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王府井賞析

王府井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30 13:09:24

1. 關於納蘭詞的賞析

木蘭詞
作者: 納蘭性德

擬古決絕詞諫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賞析】
無疑,該闕詞章與白氏《長恨歌》皆涉及唐玄宗和楊玉環那段毀譽參半的愛情故事
站在政治的角度,李隆基荒淫廢國。
從感情的意義上來看,雖然唐玄宗迫於三軍眾怒,無奈將楊貴妃賜死馬嵬坡,從此生死訣別、陰陽永隔,唐玄宗卻始終信守當初七夕夜半「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誓言,縱「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種用情深遠的愛情故事,試問誰人不動容?
當然,我們已無法考證這段真摯愛情故事是否屬實,權且和納蘭一樣,首先肯定這段風流佳話。

納蘭此詞以一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負心的錦衣郎。
起句非常新奇,本來兩情相悅,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如若知道遲早分離,倒不如保持「初見」時那種若即若離的美好。
然後描繪變心的人往往指責滿懷痴情卻無端被棄的一方首先變心,失戀女子的愛恨情殤可見一斑。
最後引用七夕長生殿的典故,譴責薄情郎雖然當日也曾訂下海誓山盟,如今卻背情棄義!

人生若如只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人生若如只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的這句詞,極盡婉轉傷感之韻味,短短一句勝過千言萬語,人生種種不可言說的復雜滋味都彷彿因這一句而湧上心頭,叫人感慨萬千。
初見,愛恨情愁的開始。剛登場的意氣風發,初相遇的情不自禁,都只開了個頭。大好河山似錦前程,要怎樣去指點激揚?偶然遇見或刻意安排,將有怎樣一段波瀾不驚或銘心刻骨的故事?未知的前方是若隱若現的風景,充滿期待和不期而遇的驚喜。
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的驚鴻一瞥定格念念不忘的美麗畫面,一切都將保持最初的好奇和新鮮狀態,那些躊蹉滿志的初生牛犢總是那麼朝氣蓬勃,那些羞澀的欲言又止有許多種神秘的可能,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瑩剔透,像朝陽般明亮燦爛。
果真如此,又怎麼會悲畫扇呢?但流光容易把人拋,又豈止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誰能抵擋光陰的利箭?華年易逝,奼紫嫣紅只付與了斷井殘垣,刻骨銘心只能只歸了風輕雲淡,相看兩不厭產生了審美疲勞,卿卿我我變成了相顧無言。春風十里後來卻是冷月無聲,雄姿英發後來只能遙想當年,仙葩美玉後來成了水月鏡花。
初見時人面桃花的驚艷,來年卻是物是人非的落寞。長生殿里的信誓旦旦,卻變成了馬鬼坡前的「江山情重美人輕」。初見時回眸一笑的百媚,已變成此恨綿綿的哀怨,李隆基和楊玉環之間隔了江山。朱麗葉與羅密歐一見傾心,卻得知他是仇家之子,驚問:「要是不該相識,何必相逢!」他們之間,隔了生死。《羅馬假日》里的公主和記者浪漫邂逅而相戀,最終卻不得不回到各自的世界,再見時只能恪守身份默默無言,他們之間,隔了世俗。《半生緣》里,曼楨和世鈞18年後重逢,都知道再也回不到從前,他們之間,隔了流年。
小時候聽故事,總是急著問:「後來呢?」後來,原來並非全然美好。人生是一場盛筵,初見總是琳琅滿目熱氣騰騰,之後酒冷茶涼。悲傷的,不是這殘羹冷炙,是這似水流年。

超愛的~~

2. 不是一個人在戰斗的內容欣賞

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的2006
</strong>序幕
十年一覺央視夢,留得足球解說名
迄今為止,我曾經做過的職業有三個——短暫的導游、短暫的記者,然後是漫長的體育解說。在我看來,我對不同職業的謀求、變換有些類似於古代游牧民族的獵手。游牧民族「逐水草而生」、「隨畜牧而轉移」,其優秀的獵手成為部落的雄鷹,依靠速度與反應生存,憑借與生俱來的捕獵技能,付出艱辛來維系生存,創造文明。多年以來我的經歷正是這樣變幻莫測又順理成章。無論是做導游、當記者還是體育解說,我自信自己幹得還不錯。我敬業了、盡力了,也得到應有的回報,因此我感謝足球,感謝生活,更要感謝那些支持、關心、愛護我的球迷,是他們讓我信心十足地面對生活的選擇,是他們讓我真切體會到: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現在,生活又幸運地再一次給了我選擇的機會。我將滿懷信心地面對新的挑戰。或者在未來的歲月里我應該做另一個自己。孫悟空不當大聖,居然做了西天取經路上唐僧的保鏢,施瓦辛格不演「終結者」,成了州長。將來我還會做什麼,我不知道,大概只有天知道。我相信那句老話:何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它也可以成為我的2006年的注腳。
我的2006年,總算過去了。不知應該如釋重負,還是應該依依不捨;不知應該慶幸自己浴火重生,還是感嘆自己命運多舛。
一個人的一生,總應該有這樣的一年。像被塞進了火箭推進裝置一樣的一年,像處於核爆中心點一樣的一年,像8級地震震中一樣的一年,像被卷進了龍卷風的一年;一個人的一生,也許承擔不了第二次這樣的一年,因為無論是精神還是身體,這都是一種超極限運動。你幾乎隨時可以崩潰,可以迷失,可以絕望。
我的2006,其變化看似偏險奇詭,其本質卻又平靜簡單……
1、簽售之樂
2006年初,我的半自傳體新書《像男人那樣去戰斗》付梓。4月份的第一周,在出版方的安排下,《戰斗》在北京王府井書店首發。原先,我希望是一個小型的聚會,把我工作上的同事,以及夢舟足球隊的朋友召集在一起,算是對我這幾年工作和生活的一個總結與交待。同事和朋友們都給我面子,紛紛到場祝賀,我感激他們。更讓我激動的是,當天涌進了幾千名讀者和球迷,隊伍從六樓一直排到地下二層,甚至排到了書店門外,簽名時間長達兩個半小時。要知道,我最初猜想只要有一二百人來湊湊熱鬧就知足了。因為近幾年中國足球低迷不振,市場滑坡,而我的工作和知名度,始終是跟足球緊密相關的,所以,出版社、書店和我本人,都沒料到會有這樣的盛況。我與這些球迷素不相識,他們前來捧場,對我的情感沖擊難以言表。若要說我與他們有什麼相通,那該就是足球的語言、體育的語言。所以,我很感激他們,也感激我所從事的行業——體育解說。
4月初至5月下旬,我輾轉奔波於全國各地的簽售會。青島、上海、長春、大連、南京、杭州、深圳……,有些城市,我甚至是第一次去,比如長春。飛機到長春機場,是一個初夏的傍晚,天色已晚。高速公路顯得很冷清。我注意到車窗外的天空中留著一天之中最後一絲光亮。它平靜優雅,從容不迫,最後緩緩隱身在蒼茫的黑夜之中。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人間美景,需要有與它同樣心情的人才能懂得欣賞。我慶幸自己時常能被這樣的情景所觸動。為了配合書店的銷售,一個城市的簽售活動有時候是兩場或更多。全國各地的讀者都讓我受寵若驚,北方朋友的熱情更為外露直接。長春簽售時來的女讀者很多,當地電視台現場采訪,我隱約聽到,一位女生面對鏡頭回答:「沒有原因,我就是喜歡黃健翔……」眾人哄然大笑,
我當然也笑得開心。那一刻,我對自己說:你是一個幸運的人。
因此,你要更加堅強與心存感激,才能面對這些關注和支持你的人。
簽名的時候,要求合影握手的讀者很多。當天下午,一個很高大強壯的漢子要求與我合影。說了一通激情鼓勵的話後,他要求握手。我當然笑眯眯地把手伸給他。誰知道,這位老兄——也許他根本沒有故意使勁,只是天生神力,輕輕一捏,疼得我幾乎大叫起來。好歹總算忍住,然後整個下午簽字的右手都不大利索,看到讀者伸出手來就心驚膽戰。
天津的簽售,居然在排隊等候的人群當中有兩位韓國女孩,看上去20歲左右,學生模樣,中文說得一般,每人買了一本書。排在她們倆後面的一位中國小夥子告訴我:「這倆是韓國人!」讓我大感意外。我認真地給她們簽了名,並好奇地問她們:「能閱讀中文書么?」可她們好像沒有太聽懂,靦腆地笑了。在十幾場簽名售書之後,這還是第一次遇到外國朋友來
捧場,真是讓人難忘。
特別讓我感激的是,幾乎每次簽售活動,都有讀者球迷專門給我的女兒送來禮物,玩具、圖書、糖果、衣服,花樣齊全,各種寫滿祝福的卡片也收了很多。有些讀者還特意帶著2000年我出的第一本書《歪批足球》來,上面有當時的簽名。在這樣的時刻,我會覺得,這
一輩子知足了,這一行沒白乾。
2、校園之談
</strong>校園之行是我應TOM體育與各地大學邀請,到高校與學子們現場交流的一項活動。這是純粹的公益活動。過去一年多內,我去過北京外國語大學、新疆農大、西南財大、浙江大學等十所院校,今年下半年我又去了清華。每一次的校園講座都反響極好,現場爆滿,氣氛熱烈。在與大學生的交流中,我「愚公移山」、「堂?吉訶德」似的推行我對體育的理解,呼喚對體育的重視,同時,也要解答他們千奇百怪的問題。現在的學生,早已不是當年我們上學時的樣子了。我明顯感覺到,體育在他們的生活里,扮演著更加次要的角色。這使我在端坐高台的時候,內心充滿了憂慮和尷尬。上半年簽售途中,我回到母校南京師大附中,發現校運會的800米和1500米紀錄,居然還是高我兩屆的師兄所保持,而100米和200米的紀錄,還是我的同學在20年前創下的。或許是我們那個時代的運動成績太好,或許是現在中學生的運動水平太差。在演講的時候我說,目前的教育環境中,體育與體育精神都有缺失。
高考這根指揮棒,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社會對音樂、美術和體育的取捨。同學們在下面齊聲哀嘆:「我們沒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功課太多!」「老師和家長不讓我們踢球!」我以往經常在電視節目中與我的搭檔鼓吹體育精神,體育精神首先是公平競爭、騎士風度、團隊精神、尊重規則等等。具體而言,每個人只要盡到自己的最大努力就是最好的收獲。不一定非要跟世界冠軍,或者是跟跑得最快的人比。比如踢球,不一定超越小羅,只要自己踢上一腳,比昨天踢得好,就會很快樂。體育運動是伴隨著人類文明進步而產生、發展的健身游戲和娛樂形式,近代升華為競技體育和教育的一部分,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更是社會活動中人與人溝通的一種語言。對我來說,體育之於生命,不是勝負,不是看客似的冷眼旁觀,它是生命的一部分。
2006年10月18日,在清華大學演講的時候,一位學生主持人未卜先知似地問我:「如果有一天您不做解說這個行業了,您打算做點什麼?」接著又意猶未盡地說:「請回頭看大屏幕,右邊這個是穆里尼奧,他由一個翻譯變成了最優秀的教練員。」他是不是問我今後也想當足球教練呢?我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這種事在中國不太可能。因為每個行業都有一個圈子,這個圈子不太容易接納外人。而且我也不太願意跟他們著這個急,說球就夠著急的了,當教練豈不更著急。穆里尼奧是所有人就業遇到挫折時候的榜樣:一個翻譯可以成為世界上年薪最高的足球教練。所以學什麼專業和將來干什麼不一定有必然聯系。但是,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本事,才是最重要的。」學生們當即掌聲雷動。
穆里尼奧當然是位奇人。不過,在他之前還有一位——馬圖拉納,此人後來被尊奉為哥倫比亞足球教父。他原來是哥倫比亞最大的一家報社的記者,因為老寫文章批評國家隊,足球界的人就說了:「好,你要行你來干呀。」沒想到,他真就幹了,而且特成功。1990年和1994年兩次將哥倫比亞隊帶進世界盃。哥倫比亞曾經5∶0客場勝過阿根廷!這么大比分贏阿根廷的可不多。最終逼得阿根廷去打附加賽。阿根廷請出馬拉多納才1∶0勝的澳大利亞突圍而出……
我突然想起曾經跟父親聊天時說過:「等咱有了錢,買他一支足球隊!」
3、德國之快
關於德國世界盃,關於義大利,關於那三分鍾的「瘋狂解說」,原本已經沒什麼可說的了。該說的說了,不該說的也說了。不但我說了,報紙、電視、網路......全中國,乃至中國之外也都說了。假如有人欣賞那段解說,我要謝謝人家。假如有人痛恨它,我也無言以
對。
為什麼會發生?我只能說,那不是我,那是「靈魂附體」。
本屆世界盃轉播領導安排我長駐柏林,在此期間就有14天是在德國境內奔波,每次長途跋涉少則七八個小時,多則十幾小時,穿梭旅行23次,現場解說19場比賽。從6月6日抵達柏林直至7月5日之前,我只認識柏林的火車站、酒店、球場還有高速公路,直到7月5日半決賽之後,才有一點時間在柏林市內逛一逛。因為高度緊張的轉播加上不間斷「旅行」,大家都很疲勞。而我除了體力上的消耗,還有做好賽前的案頭工作,到達現場必須全神貫注說好比賽,休息時要觀看其它場地的賽況,為後面的解說做准備。如此疲於奔命多日,人已是心力交瘁,元氣大傷。每次回到酒店,連把自己弄乾凈的餘力都沒有,身體就像裝滿沙子的麻袋,往床上一撲,立即昏睡過去。
緊張的工作讓人無暇顧及其它。因為足球解說是一種高強度、高風險的腦力工作。假如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和准備,很難保證解說的質量。但是為了工作,為了顧全大局我也僅僅在MSN上向家人流露了「快要頂不住」的痛苦。母親發簡訊鼓勵我「堅持,堅持就是勝利!」有一天,我在火車上收到一條關於女兒的簡訊:幾周不見,女兒想爸爸。情緒一觸即潰,難以自持。
由於過度疲勞,我在解說中也犯下以往大賽中不多見的錯誤,如把球員看錯。我曾認真地道歉,這是我在世界盃的第一次道歉。不過相信很多球迷都忘記了。緊接著是義大利對陣捷克的小組比賽,捷克主教練布呂克納像電影《指環王》中的甘道夫,而義大利主帥里皮則有幾分神似八十高齡乘坐熱氣球升空的好萊塢傳奇巨星保羅?紐曼。這場甘道夫大戰保羅?紐曼的比賽激烈而悲情。當因扎吉帶球越過孤獨無助的切赫逼向球門,而切赫在地上爬著做最後的努力,用手攔截因扎吉腳下的球,卻總是差那麼一點點時,我幾乎為剛烈不屈而又總是命運不濟的一代捷克勇士落淚了。我想起了自己解說過的1996年的歐洲杯決賽,那時的捷克隊和那時的我一樣,初出茅廬,一戰成名天下知。自那以後,縱橫江湖,轉眼已是十年。我的語言如同沃爾塔瓦(捷克國內第一大河,捷克偉大的音樂家史美塔納曾經以此河為名譜寫了傳世名篇)的河水一般自然地奔涌流淌,為了捷克,為了內德維德,為了足球!很多電視觀眾瞬時熱淚盈眶,這在我的手機簡訊里,在很多網站的留言里和足球評論里,都有大量清晰的印證。可是,說來令人不解也會略感心酸的是,我當時說了什麼?自己不記得,也不會有多少觀眾記得,人們記住的只是當時的情緒。這就是體育解說這個行業的最大無奈。比賽最後的時刻,我站在漢堡體育場的評論席上,目送內德維德、波波斯基們告別,看著他們與看台上的捷克球迷揮手擊掌遙相致意,不知怎麼,我竟忽然想到,假使有朝一日,自己告別的時候,會有怎樣的場景?
義大利對陣澳大利亞那場比賽最後3分鍾我的突然「爆發」,完全鬼使神差,沒有事先設計。當時賽場和評論席都很吵,我的身邊是義大利電台、電視台及其他歐洲媒體的評論席。現場解說跟電視機前看比賽的效果完全不一樣,現場解說有些類似於在一個喧囂的迪斯科舞廳里扯著脖子說話。我突然一下感到自己的聲音喊破了,所以只能更加拚命地喊。至於具體說了什麼,喊完就根本記不清了。如果不是網路上有那麼多版本的詳細記錄,我根本不能完整地回憶起自己的語言。
如果看整場轉播的解說和評論,不是斷章取義,我覺得自己對雙方技戰術的分析和評論都是客觀公正准確到位的。這段解說除了有點失聲以外,從內容看條理清晰,分析判斷准確,信息資料豐富詳實且運用得當,好像音樂家萬分激動時的即興之作。不論你贊成與否,「瘋狂解說」已經載入中國體育解說史冊,成為經典之作。這也讓體育解說這個看似可有可無的行當引起了全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只是因為最後時刻聲調太高,聲音撕破,讓人覺得聲音之中有極端情緒。我後來在網上聽音頻,經常問自己:「那樣的聲音,是我的嗎?」至於某些人指責的「義大利萬歲」,在那種情況下,很明確是「義大利足球萬歲」的意思,這是在足球場上特定環境之下的表達。
事後,許多人問我,包括身邊最親的人問我到底怎麼回事,我都無法回答。假如我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說,就不會這樣說了。這就好比齊達內為什麼要去頂馬特拉齊。為什麼?齊達內也不知道,或者說,他所能給出的,也都只是一些「非充分必要」的外部條件。誰也不知道他那聰明絕頂的腦袋裡,在那一瞬間突然鑽進了什麼念頭。連他自己也不能解釋。
還有一種解釋,是我在清華大學神聖的講台上,面對學生們純真的目光時,忽然有了靈感而給出的:也許6月26日那一天,德國凱澤斯勞滕的球場上空有什麼東西在飛來飛去地看比賽:外星人?UFO?或者是隱身的Super man?要麼是一位義大利的天神?也許作為左後衛的格羅索最後時刻神奇地出現在對方禁區本來就是他的安排,而在贏得點球之後,在托蒂罰中點球之後,他原本想去捏我身邊義大利電視台解說員的喉嚨,借凡人的聲音歡呼勝利,喊出他惡作劇得逞後的快感,但是因為慌張,或者因為激動,他抓錯了人。他捏住我的腦袋:說,快說,繼續說……
然後好了,天下大亂了,他玩夠了,跑了,我道歉了……
這只是一場體育比賽。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我要檢討的是,可以把握的更好些。後來電話連線,我說:「我是人不是機器……」於是馬上有人把兩段話混淆起來攻擊我。這些腦袋裡長著「文革病毒」的人,你是無法跟他理論的,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精神扭曲變態的世界。現在想起來有些古怪的是,事發當時,為什麼整個播出系統的前後方那麼多聰明的腦袋,都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反而偏偏做的都是最糟糕的決定呢?難道真的是天意?越抹越黑。
不過,再怎麼嚴重的事也會過去,也許將來還有更嚴重的事在等著挑戰。那時候我就想到過辭職,後來在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堅持了下來。現在回頭想,如果當時就辭職,就不會有後來的兩場四分之一決賽,一場半決賽和最後決賽的解說了。那樣,給央視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不說,最對不起的是那些支持和愛護我的球迷。而這四場比賽的解說,我自認為,在經歷了所謂「解說門」風波之後,還能如此鎮定、如此專注於業務,不可謂不瀟灑,不可謂不超然,甚至自己回頭聽聽,看看網友摘錄的「解說妙語」,都不敢相信自己有那麼好的心理素質,而且,從專業技術角度來說,那四場比賽的解說,在我自己看來,真正達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可現在,辭職的事情不也都過去了嗎?又能怎麼樣呢?
山的後面是什麼,要等登上山頂之後才知道。
4、媒體之訛
我曾經也是一名媒體從業者。幸運的是,我所做的工作大多是現場解說,也有些賽後評述,我的工作特點決定了我不可能捏造事實。不過,歷數這一年,包括這一年之前,我已無數次「幸福」地成為假新聞事件的當事人。這世界上的假貨,姿態千奇百怪,原因也不盡相同。有的假新聞是因為製造者投機取巧,以訛傳訛,無意中製造出來。另一類則是製造者懷著異樣心理,無端惡意捏造出來。前者大多是產品質量問題,或多或少還有點娛樂性,後者則像拉登的臟彈是一種犯罪。
「五一」期間在青島簽售,采訪中根本沒有人提起我的「緋聞女友」,但是第二天居然有媒體說我和女兒在家閑著沒事聽「海豚音」,這位記者想像力真豐富;到了杭州,因為時間急迫和當地書店安排原因,我沒能接受某些媒體的專訪,結果隔天他們竭盡挖苦之能事,說我耍大牌。假如有心人觀察當天同一個城市的兩份報紙,就會發現針對同一件事情,同一個人,居然會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報道版本。這種黑白通吃、雌雄同體的新聞我早已經見怪不怪。作為一個無權無勢的個體,你又能怎麼辦呢?時代需要娛樂精神,因此,類似於我這樣的所謂名人就只能吃點啞巴虧。有人說這種特殊待遇是當「名人」的代價,也算是為社會做點貢獻吧!
中國的體育傳媒,所謂的中國八千足記,越來越像娛樂圈記者,其實還不如娛樂圈。首先是這個圈子不如娛樂圈競爭激烈。競爭激烈必然會導致個人能力素質的提高,哪怕是造假的水平。有不少足球記者連基本的戰術規則都沒搞懂,就去搞足球了。
德國世界盃期間,有位同行,在賽場碰到一個外國退役運動員,湊上去合張影,語言也不通。憑著這張合影,一篇專訪3000字就編出來了。記者票本是不能賣的,但竟然有人把記者票賣給外國球迷,被國際足聯抓住了,重罰,差點把我們後面比賽的轉播席還有一些采訪的票都沒收了。
我在德國碰到一個在英國BBC工作的中國人,一個前輩老大哥,他說一些中國記者實在令人汗顏。幾個人湊在一起,每天一個人值班寫稿子,大家都用這個稿子分別發給自己所在的報紙,其他人就出去玩。這值班的一個人還不好好寫,胡編亂造。他說自己遇到個國內記者來采訪荷蘭隊的比賽,聊起荷蘭足球。荷蘭足球最好看的時代是荷蘭三劍客時代,那個人問他,誰是荷蘭三劍客?這老兄說他覺得很丟人,但是,「這話只能我們中國人自己說一說。」
「解說門」後,我在柏林住著,當時德國有一兩百中國記者,他們都知道黃健翔住柏林,如果真有那麼八卦、那麼職業,到柏林堵到我們酒店去啊。就算我不肯說話,起碼能拍到我的照片,描寫真實狀況,也是一篇真實的稿子,不用在上去扒假新聞了。他們寧可道聽途說,把別人的假新聞拿來放大、扭曲,也沒有一個來找我。而且我在德國時候用的手機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沒有一個人打電話來問問我到底怎麼了。我一直很納悶這些人是怎麼想的。這是職業操守問題,網上那好幾萬條關於我的假新聞也不知道哪來的。
年末的幾個月里,關於我的假新聞,更是有「過江之鯽」,「磬竹難書」的勢態,每當看到這一切,我的心理就像打翻了陳醋沙拉和咖啡。據說,在遙遠的巴厘島,那裡住著特洛布里安人,種紅薯是當地人奇怪的愛好,但當地人誰也不吃紅薯,因為島上自有無數現成好吃又解飽的奇珍異果。特洛布里安人把紅薯堆在院子里炫耀,攀比誰堆得更大,然後等著紅薯爛掉。我相信,假新聞就好比特洛布里安人的紅薯——這種東西本身毫無價值,炫耀之後,就讓它靜靜等待腐爛的命運吧。
5、辭職之前
最終,我還是不顧很多專業評論家的預測,從央視辭職了——很多人曾經撰文說我是個聰明人,不會傻到放棄央視這棵大樹——呵呵,你們要是能代替我思考,你們就不是你們,而我也早就不是我了。
2006年11月16日,我離開中央電視台,離開了曾經工作12年的崗位。正如「辭職信」中所言,中央電視台是一棵參天大樹,而我,只不過是樹上的一片葉子。每年的秋風起時,都有些樹葉會掉落。而大樹依舊挺拔和偉岸。這件事發生之後,又立即有評論說我早有預謀,說我辭職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為了炒作自己。敢問,你們有誰像我這樣「炒作」的?鴉雀焉知鯤鵬志?對那些惡意造假者和網路暴力分子,我就是有點狂!
大家關注我的辭職,大概因為僱主是國家電視台的緣故。美國在伊拉克失去一名士兵,全世界立刻都會知道;非洲土著部族的戰爭死去幾千人,也許鮮為人知。央視的主持人辭職,每次都是大事。但我個人的辭職,如果沒有夏天的解說事件,其實真的只是小事一樁。這是我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人生選擇,它既不會因為媒體的爆炒而風光,也不因為媒體的所謂爆料而增加什麼內幕。這件事情,沒有什麼對與錯,因為,我沒有傷害任何別人。
辭職的事,大家已經從各種媒體了解到足夠的資訊,包括我的個人官網上很詳細的視頻對話,我就不再多說了。不過,我想說說辭職之前,那些依稀還留在我腦海之中的小片斷,特別包括了我在央視這個舞台上最後的幾次「演出」,這對我來說彌足珍貴。好在它們都記錄在我的博客里,或者被熱心網友搜集整理了。
「十年一覺央視夢,留得足球解說名。」
事過多年以後,也許這一切仍會歷歷在目。我要感謝自己,因為我曾如此深愛我的工作,我曾如此熱愛著體育和足球,並以之為自己的生命和事業。至少,在我供職的12年裡,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盡力了;我對得起自己的熱愛,我做到了最好的自己。我可以揮一揮衣袖,但是,必定會帶走一片屬於自己的雲彩。
曾經有一位著名的西方戲劇家,寫過無數劇本。每當完成一個劇本,他就會立即讓周圍的朋友閱讀。假如朋友們一致誇好,他一定把劇本撕毀重新來過;當然,朋友們一致批評的劇本,自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也一定會撕掉。這位戲劇家堅持認為,只有那些讓人看了又愛又恨的劇本,才是最精彩最值得流傳的。
其實,每個人都在譜寫屬於自己的人生劇本。區別是,有人無人喝彩,有人萬眾矚目。
有些人喜歡我,有些人討厭我,我都同樣地感激他們。生活到最後都是公平的,真正讓我能走出困境並戰勝自我的,在最危急的時候無償無私地幫助我的,是那些真正喜歡體育、喜歡足球的觀眾。只有他們最清楚我的價值,最了解我的內心,最認可我的人品,最欣賞我的人格。甚至,我能感覺到,他們在我身上,寄託著自己對生命、對人性、對情感的理解和希望,我已經真的不再僅僅屬於自己,也不再僅僅代表自己,更不能僅僅為了自己生活下去。他們的支持和厚愛,他們的寬容與客觀,在關鍵時刻,不僅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力量和勇氣,也許還給了我更多,比如,我說出的那些——多年以後仍然會被人們想起的——連珠妙語背後的——智慧與靈感。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不是一個人!
無聲的記憶 大人的游戲
德國世界盃 為了告別的聚會

3. 描寫人物心情的文章 帶上賞析 急啊!!!!! 高手快來

傷逝作者:台靜農

今年四月二日是大千居士逝世三周年祭,雖然三年了,而昔日言談,依稀還在目前。當他最後一次入醫院的前幾天的下午,我去摩耶精舍,門者告訴我他在樓上,我就直接上了樓,他看見我,非常高興,放下筆來,我即刻阻止他說:「不要起身,我看你作畫。」隨著我就在畫案前坐下。
案上有十來幅都只畫了一半,等待「加工」,眼前是一小幅石榴,枝葉果實,或點或染,竟費了一小時的時間才完成。
第二張畫什麼呢?有一幅未完成的梅花,我說就是這一幅罷,我看你如何下筆,也好學呢。他笑了笑說:「你的梅花好啊。」
其實我學寫梅,是早年的事,不過以此消磨時光而已,近些年來已不再有興趣了。但每當他的生日,不論好壞,總畫一小幅送他,這不是不自量,而是藉此表達一點心意,他也欣然。最後的一次生日,畫了一幅繁枝,求簡不得,只有多打圈圈了。他說:「這是冬心啊。」他總是這樣鼓勵我。
話又說回來了,這天整個下午沒有其他客人,他將那幅梅花完成後也就停下來了。相對談天,直到下樓晚飯。平常吃飯,是不招待酒的,今天意外,不特要八嫂拿白蘭地給我喝,並且還要八嫂調制的果子酒,他也要喝,他甚贊美那果子酒好吃,於是我同他對飲了一杯。當時顯得十分高興,作畫的疲勞也沒有了,不覺的話也多起來了。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他畢竟老了,看他作畫的情形,便令人傷感。猶憶一九四八年大概在春夏之交,我陪他去北溝故宮博物院,博物院的同人對這位大師來臨,皆大歡喜,庄慕陵兄更加高興與忙碌。而大千看畫的神速,也使我吃驚,每一幅作品剛一解開,隨即捲起,只一過目而已,事後我問他何以如此之快,他說這些名跡,原是熟悉的,這次來看,如同訪問老友一樣。當然也有在我心目中某一幅某些地方有些模糊了,再來證實一下。
晚飯後,他對故宮朋友說,每人送一幅畫。當場揮灑,不到子夜,一氣畫了近二十幅,雖皆是小幅,而不暇構思,著墨成趣,且邊運筆邊說話,時又雜以詼諧,當時的豪情,已非今日所能想像。所幸他興致好並不頹唐,今晚看我吃酒,他也要吃酒,猶是少年人的心情,沒想到這樣不同尋常的興致,竟是我們最後一次的晚餐。數日後,我去醫院,僅能在加護病房見了一面,雖然一息尚存,相對已成隔世,生命便是這樣的無情。
摩耶精舍與庄慕陵兄的洞天山堂,相距不過一華里,若沒有小山坡及樹木遮掩,兩家的屋頂都可以看見的。慕陵初聞大千要卜居於外雙溪,異常高興,多年友好,難得結鄰,如陶公與素心友「樂與數晨夕」,也是晚年快事。大千住進了摩耶精舍,慕陵送給大幹一尊大石,不是案頭清供,而是放在庭園里的,好像是「反經石」之類,重有兩百來斤呢。
可悲的,他們兩人相聚時間並不多,因為慕陵精神開始衰憊,終至一病不起。他們最後的相晤,還是在榮民醫院里,大千原是常出入於醫院的,慕陵卻一去不返了。
我去外雙溪時,若是先到慕陵家,那一定在摩耶精舍晚飯。若是由摩耶精舍到洞天山堂,慕陵一定要我留下同他吃酒。其實酒甚不利他的病體,而且他也不能飲了,可是飯桌前還得放一杯摻了白開水的酒,他這杯淡酒,也不是為了我,卻因結習難除,表示一點酒人的倔強,聽他家人說,日常吃飯就是這樣的。
後來病情加重,已不能起床,我到樓上卧房看他時,他還要若俠夫人下樓拿杯酒來,有時若俠夫人不在,他要我下樓自己找酒。我們平常都沒有飯前酒的習慣,而慕陵要我這樣的,或許以為他既沒有精神談話,讓我一人枯坐著,不如喝杯酒。當我一杯在手,對著卧榻上的老友,分明死生之間,卻也沒生命奄忽之感。或者人當無可奈何之時,感情會一時麻木的。 董橋先生當年在主編《明報》時,看到台靜農先生的《傷逝》一文,台老的那種撲拙、不做作、少雕琢的文風讓董橋很喜歡,為此,他專門致信台靜農,要求在《明報》轉載該文。台靜農因為該文已在別的報刊刊用,回信說一篇文章被兩個刊物採用,「大可不必」。
因為太喜歡董橋的文字,我也就愛物及烏地喜歡上他推薦的人和書。說實在的,在讀董橋這篇文章前,我對台靜農先生和他的文章都注意得很少。但在讀了這篇文章之後,我趕緊找出一本多年前購買的散文選集,認認真真讀了一遍《傷逝》,一邊看著,心裡也一邊在責備自己,這么好的文章,自己以前怎麼一直不曾認真細讀。之後,我便開始到處尋找有關台先生的著作,卻一無所獲,找到的也僅限於一些選集中台先生的幾篇選作而已。後來,知道陳子善先生曾編過一本《台靜農散文選》,但恐怕在市場上也早已絕跡。無奈之餘,我只好把目光投向舊書市場,希望能找到遺落下來的,連續幾個月,我只要有空隙,便往書店鑽,往舊書攤逛,卻也終於遍尋不著。在這尋找的過程中,我又讀到了谷林先生的《丹心白發蕭條甚》一文,文中也提到了這本於1990年出版的《台靜農散文選》,谷先生「為求購此書,凡三往王府井,而終莫能致。無奈,又去托S兄,S兄為轉求於丁君,始遂所望。丁君寄書時有附字雲:『這是賣剩的最後一冊了。』然則子善先生所望再版增補的心願,其即可實現乎?」此文寫於1992年5月,也許後又再版亦未可知,而我始終未能購到,看來只有等第三版的機會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到河西去一朋友家玩,路過一舊書地攤,當時我不帶任何目的的蹲下翻看了一陣,沒有發現自己喜愛的書,正准備起身離開時,眼中突然映入「台靜農」三個字,我來不及細看,便一把就抓住它,一看,正是陳子善先生主編的《台靜農散文選》,我習慣地翻看出版日期,是1992年地第二次印刷版本,稍覺遺憾。書很薄,我卻找得非常辛苦。封面淡淡的綠色,配上台靜農先生古樸的楷書底紋,顯然與文章風格相映成趣。即夜,我躺在床上靜靜的讀,每篇都讓我感動。尤其喜歡書中《始經喪亂》、《傷逝》、《追思》、《有關西山逸士二三事》等。正如陳子善先生在編後記所說:「台老筆下,無論懷舊憶往,還是論文談藝,無不直抒胸臆,娓娓而談,字里行間學問和性情交相輝映,」「思想深而不晦,情極衷而不傷。」這樣的文字「非經百般磨練無法達到」。
通讀台老的散文,就非常明白台老在給董橋的信中說一篇文章兩個刊物發表「大可不必」,這是台老的文風,也是性情的表現。

4. 王蒙<春之聲>賞析

王蒙是一個經歷坎坷而革命理想主義精神未泯的戰士,又是一個具有詩人氣質和浪漫主義情調的作家。他的《春之聲》不僅傳達了中國改革開放之春的信息,而且以「標新立異,另闢蹊徑,花樣翻新」(王蒙語)的創作手法,為新時期小說創作園地的繁榮與發展奉獻了一束奇葩。
《春之聲》沒有貫穿全篇的故事情節,主要藉助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境、聯想和下意識的活動,創造出某種典型意境,反映出社會生活和人的心靈奧秘,向人們傳遞著春天的信息。它主要寫工程師岳子峰訪德歸來,春節前夕搭乘悶罐子車回鄉探親途中的思緒。列車啟動「咣」的聲響,是主人公馳騁聯想的起點,這使他想到甜蜜的童年,寫出了他對故鄉的懷念和對雙親的愛。列車運行「那愈來愈響的聲音」,使他想到「下起了冰雹」、「鐵錘砸在鐵砧上」、「在黃土高原的鄉下,到處還有人打鐵」;想到歌曲《泉水叮咚響》;聯想到「廣州人涼棚下面垂掛的許多三角形瓷板,它們伴隨著清風,發出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悅著心靈」;再想到「美國抽象派音樂卻叫人發狂」等。這些自然災害的音響,落後生產方式的音響,象徵著落後;點綴生活的美好音響,表達了人們對現代化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通過這些,流露了岳子峰對祖國落後的憂慮和對祖國繁榮的渴望。車廂里「旱煙葉發出的辣味」和「汗味」,刺激岳子峰的大腦產生各種關於氣味的聯想;由南瓜的香味想到火車站前各種小吃和土特產。聯想流露出他內心的滿足和幸福,使他感到物質越來越豐富,人民的生活正越來越好。乘悶罐子車的擁擠使岳子峰產生了人多人少的對比聯
想:由「王府井的人流」想到「漢堡的街道上可以說看不到人」;由「火車站黑壓壓的人頭」,想到解放前學生去南京請願「也沒這么多人」。這些聯想表現出他對這種熱鬧既感欣慰又感不滿,因為這是繁榮,也是落後。車廂里人們輕松愜意的議論:「自由市場、百貨公司、香港電子石英錶、豫劇片《卷席筒》、三接頭皮鞋、包產到組、差額選舉⋯⋯」岳子峰是聲聲入耳。人們的自由交談使岳子峰感到溫暖,感到黨的政策順天應人,感到春的信息、生活的轉機。他深受鼓舞,浮想聯翩,一個又一個春天的美好圖景就在腦海中涌現了。岳子峰的遐想是被車廂中突然響起的德語童聲合唱打斷的。悶罐子車廂里竟有先進的錄音機,錄音機的主人是一個學外語的婦女,表明人們都在為振興祖國而發憤學習。這使他感到「悶罐子車正隨著這春天的旋律而輕松地搖擺著,熏熏地陶醉著,裊裊地前行著」。「看到了悶罐子車的破爛寒傖的外表」,「火車頭是嶄新的、清潔的、輕便的內燃機車」。在這種春天的感受中,他回到了家鄉。看到家鄉的風光,綜合一路的感受,小說的主旨便水到渠成:「覺得如今每個角落的生活都在出現轉機,都是有趣的、有希望的和永遠不應該忘懷的。春天的旋律,生活的密碼,這是非常珍貴的。」通觀全篇,文章的主旋律是春天的聲音,這一主旋律是在人們意識的層次上開掘出來的並得到抒發加深的,是外景在人物心靈上的升華。而春的聲音又是一個總體象徵,用自然界的春天象徵朝氣蓬勃的社會生機,改革開放給國家、人民生活帶來的轉機。除總體象徵外,那「嶄新的、清潔的、輕便的內燃機火車頭,拖著破爛寒傖的車廂賓士」,「落後、破舊、令人不適的悶罐子車里,卻有先進精巧的進口錄音機在播放音樂」,又構成了局部象徵。這兩個圖景,雖都象徵著現實生活的矛盾、不協調,也象徵著希望,象徵著舊的還在、新的已經產生,同時還象徵著20 世紀80 年代初期,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既有沉重的負擔,又有光明的前景。這些象徵為我們勾勒了一幅萬象更新的春景圖。觀賞這幅圖畫,使我們感受到改革開放後我們祖國無論是人們的思想狀況、言論,還是物質財富的創造,正呈現出令人興奮的轉機,偉大祖國迎來了重新振興的春天。
《春之聲》是我國比較成功地借鑒意識流手法創作的小說,它以其實績,打破了以人物、情節、環境為主要要素的傳統小說創作模式,在當代文學史上,是開先河的作品。從繁榮文學藝術角度看,它給我們傳遞了春的信息。小說成功借鑒意識流的創作手法,藉助人物周圍諸如聲響、晃動、味道、樂曲等信息刺激,讓主人公意識流動,產生豐富的聯想,進而把那生生不息的、不可扼殺的、浩浩盪盪的生活之流,通過人物心理的旋轉得到全景式、對照式的反映。這種手法的運用,突破了時空界限,揭示了主人公的心靈奧秘及時代氛圍。岳子峰的自由聯想,是由車廂內嘈雜的小天地引發的,可他的心靈世界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塊天地:他在為改革開放帶來的轉機而高興時,也牽掛著國家的落後;他在為生活中的美好而激動時,也憂慮著種種醜陋。他的所有聯想匯合在一起,以自我展示的方式在人們面前樹立起了一個獨立思考、熱愛生活、毫無羈絆、心靈自由的典型。這樣的典型人物是在典型環境中產生的。只有改革開放的20 世紀80 年代,才會有如此開放的心靈,才會有人的意識的覺醒,才會有自由的思考,才會有如此美好的感受。這一形象本身,就是對新生活、新時代的准確感應,這個形象的出現標志著思想的解放和意識的覺醒。總之,作者以意識流的放射結構形式,把歷史和現實、中國和外國、城市和鄉村、新與舊、先進與落後,在主人公意識流動中交織在一起,展示了新時期生活狀態的全景。

5. 北京歡迎你的歌詞賞析。急!!!!!

北京歡迎你,噢哦,噢哦
北京歡迎你,噢哦,噢哦

古老文明源遠流長,長城它最長
大千世界忙忙碌碌,中國人最忙
五十六個英雄好漢,名字最響亮
龍族的後代最堅強

北京歡迎你,噢哦,噢哦
北京歡迎你,噢哦,噢哦

龍的腳下有座城門,它叫天安門
紅磚碧瓦有種精神,住著北京人
東西南北堂堂正正,是民族的靈魂
它是一盞燈,是北京城

不要問,它的風采有幾分?
它是你,也是我;是我們
如果問,它的胸懷有多深?
照亮你,照亮我,象星辰

北京歡迎你,噢哦,噢哦
北京歡迎你,噢哦,噢哦

龍的腳下有座城門,它叫天安門
紅磚碧瓦有種精神,住著北京人
東西南北堂堂正正,是民族的靈魂
它是一盞燈,是北京城

rap
如果你想知道未來到底有多遠
你光著腳在長安街上慢慢走一圈
東直門這邊,西直門那邊
二十四小時開門,進出你隨便
這里是歷史,也是大商店
你可以寫詩,也可以吃拉麵
東單西單前門後海,來到後花園
看見王府井裡不是水,都是"金錢"
故宮在中間,它喜歡"呼啦圈"
一圈一圈又一圈,圈到五環那邊
亞運村過去,走過不太遠
旁邊有個站牌寫著:2008年
你走得太快,你說實在趕時間(誰?劉翔啊)
沒有「奔五」的速度,就別在海淀「瞎白呼」
還是那位老外同志漢語說的好,他說:
china very good,北京very牛!

不要問,它的風采有幾分?
它是你,也是我;是我們
如果問,它的胸懷有多深?
照亮你,照亮我,象星辰

北京歡迎你,噢哦,噢哦
北京歡迎你,噢哦,噢哦

6. 對王蒙作品的賞析

王蒙<春之聲>賞析

王蒙是一個經歷坎坷而革命理想主義精神未泯的戰士,又是一個具有詩人氣質和浪漫主義情調的作家。他的《春之聲》不僅傳達了中國改革開放之春的信息,而且以「標新立異,另闢蹊徑,花樣翻新」(王蒙語)的創作手法,為新時期小說創作園地的繁榮與發展奉獻了一束奇葩。
《春之聲》沒有貫穿全篇的故事情節,主要藉助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境、聯想和下意識的活動,創造出某種典型意境,反映出社會生活和人的心靈奧秘,向人們傳遞著春天的信息。它主要寫工程師岳子峰訪德歸來,春節前夕搭乘悶罐子車回鄉探親途中的思緒。列車啟動「咣」的聲響,是主人公馳騁聯想的起點,這使他想到甜蜜的童年,寫出了他對故鄉的懷念和對雙親的愛。列車運行「那愈來愈響的聲音」,使他想到「下起了冰雹」、「鐵錘砸在鐵砧上」、「在黃土高原的鄉下,到處還有人打鐵」;想到歌曲《泉水叮咚響》;聯想到「廣州人涼棚下面垂掛的許多三角形瓷板,它們伴隨著清風,發出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悅著心靈」;再想到「美國抽象派音樂卻叫人發狂」等。這些自然災害的音響,落後生產方式的音響,象徵著落後;點綴生活的美好音響,表達了人們對現代化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通過這些,流露了岳子峰對祖國落後的憂慮和對祖國繁榮的渴望。車廂里「旱煙葉發出的辣味」和「汗味」,刺激岳子峰的大腦產生各種關於氣味的聯想;由南瓜的香味想到火車站前各種小吃和土特產。聯想流露出他內心的滿足和幸福,使他感到物質越來越豐富,人民的生活正越來越好。乘悶罐子車的擁擠使岳子峰產生了人多人少的對比聯
想:由「王府井的人流」想到「漢堡的街道上可以說看不到人」;由「火車站黑壓壓的人頭」,想到解放前學生去南京請願「也沒這么多人」。這些聯想表現出他對這種熱鬧既感欣慰又感不滿,因為這是繁榮,也是落後。車廂里人們輕松愜意的議論:「自由市場、百貨公司、香港電子石英錶、豫劇片《卷席筒》、三接頭皮鞋、包產到組、差額選舉⋯⋯」岳子峰是聲聲入耳。人們的自由交談使岳子峰感到溫暖,感到黨的政策順天應人,感到春的信息、生活的轉機。他深受鼓舞,浮想聯翩,一個又一個春天的美好圖景就在腦海中涌現了。岳子峰的遐想是被車廂中突然響起的德語童聲合唱打斷的。悶罐子車廂里竟有先進的錄音機,錄音機的主人是一個學外語的婦女,表明人們都在為振興祖國而發憤學習。這使他感到「悶罐子車正隨著這春天的旋律而輕松地搖擺著,熏熏地陶醉著,裊裊地前行著」。「看到了悶罐子車的破爛寒傖的外表」,「火車頭是嶄新的、清潔的、輕便的內燃機車」。在這種春天的感受中,他回到了家鄉。看到家鄉的風光,綜合一路的感受,小說的主旨便水到渠成:「覺得如今每個角落的生活都在出現轉機,都是有趣的、有希望的和永遠不應該忘懷的。春天的旋律,生活的密碼,這是非常珍貴的。」通觀全篇,文章的主旋律是春天的聲音,這一主旋律是在人們意識的層次上開掘出來的並得到抒發加深的,是外景在人物心靈上的升華。而春的聲音又是一個總體象徵,用自然界的春天象徵朝氣蓬勃的社會生機,改革開放給國家、人民生活帶來的轉機。除總體象徵外,那「嶄新的、清潔的、輕便的內燃機火車頭,拖著破爛寒傖的車廂賓士」,「落後、破舊、令人不適的悶罐子車里,卻有先進精巧的進口錄音機在播放音樂」,又構成了局部象徵。這兩個圖景,雖都象徵著現實生活的矛盾、不協調,也象徵著希望,象徵著舊的還在、新的已經產生,同時還象徵著20 世紀80 年代初期,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既有沉重的負擔,又有光明的前景。這些象徵為我們勾勒了一幅萬象更新的春景圖。觀賞這幅圖畫,使我們感受到改革開放後我們祖國無論是人們的思想狀況、言論,還是物質財富的創造,正呈現出令人興奮的轉機,偉大祖國迎來了重新振興的春天。
《春之聲》是我國比較成功地借鑒意識流手法創作的小說,它以其實績,打破了以人物、情節、環境為主要要素的傳統小說創作模式,在當代文學史上,是開先河的作品。從繁榮文學藝術角度看,它給我們傳遞了春的信息。小說成功借鑒意識流的創作手法,藉助人物周圍諸如聲響、晃動、味道、樂曲等信息刺激,讓主人公意識流動,產生豐富的聯想,進而把那生生不息的、不可扼殺的、浩浩盪盪的生活之流,通過人物心理的旋轉得到全景式、對照式的反映。這種手法的運用,突破了時空界限,揭示了主人公的心靈奧秘及時代氛圍。岳子峰的自由聯想,是由車廂內嘈雜的小天地引發的,可他的心靈世界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塊天地:他在為改革開放帶來的轉機而高興時,也牽掛著國家的落後;他在為生活中的美好而激動時,也憂慮著種種醜陋。他的所有聯想匯合在一起,以自我展示的方式在人們面前樹立起了一個獨立思考、熱愛生活、毫無羈絆、心靈自由的典型。這樣的典型人物是在典型環境中產生的。只有改革開放的20 世紀80 年代,才會有如此開放的心靈,才會有人的意識的覺醒,才會有自由的思考,才會有如此美好的感受。這一形象本身,就是對新生活、新時代的准確感應,這個形象的出現標志著思想的解放和意識的覺醒。總之,作者以意識流的放射結構形式,把歷史和現實、中國和外國、城市和鄉村、新與舊、先進與落後,在主人公意識流動中交織在一起,展示了新時期生活狀態的全景。

7. 求幾本好的納蘭詞賞析

《飲水詞箋校》遼寧教育出版社 馮統一 趙秀亭箋校
此書乃是當今納蘭研究界最為傑出的一個箋注本。箋注者是圈兒里公認的頂級專家,二人攜手使是書成為納蘭詞箋注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選用「通本」,繁體豎版。內容嚴謹翔實,頗值得好好研究學習!
很權威,只是市場上較缺貨。 《納蘭詞箋注》北京出版社 張秉戍箋注
此書是九十年代末北京市場上最為常見的一本箋注本納蘭詞,迄今一共再版三次,簡體橫排,選用普及較為廣泛的「通本」(通志堂版本)。但此書詞作的箋注水平實在不高,曾有圈內人士評其為「訛謬滿紙,不堪入目」。
買之可以,看詞別看注 《納蘭詞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張草紉箋注
該書至今也在流行,一共再版五次,另有一次精選集,為繁體豎排(符合「滬古」的一貫風格),選用光緒六年許增刊印的「娛園本」。箋注者學風嚴謹塌實,箋注水平得到廣泛認可。最近的一次再版為《納蘭詞箋注(修訂本)》,校正了以往的一些紕漏,更顯品質優良。
買之,最好和「通本」放在一起對比著看。(另:每次再版封面有所不同,第一版封面平實,第三版封面雅緻
《納蘭性德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 葉嘉瑩主編 張秉戍箋注
此書目前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等書店均有售,簡體橫排,是北京出版社張秉戍《納蘭詞箋注》的一個變形,有了詞學大家葉嘉瑩先生領銜,其水平不能說沒有提高,但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事多有見聞,也就不覺得此書有什麼值得鑽研的價值了。
這本或者北京出版社《納蘭詞箋注》買其一就OK了
《納蘭性德詞選》上海古籍出版社 張草紉箋注
該書即為上面我所提到的滬古《納蘭詞箋注》的精選集,簡體橫排,所依版本依舊「娛園本」,收錄一百餘首納蘭詞。該書不厚不重,便於攜帶。
如果只想泛泛了解納蘭詞,此書最佳,特提醒版本問題,不應忽略
《納蘭性德詞》上海古籍出版社
此書為「口袋書」,簡體橫排,無箋注,適合背誦及查閱使用。攜帶極便利。
覺得好玩兒就買,放在兜兒里隨時翻翻吧
《納蘭詞》上海古籍出版社(書韻樓叢刊)
該書只四個字——饋贈佳品。線裝巾箱,繁體豎版,印刷精美,包裝精良,版本同樣是「娛園本」(滬古似乎對此情有獨鍾)。
送禮就送《納蘭詞
《納蘭的詞》華僑出版社 何雅苓箋注
該書現在哪兒都有賣的,感覺賣不出去。憑其質量,那是自然。納蘭詞是好的,箋注毫無水平可言,而且為了追求「雅」反而製作得頗為俗氣,讓人無論如何無法喜愛。
別買,買了後悔

《納蘭詞》燕山出版社
該書如果是蔬菜,絕對屬於自由市場上撮堆兒那種。所以在書市上五元一本就不足為怪了。
別買,打死也別買
《納蘭詞》上海古籍出版社(書韻樓叢刊單行本)
書韻樓叢刊單行本《納蘭詞》,我春天的時候在王府井書店見過,還剩兩套,不知道現在有沒有了。這個單行本同上面介紹的那種,內容完全一樣,只是單行而已,而且封面是深沉的藏青色——比較傳統。
兩種書韻樓叢刊本的《納蘭詞》,擇一買之即可
《納蘭詞》浙江古籍出版社
這本《納蘭詞》是剛剛出版的一個本子,我也是剛拿到手。拆封一看,竟然是本摺子,相當精美。但是粗粗觀之,幾乎沒有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觀賞和饋贈可能更合適。
誰要送你這么一本,你就拿著吧,甭客氣啊~
《納蘭詞箋注(修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以滬古的水平,出修訂本只能說明一點:治學嚴謹!這是我對這家出版社一直抱有敬意的最重要原因。迄今,滬古已經再版了六次《納蘭詞》,全是張草紉箋注的本子,全是娛園本的底本。這次的修訂本把過去的一些漏洞補上,錯誤改正,可謂精益求精了。
如果對通本和娛園本沒有太大挑剔的朋友,最好兩者都買一本備著,通本就買《飲水詞箋校》,娛園本就買這個,絕對沒問題

8. 且歌且吟,那些伴我成長的散文 摘抄加賞析 要多

母語席慕蓉年少的時候,在家中,父母都是用蒙文交談。只能聽懂幾個單字的我,有時候會故意去搗亂,字正腔圓地向他們宣示:「請說國語。」母親常常就會說:「好可惜!你五歲以前蒙古話說得多好!」一九八九年八月底,我在父親的祝福之下,開始我的溯源之旅,從北京向內蒙古高原前行。和我一起出發的還有好友王行恭,還在德國的父親又特別請託了他的忘年之交,居住在北京的蒙古詩人尼瑪先生來給我們帶路。尼瑪到機場來接機,等到我們的行李都在王府井飯店安頓好了之後,天色已近黃昏。他就帶我們直奔在市區另一端的中央民族學院,說是在那裡剛好有個晚會,一方面是在北京工作的蒙古同鄉一年一次的聯誼,一方面也是款待從各地前來參加蒙古史詩《江格爾》研討會的學者。會場里人很多,空氣不太流通,燈光又不夠亮,每個人對我來說都是第一次見面,包括尼瑪。所以,盡管我努力要適應這個新環境,慢慢地還是覺得有點力不從心,就想法子找到一處比較空曠也還安靜的角落坐了下來。坐定了之後,往周圍一看,原來早已經有三位男士坐在那裡了。大概和我差不多,都是有點覺得疲累的遠客,只是衣著不同。我穿的是普通城裡人穿的衣裙,他們卻是穿著蒙古袍子,系著腰帶,頭戴氈帽,腳下是長筒的靴子,衣冠齊整,正襟危坐。那被草原上的太陽曬得很黑,被高原上的風霜侵蝕得皺紋滿布的面容,有一種很奇怪的肅穆和漠然。看見我這個闖入者對他們微笑點頭致意,他們三人也只是稍稍欠身還禮,依舊沉默著不發一言。我可是忍不住了,第一次見到從草原過來的蒙古同胞,讓我很想和他們攀談。於是,側過身去,用我有限的蒙古話向他們問候:「您好嗎?」原來漠然的雙眸忽然都重新調整焦距,向我專注地望了過來,我心中一熱,又急著說了兩句蒙古話來自我介紹:「我也是蒙古人,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是蒙古人。」在昏暗的燈光下,有些什麼在我眼前忽然變得非常明亮,他們三個人同時向我展現的笑容是那樣的天真的歡欣,充滿了善意,一切暗藏著的藩籬在那瞬間全部撤除得乾乾凈凈,只因為我說的是我們共同的母語。當然,在這之後的交談,我那幾句蒙古話是絕對不夠用的。不過,我盡可以找一位住在北京的蒙古同鄉來幫我們翻譯,他們也不會在意了。好像那最初的幾句話已經成為我的護照,讓我可以從此自由進出他們的國境——那一處曾經因為遭受過無數的挫折與傷害,因而不得不嚴密設防的大地。果然,他們來自遙遠的天山,是土爾扈特人,而且是用一生的時間記誦和演唱《江格爾》史詩的藝術家、民間詩人。蒙古人尊稱他們為「江格爾齊」。心中珍藏著衛拉特先民的文化瑰寶,一代又一代傳誦下來的英雄史詩,卻在另外一個民族強勢文化擠壓之下,幾乎要失去了生存的空間,直到最近幾年才得到學術界的重視。因此,在他們風霜的面容之上,才會流露出那種內在的肅穆以及外在的漠然了罷?這種神情,普遍出現在內蒙古自治區許多牧民的臉上。從一九八九年那個晚上開始,十年來,走在碎裂的高原之上,常會遇見相似的情景。可是,只要我用蒙古話一開口問候,那藩籬就會自動撤除,然後光燦溫暖的笑容就會出現了。有一次,我用玩笑的語氣向一位教蒙文的教授說:「這些牧民,怎麼就憑我這幾句話就輕易地相信了我?」想不到他卻正色回答:「你現在雖然說不出幾個句子,可是每個字的發音都很標准,我們的耳朵一聽就知道。你不曉得,在母親懷中學會的語言,有些細微的差異,別人是學不來的啊!」
在我觀察過的獨居的昆蟲中,蜘蛛最聰明。它們的動作,就是對曾經專心研究過它們的我來說也似乎難以置信。這種昆蟲的天生形體,是為了戰斗,不僅和其他昆蟲,而且和它同類相鬥。大自然似乎就是為了這種生活景況而設計了它們的形體。
它們的頭和胸覆以天然的堅硬甲胄,這是其他昆蟲無法刺破的。它們的身軀裹以柔韌的皮甲,可以抵擋黃蜂的螫刺。它們的腿部末端的強壯,與龍爪類似,並且腳爪之長簡直像矛一般,足以對付遠處的進攻者。
蜘蛛的幾隻眼睛,寬大透明,遮以某些有刺物質,但這並不妨礙它的視線。這種良好的裝備,不僅是為了觀察,而且是為了防禦敵人的襲擊;此外,在它的嘴巴上還裝備一把鉗子——這是用以殺死在它腳爪下或網里的捕獲物。
凡此種種,都是裝備在蜘蛛身上的戰鬥武器,而它編織的網更是它主要的武器,因此,它總是要竭盡全力,把絲網織得盡善盡美。天然的生理機能還賦予這種動物以一種膠質液體,使之能拉出粗細均勻的絲。
當蜘蛛開始織網時,為了固定其一端,它首先對著牆壁吐出一滴液汁,慢慢硬化的絲線就牢固地粘在牆上了。然後,蜘蛛往回爬,這根線越拉越長,當它爬到線的另一端應該固定的地方,就會用爪把線聚集攏來以使線綳緊,也像剛才一樣固定在牆壁的另一端上。它就這樣牽絲拉線,固定了幾根相互平行的絲,這就准備好了意想中的網的經線。為了做成緯線,它又如法炮製出一根來,一端橫粘在織成的第一根線(這是整個網圈最牢固的一根)上,另一端則固定在牆壁上。所有這些絲線都有黏性,只要一接觸到什麼東西就可以膠住。在這個網上容易被毀損的部分,我們的織網藝術家懂得織出雙線以加固之,有時甚至織成六倍粗的絲線來加大網的強度。
約摸四年前,我在屋子裡的一個角落上,觀察到一隻大蜘蛛正在織它的網。雖然,那個僕人舉起她致命的掃帚瞄準這只小動物要毀滅它的勞動成果,但很幸運,我立即制止了這一厄運的發生。
三天以後,這張網就完成了。我不禁想到這只昆蟲在新居過活,一定歡樂無比。它在周圍往返地橫行著,仔細檢查絲網每一部分的承受力,然後,才隱藏在它的洞里,不時地出來探視動靜。不料想它碰到的第一個敵手,竟是另外一隻更大的蜘蛛。這個敵手沒有自己的網,也可能已經耗盡了積蓄下來的汁液,因而現在不得不跑來侵犯它的鄰居。
於是,一場可怕的遭遇戰立刻由此展開。在這場拼搏中,那個侵略者似乎佔了體大的上風,這只辛勤的蜘蛛被迫退避下去。我觀察到那個勝利者利用一切戰術,引誘它的對手從堅強的堡壘中爬出來。它偽裝休戰而去,不一會兒又轉身回來,當它發現計窮智竭以後,便毫不憐惜地毀壞了這個新網。這又引起另一次戰斗,並且,同我的估計相反,這只辛勤的蜘蛛終於反敗為勝成了征服者,殺死了它的對手。
在被侵略者佔領時,它以極度的忍耐等了三天,又幾度修補了蛛網破損的地方,卻沒有吃什麼我能觀察到的食物。但是,終於有一天,一隻藍色蒼蠅飛落到它的陷阱里,掙扎著想飛走。蜘蛛使蒼蠅盡可能把自己膠粘起來,可是蜘蛛最終怎能縛住這只強有力的蒼蠅呢?我必須承認,當我看見那隻蜘蛛立即沖出,不到一分鍾,就織成了包圍它的俘虜的羅網,我真有點詫異。一會兒工夫,蠅的雙翅就停止了扇動,當蒼蠅完全睏乏時,蜘蛛就上前將它擒住,拉入洞中。
根據這種情景,我發現,蜘蛛是在一種並不安全的狀況中生活的,因而,大自然對這樣的一種生活好像作了適當的安排,因為一隻蒼蠅就夠維持它的生命達一周之久。有一次,我把一隻黃蜂放進一張蛛網中,但當蜘蛛照常出門來捕食時,先是觀察一下來的是個什麼樣的敵人,根據量力的原則,制服不了的對手,它立刻主動上去解除緊緊束縛對手的絲線,以放走這樣一個強大的敵手。當黃蜂得到自由後,我多麼希望那個蜘蛛能抓緊修理一下網的被破壞的部分;可是,它似乎認定網已無法修補了,便毅然拋棄了那張網,又著手去織一張新網。
我很想看看一隻蜘蛛單獨靠自己的儲備能夠完成多少張絲網。因此,我破壞了它織就的一張又一張的網,那蜘蛛也織了一張又一張。當它的整個儲存消耗殆盡,果然不能再織網了。它賴以維持生存的這種技藝(盡管它的生命已被耗盡)確實令人驚異無比。我看見蜘蛛把它的腿像球一樣旋動,靜靜地躺上幾小時,一直小心翼翼地注視著外界的動靜。當一隻蒼蠅碰巧爬得夠近時,它就忽然沖出洞穴,攫住它的俘獲物。
但是,它不久就厭倦了這種生活,並決心去侵佔別的蜘蛛的領地,因為它已不能再織造自己的羅網了。於是,它奮起向鄰近蛛網發動進攻,最初一般都會受到有力的反擊,但是,一次敗績,並不能挫其銳氣,它繼續向其他蛛網進攻,有時長達三天之久,最後,消滅了守衛者,它便取主人而代之。
有時,小蒼蠅落入它的陷阱時,這只蜘蛛並不急於出擊,它只是耐心等待著,直到它有把握捕捉對方時,它才動手,因為,如果它立刻逼近蒼蠅,將會引起這只蒼蠅更大的驚懼,還可導致這個俘虜奮力逃走;所以,它學會了耐心等待,直到這個俘虜由於無效地掙扎而精疲力竭,就變成一個玩弄於股掌間的戰利品啦!
我現在描述的這只蜘蛛已經活了三年,每年,它都要換皮甲,生長新腿。有時,我拔去了它的一隻腿,兩三天內,它又重新長出腿來。起先,它還驚懼於我挨近它的網,但是,後來,它變得和我如此親密,甚至從我的手掌中抓去一隻蒼蠅。但當我觸到它的絲網的任何部位時,它就會馬上出洞,准備防衛和向我進攻。
為了描繪得完善一點,我還要告訴諸位,雄蜘蛛比雌蜘蛛細小得多。當雌蜘蛛產卵時,它們就得把網在蛋下鋪開一部分,仔細地把蛋捲起來,宛如我們在布上捲起什麼東西一樣,然後,它們就可以在它們洞里孵育小蜘蛛了。遇到侵擾,它們在沒有把一窩小蜘蛛安全轉移到別的地方去以前,是絕不考慮自己逃遁的,正由於這樣,它們往往會因父母之愛而死於非命。
這些小蜘蛛一旦離開父母為它們營造的隱蔽所後,就開始學習自己織網,幾乎可以看到它們日長夜大。如果碰上好運氣,長一天,就可捉到一隻蒼蠅來飽餐一頓。但是,它們也有一連三四天得不到半點食物的時候,碰上這樣的情況,它們也能夠繼續長得又大又快。
然而,當它們老了以後,形體就不會繼續增大,只是腿長得更長一點。當一隻蜘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僵硬時,它就不可能捕捉到俘獲物,然後就將死於飢餓。

9. 春之聲賞析

《春之聲》賞析 
王蒙是一個經歷坎坷而革命理想主義精神未泯的戰士,又是一個具有詩人氣質和浪漫主義情調的作家。他的《春之聲》不僅傳達了中國改革開放之春的信息,而且以「標新立異,另闢蹊徑,花樣翻新」的創作手法,為新時期小說創作園地的繁榮與發展奉獻了一束奇葩。 
《春之聲》沒有貫穿全篇的故事情節,主要藉助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境、聯想和下意識的活動,創造出某種典型意境,反映出社會生活和人的心靈奧秘,向人們傳遞著春天的信息。它主要寫工程師岳子峰訪德歸來,春節前夕搭乘悶罐子車回鄉探親途中的思緒。列車啟動「咣」的聲響,是主人公馳騁聯想的起點,這使他想到甜蜜的童年,寫出了他對故鄉的懷念和對雙親的愛。列車運行「那愈來愈響的聲音」,使他想到「下起了冰雹」「鐵錘砸在鐵砧上…『在黃土高原的鄉下,到處還有人打鐵」;想到歌曲《泉水叮咚響》;聯想到「廣州人涼棚下面垂掛的許多三角形瓷板,它們伴隨著清風,發出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悅著心靈」;再想到「美國抽象派音樂卻叫人發狂」等。這些自然災害的音響,落後生產方式的音響,象徵著落後;點綴生活的美好音響,表達了人們對現代化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通過這些,流露了岳子峰對祖國落後的憂慮和對祖國繁榮的渴望,車廂里「旱煙葉發出的辣味」和「汗味」,刺激岳子峰的大腦產生各種關於氣味的聯想;由南瓜的香味想到火車站前各種小吃和土特產。聯想流露出他內心的滿足和幸福,使他感到物質越來越豐富,人民的生活正越來越好。乘悶罐子車的擁擠使岳子峰產生了人多人少的對比聯想:由「王府井的人流」想到「漢堡的街道上可以說看不到人」;由「火車站黑壓壓的人頭」,想到解放前學生去南京請願「也沒這么多人」。這些聯想表現出他對這種熱鬧既感欣慰又感不滿,因為這是繁榮,也是落後。車廂里人們輕松愜意的議論:「自由市場、百貨公司、香港電子石英袁、豫劇片《卷席筒》、三接頭皮鞋、包產到組、差額選舉……」岳子峰是聲聲入耳。人們的自由交談使岳子峰感到溫暖,感到黨的政策順天應人,感到春的信息、生活的轉機。他深受鼓舞,浮想聯翩,一個又一個春天的美好圖景就在腦海中涌現了。岳子峰的遐想是被車廂中突然響起的德語童聲合唱打斷的。悶罐子車廂里競有先進的錄音機,錄音機的主人是一個學外語的婦女,表明人們都在為振興祖國而發憤學習。這使他感到「悶罐子車正隨著這春天的旋律而輕松地搖擺著,熏熏地陶醉著,裊裊地前行著」。「看到了悶罐子車的破爛寒傖的外表」「火車頭是嶄新的、清潔的、輕便的內燃機車」。在這種春天的感受中,他回到了家鄉。看到家鄉的風光,綜合一路的感受,小說的主旨便水到渠成:「覺得如今每個角落的生活都在出現轉機,都是有趣的、有希望的和永遠不應該忘懷的。春天的旋律,生活的密碼,這是非常珍貴的。」 

10. 劉心武 班主任 賞析

劉心武短篇小抄說《班主任》作襲品所講述的悲情故事,觸及了被長時間的階級斗爭和政治運動所摧殘的人間親情,喚醒已經厭倦了緊張斗爭的中國人內心感情中久遭壓抑的一面,成為此時關於思想解放和藝術民主的第一次文學嘗試。劃開了文革文學與新時期文學的界限,在當代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