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帳夜賞析

帳夜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30 23:54:22

㈠ 夜帳古詩張騫古詩詞鑒賞

帳夜①

吳兆騫

穹帳連山②落月斜,夢回孤客尚天涯。

雁飛白草年年雪,人老黃版榆夜夜笳。

驛路幾通南國使,權風雲不斷北庭③沙。

春衣少婦空相寄,五月邊城未著花。

【注】
①詩人因科場案而流放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二十餘年,此詩約作於抵寧古塔三年之時。
②連山:就著山勢。
③北庭:漢時北匈奴所居之地,這里指詩人所居之地。)

動靜結合,「雁飛」是動景,「白雪」是靜景,動靜結合,寫出了邊地特有的景象。

視聽結合,「雁飛」「白草」「雪」「黃榆」是目中所見,「笳」聲是耳中所聞,調動視覺聽覺,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色彩點染(或色彩渲染),「白」「黃」的色彩點染,寫出了邊地景色的單調。

「空」字,寫出了因為邊城苦寒,五月還未見花開,因而妻子給自己寄來的春衣,白白空放在那裡穿不著。表達了詩人對妻子白花一番心意的疼惜和相思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身處苦寒邊地的孤獨與無奈。

㈡ 結合《帳夜》尾聯,對「空"字加以賞析

「空」字,寫出了因為邊城苦寒,五月還未見花開,因而妻子給自己寄來的春衣,白白空放在那裡穿不著。表達了詩人對妻子白花一番心意的疼惜和相思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身處苦寒邊地的孤獨與無奈。

㈢ 急求,宋代詩人吳兆騫《帳夜》賞析

帳 夜①
吳兆騫

穹帳連山②落月斜,夢回孤客尚天涯。雁飛白蘋③年年雪,人老黃榆專夜夜笳。屬 驛路幾通南國使,風雲不斷北庭④沙。春衣少婦空相寄,五月邊城未著花。

【注】①詩人因科場案而流放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二十餘年,此詩約作於抵寧古塔三年之時。②連山:就著山勢。③白蘋:白草。④北庭:漢時北匈奴所居之地,這里指詩人所居之地。

(1)詩歌第二聯是如何寫景的?請簡要分析。

①動靜結合,「雁飛」是動景,「白雪」是靜景,動靜結合,寫出了邊地特有的大雪鋪地、雁群南飛的景象,含蓄地傳達出痛苦無奈之情。②視聽結合,「雁飛」「白草」「雪」「黃榆」是目中所見,「茄」聲是耳中所聞,調動視覺聽覺,渲染了悲涼的氛圍,給人身臨其境之感。③色彩點染(或色彩渲染),「白」「黃」的色彩點染,寫出了邊地景色的蒼涼凄清。

(2)結合詩歌尾聯,對「空」字加以賞析。

「空」是「徒然、白白地」的意思,寫出因為邊城苦寒,五月還未見花開,因而妻子給自己寄來的春衣,白白空放在那裡穿不著。表達了詩人對妻子白花一番心意的疼惜和相思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身處苦寒邊地的孤獨與無奈。

㈣ 帳夜 吳兆騫(穹帳連山落月斜)翻譯

意思是屋頂連著山峰看到了月亮落下。

出自:清代吳兆騫的《帳夜》

原文:

穹帳連山落月斜,夢回孤客尚天涯。

雁飛白草年年雪,人老黃榆夜夜笳。

譯文:

屋頂連著山峰看到了月亮落下,夢里回到年輕的時候一個人闖天涯。大雁南飛,每年都要下雪,人老了之後每晚都睡不著。

(4)帳夜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658年(順治十五年)6月14日,清廷規定:挾仇誣告者流放寧古塔。寧安與海林就是當年「寧古塔」的所在地。清代,不少文人學子因文字獄或科場案被流放寧古塔。

他們當中有鄭成功之父鄭芝龍,大文豪金聖嘆的家屬,思想家呂留良的家屬,安徽方拱乾、方孝標家庭,浙江揚越、楊賓父子,著名

詩人吳兆騫,佛學家函可,文人張縉彥等等。當他們歷經了人生的浩劫,生活進入常態,文化意識頑強復甦之後,這片相對蠻荒的土地便有了人文的色彩和真理的力量。佛學家函可傳授佛法,教授農耕和商賈。

楊越傳播耕作技術,並教人改「掘地為屋」為「破木為屋」;方拱乾著《寧古塔志》;吳振臣著《寧古塔紀略》;張縉彥著《寧古塔山水記》;楊賓著《柳邊紀略》。

而早在南宋時期,具有「宋代蘇武」之稱的南宋名臣洪皓,在出使東北,被金人扣留的時候,已經在曬乾的樺樹皮上默寫出《四書》,教村人子弟。

在寧古塔眾多的流人中,文學造詣最高,名氣最大的是吳兆騫。他五十四年的生命中,在寧古塔生活了二十二年,寧古塔這個「塞外絕域」的山山水水,風土民情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記憶中。

凝固於他的筆端,他將自己戍居塞外的不同思緒,寫成著名詩詞集《秋笳集》和《歸來草堂尺牘》流傳於後世,讓今天的人們有幸了解三百多年前的東北和寧古塔。

㈤ 詩詞鑒賞:帳夜 作者:吳兆騫,在線等 。

(1)「雁飛」、「白草」、「雪」描寫的是俯仰投目荒涼蕭索的外部空間大環回境,「年年答」表述季節循環往復,可以說是從外在或宏觀理性的角度;「黃榆」、「人老」、「夜夜笳」是寂寥近景與孤獨現狀,可以說是由外部環境轉向內心關照或是微觀感性的角度。
(2)「空相寄」一個「空」,就是「白」寄了,寄了也沒用的意思。已經是5月份了,家裡面的妻子寄來春衣,但是根本就沒有用,因為邊境「五月未著花」、說明還很寒冷,詩人還在穿棉襖。說明家裡面的人並不清楚詩人的生活狀況,表達了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和獨身邊塞無人相知的孤獨寂寥。

㈥ 李煜《秋鶯》賞析

秋鶯
殘鶯[①]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②]游。老舌百般[③]傾耳聽[④],深黃一點入煙流。棲遲[⑤]背世[⑥]同悲魯,瀏亮[⑦]如笙碎[⑧]在喉。莫更留連[⑨]好歸去,露華[⑩]凄冷蓼花愁.

[①] 殘鶯:後主自比。唐·司空曙《殘鶯百囀歌同王員外耿拾遺吉中孚李端游慈恩各賦一物》曰:「殘鶯一何怨,百囀相尋續……歌殘鶯,歌殘鶯,悠然萬感生。」何事:嗔怪自詰的聲口,悔恨自家為何不識時務。然欲致這層妙悟,必先明作者殘鶯自況,托物言志的寫法,則「秋」字也非閑文,讀詩不可不察。錢起《歸雁》:「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②] 獨:入聲,仄。《平水韻》屬「一屋」。

[③] 老舌百般:猶「老舌百囀」。歐陽修《畫眉鳥》曰:「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兩詩同為詠鳥詩,然後主詩乃「有我之境」詠身世,歐公詩謂「無我之境」寄襟懷,可參看。舌:入聲,仄。《平水韻》屬「九屑」。

[④] 聽:出句煞尾字,音tìng,去聲,仄。《平水韻》屬「二十五徑」。

[⑤] 棲遲:《詩經·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朱熹《詩集傳》:「棲遲,游息也。」西晉袁宏《後漢紀·光武帝紀七》:「夫以鄧生之才,參擬王佐之略,損翮弭鱗,棲遲刀筆之間,豈以為謙,勢誠然也。」

[⑥] 背世:與世俗主流相左。三國·魏·曹植 《七啟》:「予聞君子不遯俗而遺名,智士不背世而滅勛。」 見前詩《九月十日偶書》:「背世返能厭俗態,偶緣猶未忘多情。」

[⑦] 瀏亮:樂聲清脆明朗,西晉·陸機《文賦》:「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李善註:「瀏亮,清明之稱。」

[⑧] 碎:唐·李賀《李憑箜篌引》:「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宋·歐陽修《臨江仙》:「池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宋·黃庭堅《和仲謀夜中有感》:「紙窗驚吹玉蹀躞,竹砌碎撼金琅璫。」「碎」字用得極為響亮,極為驚心,又極為哽咽,飽含詩人難以言表的痛楚。

[⑨] 留連:留戀不止,依戀不舍。三國·魏·曹丕《燕歌行》之二:「飛鳥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自存。」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⑩] 露華:露水。唐李白《清平調》(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評析:古人詠物多有所寄託,蓋詠梅者寄狷介孤芳之性情、詠松柏者表堅勁不屈之節操、詠蓮菊者賦清白塊然之雅趣……李後主之詠秋鶯亦概莫能外,但他所詠的「秋鶯」絕不同於「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草長鶯飛」「自在嬌鶯恰恰啼」之春鶯,而是酷肖少陵「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以及坡公「飄渺孤鴻影」的失群之鳥,孤寂凄冷之心境可以相見。因此,托物言志是本詩的最大特點,但托物言志也有高低工拙之分,讀罷後主的這首詩我們不會產生如對李商隱《淚》這篇作品的反感和困惑,現錄義山詩其下: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從題目來看,很明顯是在詠淚,但問題是詠「淚」無異於詠「愁」這樣的抽象事物,因此詩人就不得不用典故來鋪陳這種「景語」和「情語」都難以具象化的概念性客觀實體。不過以虛喻實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如秦觀《浣溪沙》:「自在飛花輕若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一反詩詞中以實喻虛的思維慣性,應該算是詩詞創作的個例了。 回到後主的這首詠物詩,我們不難看出,此詩純用「賦體」,不事雕琢,以簡馭繁,以明白曉暢的詩句表現了囚徒生活的苦楚,讓人產生無限的同情悲憫,也許這正是王國維評價他說的「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因此才如此感人至深,教人神思黯然。因之,本詩是詠物詩中的佳作無疑了。

㈦ 吳兆騫《帳夜》的意思

翻譯:落月斜下,穹廬似的帳篷順著山勢而建,孤單的客居之人只能在夢里回到自己的家鄉,醒來卻尚在天涯之處。大雁南飛,白雪如同往年一樣覆蓋在草地上,而人卻已將衰老,榆樹泛黃,只能夜夜聽笳聲。

驛站通往南國的道路有幾條,北方是風沙雲卷。妻子寄來的春衣已經是白寄了,因為邊城的五月還沒有花(花苞)呢。

作者採用動靜結合的手法,「雁飛」是動景,「白雪」是靜景,動靜結合,寫出了邊地特有的景象。並且視聽結合,「雁飛」「白草」「雪」「黃榆」是目中所見,「笳」聲是耳中所聞,調動視覺聽覺,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作者借用「空」字,寫出了因為邊城苦寒,五月還未見花開,因而妻子給自己寄來的春衣,白白空放在那裡穿不著。表達了詩人對妻子白花一番心意的疼惜和相思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身處苦寒邊地的孤獨與無奈。

出處:清代的吳兆騫

原文:

穹帳連山落月斜,夢回孤客尚天涯。雁飛白草年年雪,人老黃榆夜夜笳。

驛路幾通南國使,風雲不斷北庭沙。春衣少婦空相寄,五月邊城未著花。

(7)帳夜賞析擴展閱讀:

吳兆騫著述甚多,然屢丁顛沛,存者無多,子吳桭臣所刊《秋笳集》詩文八卷,殆未及十之一二。今人王孟白輯有《吳兆騫集》。兆騫既身系清初文士痛史,一言一動,牽涉諸多層面人士之肺腑,其自身文章詩賦,亦能備一代之才。

詩遠紹七子,近則瓣香陳子龍、吳偉業,而能自立幟,出塞後「胡笳羌管,獨奏邊音」,所作尤工,而以七言歌行最具代表性,為「梅村體」重要傳人。後人以為《秋笳》一集「悲涼抑塞,真有崩雲裂石之音」,因有「邊塞詩人」之譽。

沈德潛在《清詩別裁集》中評論說:「詩歌悲壯,令讀者如相遇於丁零絕塞之間。……倘以老杜之沉鬱頓挫出之,必更有高一格者。」《四庫全書總目》則說:「兆騫詩天賦特高,風骨遒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吳兆騫

㈧ 請求李煜《秋鶯》賞析及翻譯

秋鶯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
老舌百般傾耳聽, 深黃一點入煙流。
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賞析:《秋鶯》從詩的內容而看,當是李璟原冊立的太子從寓鴆殺其叔父燕王景遂之後,李煜為逃避殘酷的奪嗣而決定隱居時所作。這是一首感物詩,詩中所寫是一隻已經深秋而遲遲沒有避寒南歸的黃鶯,作者由此而感慨生心,嗟嘆秋鶯的「瀏亮」之音和魯鈍不諳節侯,並勸其南歸,不要在此留連。這顯系其自我的感傷。詩人以精當典故運用,白描襯托的巧妙結合,營構出一哀傷凄迷的氣氛。這一氣氛正說明李煜對殘酷政治斗爭的懼怕和對自己處境的擔憂。

翻譯:黃鶯啊,你為何不知道秋天的來臨呢?橫穿那幽暗的樹林獨自游樂.老舌烏(鳥名)在旁邊仔細聆聽你的叫聲,你的身影忽然化作一點深黃向煙中飛去.你與我(作者)大概都是因為悲嘆自己的駑鈍才離開紅塵人世,在這兒淹留的吧,
你明朗如笙的叫聲碎落回響在緱山之上.哎,不要再停留了,早日歸去吧,這時山間染露的繁華正冷,蓼花正愁呢..
PS:有一段時期,李煜因目睹自己哥哥為王位毒死自己的親叔叔,心有出世之意,留連山水之中,自號"鍾隱"以表志,這首的感情若套在這段時期恰好能說通.
(大概是這樣的吧)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