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屈原賈生列傳名句

屈原賈生列傳名句

發布時間: 2021-02-02 01:05:52

『壹』 屈原賈生列傳重點句子或可以摘抄的句子,500字

1.於是絳侯抄周勃、灌嬰、東陽侯張相如以及御史大夫馮敬等人群起而攻之,對皇上說:「賈誼這個人,年紀輕輕,剛有點學問,就一心想把持大權,自作主張,將朝政搞得亂七八糟。
2.賈誼勸諫,認為國家禍患就要從此興起了。
3.後來看到賈誼的《吊屈原賦》,又奇怪屈原,以他那樣的才能,游說諸侯,哪個國家不能容納呢?但卻讓自己走上自殺這條路。

『貳』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翻譯

人人都覺得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

但凡天才,總是不免要面對內部與外部的危機

『叄』 屈原賈生列傳 句子翻譯

這是判斷句,直譯為「秦國是虎狼般的國家」,意譯為「秦國很有野心」

『肆』 屈原賈生列傳 字詞翻譯

窮 1:阻塞不通;抄2:不得志,不襲顯貴;3:生活困難;4:窮盡,完結;5:窮究,追究到底
信 1:艷宇真實;2:講信用;3:實在,的確;4:相信;5:信物;6:送信的人;7:音訊;8:副詞(隨意,隨便);9:shen 通「伸」,伸展
約 1:捆縛,套;2:約束,束縛;3:簡明,簡要;4:節儉;5:訂約,約定;6:大約
廉 1:廳堂的側邊;2:正直;3:不貪,廉潔;4:考察,查訪;5:價格低
微 1:隱蔽,藏匿;2:深奧,微妙;3:微小,輕微;4:稍微;5:地位低下,卑賤;6:衰敗,衰弱;7:如果不是,如果沒有

『伍』 翻譯幾個 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 中的句子

1.於是絳侯周勃、灌嬰、東陽侯張相如以及御史大夫馮敬等人群起而攻之,對皇上說內:容「賈誼這個人,年紀輕輕,剛有點學問,就一心想把持大權,自作主張,將朝政搞得亂七八糟。
2.賈誼勸諫,認為國家禍患就要從此興起了。
3.後來看到賈誼的《吊屈原賦》,又奇怪屈原,以他那樣的才能,游說諸侯,哪個國家不能容納呢?但卻讓自己走上自殺這條路。

『陸』 屈原列傳中的名句

  1. 關於抄敘述屈原賢能的名句——襲「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2. 對「離騷二字的闡述」——「離騷者,猶離憂也。」

  3. 對屈原《離騷》創作心理的推測——「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4. 司馬遷對《國風》、《小雅》、《離騷》的評價——「《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這是最經典的名句。

  5. 司馬遷對屈原《離騷》語言、思想的品評——「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柒』 關於屈原的名人名言

朕幼清以廉潔兮抄,身襲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於俗而蕪穢。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魂兮歸來!哀江南!
《招魂》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山鬼》
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湘君》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湘夫人》
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
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離騷》
離騷之中,句句名言。然汝所謂「屈原言之」,是為出乎屈原之口抑或是出自其文章?蓋屈原之名言。皆為屈原文章中之名句。若是關於屈原的名人名言。你可查閱一下司馬遷《史記》中屈原賈誼列傳中有許多關於的屈平的評論皆傳為千古名言。
如若想寫一篇有關屈原愛國的作文。可參照《漁夫》《國殤》兩篇作品。
小妹妹連一分都不捨得給。網上盪都沒有時間。

『捌』 屈原賈生列傳的說明與鑒賞

《屈原賈生列傳》是屈原、賈誼兩個人的傳記,他們雖然不是同時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處。他們都是才高氣盛,又都是因忠被貶,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學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馬遷才把他們同列於一篇。
對於屈原,作者先寫他的才能之高。他「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但也因此深受上官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進讒言使懷王疏遠屈原。屈原被貶之後,作者極力表現他忠君愛國的一腔熱血和滿懷赤誠,「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但屈原最終也沒能使懷王覺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蘭,慘遭放逐。
屈原被放逐之後,作者重點寫了他的死。上不能為國盡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壟畝,歸隱田園,「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一種偉大的、難得的孤獨,唯有堅強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所以屈原才表示:「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蠼乎!」就這樣,屈原懷抱沙石,沉江而死,實現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離騷》)的諾言,其正直剛烈堪稱千古之冠。
司馬遷對賈誼,則首先表現其才華過人,「是時賈生二十餘,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以為能,不及也」。漢文帝也非常欣賞他,一年之中破格提拔他為太中大夫。接著賈誼又提出了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行禮樂等革新主張,但卻遭到了周勃等老臣們的反對,他們攻擊賈誼「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而漢文帝又是這班老臣們所擁立,登位不久,權力未穩,也只有依從而已。所以就把賈誼貶到長沙,任長沙王太傅。
賈誼到長沙之後,作者重點寫其鬱郁不快的情懷,而在表現時,又大多借賈誼自己的辭賦來直接抒發,如其《吊屈原賦》雲:「斡棄周鼎兮寶康瓠,騰駕罷牛兮驂蹇驢,驥垂兩耳兮服鹽車。章甫薦屨兮,漸不可久。嗟苦先生兮,獨離此咎!」這哪裡是獨吊屈原,賈誼亦何嘗不是如此,不然的話,他又怎能年紀輕輕就憂郁而死呢?
本文最大的特點是作者筆端飽含感情,行文幽抑哀惋。正如作者所雲:「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可見作者是在這種悲慨的感情中寫下本篇的,並將此情寄之筆端。而司馬遷自己也同樣是才高氣盛,因忠而遭受不幸,所以他表面上寫屈原、賈誼,實際上也在寫他自己,他在《報任安書》中寫道:「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詩三百篇》大氐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也正是由於作者把自己悲憤不平之感傾注在本傳上,才使得本篇有了不同於其他人物傳記的特色,這就是一邊敘事,一邊議論抒情。如本傳開頭兩個自然段是敘事,但講到屈原被疏之後,作者忍耐不住開始一大段議論抒情,對屈原人格,對《離騷》精神的評論,都是非常准確的,如「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這可以說是切中肯綮之語。
另外,本篇在寫作上確實又繼承了《離騷》的抒情傳統,正如清人陳劉熙載所雲:「學《離騷》得其情者太史公,得其辭者為司馬長卿。」又雲:「太史公文,兼括六藝百家之旨。第論其惻怛之情,抑揚之致,則得之於《詩三百篇》及《離騷》者居多。」(《藝概·文概》)而縱觀本篇,更是如此。

『玖』 《李將軍列傳》《項羽本紀》《屈原賈生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名句

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評論了中華文化的一種獨特現象。「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說人在窮途之時,會呼天,受傷害疼痛時會呼父母。後韓愈也有相似記述。
這「呼天」現象是中國文化的一種體現,中國人自古是敬天的,《論語·季氏》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言。「天」始終是中國人心中的至高主宰,也許百姓說不清原因,但正人君子心中始終是有「天」概念的。
《史記 李將軍列傳》中的名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中的名句: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史記·項羽本紀)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史記·滑稽列傳)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史記·張儀列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史記·太史公自序)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史記·高祖本紀)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 (史記·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史記·報任少卿書)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史記·淮陰侯 列傳)

『拾』 文言文鑒賞《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

《屈原賈生列傳》是屈原、賈誼兩個人的傳記,他們雖然不是同時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處。他們都是才高氣盛,又都是因忠被貶,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學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馬遷才把他們同列於一篇。
對於屈原,作者先寫他的才能之高。他「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但也因此深受上官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進讒言使懷王疏遠屈原。屈原被貶之後,作者極力表現他忠君愛國的一腔熱血和滿懷赤誠,「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但屈原最終也沒能使懷王覺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蘭,慘遭放逐。
屈原被放逐之後,作者重點寫了他的死。上不能為國盡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壟畝,歸隱田園,「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一種偉大的、難得的孤獨,唯有堅強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所以屈原才表示:「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蠼乎!」就這樣,屈原懷抱沙石,沉江而死,實現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離騷》)的諾言,其正直剛烈堪稱千古之冠。
司馬遷對賈誼,則首先表現其才華過人,「是時賈生二十餘,最為少。每詔令人,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以為能,不及也」。漢文帝也非常欣賞他,一年之中破格提拔他為太中大夫。接著賈誼又提出了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行禮樂等革新主張,但卻遭到了周勃等老臣們的反對,他們攻擊賈誼「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而漢文帝又是這班老臣們所擁立,登位不久,權力未穩,也只有依從而已。所以就把賈誼貶到長沙,任長沙王太傅。
賈誼到長沙之後,作者重點寫其鬱郁不快的情懷,而在表現時,又大多借賈誼自己的辭賦來直接抒發,如其《吊屈原賦》雲:「斡棄周鼎兮寶康瓠,騰駕罷牛兮驂蹇驢,驥垂兩耳兮服鹽車。章甫薦屨兮,漸不可久。嗟苦先生兮,獨離此咎!」這哪裡是獨吊屈原,賈誼亦何嘗不是如此,不然的話,他又怎能年紀輕輕就憂郁而死呢?
本傳最大的特點是作者筆端飽含感情,行文幽抑哀惋。正如作者所雲:「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可見作者是在這種悲慨的感情中寫下本篇的,並將此情寄之筆端。而司馬遷自己也同樣是才高氣盛,因忠而遭受不幸,所以他表面上寫屈原、賈誼,實際上也在寫他自己,他在《報任安書》中寫道:「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詩三百篇》大氐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也正是由於作者把自己悲憤不平之感傾注在本傳上,才使得本篇有了不同於其他人物傳記的特色,這就是一邊敘事,一邊議論抒情。如本傳開頭兩個自然段是敘事,但講到屈原被疏之後,作者忍耐不住開始一大段議論抒情,對屈原人格,對《離騷》精神的評論,都是非常准確的,如「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這可以說是切中肯綮之語。
另外,本篇在寫作上確實又繼承了《離騷》的抒情傳統,正如清人陳劉熙載所雲:「學《離騷》得其情者太史公,得其辭者為司馬長卿。」又雲:「太史公文,兼括六藝百家之旨。第論其惻怛之情,抑揚之致,則得之於《詩三百篇》及《離騷》者居多。」(《藝概·文概》)而縱觀本篇,更是如此。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