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含哲理的五言絕句
① 最有名的五言絕句
1、《鹿柴》
唐代: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幽回靜的山答谷里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2、《送崔九》
唐代:裴迪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
譯文:你若要歸山無論深淺都要去看看; 山巒溝壑清凈秀美要盡情地賞玩。 千萬別學陶淵明筆下那個武陵人, 只在桃花源遊了幾天就匆匆出山。
3、《八陣圖》
唐代: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譯文:三國鼎立你建立了蓋世功績,創八陣圖你成就了永久聲名。江水東流推不轉你布陣石頭,千古遺恨你滅吳失策功未就。
4、《怨情》
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譯文:美人兒捲起珠簾一直等待,一直坐著把雙眉緊緊鎖閉。只看見她淚痕濕滿了兩腮,不知道她是恨人還是恨己。
5、《相思》
唐代: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② 五言詩千古名句
1、《靜夜思》復
唐代:李制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春曉》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日裡貪睡不知不覺天就亮了,到處可以聽見小鳥的鳴叫聲。
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不知吹落了多少嬌美的春花。
3、《登鸛雀樓》
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山巒漸漸下落,滔滔黃河朝著大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4、《相思》
唐代: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譯文:
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採摘,因為它最能寄託相思之情。
5、《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所有的山上,飛鳥的身影已經絕跡,所有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垂釣。
③ 體現哲學道理的唐詩
一.【詩詞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內身在此山中容。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足點、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二、【詩詞原文】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哲理】說明事物是不斷發展的,每個時代都應創新、進步,不能因襲古人,不求進取。
④ 五言絕句~
http://..com/question/531079.html?fr=qrl3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內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容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
僅憑這兩首小詩,稱王之渙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流詩人,我想並
不為過。詩人的盛名,從來都應該來自他的詩作。有了第一流的作品,
便會有每一流的詩人。如果不是第一流的詩人,何來第一流的作品?
王之渙寫出了一流的作品,雖然數量少了些,但他還是一位一流的詩
人。詩人的桂冠從來就取決於作品的質量,而非數量。相反,以如此
少的量博得如此高的聲譽,正是王之渙不同尋常之處。
⑤ 五言古詩大全500首
五言古詩有:《春曉》、《所見》、《登鸛雀樓》、《相思》、《獨坐敬亭山》等。
一、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譯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來只聽到到處有鳥兒啼叫。想起昨夜裡風聲緊雨聲瀟瀟,花兒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二、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清·袁枚《所見》
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上。
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譯文: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四、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唐·王維《相思》
譯文:紅豆樹生長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將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採摘一些紅豆,它最能夠引起人們的思念之情。
五、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獨坐敬亭山》
譯文: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誰也不會覺得滿足。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大的敬亭山了。
⑥ 五言詩句大全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登樂游原
唐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鋤禾
唐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詩中敘述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想要看得遠,必須登得高。王之渙因這首五言絕句而名垂千古,鸛雀樓也因此詩而名揚中華。詩中所體現的積極的進取態度,使得這首詩多次出現在中國國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場合。
這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詩,是唐人五絕中的寫景名篇。因為「野曠」所以天低於樹,因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樹、人和月的關系,寫得恰切逼真。
《江雪》是一首山水詩,描述了一幅江鄉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凄寂,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千古丹青妙手,也爭相以此為題,繪出不少動人的江天雪景圖。
此詩贊美黃昏前的原野風光,並直述自己的感受。後兩句極力贊嘆晚景之美:在夕陽余暉照耀下,塗抹上一層金色的世界。其意蘊非常豐富,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全詩語言明白如話,毫無雕飾,節奏明快,感喟深沉,富於哲理。
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於屋內抬頭望月的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全詩語言朴實淺顯,寫景如畫,敘事雖然簡朴,含意十分深刻。全詩純用白描手法,語言朴實無華,格調清雅淡靜,卻具有悠遠的意境與無窮的韻味。
本詩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詩中以白雲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尋者對隱者的欽慕高仰之情。全詩遣詞通俗清麗,言繁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是一篇難得的言簡意豐之作。
《春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復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藝術魅力不在於華麗的辭藻,不在於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於它的韻味。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里,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
此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裡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全詩語言通俗、質朴,音節明快、上口,流傳極廣,婦孺皆知。其中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中國傳統的「治家格言」,提醒人們注意節約用度,珍惜勞動成果。
⑦ 經典的、有意境的五言絕句、(越多越好)
1.人閑抄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代王維《鳥鳴澗》
意思是:沒什麼人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裡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代李白《靜夜思》
意思是: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代王煥之《登鸛雀樓》
意思是: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4.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唐代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意思是:蒼翠的叢林掩映著竹林寺,遠遠地傳來黃昏的鍾鳴聲。身背斗笠在夕陽的映照下,正獨自沿著青山走向遠方。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唐代王維《鹿柴》
意思是:空曠的山中看不到一個人,只聽到人說話的聲音。夕陽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
⑧ 七絕 這首詩蘊含的哲理是什麼
七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於近體詩范疇,絕句是由四句組成,有回嚴格的格律要求。常答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還有很少見的六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絕句即是七言絕句。
一般而言,第一二四句平聲同韻;第三句仄聲不同韻。第二四句倒數第三字通常為仄音;整首詩的意境高,文辭雅,寓意深。
⑨ 講明道理的詩 五言絕句
講明道理的五言絕句:抄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八陣圖
作者: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賜蕭瑀
作者:李世民
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曉窗
作者:魏源
少聞雞聲眠,老聽雞聲起。千古萬代人,消磨數聲里。
⑩ 蘊含人生哲理的五言絕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內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容——莊子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從若干字數不一的哲理詩句中選出,小助學子一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