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賞析漁家傲中嬌洗

賞析漁家傲中嬌洗

發布時間: 2021-01-30 11:35:09

❶ 歐陽修的漁家傲 全文賞析

①越溪:會稽(今浙江紹興)若耶溪。此泛指江南溪流。②嫩香:
指荷花。星眼:星眸,明亮的眼睛。南朝宋王韶記《太清記·華岳夫人》引李
湜雲:「笑開星眼,花媚玉顏。」③疏;忽略。眄(miàn):斜視。④金英:
蓮蕊,呈金黃色。玉腕:指女子白潤的手腕。 答案補充 一位江南采蓮姑娘盪舟荷花叢中,與情郎偶然相會的場面,展示出江南水鄉男女青年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情景,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答案補充 一個少女采蓮之時忽然遇到心上人,不覺羞從中來,急於躲閃。但不知是過於羞急而躲閃不及還是本不想離去,終於停下蓮船抬頭相視。生動而周折的描寫把少女的天真、嬌羞、喜悅的神態心情表露得淋漓盡致。但詞中出現的情節,並不是作者第三者的敘述,而是藉助詞中人物情感的變化來展示。這樣,敘事性和抒情性便巧妙地融為一體,從而提高了詞地表現力。
答案補充 驟雨初歇荷香十里的蓮塘里,一位少女正忙著采蓮。因為忙,因為「貪采嫩香」,便無暇旁顧,所以「疏回眄」,以致「郎船不覺來身畔」。那位少年情人大概也不是故意要使意中人「不覺」。只是他看得痴了、呆了,所以「賞花不知船行快」,自己也陷入了「不覺」之中,忽然就來到少女的「身畔」了。這的確是一幅妙不可言的美麗圖畫:少女素手翻飛,星目流盼(有一雙星星般閃亮的大眼睛,少女的美麗是可以想見的了),專心致志地采蓮;那少年郎在滿塘繁茂的荷花中驀然發現了自己的情人,不禁心馳神往,雙目勾連,情無他注,不知不覺間「移船相近邀相見」,卻失於魯莽,「冒犯」了紅顏。頃刻間,美少女芳心大亂、乍驚還喜,手足無措了,且看——「罷採金英收玉腕,回身急打船頭轉」。你看她亂成了什麼模樣! 答案補充 少女亦驚亦喜,虛驚而實喜。見到了意中人,欲走又不願走,慌亂中,「荷葉又濃波又淺」,把一條小船給擱淺了。一聲「無方便」,似嗔實喜,愛多於怨。走又走不得,避也避不得,「教人只得抬嬌面」了。惶急之際,萬般無可奈何之際,這「嬌面」一抬,必是嬌羞無限、嫵媚可人,同時也表現了沉浸於愛情之中的少女潑辣、直率、勇敢的一面——封建禮教桎梏下,一位少女敢於在青年男子面前「抬嬌面」,沒有幾分潑辣和勇敢是做不到的。若換了一位閨中千金,當是時也,她寧肯投身入水也是斷斷不肯「抬嬌面」的。

❷ 漁家傲 雪裡已知春信至 舉出一種修辭作賞析。 速求!!!

這是一首詠梅詞。上片寫寒梅初放。何遜《揚州早梅》:「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版。銜霜當露發,映雪凝權寒開。」梅花,她開於冬春之交,最能驚醒人們的時間意識,使人們萌生新的希望。所以被認為是報春之花。因為梅花斗雪迎寒而開,詩人詠梅,又總以冰雪作為空間背景。庾信《詠梅花》詩:「常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這里,「瓊枝」就指覆雪懸冰的梅枝。半放的寒梅點綴著它,愈顯得光明潤澤!詞人接著用「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形容將開未開之梅的輕盈嬌美,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玉潔冰清,明艷出群:即物即人,梅已和人融成了一片。下片轉用側面烘托。梅花偏宜月下觀賞,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瓏透剔,使暗香浮動,疏影橫斜。值此良宵,且備金樽、綠蟻,花前共一醉。綠蟻,酒面的浮沫。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歷代詩話》引《古雋考略》:「綠蟻,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色綠。」銀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綠的酒,晶瑩的梅織成了一幅畫,如夢如幻,空靈優美……

❸ 請賞析一下李清照的《漁家傲》首句是,雪裡已知春信至。 要解釋、一詞一句地解析

賞析:這首《漁家傲》,是女詞人李清照六首梅詞中格調最為輕快、明朗的一首,全篇充滿歡快,愉悅的氣氛。從詞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看,似應為她與丈夫趙明誠屏居青州時所作。詞的上片,集中表現了梅花嬌和潔的特點,高度贊美了它的風度與資質。一開頭便給讀者展示了一幅美麗動人的圖景。「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一片白雪覆蓋大地,一樹報春的紅梅點綴其間,梅枝猶如天工雕出的瓊枝,顯示了梅花的嬌潔,不畏酷寒、傲然獨放的孤薔性格。它的開放,報告了春來的喜訊。人們於久寒的嚴冬之後,滿懷欣喜迎接春回之時,定會對梅花這報春之花生出喜愛之情。詞人正是抓住了人們盼春的心理,以寫寒梅報春入手,巧妙地達到了借春贊梅的用心。「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這初開的春梅,花蕾初綻,芳香襲人,好象一個剛剛出浴、洗去脂粉產妝、更顯出天然麗質的女子,亭亭玉立,惹人愛憐。這三句詞恰當地運用了擬人手法,形象地表現出梅花「嬌」和「潔」的特徵。「香臉」句側重於描寫梅花的「嬌」;「玉人」句側重於表現梅花的「潔」。這里雖然沒有一句直接抒情的句子,但從每一句的描繪之中,讀者不難看出其中含蘊著詞人對梅花的酷愛之情。詞的下片,把筆觸轉到對月夜賞梅的歡悅場面的描寫上,既是從側面贊梅,又直接表現了詞人的愛梅之心。「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大自然可能也偏愛梅花,所以才有意讓今晚的月色分外明亮。這兩旬,創造出一個非常優美的意境:溶溶的月色和皚皚的白雪交相輝映;月光下,雪地上,一樹梅花橫斜疏瘦,傲然怒放,愈發顯示出其冰清玉潔的特殊性格。月色因梅花的點綴更美麗,梅花因月色的映照更嬌潔。詞人啟動浪漫的想像,賦予大自然以情感,說梅花不但為世人所欣賞,『而且也頗得化育萬物的造物者的鍾愛,從而進一步詠贊了梅花的高貴不凡。歷來詞家都十分注重過片處的承接。「過片不可斷了曲意,須要承上啟下。」(張炎《詞源》)此詞過片開筆寫明月,詠月光,然後順勢下去又寫飲酒,似與上片所詠之梅無承接之勢,但仔細琢磨,就會發現下片的結構特點:過片處先以「偏有意」和「故教」埋下伏筆,而主旨則扣在結句「此花不與群花比」上,它回貫整個下片,與過片處的伏筆相照應——原來造物主也為梅花的美麗所吸引,「有意」來人間賞梅,因此「故教」月光如瀉銀般地明亮。於是,月下賞梅飲酒、殷勤勸酒等描寫就都有了依傍。在賞梅的場面中雖未著一「梅」字,但梅仍是整個場面的核心。這就不但使人玩味到過片處的「承上啟下」含蓄得體,而且首尾呼應,更顯出梅的超群不凡,抒發了詞人對梅的熱愛贊美之情。面對美好的月夜清景,詞人的心境明凈,開朗,興致大發,邀來了詩朋酒侶。「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讓我們舉起金盞暢飲,一道來欣賞這月色里的梅花吧,請不要推辭酒量不勝。「此花不與群花比」一句,揭示了全詞的主旨,是全詞的點睛之筆。詠物詞大都在上片狀物,下片敘事抒情。這首《漁家傲》所取的正是這種結構形式。上片,集中筆墨,採用襯托、比擬等手法,分別描繪了梅花的遠姿、近態,概貌、細部,絲絲入扣,形象地勾勒出梅花嬌,梅的麗質美姿;下片則傾瀉作者對梅花酷愛之情。由於上片狀物筆墨集中,突現了事物的特點,下片抒情,才有所依憑,使人覺得詞人愛梅,合情、入理,產生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❹ 漁家傲 李清照 主題思想 急!!! 在線等!!! 好給補300積分!!!

要理解李清照的詞,你必須得了解她的生平!這是李清照晚期的詞,而在那時,李清照南渡後,不回久丈夫趙明誠病死答。國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擊,從此,她隻身飄泊江南,孤單寂寞地度過她那艱苦歲月的晚年,處於「路長嗟日暮」的困境!而余秋雨在《霜冷長河》中最後也對李清照的那段生活作了講述,歸結起來就是被騙材騙感情~~當然我選擇不相信! 回過來講詞,盡管她有才華,有理想,有抱負,但在現實社會中根本得不到實現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這樣想的。可見她的夢想仙境,正是她對黑暗現實不滿的表現。她要回到那沒有離亂,沒有悲傷,沒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間存在著戰亂、殺戮、欺詐、孤獨、寂寞的現實。所以,她的那種思想活動,並非消極的,而是積極的,有現實意義的。

❺ 李清照的漁家傲的賞析

漁家傲
李清照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賞析: 這首《漁家傲》,是女詞人李清照六首梅詞中格調最為輕快、明朗的一首,全篇充滿歡快,愉悅的氣氛。從詞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看,似應為她與丈夫趙明誠屏居青州時所作。詞的上片,集中表現了梅花嬌和潔的特點,高度贊美了它的風度與資質。
一開頭便給讀者展示了一幅美麗動人的圖景。「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一片白雪覆蓋大地,一樹報春的紅梅點綴其間,梅枝猶如天工雕出的瓊枝,顯示了梅花的嬌潔,不畏酷寒、傲然獨放的孤薔性格。它的開放,報告了春來的喜訊。人們於久寒的嚴冬之後,滿懷欣喜迎接春回之時,定會對梅花這報春之花生出喜愛之情。詞人正是抓住了人們盼春的心理,以寫寒梅報春入手,巧妙地達到了借春贊梅的用心。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這初開的春梅,花蕾初綻,芳香襲人,好象一個剛剛出浴、洗去脂粉產妝、更顯出天然麗質的女子,亭亭玉立,惹人愛憐。這三句詞恰當地運用了擬人手法,形象地表現出梅花「嬌」和「潔」的特徵。「香臉」句側重於描寫梅花的「嬌」;「玉人」句側重於表現梅花的「潔」。這里雖然沒有一句直接抒情的句子,但從每一句的描繪之中,讀者不難看出其中含蘊著詞人對梅花的酷愛之情。
詞的下片,把筆觸轉到對月夜賞梅的歡悅場面的描寫上,既是從側面贊梅,又直接表現了詞人的愛梅之心。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大自然可能也偏愛梅花,所以才有意讓今晚的月色分外明亮。這兩旬,創造出一個非常優美的意境:溶溶的月色和皚皚的白雪交相輝映;月光下,雪地上,一樹梅花橫斜疏瘦,傲然怒放,愈發顯示出其冰清玉潔的特殊性格。月色因梅花的點綴更美麗,梅花因月色的映照更嬌潔。詞人啟動浪漫的想像,賦予大自然以情感,說梅花不但為世人所欣賞,『而且也頗得化育萬物的造物者的鍾愛,從而進一步詠贊了梅花的高貴不凡。歷來詞家都十分注重過片處的承接。「過片不可斷了曲意,須要承上啟下。」(張炎《詞源》)此詞過片開筆寫明月,詠月光,然後順勢下去又寫飲酒,似與上片所詠之梅無承接之勢,但仔細琢磨,就會發現下片的結構特點:過片處先以「偏有意」和「故教」埋下伏筆,而主旨則扣在結句「此花不與群花比」上,它回貫整個下片,與過片處的伏筆相照應——原來造物主也為梅花的美麗所吸引,「有意」來人間賞梅,因此「故教」月光如瀉銀般地明亮。於是,月下賞梅飲酒、殷勤勸酒等描寫就都有了依傍。在賞梅的場面中雖未著一「梅」字,但梅仍是整個場面的核心。這就不但使人玩味到過片處的「承上啟下」含蓄得體,而且首尾呼應,更顯出梅的超群不凡,抒發了詞人對梅的熱愛贊美之情。
面對美好的月夜清景,詞人的心境明凈,開朗,興致大發,邀來了詩朋酒侶。「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讓我們舉起金盞暢飲,一道來欣賞這月色里的梅花吧,請不要推辭酒量不勝。「此花不與群花比」一句,揭示了全詞的主旨,是全詞的點睛之筆。
詠物詞大都在上片狀物,下片敘事抒情。這首《漁家傲》所取的正是這種結構形式。上片,集中筆墨,採用襯托、比擬等手法,分別描繪了梅花的遠姿、近態,概貌、細部,絲絲入扣,形象地勾勒出梅花嬌,梅的麗質美姿;下片則傾瀉作者對梅花酷愛之情。由於上片狀物筆墨集中,突現了事物的特點,下片抒情,才有所依憑,使人覺得詞人愛梅,合情、入理,產生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❻ 分析兩首詩的一些不同之處《魚家傲》,《踏莎行》

《漁家傲》中的梅是寫美人「香臉半開嬌旖旎」,寫女孩子的嬌羞可人。內
而《踏莎行》是梅與雪的對容比和相似,開篇引出下文。
《漁家傲》中的 「醉」是寫沉醉沉迷,從側面寫美人的美,
而《踏莎行》中的「醉」是觸景傷情,借酒澆愁。
《漁家傲》的表達意境比較活潑,寫女孩子天真美麗,妖嬈典雅,從多個角度寫出美人非常美 ,以梅襯美人,更顯得清新脫俗。
《踏莎行》顯然是一首寫相思的作品,寫出他想念的那個人也有梅花般的風情,極言相思之苦,與柳永的「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誰人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❼ 「漁家傲 李清照 賞析」是什麼

網上找到的參考參考吧~

漁家傲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漁家傲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此詞當為易安南渡後的詞作。寫夢中海天溟濛的景象及與天帝的問答。隱寓對南宋黑暗社會現實的失望,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嚮往。作者以浪漫主義的藝術構思,夢游的方式,設想與天帝問答,傾述隱衷,寄託自己的情思,景象壯闊,氣勢磅礴。這就是被評家譽為「無一毫粉釵氣」的豪放詞,在她現在的詞作中是不多見的。
這首詞氣勢磅礴、豪邁,是婉約派詞宗李清照的另類作品,具有明顯的豪放派風格。近代梁啟超評為:「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語。」可謂一語中的,道破天機。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戶,多寫閨中女兒情;南渡以後,「飄流遂與流人伍」,視野開始開闊起來。據《金石錄後序》記載建炎四年(1130)春間,她曾海上航行,歷盡風濤之險。詞中寫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詞人自己,都與這段真實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關。
詞一開頭,便展現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這樣的境界開闊大氣,為唐五代以及兩宋詞所少見。寫天、雲、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壯麗,其中又准確地嵌入了幾個動詞,則繪景如活,動態儼然。
「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波濤、彌漫的雲霧,自然地組合一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而「轉」、「舞」兩字,則將詞人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所謂「星河欲轉」,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轉動一般。「千帆舞」,則寫海上颳起了大風,無數的舟船風浪中飛舞前進。船搖帆舞,星河欲轉,既富於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因為這首詞寫的是「夢境」,所以接下來有「彷彿」三句。「彷彿」以下這三句,寫詞人夢中見到天帝。「夢魂」二字,是全詞的關鍵。詞人經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彷彿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幻想的境界中,詞人塑造了一個態度溫和、關心民瘼的天帝。「殷勤問我歸何處」,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寄寓著美好的理想。
此詞則上下兩片之間,一氣呵成,聯系緊密。上片末二句是寫天帝的問話,過片二句是寫詞人的對答。問答之間,語氣銜接,毫不停頓。可稱之為「跨片格」。
「我報路長嗟日暮」句中的「報」字與上片的「問」字,便是跨越兩片的橋梁。「路長日暮」,反映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歷,然亦有所本。詞人結合自己身世,把屈原《離騷》中所表達的不憚長途運征,只求日長不暮,以便尋覓天帝,不辭上不求索的情懷隱括入律,只用「路長」、「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與過程,語言簡凈自然,渾化無跡。其意與「學詩謾有驚人句」相連,是詞人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
著一「謾」字,流露出對現實的強烈不滿。詞人現實中知音難遇,欲訴無門,唯有通過這種幻想的形式,才能盡情地抒發胸中的憤懣,懷才不遇是中國傳統文人的命運。李清照雖為女流,但作為一位生不逢時的傑出的文學家她肯定也有類似的感慨。
「九萬里風鵬正舉」,從對話中宕開,然仍不離主線。因為詞中的貫串動作是渡海乘船,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由此而連想到《莊子。逍遙游》的「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說「鵬正舉」,是進一步對大風的烘托,由實到虛,形象愈益壯偉,境界愈益恢宏。大鵬正高舉的時刻,詞人忽又大喝一聲:「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氣勢磅礴,一往無前,具大手筆也!「蓬舟」,謂輕如蓬草的小舟,極言所乘之舟的輕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萊、方丈、贏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可望而見,但乘船前去,臨近時即被風引開,終於無人能到。詞人翻舊典出新意敢借鵬摶九天的風力,吹到三山,膽氣之豪,境界之高,詞中罕見。上片寫天帝詢問詞人歸於何處,此處交代海中仙山為詞人的歸宿。
前後呼應,結構縝密。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巧妙用典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自然會氣度恢宏、格調雄奇。充分顯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

❽ 如何賞析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詞《漁家傲》

漁家傲 (原文)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漁家傲 (譯文)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賞析) 此詞當為易安南渡後的詞作。寫夢中海天溟濛的景象及與天帝的問答。隱寓對南宋黑暗社會現實的失望,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嚮往。作者以浪漫主義的藝術構思,夢游的方式,設想與天帝問答,傾述隱衷,寄託自己的情思,景象壯闊,氣勢磅礴。這就是被評家譽為「無一毫粉釵氣」的豪放詞,在她現在的詞作中是不多見的。 這首詞氣勢磅礴、豪邁,是婉約派詞宗李清照的另類作品,具有明顯的豪放派風格。近代梁啟超評為:「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語。」可謂一語中的,道破天機。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戶,多寫閨中女兒情;南渡以後,「飄流遂與流人伍」,視野開始開闊起來。據《金石錄後序》記載建炎四年(1130)春間,她曾海上航行,歷盡風濤之險。詞中寫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詞人自己,都與這段真實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關。 詞一開頭,便展現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這樣的境界開闊大氣,為唐五代以及兩宋詞所少見。寫天、雲、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壯麗,其中又准確地嵌入了幾個動詞,則繪景如活,動態儼然。 「接」、「連」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波濤、彌漫的雲霧,自然地組合一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而「轉」、「舞」兩字,則將詞人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所謂「星河欲轉」,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轉動一般。「千帆舞」,則寫海上颳起了大風,無數的舟船風浪中飛舞前進。船搖帆舞,星河欲轉,既富於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因為這首詞寫的是「夢境」,所以接下來有「彷彿」三句。「彷彿」以下這三句,寫詞人夢中見到天帝。「夢魂」二字,是全詞的關鍵。詞人經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彷彿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幻想的境界中,詞人塑造了一個態度溫和、關心民瘼的天帝。「殷勤問我歸何處」,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寄寓著美好的理想。 此詞則上下兩片之間,一氣呵成,聯系緊密。上片末二句是寫天帝的問話,過片二句是寫詞人的對答。問答之間,語氣銜接,毫不停頓。可稱之為「跨片格」。 「我報路長嗟日暮」句中的「報」字與上片的「問」字,便是跨越兩片的橋梁。「路長日暮」,反映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歷,然亦有所本。詞人結合自己身世,把屈原《離騷》中所表達的不憚長途運征,只求日長不暮,以便尋覓天帝,不辭上不求索的情懷隱括入律,只用「路長」、「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與過程,語言簡凈自然,渾化無跡。其意與「學詩謾有驚人句」相連,是詞人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 著一「謾」字,流露出對現實的強烈不滿。詞人現實中知音難遇,欲訴無門,唯有通過這種幻想的形式,才能盡情地抒發胸中的憤懣,懷才不遇是中國傳統文人的命運。李清照雖為女流,但作為一位生不逢時的傑出的文學家她肯定也有類似的感慨。 「九萬里風鵬正舉」,從對話中宕開,然仍不離主線。因為詞中的貫串動作是渡海乘船,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由此而連想到《莊子。逍遙游》的「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說「鵬正舉」,是進一步對大風的烘托,由實到虛,形象愈益壯偉,境界愈益恢宏。大鵬正高舉的時刻,詞人忽又大喝一聲:「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氣勢磅礴,一往無前,具大手筆也!「蓬舟」,謂輕如蓬草的小舟,極言所乘之舟的輕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萊、方丈、贏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可望而見,但乘船前去,臨近時即被風引開,終於無人能到。詞人翻舊典出新意敢借鵬摶九天的風力,吹到三山,膽氣之豪,境界之高,詞中罕見。上片寫天帝詢問詞人歸於何處,此處交代海中仙山為詞人的歸宿。 前後呼應,結構縝密。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巧妙用典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自然會氣度恢宏、格調雄奇。充分顯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

❾ 漁家傲 賞析

陸游——《漁家傲·寄仲高》

【年代】:宋
【作者】:陸游——《漁家傲·寄仲高》
【內容】

東望山陰何處是?

往來一萬三千里。

寫得家書空滿紙。

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

行遍涯真老矣。

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鑒賞】:

陸升之,字仲高,山陰人,與陸游同曾祖,比陸游大十二歲,有「詞翰俱妙」的才名,和陸游感情好。

陸游十六歲時赴臨安應試,他正好與陸游同行。紹興二十年(1150),陸升之任諸王宮大小學教授,阿附秦檜,以告發秦檜政敵李光作私史事(升之為李光侄婿),擢大宗正丞。據韋居安《梅磵詩話》記載,陸游有《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詩以諷之,詩雲:「兄去游東閣,才堪直北扉。莫憂持晚,姑記乞身歸。

道義無今古,功名有是非。臨分出苦語,不敢計從違。「指責他的行為有背於道義,要取得功名富貴,就不應不擇手段,以致為輿論所非議,因此陸游勸他及早抽身。仲高見到陸游的詩就很不高興。其後陸游入朝,仲高亦照抄此詩送行,只改」兄「字為」弟「字。兩人的思想分岐,是因對秦檜態度不同而起。紹興二十五年秦檜死後,其黨羽遭受貶逐,仲高因此也遠徙雷州達七年。孝宗隆興元年(1163),陸游罷樞密院編修官,還家待缺,而仲高自已雷州貶歸山陰。

是時兩人相遇,對床夜話。由於時間的推移和情勢的改變,彼此之間的隔閡也已消除。陸游應仲高之請作《復齋記》,歷述其生平出處本末,提到擢升大宗正丞那一段,說在他人可以稱得上是個美差,仲高升,任此職卻是不幸。在大節上,陸游仍不苟且,但口氣卻委婉多了;還稱道仲高經此波折,能「落其浮華,以返本根」,要向仲高學習。陸游入蜀後,乾道八年在閬中曾收到仲高寫給他的信,有詩記其事。據《山陰陸氏族譜》,仲高死於淳熙元年(1174)六月,次年春陸游在成都始得訊,遂作《聞仲高從兄訃》詩。

這一首《寄仲高》的詞,當是淳熙二年以前在蜀所作,只述兄遞久別之情,不再提及往事,已感無須再說了。

上片起二句:「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蜀中與故鄉山陰距離之遠,為後文寫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發端。「寫得家書空滿紙」和「流清淚」二句,是為著寫思家之情的深切。「空滿紙」,情難盡:「流清淚」,情難抑,作者的傷感,深深地感染著讀者。作者道不盡的酸楚,豈是「家書」能表述清楚的。「書回已是明年事」句,緊接寫信的事,自嘆徒勞;又呼應起二句,更加傷感。一封家信的回復,竟要等待到來年,這種情境極為難堪,而表達卻極新穎。

前人詩詞,少見這樣寫。這一句是全詞意境最佳的創新之句。這種句,不可多得,也不能強求,須從實境實感中自然得來。陸游心境如此,感觸自心中油然而發,正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下片起二句,從思家轉到思念仲高。「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巧妙地借「寄語」流水來表達懷人之情。紅橋,在山陰縣西七里迎恩門外,當是兩人共出入之地,詞由橋寫到水,又由水引出扁舟;事實上是倒過來想乘扁舟沿流水而到紅橋。詞題是寄仲高,不是懷仲高,故不專寫懷念仲高專寫懷念高,只這二句,而「兄弟」一呼,已是情義滿溢了。

況寄言只憑設想,相尋了無定期,用筆不多,而酸楚之情卻更深一層了。陸游離開南鄭宣撫使司幕府後,經三泉、益昌、劍門、武連、綿州、羅江、廣漢等地至成都;又以成都為中心,輾轉往來於蜀州、嘉州、榮州等地在奔波中年華漸逝,已年屆五十,故接下去有「行遍天涯真老矣」之句。這一句從歸鄉未得,轉到萬里飄泊、年華老大之慨。再接下去二句:「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典故用自杜牧《題禪院》詩:「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颺落花風。」陸游早年即以經濟自負,又以縱飲自豪,同於杜牧;如今老大無成,幾絲白發,坐對茶煙,也同於杜牧。身世之感相同,自然容易引起共鳴,信手拈用其詩,如同已出,不見用典的痕跡。這三句,是向仲高告訴自己的生活現狀,看似消沉,實際則不然。因為對消沉而有感慨,便是不安於消沉、不甘於消沉的一種表現。

這首詞從寄語親人表達思鄉、懷人及自身作客飄零的情狀,語有新意,情亦纏綿,在陸游的詞中是筆調較為凄婉之作。它的結尾看似有些消沉,而實際並不消沉,化憤激不平與熱烈為閑適與凄婉,又是陸詩與陸詞的常見意境。

❿ 漁家傲漁家傲李清照 每一句賞析

漁家傲
李清照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賞析: 這首《漁家傲》,是女詞人李清照六首梅詞中格調最為輕快、明朗的一首,全篇充滿歡快,愉悅的氣氛。從詞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看,似應為她與丈夫趙明誠屏居青州時所作。詞的上片,集中表現了梅花嬌和潔的特點,高度贊美了它的風度與資質。
一開頭便給讀者展示了一幅美麗動人的圖景。「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一片白雪覆蓋大地,一樹報春的紅梅點綴其間,梅枝猶如天工雕出的瓊枝,顯示了梅花的嬌潔,不畏酷寒、傲然獨放的孤薔性格。它的開放,報告了春來的喜訊。人們於久寒的嚴冬之後,滿懷欣喜迎接春回之時,定會對梅花這報春之花生出喜愛之情。詞人正是抓住了人們盼春的心理,以寫寒梅報春入手,巧妙地達到了借春贊梅的用心。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這初開的春梅,花蕾初綻,芳香襲人,好象一個剛剛出浴、洗去脂粉產妝、更顯出天然麗質的女子,亭亭玉立,惹人愛憐。這三句詞恰當地運用了擬人手法,形象地表現出梅花「嬌」和「潔」的特徵。「香臉」句側重於描寫梅花的「嬌」;「玉人」句側重於表現梅花的「潔」。這里雖然沒有一句直接抒情的句子,但從每一句的描繪之中,讀者不難看出其中含蘊著詞人對梅花的酷愛之情。
詞的下片,把筆觸轉到對月夜賞梅的歡悅場面的描寫上,既是從側面贊梅,又直接表現了詞人的愛梅之心。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大自然可能也偏愛梅花,所以才有意讓今晚的月色分外明亮。這兩旬,創造出一個非常優美的意境:溶溶的月色和皚皚的白雪交相輝映;月光下,雪地上,一樹梅花橫斜疏瘦,傲然怒放,愈發顯示出其冰清玉潔的特殊性格。月色因梅花的點綴更美麗,梅花因月色的映照更嬌潔。詞人啟動浪漫的想像,賦予大自然以情感,說梅花不但為世人所欣賞,『而且也頗得化育萬物的造物者的鍾愛,從而進一步詠贊了梅花的高貴不凡。歷來詞家都十分注重過片處的承接。「過片不可斷了曲意,須要承上啟下。」(張炎《詞源》)此詞過片開筆寫明月,詠月光,然後順勢下去又寫飲酒,似與上片所詠之梅無承接之勢,但仔細琢磨,就會發現下片的結構特點:過片處先以「偏有意」和「故教」埋下伏筆,而主旨則扣在結句「此花不與群花比」上,它回貫整個下片,與過片處的伏筆相照應——原來造物主也為梅花的美麗所吸引,「有意」來人間賞梅,因此「故教」月光如瀉銀般地明亮。於是,月下賞梅飲酒、殷勤勸酒等描寫就都有了依傍。在賞梅的場面中雖未著一「梅」字,但梅仍是整個場面的核心。這就不但使人玩味到過片處的「承上啟下」含蓄得體,而且首尾呼應,更顯出梅的超群不凡,抒發了詞人對梅的熱愛贊美之情。
面對美好的月夜清景,詞人的心境明凈,開朗,興致大發,邀來了詩朋酒侶。「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讓我們舉起金盞暢飲,一道來欣賞這月色里的梅花吧,請不要推辭酒量不勝。「此花不與群花比」一句,揭示了全詞的主旨,是全詞的點睛之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