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賞析論語八則

賞析論語八則

發布時間: 2021-01-30 14:56:23

⑴ 論語八則劃分句子節奏

《論語》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根據當時孔子的言行記錄整理而成的儒家經典著作,約成書於戰國前。現存《論語》20篇,約500節,萬余字。《論語》集中體現了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大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是一部傳世之作。二千多年來,人們不斷地研究《論語》,認識、發掘其思想,淵遠流長,經久不衰。這種研究一直延續到新的世紀。國外有學者稱:「21世紀是儒家文化的世紀。」為什麼《論語》能幾千年經久不衰,魅力無限呢?關鍵在於《論語》這部經典自身體現的價值。人們普遍認為,《論語》所反映的孔子學說,其影響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倫理道德等眾多領域,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大標識。有人認為,「《論語》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論語》是「中國兩千多年來主流文化的木之本、水之源、心之魂」。除此之外,後人對於《論語》的至深酷愛和潛心研究,不能不說是《論語》生命之樹常青的一個重要原因。據載,兩千多年來,《論語》研究的各種版本已達三千多種,浩如煙海。並且,《論語》研究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發展。僅近幾年出版的研究《論語》的各類版本達幾十種之多。它們視角不一,各具千秋。綜觀眾多《論語》研究版本,可分為五種類型,提供於此,供同學們選讀:

1.注釋式。按照《論語》的篇章結構,對《論語》按順序作出注釋、譯文。通常版本完善,注釋詳盡,譯文通俗。唐滿先的《論語今譯》、來可泓的《論語》、徐志剛的《論語通譯》、楊伯峻、楊逢彬的《論語譯注》等均屬這類讀本。李學勤主編的《論語註疏》,是對《論語》的點校整理,整理內容包括標點、文字處理、校勘和吸收研究成果。

2.評述式。與注釋式所不同的是,注釋式是三段式,即原文、注釋、譯文,評述式則是在注釋式的基礎上,加了評述。《論語今讀》(李澤厚)是原文、譯、注、記。作者說,「記」者,我的評論札記和解說也。《論語直譯》(來可泓)是原文、今評、注譯、評述。關於「評述」,作者先將這一章的內容主旨用一句話加以概括,點明主題。然後,評述分析文章的文意。作者認為,「這是用力最勤的地方」。郭竹平注譯的《論語》有「理解」一節。童升編譯的《聖算知天命〈論語〉新解》有「評析」。古棣、戚文、周英著《孔子批判〈論語〉譯說》有「解說」。《(原注)〈論語〉》有「賞析」。劉琦譯評的《論語》則在每篇尾作「評點」。

3.專題式。改變《論語》的篇章結構,確定一個主題,作出編排,加以評述。《孔子論學》以孔子「所創造的教與學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為主線,從「教學育人」、「虛心好學」、「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修身自省」、「培植盛德」、「舉賢論人」和「師生關系」等八個方面「綜觀」。《半部論語治天下》以「治天下」的主題,歸納成「為學篇」、「治國篇」、「修身篇」、「交友篇」、「處世篇」、「義利篇」、「治國篇」、「孝親篇」、「教育篇」等八篇。《〈論語〉與現代管理》認為《論語》是中國古代思想的寶庫,從《論語》中提煉出與現代管理緊密結合的62個經營理念。《論語菁華》認為《論語》「全面反映了儒家初創時期的政治觀、道德觀和教育觀」。該書按三個部分編寫:「政治主張」、「道德觀念」和「教育思想」。

4.組合式。將《論語》與其他相關書合編出版。《儒學十三經》介紹「十三經是儒家奉為經典的十三部古書」,十三經中就有《論語》。這是一部十三經的「導讀本」。還有「叢書」性的。有三種組合,即三種書的組合。中華千古流傳書系中有一本《老莊語錄·孔子語錄·孟子語錄》,其中「孔子語錄」是《論語》的原文、譯文。蔡志忠古典漫畫里有「大學」、「中庸」、「論語」三種。包括《論語·儒者的諍言》。還有兩種組合。如《論語·孟子》《孔子說·孟子說》。

5.專著式。屬研究《論語》的專著。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是關於《論語》的講演錄。書中對《論語》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詳細而又生動的講道。「尤為新穎的是,作者將對原文的串講撮編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論語趣談》作者著意「突出原著精華,保持一定的品格,又有可讀性,讓讀者不感到枯燥並引起一定的興趣」。《我與〈論語〉——桃花源游記》是「作者通過刻苦自學,用十幾年的時間鑽研《論語》的心血之作」。《〈論語〉之謎》,對歷史文獻浩海留下的「懸案謎團」發掘、整理、分析,有益於增加知識,開闊眼界,豐富生活。

《宋史·趙普傳》載:趙普"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筐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趙普少年時當過小吏,沒有學術,也不喜歡讀書。後來當了宰相,宋太祖經常勸他讀書。他一旦讀書以後,很感興趣,特別是晚年,手不釋卷。他一回到家,就關起門來,打開箱子,拿出書來,一讀就是一整天。第二天去辦公,一切都處理得非常順利。他死以後,家屬打開箱子一看,就只是《論語》二十篇。

羅大經《鶴林玉露》乙編卷一《論語》載趙普對宋太宗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論語》),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後人從此引出"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治天下,就是管理天下。半部《論語》就可指導統治者管理天下,說明《論語》是一部宏觀管理學的精品著作,趙普讀了此書,"次日臨政,處決如流",確實對宏觀管理有指導作用。日本一些企業家把《論語》當作職工必讀書,並用《論語》上的觀點實行企業管理,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功。可見《論語》也可以作為微觀的企業的管理學著作。

中國這種管理學,與西方管理學很不相同。中國傳統管理學是模糊的、抽象的、不容易操作的。不像西方管理學那樣明確、具體而又容易操作。中國傳統管理學有這些特點,需要高水平的人去細心體悟,才能加以應用,也才能獲得成功。如果以為管理學就是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那麼對於中國傳統管理學來說,則不能適應。這是需要"好學深思",才能"心知其意"。歐洲一些人認為日本企業管理是最成功的,而這其中就有中國傳統管理學的內容。中國在兩千年前的漢代,就在遼闊的國土上管理著五千九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國,中國傳統管理學當然有很豐富的成功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思想。

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但絕不是一個學問家。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才會有「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樣震聾發聵的名言傳世。

趙普原本是淮南滁州的一名鄉村教師。公元956年,為了爭

奪淮南江北地區,後周大將趙匡胤率領大軍與南唐守軍在滁州打了一場惡仗。由於得到了趙普的幫助,趙匡胤大獲全勝,為他日後的帝業打下了必要的基礎。從此以後,趙普便被視作心腹,如影隨形地追隨趙匡胤建功立業。宋朝建立後,趙普參與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又輔助宋太祖統一了南中國。到了宋乾德二年(964年)趙普被任命為宰相,晉封為韓王。

趙普一生先後三次做宰相,這在宋代並不多見。按理說,趙普身居宰相高位,又是頗受倚重的開國元勛,只須照章辦事即可功德圓滿、善始善終,可是,趙普的仕途卻一波三折,並不順利。概言之,趙普的後半生是:因專橫跋扈而受制約、因貪圖錢財而受猜忌、因不學無術而受輕蔑、因結黨徇私而遭罷黜。就其秉性來說,來自大臣的不滿,來自皇帝的約束、猜忌,甚至是罷黜,都不是不能忍受,使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君臣上下對他的輕視。而「半部《論語》治天下」正是在他第二次為相時的一句牢騷不平之語。

宋初君臣認為,鑒於五代時期「大者稱帝,小者稱王」、「群犬交吠」般紛亂政局的根源在於藩鎮擁有重兵,不受中央節制。而要避免宋朝成為第六個短命王朝,就必須「興文教,抑武事」。為了培養更多的文士,中央政府「崇建太學,教養多士」,還迅速恢復和完善了科舉考試制度,加緊選拔文人充實各級官僚隊伍。宋太宗更是明確提出,要「與士大夫治天下」。君臣上下,注重文教蔚然成風。

相形之下,趙普的學力已明顯地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宋史》卷256本傳記載:「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太祖曾多次向趙普問及前朝制度,他都無以對答。最使趙普難堪的一件事發生在宋太祖乾德初年,事情的經過是:「乾德建元,太祖謂古所未有,韓王(趙普)稱譽,盧(多遜)曰:『王衍在蜀,曾有此號。』太祖大驚,以筆塗韓王面曰:『爾怎得及他!』韓王經宿不敢洗」。這段話出自趙紹祖《讀書偶記》,《宋史》卷三《太祖本紀》也記載此事,卻多有不同,言太祖還說了一句話:作相須讀書人。分明是說,你趙普並不是一個讀書人,而不是讀書人就不能做宰相。如此看來,趙普後來在仕途上的失意就成了必然。

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趙普罷相,出任河陽三城節度使,這是他自當年滁州之戰結識趙匡胤以來,第一次遠離政治中心。太平興國六年(981年),趙普第二次出任宰相。趙普由野入朝,幾年間朝中任用了更多的文人,已是物是人非,今非昔比,趙普昔日不學無術的劣勢也就更加明顯地凸現出來,君臣們也越發認為趙普的學養不夠了。據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乙編卷一記載:「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這就是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的「原生態」。從趙普的回答中不難看出其強烈的情緒化色彩,這完全是一種牢騷不平之語:言外之意是說,我讀書范圍是不出《論語》一書,可我當年能夠*它幫太祖平定天下,現在仍然能夠*它輔佐陛下您把天下治理好。現今滿腹經綸的文臣儒士遍布朝野,哪個又能有我的功勞大、能力強呢?——恐怕這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那麼,趙普的一句牢騷話何以會如此引人共鳴、傳之久遠?依筆者淺見,一為《論語》一書影響之廣,一為「治天下」之意識深得士子之心。《論語》一書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自戰國初年成書以後,在儒家經典中並不佔重要地位。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定《詩》、《書》、《禮》、《易》、《春秋》為儒學「五經」;到了東漢因倡導孝道,在「五經」之外又加上《孝經》和《論語》,變成了「七經」,這是《論語》第一次躋身於「經」;到唐代變化較大,除了《詩》、《書》、《易》不作變動,將《禮》分作《周禮》、《儀禮》和《禮記》,另加《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稱作「九經」,《論語》未被列入;到唐文宗太和年間,在「九經」的基礎上增加了《論語》、《孝經》和《爾雅》,稱「十二經」;到了北宋年間,又加《孟子》稱「十三經」,《論語》得以保留。——從漢代到宋代,《論語》幾次作為儒家典籍躋身「經書」之列。但是,即使同樣是「經書」,也要依照篇幅長短劃分等級,《論語》因其篇幅過短,只被看作是「小經」,所謂「小經」就是「大經」的輔助讀物,而更多的時候,《論語》是被當作「經」之下的「傳」或「記」來看待的。所以,《論語》一書長期作為婦女兒童啟蒙課本使用,唐代墓誌記載不少婦女居家「常讀《論語》」,杜甫在其《最能行》一詩中寫道:「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旅。」詩中講的就是這種情況。直到五代後期,趙普在滁州鄉下對村童教書,授課范圍想必不出《論語》,自己只知道《論語》,也就不足為奇了。

《論語》地位的真正提高,是在南宋時期。理學家朱熹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抽出,連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並為之詳作「集注」,影響深遠,《論語》歷史性地提升到「大經」的地位。到元明清三代,「四書」完全取代了「五經」,成為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論語》也成了士子必學之書,所以趙普這句話備受學子關注。

其次,儒家倡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要學以致用;要為帝王師,主張「格君心之非」。南宋時期的事功學派堅守了這一點,贊賞「勃然有以拯民於塗炭之心」,主張以天下為己任。後世對這種天下意識得到了很好的繼承,這正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一大優點。所以,趙普的「治天下說」能夠引起士人的強烈共鳴。

綜觀趙普個人的「功名事業」,可謂隆隆其始而未能克終,而他「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牢騷不平之語,反倒成了「千古名言」!其中奧妙,耐人玩味。

⑵ 人教版「《論語》十則」賞析………………急用

讀音: 《論語》
論(lún)語十則 內容結構: 第一到第九則為語錄體,第十則為對話體。 這里所編的十則,分別選自《學而》《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衛靈公》。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5.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編輯本段第一則: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了知識後,按一定時間去復習,不也很愉快的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高興的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解釋: (1)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時常地復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通假字,音yuè,實意「悅」的古體字,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拼音:yùn,生氣,發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補充詞解釋: 而:連詞。(可譯為並且) 亦(yì):同樣、也是。 乎: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嗎」。 自:從。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度。「人不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為「我」或「自己」
編輯本段第二則:為人處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學而》) 曾子像
曾參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過了呢? " 重點字詞解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戰國間魯國南武城(現在山東費縣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註: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多次檢查;二是從多個方面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意思是:真誠、誠實 (5)傳不習:傳(動詞用做名詞),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補充詞解釋: 吾:我。 日:每天。 省:檢查,反省。 為:替。 謀:辦事,出主意。 忠:忠誠。
編輯本段第三則:學習方法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復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借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重點字詞解釋: 註: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我以為合並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范圍以內,盡量廣泛閱覽典籍,反復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復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也有學者以為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為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為師。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於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 故:舊的知識(形容詞用作名詞)。 而:連詞,表順承,就。 知:領悟。 可:可以。 以:憑借。 為:作為。 另外詞解釋: 溫故知新(成語): 請注意不是溫故而知新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自】:《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示例】:~是學習上的重要方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於學習、工作或其他
編輯本段第四則:學習與思考關系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有害於你的學業。」 重點字詞解釋: 而:連詞,表示轉折。 則:連詞,相當於「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dài):這里指有害。本意:危險。 本段理解 讀書學習,「學」與「思」缺一不可。「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兩者不能偏廢。
編輯本段第五則:學習態度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孔子說:「仲由,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知道。」 1、誨女知之乎! 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楊伯峻《論語譯注》) 2、誨女知之乎! 我告訴你什麼叫求知吧!(李澤厚《論語今讀》) 3、誨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麼算知道吧!(錢穆《論語新解》) 4、誨,女知之乎? 教育(教誨),你知道嗎?(南懷謹《論語別裁》) 5、誨女,知之乎? 我教導你的知識,你都知道了嗎?(徐志剛《論語通譯》) 6、誨女,知之乎? 讓我來教教你吧,你可懂得這個道理?(楊潤根《發現論語》)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重點字詞解釋: 女(rǔ):通「汝」人稱代詞,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智zhì)也」:通「智」聰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東西 誨:教,傳授。 乎:語音助詞。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時期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 本段理解:孔子說這段話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有誠實的態度、謙虛的態度,不要不懂裝懂。
編輯本段第六則:學習態度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孔子說:「看見賢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 重點字詞解釋: 思:希望,想著。 省:指反省有沒有相同的毛病。 齊:相同 賢:德才兼備的人 焉:語氣詞
編輯本段第七則:學習態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
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的短處自己也有,就要幫助改正自己與他們一樣的習慣。" 詞解釋: 必有我師焉: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焉,相當於「於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 焉:兼詞「於之」,在那裡。 之:字指擇其善者而從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編輯本段第八則:怎樣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因為他責任很重,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詞語解釋: 弘毅:胸懷寬廣,意志堅強 :剛強,勇毅 仁:指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已:結束
編輯本段第九則:怎樣做人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孔子說:"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後凋落的。" 補充詞解釋: 凋:凋謝 歲寒:在此指艱苦的環境 歲,指時間。 這里用松柏比喻了那些堅貞不屈,潔身自好的人。告訴我們危難之際,才能見真英雄。是當時的一種社會現象。或(借「松柏之後凋」來比喻一種社會現象即面對著利害關系。特別是事變關頭,才能真正識別君子的操守,同時也指出為人須如松柏之堅韌剛強,要經得起時間環境的考驗。)
編輯本段第十則:怎樣做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的?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願意乾的事情,不要強行加於別人身上。」 重點字詞解釋: 一言:一句話。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許。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喜歡,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評析本段:後為成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在今天的社會道德修養方面有積極意義,已成為警世格言
編輯本段各則註解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啟發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 第二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繼承和創新。 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復習對知識的必要性。 第四則是學習態度,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了「學」與「思」的辯證關系。 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 第六則是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思想修養。強調隨時都該反省自己。 第七則是學習態度和個人修養,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 第八則是個人修養,強調懷有抱負就該有堅毅的意志。 第九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 第十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學會換位思考。 總共三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個人修養. 《<論語>十則》,是從《論語》中節選的有關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條語錄。這十則語錄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則都表達了精深的道理,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文字也頗具特色,句式整齊,音調和諧,讀起來相當流暢,富有感染力。

⑶ 求十則論語及其翻譯賞析

論語十則中,第一到第九則為語錄體,第十則為對話體。這里所編的十則分別選自《學而》、《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衛靈公》。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為政》)
5.子曰:「由,誨女(rǔ)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hǎn)》)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第一則: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並且按時地去復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解釋:(1)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在山東曲 阜)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按時地去復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通假字,音yuè,實意「悅」的古體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區別的:同門(師)為朋,同志為友。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拼音:yùn,生氣,發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補充詞解釋:
而:連詞。(可譯為並且)例:學而時習之。
轉折。(可譯為卻) 例:人不知而不慍。
亦(yì):同樣、也是。
乎: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嗎」。
自:從。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度。「人不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為「我」或「自己」
第二則:為人處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過了呢? "
重點字詞解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戰國間魯國南武城(現在山東費縣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註: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多次檢查;二是從多個方面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意思是:真誠、誠實
(5)傳不習:傳(動詞用做名詞),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補充詞解釋: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檢查,反省。
為:替。
謀:謀劃。
忠:盡心盡力。
信:誠信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第三則:學習方法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復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借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重點字詞解釋:註: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我以為合並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范圍以內,盡量廣泛閱覽典籍,反復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復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也有學者以為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為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為師。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於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
故:舊的知識(形容詞用作名詞)。
而:連詞,表順承,就
知:領悟。
可:可以。
以:憑借。
為:作為。
另外詞解釋:
溫故知新(成語):
請注意不是溫故而知新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自】:《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示例】:~是學習上的重要方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於學習、工作或其他
第四則: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重點字詞解釋:
而:連詞,表轉折。
則:連詞,相當於「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dài):這里指有害。本意:危險。
本段講了學習與思考的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
第五則:學習態度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孔子說:「仲由啊,讓為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1、誨女知之乎!
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楊伯峻《論語譯注》)
2、誨女知之乎!
我告訴你什麼叫求知吧!(李澤厚《論語今讀》)
3、誨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麼算知道吧!(錢穆《論語新解》)
4、誨,女知之乎?
教育(教誨),你知道嗎?(南懷謹《論語別裁》)
5、誨女,知之乎?
我教導你的知識,你都知道了嗎?(徐志剛《論語通譯》)
6、誨女知之乎!
(我)教給你的,(你)懂得了嗎!(薛金星《中學生教材全解》)
7、讓我來教教你吧,你可懂得這個道理?(楊潤根《發現論語》)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智慧。
重點字詞解釋: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聰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東西
誨:教,傳授。
乎:語音助詞。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時期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
本段理解:孔子說這段話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有誠實、謙虛的態度,不要不懂裝懂。
第六則:學習態度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孔子說:「看見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有要改正。」
重點字詞解釋:
思:希望,想著。
省:指反省有沒有相同的毛病。
齊:看齊
賢:德才兼備的人
焉:句末語氣詞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虛心學習,以人為鑒,取長補短。
第七則:學習態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 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缺點,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點字詞解釋:
必有我師焉: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焉,相當於「於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次;
焉:兼詞「於之」,在那裡;
之:字指擇其善者而從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第八則: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詞語解釋:
弘毅:胸懷寬廣,意志堅強 :剛強,勇毅
仁: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已:結束
第九則:修身做人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孔子說:"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後落葉的。" 深刻含義:人們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也以松柏為喻,談人應當具備堅毅的品格!
之:這里的之是結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變成偏正結構,不譯或勉強譯作「的」。
歲寒:一年中的寒冷季節,深冬
然後(古今詞):然 ,後。意思是分開來解釋的。然,這樣。後,以後。
士:有抱負的人。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後凋比喻一種堅貞不屈、不隨俗流、保持節操、堅韌不拔的社會現象。
第十則:修身做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呢?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行加於別人身上。」
重點字詞解釋:
一言:一個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許。恕:用自己的心來推想別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喜歡,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評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願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在今天的社會道德修養方面有積極意義,已成為警世格言。
逐則註解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啟發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
第二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繼承和創新。
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復習對知識的必要性。
第四則是學習態度,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了「學」與「思」的辯證關系。
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
第六則是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提高思想修養。強調隨時都該反省自己。
第七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
第八則是個人修養,強調懷有抱負就該有堅毅的意志。
第九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
第十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學會換位思考。
總共三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個人修養.
《論語十則》,是從《論語》中節選的有關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條語錄。這十則語錄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則都表達了精深的道理,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文字也頗具特色,句式整齊,音調和諧,讀起來相當流暢,富有感染力。
古文翻譯的六種手段
錄、釋、理、添、刪、縮
錄: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號、官名、書名等專有名詞,都可照原文抄錄。此外,古今詞義一致,人們熟知的詞,如「山」、「火」、「車」、「問」、「逃」等,也無需翻譯。
釋:這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手段;運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語。對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的活用,用法多樣的一些虛詞等要特別注意,一定要聯繫上下文,選准它的確切解釋。
理:調整、理順譯文的詞序。大多數文言詞句的詞語排列次序和現代漢語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捕蛇者說》),原次序譯作「苛酷的統治兇狠比老虎」,這不符合現代語習慣,應把「比老虎」調整到「兇狠」之前。
添: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內容,使譯文通順、明確。如「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口技》),其中「撫尺」和「一下」之間缺一個動詞「響」,翻譯應加上。又如「嘗貽余核舟一,……」(《核舟記》),譯文時,句前應加主語「王叔遠」,「一」字之後應加量詞「枚」。
刪:有些詞語僅有語法作用而無法譯出的,可刪去不譯。如「夫大國,難測也」(《曹劌論戰》)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銘》)中的「之」,「學而時習之」(《論語》六則)中的「而」都屬於這一類。
縮:文言文有些句子,為了增強氣勢,故意用了繁筆,翻譯時可將其意思凝縮。如:(秦)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現代漢語中很難找到四種不同說法來譯「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四個短句,在翻譯時可凝縮為「秦有並吞天下、統一四海的雄心」)
「樂」之解釋
不亦樂乎的「樂」應該讀lè,不應該讀yuè。
因為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論語》第一篇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釋是:說,同悅;樂,音洛。《論語 雍也》中還有一句孔子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朱熹注釋也是:好,去聲;樂,音洛。按今天的讀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為快樂的「樂」和「洛」都屬於入聲「十一葯」韻部(見《平水韻》),可見「洛」、「樂」的韻母一樣,加上聲母都是l,當然完全是同音字了。這在南方人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因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樂」發音完全一樣,都讀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話讀,「不亦樂乎」中的「樂」也應該和「快樂」中的「樂」字一樣,都讀成lè。
「樂」是多音字,除了讀yuè(音樂)、lè(快樂)外,在《論語 雍也》篇中還有一處也有很多人讀錯:「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朱熹的注釋是:知,去聲。樂,上二字並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國傳統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聲母(也叫「聲紐」,「五」字的聲母是「疑」,相當於今天的y) ,與下一字的韻母(即「教」的韻母iao)拼讀成yao。可見,在「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二句中,「樂」字作為「喜愛、喜歡」的意思時應該讀yao。
歸納起來,「樂」在古書中的讀音主要有三種:(1)作名詞用的意思是「音樂、樂器、樂工」等,音yuè。(2)作形容詞用的意思是「喜悅、快樂」,音lè。(3)作動詞用的意思是「喜愛、喜歡」,音yào。
成語
不亦樂乎:指快樂得無法形容。
死而後已:死了以後才罷手。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斗終身。
溫故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任重道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
擇善而從:選擇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見賢思齊 :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向他學習,和他一樣。
三人行,必有我師: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為我的老師的人。指應該虛心地向一切有長處的人學習。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
歲寒松柏:比喻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節操高尚的人。
通假字
是知也:「知」通「智」,聰明,智慧。
女 通「汝」,表示你
說 通 「悅」表示愉快
活用現象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詞作狀語;
溫故而知新:故,舊知識,形容詞做名詞。新,新的知識,形容詞做名詞。
傳不習乎:傳,傳授的知識,動詞作名詞。
學而時習之:時,名詞作狀語,可譯為按時。
擇其善者而從之:善,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指「優點長處」。
見賢思齊焉:賢,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可譯為賢人。齊,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表示看齊。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後,方位名詞代理活用作狀語。
一詞多義
1. 知:
(1)了解(人不知而不慍)
(2)明白(誨女知之乎)
(3)通「智」,智慧(是知也)
2.而:
(1)轉折連詞(人不知而不慍)
(2)順承連詞(溫故而知新)
(3)並列連詞(任重而道遠)
3、之:
(1)代詞
(2)助詞
(3)語氣詞
4、信:①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誠、誠實
②欲信大義於天下:通「伸」伸張
③謂為信然:確實
④信義著於四海:信用
5、道:①任重而道遠:路途
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②管夷吾舉於士:獄官
7、故:①溫故而知新 故:舊的知識(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桓侯故使人問之 故:特意
③ 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故:所以,因此
④ 既克,公問其故。 故:原因,緣故
特殊句式
(1)判斷句
是知也 (「也」表判斷)
(2)省略句
1.可以(之)為師矣(省略賓語「之」)
2.人不知(之)而不慍(省略賓語「之」)
古今異義
學而時習之:「時」:古義:按一定的時間,今義:時間
「習」:古義:復習,今義:學習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日,今義:一日
「三」古義:泛指多數,虛數 今義:數詞,三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義:真誠,誠實,今義:相信
溫故而知新:「故」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此古義變今義是意擴大了范圍)
擇其善者而從之:「善者」古義:優點,今義:善良的人
「從」古義:跟從(學習),今義:跟從(此古義變今義也是意擴大了范圍)
可以為師矣:「可以」:古義:可以(憑借)把,今義:可能、許可
是知也:「是」:古義:這,今義:表判斷
希望該回答能幫到你,哈哈。
來自: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9fa7929bae.aspx

⑷ 從論語八則看我的學習

論語》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根據當時孔子的言行記錄整理而成的儒家經典著作,約成書於戰國前。現存《論語》20篇,約500節,萬余字。《論語》集中體現了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大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是一部傳世之作。二千多年來,人們不斷地研究《論語》,認識、發掘其思想,淵遠流長,經久不衰。這種研究一直延續到新的世紀。國外有學者稱:「21世紀是儒家文化的世紀。」為什麼《論語》能幾千年經久不衰,魅力無限呢?關鍵在於《論語》這部經典自身體現的價值。人們普遍認為,《論語》所反映的孔子學說,其影響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倫理道德等眾多領域,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大標識。有人認為,「《論語》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論語》是「中國兩千多年來主流文化的木之本、水之源、心之魂」。除此之外,後人對於《論語》的至深酷愛和潛心研究,不能不說是《論語》生命之樹常青的一個重要原因。據載,兩千多年來,《論語》研究的各種版本已達三千多種,浩如煙海。並且,《論語》研究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發展。僅近幾年出版的研究《論語》的各類版本達幾十種之多。它們視角不一,各具千秋。綜觀眾多《論語》研究版本,可分為五種類型,提供於此,供同學們選讀:

1.注釋式。按照《論語》的篇章結構,對《論語》按順序作出注釋、譯文。通常版本完善,注釋詳盡,譯文通俗。唐滿先的《論語今譯》、來可泓的《論語》、徐志剛的《論語通譯》、楊伯峻、楊逢彬的《論語譯注》等均屬這類讀本。李學勤主編的《論語註疏》,是對《論語》的點校整理,整理內容包括標點、文字處理、校勘和吸收研究成果。

2.評述式。與注釋式所不同的是,注釋式是三段式,即原文、注釋、譯文,評述式則是在注釋式的基礎上,加了評述。《論語今讀》(李澤厚)是原文、譯、注、記。作者說,「記」者,我的評論札記和解說也。《論語直譯》(來可泓)是原文、今評、注譯、評述。關於「評述」,作者先將這一章的內容主旨用一句話加以概括,點明主題。然後,評述分析文章的文意。作者認為,「這是用力最勤的地方」。郭竹平注譯的《論語》有「理解」一節。童升編譯的《聖算知天命〈論語〉新解》有「評析」。古棣、戚文、周英著《孔子批判〈論語〉譯說》有「解說」。《(原注)〈論語〉》有「賞析」。劉琦譯評的《論語》則在每篇尾作「評點」。

3.專題式。改變《論語》的篇章結構,確定一個主題,作出編排,加以評述。《孔子論學》以孔子「所創造的教與學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為主線,從「教學育人」、「虛心好學」、「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修身自省」、「培植盛德」、「舉賢論人」和「師生關系」等八個方面「綜觀」。《半部論語治天下》以「治天下」的主題,歸納成「為學篇」、「治國篇」、「修身篇」、「交友篇」、「處世篇」、「義利篇」、「治國篇」、「孝親篇」、「教育篇」等八篇。《〈論語〉與現代管理》認為《論語》是中國古代思想的寶庫,從《論語》中提煉出與現代管理緊密結合的62個經營理念。《論語菁華》認為《論語》「全面反映了儒家初創時期的政治觀、道德觀和教育觀」。該書按三個部分編寫:「政治主張」、「道德觀念」和「教育思想」。

4.組合式。將《論語》與其他相關書合編出版。《儒學十三經》介紹「十三經是儒家奉為經典的十三部古書」,十三經中就有《論語》。這是一部十三經的「導讀本」。還有「叢書」性的。有三種組合,即三種書的組合。中華千古流傳書系中有一本《老莊語錄·孔子語錄·孟子語錄》,其中「孔子語錄」是《論語》的原文、譯文。蔡志忠古典漫畫里有「大學」、「中庸」、「論語」三種。包括《論語·儒者的諍言》。還有兩種組合。如《論語·孟子》《孔子說·孟子說》。

5.專著式。屬研究《論語》的專著。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是關於《論語》的講演錄。書中對《論語》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詳細而又生動的講道。「尤為新穎的是,作者將對原文的串講撮編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論語趣談》作者著意「突出原著精華,保持一定的品格,又有可讀性,讓讀者不感到枯燥並引起一定的興趣」。《我與〈論語〉——桃花源游記》是「作者通過刻苦自學,用十幾年的時間鑽研《論語》的心血之作」。《〈論語〉之謎》,對歷史文獻浩海留下的「懸案謎團」發掘、整理、分析,有益於增加知識,開闊眼界,豐富生活。

《宋史·趙普傳》載:趙普"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筐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趙普少年時當過小吏,沒有學術,也不喜歡讀書。後來當了宰相,宋太祖經常勸他讀書。他一旦讀書以後,很感興趣,特別是晚年,手不釋卷。他一回到家,就關起門來,打開箱子,拿出書來,一讀就是一整天。第二天去辦公,一切都處理得非常順利。他死以後,家屬打開箱子一看,就只是《論語》二十篇。

羅大經《鶴林玉露》乙編卷一《論語》載趙普對宋太宗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論語》),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後人從此引出"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治天下,就是管理天下。半部《論語》就可指導統治者管理天下,說明《論語》是一部宏觀管理學的精品著作,趙普讀了此書,"次日臨政,處決如流",確實對宏觀管理有指導作用。日本一些企業家把《論語》當作職工必讀書,並用《論語》上的觀點實行企業管理,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功。可見《論語》也可以作為微觀的企業的管理學著作。

中國這種管理學,與西方管理學很不相同。中國傳統管理學是模糊的、抽象的、不容易操作的。不像西方管理學那樣明確、具體而又容易操作。中國傳統管理學有這些特點,需要高水平的人去細心體悟,才能加以應用,也才能獲得成功。如果以為管理學就是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那麼對於中國傳統管理學來說,則不能適應。這是需要"好學深思",才能"心知其意"。歐洲一些人認為日本企業管理是最成功的,而這其中就有中國傳統管理學的內容。中國在兩千年前的漢代,就在遼闊的國土上管理著五千九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國,中國傳統管理學當然有很豐富的成功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思想。

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但絕不是一個學問家。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才會有「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樣震聾發聵的名言傳世。

趙普原本是淮南滁州的一名鄉村教師。公元956年,為了爭

奪淮南江北地區,後周大將趙匡胤率領大軍與南唐守軍在滁州打了一場惡仗。由於得到了趙普的幫助,趙匡胤大獲全勝,為他日後的帝業打下了必要的基礎。從此以後,趙普便被視作心腹,如影隨形地追隨趙匡胤建功立業。宋朝建立後,趙普參與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又輔助宋太祖統一了南中國。到了宋乾德二年(964年)趙普被任命為宰相,晉封為韓王。

趙普一生先後三次做宰相,這在宋代並不多見。按理說,趙普身居宰相高位,又是頗受倚重的開國元勛,只須照章辦事即可功德圓滿、善始善終,可是,趙普的仕途卻一波三折,並不順利。概言之,趙普的後半生是:因專橫跋扈而受制約、因貪圖錢財而受猜忌、因不學無術而受輕蔑、因結黨徇私而遭罷黜。就其秉性來說,來自大臣的不滿,來自皇帝的約束、猜忌,甚至是罷黜,都不是不能忍受,使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君臣上下對他的輕視。而「半部《論語》治天下」正是在他第二次為相時的一句牢騷不平之語。

宋初君臣認為,鑒於五代時期「大者稱帝,小者稱王」、「群犬交吠」般紛亂政局的根源在於藩鎮擁有重兵,不受中央節制。而要避免宋朝成為第六個短命王朝,就必須「興文教,抑武事」。為了培養更多的文士,中央政府「崇建太學,教養多士」,還迅速恢復和完善了科舉考試制度,加緊選拔文人充實各級官僚隊伍。宋太宗更是明確提出,要「與士大夫治天下」。君臣上下,注重文教蔚然成風。

相形之下,趙普的學力已明顯地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宋史》卷256本傳記載:「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太祖曾多次向趙普問及前朝制度,他都無以對答。最使趙普難堪的一件事發生在宋太祖乾德初年,事情的經過是:「乾德建元,太祖謂古所未有,韓王(趙普)稱譽,盧(多遜)曰:『王衍在蜀,曾有此號。』太祖大驚,以筆塗韓王面曰:『爾怎得及他!』韓王經宿不敢洗」。這段話出自趙紹祖《讀書偶記》,《宋史》卷三《太祖本紀》也記載此事,卻多有不同,言太祖還說了一句話:作相須讀書人。分明是說,你趙普並不是一個讀書人,而不是讀書人就不能做宰相。如此看來,趙普後來在仕途上的失意就成了必然。

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趙普罷相,出任河陽三城節度使,這是他自當年滁州之戰結識趙匡胤以來,第一次遠離政治中心。太平興國六年(981年),趙普第二次出任宰相。趙普由野入朝,幾年間朝中任用了更多的文人,已是物是人非,今非昔比,趙普昔日不學無術的劣勢也就更加明顯地凸現出來,君臣們也越發認為趙普的學養不夠了。據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乙編卷一記載:「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這就是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的「原生態」。從趙普的回答中不難看出其強烈的情緒化色彩,這完全是一種牢騷不平之語:言外之意是說,我讀書范圍是不出《論語》一書,可我當年能夠*它幫太祖平定天下,現在仍然能夠*它輔佐陛下您把天下治理好。現今滿腹經綸的文臣儒士遍布朝野,哪個又能有我的功勞大、能力強呢?——恐怕這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那麼,趙普的一句牢騷話何以會如此引人共鳴、傳之久遠?依筆者淺見,一為《論語》一書影響之廣,一為「治天下」之意識深得士子之心。《論語》一書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自戰國初年成書以後,在儒家經典中並不佔重要地位。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定《詩》、《書》、《禮》、《易》、《春秋》為儒學「五經」;到了東漢因倡導孝道,在「五經」之外又加上《孝經》和《論語》,變成了「七經」,這是《論語》第一次躋身於「經」;到唐代變化較大,除了《詩》、《書》、《易》不作變動,將《禮》分作《周禮》、《儀禮》和《禮記》,另加《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稱作「九經」,《論語》未被列入;到唐文宗太和年間,在「九經」的基礎上增加了《論語》、《孝經》和《爾雅》,稱「十二經」;到了北宋年間,又加《孟子》稱「十三經」,《論語》得以保留。——從漢代到宋代,《論語》幾次作為儒家典籍躋身「經書」之列。但是,即使同樣是「經書」,也要依照篇幅長短劃分等級,《論語》因其篇幅過短,只被看作是「小經」,所謂「小經」就是「大經」的輔助讀物,而更多的時候,《論語》是被當作「經」之下的「傳」或「記」來看待的。所以,《論語》一書長期作為婦女兒童啟蒙課本使用,唐代墓誌記載不少婦女居家「常讀《論語》」,杜甫在其《最能行》一詩中寫道:「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旅。」詩中講的就是這種情況。直到五代後期,趙普在滁州鄉下對村童教書,授課范圍想必不出《論語》,自己只知道《論語》,也就不足為奇了。

《論語》地位的真正提高,是在南宋時期。理學家朱熹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抽出,連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並為之詳作「集注」,影響深遠,《論語》歷史性地提升到「大經」的地位。到元明清三代,「四書」完全取代了「五經」,成為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論語》也成了士子必學之書,所以趙普這句話備受學子關注。

其次,儒家倡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要學以致用;要為帝王師,主張「格君心之非」。南宋時期的事功學派堅守了這一點,贊賞「勃然有以拯民於塗炭之心」,主張以天下為己任。後世對這種天下意識得到了很好的繼承,這正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一大優點。所以,趙普的「治天下說」能夠引起士人的強烈共鳴。

綜觀趙普個人的「功名事業」,可謂隆隆其始而未能克終,而他「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牢騷不平之語,反倒成了「千古名言」!其中奧妙,耐人玩味。

⑸ 一則論語名句賞析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 為政篇)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修學,三十歲能遵循禮法而有所立,四十歲就不再受外境迷惑,五十歲澈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六十歲能平等地對待大家的意見,七十歲時,自己可以隨心所欲而又能不逾越道德的合禮范疇。」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孔子的修學報告:

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出生於一個曾經輝煌而走入沒落的貴族家庭,到他父親叔梁紇(hé)的時候,境況並不理想。父親死後,孔子與母親受「大奶」排擠,一起遷居到另一地生活,用度拮據。孔子年輕時不為當時的權貴所接受,在一次參加季氏舉行的宴會時,被陽貨無情地拒之門外。但是孔子並沒有自暴自棄,從小就有志於學。學的內容一般認為是古代典籍,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的探究,因為若為糊口,乃生活所逼,不必「志」於學。

三十而立。現在說的「而立之年」指三十歲,乃成家立業之年。但在《論語》中「立」的含義是「立於禮」的意思。即在社會道德、禮制允許的范圍內有所建樹。我們看孔子年譜就知道,他三十歲時便成立私學,開始面向社會招生,報名費是臘肉十條。表明三十歲的孔子,已經是個學識淵博而且知禮達人的人。我們還應該看到,孔子十五有志於學,與三十而立在邏輯上應該是一個轉承,指他在道德、學問上有所成就,學有所得而且能學以致用。

四十不惑。不惑是不為外境所惑,形成了自己獨立的主張和人生價值觀。這一點已經很少有人能做到了。我常聽朋友說「人到中年萬事休」,那意思是「三十即惑」啊。人立身善道,在遇到逆境、誘惑時,往往會內心動搖。孔子則不然,四十歲已能真正守死善道,絕對信得過了。

五十知天命。這是一個關鍵。各註解對天命的理解有所不同。《周易·系辭傳》中說:「一陰一陽謂之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說明道為陰陽之和變,道自性生。《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說明天命指的是人的體性,即天賦之命、形而上的命體。《說文解字》說天從「一大」,這么說天命就是「一大命」,知天命即是知「大我」了。在佛家看來,知天命就是「明心見性」,徹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孔子在沒有心性修行先師指導的情況下,能「五十而知天命」,是相當不容易的,可見孔子的確是天生的聖人。知天命以後的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卻沒有真正出仕,非常耐人尋味。

那麼天命與生命不是一回事情嗎?人難道有兩條命?這個「我是誰」的問題,是一切宗教、哲學的重點所在,我們且多花些筆墨,稍加探討。

儒家講:「率性之謂道,道也者,須臾不可離也,可離非道也。」可見性與道是一。而孔子有言:「吾道一以貫之。」這個道是能通天、地、人的生命的本體。

佛家認為我們這個身體是四大:地(有形物質屬性)、火(溫度)、水(濕度)、風(運動屬性)的假合,不是真我。那個真我,就是能發起聽、看、嗅、嘗、觸、思各種作用的功能,他大而無外,小而無內,與三世諸佛不一不異。器世間的萬事萬物,好比以金作器,而器器皆金,究其緣起都是這個性空之佛性,此外無物無心。

道家《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莊子》說「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可見道家的「道」也指人形而上的本體。

實際上基督教里的「上帝」,也是佛、道的意思。《聖經》說上帝創造了人類和宇宙萬物,就如道家的「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如佛家的心物不二,萬法唯心生。《聖經》記載,有人問耶穌:您是上帝的兒子,能否讓上帝現身給我們見一見。耶穌說:你們怎麼到現在還不肯相信呢?我便是與上帝一體的啊(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所以上帝的稱謂與佛、道一樣,是勉強給人形而上的功能一個稱呼而已。世上頗有愚人,非要去考證「上帝」的存在,那怕是要等到驢年才有消息吧。

中國盤古開天闢地的古老傳說,也如同上帝創造世界的故事一樣:在遙遠的太古時代,宇宙漆黑一片,象一個雞蛋。這時,偉大的英雄盤古辟開天地:陽氣上升為天空,陰氣下降成大地。盤古擔心天地會重新合在一起,於是頂天立地,變化身體,天高一尺,他的身體高一尺,地深一丈,他的身體也長一丈(恰如佛家說的: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周遍世界)。這時,盤古已耗盡全身力氣,慢慢地躺在地上。盤古的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骨骼變成樹木花草,牙齒變成石頭和金屬。精髓變成珍珠玉石,汗水變成雨露。呼出的空氣變成風雲(恰如道家說的: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中國中醫理論和道家思想中的「氣」,有時也是道的概念,又作「炁」。《黃帝內經》指出,氣是宇宙萬物成長成形的動力。《周易·系辭傳》說:「乾知太始,坤作成物。」韓康伯疏曰:「乾知太始者,以乾是天陽之氣,萬物皆始於氣,故雲知其太始也。」女媧造人以後,要對著泥人吹一口「氣」,泥人才有生命力。所以,氣也是指人和宇宙之所以發起各種功能的本體。《莊子》、《管子》曾專門談到過氣,指出氣用以表達形而上道的內容。但氣也可以是具體的,南懷瑾先生曾將「精氣神」比作「能熱光」,非常形象。氣聚為精,精散為氣,這個「氣」則是相對精、神而表達的較為具體的心性特徵。我們要了解氣,便可從人的精神狀態、氣色和各個生理機能去觀察。所以真正的氣功,也是要參究生死和人的本來面目的。

其他代表道的名詞還有很多,比如性、心、天等。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也能創造出個新名詞來。朱熹弄了個「理」學,我們可以叫「狗不理」學,又香又好吃,一定更受歡迎。

綜上我們就知道:平常所認為的「我」,是「小我」,或說「假我」,那個真正的我,是周遍一切世界,融通天地萬物的。他清凈無為,沒有對立,只有感通。打個比方,我們不同的人就象不同的燈泡,燈泡發出各色的光,不是燈泡的作用,而是燈泡後那無形的電流所起的作用。孔子知天命,就相當於明白了燈泡發光是由於「電流」的作用,這下子一通百通,與萬物一體無礙了。

天命是人的本來面目,可它又無形無相,叫人怎麼印證?佛、道、儒三家都有一套自己的修行方法,引導我們去認識、體驗它。如靜坐、念佛、念咒、觀想等,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研究。孔子之所以能悟天命,與他四十不惑,能真正徹信人事因果規律,克己復禮,守死善道關系非常大。

六十而耳順。耳順不是說耳朵沒毛病,而是說能平等聽取順逆之言,平等心發起了。孔子五十歲通達天命是個分水嶺,之後孔子「我」的執著的習氣漸漸就減損,而能平等對待他人的順逆之言。「耳順」的其他解釋非常多,有說是「聽他人之言,而知他人之心」等。我這里取平等心、平等聽聞,是由整章記錄孔子心性修行的報告而言的,強調的不是一般的能力智慧,而是孔子的心路歷程。

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表明孔子的修為已經相當純熟,達到「思無邪」的境界,連壞的念頭都沒有了。

以上是我對於孔子修學報告的看法,至於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等的解釋,古今注釋不一,是非難論。本篇以「為政」為題,孔子提出自己的修學報告,其實想是借他本人的修學經驗,來表達與為政以德相關的幾層含義:

其一,人人皆可成聖賢。通過學習,每個人都可以通達天命,而建立完善的人格。事實上人們遵守社會禮法,能更好地通達天命,徹悟道體,成就道德學問。

其二,藉以表明以德導民的效果,並不會限制人的自由。孔子三十而立——能融於社會禮法作一番事業,可見德政非但不影響人們建功立業,而且能幫助人們成就。到七十歲更是可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表明德治的極致效果正是人性的自由與解放。

其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為政以德仍需要時間來完成,人心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孔子的修學報告,是以德為政觀點的小結,更具體地闡述了德治的各種優勢。

就這么多字了!你自己再加工加工吧!祝心想事成!

⑹ 文學賞析上的論語十則

第一到第九則為語錄體,第十則為對話體。這里所編的十則分別選自《學而》、《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衛靈公》。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為政》) 5.子曰:「由,誨女(rǔ)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hǎn)》)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譯文或注釋: 第一則:學習方法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並且按時地去復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解釋: (1)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在山東曲 阜)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按時地去復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通假字,音yuè,實意「悅」的古體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區別的:同門(師)為朋,同志為友。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拼音:yùn,生氣,發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補充詞解釋:而:連詞。(可譯為並且)例:學而時習之。轉折。(可譯為卻) 例:人不知而不慍。亦(yì):同樣、也是。乎: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嗎」。自:從。知:了解。本段理解: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度。「人不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為「我」或「自己」 第二則:為人處事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過了呢? " 重點字詞解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戰國間魯國南武城(現在山東費縣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註: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多次檢查;二是從多個方面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意思是:真誠、誠實 (5)傳不習:傳(動詞用做名詞),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補充詞解釋:吾:我。日:每天。三:多次。省:檢查,反省。為:替。謀:謀劃。忠:盡心盡力。信:誠信傳:老師傳授的知識第三則:學習方法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復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借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重點字詞解釋: 註: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我以為合並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范圍以內,盡量廣泛閱覽典籍,反復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復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也有學者以為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為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為師。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於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故:舊的知識(形容詞用作名詞)。而:連詞,表順承,就知:領悟。可:可以。以:憑借。為:作為。另外詞解釋:溫故知新(成語):請注意不是溫故而知新【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出自】:《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示例】:~是學習上的重要方法。【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於學習、工作或其他第四則: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重點字詞解釋:而:連詞,表轉折。則:連詞,相當於「就」、「便」。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殆(dài):這里指有害。本意:危險。本段講了學習與思考的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第五則:學習態度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孔子說:「仲由啊,讓為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1、誨女知之乎! 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楊伯峻《論語譯注》) 2、誨女知之乎! 我告訴你什麼叫求知吧!(李澤厚《論語今讀》) 3、誨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麼算知道吧!(錢穆《論語新解》) 4、誨,女知之乎? 教育(教誨),你知道嗎?(南懷謹《論語別裁》) 5、誨女,知之乎? 我教導你的知識,你都知道了嗎?(徐志剛《論語通譯》) 6、誨女知之乎! (我)教給你的,(你)懂得了嗎!(薛金星《中學生教材全解》) 7、讓我來教教你吧,你可懂得這個道理?(楊潤根《發現論語》)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智慧。重點字詞解釋:女:通假字「女」通「汝」,你。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聰明,智慧。之:代孔子教的東西誨:教,傳授。乎:語音助詞。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時期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本段理解:孔子說這段話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有誠實、謙虛的態度,不要不懂裝懂。第六則:學習態度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孔子說:「看見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有要改正。」 重點字詞解釋: 思:希望,想著。省:指反省有沒有相同的毛病。齊:看齊賢:德才兼備的人焉:句末語氣詞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虛心學習,以人為鑒,取長補短。第七則:學習態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 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缺點,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點字詞解釋:必有我師焉: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焉,相當於「於之」,即「在其中」的意思。三:泛指多次; 焉:兼詞「於之」,在那裡; 之:字指擇其善者而從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第八則:修身做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詞語解釋:弘毅:胸懷寬廣,意志堅強 :剛強,勇毅仁: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已:結束第九則:修身做人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孔子說:"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後落葉的。" 深刻含義:人們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也以松柏為喻,談人應當具備堅毅的品格! 之:這里的之是結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變成偏正結構,不譯或勉強譯作「的」。歲寒:一年中的寒冷季節,深冬然後(古今詞):然 ,後。意思是分開來解釋的。然,這樣。後,以後。士:有抱負的人。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後凋比喻一種堅貞不屈、不隨俗流、保持節操、堅韌不拔的社會現象。第十則:修身做人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呢?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行加於別人身上。」 重點字詞解釋: 一言:一個字。行:奉行。其恕乎:其:大概,也許。恕:用自己的心來推想別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欲:喜歡,想。想要(做的事)。施:施加。其:大概評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願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在今天的社會道德修養方面有積極意義,已成為警世格言。逐則註解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啟發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第二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繼承和創新。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復習對知識的必要性。第四則是學習態度,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了「學」與「思」的辯證關系。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第六則是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提高思想修養。強調隨時都該反省自己。第七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第八則是個人修養,強調懷有抱負就該有堅毅的意志。第九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第十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學會換位思考。總共三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個人修養. 《論語》十則,是從《論語》中節選的有關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條語錄。這十則語錄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則都表達了精深的道理,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文字也頗具特色,句式整齊,音調和諧,讀起來相當流暢,富有感染力。

⑺ 論語的名句賞析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於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這里借回答於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講的是珍惜寶貴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孔於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並)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⑻ 論語一則的賞析!

1.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賞析】 本章重點提到對於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認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當過多地講究自己的飲食與居處,他在工作方面應當勤勞敏捷,謹慎小心,而且能經常檢討自己,請有道德的人對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為君子應該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慾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方面,這是值得借鑒的。
【解讀】 自古以來,許多人沉迷於物質慾望,欲壑難填,為追求名利而不擇手段,迷失自我,成為金錢的奴隸,終日處於痛苦之中,不得自由,精神受到束縛。
古人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知足者常樂」,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人生除了一定的物質需求外,還需要有精神追求,學習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追求真理,奉獻社會。
以錢學森為代表的一代知識分子,為了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不惜舍棄國外優裕的生活、工作條件,沖破重重阻礙,毅然回國,為我國的火箭、核彈研製作出了傑出貢獻,受到全國人民的尊敬。
反觀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形形色色的貪官,一旦掌握某些權力,不是想著怎樣為人民服務,而是投機鑽營,圖謀陞官發財,貪得無厭,將貪污財物轉移出國,稍有風吹草動,便矇混出逃,即使暫時躲避了處罰,但已身敗名裂,為人民所不齒。
所以,孔子主張人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做一個正人君子,利己利人,利社會利國家,這個思想在今天也是值得借鑒的。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賞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作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范,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解讀】在這一則語錄中,孔子為我們指出了人生各階段學習和修養的目標和任務,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承擔社會責任,不能虛度光陰,一事無成。

3.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賞析】本章里孔子說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對於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盡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解讀】在這一則語錄中,孔子告訴我們如何嚴謹治學的道理,凡事要實事求是,來不得半點虛假,講求科學態度。弄虛作假,只能自欺欺人,沽名釣譽,抄襲作弊等都是不應該的。

4.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原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譯文】顏淵、子路兩人侍立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你們何不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子路說:「願意拿出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淵說:「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向孔子說:「願意聽聽您的志向。」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讓年老的安心,讓朋友們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懷。」
【賞析】 在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們自述志向,主要談的還是個人道德修養及人為處世的態度。孔子重視培養「仁」的道德情操,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從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於「仁德」。
【解讀】這一則語錄,分別表現了子路、顏淵、孔子三人的人生志向,子路豪爽仗義,顏淵謙虛退讓,孔子胸懷博大。孔子的志向是「仁者愛人」的具體體現,充分表現了孔子堅持「仁」的理念。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賞析】孔子在這里沒有具體指懂得什麼,看來是泛指,包括學問、技藝等。有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解讀】在這一則語錄中,孔子提出了學習的三個境界:知之——好之——樂之,層層深入,告誡我們,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樂之」,即要以所學為樂事,並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樂趣,這樣,才能取得較高的成就,提高學習成績。如果無心學習,或以學習為痛苦,那麼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6.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文】孔子說:「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賞析】孔子這里所說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養的「君子」。他希望人們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備了這些品德,就能適應當時社會的要求。
【解讀】在這一則語錄中,孔子提到「君子」要做到的兩條標准:「智」和「仁」。智者就像滔滔江河,蜿蜒曲折,一瀉千里,時而氣勢磅礴,浩浩盪盪,時而靜靜流淌,廣闊無垠,無窮無盡。仁者好似巍巍高山,蒼蒼茫茫,孕育萬物,頂天立地,令人仰視,與天地同壽。
7.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賞析】孔子極力提倡「安貧樂道」,認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對於有理想的人來講,可以說是樂在其中。同時,他還提出,不符合於道的富貴榮華,他是堅決不予接受的,對待這些東西,如天上的浮雲一般。這種思想深深影響了古代的知識分子,也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解讀】在這一則語錄中,孔子率先提出中國人幾千年以來做人的標准之一,即「安貧樂道」,俗話說「人窮志不窮」,人活在世上要有骨氣,堅守道義和人格,「不為五斗米折腰」,知足常樂,鄙視那種獲取「不義之財」的可恥行徑。
8.子曰:「君子坦盪盪①,小人長戚戚②。」
【譯文】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賞析】「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是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於室中,以激勵自己。孔子認為,作為君子,應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件,不計個人利害得失。心胸狹窄,與人為難、與己為難,時常憂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為君子。
【解讀】在這一則語錄中,孔子告訴我們,君子與小人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君子胸懷寬廣,包容萬物,淡泊名利,能與人和諧相處,對紛繁復雜的世相泰然處之,隨遇而安。而小人則氣量狹窄,患得患失,斤斤計較,小肚雞腸,與人爭名逐利,勾心鬥角,不擇手段,整日處於惶惶不安之中。

9.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顏淵問仁德。孔子道:「抑制自己,使言語行動都合於禮,就是仁。一旦這樣做到了,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是仁人。實踐仁德,全憑自己,還憑別人嗎?」顏淵道:「請問行動的綱領。」
孔子道:「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話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說,不合禮的事不做。」顏淵道:「我雖然遲鈍,也要實行您這話。」
【賞析】顏淵是個謙虛內向的學生,孔子因材施教,針對其個性,提出了「仁」的具體主張,教育學生要堅守正道,做一個謙謙君子。這是關於「仁」的最高標准,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解讀】在這一則語錄中,孔子教導我們,做人要以「禮」為標准,做任何事都要符合社會公認的道德標准和法律原則,違背「禮」的一切行為都是不應該的。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譯文】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女色的迷戀;等到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斗;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
【賞析】這是孔子對人從少年到老年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作出的忠告。這對今天的人們還是很有必要注意的。
【解讀】在這一則語錄中,孔子提出了人生三個階段的道德修養標准,也是世人常犯的過錯——好色、鬥狠、貪財。有此三種毛病的人,往往不顧社會公德和法律,侵犯別人,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其結果是:縱欲短壽,與人結仇,利慾熏心,不擇手段。這種人必然成為社會的公害,為人所不齒。
【拓展延伸】
二、仿照上述分析,嘗試賞析解讀下列《論語》名句。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文】孔子說:「學習並且不斷溫習與實習,不也很舒暢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滿意,居處不求恬靜,勤勉做事而說話謹慎,到有賢德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3、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最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
【譯文】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矩。」《論語》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立足於社會,四十把握了知識而不致疑惑,五十歲了解並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聽到別人說話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又不超出規矩」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普遍地團結人而不相互勾結;小人相互勾結而不能普遍地團結人。」

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文】孔子說:「只讀書而不深入思索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產生疑惑。」

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文】孔子說:「看見賢德的人就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
【譯文】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啊:有了過錯,人人都看見了;改正的時候,人人都仰望著。」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夥伴。」

11、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
【譯文】子夏說:「做官有了餘力就可以學習了,學習有了餘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
【譯文】孔子說:「質朴多於文彩就會顯得粗野,文彩多於質朴就會流於浮華。文彩與質朴搭配適中,才能成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譯文】孔子說:「對於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14、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
【譯文】孔子說:「把所學的東西默默地記下來,不斷學習而不厭煩,教導別人而不感到倦怠,這些我做得怎麼樣呢?」

15、子夏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譯文】子夏說:「普天下的人都應是兄弟。」
16、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
【譯文】孔子說:「干不義的事得到了財富和地位,對我來說,就猶如浮雲一樣。」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文】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為師學習的人;我選擇其中好的並且向他學習,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過來。」

18、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
【譯文】孔子說:「仁德難道離我們很遠嗎?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來了。」

19、子曰:「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胸懷寬闊坦盪,小人永遠局促憂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
【譯文】曾子說:「知識分子不能沒有寬闊的胸懷和堅強的毅力,因為他擔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而且道路遙遠。以實現仁德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嗎?對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遙遠嗎?」

21、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裝模作樣,這樣的人很少有仁義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譯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嘆說:「時光的流逝就像這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譯文】孔子說:「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著做,自己身行不正,雖然發號施令,在下者也不會服從。」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重視和諧而不強求完全相同,小人強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視和諧。」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驕恣,小人驕恣而不平和大方。」

26、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實。
【譯文】孔子說:「君子以言過其實為恥辱。

27、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
【譯文】孔子說:「貧窮而沒有怨言很難做到,富有而不驕傲容易做到。」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
【譯文】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沒有能力。」

29、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譯文】孔子說:「君子端莊而不爭執,會群而不拉幫結伙。」

30、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譯文】孔子說:「志士仁人,不能為求生而損害仁德,只能犧牲自己來成全仁德。」

31、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假如沒有長遠打算,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32、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事事嚴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嚴格要求別人。」

33、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不單憑語言來薦舉人,也不單憑人來廢除他的言論。」

34、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文】子貢問孔子說:「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嗎?」孔子說:「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願強加給自己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35、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能敗壞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36、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
【譯文】孔子說:「主張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謀事。」

37、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
【譯文】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38、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晏樂,損矣。」《論語》
【譯文】孔子說:「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也有三種。以節制禮樂為快樂,以宣揚別人的長處為快樂,以廣交賢良的朋友為快樂,是有益的。以驕恣淫樂為快樂,以放盪無度為快樂,以宴玩荒淫為快樂,都是有害的。」

3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年輕時,血氣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壯年,血氣方剛,要戒爭斗。到了老年,血氣已經衰弱,要戒貪得。」

4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所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
【譯文】孔子說:「君子有九點要考慮的:看的要考慮是否明白,聽的要考慮是否清晰,臉色要考慮是否暖和,態度要考慮是否謙恭,語言要考慮是否忠誠,做事要考慮是否敬業,疑問要考慮如何向人請教,心裡不平時要考慮是否有所患,得到利益時要考慮不要忘義。」

不知道你問的啥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