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吃虧的哲理
① 形容吃虧勵志語句
入於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作者:周恩來)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作者:劉備)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作者:諸葛亮)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作者:馬克思)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者:諸葛亮)
當前的任務是,即使在最困難的條件下,也要挖掘礦石,提煉生鐵,鑄造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以及與這一世界觀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純鋼。(作者:列寧)
知恥近乎勇。(作者:孔子)
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作者:高爾基)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作者:李白)
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作者:魯迅)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作者:張衡)
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作者:貝多芬)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作者:蘇軾)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作者:李商隱)
讓我們把不名譽作為刑罰最重的部分吧。(作者:誇美紐斯)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作者:謝覺哉)
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作者:赫爾巴特)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作者:韓非)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作者:管仲)
② 人們經常說吃虧是福,有一定的道理嗎
不能說是道理。只能說你有些時候是真的無奈的選擇吧。道理是人瞎編的。你想像就是真理了吧。如果你不相信就是歪理。。。。看你怎麼考慮這些事情了。你看看塞翁失馬的故事可能會對你有幫助吧。
③ 做人你能做到有吃虧精神,你慢慢就能悟出點道理,因為你能吃虧,這才有人跟誰,你的隊
現在這浮躁的社會,最缺失的是大度寬容和信任。人又吃虧精神就能容忍,它寬闊的胸懷讓更得的人發自心底對他的敬重,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品質,具有吃虧精神人必有後福,這個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和收益一生。
④ 關於吃虧的名言
1、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孟德斯鳩
2、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但丁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劉備
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張衡
5、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李白
6、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神涵光
7、入於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周恩來
8、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郭沫若
9、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斯賓諾莎
10、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德謨克利特
11、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
——凱洛夫
12、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羅曼·羅蘭
13、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高爾基
14、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馬雅可夫斯基
15、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單調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
——鄧肯
16、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
——列夫·托爾斯泰
17、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
——契訶夫
18、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馬克思
19、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會偷竊,可是,即使把百萬金元給了盜賊,也沒法兒指望他從此不偷不盜。
——克雷洛夫
20、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於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黑格爾
21、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
——貝多芬
22、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
——狄德羅
23、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貝多芬
24、裝飾對於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
——盧梭
25、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盧梭
26、讓我們把不名譽作為刑罰最重的部分吧!
——孟德斯鳩
27、對於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
——誇美紐斯
28、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
——誇美紐斯
29、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
——赫爾巴特
30、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培根
31、陰謀陷害別人的人,自己會首先遭到不幸。
——伊索
32、智者寧可防病於未然,不可治病於已發;寧可勉勵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托馬斯·莫爾
33、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奮斗取得物質上的成功;這種道德既適用於國家,也適用於個人。
——羅素
34、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魯迅
35、只有在不僅消滅了階級對立,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忘卻了這種對立的社會發展階段上,超越階級對立和超越這種對立的回憶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為可能。
——恩格斯
36、我們有無產階級道德,我們應該發展它,鞏固它,並且以這種無產階級道德教育未來的一代。
——加里寧
37、當前的任務是,即使在最困難的條件下,也要挖掘礦石,提煉生鐵,鑄造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以及與這一世界觀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純鋼。
——列寧
38、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鄒韜奮
39、知恥近乎勇。
——孔丘
40、辱,莫大於不知恥。
——王通
41、革命道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從日常的堅持不懈的斗爭和鍛煉中發展和鞏固起來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黃金越煉越純一樣。
——胡志明
42、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魯迅
43、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謝覺哉
44、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
——德謨克利特
45、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諸葛亮
46、君子憂道不憂貧。
——孔丘
47、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子貢
48、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荀況
49、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韓非
50、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51、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52、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魏徵
53、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李商隱
54、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王安石
55、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司馬光
56、奢則妄取苟取,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於人無求,於己無愧,是可以養氣也。
——羅大經
57、半截粉條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諸生不解余衷曲,反謂余為算細人。
——徐特立
58、讓自己完全受財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德謨克利特
59、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飢寒。
——薩迪
60、奢侈總是跟隨著淫亂,淫亂總是跟隨著奢侈。
——孟德斯鳩
61、奢侈的必然後果——風化的解體——反過來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盧梭
62、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
——約翰·洛克
63、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管仲
64、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蘇軾
65、我們應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
——劉少奇
66、禮貌使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松蘇內吉
67、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薩迪
68、不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斷,決不等於用拳頭制止別人發言。
——薩迪
69、火氣甚大,容易引起憤怒底煩擾,是一種惡習而使心靈向著那不正當的事情,那是一時沖動而沒有理性的行動。
——彼得·阿柏拉德
70、青年人應當不傷人,應當把個人所得的給予各人,應當避免虛偽與欺騙,應當顯得懇摯悅人,這樣學著去行正直。
——誇美紐斯
71、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約翰·洛克
72、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孟德斯鳩
73、壞事情一學就會,早年沾染的惡習,從此以後就會在所有的行為和舉動中顯現出來,不論是說話或行動上的毛病,三歲至老,六十不改。
——克雷洛夫
74、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
——梅里美
75、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岡察爾
76、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
——達爾文
77、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泰戈爾
回答者: ┟行走江湖┦ - 初學弟子 一級 5-11 13:45
我來評論>>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非常非常感謝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1 個人評價
好
100% (1) 不好
0% (0)
相關內容
• 關於誠實守信的手抄報資料(名言.故事等.)
• 誰有理想、勤學、誠實、讀書、知識、道德的名人名言...
• 中外名人請學好問的名言(×2)
• 堅持不懈的名言警句
• 最好的熱愛祖國的名言警句
查看同主題問題:名言
其他回答 共 4 條
清正在德,廉潔在志。
身有正氣,不言自威。
有公德乃大,無私品自高。
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
勁松立險處,正氣顯人格。
名節重於泰山,利慾輕於鴻毛。
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敗政自明。
莫怨清廉淡滋味,應愁貪婪鐵窗淚。
清絲要知廉潔早,莫待進牢愁白頭。
反腐莫論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廉如清風常拂面,貪似毒葯蝕靈魂。
為官應立公僕志,從政最貴愛民心。
擋不住今天的誘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
天天洗臉凈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內心。
勤政從一言一行做起,廉政從一分一厘拒之。
布勤,無以成就事業;不廉,難以凝聚人心。
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勤者不貧,廉者不腐。
勤以為民,廉以養德,淡以明志,靜以修身。
一言一行不忘公僕形象,一舉一動常思百姓冷暖。
一心為公自會寵辱不驚,兩袖清風始能正氣凜然。
德如深山幽蘭,不言自芳;欲似長堤螻蟻,無孔不入。
戒貪,貪則無品;戒驕,驕則無知;戒情,情則無進。
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誠,
說話重在信,辦事重在實。
腐敗,只能獲取片刻的享樂;
清廉,卻能換來永久的幸福。
廉潔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
淡泊名利好比清茶一杯靜心正身,
務實為民好比功積如山德載千秋。
智者,以別人慘痛的教訓警示自己;
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價喚醒別人。
為官當自律,甘心清貧,不觸「高壓線」;
做人須正己,誠信守法,勿打「擦邊球」。
縱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終成滅頂之災;
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巔峰。
1、病從口入,腐從貪起。
2、事業重如山,名利淡如水。
3、妻賢夫禍少,官廉民益多。
4、廉潔吃虧一陣子,自律安全一輩子;
5、為官者必先為德,從政者必定從民。
6、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7、眼別花,花必亂;嘴別貪,貪必失;手別伸,伸必捉。
8、魚為誘餌而吞鉤,人為貪婪而落網。
9、警鍾長鳴築防線,防微杜漸保晚節。
10、貪一分,百姓惡十分;廉百分,百姓喜萬分。
11、貪一滴,佔一點,點點滴滴是深淵;留份白,留份清,清清白白在人間。
12、為了一個幸福完整的家庭,請你廉潔自愛,遠離腐敗……
13、魚為誘餌而吞鉤,人為貪婪而落網。
14、"貪"字近乎"貧","婪"字近乎"焚"。
15、戒酒戒色戒貪欲,律己律妻律子女。
16、廉潔從政三大忌:攬功、貪色、爭名利。
17、廉潔自律三個我:從我做起,對我監督,向我看齊。
18、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19、大節不可失,小節不可縱。
20、識時務清廉政務,通人情不徇私情。
21、心無私慾,自然會剛;人無邪念,自然會正。
22、名位利祿皆為身外之物;品格事業才是立身之本。
23、功在勤政,威在律己。
24、賢內助興夫興國蔭及後代;
25、正直坦盪,表裡如一。
26、 心貪心必黑,心廉心自在。
27、有官貧過無官日,去任榮於到任時。
28、 才能濟世何須位,學不宜民枉為官。
29、 天上鳥死於貪食,水中魚死於誘餌。
30、 生前博得萬民愛,不喚清風自然來。
31、百代興盛依清正,千秋基業仗民心。
32、毛毛細雨濕衣裳,點點私心毀名節。
33、以史為鑒知興衰,以人為鏡明得失。
34、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5、須應富而兼有德,不該窮得只存錢。
36、甘守清廉報家國,不為貪贓羞兒孫。
37、儉以廉之本,奢為貪之源。戒之慎之。
38、作風要朴實,工作要扎實,任務要落實。
39、草生峰巔不顯偉岸,松長谷底不失高潔。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41、為政一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42、欺人如欺天勿自欺也,負民即負我何忍負之。
43、源潔流清不難成素節,形端影直最易見丹忱。
44、以勢相交者勢傾則絕,以利相交者利窮則散。
45、一絲一粟,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46、貪似火,無制則燎原; 欲如水,不遏必滔天。
47、是非明於學習,名節源於黨性,腐敗止於正氣。
48、人心如秤稱量誰輕誰重,民意似鏡照出孰貪孰廉。
49、理事若作真書綿密無間;愛民如保赤子體會入微。
50、保初節易,保晚節難。百年養德難,一日喪德易。
從政
⑤ 用哲學原理解釋吃虧就是佔便宜
就是辯證法--------辯證法是關於對立統一、斗爭和運動、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哲學學說專。辯證法的核心是斗爭論(矛盾屬論)。辯證法三大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的辯證法規律只有三個,它們是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
對立:「吃虧」和「佔便宜」是一對矛盾,雙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兩個概念,體現了其雙方對立屬性。
統一:「吃虧」在某一條件下也會轉變成為「佔便宜」,就像塞翁失馬,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體現矛盾的統一性。
量變質變:比如「吃虧」一次,不會有「便宜」可占。兩次不見得會有,3次也不能肯定有。。。但是總會在一定的時候就有「便宜占」了。
否定之否定:正題、反題、合題 的演進步驟,即先肯定,再否定,再對否定進行否定。而且是無限循環(並非簡單輪回,而是螺旋上升,因而永恆發展)。
也就是老子的----------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倚 (樸素辯證法)
也就是魯迅的----------阿Q精神 精神勝利法。
也就是朱熹的----------「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
再如,儒家的----------「中庸之道」、「過猶不及」,等等。
⑥ 從哲學角度如何看待「與人相處吃虧是福」的觀點。急求,一定要是從哲學角度
讀書破萬卷,行萬里,不如閱人無數,懂就懂,不懂就不懂
⑦ 有關吃虧的話題作文,600字,
有誰願意吃虧嗎?反正我就不願意,可以前我爺爺卻總說「吃虧就是佔便宜,你以後就明白了。」但我就是不明白。不過。去年下期到了我現在讀書的學校長溪中心小學後,我漸漸悟懂了。還真覺得爺爺的話有點哲理。
(一)苦
我是班長,又是大隊委,可首先對於學校賜給我的這一官職我並不高興,我只想喊:「好苦,好虧啊?」
那天,正值我站崗,教學樓掃地,寢室打掃,還有幫同學看作業,一早晨一個多小時,我沒停過,甚至於累的喘不過氣來,我絲毫沒有體驗到爺爺說的佔到便宜的感覺,相反,感覺就是苦。
那天,班上舉行「一幫一」的活動,老師見我學習好又住宿時間充足,就叫我「一幫二」我自己也管不了自己了,還能幫她們?可畢竟是老師的命令,我把已到嘴邊的回絕又咽了下去,心想:為什麼凈是些吃虧的事,連半點便宜都占不著呀?苦呀!
(二)甘
學校為了鍛煉我們的意志,培養我們各方面的能力,開展了一次次別開生面的活動自然我這個領頭人就更忙了,在認真搞好學習成績的同時,還要協助老師找資料,挑選人員;幫老師出謀劃策;帶領同學作準備;大部分的活動還得唱主角……可說是忙的不可開交真是日理晚機。不過雖然累,不過累了值。
評選「語文學習星」和「數學學習星」,因為我「認真學習,成績優秀」得到了老師同學們的認可;評選「班級之星」的時候,因為我「熱心為班級體服務」而高票當選;評選「校園之星」的時候,因為我「盡職盡責」又以全票通過。更可喜的是,被我輔導的兩個同學的成績突飛猛進,得到了老師、同學們的贊許,與此同時,我的數學成績竟出奇的好。我的心裡甜滋滋的,比吃了蜜還甜,細想一下,這不是由於吃虧而佔到的便宜嗎?
(三)甘上加甜
榮譽上的取得使我嘗到了甜頭,更使我興奮的是由於「吃虧」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看看作文本上老師給的「優+」,瞧瞧作文本上老師一句句真誠的贊美的評語,瞅瞅自己寫得日漸進步的大字,體味自己發言時抑揚頓挫的語調,不急不慢的語速,流暢而形象的語言,望望老師,同學投來贊許的目光,我深知自己進步了,也更明白正是我甘於「吃虧」,才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培養了自己的品格,讓我的管理和組織能力加強了,各方面的素質也提高了,我真為此而慶幸。也正是因為我甘於「吃虧」給同學補習,才鞏固了我的知識,鍛煉了我的思維。這一切的一切使我贏得了同學之間牢靠的友誼,老師們信任、佩服的目光!我真的好高興,真是「甘」上又加了「三分甜」。我真正懂得了爺爺所說的「吃虧就是佔便宜」的深刻含義!
「其實這就是生存,你只要稍微換一下思維方式,你就會贏得幸福和快樂?」爺爺終於解釋了「吃虧就是佔便宜」不過,不用解釋了,我明白了。
「吃虧就是佔便宜」,雖然我重任在肩很苦很累。不過我嘗到了許多甜頭,這就是所謂的「苦盡甘來」吧!記著這話,我就回時時刻刻提高,能永遠成為一個有「威信」的人,永得羨慕,永贏信任,永有幸福和快樂!
⑧ 以吃虧為話題作文
每個人都曾吃過虧,可是你是怎麼理解「吃虧」的呢?我想你可能會說:吃虧是讓人掃興的事,是讓人感到倒霉的事。可是我卻不是這樣想的,我反倒覺得吃虧是一種福氣。我為什麼要唱反調呢?請你看看下面這兩個故事吧。
從前有兩個商人合夥做生意,說好了四六分成。到了年底,其中的一個商人對另一個商人說:「你功勞大,你拿六成,我拿四成吧!」那個商人很奇怪,問:「為什麼你要拿四成呢?」他回答說:「不是我拿四成,就是你拿四成,誰拿都一樣。再說了,這一年裡,你操了不少心。」如果是你,你一定會覺得拿少的那個商人吃虧了。可這其中的秘密是:因為他堅持拿少的,對方認為他忠誠仗義,是個理想的合作夥伴,就會願意跟他長期合作。這難道不是吃虧是福嗎?
我的鄰居張奶奶也是這樣的人。張奶奶開了一個小賣店,經營些日雜用品維持家用,她賣的東西的價格總是比別人便宜一些。本來現在做生意的利潤已經相當的薄了,她再讓出一部分利潤,就使得她的收入十分微薄。別人都說她傻,可她總是笑著回答:「我都這么大年紀了,能做點事方便大家,說明我還有用,所以每天都很快樂,錢掙多掙少有什麼關系呢!」正因為張奶奶是個豁達的人,所以她總是快樂和健康的。比起那些為了錢不擇手段,結果心靈和身體都不健康的人,這難道不是吃虧是福嗎?
上面這兩個故事讓我感受深刻。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曾吃過虧,當你吃虧的時候,我希望你能客觀地看待這件事,千萬不要著急上火,更不要與人爭吵,或者對別人拳腳相加。請你記住這句話——吃虧是福。
⑨ 關於吃虧的句子
懂得主動吃虧的人,說明眼界高,不計較眼前的蠅頭小利。這種人看似老實,實際上卻是大智若愚,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作家楊大俠認為,主動吃虧是種高境界
⑩ 吃虧會有隱含著什麼豐富的哲理
保護文物的壁聯。這個壁聯寫的是清代楊州著名的書法家鄭板橋的一段贈語。題頭寫的是:「吃虧是福。」其內容寫的是:「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於己則利於彼,外得人情之平。內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板橋鄭燮題。」這句話是說,人要有一顆平常心,吃虧便是福運的開始。千千萬萬的事實警示人們:吃虧是福,便宜是禍。
盡管有一句話說:「吃虧就是佔便宜」,但是,大多數的人仍然喜歡討便宜,而不喜歡「吃虧」,寧可讓別人吃虧自己也不能吃虧。既然沒有人願意吃虧,那麼,經常佔人便宜的人,無庸置疑的,必然是不受歡迎的人。因此,處世做人要肯得吃虧,吃虧不但是待人處事最討巧的方式,也是做人處世能夠成功的巧門。佛教講:吃虧的真實意義在於,吃虧可以消災免禍,化禍為福。閩南語有一句俗諺說:「佛祖疼憨人」。中國古代還有一則故事,述甲乙兩個小鬼要到人間投胎,閻羅王要他們選擇過「接受」或「付出」的人生,結果選擇「付出」的甲,投生在一個富貴人家,終其一生樂善好施;希望過「接受」人生的乙,卻投生在一個以乞丐為生的人氏,終其一生皆以乞討為業。這則故事說明:一個人如果懂得付出,不計較「吃虧」,才能擁有一個富有的人生;相反的,如果錙銖必較,只知道接受,卻吝於付出,必定是一個貧窮的人生。所以,討便宜的,未必真討便宜;吃虧的,也未必真吃虧,真正說來,吃虧才是在討便宜,是討一個「善良人性」的便宜。
吃虧,並不是輕易能做到的,需要有容忍雅量。能吃虧,是寬容大度、忍辱負重、能屈能伸的象徵。古時有一位林退齋尚書,他福德頗多,子孫滿堂。在他臨命終的時候,子孫跪在面前請求訓示,林退齋道:沒有別的話,你們只要學吃虧就行了。自古以來,許多的英雄,只因為不能夠吃虧,而損害了許多的事啊!然而從古以來,也有許多的英雄,只因為他能夠忍辱吃虧,而成就了許多的事啊!例如韓信忍受胯下之辱,可以說是吃虧吃到了極點,後來韓信才能夠登壇拜將,被劉邦冊封為三齊王;而當時辱侮他的淮陰少年們,後來都成為他的部下了。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因為他為民謀福,寧願自己吃虧,但到最後,大家公推他為帝;著名的「管鮑之交」,旁人都說管仲在占鮑叔牙的便宜,但是鮑叔牙卻處處為管仲說話,後來還推薦他作宰相,然而正因為鮑叔牙肯「吃虧」,所以不但交到一個好朋友,而且為國舉才,利益了全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