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烘托賞析

烘托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19 07:17:02

詩歌鑒賞中的烘托和襯托的區別

襯托,就是復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制出,用別的東西來陪襯和對照的修辭手法.襯托,若就襯體與主體的性質與關系而言,可分為正襯與反襯這兩種.
襯托和烘托都是著眼於「托」
,即使某種事物某個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顯.但是兩者的手段

古詩鑒賞技巧一:渲染和烘托的區別

古詩鑒賞技巧一:渲染和烘托的區別

渲染和烘托是詩歌鑒賞中經常涉及到的概念。渲染旨在通過對環境,人物的行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修飾,來突出形象,表現中心;烘托則有意避開正面描寫,而從側面著意刻畫,以使所要表現的人、物、事鮮明突出,收到「烘雲托月」的藝術效果。這是兩種不同的表現手法,但經常被人們混為一談。
那麼,怎樣把握渲染和烘托的區別呢?
第一,看正面描寫還是側面描寫
渲染屬於正面描寫,烘托屬於側面描寫,這是它們最本質的區別。
(1)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寫登高之所見聞。天高氣爽,風聲獵獵,峽中哀猿長嘯,江渚清水環繞,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群鳥迎風飛翔,詩句通過六個特寫鏡頭,渲染出秋天的肅殺蒼涼。不難看出,風急、天高、猿嘯,清渚、白沙、飛鳥,這些景物描寫對於肅殺蒼涼的秋天來說,它們都是正面的描寫。這樣的正面描寫就是渲染。
(2)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綃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漢樂府《陌上桑》)
見了美麗的羅敷,行者「下擔捋髭須」,少年「脫帽著綃頭」,耕鋤者停下手中的農活,羅敷之美可以想見。這里沒有直接描寫羅敷的美貌,但羅敷之美通過行者、少年、耕鋤者的反應得到了有力的表現。行者等人的反應,對於羅敷之美來說,顯然是側面描寫,這樣的側面描寫就是我們所說的烘托。
第二,看托體與主體相屬與否
渲染和烘托都是通過具體的描寫來表達中心。如果把渲染烘托中的具體描寫當著托體,那麼所要表達的中心就是主體。在渲染和烘托中,托體和主體的關系是不一樣的。
(3)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杜甫《絕句》
前兩句借「江碧」「鳥白」「山青」「花紅」來渲染怡人風光,表現愉悅之情。在這里,「江碧」「鳥白」「山青」「花紅」是怡人風光的具體表現形態,它們雖然各自獨立,但都從屬於「怡人風光」。從這里可以看出,在渲染中,托體(描寫對象)與主體(所要表達的事物)之間實際上是一種從屬關系,托體是主體的具體表現,主體是托體的抽象概括。回頭再看例(1),「風急」、「天高」、「猿嘯」、「清渚」、「白沙」、「飛鳥」,對於肅殺蒼涼的秋天來說,其實也是一種從屬關系,「風急」、「天高」、「猿嘯」、「清渚」、「白沙」、「飛鳥」是肅殺蒼涼秋天的屬類,肅殺蒼涼藉「風急」、「天高」、「猿嘯」、「清渚」、「白沙」、「飛鳥」而存在。
(4)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先寫衾枕之冷,再寫窗戶之明,又寫竹折之聲,連從三個方面來烘托夜雪。托體是「衾枕之冷」「窗戶之明」「竹折之聲」,主體是夜雪。與渲染不同,烘托的托體與主體,既不相似,也不相屬,它們是各自獨立的個體。再回頭看例(2)。托體是行人、少年等人的反應,主體是羅敷之美,托體能夠反映主體,但托體並不是主體的具體表現形態,托體和主體並不相屬。
渲染和烘托是兩種不同的表現手法,要正確認識它們,還要正確把握它們的相對性。
第一,在一段描寫里,對主體理解不同,對表現手法的認識也不同。
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雲:「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頷聯和頸聯描寫「帆重」「鳥遲」「天灰」「樹遠」,無一字寫雨,卻讓我們感到,在船帆上,鳥羽上,在天際,在大樹上,全都是蒙蒙的細雨。這里的描寫對象「帆」「鳥」「天」「遠」與所要表現的事物「雨」不是個別與一般的關系,屬側面描寫,其表現手法顯然是烘托而不是渲染。但是,還可以有另一種分析。詩人所要表現的事物是「雨景」,而「帆重」「鳥遲」「天灰」「樹遠」是「雨景」的一個個特寫鏡頭,詩人正是通過一個個雨中鏡頭濃墨重彩地展現了「雨景」,這是正面描寫,這樣又是渲染無疑了。這並不是誤解概念形成的分歧,而是對所要表現的事物認識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結論。
第二,在同一篇作品裡,分析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表現手法。
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成了絢麗的圖景。對於賞心悅目的美景來說,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都是正面描寫,表現手法顯然是渲染。可是作者表現這美景又是為了什麼呢?原來,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襯思歸的感傷,美景對於情感而言,這是側面描寫,這又是烘托無疑了。杜甫的《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濃彩重墨寫怡人風光,這是渲染,可這賞心悅目的景象,卻是為寫下文勾起漂泊的傷感作鋪墊的,這就又是烘託了。先渲染,後烘托,局部是渲染,全局是烘托,渲染是手段,烘托是目的,通過渲染而達到烘托的目的,這種現象在借景抒情的詩篇中是很普遍的。

⑶ 怎樣鑒賞古詩中的烘托與渲染

渲染與烘托—詩歌中的渲染是指對環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版.烘托用於詩歌權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也就是不說本意,只說與此有關的其他事物,達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對同一事物,可以從正面渲染,也可以從側面烘托.

⑷ 在賞析句子中怎樣看出烘托手法

一般來說都是以景物來烘托作者的情感,如果是詩句,可能還會有懷古傷今,前後照應的方法來描寫,所以不能只看這一句,要全文分析

⑸ 古詩詞鑒賞中對比,襯托和烘托的區別

1、渲染是指對環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營造意境.
2、烘托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也就是不說本意,只說與此有關的其他事物,達到突出本意的目的.烘托用在詩文中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
3、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的近似或對立的條件,用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表現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襯的事物顯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襯和反襯.
正襯: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來襯托,如以動襯動,以靜襯靜,以樂襯樂,以哀襯哀,即「綠葉襯紅花」.反襯用相反的事物來襯托,如以動襯靜,以樂襯哀,以丑襯美
4 對比:把對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後相敘,加以比照,來使人從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強烈而清晰地傳達出詩人所要表達的意旨,以增強藝術效果的表現手法.它強調的是通過比照更鮮明強烈地表達某種意旨.
1、渲染:通過(環境)景物描寫來渲染氣氛.從正面著筆.
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寫俯仰間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了蕭瑟悲涼的秋江景物的特點,為全詩定下了沉鬱悲哀的基調.
2、烘托:通過(景物)環境描寫來烘托心情.從側面著筆.(只寫側面一面)
如樂府詩《陌上桑》里最後八句:「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耕,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從觀看者的神態來襯托羅敷的美,這比正面進行直接描寫節省筆墨,更具有藝術魅力.
很多時候渲染烘托合說,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詩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過景物(意境)來烘託人物情感.一般我們說,渲染氣氛,烘托情感.如柳永的《雨霖鈴》,起首「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三句寫送別的環境,點出離別時的季節是蕭瑟凄冷的秋天,地點是汴京城外的長亭,具體時間是雨後陰冷的黃昏.作者濃墨重彩,通過這些景物描寫,極力渲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烘托出作者內心的離愁別恨.
3、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寫兩面,但是是為了突出其中一面)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以蒼涼秋景襯托詩人飄零之哀.
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絕妙之處就在於用蟬噪、鳥鳴作反襯,把深山密林中那種幽靜宜人的意境表現出來.
4、對比:對舉的雙方是為了通過對比得出另外的結論.
如梅堯臣《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全詩通過陶者和富家的強烈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表達了詩人對勞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總結:
渲染和烘托:都是為了使描寫的對象更鮮明,更突出,但二者著眼點不同:前者從正面著筆,由此言此;後者從側面用墨,由此烘「托」彼.
烘托和襯托:「烘托」是通過別的事物把想要表達的事物寫出來,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這與「襯托」不同,因為「襯托」是兩種事物都寫.「襯托」是用類似的、相關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來突出主體事物的手法.「襯托」分為正襯和反襯.
對比和襯托:對比是相反或相似的兩種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現某種思想或意境,對比雙方不分主次;而襯托是以次要事物為陪襯突出一個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兩者主次分明.(對比常用於論述,而襯托常用於描寫)

⑹ 側面烘托是詩歌中一種較為常見的表現手法,請從這一角度賞析唯有蜻蜓蛺蝶飛

這首詩是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 中的最後一句.
它的前一句就是「日長籬落無人專過」,這是寫的農民們都到屬田園裡面勞作去了,所以籬前的小路上白天都見不到行人.而「唯有蜻蜓蛺蝶飛」就是從蜻蜓和蝴蝶在籬邊飛舞,側邊烘托出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總的來說,後兩句寫出晝長人稀,蜓飛蝶舞,以動襯靜.
其實欣賞詩歌,不但要理解句子的意思,而且要聯繫上下文來了解他所運用的寫作手法和表現的思想感情.

⑺ 對"溫酒斬華雄"的側面烘托藝術手法簡要賞析

三國故事,老少抄皆知,尤其關公形象,更是深得人心,被世人尊稱為關帝。作者巧妙地以三國故事入謎,關羽斬華雄者刀也,得勝回營酒尚溫突出顯示了關羽武力過人,用時甚短,這就可以理解為刀一至人就倒了。此謎面謎底一氣呵成,毫無斧鑿之痕。當得上佳構之稱。
且來看溫酒斬華雄----關公曰:「如不勝,請斬某頭。」操教釃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後人有詩贊之曰:

威鎮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冬冬。
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讀此謎仿如重溫三國,關羽英雄無敵形象躍然紙上,寧不嘆之!

⑻ 詩歌鑒賞中 渲染與烘托 襯托的區別

渲染與烘托—詩歌中的渲染是指對環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用於詩歌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也就是不說本意,只說與此有關的其他事物,達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對同一事物,可以從正面渲染,也可以從側面烘托.

烘托,也是襯托,只不過烘托不是一般的襯托,它還要用氣氛的渲染來加重襯托的力度。也就是說,烘托側重於指氣氛的襯托。例如王昌齡的《少年行》,前兩句就描寫了一種非同尋常的氣氛,使得少年的形象更加豐滿。烘托常常是用情感色彩濃烈場景來實現的,例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景物描寫就有烘托作用。再如杜甫用特定的景色「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天地一沙鷗。」來烘托作者孤獨寂寞的心情。
反襯,是襯托手法的一個方面,顧名思義,就是說襯托與被襯托之間的關系是相反的。用美好的景物寫快樂和用凄苦的景物來寫悲哀,就叫襯托、陪襯、烘托;用凄苦的景物來寫歡樂和用美好的景物來寫悲哀,就叫反襯。例如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就是反襯的名句。再如辛棄疾的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詩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上闕寫回顧少年時的不知愁苦,目的就是反襯如今飽嘗愁苦又有苦難吐的心情。

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的近似或對立的條件,用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表現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襯的事物顯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條件來突出主體.反襯就是主體與襯體相反,襯體從反面作背景,襯托主體.

⑼ 從烘托的角度賞析盧綸的《塞下曲》

塞下曲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塞下曲》是古時邊塞地區的一種軍歌。唐朝很多詩人尤其是邊塞詩人用過此題寫詩,比較著名的有王昌齡、高適、李白、盧綸、李益、許渾等人的詩歌。

目錄

作者簡介
概述
其一
其二
其三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盧綸,字允言,唐大歷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編輯本段概述
盧綸《塞下曲》共六首一組,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贊美之意。此為第四首,描寫我軍勝利後慶祝時的場景。編輯本段其一

《塞下曲其一》盧綸
鷲翎金僕姑,燕尾綉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譯文】將軍配戴著用鷲鳥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綉的旌旗飄帶迎風飄動。屹立著宣布新的命令,千營的將士一齊回應。 【注釋】 鷲翎:箭尾羽毛。 金僕姑:神箭名。 燕尾:旗的兩角叉開,若燕尾狀。 蝥弧:旗名。 獨立:猶言屹立。 揚新令:揚旗下達新指令。 【賞析】此為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本詩描寫了勇猛的將軍傳達新命令時的誓師場面,千營軍士的一同回應,正表現出威武的軍容,嚴明的軍紀及大家必勝的信心,讀起來不免被這種雄壯的氣勢所征服。 【匯評】 民國·俞陛雲《詩境淺說》:寥寥二十字中,有軍容荼火之觀。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鷲翎金僕姑, ●○○●△ 燕尾綉蝥弧。 ⊙●●○△ 獨立揚新令, ●●○○⊙ 千營共一呼。 ○○⊙●△編輯本段其二

《塞下曲其二》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譯文】 昏暗的樹林中,草突然被風吹得搖擺不定,颯颯作響,將軍以為野獸來了,連忙開弓射箭。 天亮去尋找那隻箭,已經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注釋】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這類作品多是描寫邊境風光和戰爭生活的。 ②驚風――突然被風吹動。 ③引弓――拉弓,開弓,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④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⑤白羽――箭桿後部的白色羽毛,這里指箭。 ⑥沒――陷入,這里是鑽進的意思。 ⑦石棱――石頭的邊角。 【賞析】 這首邊塞小詩,寫一位將軍獵虎的故事,取材於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記載當時名將李廣事跡的《李將軍列傳》。原文是:「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沒鏃(箭頭),視之,石也。」 詩的前兩句寫事件的發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風大作,草叢被驚得刷啦啦起伏抖動;蛙人起落處恍恍惚惚有一頭白虎撲來。這時,將軍正從林邊馳馬而過,他眼疾手快,拉滿弓一箭射出… … 後兩句寫事件的結果是:第二天清晨,將軍記起昨晚林間的事,順原路來到現場,他不禁大吃一驚: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見被他射中的原來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懼感默然蹲在那裡,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鑽進石棱里去了!請注意箭射入的部位,是窄細的尖突的石棱!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藝啊! 有人要問,將軍射老虎,干嗎不當時就看結果,還要等第二天早晨?原來的故事並沒說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頭呀!這,就是詩人的藝術處理了。第一,這樣可以表現將軍的自信,從來是百發百中,這一次還怕它死不了跑掉嗎?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觀性,讓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當夜就看,固然也能發現是一場誤會,但很難取得現在這樣的畫面一般的鮮明效果。 詩,最注重含蓄,最講究意在言外。看到詩中箭入石的描寫,我們會油然聯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將會射成什麼樣子?如果在戰場上射擊敵軍兵馬呢?於是,一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的將軍形象,便盤馬彎弓、巍然屹立在我們眼前了。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林暗草驚風, ○●●○○ 將軍夜引弓。 ⊙○●●△ 平明尋白羽, ○○○●● 沒在石棱中。 ●●○○△編輯本段其三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月黑雁飛高, ●○●○○ 單於夜遁逃。 ⊙○●●△ 欲將輕騎逐, ●⊙⊙⊙○ 大雪滿弓刀 ●●●○△ 【注釋】 1.塞下曲:古時的一種軍歌。 2.月黑:沒有月光。 3.單於(chán yú ):匈奴的首領。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統帥。 4.遁:逃走。 5.將:率領。 6.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 7.逐:追趕。 8.弓刀:像弓一樣彎曲的軍刀。 【譯文】 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 敵軍偷偷地逃跑了。 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 正准備出發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 【簡析】 這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准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前兩句寫敵軍的潰逃。「月黑雁飛高」,月亮被雲遮掩,一片漆黑,宿雁驚起,飛得高高。「單於夜遁逃」,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單於」,原指匈奴最高統治者,這里借指當時經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後兩句寫將軍准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欲將輕騎逐」,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正准備出發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最後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斗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本詩情景交融。敵軍是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潰逃的,將軍是在「大雪滿弓刀」的情景下准備追擊的。一逃一追的氣氛有力地渲染出來了。全詩沒有寫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斗場面,但留給人們的想像是非常豐富的。 《塞下曲》組詩共六首,這是第三首。盧綸雖為中唐詩人,其邊塞詩卻依舊是盛唐的氣象,雄壯豪放,字里行間充溢著英雄氣概,讀後令人振奮。 一二句「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寫敵軍的潰退。「月黑」,無光也。「雁飛高」,無聲也。趁著這樣一個漆黑的闃寂的夜晚,敵人悄悄地逃跑了。夜遁逃,可見他們已經全線崩潰。 盡管有夜色掩護,敵人的行動還是被我軍察覺了。三、四句「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寫我軍准備追擊的情形,表現了將士們威武的氣概。試想,一支騎兵列隊欲出,剎那間弓刀上就落滿了大雪,這是一個多麼扣人心弦的場面! 從這首詩看來,盧綸是很善於捕捉形象、捕捉時機的。他不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藝術效果的時刻加以表現。詩人不寫軍隊如何出擊,也不告訴你追上敵人沒有,他只描繪一個准備追擊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托出來了。「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並不是戰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時刻。這個時刻,猶如箭在弦上,將發未發,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許覺得不滿足,因為沒有把結果交代出來。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啟發性,更能引逗讀者的聯想和想像,這叫言有盡而意無窮。神龍見首不見尾,並不是沒有尾,那尾在雲中,若隱若現,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其四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野幕敞瓊筵, ●●●○○ 羌戎賀勞旋。 ○○●⊙△ 醉和金甲舞, ●⊙○●● 雷鼓動山川。 ○●●○△ 【注釋】 1.雷鼓:舊時也以祀天神之八面鼓解。實即擂鼓。 【簡析】 ?寫凱旋歸營,設宴勞軍的歡樂場面。語言精煉含蓄,情態活躍鮮明,細吟組詩,軍營之生活,守邊之艱苦,勝利之歡騰,無不歷歷在目,令人感奮。 其五 調箭又呼鷹,俱聞出世能。 奔狐將迸雉,掃盡古丘陵。 其六 亭亭七葉貴,盪盪一隅清。 他日題麟閣,唯應獨不名。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