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李白賞析
❶ 古風 其31 李白 賞析
李白《古風其三十一》:
【原文】
鄭客西入關。行行未能已。
白馬華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遺鎬池君。明年祖龍死。
秦人相謂曰。吾屬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賞析】
欲知李白這一首詩的妙處,且先看詩中這一故事的由來。《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六年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鎬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使者問其故,因忽不見,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聞。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退言曰:祖龍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視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另外,《漢書·五行志》引《史記》雲:「鄭客從關東來,至華陰,望見素車白馬從華山上下,知其非人,道住,止而待之,遂至,持璧與客曰:為我遺鎬池君,因言今年祖龍死。」《史記》所載的故事前後比較完整,用了一百零三個字。《漢書》抓住故事的中心,只用了五十個字,而且由於素車白馬從華山而下這一點染,增強了神話色彩,但仍然只是文章,而不是詩。
李白翻文為詩,主要以《漢書》所載的故事為根據,寫成了這一首詩的前六句。其中第二句是原文所沒有的,實質上詩人把原文凝煉為二十五個字,字數壓縮了一半,卻無損於故事的完整性,並且詩意盎然,詩情醰永。這就不能不佩服詩人以古為新的手法了。一起「鄭客西入關」一句,為什麼不依原文寫為「鄭客關東來」呢?這是因為是「關東來」只表明出發地,卻不能表出目的地,而「西入關」則包括了「關東來」,平平五字,一石兩鳥,極盡簡括之能事。第二句「行行未能已」原文沒有的,詩人增添了這一句,便寫出了鄭客「行行重行行」的旅途生活,「未能已」三字則又點出了道遠且長,言外還暗示秦法森嚴,行路程期有所規定,不敢超越期限的那種惶恐趕路的心情,就這一句平添了無限的情意,也就是詩之所以為詩。接下去「白馬華山君,相逢平原里」,兩句與文章的敘述次序恰恰相反。這並不是因為受押韻的牽制,而主要是用倒筆突接的方法,先把鮮明的形象送到讀者的眼前:「唉!來了一位白馬神人!」然後再補敘原委。這樣寫法接法,也是詩的特徵,而非文章的常規。第五句「璧遺鎬池君」把原文「持璧與客曰:為我遺鎬池君。」十一字刪成五字,凝縮得非常精緻。鎬池君指水神,秦以五行中的水德為王,故水神相當於秦朝的護國神,華山神預將秦的亡征,告知水神。第六句「明年祖龍死」,祖龍即指秦始皇。不必點明,即知為華山君傳語,簡潔了當地預報了秦始皇的死耗。
以上六句,只是李白復述故事,其長處也不過是剪裁點染得宜,而還不足以見此詩之特點。此詩精神發越之處,主要在後四句,李白的超人之處也在後四句。
東晉詩人陶潛曾寫過一篇《桃花源記》,後來的詩人極喜引用,「世外桃源」幾成為盡人皆知的成語。李白想像力過人,把這一故事和上面六句中的故事,摻和在一起,似乎桃源中人所以避秦隱居,就是因為他們得知鄭客從華山君那兒得來祖龍將死、秦將大亂的消息。所以七八兩句用「秦人相謂曰:吾屬可去矣!」輕輕地把兩個故事天衣無縫地聯系在一起了。「秦人相謂曰」之前省去了鄭客傳播消息,因而行文更加緊湊。「相謂」二字寫出秦人傳說時的神情,活躍紙上:「吾屬可去矣」一句則寫出了他們堅決而又輕松的感情,這些都是此詩神妙之處。
最後詩人以「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兩句結住全詩。「春」字,承桃花春開,取春色美好之意。用「千春」而不用千秋,說明他對桃花源的贊美。這兩句反映了李白對桃花源的嚮往和對塵世生活的厭惡。是啊,一旦進了世外桃源,就永遠與這混濁紛亂的人寰相隔絕了。
詩人寫詩時可能預感到安史之亂的某些徵兆,所以引喻故事,借古喻今,以表遁世避亂的歸隱思想。結筆悠然而止,不再寫入桃源後的如何如何,不但行文簡潔,而且餘音裊裊,也令人起不盡之思。
❷ 古風其十九李白鑒賞
:李白——《古風》(其十九)
【內容】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賞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至雲台,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賞析】:
這是一首用遊仙體寫的古詩,大約作於安祿山攻破洛陽以後。詩中表現了詩人獨善兼濟的思想矛盾和憂國憂民的沉痛感情。詩人在想像中登上西嶽華山的最高峰蓮花峰,遠遠看見了明星仙女。「明星」本是華山玉女名,但字面上又給人造成天上明星的錯覺。首二句展現了一個蓮峰插天、明星閃爍的神話世界。玉女的纖纖素手拈著粉紅的芙蓉,凌空而行,游於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著寬廣的長帶,迎風飄舉,升向天際。詩人用神奇的彩筆,繪出了一幅優雅縹緲的神女飛天圖。
美麗的玉女邀請李白來到華山雲台峰,與仙人衛叔卿長揖見禮。據《神仙傳》載,衛叔卿曾乘雲車、駕白鹿去見漢武帝,以為皇帝好道,見之必加優禮。但皇帝只以臣下相待,於是大失所望,飄然離去。這里用衛叔卿的故事暗暗關合著李白自己的遭遇。天寶初年,詩人不是也曾懷著匡世濟民的宏圖進入帝闕嗎?而終未為玄宗所重用,三年後遭讒離京。所以沒奈何,只好把衛叔卿引為同調,而與之駕鴻雁游紫冥了。
正當詩人恍惚間與衛叔卿一同飛翔在太空之上的時候,他低頭看到了被胡兵占據的洛陽一帶,人民慘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祿山及其部屬卻衣冠簪纓,坐了朝廷。社會的動亂驚破了詩人幻想超脫現實的美夢,使他猛然從神仙幻境折回,轉而面對戰亂的慘象。詩至此戛然而止,沒有交代自己的去留,但詩中李白正視和關切現實,憂國憂民的心情,是十分明顯的。
在這首《古風》里,詩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過美妙潔凈的仙境和血腥污穢的人間這樣兩種世界的強烈對照表現出來的。這就造成了詩歌情調從悠揚到悲壯的急速變換,風格從飄逸到沉鬱的強烈反差。然而它們卻和諧地統一在一首詩里,這主要是靠詩人縱橫的筆力、超人的才能和積極的進取精神。
李白後期的遊仙詩,常常在馳騁豐富的想像時,把道家神仙的傳說融入瑰麗奇偉的藝術境界,使抒情主人公帶上濃郁的謫仙色彩。這是和他政治上不得志,信奉道教,長期過著遊山玩水、修道煉丹的隱士生活分不開的。但他借遊仙表現了對現實的反抗和對理想的追求,使魏晉以來宣揚高蹈遺世的遊仙詩獲得了新的生命。《古風》其十九便是一個例證。
❸ 李白古風賞析
君平就是嚴君平,本名庄君平,又稱蜀庄,因避明帝劉庄諱而改姓嚴,又名嚴內遵。
嚴君平一生淡泊容名利,連光武帝親自來請都不願為官。靠卜卦維生,每天占卜幾人得百許文錢夠基本生活就行了,然後就關門落簾讀書。
李白詩中說 君平既棄世,世亦棄君平。意思就是說嚴君平有能力為官卻選擇隱居不仕,那麼國家就同樣的棄用嚴君平了。
❹ 李白 古風其十 賞析
出自李白《古風》其十,是歌頌視功名富貴如草芥的義士魯仲連的:「齊有倜內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容底,一朝開光曜。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
意思是,齊國有個風流倜儻的後生叫魯仲連,他是戰國末期齊國人中最高尚奇妙的人物。魯仲連又叫做魯仲連子、魯連子、魯連。他的高妙就像明月剛從海底升出來,一個早上的工夫就把光茫照耀到了世間。
❺ 李白古風其三十三賞析 其三十三寓意
塑造了一個大而有為的鯤鵬形象,用以抒發詩人遠大的志向。
李白的《回古風》是以五言古詩形式表答現的詩歌,《古風》59首就思想內容而言,大致可分為論詩,揭露現實,詠史,感遇等幾個方面。各篇無論是遊仙或詠史都聯系著詩人的遭遇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感情,直接或間接地反映著當時的社會面貌。
❻ 李白古風其八賞析
這是一首以古諷今、寄慨抒懷的五言古詩。詩的主題是感慨懷才不遇。
前四句用戰國時燕昭王求賢的故事。燕昭王決心洗雪被齊國襲破的恥辱,欲以重禮招納天下賢才。他請郭隗推薦,郭隗說:王如果要招賢,那就先從尊重我開始。天下賢才見到王對我很尊重,那麼比我更好的賢才也會不遠千里而來了。於是燕昭王立即修築高台,置以黃金,大張旗鼓地恭敬郭隗。這樣一來,果然奏效,當時著名游士如劇辛、鄒衍等人紛紛從各國涌來燕國。在這里,李白的用意是藉以表明他理想的明主和賢臣對待天下賢才的態度。李白認為,燕昭王的英明在於禮賢求賢,郭隗的可貴在於為君招賢。
然而,那畢竟是歷史故事。次四句,詩人便化用前人成語,感諷現實。「青雲士」是指那些飛黃騰達的達官貴人。《史記。伯夷列傳》說:「閭巷之人慾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者!」意思是說,下層寒微的士人只有依靠達官貴人,才有可能揚名垂世,否則便被埋沒。李白便發揮這個意思,感慨說,無奈那些飛黃騰達的顯貴們,早已把我們這些下層士人象塵埃一樣棄置不顧。顯貴之臣如此,那麼當今君主怎樣呢?李白化用阮籍《詠懷》第三十一首諷刺魏王語「戰士食糟糠,賢者處蒿萊」,尖銳指出當今君主也是只管揮霍珠玉珍寶,追求聲色淫靡,而聽任天下賢才過著貧賤的生活。這四句恰和前四句形成鮮明對比。詩人在深深的感慨中,寄寓著尖銳的揭露和諷刺。
現實不合理想,懷才不獲起用,那就只有遠走高飛,別謀出路,但是前途又會怎樣呢?李白用了春秋時代田饒的故事,含蓄地抒寫了他在這種處境中的不盡惆悵。田饒在魯國長久未得到重用,決心離去,對魯哀公說:「臣將去君,黃鵠舉矣!」魯哀公問他「黃鵠舉」是什麼意思。他解釋說,雞忠心為君主效勞,但君主卻天天把它煮了吃掉,這是因為雞就在君主近邊,隨時可得;而黃鵠一舉千里,來到君主這里,吃君主的食物,也不象雞那樣忠心效勞,卻受到珍貴,這是因為黃鵠來自遠方,難得之故。所以我要離開君主,學黃鵠高飛遠去了。魯哀公聽了,請田饒留下,表示要把這番話寫下來。田饒說:「有臣不用,何書其言!」就離開魯國,前往燕國。燕王立他為相,治燕三年,國家太平。魯哀公為此後悔莫及。(見《韓詩外傳》)李白在長安,跟田饒在魯國的處境、心情很相似,所以這里說「方知」,也就是說,他終於體驗到田饒作「黃鵠舉」的真意,也要離開不察賢才的庸主,去尋求實現壯志的前途。但是,田饒處於春秋時代,王室衰微,諸侯逞霸,士子可以周遊列國,以求遂志。而李白卻是生活在統一強盛的大唐帝國,他不可能象田饒那樣選擇君主。因此,他雖有田饒「黃鵠舉」之意,卻只能「千里獨徘徊」,彷徨於茫茫的前途。這末二句,歸結到懷才不遇的主題,也結出了時代的悲劇,形象鮮明,含意無盡。
《古風》五十九首都是擬古之作。其一般特點是注重比興,立意諷托,崇尚風骨,氣勢充沛,而語言朴實。這首顯然擬阮籍《詠懷》體,對具體諷刺對象,故意閃爍其詞,但傾向分明,感情激越,手法確似阮詩。這表明李白有很高的詩歌藝術素養和造詣。但從詩的構思和詩人形象所體現的全篇風格來看,這詩又確實保持著李白的獨特風格。如上所述,首四句是詠歷史以寄理想,但手法是似乎直陳史事,不點破用意。次四句是借成語以慨現實,但都屬泛指,讀者難以猜測。末二句是借故事以寫出路,但只以引事交織描敘,用形象點到即止。總起來看,手法是故擬阮籍的隱晦,而構思則從理想高度來揭露現實的黑暗,表現出李白那種熱情追求理想的思想性格,和他的詩歌藝術的一個主要的風格特徵。
❼ 《古風》(其十)李白詩詞賞析
《古風》(其十)是唐代詩人李白的古體詩作品。這首詩借魯仲連的故事,表達詩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理想,寄託自己的感慨,真實地反映出李白思想性格的豐富與復雜,激情與淡泊。朴實洗煉的語言,充沛悠然的氣韻,已足以完成李白高雅華貴的精神氣質與人生追求。
文學賞析: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詩一開始就化用《史記》中的話。「高妙」二字,同時表現其卓異的謀略和清高的節操兩個方面;一個「特」字,表達了一腔傾慕之情。「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詩人在此將魯仲連的出仕視為明月出海,這種極度的推崇,可見詩人對魯仲連的景仰不同一般。魯仲連一生大節,史傳只舉了反對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古風》的這首則專書前一事。當初辛垣衍勸趙帝秦以圖緩頰,平原君已為之猶豫,若無魯仲連雄辯堅拒,難免因一念之差鑄成大錯。在此關鍵時刻,魯仲連起的作用無異挽瀾於既倒。「卻秦振英聲」五字就是對這事的肯定和推崇。
而「後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來,形容其光芒能穿過若干世紀的時空而照耀後人,使之景仰。這是其功業即畫策的高妙所致。但魯仲連的為人欽敬不僅如此,還在於他高尚的人品。當平原君欲以官爵千金相酬時,他卻笑道:「所謂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而無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賈之事也,而連不忍為也。」說罷辭去,終身沒有再見平原君。「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直書其事,而贊賞之意溢於言表。
熱愛自由和渴望建功立業,本來是兩種不同的理想追求,然而一些傑出的盛唐文士卻力圖將二者統一,並以此與政界庸俗作風相對抗,似曾成為一種思潮。
功成身退是李白的政治理想和自我設計的重要部分,在這個方面,他引為楷模的歷史人物,便是張良、魯仲連。李白的功成身退主要是為了抬高自己的從政身份,目的在以謀臣策士出仕。這樣,自然而然地落實到吟詠者——「吾」身上的,即是對魯連人格精神的高度推崇,「我」慕其風而願與之同調了。一「倜儻」,一「澹盪」,既是魯連的人格寫照,也是詩人的精神追求;既是詩人的自許,也是詩人的自期。他是要把對魯仲連心中由衷的仰慕轉化為現實生活中自覺的人格追求,完成他的人生理想與政治理想。
這首詩直書其事,直抒胸臆,可說是最為質朴的寫法。寥寥數句,給讀者刻畫了一個高蹈而又仗義的歷史人物形象,其中又寄寓了詩人自己的理想。全詩雖然有為個人作政治「廣告」的意圖,卻也能反映詩人一貫鄙棄庸俗的精神。
❽ 古風 其三十九 翻譯和賞析
註:原文為完整版。。非高考卷上的節選。
原文:登 高 望 四 海。天 地 何 漫 漫。
霜 被 群 物 秋。風 飄 大 荒 寒。
榮 華 東 流 水。萬 事 皆 波 瀾。
白 日 掩 徂 輝。浮 雲 無 定 端。
梧 桐 巢 燕 雀。枳 棘 棲 鴛 鸞。
且 復 歸 去 來。劍 歌 行 路 難。
【譯文】
我登上高處,望向四周,但見天地間茫茫無際一片,萬物被嚴霜覆蓋著,荒野里吹來一陣陣西風。我感慨人世間的榮華富貴,就像那一江東流水,無情的流逝;人間的諸事都像江水波瀾起伏不過在一瞬間。天上的浮雲飄浮不定,掩蔽了太陽,掩蓋了它的光輝。普通的燕子和麻雀竟然在珍貴/罕見的梧桐樹上築巢,反而高貴的鴛鴦棲息在多刺的枳棘里。我還是離開這里,回去隱逸吧!我邊走邊彈劍邊高歌《行路難》。
【賞析一】
朱熹說:「李白詩不專是豪放,亦有雍容和緩者。」(宋黎靖德《朱子語類》)本篇即一「雍容和緩」之作,屬於李白的五十九首《古風》之三十九。《古風》並非同期所寫,但多具批判精神,「其間指示深切,言情篤摯,纏綿往復,每多言外之旨」《唐宋詩醇》此詩亦然。
創作時間約為李白「賜金放還」而離開長安之前。這時的他,已在長安生活了兩三年,對朝廷和社會弊端有了不少體驗。他從自身的遭遇里,看到了」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鴦」似的、不合理的用人現象,憤怒而致產生歸隱之念,並發而為詩。
開頭四句「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乃登臨所見之秋景。茫茫天地間,但見嚴霜覆萬物,西風吹荒野,道不盡景象的浩大空洞與蒼涼蕭索。這景象,既是大自然深秋的畫面,又是社會冰冷的寫照。詩人不僅身寒而且心寒了。
他,一個「興酣落筆播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江上吟》)的才子,不曾有幸少年得志,直至四十齣頭,才抱著「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南陵別兒童入京》)的迫切心情,應召到長安,供奉翰林。此後,有過一段「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雲生羽翼」,「王公大人借顏色,金章紫綬來相趨」(《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的非凡日子。但好景不常,「青蠅易相點,白雪難同調」(《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他終於被讒而無法施展了。際遇如此,怎不令人痛感「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呢?而這種際遇實因「白日掩徂輝,浮雲無定端」所致。「徂輝」即落日之餘輝,如駱賓王《疇昔篇》:「北梁俱握手,南浦共沾衣。別情傷去蓋,離念惜徂輝」,這里暗喻朝政不明。「浮雲」,喻讒毀他的惡勢力,如《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詩人感嘆身世,並從自身的不得志中,看到了「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鴦」的社會現象。「鴛鴦」是傳說中高貴的鳥類,《莊子·秋水》說,[宛鳥][芻鳥](即鸞鳳之屬)「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枳棘」乃兩種多刺的惡木,非「鴛鴦」所能息止。然而,「鴛鴦」竟棲身於此,與得意的「燕雀」形成多麼強烈的對比啊!
詩人極欲改變這種對比,但無能為力,因而只有「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以示對社會不公的抗議了。「歸去來」指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劍歌」,指孟嘗君食客馮歡因未被重用曾彈劍而歌意欲離去事(見《史記·孟嘗君列傳》)。它們已成為封建社會失意者的精神武器。詩人李白即以此為武器,准備拂袖而去了!
《古風》(其三十九)與《行路難》是李白的同期之作,但風格迥異。《行路難》直率激越:憤不遇,則高喊「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有信心,則狂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體現了詩人的獨特氣質和李詩的主要風格。《古風》(其三十九)則顯得含蓄婉曲,感情和緩。與此詩風格及內容最為相近的是《古風》(其五十四):
倚劍登高台,悠悠送春日。
蒼榛蔽層丘,瓊草隱深谷。
鳳鳥鳴西海,欲集無珍木。
[ ]斯得所居,蒿下盈萬族。
晉風日已頹,窮途方慟哭。
兩詩互相參照,可知詩皆為:憤不遇。
【賞析二】
本詩風格「雍容和緩」,屬於李白的五十九首《古風》之三十九。《古風》並非同期所寫,但多具批判精神,此詩亦然。
創作時間約為李白「賜金放還」而離開長安之前。這時的他,已在長安生活了兩三年,對朝廷和社會弊端有了不少體驗。他從自身的遭遇里,看到了朝廷不合理的用人現象,憤怒而致產生歸隱之念,並發而為詩。
開頭四句「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乃登臨所見之秋景。茫茫天地間,但見嚴霜覆萬物,西風吹荒野,道不盡景象的浩大空洞與蒼涼蕭索。這景象,既是大自然深秋的畫面,又是社會冰冷的寫照。詩人不僅身寒而且心寒了。
第五、第六句,說明他遭遇的不順逐。他在41歲的時候,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初始心情興奮,想有一番作為,但值玄宗後期,政治日趨腐敗黑暗,賢能之士屢遭排斥、迫害。李白秉性耿直,對黑勢力不能阿諛奉承,因而遭讒言詆毀,在長安不滿2年,即被迫辭官離京,故發出以上2句詩。此2句也可看出他不艷羨榮華富貴。
第七、第八句,說明他不順逐的際遇是因「白日掩徂輝,浮雲無定端」所致。「徂輝」即落日之餘輝,這里暗喻朝政不明。「浮雲」,喻讒毀他的惡勢力。
第九、第十句,進一步說明當時朝廷用人不當的現象。「鴛鴦」是傳說中高貴的鳥類,「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枳棘」乃兩種多刺的惡木,非「鴛鴦」所能息止。然而,「鴛鴦」竟棲身於此,與得意的「燕雀」形成多麼強烈的對比。詩人以此上下錯位的現象比喻君子失所,小人得志的社會現象,同時也具體說明了本身所遭遇到的正是有才而不得善待的情況。
第十一、第十二句,說明詩人無奈及無能為力的心情。他無法改變這種現狀,只好歸隱,同時自由地吟唱《行路難》來發泄對社會不公的抗議。「歸去來」指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劍歌」,指孟嘗君食客馮歡因未被重用曾彈劍而歌意欲離去事。它們已成為封建社會失意者的精神武器。詩人李白即以此為武器,准備拂袖而去了!
《古風》(其三十九)與《行路難》是李白的同期之作,但風格迥異。《行路難》直率激越:憤不遇,則高喊「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有信心,則狂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體現了詩人的獨特氣質和李詩的主要風格。《古風》(其三十九)則顯得含蓄婉曲,感情和緩。與此詩風格及內容最為相近的是《古風》(其五十四)皆為:憤不遇。
❾ 李白古風其十詳細解析
【鑒賞】
這首詩借魯仲連的故事表達詩人的政治理想。魯仲連是戰國時齊人,策士。秦國圍攻邯鄲,魏安赦王派人勸趙歸秦,魯仲連在圍城中往見平原君,制止了這件將導致奇恥大辱的事,邯鄲因信陵君援軍到達而圍解。為此,平原君欲以千金相酬,仲連不受而去。後來齊國田單攻聊城,歲余不下,魯仲連以書信縛箭射進城內,勸喻死守圍城沒有出路,困守城中的燕將見信自殺,聊城因此而破。齊王欲封魯仲連官爵,魯仲連說:「吾與富貴而詘於人,寧貧賤而輕世肆志焉。」 並逃隱海上。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詩一開始就化用《史記》中的話。《史記》稱魯仲連「好奇偉俶儻(倜儻)之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好持高節。」「高妙」二字,同時表現其卓異的謀略和清高的節操兩個方面。「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耀。」詩人在此將魯仲連的出仕視為明月出海,這種極度的推崇,可見詩人對魯仲連的景仰不同一般。魯仲連一生大節,史傳只舉了反對帝秦和助收聊城二事。《古風》的這首則專書前一事。當初新垣衍勸趙帝秦以圖緩頰,平原君已為之猶豫,若無魯仲連雄辯堅拒,難免因一念之差鑄成大錯。在此關鍵時刻,魯仲連起的作用無異挽瀾於既倒。「卻秦振英聲」五字就是對這事的肯定和推崇。
而「後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來,形容其光芒能穿過若干世紀的時空而照耀後人,使之景仰。這是其功業即畫策的高妙所致。但魯仲連的為人欽敬不僅如此,還在於他高尚的人品。當平原君欲以官爵千金相酬時,他卻笑道:「所謂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而無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賈之事也,而連不忍為也。」說罷辭去,終身沒有再見平原君。「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直書其事,而贊賞之意溢於言表。
熱愛自由和渴望建功立業,本來是兩種不同的理想追求,然而一些傑出的盛唐文士卻力圖將二者統一,並以此與政界庸俗作風相對抗,似曾成為一種思潮。
功成身退是李白的政治理想和自我設計的重要部分,在這個方面,他引為楷模的歷史人物,便是張良、魯仲連。前引詩句中以一箭書取聊城功,就是魯仲連的故事。李白的功成身退的表示,主要是為了抬高自己的從政身份,目的在以謀臣策士出仕。所以詩末引以自譬,謂魯連為同調。
這首詩直書其事,直抒胸臆,可說是最為質朴的寫法。寥寥數句,給讀者刻畫了一個高蹈而又仗義的歷史人物形象,其中又寄寓了詩人自己的理想。全詩雖然有為個人作政治「廣告」的意圖,卻也能反映詩人一貫鄙棄庸俗的精神。「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妾薄命》),這兩句詩正好可用來形容李白自己的詩品,即隨意揮灑,獨具標格。
---------------滿意我的回答請採納+小紅花,如果有個贊會更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