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歌曲譜子
『壹』 眾志成城勵志歌曲歌譜
解 釋】萬眾一心,像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出 處】《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用 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段祺瑞既得國務員同情,便以為~,正可一戰。(《民國演義》第八十八回)
【近義詞】眾擎易舉、萬眾一心、戮力同心
【反義詞】一盤散沙、四分五裂、同床異夢
【英 文】unity is strength <when people are unified with a single will,they are as strong as city walls>
【典 故】春秋末年,周景王突然廢止小錢而造大錢,搜刮百姓的財產,他把從民間搜刮來的銅鑄成大鍾,大臣都反對,司樂官州鳩也不能勸阻他。一年後大鍾造成,拍馬屁的人都說聲音好聽,州鳩認為要天下百姓擁護才行,告誡說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眾志成城」這個成語取自民間諺語,最早出現於《國語·周語下》。據載,東周的第十二代天子周景王姬貴,在他在位的第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和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時,做了兩件不得民心的事情:一件是鑄大錢,一件是鑄大鍾。大錢就是幣值高的錢。景王試圖以鑄行大錢的方式來收繳民間的小錢。大鍾即編鍾。景王准備鑄造兩組巨型編鍾,一組是無射(讀yì),一組是大林。他打算把這兩組編鍾上下懸掛在一起配合著演奏。
景王身邊的大臣單穆公對此很擔憂,極力加以勸阻。他認為鑄大錢不利於流通,是「絕民用以實王府」,是對平民百姓的殘酷掠奪;而鑄大鍾更是勞民傷財,既得不到悅耳的美的享受(鍾過大耳朵承受不了),又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所以這樣做將會使百姓離心,國家危險。但景王聽不進去。
司樂大夫伶州鳩也勸阻說,編鍾的聲律強調和諧,如果百姓怨恨,那就沒有和諧了。他引用民諺「眾心成城,眾口鑠金」來表明自己的觀點:老百姓共同喜歡的東西,很少不實現的;而他們共同厭惡的東西,也很少不廢滅的。但景王還是不聽。三年間,既鑄了大錢,也造了大鍾。結果是,景王在第二年就死於心疾,周王朝也隨即爆發了長達五年之久的內亂。
【造 句】面對地震災害,我們眾志成城.
『貳』 勵志歌曲勇往直前的歌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