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琴詩所蘊含的哲理

琴詩所蘊含的哲理

發布時間: 2021-01-20 06:15:01

『壹』 琴詩這首詩的哲理理解

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幾個因素相輔相成的,沒有琴不行,沒有手也聽不到琴聲

該詩哲理性版很強,富有禪機權。佛教視有為無,視生為滅,追求無聲無形不生不減,音樂的真實即虛無,所以音樂無所謂真實與否,要以「諧無聲之樂,以自得為和」、「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通過內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禪道。《題沈君琴》否定了琴、指兩者和音樂之聲的關系,其思想和《楞言經》「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兩圓離,是則常真實」相通。

『貳』 琴詩和觀書有感所蘊含哲理的理解是什麼

以源頭活水形象地比喻豐富的書法藝術靈感才是書法藝術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闡明了作者獨特的讀書感受

『叄』 觀書有感和琴詩這兩首哲理詩表現理趣的方法各有不同,試作分析。

1.《觀書有感》兩則由景入理,從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讓形象本身來說話。
第一回首中「答方塘」由於有「源頭活水」的不斷輸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污濁,永遠「深」而且「清」,藉以強調不斷以新知充實自己的重要性。第二首說往日舟大水淺,眾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此時春水猛漲,巨艦卻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蘊含的客觀意義是強調藝術靈感的勃發,足以使得藝術創作流暢自如;也可以理解為創作藝術要基本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
2.《琴詩》由事入理,詩里用了兩個提問,讓讀者去思考。
借彈琴時只有琴或者只有手都不能產生琴聲,說明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幾個因素相輔相成的。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肆』 蘊含哲理的詩句及意義

1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物質決定意識,意識的內容來自客觀世界。

2望梅止渴;心靈手巧——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錯誤的意識會把人的實踐引入歧途。

4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的知識構成不同,對同一對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為主——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識結構的影響。

6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深入調查實際,全面分析情況,才能獲勝。

7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物質的運動有其客觀規律;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

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不從整體和長遠方面看問題,局部關系也很難處理好。

9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唇齒相依;唇亡齒寒——事物聯系的普遍性。

10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坐井觀天——只見部分,不見整體,用形而上學的觀點看問題。

11喜鵲叫喜,烏鴉叫喪——否認事物聯系的客觀性。

12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從事物的整體和大局出發,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13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牽一發而動全身——部分對整體有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4抱殘守缺;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學的靜止的觀點看待問題,不求進取。

15諱疾忌醫——迴避和掩蓋矛盾,否認矛盾的客觀存在。

16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樂極生悲;因禍得福;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矛盾雙方的相互轉化。

17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堅持

兩分法,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反對一點論。

18人與人不同,花有百樣紅;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19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20張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為馬——抹殺不同矛盾的不同特點,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質。

21畫龍點睛;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牽牛要牽牛鼻子;射人先射馬——看問題、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22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丟了西瓜揀芝麻——辦事情抓不住重點,顛倒了主次矛盾的關系。

23十個指頭按跳蚤;隔靴搔癢;揚湯止沸——沒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24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看問題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25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漸;循序漸進——事物的變化發展從量變開始,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要重視量的變化和積累。

26田忌賽馬——事物的構成成分及其排列組合的變化,會引起事物的質變。

『伍』 對《琴詩》《觀書有感》蘊含哲理的理解

哲學上: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內君指上聽?容 」
1、琴與指兩個事物聯系在一起如何產生美妙的琴聲?實際上是一個高深的哲學問題。佛教認為緣起有,緣生緣滅,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事物與事物之間只是由於發生了聯系,才得以存在。
2、蘇軾自有答案:「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唯物辯證法也認為:事物的聯系具有條件性。條件這一范疇指同特定事物相聯系的、對它的存在和發展發生作用的諸要素的總和。世界上任何聯系都是有條件的。離開條件,一切都無法存在,都無法理解。正如蘇軾所理解的:「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詩。藉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人們在讀書後,時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行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從書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

『陸』 蘇軾的《琴詩》揭示了什麼道理

蘇軾的《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內?」詩寫容得清新流暢,又富有哲理。它批評了兩種片面性:一種是光看到琴的作用,只講「琴上有琴聲」;一種是只強調指頭的作用,認為「聲在指頭上」。人們都清楚,優美動聽的琴聲,是人的指頭撥動琴弦產生出來的,琴和指頭二者如果缺其一,就難以奏出美妙音樂。

1.若:如果的意思
如果說琴聲發自琴,那把它放進盒子里為什麼不響呢?
2.何:為何的意思
如果說琴聲發自手,為何你的手上聽不到聲音?
3.思考的問題是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幾個因素相輔相成的,沒有琴不行,沒有手也聽不到琴聲.

這首詩講了一個彈琴的道理:一支樂曲的產生單琴不行,單靠指頭也不行,還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術的熟練。琴不難掌握,指頭人人有,但由於人的思想感情和彈琴技術的差異很大,演奏出來的樂曲是否悅耳可就大不一樣了。詩里用了兩個提問,讓讀者去思考。其實這是一個復雜的美學問題:產生藝術美的主客觀關系

『柒』 蘇軾的這首 琴詩 富有哪些哲理

從字面上看是說,如果說琴可以自己發聲,那麼為什麼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沒回了樂聲?如果說聲答音是由手指頭發出的,那麼為什麼不能湊過耳朵靠近指頭直接聽到樂聲呢?
蘇軾在這首詩中思考是:琴是如何發出聲音的?根據科學依據可知,其實,琴能演奏出優美的音樂,這不光需要靠琴,還要靠人的指頭彈動、敲擊鋼絲 ,產生振動發出,人的手指和琴同時存在是發出琴音的物質基礎,只有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奏出優美的音樂。
由於鋼絲的粗細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鍵,木槌就會敲擊相應的鋼, 發出不同的聲音。
該詩哲理性很強,富有禪機。佛教視有為無,視生為滅,追求無聲無形不生不減,音樂的真實即虛無,所以音樂無所謂真實與否,要以「諧無聲之樂,以自得為和」、「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通過內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禪道。《題沈君琴》否定了琴、指兩者和音樂之聲的關系,其思想和《楞言經》「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兩圓離,是則常真實」相通。

『捌』 觀書有感和琴詩這兩首詩哲理詩各揭示了什麼道理

觀書有感其一詩以暗喻的手法,借半畝方塘明凈的形象來壁喻讀書體會。告訴我們,正像源源不斷的活水使池塘變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心智才能更加開豁、更加敏銳。 觀書有感其二詩藉助形象喻理。以泛舟為例,讓讀者去體會與學習有關的道理。「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其中的「蒙沖」也寫作「艨艟」。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蘊含的客觀意義是強調藝術靈感的勃發,足以使得藝術創作流暢自如;也可以理解為創作藝術要基本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這首詩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個問題,經過學習忽然有了心得後寫下來的。琴詩1、體現了事物間的相互關聯:只有琴與指相互作用才能產生琴聲。2、體現了事物的矛盾:美妙的琴聲是從哪裡來的?假如說琴弦上固有的,那當琴放在盒子里時為何聽不到聲音?沒有琴便沒有琴聲,但有了琴聲同樣聽不到琴聲(矛盾一)?。假如說琴聲是因為靈巧的指頭而產生,那又何必還要琴呢?何不就在指頭上聽?沒有靈巧的手指彈奏便沒有美妙琴聲,有了靈巧手指同樣聽不到琴聲(矛盾二)?3、體現了客觀事物內因與外因的辯證原理:琴是內因,是產生琴聲的最基本的客觀條件。指頭是外因,是促使內因發生變化的客觀作用。一張琴如果沒有「指頭」這個外因的作用,永遠也發不出美妙的聲音;而再靈巧的指頭,如果離開了內因、離開了琴這個客觀條件,無論如何也彈不出美妙和琴聲。琴上無琴聲,指上亦無琴聲,事物內因雖然具備了發出美妙琴聲的客觀條件,也必須在指頭的外因作用下才能展示其內在的美妙的特質。

『玖』 蘊含豐富哲理的詩句

蘊含哲理的古詩句匯總如下

1、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與元九書》

2、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3、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杜甫《戲為六絕句》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其五》

5、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6、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蘇軾《西江月·平山堂》

7、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羅隱《籌筆驛》

8、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陶淵明《雜詩》

9、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李泌《長歌行》

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陸游《文章》

1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二首》

12、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13、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14、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游魚。——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15、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惠能《菩提偈》

16、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劉叉《偶書》

17、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蘇軾《沁園春·孤館燈青》

18、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卧且加餐。——王維《酌酒與裴迪》

19、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程顥《秋日》

20、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無名氏《雜詩》

21、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錢福《明日歌》

22、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

23、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24、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25、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白居易《花非花》

『拾』 琴詩說明了什麼哲理

琴詩說明的哲理是:產生藝術美的主客觀關系。

琴詩這首詩講了一個彈琴的道理:內一支樂曲的產生單靠琴容不行,單靠指頭也不行,還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術的熟練。

琴不難掌握,指頭人人有,但由於人的思想感情和彈琴技術的差異很大,演奏出來的樂曲是否悅耳可就大不一樣了。詩里用了兩個提問,讓讀者去思考。其實這是一個復雜的美學問題:產生藝術美的主客觀關系。

(10)琴詩所蘊含的哲理擴展閱讀:

蘇軾常用詩歌來講道理,所選取的意象大多簡單明了,卻能觸及到幽微難言的哲理,引人深思。蘇軾此詩的意蘊與寫法,是受到上引佛經與韋詩的啟發。

詩人以佛渴形式寫出前後,兩句都是一假設一反問,寓答於問,說明要奏出悅耳動聽的曲調,僅有琴或妙指即高明的彈奏技巧是不行的。

這就啟迪人們任何事業的成功,都是客觀條件和主觀能動性結合的結果,此詩表現出詩人探究事物真諦的濃厚興趣,也顯示出詩人樸素的辯證思想,寫得天真活潑,機趣橫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