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荀子勸學賞析

荀子勸學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30 03:15:31

❶ 荀子勸學的詳細解析翻譯,注釋

二、難點、重點分析
作者從哪幾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每組比喻包含什麼意思?各組比喻之間在意義上有什麼內在聯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接著圍繞這個中心論點分三段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論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第一個比喻「青出於藍」,不能認為它的意思是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這是它作為成語後新產生的意思。本文中這個比喻和「冰寒於水」,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提高。「直木為輪」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這樣,三個比喻分了兩層意思。作者在這基礎上,用「故」歸納上文,又用了「木受繩則 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作為事例,進而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後面兩個比喻並列說明:肯下功夫,必見成效。它們是對後面推論的有力襯托。綜上所述,本段是從總論學習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開頭作者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先來闡說,接著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這個比喻,形象說明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系才能使學習產生顯著效果。為了把道理說得更透闢,作者順勢而下,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了在實際生活中由於利用和藉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藉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最後由此得出結論,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並非先天素質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後天善於學習。綜上所述,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

第3段作者用了十個比喻。作者先用兩個比喻,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接著又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下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作者用四個比喻正反對照:先用「騏驥」、「駑馬」對比,說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又用「楔而不舍」,「鍥而舍之」對照,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會有所成就。這是本段第二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就要堅持不懈。最後一個層次,作者用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後面兩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的兩點保證,兩者缺一不可。綜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個層次,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二.本文設喻有什麼特點?
分析:本文是闡述學習道理的議論文,通篇設喻,使所講道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既有說服力又有感染力。
本文的設喻特點:
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象作為喻體。如說明「學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靛青色的提取,車輪的製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為喻加以說明,充分表達了「學不可以已」而必須有所造就的道理。這樣化深奧為淺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悅誠服。

(2)設喻方式多樣:①正面設喻,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木為輪」、「金就礪則利」等從正面闡明學習的重要性。②正反設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舍」,通過正反對照把所要說明的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③反復設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連用幾個不同的比喻,使讀者加深對道理的理解。

(3)設喻與說理結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①有的是將道理隱含於比喻之中,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鍥而舍之」、「鍥而不舍」。②有的先設喻,後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連用五個比喻,後引出「善假於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設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第3段第一層,作者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
「積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水流」兩個比喻從反面進一步論證。

五.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師趁此在「勸」字後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麼意思?學生才會領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接著就講:「勸」的繁體字「****」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❷ 荀子《勸學》大意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曰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譯文]

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靛青是從藍草中提煉出來的,卻比藍草的青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更加寒冷。木材很直,符合木匠所用墨線的要求,如果用火烤使它彎曲,可以做車輪,它彎曲的程度完全合乎圓規的標准,即使再將它曬干,也不會變直,這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變成這樣的。所以,木材經過木工所用墨線的糾正就能變成直材,用金屬做成的刀劍經過磨刀石的磨礪才能變鋒利。君子學習淵博的知識而且每天檢驗省察自己的行為舉止,才能智慧聰明行為沒有過錯。

[原文]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譯文]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會知道天有多高;不親臨深險的山澗,就不會知道地有多厚;沒有聽到古代先賢的遺訓,就不會知道學問有多博大。吳國、越國、夷族和貉族的人,最初降生時他們的啼哭聲都是相同的,而長大以後習俗卻各不相同,這是受教育不同使他們這樣的。《詩經》說:「唉,你們君子啊,沒有永恆的安逸。安心供俸你的職位,愛這正直的道。神靈就會感覺到這些,幫助你獲得更大的幸福。」其實,最大的智慧也比不過融會貫通,最大的幸福也比不上沒有災禍了。

[原文]

吾嘗終曰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譯文]

我曾經整天思考,不如用短時間的學習得到的多;我曾經蹺著腳向遠處看,不如登上高處看到的寬廣而遙遠。登上高處而招手,手臂不是加長了,可是遠處的人卻能看到它;順著風向呼喊,聲音並不是比平時響亮,可遠處的人卻能清楚地聽到它。憑借車和馬行路的人,並不是腿跑得快,卻能到達千里以外的地方;憑借船和槳趕路的人,不是因為水性好,卻能夠橫渡大江大河。君子生來沒有什麼特別,而是因為善於憑借外物罷了。

[原文]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譯文]

南方右一種鳥,名叫蒙鳩,它用自己的羽毛做巢,並用毛發編織起來,聯結到蘆葦的花秀上,風一吹蘆葦桿便折斷了,鳥蛋摔破了,還未長成的幼鳥也死了。這並不是因為鳥巢做得不完美,而是因為它所憑借的東西使它這樣的。西方有一種草,叫射干,它的干長四寸,生長在高山上,並且面對著百丈深淵,並不是因為這種草的干能增長,而是因為它所生長挺立的地方使它這樣的。飛蓬生長在大麻當中,不用扶持就能長直,白沙混雜在黑色的泥土中,同黑土一起沾染黑了。蘭槐芳香的根叫白芷,如果用酸臭的臟水浸泡它,君子不願意接近它,普通人也不願意佩戴它,這並不是因為它的本質不美好,而是因為被贓水浸泡的結果。因此,君子定居時一定要選擇好的地方,外出一定要同有知識才能的人交往,用這種方法防止邪惡的東西污染接近了正直的思想。

❸ 荀子《勸學》第一段賞析及其自己的觀點

荀子《勸學》第一段賞析及其自己的觀點

❹ 勸學(荀子)

分數真不好拿
《勸學》賞析

《勸學》作為《荀子》的開篇之作,是一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度和方法去學習的散文。這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字,駕馭不好,極易流於枯燥和單調,本文形象清新、膾炙人口,於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於它把深奧的道理寓於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之中,運用比喻時手法又極其靈活自然、生動鮮明而絕無學究氣。如文章開首,連用「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等五個比喻,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闡述「學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稱雄辯奇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收到了先聲奪人的強烈效果。
從形式上看,《勸學》中的比喻靈巧多樣,運用自如。闡述觀點、論證道理,有的從正面設喻(「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有的從反面設喻(「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的單獨設喻,有的連續設喻;有的同類並列,有的正反對照;有的只設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有的先設喻再引出要說的道理。總之,鋪錦列綉,無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雖多,卻無板滯生硬的感覺,相反,隨著用比的連續轉換和充分展開,形成整齊而又富於變化的句式,使文章顯得錯落有致,生氣勃勃。
荀子的文章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鋪陳揚厲,說理透闢;行文簡潔,精練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勸學》教案
通假字
木直中繩, 以為輪
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雖有槁暴
通「又」。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異也
通「性」,天賦,資質。

詞類活用
木直中繩, 以為輪。
,使動用法,用煣的工藝。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上,向上;下,向下;名詞作狀語。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足,名詞作動詞,走得快。水,名詞作動詞,游泳。

古今異義
1.故木受繩則直
古義:墨線;今義:泛指所有繩索。
2.金就礪則利
古義:金屬製品,此代指金屬制的刀劍等;
今義:黃金。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古義:檢查;今義:探究並領會。
4.假輿馬者
古義:憑借;今義:虛偽的,不真實的。
5.蚓無爪牙之利
古義:爪子和牙齒;今義:幫凶、走狗。
6.蟹六跪而二鰲
古義:腿,蟹腿;
今義:兩腿彎曲,使一個或兩個膝蓋著地,跪下。
虛詞

青,取之於籃,而青於藍。
於,介詞。前者引進動作的處所,作「從」講;後者引進比較對象,作「比」講。
另:苛政猛於虎;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介詞,引進動作對象,作「對」、「向」講。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者,代詞。組成名詞的「者字結構」,作「的人」講。
另:有蔣氏者;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使之然也。
者,助詞,錶停頓,並提示下文要說的原因。
另: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連詞,表並列,可不譯。
另:君將哀而生之乎;
吾嘗終日而思矣
連詞,表修飾,可譯作「地」。
另:潭西南而望;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連詞,表轉折,相當於「卻」、「可是」。
另:舟已行矣,而劍不行;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連詞,表順承,相當於「就」、「於是」。
另: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表遞進)
軍驚而壞都舍(表比喻)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先秦儒家學派的最後代表。曾在齊國下講學,後游歷秦國,晚年任楚蘭陵令。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後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荀子》二十卷,為荀子及其門人所著。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錄。
勸學(節選)譯文
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線,用煣的工藝把它製成車輪,它的彎度就符合圓規(畫的圓)。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乾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這是由於)煣的工藝使它變成這樣的。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就直了,刀劍在磨刀石上磨,就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並且每天對自己多次檢查、省察自己,就能智慧明達,行為沒有過錯了。
我曾整天空想,不如在極短的時間內所學到的東西;我曾踮起腳跟遠望,不如登上高處看見的范圍廣。登上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增長,但是遠處的人能看得見;順著風向呼喊,聲音並沒有變洪亮,但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但是能達到千里之外;藉助船和槳的人,並不是會游泳,但是能橫渡江河。君子的天資同一般人沒有什麼差別,(只是)他們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積土成為山,風雨從這里興起;積水成為深潭,蛟龍就會在那裡生長;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聖人的心境由此具備。所以不積累小步,就不能遠達千里;不匯聚細流,就不能成為江海。千里馬跳躍一次,不能有十步遠;劣馬連走十天,它的成功在於不停止。雕刻一下就放棄它,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雕刻不停,金石也能雕刻。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在上面吃泥土,在下面飲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用心專一的緣故。螃蟹有六隻腳和兩只鉗夾,(可是)沒有蛇和鱔魚洞就沒有地方可以藏身,這是因為心思浮躁不專一的緣故啊。
特殊句式
判斷句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②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使之然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④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固定句式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下文「無以成江海」中「無以」同此
定語後置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之,定語後置的標志。
介詞結構後置
①青出於藍而青於藍 ②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勸學篇》開宗明義地告誡人們「學不可以已」,意謂學習應 持之以恆,不可中輟。他說「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
之而寒於水。」意思是說青色染料是從藍色染料中提取出來的,卻 比藍色的顏色更深;冰是水遇冷後凝結起來的,卻比水冷。通過
學習前人積累的知識,博學深思,加以總結提煉,就能夠超越前 人,後來居上。他又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肢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 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意謂有了知識, 才能夠站得高,看得遠,就像行千里路藉助於車和馬,過江河借 助於船和槳。
荀子認為,學習的成效來源於辛勤的積累。「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駭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楔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按。」只有積土成山,風雨才能從那裡興起;只有積水成淵,蚊龍才能生長;只有積善成德,才能自得神明,具備聖心。所以只有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才能到達目的地;只有一條一條的涓涓細流,才能匯成萬頃波濤。騏驥那樣的好馬一躍也不會十步,駑馬走出十駕,功效就在不舍。用刀刻物停下來,朽木也不會折斷;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堅硬的金屬、玉石,也能雕刻成功。

荀子認為,學習要專心致志,不急不躁。他舉例說:「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螫,非蛇膻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蚯蚓雖然無爪無牙,無筋無骨,卻能上食泥土,下飲黃泉,原因是其用心專一;而螃蟹八腳而且有兩個大鉗,卻只能住蛇的洞穴,原因就在於心躁。苟子總結性地指出:「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憎憎之事者,無赫赫之功。」沒有專默精誠,不去埋頭苦幹,就不能明辨是非,就不會有輝煌優異的成績。

荀子還強調學以致用。他說:「不聞,不著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
意謂學習本身有它廣泛的內涵,應具備「聞」「見」「知」「行」四要,只有學以致用和付諸實踐,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荀
子還特別強調「學莫便乎近人」及「隆禮」,要親近良師益友,要正身慎行,注意道德修養,做到「權利不能傾,群眾不能移,天下不能盪」。只有全粹精一的德操,才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荀子的《勸學篇》是關於學習的名篇,文中反復說明學習的 重要性及學習目的、態度和方法,強調學習是人們思考問題,認
識事物的重要條件,只有通過學習,才能增長才幹,完善自我,使自己超越前人,以成赫赫之功。書中的「鍥而不舍」、「不積跬步,
無以致千里」以及演化而成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等文句,已成為後代人們的座右銘。

❺ 求:《勸學》及其賞析謝謝!

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靛青是從蓼藍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藍的顏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結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繩,如果給它加熱使它彎曲做成車輪,它的彎度就可以合乎圓規,即使又曬幹了,也不會再挺直,這是因為人工使它彎曲成這樣。所以木材經墨線量過就筆直了,金屬刀具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智慧明達,行動不會犯錯誤了。

我曾經整日思索,卻不如學習片刻收獲大;我曾經踮起腳跟眺望,卻不如登上高處看得廣闊。登高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但人們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喊,聲音並沒有加大,但聽的人會聽得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不是腳走得快,卻能到達千里之外;藉助船隻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卻能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只是善於藉助於外物罷了。

堆土成山,風雨就從那裡興起;水流匯成深淵,蛟龍就在那裡生長;積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會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備聖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積累每一小步,就不能遠達千里;不匯集細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駿馬跳躍一次,不能有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於不停止。拿刀刻東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是因為它心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只大夾,然而沒有蛇鱔的洞穴就無處容身,是因為它心浮躁的緣故。

賞析一:
荀子的《勸學》是歷來為人們所傳誦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為勉勵學習常用的成語。這里節選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連,但是意脈一貫,可以獨立成篇。
文章開篇就鄭重地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不但是《勸學》篇的第一句,也是整個《荀子》著作的第一句。為什麼首先提出學習問題呢?因為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必須用禮義來矯正,所以他特別重視學習。「性惡論」是荀子社會政治思想的出發點,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學習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關鍵,解決根本問題。因為他十分重視這個問題,所以他把自己的見解,通過「君子」之口提出來,以示鄭重,在措辭上,他不說應該不斷學習,而說學習不可以停止,這對糾正人們學習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恆的毛病,更有針對性。從學派傳統來說,儒家一向勸導人們好好學習,如《論語》的第一句就說:「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荀子自稱是孔子的繼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說:「學不可以已。」這從表面上看,只是繼承了儒家的「勸學」傳統,其實他強調的程度顯然不同。因為在孔子看來,「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論語·季氏》)而荀子則認為禮義道德和系統知識,只有靠後天學習才能獲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認識論基礎上,發展了儒家的「勸學」傳統,把學習的重要性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就行文來說,開頭就提出了中心論點,語言簡勁,命意深廣,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闡述。文章先以「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來比喻任何人通過發憤學習,都能進步,今日之我可以勝過昨日之我,學生也可以超過老師。這兩個比喻,使學習的人受到很大的啟發和鼓舞。不過,要能「青於藍」、「寒於水」,決不是「今日學,明日輟」所能辦到的,必須不斷地學,也就是說:「學不可以已」。所以,這兩個比喻深刻有力地說明了中心論點,催人奮進。接著,文章進一步設喻,從根本上闡明道理:「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曝,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這正如梁啟超所說,意思是「喻人之才質,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後起人功而定也」(見《荀子柬釋》引)。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但學習可以使人由「惡」變「善」,因此,他強調「輮」的作用。通過這個比喻,說明即使原來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經過學習,也可以「改變」成完全合乎道德規范的人。這顯然是對學習者更大的鼓勵。在強調了學習的重要作用後,文章以設喻引出論斷:「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會取直,金屬製成的刀劍之類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會鋒利,這就好比君子廣泛學習,而且每天檢查省察自己,就會知識通達,行為沒有過錯。這樣以設喻引出論斷,顯得更有說服力。論斷句中的「日」字,與起句「學不可以已」的「已」字,緊密呼應,突出了要「知明而行無過」,就必須不斷學習,從而有力地闡明了中心論點。開篇至此為第一段。這一段說明了學習在改變人的素質、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義。學習意義重大,那麼,如何學呢?荀子認為,學習不能單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須利用外界事物,向實際學習。因此,第二段首先說明:「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以親身的體驗,通過「終日思」與「須臾學」的對比,強調空想不如學習。而這個與空想相對的「學」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實際學習。這種對於學習的見解,也是荀子基於他的認識論提出來的。荀子否認孟子所說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強調從外界實際事物中學習。他在這里提出的「學」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義因素。接著,連設五喻,展開論證,荀子先從生活經驗說起:站在高處望,比踮起腳見得廣闊;登高招手,順風呼喊,手臂並非更長了,聲音並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卻能遠遠地看到,清楚地聽到;可見利用高處、利用順風的作用之大。推而廣之,「假輿馬」、「假舟楫」的人,也並非善於走路或擅長游泳,可是他們卻能「致千里」、「絕江河」,由於設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因此讀起來不但感到親切,而且覺得可信。隨著不斷設喻,闡明的道理越來越深入讀者心靈,於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結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這就是說,君子之所以會有超過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為他們善於利用外物來好好學習。推論起來,人如果善於利用外物好好學習,也就可以變為有才德的君子。這與第一段所說的青出於藍、冰寒於水、直木可「輮」為車輪,意脈是一貫的,結構上也是暗相呼應的。此外,荀子把「所學」與「善假於物」聯系起來,「這意味著學習的目的是要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並利用這些規律性知識去改造客觀世界。」(引自嚴北溟關於《勸學》的說明)這與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聯系著的。至此,第二段結束。這一段說明學習必須善於利用外物。然而,在從外界實際事物中學習的時候,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進一步的說明。文章先設兩喻引出論點:「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這說明學習要注意積累。荀子根本不承認「天生聖人」的說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學習,「積善積德」,就可以具備聖人的思想。聖人也是不斷學習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惡》篇中所說的:「積善不息」,「塗之人可以為禹」。他充分強調「積善」的作用,這與開頭提出的「學不可以已」也是一脈相承、遙相呼應的。在筆法上,以設喻引出論點,更加強了論點的語勢,使論點一出現就具有一定的說服力。接著,文章又進行申述:「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是從反面設喻來說明積累的重要。經過一正一反的設喻,學習要注意積累的道理已初步闡明,但是為了深入說明,文章又反復設喻對比:先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與「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鍥而舍之,朽木不折」與「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相比,從而充分顯示出「不舍」的重大意義,而學習要注意積累的道理,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證明。當然,學習要做到「不舍」,要不斷積累,那就必須專一,不能浮躁。因此,文章再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能夠「上食埃土,下飲黃泉」與「蟹八跪而二螯」,卻「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進行對比,說明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氣。這兩個比喻,強調了學習必須堅持不懈,並照應了上文的層層論述。第三段至此結束。通過這一段的層層比喻,我們可以清楚地理解學習必須持之以恆。至此,開篇提出的「學不可以已」的中心論點,已得到了深入的闡發和充分的證明。《勸學》的這三段,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指出了學習應該採取的態度和方法。雖然荀子論學的基礎是唯心主義的「性惡論」,但是對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論」起了積極作用。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階級性,他把禮義當成人人應該具備的道德,並且把符合封建倫理規范的行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惡」。他勸學的目的,實際上是要培養合乎封建統治階級道德規范的人才,這與我們今天的學習目的有本質的區別。但是,在那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政治舞台、全國走向統一的歷史時期,是有進步意義的。至於文中闡述的要重視學習以及學習必須「善假於物」、逐漸積累、持之以恆等見解,就是在今天,對我們來說,也還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和借鑒意義。
文中除少數地方直接說明道理外,幾乎都是比喻。通過比喻闡述道理、證明論點,這是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大特色。由於創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這些比喻精警動人。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脫化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以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等等,都被人們當作指導學習的格言來稱引。同時,運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靈活多樣,闡述一層意思,有的單獨設喻,有的連續設喻;有的從正面設喻,有的從反面設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襯,有的以比喻進行對比。如此層層推進,上下呼應,使本身表現力很強的比喻,更充分持發揮作用,因而把道理闡述得十分透徹。再說,由於運用比喻,文章的語言顯得具體形象、精練有味。而且,隨著用比的連續和手法的變換,形成整齊而又富於變化的句式,產生鏗鏘起伏的節奏,表現出荀子諄諄勸學的激情。因此,這不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論文,而且可以當作一篇文學作品來欣賞。

賞析二:

《勸學》作為《荀子》的開篇之作,是一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度和方法去學習的散文。文章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旁徵博引,娓娓說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

《勸學》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字,駕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於枯燥和單調的。但這篇文章卻形象清新、膾炙人口,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於,它把深奧的道理寓於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之中,運用比喻時手法又極其靈活自然,生動鮮明而絕無枯燥的學究氣。如文章開首,連用「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等四個比喻,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闡述「學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稱雄辯奇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收到了先聲奪人的強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體幾乎都是常見的、易懂的,這些彷彿信手拈來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會使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某些直觀、淺近的形象事物,進而連類比物,啟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說的深刻道理。

從形式上看,《勸學》中的比喻靈巧多樣、運用自如。闡述觀點,論證道理,有的從正面設喻(「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有的從反面設喻(「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的單獨設喻,有的連續設喻;有的同類並列,有的正反對照;有的只設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有的先設喻再引出要說的道理。總之,鋪錦列綉,無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雖多,卻無板滯生硬的感覺,相反,隨著用比的連續轉換和充分展開,形成整齊而又富於變化的句式,使文章顯得錯落有致,生氣勃勃。

《勸學》在寫作上的再一個特點是大量運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對比。文章一開始就是一組排比:「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這樣的排比句式在文中舉不勝舉,既富於論辯色彩,又富有文學韻味,甚或有一種音樂的節奏感流動在其中。同樣,在對比手法的運用上,《勸學》也很有特色。如在說明學習要善於積累的道理時,作者先後以「騏驥」與「駑馬」、「朽木」與「金石」作對比,說明「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充分顯示出「不舍」對於學習的重大意義。在闡述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時,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對比,前者「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卻能「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後者雖有「八跪而二螯」,卻「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道理何在?就在於前者「用心一也」,後者「用心躁也」。鮮明的對比,強烈的反襯,增強了說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鋪陳揚厲,說理透闢;行文簡潔,精練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選自《中外散文名篇鑒賞辭典》,安徽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有刪節)

賞析三: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一樣,也是獨具風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樣,用正反相成、矛盾統一的辯證法思想貫穿始終;也不像《墨子》那樣,用嚴密、周詳的形式邏輯進行推理;既不像《莊子》那樣,海闊天空、神思飛越,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樣,語言犀利、氣勢磅礴,具有雄辯家的特點。他是在老老實實地講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實渾厚、詳盡嚴謹,句式比較整齊,而且擅長用多樣化的比喻闡明深刻道理。這一切構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將《荀子》一書概括為「學者之文」,這是十分恰當的評論。

《勸學》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書開宗明義的第一篇。全文共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論述學習的重要性;後一部分,論述學習的步驟、內容、途徑等有關問題;而以「學不可以已」作為貫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從《勸學》前面部分節選的幾個片段,解放後一直被選為中學語文教材,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傳統名篇之一。

《勸學》各段的條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闡述一個具體問題。而且總在文字的開頭、結尾部分作出明確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既是全文的一個中心論題,也是第一段所要開始闡述的內容。而在段的結尾部分則歸結道:「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這就明確而有力地照應首句,收束了上文,並且清楚地點明了該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來說明個人獨自冥思苦想遠不如學習有益。而在列舉了「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等幾個生活中十分常見而又極有說服力的比喻後,有力地小結道:「君子生(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在這里,荀子從他的「性惡論」觀點出發,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惡的,其所以不同於眾人,就在於他善於向良師益友學習嘉言懿行,以改變自己的不良天性。這個「物」字就從「舟楫」「輿馬」之類,變成了學習的內容,文字也就逐漸深化了。這里舉的兩個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應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該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適當概括。總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則並不死板。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較難讀,荀子這種謹嚴、朴實的寫作方法,對幫助讀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內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說理文中,巧妙地運用大量比喻進行論述,這是《勸學》另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有時作品集中了好些並列的比喻,從同一角度反復地說明問題。這種手法,在修辭上叫做「博喻」,不過一般大都是用來輔助景物描寫。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來說明事理。

有時作者又採用對比的方法,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對照,以增強文字的說服力。例如,在強調學習必須持之以恆、用心專一時,他不但用了一些並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舉了「騏驥一躍 ,不能十步」和「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以及「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蚯蚓,竟能在地下來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卻連一個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這就表明,「積」與「不積」所產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學思想中,「積」字是一個重要觀點。荀子認為,要學有所成,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積累。一個人長期耕田(「積耨耕」),就會成為農夫,長期砍砍削削(「積斲削」),就會成為工匠;長期販賣貨物(「積反貨」),就會成為商賈;長期學習禮義(「積禮義」) ,就會成為君子;聖人也只不過是「人之所積」。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樣,習慣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這一思想觀點的重要意義,我們就不難懂得,他為什麼要費那麼大的力氣,選擇那麼多比喻,不憚煩地對讀者進行諄諄教導。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還善於通過比喻,將議論逐步引向深入。忽視了這一特點,我們就會被眾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繚亂,而理不清文字的脈絡。

試以第一段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論斷性的話外,其餘全部由比喻組成。作者先用「青出於藍」和「冰寒於水」這兩個比喻,說明後天的影響可改變事物本性,並能使之有所發展。接下來又提出另一個比喻:中繩的直木,經改造後,變成了「其曲中規」的車輪;以後即使曬乾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復到「直」的狀態。這就說明,後天的影響,對改變事物本性來說,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這樣就把道理的闡述向前推進了一步。然後再用「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引出結論「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的重要性。這一段以比喻為主的文字,從提出問題到進行小結,邏輯性是很強的。

再以前面提到過的「積」字一段為例。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和「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是比喻,「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才是正意。對一個人來說,「積善」要達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變氣質,具備聖人的思想感情。緊承這一論斷,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四組比喻,它們闡述了前後相承的兩層意思。前面三組論述了「積」字的重要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正面說明,不「積」就將一事無成;「騏驥」與「駑馬」、「朽木」與「金石」這兩組對比的比喻,則著重表明,「積」與「不積」必將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前一組對比,偏重主觀條件的分析,後一組對比,偏重客觀情況的分析。三組比喻的結合使用,把道理講得十分清楚。後面部分的另一組,以「蚯蚓」和「螃蟹」的對比為喻,指出「用心專一」是「積」的關鍵,將論述進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關「積」字的基本內容已經談清,於是作者緊扣「用心專一」進行小結。

荀子這種用比喻說理的寫法,在其他先秦諸子散文中也是罕見的,應當說這是他的一種獨創。

《勸學》的第三個重要特點,是句式整齊,讀時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適當夾進散句,使文氣流暢而不呆滯。

由於具備以上一些風格特點,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讀的一面;但是,這並不是問題的全部情況。就以這篇《勸學》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幾個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見的。

有了這么一大批攔路虎,《荀子》當然又有它並不易讀的另一面了。

(選自《歷代名篇賞析集成》,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年版)

作者介紹:

荀子(約前298—前238),名況,當時人們尊稱他為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洵諱,寫作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曾兩度到當時齊國的文化中心稷下(現在山東臨淄西門)游學,任過列大夫的祭酒(學宮領袖),還到過秦國,拜見秦昭王,後來到楚國,任蘭陵(現在山東棗庄東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蘭陵。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代表人物,同早於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荀子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但人類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以趨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認識論方面,他認為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首先要通過感覺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觸,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有樸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針對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後王」,主張應該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去施政,要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實行統治。他的許多思想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問題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認為後天環境可以改善人的惡的本性,所以他主張「明禮義而化之」。他很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教育功能的重要。

荀子的散文說理透徹,氣勢渾厚,語言質朴,句法簡練綿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數萬言」,後人編為《荀子》,其中除絕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他門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內容涉及哲學思想、政治問題、治學方法、立身處世之道、學術論辯等方面,《勸學》是其中的第一篇。

附錄: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 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 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 無恆安息。靖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 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 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❻ 《荀子》賞析

《荀子》一書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數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寫。他的文章擅長說理,組織嚴密,分析透闢,善於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強議論的氣勢,語言富贍警煉,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學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戰國後期趙國人,時人尊稱為荀卿,漢時避漢宣帝劉詢諱稱為孫卿。年五十,始游學於齊國,曾在齊國首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的稷下學宮任祭酒。

著名學者韓非、李斯均是他的學生。《荀子》全書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們整理或記錄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觀點與荀子的一貫主張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幾篇,如《議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學生整理而成的。

荀子是一位儒學大師,在吸收法家學說的同時發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稱霸力;崇禮義,又講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時,又主張「法後王」。

孟子創性善論,強調養性;荀子主性惡論,強調後天的學習。這些都說明他與嫡傳的儒學有所不同。他還提出了人定勝天,反對宿命論,萬物都循著自然規律運行變化等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6)荀子勸學賞析擴展閱讀:

從《荀子》一書看荀子的三大思想主張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總結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在人性論、天人論、社會道德觀、政治觀、教育觀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學派中獨樹一幟、別具特色。

荀子的「天人論」主張「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這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積極進步意義的思想之一。荀子的「性惡論」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張之一。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惡》篇中。

❼ 荀子勸學原文及翻譯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譯文

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這種染料是從藍草里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冰塊是冷水凝結而成的,然而卻比水更寒冷。

木材筆直,合乎墨線,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彎曲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到)如圓規畫的一般的標准了,即使又曬幹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為這樣的。

所以木材經墨線比量過就變得筆直,金屬制的刀劍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博地學習,並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智慧明理並且行為沒有過錯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麼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剛生下來啼哭的聲音是一樣的,而長大後風俗習性卻不相同,這是教育使之如此。

《詩經》上說:「你這個君子啊,不要總是貪圖安逸。恭謹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的德行。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養沒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沒有比無災無禍更長遠了。

我曾經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卻)比不上片刻學到的知識(收獲大);我曾經踮起腳向遠處望,(卻)不如登到高處見得廣。登到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可是遠處的人卻能看見;順著風喊,聲音並沒有加大,可是聽的人卻能聽得很清楚。

藉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藉助舟船的人,並不善於游泳,卻可以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資質秉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里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里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自然會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

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到達,)它的成績來源於走個不停。(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這是由於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如果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7)荀子勸學賞析擴展閱讀:

寫作特點

本文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用同類事物設喻,從相同的角度反復說明問題,強調作者的觀點。

例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有時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照,讓讀者從中明白道理。例如將騏驥與駑馬對照,朽木與金石對照。設喻方式有時先反後正,有時先正後反,內容各有側重,句式也多變化,讀者毫無板滯之感。

有的比喻,單說比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讓讀者思考。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有的先設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有的先設比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

如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作進一步論證。

《勸學》各段的條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闡述一個具體問題。而且總在文章的開頭、結尾部分作出明確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既是全文的一個中心論題,也是第一段所要開始闡述的內容。

而在段的結尾部分則歸結道:「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這就明確而有力地照應首句,收束了上文,並且清楚地點明了該段的中心思想。

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來說明個人獨自冥思苦想遠不如學習有益。而又列舉了「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等幾個生活中十分常見而又極有說服力的比喻後,有力地小結道:「君子生(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在這里,荀子從他的「性惡論」觀點出發,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惡的,其所以不同於眾人,就在於他善於向良師益友學習嘉言懿行,以改變自己的不良天性。

這個「物」字就從「舟楫」「輿馬」之類,變成了學習的內容,文字也就逐漸深化了。這里舉的兩個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應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該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適當概括。總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卻並不死板。

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較難讀,荀子這種謹嚴、朴實的寫作方法,對幫助讀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內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說理文中,巧妙地運用大量比喻進行論述,這是《勸學》另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有時作品集中了好些並列的比喻,從同一角度反復地說明問題。這種手法,在修辭上叫做「博喻」,不過一般大都是用來輔助景物描寫。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來說明事理。

有時作者又採用對比的方法,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對照,以增強文字的說服力。

例如,在強調學習必須持之以恆、用心專一時,他不但用了一些並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舉了「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和「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以及「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蚯蚓,竟能在地下來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卻連一個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

這就表明,「積」與「不積」所產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學思想中,「積」字是一個重要觀點。荀子認為,要學有所成,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積累。

一個人長期耕田(「積耨耕」),就會成為農夫,長期砍砍削削(「積削」),就會成為工匠;長期販賣貨物(「積反貨」),就會成為商賈;長期學習禮義(「積禮義」),就會成為君子;聖人也只不過是「人之所積」。

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樣,習慣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這一思想觀點的重要意義,我們就不難懂得,他為什麼要費那麼大的力氣,選擇那麼多比喻,不憚煩地對讀者進行諄諄教導。

❽ 荀子《勸學》最後一段的賞析,盡快,謝謝

賞析:
《勸學》作為《荀子》的開篇之作,是一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度和方法去學習的散文。文章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旁徵博引,娓娓說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

《勸學》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字,駕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於枯燥和單調的。但這篇文章卻形象清新、膾炙人口,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於,它把深奧的道理寓於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之中,運用比喻時手法又極其靈活自然,生動鮮明而絕無枯燥的學究氣。如文章開首,連用「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等四個比喻,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闡述「學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稱雄辯奇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收到了先聲奪人的強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體幾乎都是常見的、易懂的,這些彷彿信手拈來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會使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某些直觀、淺近的形象事物,進而連類比物,啟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說的深刻道理。

從形式上看,《勸學》中的比喻靈巧多樣、運用自如。闡述觀點,論證道理,有的從正面設喻(「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有的從反面設喻(「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的單獨設喻,有的連續設喻;有的同類並列,有的正反對照;有的只設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有的先設喻再引出要說的道理。總之,鋪錦列綉,無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雖多,卻無板滯生硬的感覺,相反,隨著用比的連續轉換和充分展開,形成整齊而又富於變化的句式,使文章顯得錯落有致,生氣勃勃。

《勸學》在寫作上的再一個特點是大量運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對比。文章一開始就是一組排比:「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這樣的排比句式在文中舉不勝舉,既富於論辯色彩,又富有文學韻味,甚或有一種音樂的節奏感流動在其中。同樣,在對比手法的運用上,《勸學》也很有特色。如在說明學習要善於積累的道理時,作者先後以「騏驥」與「駑馬」、「朽木」與「金石」作對比,說明「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充分顯示出「不舍」對於學習的重大意義。在闡述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時,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對比,前者「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卻能「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後者雖有「八跪而二螯」,卻「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道理何在?就在於前者「用心一也」,後者「用心躁也」。鮮明的對比,強烈的反襯,增強了說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鋪陳揚厲,說理透闢;行文簡潔,精練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❾ 課文「勸學」的解析

《勸學》譯文
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顏色比藍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塊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線,假如用火烤使它
彎曲做成車輪,它的彎度就可以符合圓規畫的圓。即使又曬幹了,也不再能再挺直,這是由於人力加工使它變成這樣的。所以木材經墨線劃過,斧鋸加工就直了,金屬刀劍拿到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自己檢查省察,就能聰慧明達,行為就會沒有過錯。
我曾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學習的收獲大;我曾踮起腳跟遠望,不如登上高處能夠見得廣。登上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增長,但是人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向呼喊,聲音並沒有增強,但是聽的人卻聽得特別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但是能達到千里之外;藉助船隻的人,並不是會游泳,但是能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沒有什麼差別,但是他們善於藉助外物進行學習啊。積土成為山,風雨就會從那裡興起;積水成為深潭,蛟龍就會在那裡生長;積累善行,養成良好的品德,於是就能達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發展,聖人的思想也就具備了。所以不積累小步,就沒有藉以遠達千里的辦法;不匯聚細流,就沒有藉以成為江海的辦法。駿馬跳躍一次,不能有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於走個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雕刻不停(的話),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用因為心思專一的緣故。螃蟹有六隻腳,兩只蟹鉗,可是沒有蛇和鱔魚洞就沒有地方可以寄託身體以生存,這是因為心思浮躁不專一的緣故。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