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台詞戲劇
Ⅰ 戲劇的結構
戲劇結構
1、戲劇結構的類型及其特點:
由於受舞台和時間的限制,戲劇是一種要求最經濟的表現又能最抓住觀眾的藝術。戲劇結構的好與壞,不僅關繫到一部劇本的完整性和統一性,也是戲劇獲得成功的前提條件之一。完整的戲劇結構,可以提供一個特定的矛盾沖突的發生、發展、轉化的全部過程,這會使人們更容易了解這一矛盾的因果關系,從而認識到事物的規律性。
所謂 "結構"是對劇本所反映的生活材料進行組織,也稱之為"布局"。戲劇結構就是劇作家根據塑造人物形象,表達思想主題的要求和戲劇藝術的特殊規律而對全部劇情的設計和安排。戲劇結構類型分為回顧式、開放式、人像展覽式三種。
(1)回顧式結構
"回顧式"結構又稱"鎖閉式"結構.
它的主要特點:出場人物較少,劇情展開的時間、地點高度集中,基本符合"三一律"(時間、地點、情節的一致)的原則,劇情從臨近高潮的地方開始,以前的事用回敘的手法融合到劇情發展之中。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曹禺的《雷雨》等。這種結構的長處是:集中統一,又環環緊扣,容易取得戲劇性的效果。
(2)"開放式"結構
按照故事發展的時間順序展開劇情,人物較多,劇情展開的時間較長,場景富於變化,情節更為豐富、曲折;可以沒有回敘成分。象莎士比亞的《羅米歐與朱麗葉》,老舍的《茶館》,曹禺的《原野》等。《原野》中描寫仇虎從獄中逃出,來到焦家報仇,殺死了焦閻王之子焦大星,帶著他原先的未婚妻金子逃走,當被圍困走投無路時,自殺身亡,完全是按順序推進劇情的發展.這種結構的長處是:有頭有尾,把戲劇情節原原本本表現在舞台上,能容納較廣的生活材料。
(3)人像展覽式結構
"人像展覽式"的結構,是以片斷方式展示眾多的人物形象和社會風貌為主要目的。如曹禺的《日出》等。曹禺的在寫《日出》時,"決心舍棄《雷雨》中所用的結構,不再集中於幾個人身上"。《日出》中人物雖有主次,但並無中心人物,而且互為賓主,交相映襯,沖突也非單線,而是多線索交錯,目的在於通過較多人物的塑造,共同完成一個主題,要批判那"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不合理的黑暗社會。《日出》以交際花陳白露和方達生為串線人物,通過他們,一方面聯系著那腐朽沒落的上流社會中的金八、潘月亭、富孀顧八奶奶之流的"有餘者";一方面又聯系著處於社會最地層的小東西、黃省三、翠喜這些"不足者"。這樣便把"有餘"與"不足"兩個世界的景象都展現在觀眾面前,讓人們看到了一幅半殖民地都市社會的里外兩面。上層社會的花天酒地、紙醉金迷;下層人民的食不果腹、賣身賣命的悲慘生活。
2、《雷雨》的結構特點
《雷雨》的結構是"鎖閉式"結構的典型範例。作者運用"回顧式"手法來結構《雷雨》,將三十年前周朴園遺棄侍萍的罪過用回敘的手法融合到劇情發展之中,將"過去的戲劇"與"現在的戲劇"結合得十分緊密。同時作者又純熟地運用"三一律"的創作原則,《雷雨》的故事在時間上的跨度超過三十年,但它在一天內完成。時間集中、地點集中、 人物集中。
戲劇結構與戲劇沖突直接相關。它實際上就是組織戲劇沖突、安排戲劇情節的藝術。
《雷雨》中人物雖然不多,但情節復雜,以血緣、家庭關系連結了沖突各方的人物,使結構十分緊湊。《雷雨》中的各種矛盾都集中在周公館內,罪魁禍首是周朴園。如何來揭露這個人物呢?
戲劇結構的表現形式,或構成部分,通常可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高潮作為劇情發展的頂峰,是全劇中最緊張、最有意義的一刻,也是戲劇最吸引人的地方。一部戲劇有一個總高潮。每一幕戲又有小高潮,一個個小高潮最後發展成全劇的大高潮。
3、《茶館》的結構特點
《茶館》的結構屬開放式。它突破了傳統話劇"三一律"的形式,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創新。正如老舍自己所說"我的寫法多少有點新的嘗試,沒完全叫老套子捆住"。從總體的結構上,截取歷史上三個有代表性的片段。前後五十年的社會生活,集中概括在短短的三幕戲中。《茶館》巧妙地通過北京城裡的裕泰茶館興衰來反映社會的變化,"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出色地表現了要"葬送三個時代"的主題,被人譽為"圖卷戲"。其結構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A.《茶館》不以貫徹始終的戲劇沖突推進情節的發展,不追求完整地故事。而是把重點放在眾多人物命運及其相互關繫上,描寫了眾多的生活片段,人物速寫,看似鬆散,卻在"葬送三個時代"的主題下,形成了"形散而神不"的獨特而又完整的結構。雖然沒有完整的中心情節,但裕泰茶館的興衰變化卻是連接"三個時代生活"畫面的一條明顯的貫穿線索。
B《茶館》的時間的跨度大,為避免三幕戲變成孤立的三大塊,特意設置大傻楊這個串線人物用"數來寶"的方式來介紹劇情,在場於場之間起著連綴作用。
C、在人物安排上的特點。主要人物自壯到老貫穿全劇,王利發、常四爺、秦仲義等在三幕都出現;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由同一演員扮演。如清末的打手二德子,說媒拉纖的劉麻子,相面的唐鐵嘴等,他們的兒子都繼承父業,這樣使觀眾感到人物、事件、前後聯貫;其它眾多無關緊要的人物則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每個角色都說自己的故事,又都與時代發生關系。
在這部劇中,上場的人物多達70餘人,有名有姓的人物也有40多位。這些人物涉及三教九流,有茶館掌櫃、伙計,還有相面的、說媒拉纖的、吃洋教的,還有資本家、太監、打手、逃兵、特務以及破產農民、青年學生等。這些人物的職業、身份、性格等特徵都寫得生動、准確、鮮明。
top
(五)戲劇語言
戲劇語言與小說、散文等不同,它不用敘述體,而用純粹的口語 ;它必須適應戲劇的舞台性、表演性的要求,而具有性格化、精煉美、動作性、含蓄美、諧趣性等基本特徵。
戲劇中有兩種語言: 一是人物的語言,即台詞,包括對話、獨白和旁白。它是劇本塑造人物形象、描繪戲劇沖突、表現主題的主要手段,是形成劇本的基本材料。二是作家的"舞台提示"。
1、戲劇語言的性格化
優秀的戲劇語言,一定是個性化的語言,因為劇中人物性格的創造,主要依賴於人物的語言。戲劇語言的個性化,要求劇中人物的語言必須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有益於表現人物獨特的個性。老舍、曹禺筆下的人物個性化語言,非常突出,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老舍認為人物對話必須是性格化的語言,"開口就響,聞其聲知其人"。
《茶館》中的對話,都是人物自己應該說的語言,因此,人物性格區別非常鮮明。戲剛開始時,有錢人家為一隻鴿子在茶館里鬧糾紛,引起松二爺、常四爺、二德子、馬五爺的一段對話,是如何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
松二爺: 好象又有事兒?
常四爺: 反正打不起來!要真打的話,早到城外頭去啦;到茶館來干嗎?
二德子:(湊過去)你這是對誰甩閑話你?
常四爺:(不肯示弱)你問我哪?花錢喝茶,難道還叫誰管著嗎?
松二爺:(打量二德子一番)我說這位爺,你是營里當差的吧?來,坐下喝一碗,我們都是外場人。
二德子: 你管我當差不當差呢!
常四爺: 要抖威風,跟洋人干去,洋人利害!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尊家吃著官餉,可沒見著您去沖鋒打仗!
二德子 甭說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動手)
王利發: 哥們兒,都是街面的朋友,有話好說,德爺,您後邊坐!
常四爺: (閃過)你要怎麼著?
二德子: 怎麼著?我碰不了洋人,還碰不了你嗎?
馬五爺:(並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風啊!
二德子:(四下掃視,看到馬五爺)喝,馬五爺,您在這兒哪?我可眼拙。沒看見您!(過去請安)
馬五爺: 有什麼事好好地說,干嗎動不動就講打?
二德子: 蔗!您說的對!我到後頭做做去。李三,這的茶錢我候啦!(往後面走去)
常四爺:(湊過去,要對馬五爺發牢騷)這位爺,您聖明,您給評評理!
馬五爺:(立起來)我還有事,再見(走出去)
2、戲劇語言的精煉美
戲劇由於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戲劇語言必須精煉。戲劇語言的精煉美表現在台詞表達內容上的豐富性和深刻性,也就是說,用最經濟的語言表達最豐富、最廣博的內容,做到以一當十,以少勝多。
如在《茶館》第一幕中貧苦的農民康六迫於生計無奈把女兒康順子,讓人販子劉麻子賣給了龐太監。康順子上場後只有一個字的台詞"我"說了兩次,卻把人物特定情境中的復雜心理和盤托出了:
康六: 姑娘!順子!爸爸不是人,是畜生!可你叫我怎麼辦呢?你不找個吃飯的地方,你餓死!我不弄到手幾兩銀子,就得叫東家活活地打死!你呀,順子,認命吧,積德吧!
康順子: 我,我…….(說不出話來)
劉麻子:(跑過來)你們回來啦?點頭啦?來見見總管!給總管磕頭!
康順子:我………(要暈倒)
3、戲劇語言的動作性
戲劇語言的任務,不僅在於顯示性格,而且還要展開戲劇沖突,其沖突必然是在其動作性中表現出來.所以,戲劇語言也必須富於強烈的動作性。
所謂戲劇語言的動作性,是指劇中人物不僅表現出在說話,而且出表現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動、思想感情,它是和手勢、表情、形體動作結合在一起的,推動著劇情的發展。如《雷雨》第二幕中魯大海在揭露周朴園罪惡的發家史時,侍萍目睹了離別二十多年的長子周萍打自己另一個兒子魯大海時,內心世界的痛苦變化過程:
魯大海:你們這些混賬東西,放開我。我要說,你故意淹死了兩千二百個小工
......
她大哭起來,不禁沖口而說出了這樣一段話:
哦,"這真是一群強盜!(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憑,---憑什麼打我的兒子?"
4、戲劇語言的含蓄美(潛台詞)
優秀劇作的語言總是含蓄、蘊籍,耐人尋味的,蘊含著豐富的"潛台詞"。潛台詞,是戲劇的酵母。"潛台詞"就是潛藏在人物台詞之中的真正含義,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就是人們在日常交談中常說的"話里有話"。
《雷雨》第二幕周朴園與侍萍相見那場戲,當周朴園還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侍萍時,表現出一種眷念、懺悔之情,當認出侍萍後,露出了資產階級偽君子的真相。他嚴厲地責問: "你來干什麼?""誰指使你來的? "這兩句從下意識中冒出來的話,是有內心語言和潛台詞的。
前一句話"你來干什麼?"的潛台詞有兩層意思:
其一, 你大可不必到這兒來;
其二是一種威脅之意,你想來敲詐我嗎?
後一句話"誰指使你來的?"的潛台詞是:
不是你,那一定是魯貴指使你來敲詐我的。他非常害怕他和侍萍的事暴露在魯貴這個下人面前,這對他的名譽、社會地位都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這兩句"言外之意"的潛台詞,對於表現周朴園的虛偽性格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5、戲劇語言的諧趣性
所謂的"諧趣",就是詼諧、幽默、有趣味性。作家有時也用一些諷刺、誇張的藝術手法,語言妙趣橫生,具有生動性、趣味性,能增強戲劇藝術的感染力。
在《茶館》中生動、詼諧、幽默的語言運用創造出令人發笑而又耐人尋味的諷刺場面。如第二幕中王利發與唐鐵嘴的一段對話:
唐鐵嘴:聽說後面改了公寓,租給我一間房子,好不好?
王利發:唐先生,你那點嗜好,在我這兒恐怕--
唐鐵嘴:我已經不吃大煙了!
王利發:真的?你可真要發財了!
唐鐵嘴:我改抽 白面啦。(指牆上的香煙廣告)你看,哈德門煙是又長又松,(掏出煙來表演)一頓就空出一大塊,正好放白面兒 。大英帝國的煙,日本的 白面兒,兩大強國侍侯著我一個人,這點福氣還小嗎?
6、戲劇語言的舞台感和詩意
一部好的劇本不僅文學性強,經得起讀,而且舞台感強,既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又是傑出的舞台劇。這一特色既體現在劇本創作的台詞中,又體現在"舞台指示"的描繪之中。詩意是劇作家追求的美學理想。老舍認為"戲劇語言要既俗(通俗易懂)而又富於詩意,才是好語言。"
深受民族戲曲的熏陶和影響,曹禺和老舍的話劇中字里行間盪漾濃郁的詩意。在劇本中,曹禺喜歡對他所描繪的人物進行外貌、性格和身世的具體描述,對人物生活的場景作祥細的說明和描繪。這種語言如同敘事詩一般,具有濃厚的抒情性。
曹禺決不是孤立地、靜止地撰寫人物台詞,而是讓人物身臨其境地講話,將刻劃人物內心活動的台詞同舞台效果、布景的描繪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產生強烈的戲劇效果。如《雷雨》第三幕魯侍萍讓女兒四鳳"起誓"這一場面,就是十分明顯的例子。
作為一門語言藝術,語言在戲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往往是一出戲的成敗的關鍵。
http://210.28.216.20/daxueyuwen/4/gs/xxzd.htm#step15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台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綜合藝術。
戲劇是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表演出來的藝術。戲劇有四個元素,包括了「演員」、「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場地)」和「觀眾」。「演員」是四者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扮演的能力,戲劇與其它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扮演了,透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演,那麼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戲劇。
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由於文化背景的差別,不同文化所產生戲劇形式往往擁有獨特的傳統和程式,比如西方戲劇、中國戲曲、印度梵劇、日本能樂、歌舞伎等。
現代的戲劇觀念強調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統一表現以實現綜合的藝術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員、舞台、道具、燈光、音效、服裝、化妝,以及劇本、導演等的一切總稱,也包括台上演出與台下互動的關系(一般稱為「觀演關系」)。
在中國台灣地區,戲劇是一個范圍較廣的詞語,如舞台劇、電視劇、電影等以劇本為核心進行表演的演劇形式都統稱為戲劇。
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或稱之為劇本。
Ⅱ 結合文本分析雷雨的思想成就
一、無以倫比的戲劇沖突技巧
矛盾沖突是戲劇的靈魂。《雷雨》故事情節的發展具有夏日雷雨的特徵:開始時烏雲密布,空氣悶熱難當,隨後,空氣的氣氛漸趨緊張,時不時伴隨電閃雷鳴,隨後,大雨驟至,雷電轟鳴,整個宇宙都發怒了。再看繁漪那充滿憤怒與壓抑,最終走向變態極端的感情,周萍那極度悔恨、懼怕與希望並存,罪惡感與歉然同在的感情,魯侍萍那飽受折磨仍逃脫不了命運殘忍玩弄的內心,哪一樣不是「雷雨」特徵的典型寫照。對制度的批判,對罪惡的揭露,對人物的同情與無奈,愛恨交加的復雜感情,都化作了兩個字:雷雨。
雖然四幕長劇的時間跨度僅僅是一天,但人物的感情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情節發生如此大的轉折,實在叫人能以想像。人物之間的關系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矛盾網、仇恨網,作者正是通過把各種復雜的矛盾糅合在一起,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的。周朴園被迫或自願拋棄了已生下兩個兒子的魯侍萍,三十年後,周朴園偶遇魯侍萍,矛盾一觸即發。工人魯大海為爭取工人的權益與自己並不認識的親生父親發生矛盾,被自己同父同母的哥哥周萍痛打,周萍由於與自己的後媽繁漪發生了不自然的關系而悔恨不已,決定痛改前非,卻擺脫不了失去精神依託的繁漪的糾纏、威脅,與此同時,周萍愛上了魯侍萍的女兒——在周家當侍女的四鳳,恰巧,繁漪的兒子周沖——一個善良、真誠的少年也對四鳳情有獨鍾。四鳳面臨母親和周萍的抉擇,周萍把人交給了四鳳,卻受到繁漪的牽制,周沖面臨母親和哥哥雙方面的壓力,這一切的一切交錯在一起,終於在周朴園暴露身世之謎後釀成了慘劇。這慘劇是偶然的,太多的巧合和天命,但又是必然的,封建制度對人性的扭曲、摧殘必定造成這悲慘的結局。作者的高超之處在於,他讓矛盾相互交織,無處不在,讓人分不清誰是誰,誰愛誰,誰恨誰,但一切又是那麼的鮮明,讓人的心都能感受到。
二、極富魅力的藝術語言
1、個性鮮明
戲劇語言的個性化,要求劇中人物的語言必須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有益於表現人物獨特的個性。曹禺筆下的人物個性化語言,非常突出。如第一幕中對魯貴語言的刻畫,那姦猾的笑容,委瑣的語言,把一個奴才的嘴臉表現的淋漓盡致。給觀眾們內心刻上了很深的印象。
2、富有感染力
1)精煉美
戲劇語言的精煉美表現在台詞表達內容上的豐富性和深刻性,也就是說,用最經濟的語言表達最豐富、最廣博的內容,做到以一當十,以少勝多。在〈雷雨〉中這樣的幾乎沒有特別拗口的台詞,做到了通俗易懂,精練深刻。而且,台詞里充滿了精妙的停頓和省略,使觀眾隨著劇情的發展完全進入台詞所創設的情景中。
2)耐人尋味
優秀劇作的語言總是含蓄、蘊籍,耐人尋味的,蘊含著豐富的「潛台詞」。潛台詞,是戲劇的酵母。「潛台詞」就是潛藏在人物台詞之中的真正含義,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就是人們在日常交談中常說的「話里有話」。
《雷雨》第二幕周朴園與侍萍相見那場戲,當周朴園還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侍萍時,表現出一種眷念、懺悔之情,當認出侍萍後,露出了資產階級偽君子的真相。他嚴厲地責問: 「你來干什麼?」「誰指使你來的? 」這兩句從下意識中冒出來的話,是有內心語言和潛台詞的。前一句話「你來干什麼?」的潛台詞有兩層意思:其一,你大可不必到這兒來;其二是一種威脅之意,你想來敲詐我嗎? 後一句話「誰指使你來的?」的潛台詞是:不是你,那一定是魯貴指使你來敲詐我的。他非常害怕他和侍萍的事暴露在魯貴這個下人面前,這對他的名譽、社會地位都是一個嚴重的威脅。這兩句「言外之意」的潛台詞,對於表現周朴園的虛偽性格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過含蓄的語言表達潛在的意思是曹禺等優秀作家最值得稱道的藝術手法,這使觀眾在欣賞話劇的過程中能夠完全的投入其中,調動起觀眾的積極性,思在其中。
3)富於感染力的動作性
戲劇語言的動作性,是指劇中人物不僅表現出在說話,而且出表現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動、思想感情,它是和手勢、表情、形體動作結合在一起的`,推動著劇情的發展。如《雷雨》第二幕中魯大海在揭露周朴園罪惡的發家史時,侍萍目睹了離別二十多年的長子周萍打自己另一個兒子魯大海時,內心世界的痛苦變化過程。
3、雋永深沉的詩意美。
在劇本中,曹禺喜歡對他所描繪的人物進行外貌、性格和身世的具體描述,對人物生活的場景作祥細的說明和描繪。這種語言如同敘事詩一般,具有濃厚的抒情性。曹禺決不是孤立地、靜止地撰寫人物台詞,而是讓人物身臨其境地講話,將刻劃人物內心活動的台詞同舞台效果、布景的描繪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產生強烈的戲劇效果。
《雷雨》是當做詩來寫的,其中的許多台詞准確地展現了人物的性格,抒發了人物的內心情感。
三、文學作品形象膾炙人口
1、最具「雷雨」式性格的人物——繁漪
2、罪魁禍首——周朴園
3、悲劇人物魯侍萍——舊社會下層婦女
4、受新思想新文化影響下成長的青年——周沖
5、有思想有行動的年輕工人——魯大海
6、迂腐的魯貴
7、懦弱的周萍
·······
各種形象栩栩如生,力透紙背。
《雷雨》劇作是著名劇作家曹禺創作於1928年,它以1923年前後的中國社會為社會背景,描寫了一個以周朴園為代表的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的生活悲劇。
《雷雨》通過復雜的人物關系和尖銳的矛盾沖突,生動地勾勒出現實的社會的階級關系,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真實,使這部戲劇在人民群眾中產生巨大影響的決定性因素。作為戲劇,《雷雨》的戲劇沖突的技巧是無與倫比的;作為話劇,它充分展現「說話的藝術」的獨特魅力;作為文學作品,鮮活的人物形象膾炙人口,廣為流傳,深深紮根於人民心中。
Ⅲ 曹禺戲劇語言的藝術特點
曹禺戲劇的語言藝術: A 曹禺的戲劇語言一般都很簡短,貼近日常的口語。 B 符合戲劇表現的特定情景,有利於突出人物的個性,揭示人物的心理,傳神而有味。 C 充滿了濃郁的抒情性。 D 豐富的潛台詞,言外之意使曹禺的戲劇語言意蘊豐厚而充滿魅力。
下面讓我們以《雷雨》為例來欣賞一下曹禺先生的語言藝術特點:
1.語言豐富深刻的精練美
戲劇由於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戲劇語言必須精煉。戲劇語言的精煉美表現在台詞表達內容上的豐富性和深刻性,也就是說,用最經濟的語言表達最豐富、最廣博的內容,做到以一當十,以少勝多。在〈雷雨〉中這樣的幾乎沒有特別拗口的台詞,做到了通俗易懂,精練深刻。而且,台詞里充滿了精妙的停頓和省略,使觀眾隨著劇情的發展完全進入台詞所創設的情景中。
首先周朴園讓周萍、周沖跪下「請」繁漪吃葯:(望著萍、不等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在喝!(拿碗,喝了兩口,眼淚又湧出來,望一望周朴園峻厲的眼和苦惱的萍,咽下憤恨,一氣喝下)哦……
可以說,繁漪此刻是百感交集。她憎惡周朴園的專橫、冷酷和虛偽,把免於「吃葯」的希望寄託在身邊那個令她傾注了熱忱的男人周萍身上;然而,這個懦弱的男人給予她的卻是難堪的失望,而兩人的情愛關系又使她不忍委屈於他;於是,她只好在「我喝,我在喝」的急促語音伴隨下將所有的懊惱連同那苦葯咽了下去。飽含情感色彩的一聲「哦……」多少悲苦和哀怨都不言而明。
還有周萍羞憤地自殺。槍聲傳來,隨之是一個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靜場。周朴園所不願相信也不敢相信的可怕預感被繁漪一聲「啊!」證實了。望著倒在血泊中的情人,繁漪沒來得及判明他的死活,一陣疑惑地「狂喊」:「他……他……」其間同樣有著豐富的內涵。周朴園也許是深感罪孽的深重,命運將他捉弄得「呆立」在那裡。繁漪的思緒則可能亂如麻團他死了嗎?還能活過來嗎?但不管怎樣,這一聲槍響破滅了一切的幻想;這一灘腥血染沒了所有情怨……她的一番「困獸之斗」可以到此結束了。可見這里停頓和省略是何等的精妙,正如曹禺所言:「節制或沉靜在舞台上更是為人所欣賞。」③
2、富於感染力的動作美
戲劇語言的動作性,是指劇中人物不僅表現出在說話,而且出表現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動、思想感情,它是和手勢、表情、形體動作結合在一起的`,推動著劇情的發展。如《雷雨》第二幕中魯大海在揭露周朴園罪惡的發家史時,侍萍目睹了離別二十多年的長子周萍打自己另一個兒子魯大海時,內心世界的痛苦變化過程。
魯大海 :你們這些混賬東西,放開我。我要說,你故意淹死了兩千二百個小工......
她大哭起來,不禁沖口而說出了這樣一段話:
哦,「這真是一群強盜!(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憑,---憑什麼打我的兒子?」
這段話飽含了侍萍極其復雜的感情,她先是震驚,接著猛醒,繼而憤怒,最後怒斥,一系列感情的急劇變化過程。周家父子這樣對待魯大海,是侍萍所沒有想到的,感到非常震驚,但事實又使她幡然醒悟,所以她憤怒地斥責:「這真是一群強盜!」周萍打了魯大海兩記耳光,猶如打在她的心上,她沒有想到日夜想見的萍兒竟這樣狠毒。
於是,她驚疑地說:「你是萍」,這明明是想認離別多年的兒子,言外之意是想說「你是萍兒」。話音剛出口,她答應周朴園不認兒子的要求又理智地把「萍」改為諧音「憑」並憤怒地斥責 「憑什麼打我的兒子?」這一個諧音「憑」字的巧妙運用,確且地表達了她感情的急劇變化,內心世界的極大痛苦和悲憤。當周萍問「你是誰?」侍萍說:「我是你的----你打的這個人的媽。」做母親多麼想讓眼前的兒子周萍喊一聲「媽媽」,「我是你的------- 」的潛台詞是想說:「我是你的媽」。媽字就要脫口而出,她又再一次抑制住自己感情,馬上改成「你打的這個人的媽」。
3、耐人尋味的含蓄美
優秀劇作的語言總是含蓄、蘊籍,耐人尋味的,蘊含著豐富的「潛台詞」。潛台詞,是戲劇的酵母。「潛台詞」就是潛藏在人物台詞之中的真正含義,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就是人們在日常交談中常說的「話里有話」。既要演員便於「上口」又要觀眾聽來「入耳」這些語言能給觀眾和讀者留下展開豐富想像的餘地。韻味深長的潛台詞也是一部話劇是否優秀的重要評價標准之一。在〈雷雨〉中,優秀的潛台詞比比皆是如:大海打周萍時所說的「你准備好了?」就是指你是准備好跑了呢?還是准備好挨打了呢?
又如《雷雨》第二幕周朴園與侍萍相見那場戲,當周朴園還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侍萍時,表現出一種眷念、懺悔之情,當認出侍萍後,露出了資產階級偽君子的真相。他嚴厲地責問: 「你來干什麼?」「誰指使你來的? 」這兩句從下意識中冒出來的話,是有內心語言和潛台詞的。前一句話「你來干什麼?」的潛台詞有兩層意思:其一,你大可不必到這兒來;其二是一種威脅之意,你想來敲詐我嗎? 後一句話「誰指使你來的?」的潛台詞是:不是你,那一定是魯貴指使你來敲詐我的。他非常害怕他和侍萍的事暴露在魯貴這個下人面前,這對他的名譽、社會地位都是一個嚴重的威脅。這兩句「言外之意」的潛台詞,對於表現周朴園的虛偽性格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過含蓄的語言表達潛在的意思是曹禺等優秀作家最值得稱道的藝術手法,這使觀眾在欣賞話劇的過程中能夠完全的投入其中,調動起觀眾的積極性,思在其中。
4、驚心動魄的舞台美
一部好的劇本不僅文學性強,經得起讀,而且舞台感要強,既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又是傑出的舞台劇。這一特色既體現在劇本創作的台詞中,又體現在「舞台指示」的描繪之中。。如《雷雨》第一幕蘩漪出場時的舞台提示:「她一望就知道是個果敢陰鷙的女人。她的臉色蒼白,只有嘴唇微紅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樑令人覺得有些害怕。………她的眼光會充滿了一個年青婦人失望後的痛苦與怨望。「「她是一個中國舊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靜,她的……----她對詩文的愛好,但是她也有更原始的一點野性。」「她會愛你如一隻餓了三天的狗咬著它最喜歡的骨頭,她恨起你來也會像只惡狗狺狺地,不,多不聲不響地狠狠地吃了你的。然而她的外形是沉靜的,憂煩的,她會如秋天傍晚的樹葉輕輕落在你的身旁,她覺得自己的夏天已經過去,西天的晚霞早暗下來了。」
我們閱讀這樣的舞台提示對於把握蘩漪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起了很好的幫助作用。如《雷雨》第三幕魯侍萍讓女兒四鳳「起誓」這一場面,就是十分明顯的例子
魯侍萍:(立起)你就這樣跪下說。
魯四鳳:媽,我答應你,以後我永遠不見周家的人。[雷聲轟地滾過去。
魯侍萍:孩子,天上在打著雷,你要是忘了媽的話,見了周家的人呢?
魯四鳳:(畏怯地)媽,我不會的,我不會的。
魯侍萍:孩子,你要說,你要說。假如你忘了媽的話,。。。
魯四鳳:(不顧一切地)那、那天上的雷劈了我。(撲在魯媽的懷里)哦,我的媽呀!(哭出聲)
這場戲在舞台演出時產生了驚魂動魄的藝術效果,作者將人物語言的表達同舞台燈光、滾滾的雷聲、閃電的舞台效果運用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揭示了母女倆痛苦復雜的矛盾心情,創造了一幅真實感人的生活化面。這種結合舞台背景描繪的戲劇語言還具有象徵性,窗外那引起四鳳恐懼的雷聲和閃電就已經預示了人物的不幸命運。
5.意韻深厚的詩情美
詩意是劇作家追求的美學理想。別林斯基說:戲劇應是「最高一類的詩」。④曹禺恰以其語言的抒情性構築著他劇作詩的大廈。也可以說,正是因為一些詩的語言技法如比喻、象徵、含蓄等的綜合運用,才使他的戲劇語言具有了抒情性。在劇本中,曹禺喜歡對他所描繪的人物進行外貌、性格和身世的具體描述,對人物生活的場景作祥細的說明和描繪。這種語言如同敘事詩一般,具有濃厚的抒情性。那象詩一樣的語言,具有濃厚的抒情性,意蘊深厚,發人深思,耐人尋味,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曹禺決不是孤立地、靜止地撰寫人物台詞,而是讓人物身臨其境地講話,將刻劃人物內心活動的台詞同舞台效果、布景的描繪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產生強烈的戲劇效果。
《雷雨》是當做詩來寫的,其中的許多台詞准確地展現了人物的性格,抒發了人物的內心情感。繁漪是一個「五四」以後的資產階級女性,聰明、美麗,有追求自由和愛情的要求;但任性而脆弱,熱情而孤獨,飽受精神折磨,渴望擺脫自己的處境而又只能屈從這樣的處境,正象作者所說,她陷入了「一口殘酷的井」。繁漪在第二幕中那段著名的獨白,簡直就是一首貯滿憤懣與渴望:熱極了,悶極了,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變成火山的口、熱烈烈地冒一次,什麼我都燒個干凈,當時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凍成死灰,一生只熱熱地燒一次,也就算夠了。我過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哼,什麼我都預備好了,來吧,恨我的人,來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忌妒的人,都來吧,我在等候著你們。繁漪在「宇宙殘酷的井裡」拚死攀援的艱辛與焦灼、壓抑與煩悶,「愛起你來像一團火」,「恨起你來也像一團火」的熾烈陰鷙的個性也都熔鑄在這詩里。
Ⅳ 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發現,一句話在字面意義之外,還可能有類似於戲劇中「潛台詞」的言外之意。閱讀下面兩
①言外來之意:「每個人都會有失誤自,你也難免。」
②言外之意:「我曾經找您看過病,今天是復診,不是初診,您收就診費,應當收100美元,而不是500美元。」 ③很好,繼續吃我上次給你開的葯吧!再吃一個療程就行了。 Ⅳ 什麼是戲劇的潛台詞
潛台詞, Ⅵ 《雷雨》的藝術成就
一、無以倫比的戲劇沖突技巧 Ⅶ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句話在字面意義之外,還可能有類似於戲劇中「潛台詞」的言外之意。閱讀下
Ⅷ 怎樣理解《雷雨》的主題
《雷雨》劇作成於1928年,它以1923年前後的中國社會為社會背景,描寫了一個以周朴園為代表的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的生活悲劇。通過周魯兩家人之間復雜的人物關系和尖銳的矛盾沖突,生動地勾勒出現實的社會的階級關系,反映了當時歷史真實的某些方面。作者懷著被壓抑的忿懣和對受侮辱受迫害的善良的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舊中國舊家庭的種種黑暗罪惡的現象,和地主資產階級專橫、冷酷與偽善,預示了舊制度必然崩潰的命運。 Ⅸ 什麼是戲劇的潛台詞
潛台詞,來 Ⅹ 從人物語言、舞台語言方面舉二三例說明《雷雨》的語言特點
http://www.teachercn.com/zxyw/teacher/GZDSIC/145621121328512.Html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