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月夜雪景散文結尾哲理抒情

月夜雪景散文結尾哲理抒情

發布時間: 2021-01-26 03:22:21

⑴ 春江花月夜很好的將寫景抒情哲理結合在一起,談談從這三方面你對這首詩的理解

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分析 本世紀初王闓運首先對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是「宮體之巨瀾」 。聞一多更是認為「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從這邊回頭一望,連劉希夷都是過程了,不用說盧照鄰和他的配角駱賓王,更是過程。至於那一百年間梁陳隋唐四代宮廷所遺留下的那分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這樣一首宮體詩,不也就洗凈了嗎?向前贖清了百年的罪,向後也就和另一個頂峰陳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從估計的。」這些看法和評價一直影響著後來的欣賞者和評論者,直到世紀末仍為人們所常徵引。全詩盡管有有一絲淡淡的悲傷與哀愁,但正如李澤厚所說: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時代對人生!宇宙的初醒覺的自我意識.:對廣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視,對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無可奈何的感傷!惆悵和留戀"所以其意境仍輕快明媚"這些評價使"春江花月夜"成為詩情畫意哲理高度統一的孤篇蓋全唐 的名文. 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探討這首詩的意境. 一、澄靜明快的審美意境 詩人一開篇即就題生發,興致淋漓地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壯麗而奇妙的畫面"嫩綠的春色!宛轉的江流!半開的花蕾!銀色的月光!靜謐的夜晚,構成了一個澄碧晶瑩的!美妙無比的月光世界"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都被月光滌盪成夢幻一般的銀灰色,春江花月夜因此顯得格外幽靜恬美"這種空間的全景式展示,一月印萬川的全方位布景,營造出通體晶瑩澄靜的審美意境,也更突出了月所處的中心位置,月是如此美景生發的活力源頭"月光下的世界綽約迷離,別有光輝,呈現出更美的境界,更符合中國傳統的審美心理"老子說:致靜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靜觀是中國哲學追求進入自由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哲學家們努力追求的目標"與此對應的審美追求即劉勰所說: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瀹五臟,澡雪精神"這種藝術境界恰似晶瑩澄靜的月色"月亮的文化內涵正是這種陰柔的美學風范"一切轉入安靜澄澈"月照乾坤,輝映蒼穹"月光如水將塵世一切煩惱和躁動洗滌得乾乾凈凈"審美主體經月光清洗過後的心湖,只有一片月光在靜靜盪漾,人心也隨之晶瑩剔透"這也是格式塔心理學所講的/異質同構所產生的效應"以此心靜觀明月,心靜與月靜相契合,創造出晶澄靜幽的審美境界,這正是中國文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宗白華先生對此也有過精闢的論述:/藝術心靈的誕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剎那,即美學上所謂-靜照."靜照的起點在於空諸一切,心無掛礙,和世務暫時絕緣,這是一點覺心靜觀萬象,萬象如在鏡中,光明瑩潔,而各得其所,呈現著它們各自的充實的!內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這自得的自由的各個生命在靜默里吐露光輝"因此月光照耀下的詩篇月華閃爍!興象玲瓏,呈現出冰清玉潔般的陰柔美質" 二、對宇宙人生的關照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與人,誰是那最初的邂逅!最初的遇合?誰能回答?問天?問月?他得到的是一個更神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滿足了"月亮作為一種永恆而寧靜的存在,啟迪著敏銳的詩人的追求"天與人,這是一種永恆的探索,中國詩人很早就將目光關注到人之外的天,自屈原首先發問以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夜光何德,死則又育?歷代詩人總是抬頭望天,低頭賦詩"他們大多將月亮作為一個客觀關照的對象而對天發問,充滿了主體探究客體的強烈意識"而張若虛將月亮與人相對照,建立一種平等對話的關系,充溢著以天為象!將人與天融為一體的濃郁的生命情調"張若虛如此追問月與人二者的最初關系,實發前人所未發"張若虛之後,更有李白!蘇軾等大詩人振聾發聵地一問:青天明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進一步延伸了類似的思考與關懷,有著強烈的宇宙意識和空間意識"年年只相似 的江月得以共存"創造了天上地下" 相映相賞" 生生不息" 綿亘無窮的廣闊深遠的時空意境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 領悟到的一種哲理"探索到的一種時空無限宇宙無窮的宇宙觀。盡管由於時代的局限"詩人不可形成十分科學的宇宙觀但是詩人在這里所表現出來的思想的開闊藝術的高超"表達了對探索宇宙探索人生的孜孜不倦地追求和熱愛正是基於此"春江花月夜在思想和藝術上都超越了那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男女戀情詩詩人將這些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以時空為經緯"以明月為紐 交織成一篇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的贊嘆大自然奇麗景色頌揚遊子思婦真摯愛情探索人生和宇宙奧妙的動人篇章詩人將啟人心智發人思索的情感隱藏在深邃悠遠遼闊的時空氛圍中"全詩字里行間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中"讓人感覺這一切好似觸手可及卻又總是迷離恍惚" 若即若離" 吸引著讀者在這種時空應有限" 月色有無中的時空意境中去探尋去品。月亮在傳統的文化中承擔了孤獨失意的美學意味,就其原因同樣在於月亮美學的結構形式與藝術的心靈的生命體驗發生了同物對映效應,對象因此可以移入人的感情"月亮皎皎,孤懸夜空,既冷清又孤獨,這與人類孤獨失意的情感體驗正相吻合"一彎殘月,滿懷孤寂"春江花月夜以月升開篇,最後以月落結篇: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閨中思婦/願逐月華流照君,月亮既然是溝通二者的乘騎物,那麼在外的遊子當然可以想像自己乘月歸家,曾幾何時,在一片虛幻的想像天空完成了愛情的圓滿"遊子如許的離愁,伴隨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上" 三青春初醒的自我意識 亘古一月,與生年不滿百的有限人生構成了鮮明的對比"相對月亮,人生何其短矣"換一個思維的角度來看,個體的生命確實是短暫的,但人類代代相傳,綿延久長"月亮高掛天空,在一代代的人看來,宇宙是相似不變!亘古如斯的永遠"所以,當以類的形象出現在月亮面前,足可以與永恆之月相抗衡,/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得以與/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共存於宇宙之中"月與人,因此構成兩個生命體之間的平等對話"月與人交會,才能共同譜寫出生命的美好樂章"艾烈德在永恆復現的神話中指出:/月亮是最先死去,但也是最先重生的,事實上,人的出生!成長!衰老及消逝,也近似月的一周期"而這相似性之重要,不僅在於使我們了解宇宙依-月.的構造形式是很適切的,而且也在於能因此有一個樂觀的推論:就像月的消失因為會再有新月隨之出現,所以不會是絕對的終極一樣,人的消失也不是最後的結局"李澤厚認為張若虛在詩中所流露的這種意識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時代對人生!宇宙的初醒覺的自我意識:對廣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視,對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無可奈何的感傷!惆悵和留戀"永恆的江山!無垠的風月給這些詩人們的,是一種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夾著感傷!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