中學生中開展數學競賽的創始人和組織者,引導青少年從小熱愛科學,進人數學研究領域,扶持他們成為我國新一代的數學家。華羅庚同志頑強拼搏,為四化奮斗到最後一息。十年前,華羅庚同志第一次患心肌梗塞症,出院後曾留下這樣的詩句:「壯士臨陣決死,哪管些許傷痕。向千年老魔攻戰,為百代新風斗爭,慷慨擲此身!」一九八二年秋,他因日夜寫作,勞累過度,第二次患心肌梗塞住進了醫院。他在病床上諄諄要求助手們堅持為國民經濟服務的方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推動應用數學的發展。今年六月三日,他帶領一批中年業務骨幹赴日本進行學術交流。十二日下午,在向日本數學界作學術報告的講壇上,當他講金最後一句話時,心臟病突發,不幸逝世,一顆恆星就此隕落.我們敬愛的華羅庚同志,為祖國的四化建設,為加強中日兩國人民和科技界人士的友好合作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實現了他「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壯麗誓言。華羅庚同志與我們永別了,華羅庚精神將永存。

㈡ 錢偉長本人的生平,學術書。不是問 錢學森的生平。

我國力學之父--錢偉長院士
錢偉長(1912.10.09—2010.07.30),男,漢族,江蘇無錫人,我國近代力學之父,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同盟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屆、六屆、七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七屆、八屆、九屆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上海大學校長。 1931 年至1937 年在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生院學習,1936 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1940年至1942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並獲博士學位。1942年至46 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研究總工程師,師從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從事博士後科學研究。1946年至1948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兼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教授。 1949年至1983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副教務長、教務長、副校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力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委員,波蘭科學院院士,中國力學會副理事長,民盟中央常委。出席活動(20張)1983年至2010年任上海工業大學(現上海大學)校長,上海市應用數學與力學研究所所長。 錢偉長在全國各高校授課
1987年至1994年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執行會長,中國海外交流協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上海市應用數學與力學研究所所長;他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六屆、七屆、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屆、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錢偉長還擔任暨南大學,漳州大學、沙洲工學院的名譽校長,並任南京理工大學、江蘇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華僑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還任美國《應用數學進展》、《國際工程科學月刊》,荷蘭《分析和設計工作中的有限元》,英國《薄壁構件》,烏克蘭《應用力學》等雜志編委;《中國大網路全書》副主編;《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中文版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委員;《辭海》副主編;重慶出版社《現代化探索叢書》主編;科學出版社《應用數學和力學叢書》主編。 錢偉長因病於2010年7月30日6時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與錢學森、錢三強被周總理合稱為「三錢」。 2011年1月24日榮獲2010中國教育年度新聞人物特別獎。2011年2月14日榮獲2010年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編輯本段個人成就
世界著名的傑出華人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際上以錢氏命名的力學,應用數學科研成果就有「錢偉長方程」、「錢偉長方法」、「錢偉長一般方程」,「圓柱殼的錢偉長方程」等等。 他先後擔任中國多所名牌大學的校長,副校長,名譽校長,校董事會董事長,名譽董事長,並且曾連續4屆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 2010年感動中國人物,可惜錢老已經去世,由其兒子代為領獎。
早年經歷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出生於江蘇省無錫縣鴻聲鄉七房橋村一個具有國學功底、創辦新學的貧窮的詩書 清華大學畢業照
家庭,是國學大師錢穆的親侄——「偉長」這個名字就是錢穆給取的。 起先,他就學於家鄉的七房橋小學,後來由於家鄉失火,他又陸續進過盪口鎮的三所小學,但學習時斷時續,時間都不長。13歲時,他來到了無錫,先後在榮巷公益學校、縣立初中、國學專修學校(已並入蘇州大學,因此錢偉長也是蘇大的傑出校友之一)讀書。16歲,父親病逝,隨錢穆在蘇州上學讀高中。學習到了數理化和西洋史,之後就一直跟隨著叔父生活,蘇州中學的數學老師嚴曉帆、西洋史老師楊人緶、中國史老師呂叔湘、地理老師陸侃輿,都給他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文學課則由他的叔父錢穆任教。
步入青年時期的錢偉長文史成績優異,在18歲畢業於無錫市第一中學,那年的高考在報考大學時,被清華、交通、浙江、武漢、中央五所名牌大學同時錄取,1931年獲得了化學家吳蘊初為母校無錫第一中學設立的「清寒獎學金」,他按照叔父錢穆提議,以中文和歷史兩個100分的成績進入了清華大學歷史系,同年9月18日,發生九一八事變,錢偉長決定要轉學物理系以振興中國的軍力,系主任吳有訓一開始拒絕其轉學要求,後被其誠意打動。錢偉長也通過勤奮學習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 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研究院,獲高夢旦獎學金,跟隨導師吳有訓做光譜分析。曾參加一二九運動和民族解放先鋒隊。1937年北平淪陷後在天津耀華中學任教近一年,1939年赴昆明在西南聯合大學講授熱力學,並與孔祥瑛結婚。
編輯本段學術研究
1931至1935年,和同學顧漢章測定北京地區大氣電參數。 1935至1939年,在吳有訓指導下做稀土元素等的光譜分析X光衍射,在黃子卿指導下研究溶液理論; 70年代,錢偉長代表中國出訪歐美
1940至1941年,在加拿大和導師辛格合作研究板殼的內稟理論,這項研究在板殼理論中開創了新的方向,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重視。
1941至1942年,研究雷達波導管內的電抗、和A.溫斯坦(weinstein)合作研究固支受拉方板的振動;1943至1946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及噴射推進研究所,在馮·卡門領導下研究火箭彈道、火箭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氣象火箭、人造衛星軌道、氣阻損失、降落傘運動、火箭飛行的穩定性、變扭率的扭轉、超音速對稱錐流等問題。 1946至1957年,研究圓薄板大撓度的攝動解和奇異攝動解、潤滑理論、壓延加工、連續梁、扭轉問題、建築史、扁殼跳躍和方板大撓度問題。 1957至1976年,沒有能夠發表文章,仍從事飛機顫振、潛艇龍骨設計、化工管板設計、氧氣頂吹的轉爐爐蓋設計、大型電機零件設計、高能電池、三角級數求和,以及變分原理中拉格朗日乘子法的研究; 1977至1990年,從事環殼理論、廣義變分原理、有限元、中文信息處理、薄極大撓度、管板、斷裂力學、加筋殼、穿甲力學、三角級數求和等方面的研究。
人物貢獻
中國近代力學與應用數學主要奠基人 中國「三錢」,激勵國人
1、錢偉長的早期工作是物理學的光譜分析,有3篇論文發表在《中國物理學報》(1937—1939年)。其中,硒的單游離光譜分析開我國稀土元素研究的先河。硒的光譜是4f電子光譜的基礎,在30年代是用來驗證量子力學計算的重要研究園地。該光譜線條眾多,能位復雜,長期未能分析。1935年,首先由哈斯帕斯(Haspas)公布了一些分析結果,錢偉長證明其大部分是不可靠的。1937年,艾伯森(Albertson)和哈里森(Harrison)公布了從600條譜線中分析得到的一批能級,大部分的J值是21/2、31/2,錢偉長把能級的J值擴展到41/2,低能級擴展到38個,高能級擴展到75個,共分析了925條譜線,大部分離亮度的譜線都得到分析,並和瑪吉諾(Margenaw)觀察到的齊曼(Zeeman)效應相互校正。這一工作受到國際物理學界的重視,是稀土光譜的奠基性工作。 2、錢偉長的成名之作是薄板薄殼的統一內稟理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事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噴氣式飛機是爭奪制空權的法寶,導彈被視為下一代的武器,航天計劃處在搖籃中。從而力學,如飛行器動力學、飛行器結構力學、高速空氣動力學,以及噴氣發動機工程熱物理和工程式控制制論等都成為熱門科學,取得蓬勃的發展。歐洲的一批科學家在戰亂中移居北美,形成了一些活躍的科學研究中心。錢偉長先後師從應用數學家辛格教授和應用力學大師馮·卡門,在飛行器結構力學、高速空氣動力學和飛行器動力學方面作出多項成就,其中最有名的是和辛格合作,用微分幾何與張量分析方法,從一般彈性理論出發,給出的薄板薄殼非線性內稟方程。他因此作為馮·卡門60壽辰祝壽文集中最年輕的中國作者躋身於一批世界上最知名的學者之中。錢偉長以板殼內稟理論為題目的博士論文,分成幾部分發表後,一時間成為北美力學研生的必讀材料,被當作理性力學的開山之作。1980年,美國理性力學權威A.C.愛林根(Eringen)訪問中國,特意到清華大學的照瀾院,來拜見錢偉長,他說,當年他花了幾個月時間拜讀錢偉長的板殼內稟統一理論,從而開始了自己在理性力學方面的開創性工作,他把錢偉長認作自己的前輩。 在1940年以前,板殼理論的各種近似處理是很混亂的,錢偉長對於這種近似的板殼理論深感不滿,曾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1939至1940年)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以三維微元體平衡方程為基礎,引進三維應力應變關系,得到用應變分量所表示的平衡方程。 3、錢偉長的導師辛格教授原籍愛爾蘭,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由於德軍空襲來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創建了北美第一個應用數學系,系內有L.因費爾得(Infeld)、溫斯坦、A.F.史蒂文森(Stevenson)等教授,因費爾得是A.愛因斯坦(Einstein)的大弟子,著有《物理學的演化》等書。錢偉長在與辛格教授第一次面談時,發現兩人都在研究板殼理論,辛格用宏觀的內力素張量求得在外力作用下板殼的張量平衡方程,稱之為宏觀方程組,而把錢偉長的方程稱為微觀方程組。辛格認為:雖然兩種理論所用的力學量和符號有所不同,但其實質是等同的。 這篇文章發表之後,很受力學界和數學界的重視,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加拿大數學年會、美國加州理工 學院航空系、美國數學學會西部年會等場合作學術報告;在英國和澳洲有人寫過書,進一步研究這一問題。1973年,荷蘭H.S.魯坦(Rutten)教授在《殼體漸近理論和設計》一書中多次推崇這篇文章,說:「辛格和錢的工作,繼承了19世紀早期A.柯西(Cauchy)和S.D泊松(Poisson)的工作,在西方文獻中重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1982年,在上海國際有限元會議上,執行主席R.H.蓋拉格(Gallagher)教授向大會介紹錢偉長時說:「錢教授有關板殼統一內稟理論的論文,曾是美國應用力學研究生在40—50年代必讀的材料,他的貢獻對我以後的工作很有影響。」 學術成就
1、他回國後從事的一項有影響的工作是圓薄板大撓度問題的攝動解法。圓薄板大撓度問題,是一個典型的非線性問題,其非線性微分方程由馮·卡門在1910年提出,但長期沒有找到好的求解的方法。1934年,S.韋(Way)提出了冪級數解法,但是,收斂太慢。馮·卡門在1940年提出這個問題還需要一種工程師能夠運用的解法。錢偉長在1947年做到了這一點,其計算結果和1942年由麥克弗森(Mcpherson),朗布爾格(Rumberg)及利維(Levy)所完成的實驗相符合。在有了電子計算機之後,葉開沅的一個博士研究生用韋的級數解法進行了計算(稱為精確解)。與這些晚近的數值解法相比較,錢偉長用解析法手算所達到的精度以及方法的巧妙都是令人贊嘆的,在正則攝動理論方面創建的以中心撓度wm為攝動參數作漸近展開的攝動解法,國際力學界稱之為「錢偉長方法」 。 2、與世界導彈之父馮o卡門合作發表《變扭的扭轉》,成為國際彈性力學理論的經典之作。 3、在奇異攝動理論方面獨創性地寫出了有關固定圓板的大撓度問題的漸近解,國際力學界稱之為「錢偉長方程」。 50年代初,錢偉長、葉開沅等曾經在清華大學召開薄板大撓度問題的研討會,並出版了論文集《彈性圓薄板大撓度問題》。後來,錢偉長、葉開沅又計算了多種載荷和邊界條件下的圓薄板和矩形薄板大撓度問題,參加了1956年布魯塞爾的第九屆國際應用力學會議。1957年,有關論著由莫斯科譯文出版社譯成俄文。此後,潘立宙在1957年和美國納什(Nash)教授在1959年分別獨立用此法求解了橢圓板大撓度問題。 錢偉長有關圓薄板大撓度問題的工作,曾在195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4、在給出上述參數攝動法的同時,1948年,錢偉長還用奇異攝動法解決了圓薄板大撓度的問題,薄膜解適用於邊界位移為零的撓度很大的情況,它除了不能滿足轉角為零的夾緊邊界外,在全場適用,稱為外場解。把邊界法向的尺度放大,設立邊界內層坐標,以無量綱化中心撓度為尺度參數,並以此量攝動展開,稱為內層解。外場解和內層解的合成展開是用不同尺度來研究邊界效應,在薄膜解的基礎上進行修正,可以解決邊界轉角為零的問題。展開式中冪次有正有負,又稱為奇異攝動法。 錢偉長的這一工作是國際上有關奇異攝動理論的最早的少數著作之一,在50年代,由於郭永懷的邊界層匹配法獲得成功,林家翹不動點理論、錢學森的爆炸波處理確立之後,奇異攝動理論才受到重視,被認為是攝動法的新領域。由於1948年中國的雜志在國外沒有正常傳播,晚至1956年E.布朗伯格(Bromberg)和1961年Л.C.克魯布欽科(Cpyбщик)等人還用類似的合成展開法來求解這同一個問題。 在80年代,錢偉長指導研究生對上述圓薄板大撓度問題的研究工作做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改進。如用均方根撓角做攝動參數,解決了在均布壓力和中心集中力復合作用下,由於中心點撓度可能為零而帶來的困難;又如在合成展開法中,用中心點位移替代載荷作展開參數,大大提高了收斂速度,並使所有邊界條件都在各級近似中跨級滿足。 5、圓環殼的一般解是錢偉長的另一個貢獻。圓環殼是彈性元件和其它殼體結構中常見的形式之一。在賴納斯(1912)和E.邁斯納(Meissner,1915)軸對稱殼二階微分方程組的基礎上,F.托爾凱(Tolke,1937),R.A.克拉克(Clark,1950)和B.B.諾沃日洛夫(Новожилов,1951)提出了三種不同的復變數方程,克拉克求出漸近解。諾沃日洛夫求出了非齊次解,但不能滿足不同的邊界條件。錢偉長給出了齊次解並且證明了解的收斂性,和非齊次解結合,給出圓環殼的一般解,解決了這個幾十年來懸而未決的難題。 在圓薄板攝動解和圓環殼一般解的基礎上,錢偉長在80年代裡先後承接過兩項國家重點攻關課題,提出了儀表彈性元件和波紋管膨脹節的理論計算方法,如U形波紋管非線性特性的攝動解法、三圓弧波紋膜片的設計,以及軸對稱載荷下旋轉殼彈性元件的非線性計算通用程序等。 錢偉長仍在對殼體的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進行新的探索,一方面開展對非Kirchhoff-Love假設殼體理論的研究,另一方面大力組織在儀表彈性元件行業和波紋管補償器金屬軟管行業中殼體理論的工程應用。 6、除了在板殼理論方面的工作以外,錢偉長另一項享譽世界的成就是對廣義變分原理的研究。 由於60至70年代有限元方法的發展及其在工程上的廣泛應用,變分原理作為其理論基礎,顯示出重要性。世界上有兩個學術中心,引起各國學者的注意,一個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賴斯納、日本著名學者:鷲津久一郎、卞學鐄等人,另一個就是錢偉長等一批中國的科學家。 國際理論力學大會上的錢偉長
以往的變分原理工作,大都是湊出來的,即首先寫出泛函,再取駐值驗證。所以每一個新原理的出現都是一項重要成果。錢偉長試圖找到系統的做法,他首先從最小位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出發,把約束條件利用拉格朗日乘子引入泛函,從而先放鬆條件,得到相應廣義化的變分原理。在變分中可以把待定的拉氏乘子確定下來,這是對建立廣義變分原理的泛函提出合乎邏輯的數學方法,無疑是一個重要成果。可惜在1964年將文章投給《力學學報》後,該報的編委予以退稿處理。從審查意見中可以看到,審查者並不完全理解拉格朗日乘子法。日本鷲津久一郎在1968年出版的《彈性和塑性力學中的變分法》一書中,才比較明確地應用了拉氏乘子法,但還有一些要點上不夠明確,如待定乘子通過泛函駐值條件來決定的觀點還沒有反映。一直到1977年,國外的文獻上才有這一方面的論述。O.C.欽科維奇(Zienkiewicz)在《有限元法》一書中明確地把Courant和Hilbert的經典著作中有關變分約束條件,待定拉格朗日乘子法加以講解,應用到彈性力學變分原理中。比起錢偉長1964年的工作已晚了15年。 7、1964年,錢偉長把拉格朗日乘子法應用到殼體理論方面,用變分原理導出殼體非線性方程。1978年,他進一步討論了廣義變分原理在有限元方法上的應用。多次開設變分法和有限元的講座,聽講者總計達3000餘人次,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變分原理和有限元方法的研究。在1978年恢復研究生和建立學位制度之後,一時間,攝動法、變分原理和有限元的應用成了研究生論文中的一種時髦。1983年,錢偉長作了廣義變分原理的系列講座並出版專著。通過學術性的爭論,啟發了中國學者在變分原理方面更深入的思考,促進了拉格朗日乘子法在變分原理中的應用,推動了有限元、雜交元和混合元等方面蓬勃的研究活動和廣泛的工程應用。 1982年,錢偉長等在廣義變分原理方面的工作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在廣義變分原理方面,錢偉長的工作還有:(1)把廣義變分原理推廣到大位移和非線性彈性體。(2)提出以進入泛函而消除掉的微分方程或以約束條件為依據的分類原則,並由此而確定變分原理間的等價定理。(3)高階拉氏乘子法,解決了在Hellinger-Reissner原理中消除應力應變關系的約束時所遇到的臨界變分條件的困難,即待定乘子為零的困難。(4)在非協調元中採用識別了的拉格朗日乘子法,從而減少了和待定乘子有關的自由度,其《以廣義變分原理為基礎的非協調薄板有限元》一文被收進美國1984年《應用力學進展》,被世人公認為是一項國際上重要的進展和貢獻。 8、錢偉長在流體力學方面也作出積極貢獻。在40年代,他用一種巧妙的攝動展開法,給出高速空氣動力學超音速錐流的漸近解,大大改進馮·卡門和N.B.摩爾(Moore)給出的線性化近似解,與G.I.泰勒(Taylor)和J.W.麥科爾(Maccoll)的數值結果相吻合。文中證明了卡門-摩爾的線性解僅在圓錐角很小時適用。過去,人們在漸近序列中一般是採用冪級數,錢偉長拓寬了漸近序列的范圍,採用冪級數-對數函數的混合序列,這對攝動法是一項重大突破,50年代之後,才被人們認識和接受。 1886年,O.雷諾(Rynolds)做了7個假設,提出潤滑的原始模型,導出了著名的雷諾方程。1949年,錢偉長基於滑板間粘性流體層很薄的實際情況,以流體特徵厚度為小參數,進行攝動展開,僅用3個簡化假設,從流體力學的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出發,導出了潤滑問題的高階雷諾型方程。並進一步建立相應的變分表達式,導出等價的變分問題,從而使計算工作量大為減少。並可用於計算有限寬矩形潤滑軸承問題。算例表明,計算結果正確可靠,大大改進了M.馬斯卡特(Muskat),F.摩根(MORGAN)和M.W.默里亞(Merea)1940的結果,是世界潤滑流體動力學一篇成功的早期之作。 對流體力學的變分原理,多數理論工作是從伯努利方程出發,研究無粘外部流動。1984年,錢偉長從流體力學的基本方程出發,對內流、外流等一般的粘性流動建立了更為普遍的變分原理,對不可壓縮流體和可壓縮流體分別建立了最大功率消耗原理。並以運動方程為基礎,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消除諸如物態方程、連續性方程及邊界條件等變分約束條件,建立了無條件的廣義變分原理。從而把固體力學中變分原理方法推廣到粘性流體力學,奠定了流體力學中有限元方法的基礎。 9、研製出超過國際水平的鋅-空氣電池在清華大學學習時,錢偉長不但讀了物理,還修完了化學系的主要課程。1972至1974年,當他接到為坦克和野外作業部門研製大電流高能電池的任務時,他查閱了有關的國內外資料,成功地研製出多項指標超過國際水平的鋅-空氣電池,並協助建立了鋅空氣電池廠。受到周恩來總理的稱贊和支持,並獲北京市1975年科技進步獎。 10、出版專著《穿甲力學》對高速撞擊問題,他也有多篇研究論文,並出版專著《穿甲力學》,該書獲1998年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11、推導三角級數求和公式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雖然缺乏起碼的工作條件,但他以非凡的毅力,推導了12000多個三角級數求和公式。其中不少很有實用價值,也是前人所未知的。 12、對中文信息處理作出重要貢獻錢偉長還以其深厚的國學功底,對中文信息處理作出重要貢獻。191年,他擔任了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長。1984年,他提出漢字宏觀字形編碼,簡稱「錢碼」。1986年,在國家標准局組織的全國第一屆漢字輸入方案評測會上,在34種方案中,「錢碼」被評為A類方案,單人輸入速度第一。並在同一年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有人說,錢偉長太全面了,他在科學、政治、教育每個領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無法企及的。錢偉長見到記者時仍然在強調他不變的那句話,「我沒有專業,國家需要就是我的專業;我從不考慮自己的得與失,祖國和人民的憂就是我的憂,祖國和人民的樂就是我的樂。」他用六十多年的報國路詮釋了自己一直堅持的專業:愛國。
編輯本段教育思想
錢偉長教育思想的科學內涵
1、建設研究性、綜合型一流大學是錢偉長教育思想的第一要義發展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上新台階、謀新發展、創新業績。 錢偉長教育思想內合了科學發展觀。錢偉長非常重視文,理各科的協調發展,相互滲透,致力於培養全面發展的復合型,創新性,高水平人才。 2、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是錢偉長教育思想的核心 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的發展作為衡量一切進步的最終標准。錢偉長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一個全面的人,是一個愛國者,一個辨證唯物主義者,一個有文化修養 道德品質高尚、心靈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個擁有學科專業知識的人,一個未來的工程師、專門家。這句教育史上的名言是錢校長最常對學生說的話語。 3、堅持學校的發展與學生的成才相統一,堅持學校的發展與社會的需求相統一,堅持學校的發展與國家的要求相統一是錢偉長教育思想的根本要求。 通過跨學科培養復合型人才,突破「目標——手段——控制」 的途徑,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是一個在跨學科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的內化過程,這樣更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能體現出大學對國家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錢偉長教育思想對中國高等教育理論的貢獻
作為一名教育家,錢校長提出了一套完整、豐富、系統、科學的中國高等教育理論。 1. 拆除「四堵牆」理論,是對中國高等教育理論的突出貢獻 首先,拆除學校和社會之間的牆 大學是開放的,為加強學校和社會之間的聯系,為適應國家工業結構的需要,必須改造和發展。錢偉長反對照本宣科的教書匠,他說:「一個搞科研的教師和不搞科研的教師是有根本的差別的。必須把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帶給學生,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科生達到無師自通,碩士研究生要創新創造,博士研究生要攀登新高峰;再次,拆除各學院和各專業之間的牆。錢偉長反對專業分的過早、過專。他認為專業的教育應該放到研究生階段,本科還是一個打基礎的通識教育。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學科分割線如果消除,不同學科之間不再是「隔行如隔山」,而是取長補短;最後,拆除教與學之間的牆。錢偉長認為學生只有通過主動學習才能把所學的知識變為自己的知識,高等教育應該把學生培養成自學能力的人。如果學生畢業了還是不教就不會,那就說明你辦教育失敗了。 2. 科學教育思想和人文教育思想是對中國高等教育理論的又一貢獻 科學教育思想的內涵是科學主義指導下的中國高等教育。科學主義是指,科學是探索真理的唯一模式和途徑,又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唯一力量,是社會進步的標志。錢偉長提出在大學校園開設專題課以代替專業課,大力提倡學術研討會以活躍學術思想,增強學術氛圍。 人文教育思想的內涵是人文主義指導下的中國高等教育。人文主義又稱人本主義,是指承認人的價值和尊嚴,把人看作萬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為主題的任何哲學。人文教育的任務不僅在於傳授人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於培養具有人文精神的、和諧的人、人文教育的目標在於通過完整的教育促進學生的自我實現。上世紀九十年代,錢偉長親自出面抓藝術教育和社團發展,就是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3. 和諧教育思想和美育思想是對中國高等教育理論的重大貢獻 儒學強調「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錢偉長教育思想是一種美育思想。他通過開展多門新興學科、邊緣學科、交叉學科和科目,對傳統學科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這種改革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讓學生們感受到了知識的美,和學習知識的樂趣。 世界教育理論經歷了18世紀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19世紀英國的博雅教育、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的新教育和美國的進步教育思想。在中國曾經存在著平民教育思潮、 工讀主義教育思想、鄉村教育派等教育思想流派。錢偉長教育思想是吸收了這些教育思想的合理成分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教育思想,是一種和諧教育思想。他認為,教育不是把知識交給學生,而是要把獲取與處理知識的能力交給學生。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獲得科學的方法和辯證的思維邏輯。這樣的教育是和諧、有序的教育。

㈢ 數學、數學史的牛人來看看這些都是誰說出15個就行

外國著名數學家
古希臘:泰勒斯、歐幾里得,阿基米德,畢達哥拉斯,
德國:高斯、柯西、萊布尼茲、戴維·希爾伯特、歌德巴赫、克萊因、開普勒
法國:笛卡兒、拉格朗日、拉普拉斯、費馬、泊松、嘉當、伽羅瓦、傅里葉
美國:Lars V.Ahlfors
英國:艾薩克·牛頓
瑞士:歐拉、丹尼爾·伯努利,,阿貝爾, ……
匈牙利:馮·諾依曼
挪威:伯努利
中國史
中國以歷史傳統悠久而著稱於世界,在歷代正史的《律歷志》「備數」條內常常論述到數學的作用和數學的歷史。例如較早的《漢書·律歷志》說數學是「推歷、生律、 制器、 規圓、矩方、權重、衡平、准繩、嘉量,探賾索穩,鉤深致遠,莫不用焉」。《隋書·律歷志》記述了圓周率計算的歷史,記載了祖沖之的光輝成就。歷代正史《列傳》中,有時也給出了數學家的傳記。正史的《經籍志》則記載有數學書目。
在中國古算書的序、跋中,經常出現數學史的內容。
如劉徽注《九章算術》序 (263)中曾談到《九章算術》形成的歷史;王孝通「上緝古算經表」中曾對劉徽、祖沖之等人的數學工作進行評論;祖頤為《四元玉鑒》所寫的序文中講述了由天元術發展成四元術的歷史。宋刊本《數術記遺》之後附錄有「算學源流」,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用印刷術保存下來的數學史資料。程大位《演算法統宗》(1592)書末附有「算經源流」,記錄了宋明間的數學書目。
以上所述屬於零散的片斷資料,對中國古代數學史進行較為系統的整理和研究,則是在乾嘉學派的影響下,在清代中晚期進行的。主要有:①對古算書的整理和研究,《算經十書》(漢唐間算書)和宋元算書的校訂、注釋和出版,參預此項工作的有戴震(1724~1777)、李潢(?~1811)、阮元(1764~1849)、沈欽裴(1829年校算《四元玉鑒》)、羅士琳(1789~1853)等人 ②編輯出版了《疇人傳》(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的傳記),它「肇自黃帝,迄於昭(清)代,凡為此學者,人為之傳」,它是由阮元、李銳等編輯的(1795~1799)。其後,羅士琳作「補遺」(1840),諸可寶作《疇人傳三編》(1886),黃鍾駿又作《疇人傳四編》(1898)。《疇人傳》,實際上就是一部人物傳記體裁的數學史。收入人物多,資料豐富,評論允當,它完全可以和蒙蒂克拉的數學史相媲美。
利用現代數學概念,對中國數學史進行研究和整理,從而使中國數學史研究建立在現代科學方法之上的學科奠基人,是李儼和錢寶琮。他們都是從五四運動前後起,開始搜集古算書,進行考訂、整理和開展研究工作的 經過半個多世紀,李儼的論文自編為《中算史論叢》(1~5集,1954~1955),錢寶琮則有《錢寶琮科學史論文集》(1984)行世。從20世紀30年代起,兩人都有通史性中國數學史專著出版,李儼有《中國算學史》(1937)、《中國數學大綱》(1958);錢寶琮有《中國算學史》(上,1932)並主編了《中國數學史》(1964)。錢寶琮校點的《算經十書》(1963)和上述各種專著一道,都是權威性著作。
從19世紀末,即有人(偉烈亞力、赫師慎等)用外文發表中國數學史方面的文章。20世紀初日本人三上義夫的《數學在中國和日本的發展》以及50年代李約瑟在其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中對中國數學史進行了全面的介紹。有一些中國的古典算書已經有日、英、法、俄、德等文字的譯本。在英、美、日、俄、法、比利時等國都有人直接利用中國古典文獻進行中國數學史的研究以及和其他國家和地區數學史的比較研究

㈣ 馬庫斯泊松的名言是什麼

正版購買,投資,炒股以及微軟收購了mc

㈤ 華羅庚的情況

華羅庚
(1910~1985)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生於江蘇金壇,1985年6月12日卒於日本東京。

1924年金壇中學初中畢業,後刻苦自學。1930年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1938年回國後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國,任普林斯頓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數學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全國數學競賽委員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化學部副主任、副院長、主席團成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等職。曾任一至六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美國伊利諾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領域的研究與教授工作並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此結果在數論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對G.H.哈代與J.E.李特爾伍德關於華林問題及E.賴特關於塔里問題的結果作了重大的改進,至今仍是最佳紀錄。

在代數方面,證明了歷史長久遺留的一維射影幾何的基本定理;給出了體的正規子體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這個結果的一個簡單而直接的證明,被稱為嘉當-布饒爾-華定理。其專著《堆壘素數論》系統地總結、發展與改進了哈代與李特爾伍德圓法、維諾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計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發表40餘年來其主要結果仍居世界領先地位,先後被譯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為20世紀經典數論著作之一。其專著《多個復變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陣技巧,結合群表示論,具體給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從而給出了柯西與泊松核的表達式。這項工作在調和分析、復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著廣泛深入的影響,曾獲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倡導應用數學與計算機的研製,曾出版《統籌方法平話》、《優選學》等多部著作並在中國推廣應用。與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方面獲重要成果,被稱為「華-王方法」。在發展數學教育和科學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發表研究論文200多篇,並有專著和科普性著作數十種。

華羅庚
華羅庚同志是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是螢聲中外的數學家。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復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

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小商人家庭,父親華瑞棟,開一爿小雜貨鋪,母親是一位賢惠的家庭婦女。他12歲從縣城仁劬小學畢業後,進入金壇縣立初級中學學習。1925年初中畢業後,因家境貧寒,無力進入高中學習,只好到黃炎培在上海創辦的中華職業學校學習會計。不到一年,由於生活費用昂貴,被迫中途輟學,回到金壇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

在單調的站櫃台生活中,他開始自學數學。1927年秋,和吳筱元結婚。1929年,華羅庚受雇為金壇中學庶務員,並開始在上海《科學》等雜志上發表論文。1929年冬天,他得了嚴重的傷寒症,經過近半年的治理,病雖好了,但左腿的關節卻受到嚴重損害,落下了終身殘疾,走路要藉助手杖。

1930年春,他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學》雜志上發表。當時在清華大學數學系任主任的熊慶來教授看到後,即多方打聽並推薦他到清華大學數學系當圖書館助理員。1931年秋冬之交,華羅庚進了清華園。

華羅庚在清華大學一面工作一面學習。他用了兩年的時間走完了一般人需要八年才能走完的道路,1933年被破格提升為助教,1935 年成為講師。1936年,他經清華大學推薦,派往英國劍橋大學留學。他在劍橋的兩年中,把全部精力用於研究數學理論中的難題,不願為申請學位浪費時間。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國際數學界的注意。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從1939年到1941年,他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寫了20多篇論文,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數學專著《堆壘數素論》。在聞一多先生的影響下,他還積極參加到當時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愛國運動之中。《堆壘數素論》後來成為數學經典名著,1947年在蘇聯出版俄文版,又先後在各國被翻譯出版了德文、英文、匈牙利和中文版。

1946年2月至5月,他應邀赴蘇聯訪問。 1946年,國民黨發動內戰,昆明城內恐怖萬分,他於6月離開昆明赴上海, 9月和李政道,朱光亞等離開上海前往美國,先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擔任訪問教授,後又被伊利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

1949年新中國成立,華羅庚感到無比興奮,決心偕家人回國。他們一家五人乘船離開美國,1950年2月到達香港。他在香港發表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信中充滿了愛國激情,鼓勵海外學子回來為新中國服務。3月11日新華社播發了這封信。1950年3月16日,華羅庚和夫人、孩子乘火車抵達北京。

華羅庚回到了清華園,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接著,他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邀請開始籌建數學研究所。1952年7月,數學所成立,他擔任所長。他潛心為新中國培養數學人才,王元、陸啟鏗、龔升、陳景潤、萬哲先等在他的培養下成為著名的數學家。

回國後短短的幾年中,他在數學領域里的研究碩果累累。他寫成的論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函數論》於1957年1月獲國家發明一等獎,並先後出版了中、俄、英文版專著;1957年出版《數論導引》; 1959年萊比錫首先用德文出版了《指數和的估計及其在數論中的應用》,又先後出版了俄文版和中文版;1963年他和他的學生萬哲先合寫的《典型群》一書出版。他為培養青少年學習數學的熱情,在北京發起組織了中學生數學競賽活動,從出題、監考、閱卷,都親自參加,並多次到外地去推廣這一活動。他還寫了一系列數學通俗讀物,在青少年中影響極大。他主張在科學研究中要培養學術空氣,開展學術討論。他發起創建了我國計算機技術研究所,也是我國最早主張研製電子計算機的科學家之一。

華羅庚以高度的愛國熱情參加新中國的各項社會活動。 1953年,他參加中國科學家代表團赴蘇聯訪問。他作為中國數學家代表,出席了在匈牙利召開的二戰後首次世界數學家代表大會。他還出席了亞太和平會議、世界和平理事會。 1958年他和郭沫若一起率中國代表團出席在新德里召開的「在科學、技術和工程問題上協調」的會議。

1958年,華羅庚被任命為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應用數學系主任。在繼續從事數學理論研究的同時,他努力嘗試尋找一條數學和工農業實踐相結合的道路。經過一段實踐,他發現數學中的統籌法和優選法是在工農業生產中能夠比較普遍應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變工作管理面貌。於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學講課,一面帶領學生到工農業實踐中去推廣優選法、統籌法。1964年初,他給毛主席寫信,表達要走與工農相結合道路的決心。同年3月18日,毛主席親筆回函:「詩和信已經收讀。壯志凌雲,可喜可賀。」他寫成了《統籌方法平話及補充》、《優選法平話及其補充》,親自帶領中國科技大學師生到一些企業工廠推廣和應用「雙法」,為工農業生產服務。「夏去江漢斗酷暑,冬往松遼傲冰霜」。這就是他當時的生活寫照。1965年毛主席再次寫信給他,祝賀和勉勵他「奮發有為,不為個人而為人民服務」。

「文革」開始後,正在外地推廣「雙法」的華羅庚被急電召回北京寫檢查,接受批判。周恩來總理得知這一情況後指示:「統籌方法還是要搞的。」1970年4月,國務院根據周總理的指示,邀請了七個工業部的負責人聽華羅庚講優選法、統籌法。這之後,他憑個人的聲譽,到各地借調了得力的人員組建「推廣優選法、統籌法小分隊」,親自帶領小分隊到全國各地去推廣「雙法」,為工農業生產服務。小分隊共去過26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所到之處,都掀起了科學實驗與實踐的群眾性活動,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他的工作受到胡耀邦、葉劍英等同志的關心和支持。

1975年他在大興安嶺推廣「雙法」時,因積勞成疾,第一次患心肌梗塞。

粉碎「四人幫」後,他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他多年的研究成果《從單位圓談起》、《數論在近似分析中的應用》(與王元合作)、《優選學》等專著也相繼正式出版了。 1979年5月,他在和世界隔絕了10多年以後,到西歐作了七個月的訪問,以「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的心願,把自己的數學研究成果介紹給國際同行。

[1956年沉思在數學王國的華羅庚,他的專著《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函數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漿。]

1982年11月,他第二次患心肌梗塞症。

1983年10月,他應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邀請,赴美作為期一年的講學活動。在美期間,他赴義大利里亞利特市出席第三世界科學院成立大會,並被選為院士;1984年4月,他在華盛頓出席了美國科學院授予他外籍院士的儀式,他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1985年4月,他在全國政協六屆三次會議上,被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華羅庚擔任的社會工作很多。他是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他於1952年9月加入民盟,1979年當選為民盟中央副主席。他1958年就提出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請求,1979年6月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答鄧穎超同志的勉勵時他表示:「橫刀哪顧頭顱白,躍進緊傍青壯人,不負黨員名。」

1985年6月3日,他應日本亞洲文化交流協會邀請赴日本訪問。6月12日下午4時,他在東京大學數理學部講演廳向日本數學界作講演,講題是《理論數學及其應用》。下午5時15分講演結束,他在接受獻花的那一剎那,身體突然往後一仰,倒在講壇上,晚10時9分宣布他因患急性心肌梗塞逝世。

華羅庚一生在數學上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個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及高維數值積分等很多領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之所以有這樣大的成就,主要在於他有一顆赤誠的愛國報國之心和堅忍不拔的創新精神。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夠毅然放棄美國終身教授的優厚待遇,迎接祖國的黎明;他才能夠頂住非議和打擊,奮發有為,不為個人而為人民服務,成為蜚聲中外的傑出科學家。

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

華羅庚同志是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民主同盟卓越領導人、傑出的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主席團委員及學部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華羅庚同志,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於一九八五年六月十二日晚在日本東京不幸逝世,終年七十四歲。華羅庚同志的逝世是我們黨和人民在科學技術事業上的一個重大損失。全國人民為失去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而萬分悲痛。

華羅庚同志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城市貧民的家庭。一九二四年他從金壇縣立中學初中畢業,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習,因家庭貧困,一年後離開了學校,在父親經營的小雜貨鋪當學徒。在此期間,他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數學。一九二九年,他在金壇中學任庶務會計,開始在上海《科學》雜志發表論文。他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的重視。經熊教授推薦,他一九三一年到清華大學工作。他只用了八年的時間,從管理員、助教、講師進而到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深造,一九三八年受聘任昆明西南聯大教授。在極為艱苦的生活條件下,他白天教學,晚上在菜油燈下孜孜不倦地從事研究工作,寫下了名著《堆壘素論》。但在國民黨統治下,這一名著無法出版,只好送到國外出版,直到解放以後才以中文版在我國正式發行。一九四六年秋,迫於白色恐怖,他出走美國,先後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伊利諾大學終身教授。195O年,華羅庚同志響應祖國召喚,毅然從美國回到北京,先後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會長等職。他把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到發展祖國的科學事業、特別是數學研究事業之中。

華羅庚同志是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是螢聲中外的數學家。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復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他的著名學術論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數函數論》,由於應用了前人沒有用過的方法,在數學領域內做了開拓性的工作,於一九五七年榮獲我國科學一等獎。他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命名為「華氏定理」、「布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王(元)方法」。華羅庚同志一生為我們留下了二百篇學術論文,十部專著,其中八部為國外翻譯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紀數學經典著作之列。他還寫了十餘部科普作品。由於他在科學研究上的卓越成就,先後被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法國南錫大學、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他的名字已載人國際著名科學家的史冊。華羅庚同志是中國科學界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十億中國人民的驕傲。

華羅庚同志也是我國最早把數學理論研究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從五十年代末期開始,他就走出書齋和課堂,來到廣闊的工農業生產實踐之中。他把數學方法創造性地應用於國民經濟領域,篩選出了以改進生產工藝和提高質量為內容的「優選法」和處理生產組織與管理問題為內容的「統籌法」(簡稱「雙法」),並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寫出了《優選法乎話及其補充》和《統籌法平話及補充》兩本科普讀物。二十多年來,華羅庚同志為推廣「雙法」,足跡遍及全國二十六個省、市、自治區。他組織和領導了廣大工人、農民、戰士和工程技術人員參加推廣「雙法」,使「雙法」得到大面積普及和推廣,以至運用到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研究,不僅為節約能源,增加產量,降低消耗,縮短工期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而且培養了一支為國民經濟服務的科技隊伍。毛澤東同志對華羅庚同志在科學上的這一創新曾給予高度評價,一九六四年和一九六五年兩次寫信給華羅庚同志,」祝賀和勉勵他「壯志凌雲,可喜可賀」,「奮發有為,不為個人而為人民服務。」十年動亂期間,當華羅庚同志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時,周恩來同志以大無畏的精神挺身而出,保護華羅庚同志,支持他繼續從事「雙法」的研究和推廣工作。胡耀邦同志一九八二年給華羅庚同志寫信,充分肯定他把數學理論應用於生產實踐,號召「更多的同志投身到新技術、新工藝攻關的行列中去,從而把我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推向前進」,共同建造中國的「通天塔」。

華羅庚同志是一位經歷過新舊兩個不同時代,從愛國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戰士的我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早年,他曾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愛國運動,是李公朴、聞一多烈士的摯友。一九四六年春,他應邀赴蘇聯訪問,寫下了《訪蘇三月記》,表達了他對社會主義的嚮往。新中國的誕生,更加激發了他的愛國熱忱。他看到「祖國已黎明」,放棄在美國終身教授的優厚待遇,沖破重重封鎖,回到祖國的懷抱。在橫渡太平洋的航船上,他致信留美同學:「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應當回去……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他愛國不怕險,純真赤子心,受到廣大人民群眾和一切愛國知識分子的稱頌。華羅庚同志在長期的科學研究工作中,特別是在把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強烈要求加人中國共產黨,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十年動亂期間,他雖然身處逆境,但也未動搖對黨的信念。撥亂反正以來,他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心情舒暢,精神振奮。一九七九年,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多年的宿願。他在答鄧穎超同志的祝賀中興奮地寫道:「滄海不捐一滴水,洪爐陶冶砂成金,四化作尖兵」,「橫刀哪顧頭顱白,躍馬緊傍青壯人,不負黨員名」;充分表現了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的堅定信念和高尚情操。他把入黨作為自己前進道路的新起點,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顧年老體弱多病,以驚人的毅力,經過三年的拼搏,終於把十年浩劫中被盜走的手稿重新追憶出來,寫成了《計劃經濟大范圍最優化的數學理論》不僅完整地記述了以往的研究成果,而且有了新的發展。

華羅庚同志還是一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他是一至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副主席.他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為經濟建設和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獻計獻策。他積極參加民盟的活動,為民盟工作的開展,擴大愛國統一戰線和實現祖國統一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他多次出國訪問,廣交朋友,在華裔知識分子中從事大統一、大團結的工作,常以「海外有知己,天涯成比鄰」的詩句,來激勵海外華人為祖國四化建設和實現國共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出力,並為加強我國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和科學文化交流,作出了可貴的貢獻。華羅庚同志是推動我國科學事業前進的偉大數學家,是中華民族一代人自學成才的典範。華羅庚同志的一生是光榮的、戰斗的、為人民服務的一生。為了振興中華和人類進步,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人民的科學事業。他走過的道路,一是本世紀我國知識分子前進的光明大道。華羅庚同志給我國和世界科學文化寶庫增添了新的財富,也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他是我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學習的榜樣。華羅庚同志自學成才,勤奮求實,勇於開拓,永遠向前。他一共上過九年學,只有一張初中畢業文憑,最後能成為蠻聲中外的傑出科學家,完全是依靠刻苦自學取得成功的。他即使到了晚年,在學術界的聲望和地位已經很高,仍然手不釋卷,頑強地讀和寫。他從不迷信天才,認為:「天才由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他提出「樹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願一輩子從實而終」的名言,作為對自己的告誡。直到他逝世前不久,還這樣寫道:「發白才知智叟呆,埋頭苦幹向未來,勤能補拙是良劑,一分辛苦一分才。」這就是華羅庚同志成功之路的秘訣。

華羅庚同志熱愛祖國,熱愛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常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是有自己的祖國的。」他企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和對黨的熱愛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只要是黨的需要他願赴湯圖火。他把「一心為人民」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以衡量一切是非真謬的尺度。他把自己的思想、行為、追求、理想,溶於祖國、黨、人民的最高利益之中,不愧為一位品德高尚的共產黨人。華羅庚同志精心扶持年輕一代茁壯成長。他十分注意發現和推薦脫穎而出的拔尖人才。他是新中國在中學生中開展數學競賽的創始人和組織者,引導青少年從小熱愛科學,進入數學研究領域,扶持他們成為我國新一代的數學家。華羅庚同志頑強拼搏,為四化奮斗到最後一息。十年前,華羅庚同志第一次患心肌梗塞症,出院後曾留下這樣的詩句:「壯士臨陣決死,哪管些許傷痕。向千年老魔攻戰,為百代新風斗爭,慷慨擲此身!」一九八二年秋,他因日夜寫作,勞累過度,第二次患心肌梗塞住進了醫院。他在病床上諄諄要求助手們堅持為國民經濟服務的方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推動應用數學的發展。今年六月三日,他帶領一批中年業務骨幹赴日本進行學術交流。十二日下午,在向日本數學界作學術報告的講壇上,當他講金最後一句話時,心臟病突發,不幸逝世,一顆恆星就此隕落.我們敬愛的華羅庚同志,為祖國的四化建設,為加強中日兩國人民和科技界人士的友好合作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實現了他「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壯麗誓言。華羅庚同志與我們永別了,華羅庚精神將永存。讓我們以他為榜樣繼續為中國的騰飛貢獻自己的力量.

㈥ 許渾 詩詞名句

●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咸陽城東樓》(一作咸陽城西樓晚眺)
此為千古名句。《唐詩鑒賞辭典》雲:「景色遷動,心情變改,捕捉在那一聯兩句中。使後來的讀者都如身在樓城之上,風雨之間,遂為不朽之名作。」
● 鍾韻花猶斂,樓陰月向殘。——《晨別翛然上人》
此聯狀景。朱承平《對偶辭格》引作「五言句法節律」例。
● 晴山開殿響,秋水掩簾寒。——同上。
● 萊妻早報蒸藜熟,童子遙迎種豆歸。——《村舍》
朱承平《對偶辭格》引作單句與復句對偶格式例。
● 殘雲歸太華,疏雨過中條。——《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此聯狀景。以山嶺名稱對舉。上聯狀殘雲歸華山之景,下聯狀疏雨過中條山之景。朱承平《對偶辭格》謂此聯「是歷來傳誦的名句,既以山名相對,且字面工整異常,是許渾律詩『偶對整密』的範例。」清俞陛雲評此聯雲:「三四兩句皆潼關左右之名山,太華在關西,中條在關東,皆數百里而近。殘雲挾雨,自東而西,應過中條而歸太華。地望固確,詩句彌工。」(《詩境淺說》)
● 竹斑歸帝女,草綠怨王孫。潮落九嶷迥,雨連三峽昏。——《送友人歸荊楚》
這兩聯為此詩之頷聯和頸聯。是寫三峽之名句。
● 城閉三秋雨,帆飛一夜風。——《送韓校書》
狀景對。朱承平《對偶辭格》引作數目對之小數對例。謂表現詩人淡雅閑適之情趣。
● 水聲東去市朝變,山勢北來宮殿高。——《登洛陽故城》
此聯狀景。《唐詩鑒賞辭典》評雲:「這一聯表面看來是寫景,實際上概括了上下千年社會歷史的巨大變化,蘊含著詩人內心無窮的悲慨,歷來為人傳誦。
● 遠山晴帶雪,寒水晚多風。——《洛中游眺貽同志》
狀景。對仗頗工。詩意清新飄逸,書家喜用行草一揮而就。
● 野蠶成繭桑柘盡,溪鳥引雛蒲稗深。——《凌敲台送韋秀才》
朱承平《對偶辭格》引作單拗單救格例。
● 一傾豆花三頃竹;千重江水萬重山。
佚名氏集句聯。上聯出自許渾《元處士自洛歸宛山居見示詹事相公餞行之什因贈》。質朴可愛。下聯出自戴叔倫《對酒樂由屠學士》。
● 簞涼清露夜,琴響碧天秋。——《送李定言南遊》。
清人集「琴響碧天秋」句與李洞《宿鳳翔天柱寺窮易玄上人》詩「墨研清露月」句為聯:墨研清露月;琴響碧天秋。更為渾成。見《楹聯叢話》。
● 三川歌頌徹咸秦,十二樓前侍從臣。——《寄獻三川守劉公》
《楹聯叢話》集句聯「三千士里文章伯;十二樓前侍從臣」,下聯就是集許渾此聯句,上聯為盧綸《和陳翔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獻上侍中因呈同院諸公》詩中句。
● 字形翻鳥跡,詩調合猿聲。——《贈裴處士》
此聯是詩人對裴處士書法和詩作的評價。著名書法家舒同曾集此聯書贈友人。作「字形搜鳥跡;詩調合蝯聲」。(見《二十世紀中國名人書法大成》)
● 曬葯竹齋暖,搗茶松院深。——《尋戴處士》
清靜閑適。清人溥侗曾集此聯以行書書之。(見《中國楹聯鑒賞辭典》)
● 柳重絮微濕,梅繁花未香。——《對雪》
狀景。詠雪、詠物名句。
● 雨中耕白水,雲外斸青山。——《王處士》
《能改齋漫録》四五:「前輩使白水事,例作一意,不可不辨。」中引此聯為例。
● 月移珠殿曉,風遞玉箏秋。——《宿開元寺樓》
狀開元寺西樓之景。
● 劍愁龍失伴,琴怨鶴離群。楚驛枕秋水,湘帆凌暮雲。——《送友人自荊襄歸江東》
頷聯舒情。頸聯狀景。
● 塞雲橫劍望,山月抱琴歸。——《送從兄歸隱藍溪二首》之一。
抒情。寫隱者形象。可見許渾從兄猶有書劍報國之志,然懷才不遇,無奈而絕意仕途。《紅樓夢》里丫環有名「抱琴」者,本此。
● 雲卷四山雪,風凝千樹霜。——《晨裝》一作《早發洛中次甘水》。
此聯《詩人玉屑》作「眼用拗字」例。
● 風傳鼓角霜侵戟,雲卷笙歌月上樓。——《將南行陪崔尚書宴》。
此聯《詩人玉屑》作「合璧句中意相關」例。
● 雞聲荒戍曉,雁過古城秋。——《泊松江渡》。
此聯《詩人玉屑》作「羈旅」例。
● 暮隨江鳥宿,寒共嶺猿愁。——《送客歸南溪》
此聯《詩人玉屑》作「寒苦」例。
● 遠帆春水闊,高寺夕陽多。——《潼關蘭若》
此聯《詩人玉屑》作「眼用響字」例。周振甫先生說:「『眼用響字』條舉例說:『遠帆春水闊,高寺夕陽多。』按照編者的『五言以第三字為眼』就不對了。」周先生認為只有「闊」字「多」字能作句眼。(見《文史知識》1998年第三期。)
● 雪夜書千卷,花時酒一杯。——《新卜原上居寄袁校書》,一作《寄友人》。
此聯《詩人玉屑》作「眼用實字」例。
● 倚檻花臨水,回舟月照山。——《重遊鬱林寺道玄上人院》
此聯狀景。
● 晴煙和草色,夜雨長溪痕。——《南樓春望》
此聯狀景。
● 茶香秋夢後,松韻晚吟時。——《溪亭二首》

㈦ 數學家的數學名言

數學家的數學名言
1.無限!再也沒有其他問題如此深刻地打動過人類的心靈。——D·希爾伯特
2.新的數學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決數學問題本身更重要。——華羅庚
3.學數學,絕不會有過份的努力。——卡拉吉奧多里
4.學習數學要多做習題,邊做邊思索。先知其然,然後知其所以然。——蘇步青
5.一個國家只有數學蓬勃的發展,才能展現它國立的強大。數學的發展和至善和國家繁榮昌盛密切相關。——拿破崙
6.一個沒有幾分詩人氣的數學家永遠成不了一個完全的數學家。——維爾斯特拉斯
7.以我一生最好的時光追尋那個目標……書已經寫成了。現代人讀或後代讀都無關緊要,也許要等一百年才有一個讀者。——開普勒
8.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華羅庚
9.在數學的領域中,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康托爾
10.在數學里,分辨何是重要,何事不重要,知所選擇是很重要的。——廣中平佑
11.在數學中最令我欣喜的,是那些能夠被證明的東西。——羅素
12.哲學家也要學數學,因為他必須跳出浩如煙海的萬變現象而抓住真正的實質。……又因為這是使靈魂過渡到真理和永存的捷徑。——柏拉圖
13.這是一個可靠的規律,當數學或哲學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奧的話寫作時,他是在胡說八道。——A·N·懷德海
14.整數的簡單構成,若干世紀以來一直是使數學獲得新生的源泉。——G·D·伯克霍夫
15.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問題,它就充滿著生命力,而問題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展的終止或衰亡
16.數學中的一些美麗定理具有這樣的特性: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但證明卻隱藏的極深。——高斯
17.數學支配著宇宙。——畢達哥拉斯
18.數學是知識的工具,亦是其它知識工具的泉源。所有研究順序和度量的科學均和數學有關。——笛卡兒
19.數學是一種理性的精神,使人類的思維得以運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克萊因
20.數學是一種會不斷進化的文化。——魏爾德
21.數學是一種別具匠心的藝術。——哈爾莫斯
22.數學是一切知識中的最高形式。——柏拉圖
23.數學是研究現實生活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數學。——恩格斯
24.數學是研究抽象結構的理論。——布爾巴基學派
25.數學是無窮的科學。——赫爾曼外爾
26.數學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號。——黑格爾
27.數學是人類智慧皇冠上最燦爛的明珠。——考特
28.數學是人類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米斯拉
29.數學是科學之王。——高斯
30.數學是各式各樣的證明技巧。—— 維特根斯坦
31.數學是符號加邏輯。——羅素
32.數學是打開科學大門的鑰匙。——培根
33.數學家本質上是個著迷者,不迷就沒有數學。—— 努瓦列斯
34.數學方法滲透並支配著一切自然科學的理論分支。它愈來愈成為衡量科學成就的主要標志了。—— 馮紐曼
35.數學發明創造的動力不是推理,而是想像力的發揮。——德摩
36.數學對觀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貢獻,它解釋了規律結構中簡單的原始元素,而天體就是用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來的。—— 開普勒
37.數學的本質在於它的自由。——康扥爾
38.數學,科學的女皇;數論,數學的女皇。 ——C·F·高斯
39.數統治著宇宙。 ——畢達哥拉斯
40.數缺形時少直觀,形缺數時難入微」又說「要打好數學基礎有兩個必經過程:先學習接受「由薄到厚」;再消化提煉「由厚到薄」。——華羅庚
41.數論是人類知識最古老的一個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奧的秘密與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連的。——史密斯
42.上帝是一位算術家 ——雅克比
43.上帝創造了整數,所有其餘的數都是人造的。 ——L·克隆內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