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西北有高樓
❶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的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寫知音難覓的詩。從詩意看,詩中主人公是一位在生活中因失意而彷徨的人。凄涼的弦歌聲從重門緊鎖的高樓上隱隱傳來,其聲調的悲涼深深地感染了樓下聽歌的人。詩中沒有點明時間,從情理說大約正什夜晚。在萬籟俱寂中,聽那「音響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籠蓋而下的感覺吧。
這感覺在詩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傳說他為齊君戰死,妻子悲慟於「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崔豹《古今注》)。
而今,詩人所聽到的高樓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頹杞都之悲,故以之為喻。全詩至此,方著一「悲」字,頓使高樓聽曲的虛境,蒙上了一片凄涼的氛圍。
從那清婉悠揚、感慨哀傷而又一唱三嘆的歌聲中,詩人清晰地感受到了歌者經歷的慘痛和被壓抑的內心痛苦。這令人不禁要推想,歌者是誰?莫非是杞梁妻那樣的憂傷女子?詩人既在樓下,當然無從得見;對於讀者來說,便始終是一個未揭之謎。
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詩中將其比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這女子大約全不知曉,此刻樓下正有一位尋聲而來、佇聽已久的詩人在。她只是錚錚地彈著,讓不盡的悲哀在琴聲傾瀉:「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商」聲清切而「多傷」,當其隨風飄發之際,聽去該是無限凄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回,大約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之境。
接著是鏗然「一彈」,琴歌頓歇,只聽到聲聲嘆息,從高高的樓窗傳出。「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在這陣陣的嘆息聲中,正有幾多壓抑難伸的慷慨之情,追著消散而逝的琴韻迴旋!這四句著力描摹琴聲,全從聽者耳中寫出。但「摹寫聲音,正摹寫其人也」。
可是,最值得憂傷的不是歌者的哀痛,而是沒有人能夠理解她個中的傷感,知音難覓可能才是她感傷嘆息的真正原因。詩人借高樓上的歌者之悲抒寫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但傷知音稀」是一種具有廣泛社會性的苦悶、悲傷和期待。
詞人將所抒之情融於幻景之中。對於聲音的描寫細膩生動,歌者與聽者遙相呼應,把失意之人的徘徊、悲切、希冀全面地展現出來了。 當代戲劇學家張庚《古詩十九首解》:「讀者從那琴韻和「嘆」息聲中,能隱隱約約,「看見」了一位蹙眉不語、撫琴墮淚的「絕代佳人」的身影。但妙在詩人「說得縹緲,令人可想而不可即」罷了」。
清初詩歌評論家吳淇《選詩定論》稱《古詩十九首》中:「惟此首最為悲酸」。 此詩的作者,就是這樣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這失意當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傾訴之時,卻幻化成了「高樓」聽曲的凄切一幕。從那西北方向,隱隱傳來錚錚的弦歌之音。
詩人尋聲而去,驀然抬頭,便已見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這高樓是那樣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間又很眼熟:「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刻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正是詩人所見過的帝宮氣象。但帝宮又不似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樓影,分明聳入了飄忽的「浮雲」之中。人們常把這四句所敘視為實境,甚至還有指實其為「高陽王雍之樓」的(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其實是誤解。
明人陸時雍指出,《古詩十九首》在藝術表現上的一大特點,就是「托」:「情動於中,鬱勃莫已,而勢又不能自達,故托為一意、托為一物、托為一境以出之」(《古詩鏡》)。
此詩即為詩人假託之「境」,「高樓」雲雲,全從虛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雲」縹緲,呈現出一種奇幻的景象。那「弦歌」之聲就從此樓高處飄下。詩中沒有點明時間,從情理說大約正什夜晚。
在萬籟俱寂中,聽那「音響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籠蓋而下的感覺吧?這感覺在詩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
傳說他為齊君戰死,妻子悲慟於「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崔豹《古今注》)。而今,詩人所聽到的高樓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頹杞都之悲,故以之為喻。全詩至此,方著一「悲」字,頓使高樓聽曲的虛境,蒙上了一片凄涼的氛圍。四句著力描摹琴聲,全從聽者耳中寫出。但「摹寫聲音,正摹寫其人也」(張庚《古詩十九首解》)。
讀者從那琴韻和「嘆」息聲中,隱隱約約地「看見」了一位蹙眉不語、撫琴墮淚的「絕代佳人」的身影。但妙在詩人「說得縹緲,令人可想而不可即」罷了(吳淇《選詩定論》)。當高樓弦歌靜歇的時候,樓下的詩人早被激得淚水涔涔:「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人生誰無痛苦?但這歌者的痛苦似乎更深切、廣大,而且是那樣難以言傳。當她借錚錚琴聲傾訴的時候,難道不希望得到「知音」者的理解和共鳴?但她找到了「知音」嗎?沒有。
這人世間的「知音」,原就是那樣稀少而難覓的呵!如此說來,這高樓佳人的痛苦,即使借琴曲吐露,豈不也是枉然--這大約正是使她最為傷心感懷、再三嘆自的原故罷?但是,我們的詩人,卻從那寂寂靜夜的凄切琴聲中,理解了佳人不遇「知音」的傷情。
這傷情是那樣強烈地震撼了他--因為他自己也正是一位不遇「知音」的苦苦尋覓者呵!共同的命運,把詩人和「歌者」的心連結在了一起;他禁不住要脫口而出,深情地安慰這可憐的「歌者」:再莫要長吁短嘆!在這茫茫的人世間,自有和你一樣尋覓「知音」的人兒,能理解你長夜不眠的琴聲。「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願我們化作心心相印的鴻鵠,從此結伴高飛,去遨遊那無限廣闊的藍天長雲!這就是發自詩人心底的熱切呼喚,它從詩之結句傳出,直身著「上與浮雲齊」的高樓綺窗飄送而去。
傷心的佳人呵,你可聽到了這曠世「知音」的深情呼喚?正如「西北有高樓」的景象,全是詩人托化的虛境一樣;人們自然明白:就是這「弦歌」高樓的佳人,也還是出於詩人的虛擬。詞人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寫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罷了。
不過,悲憤的詩人在「撫衷徘徊」之中會生此奇思:不僅把自身托化為高樓的「歌者」,而且又從自身化出另一位「聽者」,作為高樓佳人的「知音」而欷歔感懷、聊相慰藉--透過詩面上的終於得遇「知音」、奮翅「高飛」,人們感受到的,恰恰是一種「四顧無侶」、自歌自聽的無邊寂寞和傷情!詩人的內心痛苦,正藉助於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現得分外悱惻和震顫人心。
作者簡介
漢無名氏是一批作詩而未留名的詩人的統稱。漢無名氏寫的詩,內容大多數是寫夫婦之間或朋友之間的離愁別緒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現出及時行樂的思想。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在五言詩的發展上有重要地位。無名氏指姓名不可考的人清俞樾 《茶香室叢鈔·茶湯》:「 宋 無名氏《南窗紀談》雲:『客至則設茶,欲去則設湯。』」 清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 宋 無名氏《九張機》,自是逐臣棄婦之詞,凄婉綿麗,絕妙古樂府也。」魯迅《南腔北調集·經驗》:「人們大抵已經知道,一切文物,都是歷來的無名氏所逐漸的造成。」梁代蕭統(501-531)編《文選》 (中華書局1977年版)。《行行重行行》為無名氏所寫。
❷ 《西北有高樓 》原文賞析,,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敵意稀。 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此詩的作者,就是這樣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這失意當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傾訴之時,卻幻化成了「高樓」聽曲的凄切一幕。 從那西北方向,隱隱傳來錚錚的弦歌之音。詩人尋聲而去,驀然抬頭,便已見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這高樓是那樣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間又很眼熟:「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刻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正是詩人所見過的帝宮氣象。但帝宮又不似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樓影,分明聳入了飄忽的「浮雲」之中。 人們常把這四句所敘視為實境,甚至還有指實其為「高陽王雍之樓」的(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其實是誤解。明人陸時雍指出,《古詩十九首》在藝術表現上的一大特點,就是「托」:「情動於中,鬱勃莫已,而勢又不能自達,故托為一意、托為一物、托為一境以出之」(《古詩鏡》)。此詩即為詩人假託之「境」,「高樓」雲雲,全從虛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雲」縹緲,呈現出一種奇幻的景象。 那「弦歌」之聲就從此樓高處飄下。詩中沒有點明時間,從情理說大約正什夜晚。在萬籟俱寂中,聽那「音響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籠蓋而下的感覺吧?這感覺在詩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傳說他為齊君戰死,妻子悲慟於「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崔豹《古今注》)。而今,詩人所聽到的高樓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頹杞都之悲,故以之為喻。全詩至此,方著一「悲」字,頓使高樓聽曲的虛境,蒙上了一片凄涼的氛圍。 那哀哀弦歌於高處的「歌者」是誰?詩人既在樓下,當然無從得見;對於讀者來說,便始終是一個未揭之謎。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詩中將其比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這女子大約全不知曉,此刻樓下正有一位尋聲而來、佇聽已久的詩人在。她只是錚錚地彈著,讓不盡的悲哀在琴聲傾瀉:「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商」聲清切而「多傷」,當其隨風飄發之際,聽去該有多麼凄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回,大約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灘」、「冰泉冷澀弦凝絕」之境。接著是鏗然「一彈」,琴歌頓歇,只聽到聲聲嘆息,從高高的樓窗傳出。「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在這陣陣的嘆息聲中,正有幾多壓抑難伸的慷慨之情,追著消散而逝的琴韻迴旋! 這四句著力描摹琴聲,全從聽者耳中寫出。但「摹寫聲音,正摹寫其人也」(張庚《古詩十九首解》)。讀者從那琴韻和「嘆」息聲中,不正隱隱約約,「看見」了一位蹙眉不語、撫琴墮淚的「絕代佳人」的身影?但妙在詩人「說得縹緲,令人可想而不可即」罷了(吳淇《選詩定論》)。當高樓弦歌靜歇的時候,樓下的詩人早被激得淚水涔涔:「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人生誰無痛苦?但這歌者的痛苦似乎更深切、廣大,而且是那樣難以言傳。當她借錚錚琴聲傾訴的時候,難道不希望得到「知音」者的理解和共鳴?但她找到了「知音」嗎?沒有。這人世間的「知音」,原本就是那樣稀少而難覓的呵!如此說來,這高樓佳人的痛苦,即使借琴曲吐露,豈不也是枉然--這大約正是使她最為傷心感懷、再三嘆自的原故罷?但是,我們的詩人,卻從那寂寂靜夜的凄切琴聲中,理解了佳人不遇「知音」的傷情。這傷情是那樣強烈地震撼了他--因為他自己也正是一位不遇「知音」的苦苦尋覓者呵!共同的命運,把詩人和「歌者」的心連結在了一起;他禁不住要脫口而出,深情地安慰這可憐的「歌者」:再莫要長吁短嘆!在這茫茫的人世間,自有和你一樣尋覓「知音」的人兒,能理解你長夜不眠的琴聲。「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願我們化作心心相印的鴻鵠,從此結伴高飛,去遨遊那無限廣闊的藍天長雲!這就是發自詩人心底的熱切呼喚,它從詩之結句傳出,直身著「上與浮雲齊」的高樓綺窗飄送而去。傷心的佳人呵,你可聽到了這曠世「知音」的深情呼喚?正如「西北有高樓」的景象,全是詩人托化的虛境一樣;人們自然明白:就是這「弦歌」高樓的佳人,也還是出於詩人的虛擬。緦的讀者一眼即可猜透:那佳人實在正是詩人自己--他無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寫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罷了。不過,悲憤的詩人在「撫衷徘徊」之中會生此奇思:不僅把自身托化為高樓的「歌者」,而且又從自身化出另一位「聽者」,作為高樓佳人的「知音」而欷歔感懷、聊相慰藉--透過詩面上的終於得遇「知音」、奮翅「高飛」,人們感受到的,恰恰是一種「四顧無侶」、自歌自聽的無邊寂寞和傷情!詩人的內心痛苦,正藉助於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現得分外悱惻和震顫人心。吳淇稱《古詩十九首》中,「惟此首最為悲酸。」不知讀者可有同感?
❸ 西北有高樓體現這一時期的文學特徵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是作於東漢時期被南朝蕭統編在《昭明文選》中的《古詩十九首》中的一首五言古體詩。此詩用融情於景的形式,表現了東漢末年大動亂時期一部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生活中彷徨的知識分子的悲涼和知音難覓的迷茫。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寫知音難覓的詩。從詩意看,詩中主人公是一位在生活中因失意而彷徨的人。凄涼的弦歌聲從重門緊鎖的高樓上隱隱傳來,其聲調的悲涼深深地感染了樓下聽歌的人。詩中沒有點明時間,從情理說大約正什夜晚。在萬籟俱寂中,聽那「音響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籠蓋而下的感覺吧。
這感覺在詩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傳說他為齊君戰死,妻子悲慟於「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崔豹《古今注》)。
而今,詩人所聽到的高樓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頹杞都之悲,故以之為喻。全詩至此,方著一「悲」字,頓使高樓聽曲的虛境,蒙上了一片凄涼的氛圍。
從那清婉悠揚、感慨哀傷而又一唱三嘆的歌聲中,詩人清晰地感受到了歌者經歷的慘痛和被壓抑的內心痛苦。這令人不禁要推想,歌者是誰?莫非是杞梁妻那樣的憂傷女子?詩人既在樓下,當然無從得見;對於讀者來說,便始終是一個未揭之謎。
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詩中將其比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這女子大約全不知曉,此刻樓下正有一位尋聲而來、佇聽已久的詩人在。她只是錚錚地彈著,讓不盡的悲哀在琴聲傾瀉:「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商」聲清切而「多傷」,當其隨風飄發之際,聽去該是無限凄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回,大約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之境。
接著是鏗然「一彈」,琴歌頓歇,只聽到聲聲嘆息,從高高的樓窗傳出。「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在這陣陣的嘆息聲中,正有幾多壓抑難伸的慷慨之情,追著消散而逝的琴韻迴旋!這四句著力描摹琴聲,全從聽者耳中寫出。但「摹寫聲音,正摹寫其人也」。
可是,最值得憂傷的不是歌者的哀痛,而是沒有人能夠理解她個中的傷感,知音難覓可能才是她感傷嘆息的真正原因。詩人借高樓上的歌者之悲抒寫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但傷知音稀」是一種具有廣泛社會性的苦悶、悲傷和期待。
詞人將所抒之情融於幻景之中。對於聲音的描寫細膩生動,歌者與聽者遙相呼應,把失意之人的徘徊、悲切、希冀全面地展現出來了。
❹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的作品原文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寫知音難覓的詩。從詩意看,詩中主人公是一位在生活中因失意而彷徨的人。凄涼的弦歌聲從重門緊鎖的高樓上隱隱傳來,其聲調的悲涼深深地感染了樓下聽歌的人。詩中沒有點明時間,從情理說大約正什夜晚。在萬籟俱寂中,聽那"音響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籠蓋而下的感覺吧。
這感覺在詩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傳說他為齊君戰死,妻子悲慟於"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崔豹《古今注》)。
而今,詩人所聽到的高樓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頹杞都之悲,故以之為喻。全詩至此,方著一"悲"字,頓使高樓聽曲的虛境,蒙上了一片凄涼的氛圍。
從那清婉悠揚、感慨哀傷而又一唱三嘆的歌聲中,詩人清晰地感受到了歌者經歷的慘痛和被壓抑的內心痛苦。這令人不禁要推想,歌者是誰?莫非是杞梁妻那樣的憂傷女子?詩人既在樓下,當然無從得見;對於讀者來說,便始終是一個未揭之謎。
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詩中將其比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這女子大約全不知曉,此刻樓下正有一位尋聲而來、佇聽已久的詩人在。她只是錚錚地彈著,讓不盡的悲哀在琴聲傾瀉:"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商"聲清切而"多傷",當其隨風飄發之際,聽去該是無限凄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回,大約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之境。
接著是鏗然"一彈",琴歌頓歇,只聽到聲聲嘆息,從高高的樓窗傳出。"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在這陣陣的嘆息聲中,正有幾多壓抑難伸的慷慨之情,追著消散而逝的琴韻迴旋!這四句著力描摹琴聲,全從聽者耳中寫出。但"摹寫聲音,正摹寫其人也"。
可是,最值得憂傷的不是歌者的哀痛,而是沒有人能夠理解她個中的傷感,知音難覓可能才是她感傷嘆息的真正原因。詩人借高樓上的歌者之悲抒寫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但傷知音稀"是一種具有廣泛社會性的苦悶、悲傷和期待。
詞人將所抒之情融於幻景之中。對於聲音的描寫細膩生動,歌者與聽者遙相呼應,把失意之人的徘徊、悲切、希冀全面地展現出來了。
❺ 《西北有高樓》翻譯及賞析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注釋]
1.這首詩是《古詩十九首》的第五首.
2.疏:鏤刻。交疏:交錯縷刻。綺(qǐ):有細花的花紋。這一句是說樓上的窗裝飾有交錯縷刻的花格子。
3.阿(è)閣:四面有檐的樓閣。三重階:三重階梯。這一句是說,阿閣建在有三層階梯的高台上,形容樓閣之高。
4.弦歌聲:歌聲中有琴弦伴奏。
5.無乃:莫非,豈不是。杞梁妻:杞梁的妻子。杞梁名殖,字梁,春秋時齊國大夫。征伐莒國時,死於莒國城下。他的妻子為此痛哭十日,投水自殺。傳說死前譜有琴曲《杞梁妻嘆》。這一句是說,莫非是杞梁妻作的曲子吧?
6.清商:樂曲名,曲調清越,適宜表現哀怨的感情。發:傳播。
7.中曲:樂曲的中段。徘徊:指樂曲旋律回環往復。
8.慷慨:指不得志的心情。
9.惜:悲,嘆惜。
10.知音:懂得樂曲中意趣的人。這里引申為知心好人。這二句是說,我所痛惜的不是歌者心中的痛苦,而是其內心痛苦不被人了解。
11.鴻鵠:大雁或天鵝一類善於高飛的大鳥。這兩句是說,願我們像一雙鴻鵠,展翅高飛,自由自在地翱翔吧!這說明彈琴者與聽琴者成了知音。
12.綺: (qi3)
13.杞: (qi3)
譯文;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堂皇高聳恰似與浮雲齊高。 高樓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 樓上飄下了弦歌之聲,聲音響亮極其悲壯,誰能彈此曲,是那悲夫為齊君戰死,悲慟而"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的女子。 商聲清切而悲傷,隨風飄發多凄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盪迴旋。 那琴韻和"嘆"息聲中,撫琴墮淚的佳人慷慨哀痛的聲息不已。 不嘆惜錚錚琴聲傾訴聲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對那知音人兒的深情呼喚。 願我們化作心心相印的鴻鵠,從此結伴高飛。
[評析]
傳說伯牙善彈琴,子期善聽琴,子期死後,伯牙再不彈琴,因為再沒有知音的人了。這一知音難逢的故事,歷代相傳。這首詩的主題也是感嘆知音難遇。作者先描寫高樓華美壯觀,襯托歌者身份的高雅,然後才著意寫歌聲的哀怨感人,激越悲涼,最後抒發知音難逢的感嘆,表示聽者對歌者寄予深切的理解和同情。詩人從一曲琴聲的描寫中,展示了聽者內心活動。他寫高樓景色及引用杞梁妻的故事作比喻,從聽者對琴聲的主觀感受的層層刻畫,使聽音人與彈琴人在樂曲聲中成為知音,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這樣一來,整首詩所抒寫的情景,都處於感情不斷發展的激盪之中,最後達到了高潮,引入了比翼奮翅高飛的境界。
《古詩十九首》是漢代無名氏的作品,且非一時一人之作。梁代蕭統將其收入《文選》後才題為此名。這一組詩每首以首句為題。詩歌的主要內容是寫夫婦,朋友的離愁別緒以及失意文士的彷徨悲傷情懷,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中下層文士在東漢末動亂的社會環境中不安的生活和苦悶的心情。這樣的內容,決定了詩歌的主要藝術特徵是它的抒情性。白居易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最能感人的就是情。感情本是比較抽象的東西,而《古詩十九首》這一組詩,卻能或採用形象的描寫、或利用入微的敘述,集中升華,將它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為之動情,讓人產生共鳴。所以《詩品》評之為「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❻ 賞析《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
1,選自《古詩十九首》
《文選》卷二十九「雜詩」類首列。一首感嘆知音回難遇的詩。表答達了詩人深切的世態炎涼的之感。
2,開頭寫歌者所在的地點,中間寫歌聲凄涼,最後寫歌聲所引起的聽者的同情和悲哀。對文章之分析網上有很多資料...我怕是沒他們水平高,就不胡扯了。
3,情景交融,物我互化。詩人聽到高樓之曲,品味其慷慨悲涼,以幻想之詞「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結束全詩。從空中逸響寫起,又以奮翅高飛結束,詩人多用聯想(「無乃杞梁妻」)和想像(「願為雙鴻鵠」)之語,構成恍惚空靈的境界。詩人並未與歌者相見,想像其為失意之人,自命為其知音,和對方同病相憐,實為感嘆知音難遇。
❼ 西北有高樓的賞析,500字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版此曲?無乃杞梁妻權。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敵意稀。 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此詩的作者,就是這樣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這失意當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傾訴之時,卻幻化成了「高樓」聽曲的凄切一幕。 從那西北方向,隱隱傳來錚錚的弦歌之音。詩人尋聲而去,驀然抬頭,便已見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這高樓是那樣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間又很眼熟:「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刻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正是詩人所見過的帝宮氣象。但帝宮又不似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樓影,分明聳入了飄忽的「浮雲」...
❽ 西北有高樓 古詩十九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西北有高樓》,我覺得表達了作者對待美好事物的一種嚮往。
❾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出自哪兒,及全詩。
西北有高樓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專弦歌聲,音響屬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敵意稀。
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❿ 求《古詩十九首》原文及賞析
《行行重行行》之一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譯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這樣活生生分開了你我.
你與我兩人相距千萬裏遠,我在天這頭你就在天那頭.
路途那樣艱險又那樣遙遠,要見面那知道是什麽時候
北馬南來仍然依戀著北風,南鳥北飛築巢還在南枝頭.
彼此分離的時間越長越久,衣服越發寬大人越發消瘦.
飄盪盪的游雲遮住了太陽,他鄉的遊子不想再次返回.
只因為想你使我都變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關.
還有許多心裡話都不說了,只願你多保重切莫受飢寒.
《青青河畔草》之二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娼家女,今為盪子夫.
盪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譯文】
河邊青青的草地,園里茂盛的柳樹.
在樓上那位儀態優美的女子站在窗前,
潔白的肌膚可比明月. 打扮得漂漂亮亮,
伸出纖細的手指.從前她曾是青樓女子,
而今成了喜歡在外游盪的游俠妻子.
在外游盪的丈夫還沒回來,在這空盪盪的屋子裡,實在是難以獨自忍受一個人的寂寞,怎堪獨守!
《青青陵上柏》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鬱郁,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
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譯文】
陵墓上長得青翠的柏樹,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頭.
人生長存活在天地之間,就好比遠行匆匆的過客.
區區斗酒足以娛樂心意,雖少卻勝過豪華的宴席.
駕起破馬車驅趕著劣馬,照樣在宛洛之間游戲著.
洛陽城裡是多麼的熱鬧,達官貴人彼此相互探訪.
大路邊列夾雜著小巷子,隨處可見王侯貴族宅第.
南北兩個宮殿遙遙相望,兩宮的望樓高達百餘尺.
達官貴人們雖盡情享樂,卻憂愁滿面不知何所迫
《今日良宴會》之四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貧賤,坎軻長苦辛.
【譯文】
今天這么好的宴會真是美極了,這種歡樂的場面簡直說不完.
這場彈箏的聲調多麼的飄逸,這是最時髦的樂曲出神又妙化.
有美德的人通過樂曲發表高論,懂得音樂者便能聽出其真意.
音樂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願,只是誰都不願意真誠說出來.
人生像寄旅一樣只有一世猶如塵土,剎那間便被那疾風吹散.
為什麽不想辦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樂享富貴榮華呢
不要因貧賤而常憂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
《西北有高樓》之五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譯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堂皇高聳恰似與浮雲齊高.
高樓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
樓上飄下了弦歌之聲,聲音響亮極其悲壯,誰能彈此曲,是那悲夫為齊君戰死,悲慟而"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的女子. 商聲清切而悲傷,隨風飄發多凄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盪迴旋.
那琴韻和"嘆"息聲中,撫琴墮淚的佳人慷慨哀痛的聲息不已.
不嘆惜錚錚琴聲傾訴聲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對那知音人兒的深情呼喚.
願我們化作心心相印的鴻鵠,從此結伴高飛.
《涉江采芙蓉》之六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譯文】
踏過江水去采蓮花,到蘭草生長的沼澤地采蘭花.
采了花要送給誰呢 想要送給那遠在故鄉的愛妻.
回想起故鄉的愛妻,長路漫漫遙望無邊無際.
飄流異鄉兩地相思,懷念愛妻愁苦憂傷以至終老.
蘭澤:生有蘭草的沼澤地
《明月皎夜光》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譯文】
皎潔的明月照亮了仲秋的夜色,在東壁的蟋蟀低吟的清唱著.
夜空北斗橫轉,那由玉衡,開陽,搖光三星組成的斗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閃爍的星辰,更如鑲嵌天幕的明珠,把仲秋的夜空輝映得一片璀璨!
深秋,朦朧的草葉上,竟已沾滿晶瑩的露珠,深秋已在不知不覺中到來.時光之流轉有多疾速呵!
而從那枝葉婆婆的樹影間,又聽到了斷續的秋蟬流鳴.怪不得往日的鴻雁(玄鳥)都不見了,原來已是秋雁南歸的時節了.
京華求官的蹉跎歲月中,攜手同游的同門好友,先就舉翅高飛,騰達青雲了.而今卻成了相見不相識的陌路人.
在平步青雲之際,把我留置身後而不屑一顧了!
遙望星空那"箕星","斗星,"牽牛"的星座,它們既不能顛揚,斟酌和拉車,為什麽還要取這樣的名稱 真是虛有其名,
然而星星不語,只是狡黠地眨著眼,它們彷彿是在嘲笑,你自己又怎麽樣呢
想到當年友人怎樣信誓旦旦,聲稱著同門之誼的"堅如磐石";而今"同門"虛名猶存,"磐石"友情安在 嘆息和感慨,炎涼世態虛名又有何用呢
《冉冉孤生竹》之八
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採,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為!
【譯文】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侶.
你我相親新婚時你遠赴他鄉,猶如兔絲附女蘿我仍孤獨而無依靠.
兔絲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時候,夫妻也應該會要有倆相廝守的時宜.
我遠離家鄉千里來與你結婚,正是新婚恩愛時你卻離我遠赴他鄉.
相思苦歲月摧人老青春有限,多麼的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日歸來.
我自喻是樸素純情的蕙蘭花,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憐人盼君早采擷.
怕過了時節你還不歸來采擷,那秋雨颯風中將隨著秋草般的凋謝.
你信守高節而愛情堅貞不渝,那我就只有守著相思苦苦的等著你.
《庭中有奇樹》之九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譯文】
庭院裏一株佳美的樹,滿樹綠葉的襯托下開了茂密的花朵,
顯得格外生氣勃勃,春意盎然.我攀著枝條,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樹花,
要把它贈送給日夜思念的親人.花的香氣染滿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遙地遠,花不可能送到親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執著花兒,久久地站在樹下,聽任香氣充滿懷袖而無可奈何.
這花有什麽珍貴呢 只是因為別離太久,想借著花兒表達懷念之情罷了.
《迢迢牽牛星》之十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譯文】
那遙遠而亮潔的牽牛星,那皎潔而遙遠的織女星.
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札札不停地響個不停.
因為相思而整天也織不出什麼花樣,她哭泣的淚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淺淺的銀河,倆相界離相去也沒有多遠.
相隔在清清淺淺的銀河兩邊,含情默默相視無言的痴痴凝望.
《回車駕言邁》之十一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
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
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譯文】
轉回車子駕駛向遠方,遙遠的路途跋涉難以到達.
一路上四野廣大而無邊際,春風吹生了枯萎的野草.
眼前一切都是陌生無故物,像草之榮生,人又何嘗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
百草和人生的短長雖各有不同,但由盛而衰皆相同,既然如此處生立業就必須即時把握.
人不如金石般的堅固,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即使長壽也有盡期,豈能長久下去.
生命很快而急遽的衰老死亡,應立刻進取保得聲名與榮祿.
答案補充
《東城高且長》之十二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
回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
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
盪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巾帶,沈吟聊躑躅.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譯文】
洛陽的東城門外.高高的城牆,從曲折綿長,鱗次櫛比的樓宇,房舍外繞過一圈,又回到原處.
四野茫茫,轉眼又有秋風在大地上激盪而起,空曠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風,猶如動地般的吹起,使往昔蔥綠的草野,霎時變得凄凄蒼蒼.轉眼一年又過去了"!
答案補充
在悵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聽那天地間的鳥囀蟲鳴,也會讓人苦悶.鷙鳥在風中苦澀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臨而傷心哀鳴.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時光流逝與其處處自我約束,等到遲暮之際再悲鳴哀嘆,何不早些滌除煩憂,放開情懷,去尋求生活的樂趣呢! 那燕趙宛洛之地本來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美女艷麗其顏如玉般的潔白秀美. 穿著羅裳薄衣隨風飄逸拂動,儀態雍容端坐正錚錚地習練著箏商之曲. 《音響一何悲》之曲因為琴瑟之柱調得太緊促,那琴間竟似驟雨急風,聽來分外悲惋動人. 由於聽曲動心,不自覺地引起遐想,深思,反覆沈吟,體味曲中的涵義,手在弄著衣帶,無以自遣悵惘的心情,雙足為之躑躅不前,被佳人深沈的音響一何悲所感動.心裡遙想著願與佳人成為『雙飛燕』,銜泥築巢永結愛侶的深情.
《驅車上東門》之十三
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
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
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
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賢聖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為葯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答案補充
【譯文】 驅車出了上東門,回頭遙望城北,看見邙山墓地.邙山墓地的白楊樹,長風搖盪著楊枝,萬葉翻動的蕭蕭聲響,松柏樹長滿墓路的兩邊. 人死去就像墮入漫漫長夜,沈睡於黃泉之下,千年萬年,再也無法醒來. 春夏秋冬,流轉無窮,而人的一生,卻像早晨的露水,太陽一曬就消失了. 人生好像旅客寄宿,匆匆一夜,就走出店門,一去不返.人的壽命,並不像金子石頭那樣堅牢,經不起多少跌撞. 歲去年來,更相替代,千所萬歲,往復不已;即便是聖人賢人,也無法超越,長生不老.神仙是不死的,然而服葯求神仙,又常常被葯毒死,還不如喝點好酒,穿些好衣服,只圖眼前快活吧!
《去者日以疏》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