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曹丕賞析
『壹』 曹丕《燕歌行》
燕歌行成功地描來寫了自一位婦女在不眠的秋夜思念淹留他鄉丈夫的情態,情思委曲,深婉感人。
原詩: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該詩是曹丕自創的擬燕地歌曲,是現存較早的、比較完整、成熟的七言詩。體現了曹丕是個清俊流暢的風格。
詩中兩處引用:
1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楚辭·九辨》:「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2 夜未央:夜尚未盡。《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文本藝術分析:
文章前三句借寫秋景以抒離別與懷遠之情。接下來三句寫的是女主角(思婦)想像她的丈夫在外面思念故鄉的情景。是心理描寫。在後面三句描寫她在家中的生活,也是表現她的悲傷、思念之情,突顯其寂寞心情,也同時反映了她對丈夫的愛。在然後兩句寫的是她撫琴抒懷。同樣是表現一種思念、寂寞、悲傷。最後四句是她仰望星空,卻看到牛郎織女天各一方。
『貳』 從燕歌行解析曹丕人物形象
詩歌在描述思婦的內心活動時,筆法極盡曲折之妙。 比如,
先是寫丈夫「思歸戀故內鄉」;繼而設想他容為何「淹留寄他方」,遲遲不歸;再轉為寫自己「憂來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過活;苦悶極了,想借琴歌排遣,卻
又「短歌微吟不能長」,只好望月興嘆了。如此娓娓敘來,幾經掩抑往復,寫出了這位女子內心不絕如縷的柔情。
『叄』 曹丕《燕歌行》主題,藝術特色,意義價值是神馬啊。(>﹏<)明天要考試誒,幫個忙噻(≧∇≦)
同學你上的什麼學啊考試還考二丕子……讓我先為你掬一把同情淚。
首先我們區分一下燕歌行其一和其二啊。一般來說題目都問的其一吧……
其一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其二
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
鬱陶思君未敢言,寄聲浮雲往不還。
涕零雨面毀容顏,誰能懷憂獨不嘆?
展詩清歌聊自寬,樂往哀來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戶步東西,仰看星月觀雲間。
飛鶬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能存。
主題:
都是寫婦女秋思,說得更簡單一點兒,是閨怨詩
藝術特色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其一:這首詩突出的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的巧妙交融。 詩歌的開頭展示了一幅秋色圖:秋風蕭瑟, 草木零落, 白露為霜,候鳥南飛……。這蕭條的景色牽出思婦的懷人之情,映照出她內心的寂寞;最後幾句以清冷的月色來渲染深閨的寂寞,以牽牛星與織女星的「限河梁」來表現思婦的哀怒,都獲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詩歌在描述思婦的內心活動時,筆法極盡曲折之妙。 比如, 先是寫丈夫「思歸戀故鄉」;繼而設想他為何「淹留寄他方」,遲遲不歸;再轉為寫自己「憂來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過活;苦悶極了,想借琴歌排遣,卻又「短歌微吟不能長」,只好望月興嘆了。如此娓娓敘來,幾經掩抑往復,寫出了這位女子內心不絕如縷的柔情。
意義價值:
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詩。全詩句句押韻,為鮑照等人的七言詩創作,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燕歌行》二首在七言詩的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這也是我們應該知道的。《詩經》基本是四言體,偶爾也出個七言句子,但為數甚少。《楚辭》是楚歌體,有七言句,但大多數都帶有「兮」字,與七言詩句子的格式韻味不同。漢代樂府中有一部分雜言體,如《戰城南》、《東門行》等,其中有一部分七言句,這些對於七言詩的發展顯然是有促進的,但七言句在那些作品中還不是主體。兩漢四百年間,全篇由七言構成的作品今天被人們提到的有兩首,第一首是漢武帝時的君臣聯句,即所謂《柏梁台詩》。這首詩出於後代小說,漏洞甚多,原不可信,而且生編硬湊,堆砌敷衍,也完全沒有什麼詩味。第二首是張衡的《四愁詩》。詩味很濃,但張衡這四首詩每首的第一句還都帶著一個「兮」字,還拖著一個楚歌的尾巴。因此,真正擺脫了楚歌形式的羈絆,使七言形式宣告獨立的作品就不能不說是曹丕的這兩首《燕歌行》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曹丕學習漢代樂府,學習前人詩歌,在形式上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燕歌行》句句壓韻,而且都是平聲,格調清麗宛轉,這是七言古詩發展的一個階段。晉宋作家模寫七言,還照此繼續走了相當長的一段路。後來又經過南朝鮑照、蕭繹、庾信等人的努力,到唐代盧照鄰、駱賓王那種隔句用韻、平仄相押的鴻篇巨制出現的時候,那時七言古詩就又進入一個更新的發展階段了。可見,曹丕的開創之功是不能掩沒的。
『肆』 曹丕《燕歌行》翻譯
一、譯文
其一
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辭歸,天鵝南飛。思念出外遠游的良人啊,我肝腸寸斷。 思慮沖沖,懷念故鄉。君為何故,淹留他方。 賤妾孤零零的空守閨房,憂愁的時候思念君子不能忘懷。
不知不覺中珠淚下落,打濕了我的衣裳。 拿過古琴,撥弄琴弦卻發出絲絲哀怨。短歌輕吟,似續還斷。 皎潔的月光照著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憂心不寐夜漫長。 牽牛織女遠遠的互相觀望,你們究竟有什麼罪過,被天河阻擋。
其二
分手之日容易,豈料相見之日如此難,山長路遠,天各一方。想念他以致憂思聚集,卻不敢說出口,為解相思之情,想托飄盪之浮雲寄去問訊的書信,但浮雲一去而不見蹤影。整日以淚洗面,使得自己的容顏很快老去。
百憂在心,誰能不獨自感嘆!唯有淺吟低唱懷人幽思的《燕歌行》來聊自寬解一下,可是歡愉難久,憂戚繼之。夜深了,憂思煎熬難以入眠,只有披衣出去,徘徊於中庭。抬頭看雲間星繞月明,然而人卻沒有團圓。可憐晨霧中飛鴿發出陣陣鳴叫聲,留戀徘徊不能慰存。
二、原文
其一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其二
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
鬱陶思君未敢言,寄聲浮雲往不還。
涕零雨面毀形顏,誰能懷憂獨不嘆。
展詩清歌仰自寬,樂往哀來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戶步東西。
仰看星月觀雲間,飛鴿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能存。
三、出處
《魏文帝集》·《燕歌行二首》
(4)燕歌行曹丕賞析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燕是西周以至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名,轄地約當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遼寧西南部等一帶地區。這里是漢族和北部少數民族接界的地帶,秦漢以來經常發生戰爭,因此歷年統治者都要派重兵到這里戍守。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伐烏桓的戰爭,就發生在這古燕國的北部今遼寧省興城一帶。反映這個地區戰爭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骨相撐拄」的民歌,到漢代更有了著名的《飲馬長城窟》。
曹丕的《燕歌行》從思想內容上說就是對這種文學作品的繼承與發展。郭茂倩《樂府詩集》引《樂府解題》說:「魏文帝『秋風』『別日』二曲言時序遷換,行役不歸,婦人怨曠無所訴也。」又引《樂府廣題》說:「燕,地名也。言良人從役於燕,而為此曲。」《燕歌行》不見古辭,這個曲調可能就創始於曹丕。
作品反映的是秦漢以來四百年間的歷史現象,同時也是他所親處的建安時期的社會現實。
二、作品賞析
作品表現的思想並不復雜,題材也不算特別新鮮,但是曹丕作為一個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能關心這樣一種涉及千家萬戶的事情,而在詩中寄予了如此深刻的同情,這是很可貴的。在藝術上他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繪得淋漓盡致,她雍容矜重,熾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莊。
三、作者簡介
曹丕(187-226),即曹魏高祖文皇帝,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與卞夫人的長子。
文武雙全,善騎射,好擊劍,博覽古今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曹操逝世後,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後曹丕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統治。
他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設置。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伍』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年代:魏晉
作者:曹丕
作品:燕歌行
內容: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版
群燕辭權歸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
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搖踵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作品注釋
注釋:
中國第一首工整的七言詩。
『陸』 燕歌行 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
何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譯文
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辭歸,天鵝南飛。思念出外遠游的良人啊,我肝腸寸斷。
思慮沖沖,懷念故鄉。君為何故,淹留他方。
賤妾孤零零的空守閨房,憂愁的時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懷。不知不覺中珠淚下落,打濕了我的衣裳。
拿過古琴,撥弄琴弦卻發出絲絲哀怨。短歌輕吟,似續還斷。
那皎潔的月光啊照著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憂心不寐夜漫長。
牽牛織女啊遠遠的互相觀望,你們究竟有什麼罪過,被天河阻擋。
簡評
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詩。它敘述了一位女子對丈夫的思念。筆致委婉,語言清麗,感情纏綿。這首詩突出的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的巧妙交融。
詩歌的開頭展示了一幅秋色圖:秋風蕭瑟, 草木零落, 白露為霜,候鳥南飛……。這蕭條的景色牽出思婦的懷人之情,映照出她內心的寂寞;最後幾句以清冷的月色來渲染深閨的寂寞,以牽牛星與織女星的「限河梁」來表現思婦的哀怒,都獲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詩歌在描述思婦的內心活動時,筆法極盡曲折之妙。 比如, 先是寫丈夫「思歸戀故鄉」;繼而設想他為何「淹留寄他方」,遲遲不歸;再轉為寫自己「憂來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過活;苦悶極了,想借琴歌排遣,卻又「短歌微吟不能長」,只好望月興嘆了。如此娓娓敘來,幾經掩抑往復,寫出了這位女子內心不絕如縷的柔情。
這首詩仿柏梁體,句句用韻,於平線的節奏中見搖曳之態。王夫之稱此詩「傾情,傾度,傾聲,古今無兩」,雖是溢美之辭;但此詩實為疊韻歌行之祖,對後世七言歌行的創作有很大影響。
鑒賞
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於《相和歌》中的《平調曲》,它和《齊謳行》、《吳趨行》相類,都是反映各自地區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區音樂特點的曲調。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名,轄地約當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遼寧西南部等一帶地區。這里是漢族和北部少數民族接界的地帶,秦漢以來經常發生戰爭,因此歷年統治者都要派重兵到這里戍守,當然那些與此相應的築城、轉輸等各種搖役也就特別多了。拿最近的事實說,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烏桓的戰爭,就發生在這古燕國的北部今遼寧省興城一帶。反映這個地區戰爭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骨相撐拄」的民歌,到漢代更有了著名的《飲馬長城窟》。曹丕的《燕歌行》從思想內容上說就是對這種文學作品的繼承與發展。郭茂倩《樂府詩集》引《樂府解題》說:「魏文帝『秋風』『別日』二曲言時序遷換,行役不歸,婦人怨曠無所訴也。」又引《樂府廣題》說:「燕,地名也。言良人從役於燕,而為此曲。」這樣來理解作品的內容是正確的。《燕歌行》不見古辭,這個曲調可能就創始於曹丕。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漢以來四百年間的歷史現象,同時也是他所親處的建安時期的社會現實,表現了作者對下層人民疾苦的關心與同情。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開頭三句寫出了一片深秋的肅殺情景,為女主人公的出場作了准備。這里的形象有視覺的,有聽覺的,有感覺的,它給人一種空曠、寂寞、衰落的感受。這種景和即將出場的女主人公的內心之情是一致的。這三句雖然還只是寫景,還沒有正面言情,可是我們已經感覺到情滿於紙了。這種借寫秋景以抒離別與懷遠之情的方法,中國是有傳統的。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高臨水兮送將歸。」漢武帝的《秋風辭》說:「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從這里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燕歌行》與它們思想感情上的連續性,而且還可以看到其中語言詞彙上的直接襲用。但是這些到了曹丕筆下,卻一切又都成為具有他個人獨特思想面貌,獨特藝術風格的東西了。這點我們後面再說。
「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在前面已經描寫過的那個肅殺的秋風秋夜的場景上,我們的女主人公登台了:她愁雲滿面,孤寂而又深情地望著遠方自言自語,她說:你離家已經這樣久了,我思念你思念得柔腸寸斷。我也可以想像得出你每天那種傷心失意的思念故鄉的情景,可是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你這樣長久地留在外面而不回來呢?慊慊(qiānqiān):失意不平的樣子。「慊慊思歸戀故鄉」是女主人公在想像她的丈夫在外面思念故鄉的情景。這種寫法是巧妙的,也是具體、細致的。一個人思念另一個人,其思想活動總有具體內容,或者回憶過去在一起的時光,或者憧憬日後見面的歡樂,或者關心牽掛對方目下在外邊的生活,想像著他現在正在做什麼,如此等等。這種借寫被思念人的活動以突出思念者感情急切深沉的方法,早在《詩經》中就有,到了宋人柳永筆下更有所謂「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那就更加精采了。這種寫法的好處是翻進一層,使人更加感到曲折、細致、具體。淹留:久留。「君何淹留寄他方?」這里有期待,有疑慮,同時也包含著無限的懸心。是什麼原因使你至今還不能回來呢?是因為修築繁忙?是因為戰事緊急?是因為你生病了?受傷了?還是……那簡直更不能想了。看,女主人公的心思多麼沉重啊!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煢煢(qióngqióng):孤單,孤獨寂寞的樣子。不敢:謹虛客氣的說法,實指不能、不會。這三句描寫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她獨守空房,整天以思夫為事,常常淚落沾衣。這一方面表現了她生活上的孤苦無依和精神上的寂寞無聊;另一方面又表現了女主人公對她丈夫的無限忠誠與熱愛。她的生活盡管這樣凄涼孤苦,但是她除了想念丈夫,除了盼望著他的早日回歸外,別無任何要求。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援:引,拿過來。清商:東漢以來在民間曲調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樂調,以悲惋凄清為其特色。短歌:調類名,漢樂府有長歌行、短歌行,是根據「歌聲有長短」(《樂府詩集》語)來區分的,大概是長歌多表現慷慨激昂的情懷,短歌多表現低回哀傷的思緒。女主人公在這秋月秋風的夜晚,愁懷難釋,她取過瑤琴想彈一支清商曲,以遙寄自己難以言表的衷情,但是口中吟出的都是急促哀怨的短調,總也唱不成一曲柔曼動聽的長歌。《禮記·樂記》雲:「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女主人公寂寞憂傷到了極點,即使她想彈別樣的曲調,又怎麼能彈得成呢?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女主人公傷心凄苦地懷念遠人,她時而臨風浩嘆,時而撫琴低吟,旁徨徙倚,不知過了多久。月光透過簾櫳照在她空盪盪的床上,她抬頭仰望碧空,見銀河已經西轉,她這時才知道夜已經很深了。「夜未央」,在這里有兩層含意,一層是說夜正深沉,我們的女主人公何時才能捱過這凄涼的漫漫長夜啊!另一層是象徵的,是說戰爭和徭役無窮無盡,我們女主人公的這種人生苦難,就如同這漫漫黑夜,還長得很,還看不到個盡頭呢!面對著這沉沉的夜空,仰望著這耿耿的星河,品味著這苦痛的人生,作為一個弱女子,我們的女主人公她又有什麼辦法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這時,她的眼睛忽然落在了銀河兩側的那幾顆亮星上:啊!牛郎織女,我可憐的苦命的夥伴,你們到底有什麼罪過才叫人家把你們這樣地隔斷在銀河兩邊呢?牽牛、織女分別是天鷹和天琴星座的主星,這兩顆星很早以來就被我國古代人民傳說成一對受迫害,不能團聚的夫妻,這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事情。女主人公對牽牛織女所說的這兩句如憤如怨,如惑如痴的話,既是對天上雙星說的,也是對自己說的,同時也是對和自己命運相同的千百萬被迫分離、不能團聚的男男女女們說的。這個聲音是一種強烈的呼籲,是一種悲涼的控訴,是一種憤怒的抗議,它彷彿是響徹了當時的蒼穹,而且在以後近兩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年年月月、時時刻刻都還可以聽到它的響亮的回聲。這樣語涉雙關,言有盡而餘味無窮,低回而又響亮的結尾,是十分精採的。
作品表現的思想並不復雜,題材也不算特別新鮮,但是曹丕作為一個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能關心這樣一種涉及千家萬戶的事情,而在詩中寄予了如此深刻的同情,這是很可貴的。在藝術上他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繪得淋漓盡致,她雍容矜重,熾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莊。作品把寫景抒情、寫人敘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種自言自語,巧妙地融為一體,構成了一種千回百轉、凄涼哀怨的風格。它的辭藻華美,也襲用了許多前人的東西,但這一切又象是完全出之於無心,而不帶任何雕琢的痕跡。這是《燕歌行》的特點,也是曹丕詩歌區別於建安其他詩人的典型特徵。曹丕是個政治家,但從他的作品中往往看不到其父曹操那種慷慨激揚以天下為己任的氣概,也找不到其弟曹植那種積極上進志欲報效國家的思想。在他那裡總象是有一種訴說不完的凄苦哀怨之情,而且他的言事抒情又常常愛用婦女的口吻,因此明代鍾惺說他的詩「婉孌細秀,有公子氣,有文人氣」(《古詩歸》)。清代陳祚明說他的詩「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動盻無非可憐之緒」(《采菽堂古詩選》)。《燕歌行》可以說是最能代表曹丕這種思想和藝術風格特徵的作品。前人對這兩首詩的評價是很高的,清代吳淇說:「風調極其蒼涼,百十二字,首尾一筆不斷,中間卻具千曲百折,真傑構也。」(《六朝選詩定論》)王夫之說:「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姜齋詩話》)
《燕歌行》二首在七言詩的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這也是我們應該知道的。《詩經》基本是四言體,偶爾也出個七言句子,但為數甚少。《楚辭》是楚歌體,有七言句,但大多數都帶有「兮」字,與七言詩句子的格式韻味不同。漢代樂府中有一部分雜言體,如《戰城南》、《東門行》等,其中有一部分七言句,這些對於七言詩的發展顯然是有促進的,但七言句在那些作品中還不是主體。兩漢四百年間,全篇由七言構成的作品今天被人們提到的有兩首,第一首是漢武帝時的君臣聯句,即所謂《柏梁台詩》。這首詩出於後代小說,漏洞甚多,原不可信,而且生編硬湊,堆砌敷衍,也完全沒有什麼詩味。第二首是張衡的《四愁詩》。詩味很濃,但張衡這四首詩每首的第一句還都帶著一個「兮」字,還拖著一個楚歌的尾巴。因此,真正擺脫了楚歌形式的羈絆,使七言形式宣告獨立的作品就不能不說是曹丕的這兩首《燕歌行》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曹丕學習漢代樂府,學習前人詩歌,在形式上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燕歌行》句句壓韻,而且都是平聲,格調清麗宛轉,這是七言古詩發展的一個階段。晉宋作家模寫七言,還照此繼續走了相當長的一段路。後來又經過南朝鮑照、蕭繹、庾信等人的努力,到唐代盧照鄰、駱賓王那種隔句用韻、平仄相押的鴻篇巨制出現的時候,那時七言古詩就又進入一個更新的發展階段了。可見,曹丕的開創之功是不能掩沒的。
『柒』 急需要曹丕<燕歌行>的賞析
賞析:
秋風一日涼一日,閨中少婦的心比這秋夜還要冰涼。西窗的明月皎潔版可人,可是她卻輾轉難權眠,坐卧無定。無聊無奈之中,忽爾以手支頤,忽爾輕彈一支思念的曲子。都是那遠方的徵人惹得自己這般牽腸掛肚,可憐的人兒,你在他鄉一切安好?寂這無情的冷月和秋風一直陪著我渡過溫長的無眠之夜吧。全詩哀婉纏綿,或許詩人此刻也正是這種心境罷。
『捌』 曹丕的《燕歌行》內容
【原文】
秋風蕭瑟天氣涼,①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游多思腸,②
慊慊思歸戀故鄉,③
君何淹留寄他方?④
賤妾煢煢守空房,⑤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⑥
援琴鳴弦發清商,⑦
短歌微吟不能長,⑧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⑨
牽牛織女遙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⑩
【注釋】①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② 思腸:愁腸。
③ 慊慊(qiànqiàn):不滿意。
④ 淹:滯留。淹留:久留。寄:寄身,旅居。
⑤ 煢煢(qióngqióng):孤獨的樣子。
⑥ 沾:浸濕。
⑦ 援:取,拿過來。鳴:撥響,使動用法。清商:琴弦有四調,即慢宮、慢角、緊羽、清商,商調清而急促,多表現幽怨之情。
⑧ 短歌:古以長歌、短歌表示歌聲的長短。長歌高昂激烈,短歌急促低微。
⑨ 星漢:銀河。央:盡,完了,多用於否定句中。
⑩ 爾:你們,指牛郎、織女。獨:副詞,加強詰問語氣。限:阻隔。梁:橋。河梁:此處偏指「河」,即銀河。
【詩大意】
秋風蕭瑟,天氣轉涼,
草木的葉子紛紛飄落,白露已然變成寒霜,
燕子和大雁也成群結隊地飛向南方。
思想你遠游異鄉滿腹愁腸,
不願旅居在外總想回歸故鄉。
那你為什麼還久久地留在他方?
我孤苦寂寞獨守空房,
憂上心來思念你不能忘懷,
不知不覺淚水已打濕了我的衣裳。
取過琴彈起一曲清商悲音,
伴著琴唱出的是低微的短歌,
(琴聲也排遣不了我的滿懷憂傷,)
陪伴我的只有床上明亮的月光。
(抬起頭望星空,)
只見銀河轉西,長夜漫漫,
牛郎織女在兩岸望眼欲穿,
——你們倒是有什麼罪過呀,
為什麼被分隔在銀河兩邊!
【賞析】
曹丕,三曹之一,建安文學的重要作家,善於學習樂府民歌的表現形式,內容多抒寫遊子思婦的離愁別恨,感情細膩,委婉纏綿,語言淺顯,清麗自然。
燕歌行》為樂府舊題。燕是北方邊地,歷來征戍不絕,使得親人離別,不能團聚,所以《燕歌行》大都用來寫離別之情。曹丕的《燕歌行》共二首,通常指其第一首,即本詩。本詩被公認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在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同時,它本身就有著很高的藝術水平,是曹丕的代表作。
本詩寫了一位思婦思念遠游在外的丈夫的心理活動,委婉曲折,如泣如訴,可說是用人物自己的口吻寫的一篇內心獨白。全詩十五句,按其感情脈絡和心理變化,可分為五個層次,即感秋——盼歸——思君——遣愁——恨天。
一(1、2、3)感秋。從物候的變化寫秋的來臨,即分別從天氣候、植物候、動物候幾個方面寫秋風寒霜、葉落雁歸,描繪出一幅肅殺、凄清的秋景圖,既點明了時令,描寫了環境,又渲染了氣氛,為全詩奠定了憂郁、悲涼的感情基調。這種感物起興的開頭方式帶有鮮明的民歌特點。
二(4、5、6)盼歸。緊承上一層,寫盼望丈夫歸來的急切心情,點明抒情主題。然而不直抒胸臆,卻先宕開一筆,從對方反寫遊子懷鄉,惆悵思歸。這樣寫,既表明思念是雙方共同的心願,豐富了詩的內容,又變換了抒情角度,使行文有了波瀾。這是古詩詞中常見的一種抒情方式,大家熟知的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後二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借想像兄弟登高思念自己,實寫自己「倍思親」之情;又如柳永《八聲甘州》中「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一句,設想佳人閨情,以寫自己的思念。此處亦然,明寫丈夫戀鄉思歸,實寫自己一日三秋的盼歸之情。末句順勢責問:「為何你滯留外鄉,遲遲不歸呀?」嗔怪中表達出情深意切,愛恨交集,因愛生恨,因思生怨的復雜心理。
三(7、8、9)思君。由上層寫對方轉寫自身,極寫自己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把忠貞不渝又百無聊賴,滿腹思念卻無處訴說的愁苦、凄楚、憂郁、幽怨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凄婉動人。其中,「空」字,當然不是說家徒四壁,而是暗示:沒有心上人在,所有的一切都成了虛無,沒了意義。「不覺淚下沾衣裳」是一個極富表現力的細節,「淚」是思的外在表現,「淚下」而「不覺」,正是動情之處。「沾衣裳」則突出了相思之苦,憂愁之深。這一句活畫出那種只有自悲自嘆,黯然垂淚的無奈情形,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
四(10、11、12)遣愁。這種悲苦的心情實在難以承受,無奈之中,拿過琴彈起一支琴曲,這不是一般歡娛時的消遣,而是極度悲愁而又無以消解時的排遣。言為心聲,曲亦為心聲,所以此情此境,彈唱的也只能是哀怨低回的商調短歌,而不是高昂歡暢的長歌。琴聲與心聲交相感應,心聲即琴聲,琴聲亦即心聲。然而遣愁的結果卻是愁思難消--「明月皎皎照我床」一句營造出一片清冷、空寂的氛圍,表現了思婦惆悵、寂寞的心情,既是寫景,又是暗示借琴遣愁的結果。這句詩從《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化出,隱含其下句「憂愁不能寐」的意思,只是更含蓄了。
五(13、14、15)恨天。承上層,由室內月光寫到室外星空,由星空寫到銀河,由銀河自然地到隔河相望的牛郎、織女。牛郎、織女彼此相愛卻被分隔銀河兩岸,每年只能在七夕相聚一次,這是一個婦孺皆知的浪漫而凄美的神話愛情故事。思婦借牛女以自比,隻字不提自身,卻處處對應自身:寫牛女的鍾情,就是寫自己的相思;慨嘆牛女不能相會,就是慨嘆自己夫婦不能團聚;說牛、女無罪受罰,其實也就是控訴上天的不公和自身的不幸。這一層,綜合運用類比和反詰的方式,含蓄婉曲,意味深長。
以上五個層次,張弛有致,層次分明,脈胳清晰,轉接自然順暢。全詩一再變換抒情角度,運用賦、比、興多種表現手法,綜合環境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行動描寫等方法,從各個側面反復渲染思婦的情緒,表達充分而不給人重復堆砌之感,不愧為我國文學史上的一篇精品。
『玖』 如何賞析《燕歌行》這首詩
《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於《相和歌》中的《平調曲》,這個曲調以前沒有過記載,因此據說就是曹丕開創的。曹丕的《燕歌行》是寫婦女秋思,後人多學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調做閨怨詩。
曹丕作為一個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能關心這樣一種涉及千家萬戶的事情,而在詩中寄予了如此深刻的同情,這是很可貴的。在藝術上他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繪得淋漓盡致,她雍容矜重,熾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莊。作品把寫景抒情、寫人敘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種自言自語,巧妙地融為一體,構成了一種千回百轉、凄涼哀怨的風格。
『拾』 求曹丕的《燕歌行》鑒賞
這是一首樂府歌辭。《燕歌行》屬樂府《相和歌平調曲》。「燕」是地名,三國時即現在的北京地區。這個曲調大都用來寫徵人或遊子思婦的離別之情。這首詩以思婦的口氣寫秋夜獨居的凄涼之感,並抒發對異鄉寄游的夫君的思念之情。篇末借用牛郎、織女的傳說,賦予個人情感以神話的美麗。
這首文人樂府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詩。它表達的情感纏綿悱惻,描寫細膩,語言淺近清麗,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