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先秦諸子散文名句

先秦諸子散文名句

發布時間: 2021-01-29 01:05:20

Ⅰ 先秦諸子散文 中哪些名句必背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2.上善若水。內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容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6.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8.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Ⅱ 各位親愛的准高三學友們,新課標人教版的語文教材《先秦諸子散文》中哪些名句必背常考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工欲上其事,必先利其器。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是可忍,孰不可。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
《老子》名句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6.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8.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1.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2.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13.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1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1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莊子》名句
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子•讓王》
2.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游》
3.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山木》
4.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莊子•盜跖》
5.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田子方》
6.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胠篋》
7.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聖人貴精。《刻意》
8.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外物》
10.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莊子•讓王》
11.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理也。《莊子•漁父》
12.夫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
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在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養生主》
14.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養生主》
15.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大宗師》
16.「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莊子•外篇•秋水》
17.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莊子•雜篇•天下》
《論語》名句
1、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為以師矣。"
4、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 ,小車無 ,其何以行之哉?"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8、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9、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10、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1、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12、 子曰:"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13、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1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5、子曰:"君子之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16、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17、子曰:"當仁,不讓於師。""君子貞而不諒。""有教無類""道不同,不相為謀。""辭達而已矣。""君子憂道不憂貧。""小不忍,則亂大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8、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閃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9、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2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22、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23、子曰:「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24、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5、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後也。」
2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7、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28、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2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孟子》名句
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3、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5、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6、孟子曰:「不以規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7、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8、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9、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1、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1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13、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14、盡信《書》,不如無《書》。
15、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6、獨樂(yüè)樂(lè),與人樂樂,孰樂?(一個人獨自欣賞樂音快樂,和別人一道欣賞音樂也快樂,到底哪一個更快樂呢?)
17、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您老人家這么一說,使我的思想豁然開朗也。(戚戚:感動的樣子)
18、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荀子》名句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3、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4、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5、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6、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7、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8、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9、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10、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1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禮記》名句
1、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3、口惠而實不至,怨及其身。(漫許諾言而不付諸實現,必然招致怒恨和災害)

Ⅲ 諸子百家的9篇散文 分別是什麼 誰寫的 有什麼名句

諸子百家名句集合
由於年代久遠,諸子百家的名句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已經不太被提及,而在話題議論文或者議論文閱讀中我們還常常可以看到這些璀璨的古代文明,可惜,優秀的名句卻不能轉化為我們寫文章的利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不明其真實本意,就像我們生硬地用現代漢語去詮釋一些意義已經徹底發生變化的成語一般尷尬。為了避免這種尷尬,此篇將會有一個諸子百家名句大集合,希望同學們可以從中有所收獲。

欲知其言論,必先知何謂「諸子百家」——
「諸子」,是指這一時期思想領域內反映各階層、階層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漢各種政治學派的總稱,屬春秋後才產生的私學。"百家"表明當時思想家較多,但也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莊子、列子、韓非子、商鞅、申不害、許行、告子、楊子、公孫龍子、惠子、孫武、孫臏、張儀、蘇秦、田駢、慎子、尹文、鄒衍、呂不韋等。
孔子為儒學大家,其代表言論是記錄在《論語》中,筆者在高二的文章《<論語>好句來找你》裡面,將常見的《論語》句子列在其中,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下載,在此文中,我們不再贅述。此文除了諸子百家的言論我們還會將上古,春秋之前的一些重要思想列入此篇文章。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辦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3.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4.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5.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6.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8.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9.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10.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11.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12.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13.良葯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葯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14.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16.學不可以已。《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17.好學而不貳《左傳》
譯: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18.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尚書》
譯: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牆壁站著,什麼東西也看不見。

19.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20.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譯:文章講的內容或題材都很好,可表達不適當,那麼欣賞的人就不會很多,難以傳播千古。

2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22.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譯: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凈,這樣的友誼才會持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2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

Ⅳ <呂不韋列傳>上的名句

中國古代文學史簡介

01、中國古代文學史分期及各時期的主要文學樣式

(1)上 古 時 期 ;神話傳說
(2)先 秦 時 期:散文(歷史散文、諸子散文)
(3)兩 漢 時 期:辭賦 樂府民歌 歷史散文
(4)魏晉南北朝時期:詩歌
(5)唐 代 時 期:詩
(6)宋 代 時 期:詞
(7)元 代 時 期:曲
(8)明 清 時 期:小說

02、上古時期的神話傳說

(1)所謂神話,是上古時代的人們,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所幻想出來的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敘
的集體口頭創作。
(2)上古神話的主要內容有:
A、解 釋 自 然 現 象 的:女媧補天、女媧造人、盤古開天
B、反映人類同自然斗爭 的:鯀禹治水、後羿射日、精衛填海
C、反 映 社 會 斗 爭 的:黃帝戰蚩尤
(3)記載上古神話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經》、《莊子》等.

03、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1)《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
(2) 在先秦,《詩經》統稱《詩》或《詩三百》.直到漢武帝時,儒學者將其奉為經典,才名為《詩經》。
(3)《詩經》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形式上以四言為主,現手法為「賦」「比」「興」。
(4)《詩經》的名篇有:《碩鼠》、《伐檀》、《關雎》等。
(5)《詩經》奠定了我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基礎。
(6)《詩經》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 靡不有初,鮮克有初

04、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人,出身貴族。他「博聞強記,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政治上主張修明
法度,聯齊抗秦,遭保守派反對,先後兩次被放逐(前——漢北;後——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
歷5月5日投汨羅江而死.
(2)屈原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的詩抒發了憂國憂民的情懷得伸展抱負的憤懣。
名篇有:《離騷》《天問》《九章》《九歌》等。
(3)《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義傑作,也是我國古代第一首抒情詩(第一首敘事詩是
漢代的《孔雀東南飛》)。詩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國古典
詩歌的浪漫主義基礎。
(4)我國詩歌史上有「風騷」並稱。「風」指《詩經》國風,「騷」 指《離騷》,二者又代表了文學。

05、我國第二部詩歌總集——《楚辭》

(1)「楚辭」是戰國時期以屈原為首的楚國人在本國民歌基礎上創造的一種新的詩體。
(2)《楚辭》是漢人劉向將楚國屈原、宋玉以及漢代的東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詩歌編為一個集子。
它是繼《詩經》之後的又一部詩歌總 集,有詩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絕大多數。

06、先秦歷史散文

(1)《尚書》:上古之書,記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尚周。作者不詳。今存
(2)《春秋》: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內容從魯隱公到魯哀公共240多年的歷史。
孔子編訂。記事簡單,類似現在的新聞標題。
(3)《左傳》:我國第一部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為春秋做傳的,記事比《春秋》多13年,
作者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
(4)《國語》: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內容從周穆王到周貞定王500多年的歷史相傳作者為左丘明。
(5)《國策》:又名《戰國策》,是戰國時期的史料匯編,國別體史書,共12策33篇。西漢劉向編訂。
(6) 名 句: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滿招損,謙受益|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亡羊補牢,猶為遲也

07、先秦諸子散文

(1)《論語》:儒家經典。孔子弟子編纂。反映孔子思想(禮治),20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儒家創始人。
(2)《孟子》:儒家經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人,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義),32篇
荀子,名況,後人尊稱「荀卿」,趙人,儒家最後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愛),53篇
墨子,名翟,魯國人,墨家創始人。
(5)《老子》:即《道德經》,道家經典。老子著,反映老思想(無為)81章
老子,名耳,字伯陽,道家創始人 。
(6)《莊子》:即《南華經》,道家經典,反映莊子思想(清凈無為),33篇
莊子,名周,宋國人,道家學派重要人物。
(7)《韓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韓非著,反映韓非思想(法治),55篇。
韓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孫子》:即《孫子兵法》,孫子著。我國第一部軍事理論著作,13篇。
孫子,名武,字長卿,齊國人,我國古代軍事家。
(9)《呂覽》:即《呂氏春秋》,雜家代表著作。呂不韋集門人編寫,160篇。
呂不韋,韓國商人,曾為秦的相國。
(10)名 句 :工欲上其事,必先利其器|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是可忍,孰不可|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08、漢處著名文學家——賈誼

Ⅳ 誰有中國文學常識啊謝謝……

1、從中國上古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期間的文學,叫先秦文學。
2、神話產生在文字發明以前。神話中充滿了豐富的想像,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3、在中國流傳最廣的神話是「女媧補天」、「後羿射日」、「精衛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總集,相傳曾經由孔子編選。
5、《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廟樂章共305首。
6、《楚辭》為西漢劉向所輯,收有屈原、宋玉寫的賦,因具楚地方聲,故稱《楚辭》,對後代文學創作有深遠影響。
7、屈原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屈原《離騷》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兩類。《左傳》和《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的代表。《論語》、《孟子》、《墨子》、《莊子》是先秦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歷史著作,在歷史、文學和語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學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學生寫成。這部儒家經典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朋友從遠方來是值得高興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做的事,不應該讓別人去做),這是孔子《論語》里的名言
13、漢賦是漢代出現的一種新的文學形式。它是一種詩化的散文。
14、賈誼是西漢初期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論文《過秦論》。
15、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辭賦的傑出作家,《子虛賦》和《上林賦》是他的代表作品。
16、《史記》是西漢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寫的一部史書,也是紀傳文學的典範。
17、漢代樂府民歌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樂府本來是指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關,後來人們把樂府機關採集、整理、保存的詩歌稱為樂府詩。
18、《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傑出的長篇敘事詩, 敘述了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是漢樂府敘事詩發展的高峰。
19、《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末年一組無名氏的短詩,它是對樂府民歌的發展,標志著五言詩技巧達到了成熟的階段。
20、漢末建安時期,一批文人詩歌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被人們稱為「 建安風骨」。
21、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稱「三曹」。
2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曹操《龜雖壽》中的名句,表現了英雄人物老當益壯的胸懷。
23、蔡琰,字文姬,是建安時期的女詩人。她的五言《悲憤詩》表現漢末政治動亂所造成的人民的疾苦。
24、阮籍是正始時期文學成就最高的作家,有五言詩八十二首,總名為《詠懷詩》。
25、陶淵明,東晉(公元317年420年)大詩人。他的詩表現田園恬淡寧靜的生活情景,被人們稱為「田園詩人」。
26、陶淵明較晚時期所寫的《桃花源詩並記》標志著他思想和藝術的新高度,詩人在這里提出了「世外桃源」的社會理想。
27、抒情長詩《西洲曲》代表了南朝(公元420——589年)民歌在藝術發展上的最高成就。
28、「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詩句,描寫了北方大草原的風光。
29、《木蘭詩》是北朝民歌的傑出代表作,描寫了女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動人故事
30、南朝詩人謝靈運是山水詩派的開創者。
31、干寶的《搜神記》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代表。
32、劉義慶編寫的《世說新語》是紀錄魏晉南北朝時期一些人物言行和趣事的小品文,生動活潑,文筆簡潔。
33、《文心雕龍》是一部評論文學的著作,對後代文學評論有很大的影響。
34、鍾嶸的《詩品》是一部評論詩歌的著作,對後代詩歌評論有很大的影響。
35、唐代(公元618——907年)的詩歌、散文和小說都十分發達,尤其是唐詩的成就最高。
36、唐代出現了很多的偉大詩人,象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等等。
37、唐代文學家韓愈和柳宗元發起了古文運動。
38、唐代詩歌發展一般分成四個階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39、流傳到今天的唐詩有5萬多首,是這以前詩歌總和的兩三倍。
40、唐代詩歌分古體和近體。古體句數不限,每句的平仄也較自由。近體分律詩、絕句兩種。律詩格律較嚴,每首四聯八句,中間要對仗。律詩、絕句平仄都有規定。古體、近體都有五言、七言之分。
41、初唐四傑是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楊炯。
42、王勃寫了著名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
43、駱賓王7歲寫了著名的《詠鵝》詩:「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44、陳子昂是初唐四傑以後的著名詩人,他反對六朝綺麗之風,提倡古樸淡雅的詩風。
45、盛唐有名的田園山水詩人是孟浩然和王維。他們的詩歌表現祖國山河的壯麗和田園的自然質朴,詩中有畫。
46、盛唐有名的邊塞詩人是高適和岑參。他們的詩表現了祖國邊塞風光和唐人開拓進取的精神。
47、王昌齡,是寫七言絕句出名的詩人,《出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48、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非常有名氣,這首詩是這樣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告誡人們在取得成績之後要更加努力,才會實現更高的理想。
49、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年輕時到過中國很多地方,寫下了很多歌唱祖國的好詩。他的詩熱情浪漫,想像力很豐富,人稱「詩仙」。
50、李白的五絕《靜夜思》,寫想家的感受,是思念故鄉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51、李白的《 秋浦歌》:「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白發有三千丈那樣長,誇張中帶有奇想,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52、李白的《 朝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既描寫了三峽的壯麗景色,又表現了詩人愉快的心情。
53、李白還有很多首有名的長詩,比如《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等等。
54、杜甫,字子美,他的詩反映了戰亂中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現他崇高的愛國愛民的思想,人稱「詩聖」。又與李白合稱李杜,成為唐代詩歌藝術的頂峰。
55、杜甫的詩歌記下了很多當年的歷史事件,所以他的詩又被稱為「詩史」。
56、杜甫生活的時代正是唐代由強轉弱的時期,戰爭經常發生,他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寫道:「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表現了詩人對勝利與和平的渴望。
57、杜甫的五律《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描寫了春雨給人們帶來的無限喜悅。
58、杜甫其它著名的詩歌有《三吏》、《三別》,以及《兵車行》等等。
59、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的詩通俗易懂,重在反映社會各方面的現實生活。
60、白居易有兩首特別有名的長詩,分別是《長恨歌》和《琵琶行》。《長恨歌》寫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一句,成為流行的愛情誓言。《琵琶行》寫白居易在江船上聽淪落遠方的婦女彈奏琵琶抒發憂傷的感覺,詩中「大珠小珠落玉盤」一句,用珍珠落在玉盤上的聲音來比喻琵琶的優美旋律。
61、韓愈,字退之,是中唐時期重要的文學家,他反對六朝以來綺靡的文風,提倡朴實的散文,氣勢雄偉。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著名的散文有《師說》、《馬說》、《原毀》等等。
62、柳宗元,字子厚,他的散文中最有特色的是描寫山水的游記,他的詩文與韓愈齊名,人稱韓柳。
63、柳宗元在永州當官時寫了《永州八記》,其中《小石潭記》最著名,一直為人們傳誦。
64、晚唐的民間文學發展很快。唐代的小說叫做「 傳奇」,意思就是寫離奇的故事。唐代的傳奇小說作品很多,中國小說的基本形式已初步完成。
65、晚唐著名的詩人是李商隱和杜牧。人稱「 小李杜」。李商隱的詩清新典雅,長於抒情,以七律為主。杜牧的詩俊邁雅潔,尤工七絕。
66、晚唐有一種叫做詞的文學體裁興起,著名的詞人有溫庭筠、皇甫松等。
67、五代(公元907——960年)時期,詞的寫作大為興起,有些帝王,也好作詞,如南朝李璟、李煜。
68、五代結束以後,中國進入宋朝(公元960——1279年),中國的文學又開始了一個新的階段。
69、宋代是詞的時代。詞和詩不同,詞的句子有長有短,也有固定的格式,詞可以唱,每一首詞都有一個詞牌,像《浣溪紗》、《一剪梅》等等,就叫做詞牌,不同的詞牌格式不一樣,唱法也不一樣。
70、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既描寫了蓮花的美麗,又歌頌了蓮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71、范仲淹,字希文,宋代著名文學家,代表作是《岳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句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
72、唐宋八大家是「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歐陽修、蘇轍、王安石、曾鞏」,前兩位是唐代人,後六位是宋代人。
73、歐陽修,字永叔。他的詩詞、散文和傳記都寫得很好。歐陽修領導其他作家一起完成了詩文革新運動。
74、王安石,字介甫,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學家。他有一首著名的詩《泊船瓜州》,其中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名句,句中一個「綠」字將江南春色寫得淋漓盡致。
75、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父子文學家,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就是其中的代表,尤以蘇軾的水平最高,蘇軾字子瞻,號東坡,他的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都有獨特的風格。
76、蘇軾的著名散文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抒發了對歷史上英雄事跡的感慨。
77、蘇軾有一首著名的詩《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後兩句生動地說明一個人若處身於某種環境之中,往往不能清楚地洞察事情的本來面目。
78、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著名愛國詞人。他曾闖入敵營,擒拿叛徒,並曾策劃北伐大業。他的詞也屬豪放一派,「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是辛棄疾《鷓鴣天》中的名句。
79、宋詞除了豪放派以外,還有婉約派,婉約派詞人有張先、晏殊、晏幾道、柳永等,他們對詞的發展都有一定成績。柳永詞頗為當時群眾喜愛,以至有人說:「有井水處皆有人唱柳詞」。
80、李清照是宋代最著名的女詞人,她的詞風格獨特,極為世人所欣賞。

Ⅵ 老子和孟子的名言名句的鑒賞

《老子》一書,在先秦諸子散文中別為一格,獨具特色,思想內容微妙難識,玄之又玄;表現形式也言簡意長,韻味無窮。

從思想上來說,《老子》一書的作者是反文學的。他認為「五色使人國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使人行妨,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耳聾」;要言之就是「五色」、「五音」十分有害,甚而至於極端地說出「法令滋章,盜賊多有」這等話;斷言「美言不信,信言不美」,把「信言」和「美言」對立起來。

但是通觀《老子》全書,情況似乎與作者自已的斷言很不一致。《老子》全書八十一章,文字固然簡朴質實;但章章語句齊整,音韻和諧,琅琅上口。具有詩歌的風味,給哲理散文賦予文學的美感。請看起首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萬物之始;無名,萬物之母。……

——這不是深奧絕妙的哲理詩嗎?

這是哲理,也是詩;是哲理與詩的統一。它的最大長處是使玄奧精微的哲理與便於耳傳口授的文學手法結合在一起,構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

從事物相反相成的對比中進行邏輯構思,是《老子》的一個重要特色。《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一開頭就講美與惡、善與不善都是由比較而來的。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就有丑與美的對立。都知道善是善,也就有惡與善的對立。推而廣之,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都是矛盾對立的關系。「恆也」二字,結論性地強調這種矛盾對立的關系乃是一條永恆的規律。文章進而把這條規律運用到政治上,主張聖人要「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為有為與無為,有教與無教也是矛盾對立的。結論是無為則無不為,無教則無不教。一切依從自然的發展,即使功成事就,也不以功德自居,而人們卻自然會銘記他的功德。條理清楚,主旨明確,不僅結構嚴密,而且通過一連串的具體事例,打開讀者的心扉,啟發讀者的想像,使讀者對他所要說的道理先有感性認識,再循序漸進地提高到理性思維的階段,最後被他「無為無不為」的結論所折服。這就比只說抽象的道理或一般性的邏輯推理,給人的印象深刻得多。

貼切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也是《老子》的一個特色。《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中「有無相生」一段,便是以一連串的比喻說明事物都相反相成,從而論證「無為無不為」的主旨。而《其安易持》中「合抱之本,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更用排比的形式運用形象性的比喻,說明事物的發展必然遵循著由小到大的客觀規律。這樣貼切的比喻已成為千古名言,激勵弱小者發奮圖強,有志者奮斗不息。其客觀意義已超過老子的原意。因為老子是悲觀主義者,他害怕新生事物,要維護舊事物,並不主張圖強奮斗。他提出的「小國寡民」正是從他的無為哲學生發出來的政治主張。「小國寡民」的政治 主張無疑是反歷史的倒退。但在這里,作者卻能用形象傳神之筆生動地描繪這個理想社會的藍圖。這個國家的老百姓,吃粗菜淡飯感到很香甜,穿粗布麻服感到很美好,住簡陋茅屋感到很安適,簡朴的生活過得很樂意。國與國之間沒有戰爭的侵擾,異國人民之間也沒有商品交換,甚至不用舟車,不要文字。既不用提高物質生活,也不必發展文化生活,人民無欲無知,渾渾噩噩,滿足簡朴的需求,而大家相安無事,老死不相往來。這是一幅多麼安謐恬靜的田園詩般的景色啊!雖然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是由於他形象地描繪了一幅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民安居樂業的圖景,在政治上便具有反對剝削反對壓迫的積極意義,給處於戰亂時代的人民帶來希望和安慰,並且對後代的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是對老子「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的進一步鋪敘和渲染。

以詩為文,文約義豐,這是《老子》的又一特色。《老子》一書是講哲理的,但是毫無枯燥晦澀的感覺,給人以清新活潑的韻味。一般地說,詩歌講意境,講辭藻。《老子》一書的詩文風韻卻並不在於追求新巧的立意,更不事雕琢華麗的辭藻,而是通過精練簡朴的語言來表達意蘊深厚的思想感情。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一文,立意在於說明「無為而無不為」,但卻從美與丑、善與不善的對比開始,然後接之以「有無相生」等一連串形象性的排偶短句,增強文章的氣勢。而「恆也」二字猶如一錘定音,說明這一切都是永恆不變的,進而歸納出「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順理成章了。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猶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突兀而起;又以「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兩句作結,戛然而止,給人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感覺。

如果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在立意上採用歸納法以達到文約義豐的話,那麼《其安易持》與《小國寡民》二文則都是採用演繹法,開篇開門見山,提出主旨,也同樣收到文約義豐的效果。在語言表達上更是精益求精,如「無為」,「無執」,「欲不欲」,「學不學」,「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等等,在極其簡練的語言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或深奧的道理,為讀者留出馳騁想像的餘地。

老子在現實生活中是個時代的落伍者,但《老子》一書重視對客觀現實規律的總結,以朴實的文學語言表達了豐富的哲學思想,還是值得我們肯定和贊賞的。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這篇短文言簡意賅,說理透闢,見解深刻,是《孟子》散文藝術多樣化的一個明證。

文章圍繞客觀環境與個人和國家關系的中心命題,提出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論斷,告誡人們要勇於克服困難,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自己;絕不能沉溺於安樂之中,否則就會遭到失敗和滅亡。

首先,列舉出虞舜、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等六位政治家,他們登上歷史舞台、承擔「大任」之前,都曾飽經憂患,走過一段艱難困苦的人生途程。坎坷的道路,險惡的環境,使他們的精神和身體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和鍛煉,困難和挫折教訓了他們,終於脫穎而出,有所作為,從而成為歷史上的傑出人物。這一段通過敘事,為生於憂患的論點,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根據。

接著在所舉事例的基礎上展開議論。孟子認為:上天將要把一項重大任務安排到某人身上時,一定先要磨練他的意志,鍛煉他的筋骨,使他在生活實踐中經受種種考驗。這樣便可以使他心志震動、性情堅韌,才智不斷得到增長,為承擔「大任」創造條件。然後又進一步指出:一個人常常犯錯誤,犯了錯誤才會接受教訓,加以改正;一個人身處逆境,屢屢碰壁,心意困苦,思慮阻塞,才能奮發上進,成就一番事業。這段議論語言十分精練,間用排偶句式,一氣貫注,有理有據,發人深思。其中雖然反映了孟子的天命觀,但其強調在艱苦環境中進行鍛煉的重要性,對今天的讀者仍然富有教益。

最後,又深入一層,從個人推及國家。孟子認為:一個國家如果內部沒有嚴格執行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弼的賢士,外部沒有敵人的襲擾侵凌,總是處於太平安樂的順境,那麼這個國家就常常容易滅亡。這一多難可以興邦的推論雖然著筆不多,卻頗足使人心服。結尾兩句點明全篇題旨:憂愁禍患可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可以使人毀亡。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會因禍得福,立於不敗之地。

孟子在本文中表述的觀點,包含著某些樸素的辯證法因素,曾被後代一些有識之士所繼承。例如唐柳宗元在《敵戒》中曾說,「敵存滅禍,敵去召過」;宋歐陽修的《五代史伶官傳序》也指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這些看法,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孟子思想的影響。「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僅是歷史經驗的總結,而且在今天也還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Ⅶ 先秦諸子散文中哪些名句必背

  1.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2. 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回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答故幾於道。

  3.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 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5. 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6. 6.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7. 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8. 8.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9. 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 1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Ⅷ 一些文學常識

1、字太沖 西晉著名文學家 《左太沖集》 洛陽紙貴 喻作品為世所重,風行一時,專流傳甚廣
2、潛 元亮屬 靖節 東晉 田園詩人 文學家、散文家 千古隱逸之宗
3、田園 山水 山水田園詩派 王維 孟浩然

Ⅸ 先秦諸子散文 中哪些名句必背

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5.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6.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7.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8. 知(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9.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越抬頭看,越覺得高遠;趙用勁鑽研,越覺得深邃)。

10. 以朋友交,言而有信。

11. 言必信,行必果。

12.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 巧言令色,鮮矣仁。

15. 無友不知己者;過則勿憚改。

16. 吾曰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7.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己。

18.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9. 朝聞道,夕死可矣。

20.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2.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3. 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24.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26.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

27. 我欲仁,斯仁至矣。

28.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29.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30.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年齡)

31.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

32. 小人之過也必文。(掩飾)

33. 民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34. 君子惡(憎恨)居下流,天下之惡(壞事)皆歸焉。

35.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36.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是不值得與之談論「道」的)

37.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38.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39. 顏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40.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41.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2. 子曰:君子之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43.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44.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45.子曰:當仁,不讓於師。君子貞而不諒。有教無類道不同,不相為謀。辭達而已矣。君子憂道不憂貧。小不忍,則亂大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6.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閃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47.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8.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48.子曰:君了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49.子曰:君子不器。

50.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51.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中庸》選:

52.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孔子)

53.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54.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55.言前定,則不。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5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孟子》名句摘錄

40. 聞過則喜,聞善則拜。

41.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42. 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3.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44.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45.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46.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47.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48.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人應有同情心和羞恥心)

50. 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51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52.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敢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53.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54.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55.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6.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此。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幫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荀子》名言

49.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

50. 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51. 時用則存,不用則亡。

52.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53.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54. 流丸止於甌臾(窪地),流言止於知(智)者。

55. 非(批評)我而當(恰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賦

《禮記》名言

56.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57. 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58.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59.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60. 口惠而實不至,怨及其身。(漫許諾言而不付諸實現,必然招致怒恨和災害)

61.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老子》名言

62.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

63. 知足不辱,知止不恥。

6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6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66.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67.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