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者名言
1. 醫學方面的格言
醫為仁人之術,必具仁人之心。
俗話說「話傳三遍假成真,葯方子抄三遍吃死人」。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沒有不治之症。
2. 激勵醫學生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醫是講學不是市道,故商賈貿遷之術無一書之傳,而醫家言則汗牛充棟。——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醫之事豈易言哉?非討論而悉其源,無以施臨證之功,非臨證而著其效,無以驗討論之力,二者未至,不足言醫也。——清 張文燮《醫效秘傳 張序》
學醫從《傷寒論》入手始而難既而易,從後世分類書入手初若易繼則大難矣。——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內經》無論真不真,總是秦漢間書,得其片語,即是治法;《傷寒論》無問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後學能識病,全賴此數書。——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學醫當學眼光,眼光到處,自有的對之方,此有說不盡之妙,倘拘拘於格理,便呆鈍不靈。——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大約功夫到時,眼光中無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茍同,始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覺大略相同。——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看病須要格分寸。諒病之分寸,而定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減一味不得。——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謂天下無死症,如有死者,總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難處,遂打起精神,與他格算,必須萬全而後止。學醫者,不可無此種興會。——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臨證,須審病人情狀,酌配方葯。但記每方治某病便非。——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正氣。性天先生曰:一分陽氣不虧,不受陰邪為病。當時兩家論治最好看,然亦須有學問去領會,無學問者安能識此奧旨,而兩家亦終不相通。——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3. 醫學領域的職業道德名言
靜則思
思則省
省則悟
悟則得
多思,多省,多悟,多得!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
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畢矣。
(清趙廉《醫門補要自序》)
無恆德者,不可作醫,人命生死之系。——林逋,《省心錄論醫》
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
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
來求救者,
不得問其貴賤貧富,
長幼美醜,
怨親善友,
華荑愚智,
普同一籌,
皆如至親之想,
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
--- 摘自《大醫精誠》孫思邈
裘法祖院士經常教育我們應該:
急病人之所急,
想病人之所想,
痛病人之所痛。
——裘法祖(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我校著名外科學教授
要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醫生確是很不容易
,崇高的職業道德是核心
,良好的業務素質
來源於扎實的基礎知識
,精湛的技術功底
,襻登醫學高峰還靠不斷學習
,即使你已有所成就
也不要自鳴得意
,滿招損
謙受益
應是成功者的座右銘。
青年醫生成才之路
只有在樹立對病人高度責任感與同情心後
,不斷地學習
—實踐
—總結
(即用心學用手干用腦想),三者缺一不可
,三者都有豐富的內涵
,三者在循環中升華。
黃遵憲的詩: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祖國傳統醫學道德的優良傳統的內容:
醫乃仁術、仁愛救人
博施濟眾,普同一等
以人為本,尊重病人
精勤不倦,博極醫源
清廉淳正,行為端正
妙手回春;
扁鵲在世;懸壺濟世;伏羲、神農「嘗百草、制九針」;
張仲景的「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孫思邈「 精勤不倦,大醫精誠」;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
今用醫,必選名姓之後。其德能仁恕博愛,其智能宣暢曲解。
…
貫微達幽,不失細小,如
此乃謂良醫。 ——[晉] 楊泉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故以為名也。——[唐] 孫思邈
醫道,古稱仙道也,原為活人。今世之醫,多不知此義,每於富者用心,貧者忽略,此固醫
者之恆情,
殆非仁術也。
以余論之,
醫乃生死所寄,
責任非輕,
豈可因其貧富而我為厚簿哉?
——[明] 龔廷賢
無論至於何處,遇男或女,貴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為病家謀幸福。
——[古希臘] 希波克拉底
病人已經夠痛苦的了,作為醫生,如果言語不親切和藹,不和顏悅色,那就是給病人心頭
加上又一痛苦。
——[瑞士] 科歇爾
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
——[唐] 孫思邈
為醫者,須絕馳騖利名之心,專博施救援之志。
——[宋] 張杲
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
——[唐] 孫思邈
古人雲,行醫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病人把最寶貴的生命交給了醫院,醫務人員在工作中
稍一粗心大意,就有可能致人傷殘,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醫療工作不能有半點馬虎和輕率。
——張孝騫
醫生掌握的是病人的生命,
要以濟世救人為主旨,
盡自己所能及的技術,
想方設法解除病人
的痛苦,是醫生的天職。
——趙炳南
4. *激勵*醫學生的名言警句
●醫是講學不是市道,故商賈貿遷之術無一書之傳,而醫家言則汗牛充棟。——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醫之事豈易言哉?非討論而悉其源,無以施臨證之功,非臨證而著其效,無以驗討論之力,二者未至,不足言醫也。——清 張文燮《醫效秘傳 張序》
●學醫從《傷寒論》入手始而難既而易,從後世分類書入手初若易繼則大難矣。——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內經》無論真不真,總是秦漢間書,得其片語,即是治法;《傷寒論》無問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後學能識病,全賴此數書。——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學醫當學眼光,眼光到處,自有的對之方,此有說不盡之妙,倘拘拘於格理,便呆鈍不靈。——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大約功夫到時,眼光中無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茍同,始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覺大略相同。——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看病須要格分寸。諒病之分寸,而定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減一味不得。——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謂天下無死症,如有死者,總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難處,遂打起精神,與他格算,必須萬全而後止。學醫者,不可無此種興會。——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5。凡臨證,須審病人情狀,酌配方葯。但記每方治某病便非。——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大凡名家亦有偏處。當日雨田先生善用涼葯,非無用溫處,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溫葯,非無用涼處,用至七分而止。兩家對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熱邪不除,便為不了之病,易戕
●正氣。性天先生曰:一分陽氣不虧,不受陰邪為病。當時兩家論治最好看,然亦須有學問去領會,無學問者安能識此奧旨,而兩家亦終不相通。——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用古人之法,審其用法之時,得其立法之心。學無常師,擇善而從。——明 孫一奎《赤水玄珠》
●臨病人於餓頃便處湯劑何敏捷乃爾,要惟有定識於平時,乃克有定方於片刻。——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書》
5. 醫學上的名言名句
1.自古無不效之方,而世醫不識之病。——孫一奎《赤水玄珠序》
2.名相治國,名醫活人,人貴於人有濟耳。——郭靄春
3.醫之臨病,勝於臨敵。——懷遠《醫徹卷四醫箴療醫》
4.良醫則貴察聲色,神工則深究萌芽。——孫思邈《千金翼方序》
5.學到知羞,方知藝不精。——張景岳《類經論治類四失》
6.一事長於己者,不遠千里,伏膺取決。——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7.學問無竅,讀書不可輕量也。——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卷一眩暈》
8.乃知學不博而欲為醫難矣。——張從正《儒門事親卷二攻里發表寒熱殊塗箋》
9.痛夭枉之幽厄,惜墜學之昏愚。乃博採群經。——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10.醫書不熟則醫理不明,醫理不明則醫識不精,醫識不精則臨證游移。——趙雄駒《傷寒論旁訓·序》
11.古方不可不言,不可信之太過,亦不能全信。須對症細參,斟酌盡善。——吳瑭《醫醫病書》
12.所以志學之歲,馳百金而詢經方,耄及之年,竟三餘而勤葯餌。——孫思邈《千金翼方序》
13.後生志學者少,但知愛富,不知愛學,臨事之日,方知學為可貴,自恨孤陋寡聞。——孫思邈《千金翼方萬病》
14.醫者仁術,聖人以之贊助造化之不及,所貴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聶尚恆《活幼心法卷一》
15.醫病非難,難在疑似之辨。不可人雲亦雲,隨波逐流,誤人匪淺。——王肯堂《肯堂醫論卷中雜記》
16.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純良,不可信也。——楊泉《物理論》
17.嘗思用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將士之能力,而後可用之以制敵;善用葯者亦必深知葯性之能力,而後能用之以治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18.醫者,書不熟則理不明,理不明則識不精。臨證游移,漫無定見,葯證不合,難以奏效。——吳謙等《醫宗金鑒凡例》
19.世無難治之疾,有不善治之醫;葯無難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遺書》
20.無恆德者,不可以作醫。——陳夢雷
21.學者非讀萬卷書,未可輕言醫。——魏荔彤《金匱要略方論本義卷五》
22.知針知葯,固是良醫。——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針灸孔穴主對法》
23.醫雖小道,而性命攸關,敢不知慎!——張介賓《景岳全書卷之三傳中錄京師水火說》
24.欲救人學醫則可,欲謀利而學醫則不可。——徐廷祚《醫粹精言卷一胞以為懷》
25.知其淺而不知其深,猶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猶未知也。——程國彭《醫學心悟》
26.臨病若能三思,用葯終無一失。——沈李龍《食物本草會纂病機賦》
27.病不可不察隱情,葯不可徒拘成法。——倪士奇《兩都醫案北案》
28.醫者人之司命,如大將提兵,必謀定而後戰。——倪士奇《兩都醫案北案》
29.人必有天賦之才而讀破萬卷,庶可以為醫矣。——王秉衡《重慶堂隨筆卷上論治案》
30.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張機《傷寒論原序》
31.大約心細則眼明,而理名則心細,多讀書辨證則理明識廣。——魏荔彤《金匱要略方論本義卷一》
32.醫者,意也。善於用意,即為良醫。——孫思邈《千金翼方針灸上》
33.夫醫葯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脈經序》
34.葯能活人,亦能殺人,生死關頭,間不容發,可不慎歟!——劉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葯》
35.夫醫誠難知,知之不精,則罪更甚於不知。——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貫眾》
6. 關於醫學方面的名言名句
一個戰地的外科醫生,同時要是木匠、縫紉匠、鐵匠和理發匠。內
所以志學之歲,馳百金而容詢經方,耄及之年,竟三餘而勤葯餌。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故以為名也。
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人不窮理,不可以學醫;醫不窮理,不可以用葯。
善為醫者,行欲方而智欲圓,心欲小而膽欲大。
痛夭枉之幽厄,惜墜學之昏愚,乃博採群經。
夫醫誠難知,知之不精,則罪更甚於不知。
醫雖小道,而性命攸關,敢不知慎。
醫者,意也,善於用意,即為良醫。
良醫則貴察聲色,神工則深究萌芽。
問號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
世無良醫,枉死者半,此言非虛。
醫學貴精,不精則害人匪細。
修和無人見 存心有天知。
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
凡看病施治,貴乎精一。
夫醫葯為用,性命所系。
知針知葯,固是良醫。
7. 醫學領域的職業道德名言有哪些
醫學領域的職業道德名言如下:
1、靜則思,思則省,省則悟,悟則得,多思,多省,多悟,多得!
2、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畢矣。
3、無恆德者,不可作醫,人命生死之系。——林逋,《省心錄論醫》
4、 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
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5、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美醜,怨親善友,華荑愚智,普同一籌,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 摘自《大醫精誠》孫思邈
6、裘法祖院士經常教育我們應該: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痛病人之所痛。——裘法祖(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我校著名外科學教授
7、要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醫生確是很不容易,崇高的職業道德是核心,良好的業務素質來源於扎實的基礎知識,精湛的技術功底,襻登醫學高峰還靠不斷學習,即使你已有所成就也不要自鳴得意,滿招損謙受益應是成功者的座右銘。青年醫生成才之路只有在樹立對病人高度責任感與同情心後,不斷地學習—實踐—總結(即用心學用手干用腦想),三者缺一不可,三者都有豐富的內涵,三者在循環中升華。
8、 黃遵憲的詩:「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9、 祖國傳統醫學道德的優良傳統的內容:醫乃仁術、仁愛救人。博施濟眾,普同一等。以人為本,尊重病人。精勤不倦,博極醫源。清廉淳正,行為端正。
10、妙手回春;扁鵲在世;懸壺濟世;伏羲、神農「嘗百草、制九針」;張仲景的「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孫思邈「 精勤不倦,大醫精誠」;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今用醫,必選名姓之後。其德能仁恕博愛,其智能宣暢曲解。…貫微達幽,不失細小,如此乃謂良醫。 ——[晉] 楊泉
1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故以為名也。——[唐] 孫思邈
12、醫道,古稱仙道也,原為活人。今世之醫,多不知此義,每於富者用心,貧者忽略,此固醫者之恆情,殆非仁術也。以余論之,醫乃生死所寄。責任非輕,豈可因其貧富而我為厚簿哉?——[明] 龔廷賢
13、無論至於何處,遇男或女,貴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為病家謀幸福。——[古希臘] 希波克拉底
14、病人已經夠痛苦的了,作為醫生,如果言語不親切和藹,不和顏悅色,那就是給病人心頭加上又一痛苦。 ——[瑞士] 科歇爾
15、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 ——[唐] 孫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