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愴賞析
⑴ 悲愴奏鳴曲第三樂章曲式分析
第三樂章c小調,4/4拍,快板的迴旋奏鳴曲式。這個樂章的主題與第一樂章的副部主題有些相似之處。它運用了大量的連線,彈奏時在各樂句樂段的結束處要適時地提起手腕,這樣既能表現出樂句樂段的結束又能讓手臂適時得到休息。第1小節??——17小節是整個樂章的主部主題,彈奏時右手的主旋律該連的要連接好,切分音重音要突出;雙手的節奏要均勻,不要忽快忽慢。裝飾音要彈得輕巧些,表達出作曲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第18小節——61小節為第一間插部。彈奏第19小節——20小節、第23小節——24小節時手腕要跟著轉起來,彈得輕巧連貫些。從第33小節開始,突強音在左右手交替,雙手要連接好,讓人感覺到作曲家不穩定的心態。第37小節——61小節是這個間插部的擴充,結束在c小調的屬七和弦上。第62小節——78小節是主部主題的完全再現,隨後轉入幽靜而柔和的第二個間插部主題。第98小節——106小節,左右手的音階斷音伴奏,增加了動力效果,把樂曲推向了高潮。第121小節——170小節是主部主題和第一間插部的變化再現。第129小節——132小節的主旋律換到左手聲部低音,具有男性的渾厚特點。從第134小節開始樂曲轉為C大調。第171小節——182小節是主部主題的第三次再現,第183小節開始是第一間插部的縮短變化再現,也是樂曲的尾聲。它漸漸地帶有激動的成份,充滿斗爭的力量,是音樂的另一個高潮。第189小節——192小節右手的第一、三拍重音和左手的第二、四拍要突出,形成對比。第193小節——198小節是貝多芬作品結束前常有的寫作方法,它的第二拍和第三拍上的sf要彈得很鮮明、果斷,表現出貝多芬決定以不停息的精神去斗爭的決心。樂曲的第203——206小節轉到降A大調上,彷彿是在思考人們應該怎樣去面對苦難,面對深淵。最後,樂曲結束在c小調上,它用堅定有力的主和弦給了自己一個肯定的、充滿信心的回答。
我的畢業論文。僅供參考。或者我有寫得不對的地方。歡迎討論。
⑵ 欣賞柴可夫斯基<悲愴>德感受是什麼
本曲大概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間完成,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認為這部交響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傑作。本曲首演於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後,作者不幸染上霍亂,與世長辭。本曲終成為柴科夫斯基的「天鵝之歌」。
這首交響曲正如標題所示,強烈地表現出「悲愴」的情緒,這一點也就構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樂的特徵,如旋律的優美,形式的均衡,管弦樂法的精巧等優點,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證,因此本曲不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傑出的樂曲之一,也是古今交響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本交響曲旨在描寫人生的恐怖、絕望、失敗、滅亡等,充滿了悲觀的情緒,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樂觀情緒。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寫了人們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個永恆的真理——死亡是絕對的、無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歡樂都是轉瞬即逝的。作者所體現出的這類情緒,實際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國末期,俄羅斯人民處於一種被壓抑狀況下的真實心態。
本曲雖屬於標題音樂,但決不是針對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個人的感情描寫,只是以抽象手法表現人類共同具有的悲愴情緒而已。因此有的樂評家認為,本曲不應視為純粹的標題音樂。
全曲共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 慢板,轉不很快的快板,b小調,4/4拍子,奏鳴曲形式。序奏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虛的重音作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區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樂器則如嘆息般地繼續。樂曲自開始就籠罩在一種煩躁不安的陰沉氣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題快速而富節奏感地奏出,給人以苦惱、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後樂曲的速度旋即轉成行板,第二主題哀愁而美麗,有如暫時拋卻苦惱而沉入幻想中一般(片段1)。本樂章的終結部十分柔美、溫和,旋律在平靜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謎一樣的結尾。
第二樂章 溫柔的快板,D大調,5/4拍子。自始自終 一貫單純的色彩,其構想似乎來自俄羅斯民謠。5/4拍子的分配方式為, 各小節的前半部分為二拍,後半部分為三拍,形成了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樂,全樂章呈現出昏暗、低迷的狀態。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節奏,卻又盪漾著一絲不安的空虛感(片段2)。
第三樂章 甚活潑的快板,G大調,4/4拍子,諧謔曲與進行曲混合而無發展部的奏鳴曲式。這一樂章的主要內容反映了人們四處奔忙、積極生活的景象,有人認為這一樂章體現出作者對過去的回憶。本樂章第一主題為諧謔曲式,輕快、活潑,與前兩個樂章的主題形成對比(片段3)。 樂章的第二主題很像義大利南部的一種民族舞蹈音樂——塔蘭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戰斗般的感覺,但這一主題在進行曲般的旋律中,並沒有明朗、快活的氣息,反而呈現出一種悲壯感。 這一主題旨在表現人類的苦惱爆發時,所發泄出的反抗力量(片段4)。 此部分略經擴展後,再次出現詼諧曲主題而達到高潮。緊接著進行曲主題再現,樂章的終結部便在進行曲主題片斷堆積的形態下強烈地結束。
第四樂章 終曲,哀傷的慢板,b小調,3/4拍,自由的三段體。 本樂章的主題極為沉鬱、晦暗(一般交響曲的終曲都是最為快速、壯麗的樂章,而本交響曲正相反,充分強調了「悲愴」的主題),悲傷的旋律在兩聲圓號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凄涼(片段5)。 本樂章在無限凄寂當中結束。這一樂章正如本交響曲的標題,描寫人生的哀傷、悲嘆和苦惱,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愴之美。
⑶ 悲愴交響樂的樂章賞析
對現實的憂傷、迷茫貫穿整部樂曲始終,但第四樂章中人生大風浪均已過去,精版疲力竭,而命運權仍舊無情和不可抗拒,愈加惆悵,悲痛欲絕。在發自肺腑的苦悶、奮起調動的激情之後,這里再一次的茫然無措:「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突出體現了朗所指出的柴科夫斯基的性格:「他的精神狀態與努力目標之間的猶豫不決,即使在他最成熟的作品中也具有這種特點。」
⑷ 急求悲愴奏鳴曲第二樂章賞析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c小調,極緩板,轉輝煌的快板,宏偉的奏鳴專曲式。開頭是一段相當屬長的充滿悲愴情緒的極緩板,後轉為快板,依舊悲愴的旋律中透露出一絲堅定。 重板的引子充滿古希臘式的悲劇氣氛,雄辯的語調具有巨人的氣概,絕無兒女情長似的纏綿悱惻,對命運的激憤之情和身處絕境卻剛毅不屈的氣度使聽者熱血沸騰。
第二樂章 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調,2/4拍子。本樂章是極為優雅的慢板音樂,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無詞歌曲。本樂章的主題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 它曾被現代輕音樂隊改編為輕音樂曲,成為通俗音樂中的精品。
第三樂章,快板,c小調,2/2拍子,迴旋奏鳴曲式。樂章主題與第一樂章主題動機有相通之處,優美的旋律中帶有欠穩定的游移情緒,似乎處於一種徘徊不定的心態之中。一開頭便是如雨珠傾瀉而下的連奏,主部主題洋溢著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歡笑的背後,是微微的不安和騷動。大調的副部主題雖然明朗,卻也以急速的運動暗示著心態的不穩定。插部以一種宣言式的堅定語調表達了真正堅強穩定的意志。這個樂章的好幾個段落都有貝多芬慣用的「簽名式」結尾,讓人領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瀟灑。
⑸ 鑒賞 第六悲愴交響曲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悲愴》賞析: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悲愴)
大約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間完成,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認為這部交響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傑作。本曲首演於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後,作者不幸染上霍亂,與世長辭。本曲終成為柴科夫斯基的「天鵝之歌」。
這首交響曲正如標題所示,強烈地表現出「悲愴」的情緒,這一點也就構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樂的特徵,如旋律的優美,形式的均衡,管弦樂法的精巧等優點,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證,因此本曲不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傑出的樂曲之一,也是古今交響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本交響曲旨在描寫人生的恐怖、絕望、失敗、滅亡等,充滿了悲觀的情緒,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樂觀情緒。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寫了人們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個永恆的真理——死亡是絕對的、無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歡樂都是轉瞬即逝的。作者所體現出的這類情緒,實際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國末期,俄羅斯人民處於一種被壓抑狀況下的真實心態。
本曲雖屬於標題音樂,但決不是針對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個人的感情描寫,只是以抽象手法表現人類共同具有的悲愴情緒而已。因此有的樂評家認為,本曲不應視為純粹的標題音樂。
全曲共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 慢板,轉不很快的快板,b小調,4/4拍子,奏鳴曲形式。序奏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虛的重音作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區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樂器則如嘆息般地繼續。樂曲自開始就籠罩在一種煩躁不安的陰沉氣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題快速而富節奏感地奏出,給人以苦惱、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後樂曲的速度旋即轉成行板,第二主題哀愁而美麗,有如暫時拋卻苦惱而沉入幻想中一般。本樂章的終結部十分柔美、溫和,旋律在平靜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謎一樣的結尾。
第二樂章 溫柔的快板,D大調,5/4拍子。自始自終 一貫單純的色彩,其構想似乎來自俄羅斯民謠。5/4拍子的分配方式為, 各小節的前半部分為二拍,後半部分為三拍,形成了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樂,全樂章呈現出昏暗、低迷的狀態。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節奏,卻又盪漾著一絲不安的空虛感
第三樂章 甚活潑的快板,G大調,4/4拍子,諧謔曲與進行曲混合而無發展部的奏鳴曲式。這一樂章的主要內容反映了人們四處奔忙、積極生活的景象,有人認為這一樂章體現出作者對過去的回憶。本樂章第一主題為諧謔曲式,輕快、活潑,與前兩個樂章的主題形成對比。
樂章的第二主題很像義大利南部的一種民族舞蹈音樂——塔蘭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戰斗般的感覺,但這一主題在進行曲般的旋律中,並沒有明朗、快活的氣息,反而呈現出一種悲壯感。 這一主題旨在表現人類的苦惱爆發時,所發泄出的反抗力量。
此部分略經擴展後,再次出現詼諧曲主題而達到高潮。緊接著進行曲主題再現,樂章的終結部便在進行曲主題片斷堆積的形態下強烈地結束。
第四樂章 終曲,哀傷的慢板,b小調,3/4拍,自由的三段體。 本樂章的主題極為沉鬱、晦暗(一般交響曲的終曲都是最為快速、壯麗的樂章,而本交響曲正相反,充分強調了「悲愴」的主題),悲傷的旋律在兩聲圓號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凄涼片段。
本樂章在無限凄寂當中結束。這一樂章正如本交響曲的標題,描寫人生的哀傷、悲嘆和苦惱,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愴之美。
⑹ 急求貝多芬的悲愴的音樂鑒賞
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Op.13, 這是達到了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因其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無論在內容、旋律和結構等諸多方面,都滲透著一種曰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這也是貝多芬等德國音樂家共有的特質。本曲的演奏技巧並不太難,因此被演奏的機會也非常之多,更是許多鋼琴初學者愛不釋手的曲目。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是第一首由他本人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關於"悲愴"這個辭匯,與貝多芬後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愴深刻的悲劇性生活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因為這畢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看「悲愴」的譜子時,發現譜子的開始處只記著Grave——重板,音樂中更多的是英雄氣概而非「悲愴」。而在聽到肯普夫、施納貝爾、巴克豪斯、巴倫波伊姆等人演奏的這首樂曲錄音時,我就更想探究這首氣勢磅礴的奏鳴曲何以會有一個與其音樂精神並不很符合的名字了。 原來,這個形容詞是貝多芬自己寫上去的。在這首作於1798—1799年間的標號為op.13的鋼琴奏鳴曲初版扉頁上,貝多芬寫著「Grande Sonata Pathetique」(悲愴大奏鳴曲)。在他的32部鋼琴奏鳴曲中,只有這一部和op.81a「告別」是由作曲家自己加上標題的。二十八、九歲的貝多芬,正值青春年華,事業蒸蒸曰上,為什麼要寫上這么一個標題呢?羅曼·羅蘭在他著名的《貝多芬傳》中回答了我的疑問:
「……然而痛苦已在叩門;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後就永遠不再退隱。1796年至1800年間,耳聾已開始它的酷刑。」1801年,貝多芬在給韋該勒的信上寫道:
「我過著一種悲慘的生活。兩年以來我躲避著一切交際,因為我不可能與人說話:我聾了。要是我干著別的職業,也許還可以,但在我的行當里,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敵人們又將怎麼說,他們的數目又是相當可觀!……在戲院里,我得坐在貼近樂隊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員的說話。……人家柔和地說話時,我勉強聽到一些,人家高聲叫喊時,我簡直痛苦難忍……我時常詛咒我的生命……普盧塔克 教我學習隱忍。我卻願和我的命運挑戰,只要可能;但有些時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憐的造物……隱忍!多傷心的避難所!然而這是我唯一的出路。」 「悲愴」奏鳴曲本身和這封信,揭示出了貝多芬的英雄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題目「悲愴」,隱藏著生命的磨難,流露出內心的痛苦。但音樂的本體,更多的是對不幸遭遇的「隱忍」,對命運的「挑戰」和抗爭,對現實的超越和升華,對理想的執著和堅定。
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可以說是完美的音樂典範————它是曰記式的生活狀態的反映,而貝多芬在他的音樂聲中告訴我們,他已超越了現實,擺脫了塵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勝利者。 有人曾將這首奏鳴曲與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比較,指出在這兩部作品中,存在著共同的「青春的哀傷感」。 可能人們是從這個標題出發,將它和當時德國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情緒相對應而作出這種結論的。確實,在歌德的 《少年維特之煩惱》中,在莫扎特的g小調第40交響曲中,都彌漫著類似的情緒。但貝多芬畢竟有其獨特的個性,實際上,他的作品中彌漫著的是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同時也彌漫著一種對無限、對理想的渴望。他已經超越了自己的肉體上和生活中的種種痛苦、恐懼、忍讓、敬畏,他感悟到了生命的升華。正如E·T·A·霍夫曼所說:「人的心在塵世之物中感悟超塵世之物。」
貝多芬在他的生活中感覺到了悲愴,感悟到了生命中自我的力量,他將這些寫進了這部奏鳴曲,用音樂把我們帶出生命的軀殼,導向那無垠的精神疆域,向我們的靈魂中灌注了英雄的理想和人格。
「我的王國是在天空。」
「我是替人類釀制醇醪的酒神。是我給人以酒神上至高的熱狂 「我們這些精神上無限而生命有限的人,就是為了痛苦和歡樂而生的。幾乎可以這樣說:最優秀的人物通過痛苦才能得到歡樂。」
貝多芬在自己的痛苦中培育出精純美麗的花朵,獻給世人,解救世人,造福世人,他是人類的英雄,人類的普羅米修斯。
⑺ 貝多芬悲愴第三樂章的曲式分析
第三樂章小調,4/4拍,快板的迴旋奏鳴曲式。這個樂章的主題與第一樂章的副部主題有些相似之處。它運用了大量的連線,彈奏時在各樂句樂段的結束處要適時地提起手腕,這樣既能表現出樂句樂段的結束又能讓手臂適時得到休息。第1小節??——17小節是整個樂章的主部主題,彈奏時右手的主旋律該連的要連接好,切分音重音要突出;雙手的節奏要均勻,不要忽快忽慢。裝飾音要彈得輕巧些,表達出作曲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第18小節——61小節為第一間插部。彈奏第19小節——20小節、第23小節——24小節時手腕要跟著轉起來,彈得輕巧連貫些。從第33小節開始,突強音在左右手交替,雙手要連接好,讓人感覺到作曲家不穩定的心態。第37小節——61小節是這個間插部的擴充,結束在c小調的屬七和弦上。第62小節——78小節是主部主題的完全再現,隨後轉入幽靜而柔和的第二個間插部主題。第98小節——106小節,左右手的音階斷音伴奏,增加了動力效果,把樂曲推向了高潮。第121小節——170小節是主部主題和第一間插部的變化再現。第129小節——132小節的主旋律換到左手聲部低音,具有男性的渾厚特點。從第134小節開始樂曲轉為C大調。第171小節——182小節是主部主題的第三次再現,第183小節開始是第一間插部的縮短變化再現,也是樂曲的尾聲。它漸漸地帶有激動的成份,充滿斗爭的力量,是音樂的另一個高潮。第189小節——192小節右手的第一、三拍重音和左手的第二、四拍要突出,形成對比。第193小節——198小節是貝多芬作品結束前常有的寫作方法,它的第二拍和第三拍上的sf要彈得很鮮明、果斷,表現出貝多芬決定以不停息的精神去斗爭的決心。樂曲的第203——206小節轉到降A大調上,彷彿是在思考人們應該怎樣去面對苦難,面對深淵。最後,樂曲結束在c小調上,它用堅定有力的主和弦給了自己一個肯定的、充滿信心的回答。
我的畢業論文。僅供參考。或者我有寫得不對的地方。歡迎討論。
⑻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作品賞析
作品:《b小調第六交響曲(悲愴)》
《悲愴》它是老柴生前自認為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傑作。
這首交響曲正如其標題所示,強烈地表現出「悲愴」的情緒,這一情緒貫穿了樂曲的始終。這部作品裡完美的體現了柴可夫斯基音樂的音樂美學觀,樂曲旋律優美,形式均衡,管弦樂手法精巧,具有憂郁的抒情性。因此這首《悲愴》也被譽為古今交響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與老柴之前的六部交響曲不同(雖然這部交響曲標號是第六號,但是在1885年,作者還寫過一部《曼弗雷德交響曲》,因此這部交響曲其實是第七部。)《悲愴》的音樂主旨是描寫人生的恐怖、絕望、失敗、滅亡等,充滿了悲觀的情緒,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樂觀情緒。
第一樂章 慢板,轉不很快的快板,採用奏鳴曲形式。序奏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虛的重音作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區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樂器則如嘆息般地繼續。樂曲自開始就籠罩在一種煩躁不安的陰沉氣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題快速而富節奏感地奏出,給人以苦惱、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後樂曲的速度旋即轉成行板,第二主題哀愁而美麗,有如暫時拋卻苦惱而沉入幻想中一般。樂章的終結部十分柔美、溫和,旋律在平靜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謎一樣的結尾。
第二樂章 溫柔的快板,自始自終一貫單純的色彩,其構想似乎來自俄羅斯民謠。音樂節奏不安定而稍快,全樂章呈現出昏暗、低迷的狀態。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節奏,卻又盪漾著一絲不安的空虛感。
第三樂章 甚活潑的快板,採用諧謔曲與進行曲混合而無發展部的奏鳴曲式。這一樂章的主要內容反映了人們四處奔忙、積極生活的景象,有人認為這一樂章體現出作者對過去的回憶。本樂章第一主題採用諧謔曲式,風格輕快、活潑,與前兩個樂章的主題形成對比。樂章的第二主題很像義大利南部的一種民族舞蹈音樂——塔蘭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戰斗般的感覺,但這一主題在進行曲般的旋律中,並沒有明朗、快活的氣息,反而呈現出一種悲壯感。這一主題旨在表現人類的苦惱爆發時,所發泄出的反抗力量。此部分略經擴展後,再次出現詼諧曲主題而達到高潮。緊接著進行曲主題再現,樂章的終結部便在進行曲主題片斷堆積的形態下強烈地結束。
第四樂章 終曲,哀傷的慢板,採用自由的三段體。樂章的主題極為沉鬱、晦暗,與一般交響曲的終曲多是最為快速、壯麗的樂章正好相反,這一安排更加充分的強調了「悲愴」的主題,悲傷的旋律在兩聲圓號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凄涼,在最終無限凄寂當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