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故鄉甜賞析
1. 席慕容的鄉愁的賞析
席慕容《鄉愁》賞析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 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望 彷彿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席慕容的《鄉愁》一詩,雖只教了一回,我想,自己恐怕是再也忘不了了。我很為此而慶幸。是的,沒有人會這樣用比喻,也沒有人用這樣的比喻:故鄉是一首歌,還是故鄉這首歌像清脆而渺遠的笛聲,抑或是兩者兼而有之?然後情不自禁地,那自渺遠而切近,由模糊到清脆,載著連同那清輝撒滿大地的月亮,一齊朝自己的心海劃來……「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彷彿霧里的揮手別離」你聽到過這樣的比喻嗎?請你還是細細品一品吧,你就會發覺,這「模糊的悵惘」竟是如此傳神、又是如此貼切,將許多年以前故鄉的樣子在自己腦中的印象輕輕喚出:她模糊而又真切,真切卻又無法一一道出,無法一一道出,便在心靈深處生出一絲惆悵、一陣迷茫,正如那秋日早晨山間的濃濃霧氣籠罩,親人,雖在向將要遠行的自己揮手,然而,不斷為淚水充溢而變得迷濛的雙眼裡,如何又能清晰地去拍下親人也是自己依依難舍的那份衷腸,那聲聲祝願?也許,沒有人在認真品讀之後不為這連環扣般的精妙比喻喝彩。不僅如此,詩人心中對故鄉的思念已成為「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這不老的思念,又喚起了多少漂泊他鄉的人們濃濃的情思,綿綿的期待!元人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之句,用的是直抒胸臆筆法,其感受在詩人席慕容筆下,竟化作了如此含蓄、如此雋永的詩行!……於是,童年的歡笑,小夥伴的追逐,其間忘情的嬉戲……多年前故鄉留給自己的一幕幕畫面,竟變得如此親切,那割捨不斷的情絲又一縷一縷重新連接……
2. 回延安賞析
《回延安》全詩除了真切的感情構成了詩的暢射源外,就是詩人對陝北風土人情的意象組合描寫,它更增添了這首詩的生活氣息和鄉土美感,以及從朴實中流出來的民族音樂般的美。
1956年,詩人回到闊別已久的延安,那是他曾生活多年的革命搖籃,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如今再一次見到它,感觸萬千,心潮澎湃,於是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膾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詩。
全詩有鮮明的抒情層次:先寫回到延安時的興奮和激動,再回憶當年在延安的戰斗生活情景,接著抒寫與延安親人歡聚的感人場面,再寫延安十年來的巨大變化,最後贊頌延安在革命進程中的重大功績,並展望它的美好前程。
(2)水是故鄉甜賞析擴展閱讀:
《回延安》是賀敬之本人根據自身的情感經歷寫成的。詩人賀敬之16歲就來到革命聖地延安,17歲在延安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進入魯迅藝術學院學習,不久開始文學創作並取得顯著成績。關於他在延安學習、生活的經歷,賀敬之自己曾有過回憶和評價。
他說:「從自然生命來講,是延安的小米飯、魯藝的小米飯養育了我,『小米飯養活我長大』是我的真實寫照;從政治生命來講,我是在延安入的黨,延安給了我政治生命。
延安魯藝決定了我的一生。」從賀老飽含深情的話語里,我們可以看出,這段生活成了詩人一生中最重要、最難忘的經歷,所以詩人也情不自禁地把延安比作自己的「母親」。
1946年,詩人因革命工作需要離開延安,但延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以及延安的戰友和父老鄉親仍縈繞在他的記憶和夢境里。1956年,詩人從北京來延安參加西北五省(區)青年造林大會。
回到了闊別10年之久的「母親」的懷抱,賀敬之心情異常激動,《回延安》正是對這種激動心情的真摯而生動的抒寫。
3. 鄉愁 餘光中 賞析
1、此詩選擇了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四個具有象徵性的意象,形象而濃烈地抒發了遊子思念故土的感情。
2、詩人藉助時空的變化來表達對往昔歲月的追憶,抒發內心一種思念親人、眷戀故土、渴望祖國統一的思鄉愛國情懷。
3、作者把無形的鄉愁比喻化為四種事物,可見作者愁思之重。
小時候,作者將鄉愁寄託在給家人的書信里,所以將鄉愁比喻為郵票;
長大後,作者和家人分居兩地,很難與家人相見,於是將鄉愁寄託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鄉愁比喻為船票。
後來,母親去世,作者與母親再也不能見面,於是作者就將愁緒比喻為墳墓。
現在,由於人為的原因,海峽兩岸的同胞不能團聚,作者將自己的鄉愁比喻為台灣海峽,表達了他期盼祖國大同的強烈望。
4、最後一節中,作者在敘述自己思鄉的感情基礎上,將這種情感體驗流露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將所有海外遊子,港澳台同胞們鄉愁的心聲用一灣淺淺的海峽展現給了祖國同胞,將這種鄉愁的中華民族本性深深地紮根在人們心靈里。
5、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像,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中國情結。
(3)水是故鄉甜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餘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重慶等地。
22歲時,餘光中隨家人到了台灣,並考取了台灣大學外文系。
雖然專業是外文,餘光中卻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他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傑出的,當屬詩歌。人們評論,他的詩題材廣泛,風格屢變,技巧多姿,融匯了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筆法。因此,他被譽為台灣現代派「十大詩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餘光中思鄉情切,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賦詩一首。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沉吟良久。這,就是後來被海外遊子不斷傳唱的《鄉愁》
4. 魯迅《故鄉》的賞析
魯迅在《故鄉》的結尾處寫道:
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後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們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願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結合《故鄉》全文,深入思考魯迅這段話,我們不難發現,《故鄉》著重表現的,實際是人與人關系發展中的兩個循環節。第一個循環節是從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到成年魯迅和成年閏土關系的變化。
這是一個已經完成了的循環節,它不但有了前項(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的和諧美好關系),而且有了後項(成年魯迅和成年閏土之間的隔膜:「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
認真想來,這個循環節實際是以往人與人關系中不斷重復的無限鏈條中的一環,是無數這類惡性循環節中的一個,它包含著魯迅對中國全部社會思想史和社會關系史的概括和總結:人與人原本是平等友好的,但在封建社會里,及至成年,人與人之間便隔膜起來,彼此的心不能相通了。
魯迅認為,在他與閏土之間,這個惡性循環節已經造成了,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但還有第二個循環節,即少年水生和少年宏兒到成年水生和成年宏兒關系的變化。這是一個尚未完成、只有前項而尚無後項的循環節。
同往日的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一樣,水生和宏兒還保持著童貞的愛情,還有著兩心相通、兩小無猜的和諧美好關系,但他們以後將會怎樣呢?是不是又和魯迅與閏土一樣變得隔膜起來呢?這是魯迅集中思考的問題,他希望他們不再重新走上以前的老路,希望從他們這一代起,打破中國社會思想和社會關系的惡性循環,從而走上一條新的發展的道路,開始一種新的生活,一種前人未曾經歷過的生活。
《故鄉》的整個情節鏈條,實際便是由這兩個循環節組成的,簡單表述出來,便如下式:我認為,《故鄉》的全部描寫,都可納入到這兩個循環節中來理解,《故鄉》的主題意義,也存在這兩個循環節的關系中。
在分析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的關系時,有種觀點認為,魯迅意在表現農村勞動人民的孩子的聰明、勇敢和智慧,表現城市富家子弟的缺乏廣博的見識,從而反映了魯迅向勞動人民學習的願望和要求。表面看來,這種分析似有道理,但深究下去,實際上與魯迅原意懸殊甚大,可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因為這種分析,在不自覺之間,又為兩個不分彼此、融洽無間的孩子分出了等級、劃分了優劣,標出了高低,而這恰恰是魯迅和閏土後來變得隔膜起來的根本原因。
魯迅說:「別人我不得而知,在我自己,總彷彿覺得我們人人之間各有一道高牆,將各個分離,使大家的心無從相印。這就是我們古代的聰明人,即所謂聖賢,將人們分為十等,說是高下各不相同。其名目現在雖然不用了,但那鬼魂卻依然存在,並且,變本加厲,連一個人的身體也有了等差,使手對於足也不免視為下等的異類。」
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關系之融洽,恰恰在於他們還沒有在彼此之間分出等差,分出優劣和高低,少年魯迅不因閏土是貧苦農民家子弟而心存半點蔑視之意,少年閏土也不因少年魯迅系主人家孩子而視之為異類,因為小說由少年魯迅的眼中寫出,他又是沒有任何優越感的,所以表現出了對少年閏土的欣羨,但我們卻絕對不能反過來,認為少年閏土自然地優於少年魯迅,似乎他是高於少年魯迅的另一種不同的孩子。
試想,如果我們把對少年閏土可愛形象的刻畫,當成魯迅對閏土與魯迅的比較,當成單純對勞動人民的贊美,當成魯迅向勞動群眾學習的願望的表現,那末,魯迅後來對閏土麻木迷信的描寫,不又可解釋為魯迅對勞動人民的蔑視,當成魯迅反對向勞動人民學習的表現了嗎?總之,這種觀點離開了對上述整個循環節的分析,單純從魯迅的部分描寫中演繹出自己的結論,結果便離開了魯迅的原意。
而只要我們結合上面列的兩個循環節的圖式,我們便會清楚地看到,魯迅對少年魯迅與少年閏土的描寫,集中在他們二人的和諧融洽的關繫上,宏兒和水生的關系是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關系的重演,在宏兒和水生的關系的描寫中,我們只看到二人的和諧親愛,而絕無二者的優劣比較,所以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之間的關系的實質,也是如此。從和諧走向隔膜,則是閏土和魯迅關系發生變化的主要軌跡。
魯迅和閏土之間的隔膜是怎樣產生的呢?正是魯迅所抨擊的把人分成高下不等的各種等級的封建等級制度,是在這種制度影響下產生的封建等級觀念,是維護並實施這種制度的封建禮教制度。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只是說:
「啊!閏土哥,——你來了?……」
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湧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但又總覺得被什麼擋著似的,單在腦裡面迴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 我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顯而易見,閏土對魯迅還是懷有親情、愛情的,但在這時,他已經不能象從前那樣與魯迅平等相待了,他在觀念上已經把魯迅當成了與自己高下不等的另外一種人,當成了「老爺」,他內心的感情也便很難以自由地表現出來。
這兩顆心靈顫動著,意欲向一起抖動,但這個人與人之間的等級界限,終於把兩顆心靈分開了。可以說,這段描寫是《故鄉》全文的高潮,是最亮的光點,而「老爺」二字,又是這段描寫的聚光點。由此可以看出,《故鄉》的中心,在於揭露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等級觀念對人與人正常關系的無形破壞作用,是「封建思想吃人」主題的一個變奏曲。
「啊,你怎的這樣客氣起來。你們先前不是哥弟稱呼么?還是照舊:迅哥兒。」母親高興的說。
「啊呀,老太太真是。……這成什麼規矩。那時是孩子,不懂事……」閏土說著,又叫水生上來打拱……
閏土這里說的「規矩」、「懂事」,便是要按照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等級差別,分別以不同的態度對待人的封建禮儀。
在中國封建社會里,一個人從幼到長,首先受到的便是這種「規矩」的教育和訓練,及到成年,習慣了這些「規矩」,「懂」了這種關系學,也便再也無法用自己的真實感情待人接物了,人與人之間也便難以形成真摯的感情交流了,因而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那種真摯的和諧關系便被徹底破壞了。這就是魯迅《故鄉》中包含的最大的悲哀和痛苦。
除此之外,生活的艱難也是壓扁人們精神的一個重要原因。「多子,飢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象一個木偶人了。」「他大約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閏土在不間斷的生活重壓下變得麻木了,即使魯迅,也在「辛苦展轉」中失去了少年時的輕松活潑的心境。
這種心境,是不利於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是不利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的。這同樣加重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同情設置了嚴重的障礙,為什麼連魯迅的話也只在腦里迴旋,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樣與閏土自由交談了呢?因為他已不再有兒時那種毫無障翳的輕松心境。
由此也可看出,《故鄉》中魯迅對人民群眾痛苦物質生活的描寫,是匯入他們精神被窒息、人與人正常關系被破壞這個中心主題的。有的同志僅僅把《故鄉》當成反映勞動人民痛苦物質生活的小說,我認為失之於片面,也不足以概括《故鄉》的整體意義和全部思想性職能。
人們很容易感到,當我們說閏土在精神上已經麻木了的時候,是包含著他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物質生活的痛苦經歷的,但當我們說他的物質生活的痛苦時,卻並不意味著他的精神被摧殘得麻木不仁了。我認為,這二者的關系,我們從《故鄉》的兩個循環節的關系中,也可以得到說明。
上述《故鄉》中的兩個循環節,沒有把豆腐西施楊二嫂這個主要人物包括進去,因為這個人物,照我看來,只是這兩個循環節的重要的、必要的補充因素,是做為它們的襯托而出現在小說之中的。
封建等級制度、封建等級觀念、封建禮教制度,使魯迅和閏土變得隔膜起來,但還沒有完全堙滅他們二人內心的親情和愛情,它們把閏土壓迫得麻木、迷信起來,但還沒有摧毀他的善良和忠厚。
豆腐西施楊二嫂則是在封建等級制度中,變得對人毫無誠意了的一個市儈性人物。她在魯迅面前攀親拉故,實際上毫無感情;表面上恭維,實際上只是為了撈點東西。在她的身上,體現了封建等級制度、封建等級觀念和封建禮教制度所能造成的更嚴重的後果:澆滅人與人之間的任何一點感情溫熱,使之成為在虛偽言詞掩蓋下的互相掠奪的冷酷關系。
在《故鄉》的現實的人與人的關系中,只有水生和宏兒的關系還是正常的、美好的,但他們的將來會怎麼樣呢?會不會重新走上魯迅和閏土已經走過的老路呢?這便是魯迅集中思考的問題。魯迅不願他們再象自己、再象閏土,更不願他們象「辛苦姿睢」生活著的豆腐西施楊二嫂,但能不能實現呢?如何實現呢?魯迅卻並不完全知道。
以上便是《故鄉》的主要內容。
「閏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是我們講到《故鄉》時常用的一句套話。這在某種意義上是對的,但在某種意義上又不完全對。封建的等級觀念、封建的禮教規范真地已經絕跡了嗎?我們面前那些睜著天真無邪的眼睛聽我們講解《故鄉》的學生,在將來真地便能避免魯迅與閏土那種關系的變化了嗎?他們之間真地便能不再隔膜起來了嗎?《故鄉》向我們提出的問題並沒有完全過時,因而它還是有現實意義的。
(4)水是故鄉甜賞析擴展閱讀:
《故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1年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以「我」回故鄉的活動為線索,按照「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情節安排,依據「我」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著重描寫了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從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同時深刻指出了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苦大眾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縛,造成純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膜,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該小說入選初中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上冊)。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參考資料:魯迅-網路《故鄉 》-網路
5. 故鄉在遠方賞析
《故鄉在遠方》是一篇寫故鄉的散文。但與一般寫思念故鄉的抒情散文不版同。張權抗抗的文章藉助自己對幾個故鄉情感的體悟,表達了自己對於「故鄉」的一種理解,一種更深意義上的探求。文中一共描繪了作者經歷的四個「故鄉」。首先是作者的祖籍廣東新會。作者從視覺、聽覺、嗅覺等角度描寫「老家」令人神往的美景。接著是作者的外婆家,江南小鎮洛舍。在那裡作者留下了她美好的童年假期生活。再次是作者的出生地——杭州。在「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湖畔,作者感受了那份柔和淡泊。最後是冰雪之地的小興安嶺,作者度過青春年華的地方。水作的江南,冰砌的塞北,作者在這里聆聽過落雪的聲音,感受過冰天雪地里紅紅火焰的溫暖。 這四個故鄉每一個都是那樣美,然而作者對四個故鄉的感受卻各不相同。對於現代人而言,安土重遷的戀家情結不再牽絆人們追求幸福的腳步,現實有時也讓人們背井離鄉,在這樣的時候怎樣找到精神世界的歸屬才更值得思索。張抗抗用她的文字指給了我們一條通向精神家園的路。[
6. 賞析仍憐故鄉水的憐表達了作者所流露的情感
渡荊門送別來
唐·李自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憐是憐愛的意思。
詩人順著長江遠渡荊門,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里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7. 魯迅的《故鄉》句子賞析
1、「蒼黃的田地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瑟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作者寫在船上遠望之景物,只寥寥幾筆就渲染出故鄉沉寂荒涼的氣氛,幾襯託了悲涼的心境,也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狀況。
2、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
在這幅「神異的圖畫」』中,寄託著作者對理想中故鄉的愛與眷戀。這一幅明凈美好的畫面在篇末又一次重現,則更有力地襯託了作者的美好的「願望」。
3、「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這句話寫出了故鄉的蕭瑟與凄涼,反映出了當時統治下社會的黑暗與人民困苦的生活,也為下文寫閏土臉上那凄涼的神情而做鋪墊。
(7)水是故鄉甜賞析擴展閱讀:
《故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1年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以「我」回故鄉的活動為線索,按照「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情節安排,依據「我」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著重描寫了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
從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同時深刻指出了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苦大眾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縛,造成純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膜,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魯迅的《故鄉》中寫了三個「故鄉」:一個是回憶中的,一個是現實的,一個是理想中的。第一個是「過去時」的,第二個是「現在時」的,第三個是「未來時」的。小說突出描繪的是現實的故鄉。
回憶中的「故鄉」,「我」回憶中的故鄉是一個帶有神異色彩的美的故鄉。
現實的「故鄉」用這樣一句話概括,這個「故鄉」的具體感受:它是在現實社會生活的壓力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鄉」。這時的「故鄉」是由三種不同的人及其三種不同的精神關系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