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作品賞析
A. 如何解讀,賞析一個藝術作品
首先要了解這個藝術品誕生的年代,這個年代的背景是怎麼樣的,是專什麼思想主屬流,那麼在這樣的思想主流影響下,這個藝術品自然也會流露出這個思想觀念的部分。
其次,藝術品都有表現的核心特點。如雕塑的形態主要是什麼,油畫的場景、色彩、手法、意象主要是什麼。這決定它反映作者思想的某個主要方面,藝術品表達感情並不是面面俱到的,某一件藝術品是作者某一種情感的集中爆發的體現。
最後,要結合作者本人的經歷、性格和社會地位、所處環境,以及作者本人對當時社會思潮的態度,或支持或反對,這都會在那時的作品中得以體現。
自己的拙見,希望能幫到你。
B. 美術作品賞析
荷蘭的蒙得里安始終想像著用最簡單的美術語言要素——直線和純色組成他的畫。他想讓他的藝術去揭示在主觀性的外形不斷變化的背後隱藏著的永恆不變的實在。他自己說:「我一步一步地排除著曲線,直到作品最後只由直線和橫線構成,形成十字形,……直線和橫線是兩相對立的力量的表現;這類對立物的平衡到處存在著,控制著一切。」他從大大小小的原色塊和矩形直角形狀的組合中尋求所謂「表裡平衡,個性和集體平衡,自然與精神、物質與意識的平衡」等。他認為這才是反映了宇宙最本質的客觀法則。人們稱他的這種抽象畫為「冷抽象」,也稱幾何風格派。《百老匯的爵士樂》是蒙德里安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極少直接來自現實感受的作品之一。在這幅作品中,蒙得里安把他對紐約百老匯音樂的感受和認識用他自己的語言方式表現出來,創作出了一種視覺音樂。像銅管樂器一樣明亮的黃色線,在霓虹燈光般的紅色、藍色、灰色小點的閃爍下,呈現出一種爵士樂的節奏感。我們還能感受到紐約最繁華的百老匯夜晚的嘈雜。密如蜘蛛網的垂直和水平的線條,很容易使人聯想到百老匯街都是直角相交的道路。
C. 世界美術作品賞析
一、莫奈《印象·日出》。
這幅名畫是莫奈於1872年在勒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日落》, 在送往首屆印象派畫展時, 兩幅畫都沒有標題。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 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它作為一幅海景寫生畫, 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 筆觸畫得非常隨意、零亂, 展示了一種霧氣交融的景象。
日出時, 海上霧氣迷朦, 水中反射著天空和太陽的顏色。岸上景色隱隱約約, 模模糊糊看不清, 給人一種瞬間的感受。當時有個批評家,在文章中借用莫奈《印象。日出》一畫的標題,譏諷這個畫展的畫家是「印象派」。「印象派」最基本的一個特點,是由於他們吸收了當時一些科學家對於色彩的研究成果,通過自己的寫生實踐,發現了過去長期不被人們注意的一些色彩現象,從而在繪畫的色彩上引起了一個重大革新。
D. 藝術作品賞析的書籍
網路「藝術作品賞析」,找已故大師的著作
E. 藝術創作藝術作品藝術鑒賞三者之間的聯系
藝術生產理論揭示了藝術系統的奧秘。藝術生產理論把藝術創作——藝術專作品——藝術鑒屬賞這三個相互聯系的環節,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來研究。藝術創作可以說是藝術的「生產階段」,它是創作主體(作家、藝術家)對創作客體(
社會生活)
能動反映的過程。藝術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藝術生產的「產品」。藝術鑒賞則可以被看作是藝術的「消費階段」,它是欣賞主體(讀者、觀眾、聽眾)和欣賞客體(藝術品)之間相互作用並得到藝術享受的過程。這樣,對整個藝術系統來說,藝術生產理論揭示出藝術品與欣賞者、對象與主體、生產與消費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在藝術生產的全過程中,生產作為起點,具有支配作用,消費作為需要,又直接規定著生產。藝術作品被創作出來,是為了供人們閱讀或欣賞,如果沒人欣賞,它就還只是潛在的作品。因而,藝術生產適應著欣賞者的消費需要來進行藝術創作。同時,藝術欣賞反過來又成為刺激藝術生產的動力,推動著藝術生產的發展。可以說,整個藝術系統中,這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和它們自身的獨特規律,正是我們藝術學研究的核心。
F. 從藝術審美的角度,並結合一部經典藝術作品,具體談談如何賞析
通常來講,欣賞一件藝術作品,可以分別從時代背景、藝術家生平(宗教信仰,回經歷,創作背景等答)、作品形式內容(既技巧,顏色,材料,圖像構成以及觀念等)這三個大的方面著手,然後逐漸細分,往往主要的信息都會直接體現在作品上,再加以其他信息進行補充,就能更加完整的欣賞一件藝術作品。雖然有可能放大甚至偏離藝術家的本意,但好的藝術作品從一誕生起就有著無限的可能性。
G. 美術作品分析怎麼寫
1、首先,分析作者的時代背景
2、從畫派或者繪畫手法來分析作者的技法
3、分析畫作內容所表達的時代含義與文化信息
4、總結畫作的總體意義
設計作品可以分為造型和色彩。此外貫穿於作品之中的還有設計者如何運用構圖,以及對形式美的表現。更重要的還有作品的中的創意,以及作品本身的內涵和設計者自身修養的體現。
就畫面的表現而言,造型和運用色彩的能力是最為重要的。作者對於點線面大小,聚散,空間的安排,畫面的分割,特別還有畫面中不同元素之間節奏,韻律的重復和變化都是很重要的。當然構圖學的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
繪畫作品的鑒賞和設計很相同,區別並不是很大。因為設計是高度的概括和提煉,因此畫面中相對的概括和提煉的能力就繪畫而言更較突出。其他的大致相同,簡而言之,就是畫面要在視覺上然人們產生共鳴,更要在精神上給人們以收獲。
美本身也是有歷史局限性的。但是部分偉大的作品,其中的美似乎是永恆的。這種永恆則與主題、語言相關聯。主題過於狹隘的基本與永恆的美告別了。但不論具體的主題為何,只要這種主題可以引發闡釋或者誤讀,從而形成一個更廣范圍的主題,則他就不是狹隘的。然而這種誤讀和闡釋必須通過語言的正確應用才能表現出來。我們看《馬拉之死》,即使我們不知道馬拉是誰,我們通過死亡這個主題,通過大衛的語言,從中感受的悲壯是不容質疑的。如果我們為小布希畫一個《美國總統小布希肖像》,即使小布希再英俊、畫家功利再高深,只要我們無法從「小布希」的神態中看到一種根深於人性的東西,這幅畫就不具有永恆的美。如此,我們總是強調一種詩性的語言。唯有這種不精確的、易誤讀的、具有象徵的、易演繹的語言才可以勝任永恆之美的下層支撐。
拓展資料
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美術作品包括純美術作品和實用美術作品。
其中純美術作品,是指僅能夠供人們觀賞的獨立的藝術作品,比如油畫、國畫、版畫、水彩畫、鋼筆畫等。實用美術作品,是指將美術作品的內容與具有使用價值的物體相結合,物體藉助於美術作品的藝術品位而兼具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比如陶瓷藝術等。
近現代名畫家的一些美術作品有:西方的畢加索《亞威農的少女》 、《格爾尼卡》、《夢》,梵高《星夜》、《向日葵》,中國近現代的齊白石《蝦》、《不倒翁圖》、《花卉》、《花卉草蟲十二開冊頁》,徐悲鴻《巴人吸水圖》、《奔馬圖》、《九方皋》、《田橫五百士》,《傒我後》張大千《山水》、《仕女》、《黃山松》、《四屏大荷花》,吳冠中《北國風光》、《長江萬里圖》、《獅子林》,朱宣咸《夜》、《旭日紅梅》、《迎風》、《今天是兒童節?!》,陳丹青《西藏組畫》,陳逸飛《黃河頌》、《古橋》、《踱步》、《大提琴手》等。
(資料來源:網路:美術作品)
H. 啥是藝術賞析
藝術鑒賞,又稱藝術欣賞,指人們在接觸藝術作品過程中產生的審美評價和審專美享受活動,也是人們屬通過藝術形象(意境)去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思維活動。在藝術鑒賞過程中,感覺、知覺、表象、思維、情感、聯想和想像等心理因素都異常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