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定風波李珣賞析

定風波李珣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01 13:44:36

❶ 李珣《定風波》賞析

這首詞表達了詩人歸隱山水,忘懷世俗名利,厭倦官場,做一個超凡回脫俗的隱士的情懷。這答首詞開篇就點明「志在煙霞」,中間透露不見市中求利和朝中求官的人,結尾以 「荷衣蕙帶」的裝束表現高潔的品格。作用: ①雲舒捲自如,漂浮自由;水隨勢奔流,不受約束,它們讓詩人感受到徹底的自由。②雲霞的絢麗、水的清澈浩渺可以展現大自然的美好,讓詩人感到愉快。

❷ 蘇軾的定風波賞析及寫作背景

此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朴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景,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

上片著眼於雨中,下片著眼於雨後,全詞體現出一個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脫之道,篇幅雖短,但意境深邃,內蘊豐富,詮釋著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現著作者的精神追求。

創作背景

這首記事抒懷之詞作於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當時是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詞人與朋友春日出遊,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

(2)定風波李珣賞析擴展閱讀:

作品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白話譯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要害怕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何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披一蓑衣任憑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首來程風雨瀟瀟的情景,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❸ 《定風波》賞析

賞析

1、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

2、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發。

3、「竹杖芒鞋輕勝馬」,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4、以上數句,表現出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

5、過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雨過天晴的景象。這幾句既與上片所寫風雨對應,又為下文所發人生感慨作鋪墊。

(3)定風波李珣賞析擴展閱讀

1、作品原文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白話翻譯

不要害怕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何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披一蓑衣任憑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首來程風雨瀟瀟的情景,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參考資料

網路-定風波

❹ 定風波李珣詩歌鑒賞題答案運用了什麼手法,表現了女主人公什麼樣的情感

(4分)作者運用對比、比喻的修辭手法

(2分)

通過少日逢春的狂態反襯老去逢春的傷感,抒發了人生已老而無可奈何的孤寂的心境(2分).

❺ 定風波李珣(志在煙霞慕隱淪)賞析 意思

這首詩應該是寫詩人在仕途的遭遇。
志向就像煙霞一樣高遠,但是現在已經不見了
就是說詩人志向高遠卻又得不到重用,就是空有志向無處可施
望採納

❻ 定風波賞析

定 風 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年。寫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現象,談人生哲理。屬於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這種情懷,遇事便觸發了。《東坡志林》中說:「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寫出這樣一首於簡朴中見深意,尋常處生波瀾的詞來。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只「莫聽」二字便見性情。雨點穿林打葉,發出聲響,是客觀存在,說「莫聽」就有外物不足縈懷之意。那麼便怎樣?「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逗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主腦,以下詞情都是從此生發。

「竹杖芒鞋輕勝馬」。先說竹杖芒鞋與馬。前者是步行所用,屬於閑人的。作者在兩年後離開黃州量移汝州,途經廬山,有《初入廬山》詩雲:「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謂「我是世間閑客此閑行」(《南歌子》)者。而馬。則是官員或忙人的坐騎,即俗所謂「行人路上馬蹄忙」者。兩者都從「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前者勝過後者在何處?其中道理,用一個「輕」點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誠然是輕的,輕巧,輕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帶水的,比起騎馬的便捷來又差遠了。那麼,這「輕」字必然另有含義,分明是有「無官一身輕」的意思。

何以見得?封建士大夫總有這么一項信條,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蘇軾因反對新法,於元豐二年被人從他的詩中尋章摘句,硬說成是「謗訕朝政及中外臣僚」,於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獄;羈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謫任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元豐三年到黃州後,答李之儀書雲:「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屨,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被人推搡漫罵,不識得他是個官,卻以為這是可喜事;《初入廬山》詩的「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則是從另一方面表達同樣的意思。這種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見他對於做官表示厭煩與畏懼。「官」的對面是「隱」,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來,是這條思路的自然發展。

關於「一蓑煙雨任平生」,流行有這樣一種解釋:「披著蓑衣在風雨里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這表示能夠頂得住辛苦的生活)。」(胡雲翼《宋詞選》)從積極處體會詞意,但似乎沒有真正觸及蘇軾思想的實際。這里的「一蓑煙雨」,我以為不是寫眼前景,而是說的心中事。試想此時「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了,哪還有蓑衣可披?「煙雨」也不是寫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煙波浩渺、風片雨絲的景象。蘇軾是想著退隱於江湖!他寫這首《定風波》在三月,到九月作《臨江仙》詞,又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之句,使得負責管束他的黃州知州徐君猷聽到後大吃一驚,以為這個罪官逃走了;結合答李之儀書中所述的「扁舟草屨,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而自覺可喜,他是這一種心事,在黃州的頭兩三年裡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出來,用語雖或不同,卻可以彼此互證,「一蓑煙雨任平生」之為歸隱的含義,也是可以瞭然的。

下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實。不過說「斜照相迎」,也透露著喜悅的情緒。詞序說:「已而遂晴,故作此。」七個字閑閑寫下,卻是點晴之筆。沒有這個「已而遂晴」,這首詞他是不一定要寫的。寫晴,仍牽帶著原先的風雨。他對於這一路上的雨而復晴,引出了怎樣的感觸來呢?

這就是接下去的幾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蕭瑟,風雨聲。」「夜雨何時聽蕭瑟」,是蘇軾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顧來程中所經風雨,自有一番感觸。自然界陰晴圓缺的循環,早已慣見;宦途中風雨的襲來,卻很難料定何時能有轉圜,必定有雨過天青的遭際嗎?既然如此,則如黃庭堅所說的,「病人多夢醫,囚人多夢赦」(《謫居黔南十首》),遭受風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蘇軾於此想得更深,他說無風雨更好。無風雨,則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這便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真諦。如何得到政治上「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境界?是「歸去」!這個詞彙從陶淵明的「歸來去兮」取來,照應上文「一蓑煙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煙雨迷濛,也比宦途的風雨好多了。http://..com/question/3912526.html?fr=qrl3

❼ 定風波·雁過秋空夜未央的作品鑒賞

這首詞一開始提供了這樣一幅畫面:秋夜,一位女子正倚窗而立,凝望著河漢星空。一隊大雁悠然南飛而過,之後,浩瀚的星空又顯寂寥。只見荷塘月色蒙著一層淡淡的煙霧。表面上看去,這些似乎是客觀的描繪,但仔細吟味,發現詞人所描繪的景並非是「無我之景」。一個「鎖」字,道出了那女子的心情。她原來有一段往事不堪回首。下面不說「往事」內容如何,只寫「故人迢遞在瀟湘」而使她深感「惆悵」。由此一筆,則所謂「往事」,雖不寫,也已寫了,詞筆之含蓄如此。「瀟湘」不必實指,表明遠行之意。南朝梁柳惲《江南曲》:「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華復應晚。」應是「故人」一句所本。
詞的下片,作者進一步描寫了女子的心理活動。她本想給遠行的「故人」寫信寄思念之意,又愁無可託付之人。詞用十六國前秦女詩人蘇蕙作《迴文璇璣圖詩》的典故,表明這「故人」就是她的丈夫而非情人。詞情至此又進一步明朗化。過片兩句寫心理曲折層深,文字也婉轉多姿。有「意」而以「迴文重疊」形容之,說明她情思蘊積之深。武則天《璇璣圖序》說蘇蕙的織錦迴文,「五采相宣,瑩心耀目。縱橫八寸,題詩二百餘首,計八百餘言,縱橫反復,皆成章句」。「迴文重疊」四字,抵得過許多相思之苦、望歸之切的辭藻刻畫。「意」字是相對於「筆」字而言的。前加「縱有」,後綴「誰寄」,「意」仍是意,終未筆之於書。未寫的原因是無人寄。信未寫成,百無聊賴,女子只能含淚卸妝就寢。夜深人靜,此恨綿綿,自然是不能安睡。床前焚的香早已滅盡了,就是那香爐也變得冰冰的了。夜漫長,耳邊不斷傳來秋蟲的悲鳴和遠處的搗衣聲。「愁水」二字,合主觀情緒之自愁與客觀事物之令人愁為一體,字平、句短而意豐。「杵聲」和「候蟲聲」反襯周圍的寂靜,寂靜的夜又反襯了女子內心的思潮洶涌,輾轉反側,可謂傳神。
這首詞刻意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用「雁」、「候蟲聲」、「杵聲」緊扣住秋夜,用短句「惆悵」、「愁永」來貫穿全篇,整首詞始終處在低沉的調子之中,烘託了主題。全詞無論是景色描寫還是意境塑造方面,都與當時盛行的「花間派」創作手法不同,給人以「清疏」之感。 李珣《定風波》共有五首,多寫亡國後不復出世的隱居生活,抒發懷戀故國、潔身自守的情懷。
關於這首詞,況周頤認為:「蓋寓故國故君之思,非尋常之語也。」

❽ 賞析《定風波》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想像一下,在某個早晨是天高氣朗的日子,幾個朋友一起去郊遊,待到高興時,卻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連連。怪天公不作美,這是遊玩的興致全無,可是有一人卻與眾不同。別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卻聽著雨打竹葉聲,哼著小曲,慢慢的走著。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瘋癲。
然而,別人笑『痴』,誰解其中味啊。
此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年。
上片,寫遇雨後的情境。
「莫聽穿林打葉聲」雨滴打在竹葉上發出響聲,你不要感到掃興。如果你把它當著美妙的音樂來欣賞,就不妨「吟嘯且徐行」了。可見「莫聽」兩字,到出了蘇軾的心境。對客觀事物,客觀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賞它。人們都說,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那麼如何才能善於發現呢?不妨學學蘇軾。我們多數人都被外界的各種不順心的事手煩惱,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嗎?沒用。可能當你抱怨後,卻來個「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真是讓人哭笑不得。這時人們又要說。真是 天意弄人呢?是嗎?我說你這么認為就應該好好像蘇軾學習了。不要被客觀存在所牽繞。不妨去學著欣賞,大不了就像學看一幕悲劇一樣,其實悲劇的人生才有價值。
生活條件不好。「竹杖芒鞋輕勝馬」又有什麼好怕的呢,「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樣才曠達嗎。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給我兼濟天下的機會。「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初入廬山》詩)也塗個清凈逍遙,說到底。誰不想,逍遙自在的生活呢。我覺得這才是人追求的最終生活境界。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有這樣一種解釋:「:「披著蓑衣在風雨里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這表示能夠頂得住辛苦的生活)。」(胡雲翼《宋詞選》)。我到不這么覺得,我覺得是:我沒有什麼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輕盈才能飛的很敏捷。風箏很輕,才能飛的很高。人只有不被聲明榮譽所累才能,領悟人生真諦。
下片是寫,天轉晴了。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料峭的春風把酒吹醒了,有點冷,冷嗎。「山頭斜照卻相迎」不冷了吧。這個轉,轉出了味道:當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繞時,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順境時,你也不能把握了。你應該時刻記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天晴後,回頭看看「蕭瑟處」,剛才還是大雨,現在已經天晴了,大自然就是這樣,月圓了就缺,缺了有圓,反復循環。雨後便是天晴,天晴後便是下雨。如此循環,難道不是「也無風雨也無晴」嗎?佛說「菩提本無樹,明凈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當你心靜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時,你便可以領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快樂了。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此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年。官場黑暗。被貶不知道有沒有被升的機會,要想「也無風雨也無晴」,只有「歸去」了。(照應上文「一蓑煙雨任平生」。)

❾ 《定風波》李珣 求本故事翻譯。

[譯文來]
元豐五年(1082)三月七日,蘇軾到自黃岡東南三十里的沙湖,路上遇雨,因為沒有雨具,同行的人都狼狽不堪,獨有蘇軾從容不迫。不久天晴了。事後,記述這次經歷。

不必去理會那穿林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著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輕捷的更勝過馬,有什麼可怕!我披著一身蓑衣,只管在風雨中過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風將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殷殷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的風雨蕭瑟的地方,我信步歸去,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