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名言和意思

名言和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2-03 09:47:49

『壹』 一句名言和名言的意思

1.寸寸山河寸寸金。意思是: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非常珍貴。
2.位卑未敢忘優國。意思是:版哪怕地位卑微也不敢權忘記憂國憂民。
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是:國家的興亡,平民都有責任。
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意思是:這句話語意雙關。「絲」和「思」諧音雙關。本義是一種奉獻精神,也指對對方思念之深。
5.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意思是:做大事卻愛惜自身,看見小利就不要命的追求,不是英雄好漢。
6.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與鴻毛。意思是:人總有一死,有的人死了比泰山還要重,有的人死了比鴻毛還要輕。

『貳』 名人名言及他的意思

警句格言
⒈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意思是:不要把金玉當成寶物,而忠誠與信用才是寶 出自《禮記•儒行》。
⒉ 不足於行者,說過;不足於信者,誠言。
意思是:行為不實在的人,說話一定誇誇其談;
⒊ 不誠實誠無不動者,修身則身正,治事則事理。
意思是:沒有真誠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誠提高自己以養就能規范,從真誠去處理事情就能完美。出自(宋)楊時《二程粹言•論道篇》。
4.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意思是:誠是自然規律,追求誠是做人的規律。出自《孟子。離婁上》
5.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意思是:說話辦事,信誠在先;欺騙與胡說,那怎麼可以呢?出自《弟子規》。
6. 非直諒多聞之人,不能得直諒多聞之友。
意思是:不是正直、信實、知識淵博的人,不能得到正直、信實、知識淵博的朋友。出自(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7. 華而不實,恥也。
意思是:只開花不結果實,令人感到羞恥。比喻徒有漂亮的外表,無實際內容。出自《國語•晉語》
8.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意思是:人的真誠所達到一定程度,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又稱「精誠所加,金石為虧」。出自(漢)王充《論衡•感虛篇》。
9. 君子誠以為貴。
意思是:有修養的人把真誠看得非常重要。出自《禮記•中庸》10. 君子一百,快馬一鞭。
意思是:一句話說定,不再反悔。出自《景德傳燈錄•卷六•道明禪師》。
11. 去食去兵,不可去信。
意思是:失去糧食,失去兵器,也不能失掉信用。出自(元)關漢卿《獨赴單刀會》。
12. 受人之託,終人之事。
意思是:既然接受別人委託,就要把事情辦好。出自(元)高則試《琵琶記》。

『叄』 100句名人名言及解釋

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習並且不斷溫習與實習,不也很舒暢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滿意,居處不求恬靜,勤勉做事而說話謹慎,到有賢德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3.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最為重要。」

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

【譯文】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矩。」《論語》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立足於社會,四十把握了知識而不致疑惑,五十歲了解並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聽到別人說話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又不超出規矩」。

6.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普遍地團結人而不相互勾結;小人相互勾結而不能普遍地團結人。」

7.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文】孔子說:「只讀書而不深入思索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產生疑惑。」

8.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文】孔子說:「看見賢德的人就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

【譯文】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啊:有了過錯,人人都看見了;改正的時候,人人都仰望著。」

10.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夥伴。」

11.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

【譯文】子夏說:「做官有了餘力就可以學習了,學習有了餘力就可以做官了。」

12.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孔子說:「質朴多於文彩就會顯得粗野,文彩多於質朴就會流於浮華。文彩與質朴搭配適中,才能成為君子。」

1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譯文】孔子說:「對於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14.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

【譯文】孔子說:「把所學的東西默默地記下來,不斷學習而不厭煩,教導別人而不感到倦怠,這些我做得怎麼樣呢?」

15. 子夏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譯文】子夏說:「普天下的人都應是兄弟。」

16.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

【譯文】孔子說:「干不義的事得到了財富和地位,對我來說,就猶如浮雲一樣。」

1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文】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為師學習的人;我選擇其中好的並且向他學習,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過來。」

18.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

【譯文】孔子說:「仁德難道離我們很遠嗎?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來了。」

19. 子曰:「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胸懷寬闊坦盪,小人永遠局促憂愁。」

20.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

【譯文】曾子說:「知識分子不能沒有寬闊的胸懷和堅強的毅力,因為他擔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而且道路遙遠。以實現仁德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嗎?對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遙遠嗎?」

21.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裝模作樣,這樣的人很少有仁義之心。」

2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譯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嘆說:「時光的流逝就像這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譯文】孔子說:「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著做,自己身行不正,雖然發號施令,在下者也不會服從。」

24.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重視和諧而不強求完全相同,小人強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視和諧。」

25.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驕恣,小人驕恣而不平和大方。」

26.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實。

【譯文】孔子說:「君子以言過其實為恥辱。

27.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

【譯文】孔子說:「貧窮而沒有怨言很難做到,富有而不驕傲容易做到。」

28.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

【譯文】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沒有能力。」

29.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譯文】孔子說:「君子端莊而不爭執,會群而不拉幫結伙。」

30.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譯文】孔子說:「志士仁人,不能為求生而損害仁德,只能犧牲自己來成全仁德。」

31.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假如沒有長遠打算,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32.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事事嚴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嚴格要求別人。」

33.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不單憑語言來薦舉人,也不單憑人來廢除他的言論。」

34.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文】子貢問孔子說:「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嗎?」孔子說:「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願強加給自己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35.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能敗壞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36.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

【譯文】孔子說:「主張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謀事。」

37.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

【譯文】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38.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晏樂,損矣。」《論語》

【譯文】孔子說:「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也有三種。以節制禮樂為快樂,以宣揚別人的長處為快樂,以廣交賢良的朋友為快樂,是有益的。以驕恣淫樂為快樂,以放盪無度為快樂,以宴玩荒淫為快樂,都是有害的。」

39.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年輕時,血氣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壯年,血氣方剛,要戒爭斗。到了老年,血氣已經衰弱,要戒貪得。」

4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所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有九點要考慮的:看的要考慮是否明白,聽的要考慮是否清晰,臉色要考慮是否暖和,態度要考慮是否謙恭,語言要考慮是否忠誠,做事要考慮是否敬業,疑問要考慮如何向人請教,心裡不平時要考慮是否有所患,得到利益時要考慮不要忘義。」

41.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弟子規》

【譯文】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42.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弟子規》

【譯文】與人相處不斤斤計較財物,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能夠包容忍讓,多說好話,不說壞話,忍住氣話,不必要的沖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43.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弟子規》

【譯文】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

44.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現能《弟子規》

【譯文】稱呼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

45. 不可以誇耀自己的才能。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弟子規》

【譯文】早上要盡量早起,晚上要晚點睡覺,因為人生的歲月很有限,光陰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轉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寶貴的時光。

46.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份下稱家《弟子規》

【譯文】穿衣服需注意整齊,不必講究昂貴、名牌、華麗。穿著應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場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經濟狀況,才是持家之道。

47.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弟子規》

【譯文】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飲酒。成年人飲酒也不要過量,試看醉漢瘋言瘋語,丑態畢露,惹出多少是非?

48.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弟子規》

【譯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張張,因為忙中容易出錯,不要畏苦怕難而猶豫退縮,也不可以草率,隨便應付了事。

49.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弟子規》

【譯文】借用別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講明,哀求允許。如果沒有事先徵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竊的行為。

50.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弟子規》

【譯文】開口說話,誠信為先,允許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至於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

51.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弟子規》

【譯文】任何事情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表意見,對事情了解得不夠清晰明白時,不可以任意傳播,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52.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弟子規》

【譯文】看見他人的長處或善行義舉,要馬上想到學習看齊,縱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決心,逐漸趕上。

53.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眥《弟子規》

【譯文】當你有能力可以服務眾人的時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慮到自己,捨不得付出。如果別人有能力,不能輕蔑,更不能妒忌。

54.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弟子規》

【譯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種、宗教信奉,皆須相親相愛。同是天地所生萬物滋長的,應該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維持這個共生共榮的生命共同體。

55.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弟子規》

【譯文】如果一個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失就氣憤,聽到別人稱贊自己就歡喜,那麼壞朋友就會來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漸疏遠退卻了。

56.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詩經》

【譯文】進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7.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譯文】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

58.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

【譯文】常用來表示記取過往的經驗教訓,以作為後來行事的借鑒。

59.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譯文】走失了羊,趕緊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失誤要後及時補救。

60.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戰國策》

【譯文】指在一個陷阱的環境里,不要過於與對手爭強好勝,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敵人。

61.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周易》

【譯文】仁慈的人觀察事物,看見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觀察事物,看見的是其「智」的一面。

6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文】天體運行,剛健有力,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永不停息。

63.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文】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失,謙遜虛心會得到好處

64.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

【譯文】不論做什麼事,事先有準備就會成功,否則就會失敗。

6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譯文】玉石若不經過雕琢,就不會成為玉器;人若不學習,就不會懂得道理。

66.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

【譯文】學習之後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學之後才會知道困惑的地方。

67.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

【譯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麼到哪裡都有公平。

68.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譯文】廣博的學習知識,仔細地詢問知識,謹慎的思考知識,明確地分辨知識,全心全意地用知識。

69.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

【譯文】接受了別人的禮品而不思回報,是失禮的行為。禮,原是禮節禮貌。現在人們通常指禮物。

70.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

【譯文】這句話告誡人們指責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之打交道,就像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一樣。

71.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

【譯文】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筋骨勞累,體膚餓瘦,身受貧困之苦,種種行動去阻礙、干擾他的事業。人要生存,要有作為,要有出息,就要敢於直面內憂外患,就要歷經一番艱辛困苦的磨難,就要歷經一番肉體至精神的人生錘煉。

72.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譯文】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

7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譯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時也尊敬別人的父母和老人;愛護自己的幼小兒女,同時也愛護別人的幼小兒女。

74.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譯文】沒有圓規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圓」或「方」的形狀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7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譯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

76.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譯文】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壓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77.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

【譯文】不停地刻,金塊和石頭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恆,再多的困難也能克服。

78.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

【譯文】青,從藍草中取得,顏色卻比藍更深,比喻後生晚輩通過學習和積累,學習超過前輩。

79.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

【譯文】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遠的距離),他的成功在於不斷行走。比喻先天條件差的,只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80.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

【譯文】水既能托載著船前進,也能使船傾覆。這句話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兩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適當引導就會造成壞的結果,壞的事情如經合理疏導則可以引出好的結果。

81.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譯文】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8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譯文】真實可信的言詞不漂亮,漂亮的言詞是不真實可信的。

8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譯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84.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譯文】君子交友講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們的交情看起來像水一樣淡。小人以利為先,他們交友往往親密狎昵,他們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樣甘甜,卻不講道義。

85.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譯文】了解自己,了解敵人,百戰都不會失敗。即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86.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譯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達到目的。

87. 疑行無成,疑事無功。《商君書》

【譯文】行動遲疑不決辦不成事,做事猶豫不能成功。

8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

【譯文】短:不足,長:有餘。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89.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譯文】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出現個別錯誤。平凡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中,也會有一次是正確的。

90.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禮記》

【譯文】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比喻做事須謹慎,不能出一點點差錯。

91. 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後漢書》

【譯文】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老年人越是年長,精神應當越壯豪。

92.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

【譯文】真誠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堅如金石的東西,也要被打開。

93.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譯文】少壯年華時不努力學習,待到年老時就只能悲傷了。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

94. 功不可以虛成,名不可以偽立《答賓戲》

【譯文】不可以騙取功名,不應該虛假名聲。

95.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譯文】即使是很小的壞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96.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三國志》

【譯文】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97.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國志》

【譯文】指不辭辛勞,勤勤懇懇,小心謹慎,竭盡全力,貢獻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為止。

98.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志》

【譯文】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並不衰減。

9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譯文】靠著硃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100. 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

【譯文】從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名人名言

『肆』 名言警句及解釋。

1、「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著名科學家、中科院院士裘法祖)

解釋:「做人知足」少了慾望無法滿足的煩惱;「做事知不足」會更上一層樓 ;「做學問不知足」會不斷拓展知識深廣度。

2、「長的是苦難,短的是人生。」(張愛玲)

解釋:人生是短暫的,短暫的人生充滿苦難。直面苦難並戰勝苦難,使苦難變成歡樂是人生無法規避、必許解決的永恆主題。

3、「當人生的最高目標是花費最小的力氣掙最多的錢的時候,人的道德就變得不可救葯了。」(法國作家斯特凡尼、本森)

解釋:用權力或暴力一夜暴富的貪官、盜賊、走私、販毒、造假者莫不如此,和他們談道德無異與虎謀皮。

4、「人們需要的與其說是好人,不如說是好的制度。」(卡爾、波普)

解釋:好的制度使壞人變好,不好的制度使好人變壞(大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5、「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葯更能解除心理的疲憊與痛楚。」(馬克思)

解釋:心情和身心成正比,美好的心情來自純凈少欲的美好心靈。

6、「拿起筆來老子天下第一,放下筆來夾著尾巴做人。」(二月河座右銘)

解釋:前半句充滿自信、霸氣,後半句洋溢謙遜自斂,貌似矛盾,卻是為文、做事、做人成功密訣。

7、「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東漢一長者對少年陳蕃的訓詞)

解釋:凡事需從小處做起,只有做好小事,才能做成大事。不掃小屋而能掃好大屋、小事做不好而能成大事者,天下無。

(4)名言和意思擴展閱讀:

勵志名言警句:

1、勤奮工作,勇於實踐;始終堅持學習;做一個有德行的人;富有創新精神。——富蘭克林

2、有了堅定的意志,就等於給雙腳添了一雙翅膀。——喬·貝利[2]

3、誰有歷經千辛萬苦的意志,誰就能達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4、衰莫大於心死,愁莫大於無志。——莊子

5、盡管我們用判斷力思考問題,但最終解決問題的還是意志,而不才智。——沃勒

6、萬事皆由人的意志創造。——普勞圖斯

7、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沒有生活。——托爾斯泰

8、意志是每一個人的精神力量,是要創造或是破壞某種東西的自由的憧憬,是能從無中創造奇跡的創造力。——萊蒙托夫

9、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情,但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 ——奧維德

『伍』 諺語和名言是什麼意思

  • 諺語類似大米抄粥,就是老百姓的俗襲語,名言類似心靈雞湯,就是名人的警句。

  • 諺語是廣泛流傳於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都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

  • 名言是很出名的說法,著名的話,一般指名人說的話。 基本含義是名人所說過具有某種特殊教育意義的話。有不俗的道理,能點撥迷津,激勵人奮進的那種。

    供參考

『陸』 名言及意思

(1).勸人珍惜光陰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一寸光陰一寸金,存金難買存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告戒人要誠信

1.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國思想家
2.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國詩人
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國哲學家
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8.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9.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
10.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楊簡,宋朝學者
11.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賽,英國作家
12.言忠信,行篤敬。
--論語
13.欺人只能一時,而誠實卻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英國學者
14.生命不能從謊言之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德國詩人
15.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16.對己能真,對人就能去偽,就像黑夜接著白天,影子隨著身形。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
17.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賽羅,古羅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誠實,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國散文家
19.誠實最好的政策。
--弗蘭克林
20.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
--馬克吐溫

(3).勸人寬容,凡事要看得開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後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後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所以不要後悔

(4)堅強的意志\堅定的決心

我成功是因為我有決心,從不躊躇。拿破崙一世 名言警句

人格成熟的重要標志:寬容、忍讓、和善。-《人性的弱點》 名言警句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裡的一粒沙子。-佚名 名言警句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名言警句
(5)關於愛情

真正的愛就要把瘋狂的或是近於淫盪的東西趕得遠遠的。柏拉圖 名言警句

(6)關於修身
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歐陽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名言警句

品德,應該是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法)孟德斯鳩 名言警句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名言警句

(7)人要時常自省——認識自己

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希臘)

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問問別人。(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間,才能認識自己。(德國)

天上的繁星數得清,自己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馬來西亞)

給自己唱贊歌的人,聽眾只有一個。(日本)

莫笑別人背駝,自己把腰挺直。(蘇聯)

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非洲)

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挑剔別人的錯兒。(愛爾蘭)

每個人都知道鞋子擠腳的地方。(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緊在哪裡。(西班牙)

自己的飯量自己知道。(蘇聯)

不會評價自己,就不會評價別人。(德國)

如果你指揮不了自己,也就指揮不了別人。(美國)

當面怕你的人,背後一定恨你。(英國)

『柒』 孔子的名言和意思。

1、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炊。其爭也君子。」 ——《八佾》

【翻譯】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爭搶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比賽射箭吧!比箭時,先相互作揖致意,然後上場;比賽完畢下場後又互相敬酒。這才是君子之爭。」

2、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述而》

【翻譯】孔子說:「至於把我看成聖人和仁人,那我怎麼敢擔當!我只不過是學習和工作從不厭倦,教誨學生從不感到厭煩,僅僅做到這些就是了。」

3、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衛靈公》

【翻譯】孔子說:「君子能安守窮困,小人窮困了就會胡作非為。」

4、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里仁》

【翻譯】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同他做夥伴。」

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翻譯】孔子說:「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憂愁,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6、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衛靈公》

【翻譯】孔子說:「君子只擔心自己沒有才能,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 更多孔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7、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

【翻譯】孔子說:「少年子弟平時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敬愛兄長,做事要謹慎,說話要講信用,要廣泛關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若還有富餘的精力,就用來學習文化知識。」

8、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衰,吾何以觀之哉!」——《八佾》

【翻譯】孔子說:「處在上位而不寬宏大量,舉行禮儀時不嚴肅認真,參加喪禮時不悲傷。這種表現,我怎麼能看得下去啊!」

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

【翻譯】孔子說:「君子喜歡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喜歡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卻與此相反。

10、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翻譯】孔子說:「溫習舊有的知識時,能有新的體會、新的見解,這樣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

『捌』 名言和意思

1.[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的含義是:
...不可輕視小事情,不要因為好事影響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為壞事影響小就去做。

2.[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的含義是:
...一個人的事業會以為勤奮而更加精益,會因為整日玩樂嬉笑而荒廢。一個人的做為因為勤於思考而成功,會以為隨意不謹慎而毀掉。

3.[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含義是:
...是說人只是站在河邊,望著河中肥美的魚,徒然羨慕,是永遠得不到魚兒的,還不如回家結張網來捕魚。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含義是:
...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