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啟台詞
Ⅰ 哪能找到 相聲 釣魚的台詞
不知道您要誰的,找了個高英培的。郭榮啟的網上也有
高英培代表作品文本
釣魚
(對口相聲)
甲: 相聲這門藝術不好搞,因為它講究說、學、逗、唱,得全能來。
乙: 對。
甲: 可是有人把我們這工作看得很簡單。
乙: 是啊?
甲: 我們街坊有一位,他就是這樣。他是天津人,說話天津口音。沒事兒老跟我說:「唉,高英培,等著我有功夫兒,跟你們摻合摻合,行嗎?」
乙: 什麼叫「摻合摻合」呀?
甲: 我跟他說啦:「您可摻合不了,我們這是藝術。」他說啦:「得啦!別來這勁兒啦!嘛藝術啊,我看透啦,你們那玩意兒沒嘛!」
乙: 好嘛!太輕視我們啦。
甲: 哎,他這人就這樣兒,看什麼工作容易,看什麼工作都簡單。
乙: 實際呢?
甲: 把他擱在哪兒,哪兒不行。
乙: 嘴把式!
甲: 對啦。我們院里西屋住著兩家兒人家,在鋼廠里工作,業余的時候兒有個共同的愛好。
乙: 愛好什麼呀?
甲: 愛好釣魚。您看,釣魚有學問,可得懂。這是個慢性子活兒。買個魚竿兒,來個魚鉤兒,一根兒魚弦,來個漂兒;下好了魚食,也許擱著,(比劃手勢)抽著煙,這兒看著魚漂兒,多咱魚漂兒往下一沉,一甩竿兒,就釣上上來啦。
乙: 對,是這意思。
甲: 慢性子活兒急脾氣行么?急脾氣到河邊上一呆,(以下學釣魚甩竿動作,用天津口音)走!咦,怎麼沒上來?走!嗯?走!咦,怎麼上不來啦呢?走!好,上不來沒關系,我下去吧!
乙: 他下去啦,這是釣魚嗎?
甲: 這是摸魚哪!人家西屋兩家老釣魚去,沒事在院里熬魚吃。我說的這位他愛人看著眼饞啦,就跟他說:「唉,我說二個他爸爸!」
乙: 誰?什麼叫二個他爸爸呀?
甲: 他們有個孩子,小名兒叫二個。
乙: 噢,指著孩子叫的。
甲: 對啦。「唉,我說二個他爸爸,你看人家西屋那倆大哥呀,沒事老釣魚去,回來就熬魚吃,這玩意兒多哏兒呀。咱們甭說熬魚啦,那怕咱們來頓魚湯呢!」
乙: 好么,她還夠饞的!
甲: 是啊,他可就接過來啦,「嘛玩意兒?我也不是吹,我不去就完啦,我要去呀,到那兒閉著眼拿個百兒八十條來!」
乙: 拿多少來?
甲: 百兒八十條來。這釣魚有釣百兒八十條的嗎?
乙: 沒聽說過!
甲: 他愛人一聽高興啊,「唉喲,二個他爸爸,你要能釣,明兒釣點兒來多好!」「行啦,你甭管啦,明兒我釣去吧!」還真不含糊,出去之後花六塊錢買個魚竿,一進門兒,「二個他媽媽,你給我烙個糖餅!」
乙: 幹嘛?
甲: 「我釣魚去!」
乙: 噢,餓了好吃。
甲: 「嗯,拿面口袋給我改個兜子。」
乙: 那幹嘛呀?
甲: 「擱魚。沒告訴你么,閉著眼拿個百兒八十條來!」
乙: 有把握!
甲: 還真不簡單。早晨七點半走的,下午四點半回來的。
乙: 釣多少來?
甲: 一條沒釣來。一進門兒他愛人就問他:「唉喲二個他爸爸,你釣來啦嗎?」「釣嘛呀!別提啦,咱去晚啦!我到那兒一看哪,好傢伙,這撥兒過去啦!一打聽啊,明兒還來一撥啦。」
乙: 噢,明兒有一撥兒。
甲: 「有嘛事兒明兒再說吧。」第二天早晨,「二個他媽媽,你給我烙倆糖餅.」
乙: 倆啦!
甲: 還是那鍾點走的,又是那鍾點回來的。
乙: 這回釣多少?
甲: 一條沒釣來。一進門兒他愛人又問啦:「二個他爸爸,你釣來啦嗎?」「釣嘛呀!我到那兒還真趕上這撥兒啦,我呀下好竿兒啦,來了幾個小孩兒洗澡,噼里啪啦一撲通,又弄沒啦!把我急了一身汗。我一打聽,明兒還來一撥兒啦。」
乙: 好,又一撥兒。
甲: 「明兒這撥兒太好了,這撥兒落到解放橋。明兒我釣去;我要釣不來,你呀掛甲:寺撈我去!」
乙: 他要自殺呀!
甲: 他要跳河!這陣同院有個姥姥正在他們屋裡串門兒,打算借這個機會勸勸他:「大哥,我勸你吧!你看人家西屋倆大哥釣魚呀,人家懂啊,人家是個慢性子。像你這急脾氣,釣不來呀!你說你在院兒里說了多少大話啦!哪樣兒辦成啦!往後像這類話少在院兒里說,釣不來多寒磣哪!」
乙: 哎,這可是好話。
甲: 他倒急啦,「姥姥,您這怎麼啦?他們釣得來我釣不來?我告訴您:明兒我釣去,明兒我釣不來,我不在這門口住啦,我搬家!我……那誰,二個他媽媽,你給我烙仨餅!」
乙: 嗐!是啊,仨餅啦嗎!
甲: 第三天七點半走的,八點半他就不釣啦。
乙: 不釣啦?
甲: 扛著魚竿兒奔魚市兒啦,上魚市兒去踅摸去啦!一進魚市兒,把賣魚的嚇了一跤:「喲!這位跑我們這兒釣來啦!」他過來還問哪:「掌櫃的,這多少錢一斤?」賣魚的一看,這位怎麼扛著魚竿兒買魚呀?「您問這個,兩毛五一斤,一塊錢四斤。」「兩毛五……活么?」「您看,個個活。」還真不含糊,個個活。「您給我來四斤,約一塊錢的。」
乙: 噢,買四斤。
甲: 人家給他稱四斤。「給您擱哪兒?」「先別擱哪兒,分量夠么?」「您看,四斤高高的。」「嘛四斤高高的!你再給饒一個,再來一個。」
乙: 這叫什麼呀!
甲: 沒辦法,人家又給添一個。「給您擱哪兒?」「倒口袋裡。這撥兒就算我趕上啦!
乙: 還趕上啦!
甲: 拿這魚可就回家啦。到家就這一嗓子,把一院的全喊出來了,「我說二個他媽媽,你把大木盆給拿出來呀!好傢伙,我可趕上這撥兒啦!」
乙: 這是干什麼呀?
甲: 為的是讓同院的知道知道他釣來啦。這么一嚷嚷呢,同院都出來啦。姥姥也出來啦。木盆往院里一擱,一放水,一倒,這魚還真不含糊。
乙: 怎麼呢?
甲: 這魚一見水,個個活,他可就忘了一樣。
乙: 什麼呀?
甲: 買的魚跟釣的魚不一樣。釣的魚有大有小,什麼魚都有;買的魚一般兒大。
乙: 對呀!
甲: 姥姥越看這魚越納悶兒,「大哥,你這魚都一般兒大呀。」「對啦姥姥,這撥兒都一般兒大。沒告訴您么,閉著眼也拿個百兒八十條么!」「不對吧?你這個別是買的吧?」就這句話,他可急啦!「嘛玩意兒,您哪?他們都釣的,到我這兒買的?我告訴您,姥姥,咱們在一院這么些年啦,咱們都是老街坊啦,照您這樣說,我來個半身不遂,您在我身上可缺了大德啦!」
乙: 嗐!
甲: 他愛人一看,在這院里栽這跟頭幹嘛呢,打算給打個圓盤,「唉喲姥姥,您可別這么說話呀,這么大年紀,說話可真不是地方。這魚是釣來的,是釣來的,二個他爸爸,是釣來的。這魚可能有二斤多。」他接過來啦:「嘛玩意兒,二斤多?四斤還高高的啦!不信你問去,就這個,掌櫃的還給饒一條啦!」
乙: 還是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