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語錄 » 檢察格言警句

檢察格言警句

發布時間: 2021-01-17 04:15:53

㈠ 反腐倡廉格言警句

官廉-民之幸官貪-民之禍官勤-業則興官怠-業則衰
☆勤-事業之舟廉-事業之舵勤廉兼優-事業興專旺屬
☆做事-勤為徑做人-善為本做官-廉為先
☆廉者-思無邪勤者-事有成
☆心裡有廉潔這桿稱,做事就有準星。
☆貪婪是自由的桎梏,廉潔是自由的明燈。
☆貪心就象一支毒箭,腐敗者主就是它的心。
☆為了貪得金錢的"光彩",為了多撈權欲的"光輝",回家的路總是黑的。
☆勸君為官一身清,留得身後政聲明。
☆為官之道:廉潔為1,業務水平、知識結構、協調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等等皆0。有了1,就可以把本事用在正道上,產生最大值;去掉1,其餘都沒有用武之地。
清風涼自林谷出 廉潔源從自律來
——俞士超
百姓大害,莫甚於貪官蠢吏。
——《清史稿.蔣赫德列傳》
身在官場志守廉 敢為蒼生質昊天
為民著想民方敬 致仕美譽價萬千
——許大昭
誠信立身 廉潔自律 正派做人
求真務實 舉賢任能 公道辦事
——季愛新
為清官死,死有餘榮。
——明·朱祖文《北行日譜》
貪而棄義,必為禍階。
——《三國志·吳書·魯肅傳》注引

㈡ 法制名言警句

法制名言警句:
1、 程序先於權利。——英國法諺
2、 即使判決並沒有準確地判定過去發生的事實真相,爭端各方只要確信他們受到了公正的對待,他們也會自願接受法院的裁判結果。 ——邁克爾、D、貝勒斯
3、 在一個秩序良好的國家中,司法部門應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從這個意義出發,公信力的喪失就意味著司法權的喪失。 ——馬丁
4、 法律的調整對象是行為,而所謂社會關系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互動或交互行為,沒有人們之間的交互行為,就沒有社會關系。法律是通過影響人們的行為而實現對社會關系的調整。 ——張文顯
5、 能夠認識到共同利益也是自己的利益,並藉助於別人認識到的利益來控制自己履行權利,使人意識到,權利應該得到履行;這也就意味著,應該有權利存在,而權力應該通過相互承認得到控制。 ——格林
6、 如果行政權力的膨脹是現代社會不可避免的宿命,那麼為了取得社會的平衡,一方面必須讓政治充分反映民眾的意願,另一方面在法的體系中應該最大限度地尊重個人的主體性,使他們能夠與過分膨脹的行政權力相抗衡。 ——棚瀨孝雄
7、 私有財產的真正基礎即有佔有,是一種事實。一個不可解釋的事實,而不是權利。只是由於社會賦予實際佔有以法律的規定,實際佔有才具有合法佔有的性質。 ——馬克思
8、 我們的時代是權利的時代。人權是我們時代的觀念,是已經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與道德觀念。 ——[美]L 、亨金
9、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 ——卡爾、馬克思
10、 司法,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條件的地方,我就越難看出在刑罰平等上有什麼司法。 ——[法]皮埃爾、勒魯《論平等》
11、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管子(戰國)《管子·七臣七主》
12、法,國之權衡也,時之准繩也法治格言警句法治格言警句。――吳兢(唐)《貞觀政要·公平》
13、法是一套權威性的審判指南或者基礎。――龐德(美)《通過法律的社會控製法律的任務》
14、當秩序成了混亂的時候,就不得不用混亂來維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羅曼·羅蘭(法)《哥拉·布勒尼翁》
15、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16、大海和陸地服從宇宙,而人類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轄。――西塞羅(古希臘)《法律篇》
17、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18、法律又是什麼?法律就是取得勝利、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的表現。――列寧(蘇)《社會民主黨在1905—1907年俄國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綱領》
19、法律規定得愈明確,其條文就愈容易切實地施行。――黑格爾(德)《法哲學原理》
20、法律只不過是我們意志的記錄。――盧梭(法)《社會契約論》

㈢ 關於公正的警句格言

●公者無私之謂也,平者無偏之謂也(清·何啟)

●公與平者,即國之基址也(清·何啟)

●人平不語,水平不流(宋·釋惟白)

●平出於公,公出於道〈呂氏春秋〉

●正直者,順道而行,順理而言,公平無私(漢·韓嬰)

●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唐·吳兢)

●持心如衡,以理為平(明·劉基)

●平而後清,清而後明(宋·司馬光)

●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鏡至明而丑者無怒〈三國志〉

●不看人行事(俄羅斯)

●一碗水端平

●手抹桌子一字平

●公買公賣,童叟無欺

●水雖平,必有被;衡雖正,必有差

●公正是施政的目的(丹·笛福)

●虛榮告訴人們什麼是榮譽;良心告訴人們什麼是公正(蘭多)

●讓我們記住,公正的原則必須貫徹到社會的最底層(西塞羅)

●我們不能拒絕給人以公正,也不能拖延給人以公正(無名氏)

●做事公正一小時,勝過祈禱五晝夜(阿拉伯)

●一切背離了公正的知識都應叫做狡詐,而不應稱為智慧(柏拉圖)

●力量來自公正(林肯)

●公正是賞罰公明者的美德(亞里士多德)

●高於道德的東西必須基於公正,包含公正,並通過公正的途徑去獲取(享·喬治)

●對他人的公正就是對自己的施捨(孟德斯鳩)

●在政府事務中,公正不僅是一種美德,而且是一種力量(拿破崙)

●公正不但必須做到,為了令人信服,它還必須被人看到(比奇科默)

●公其心,萬善出(明·方孝孺)

●言非法度不出口,行非公道不萌於心(唐·楊炯)

●公之為言,公正無私也(漢·班固)

●事在是非,公無遠近(唐·張九齡)

●有公心,必有公道(晉·楊泉)

●目貴明,聽貴聰,心貴公(鄧析子)

●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明·呂坤)

●心苟至公,人將大同(唐·姚崇)

●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聽,公之謂也〈管子〉

●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列子〉

●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是謂大同(清·康有為)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

●論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清·王夫之)

●天下為公,億兆已任〈魏書〉

●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晉·傅玄)

●一心可以興邦,一心可以喪邦,只在公私之間爾(宋·朱熹)

●治身莫先於孝,治國莫先於公(宋·蘇軾)

●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藝文類聚〉

●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劉〈淮南子〉

●大明無私照,至公無私親(唐·張蘊古)

●公者明,……無私者正〈黃帝經〉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人心公則如燭,四方上下,無所不照(明·薛宣)

●公則四通八達,私則一偏而隅(明·薛宣)

●私視使目盲,私聽使耳聾,私慮使心狂〈呂氏春秋〉

●舉事以為人者,眾助之;舉事以自為者,眾去之〈淮南子〉

●一公則萬事通,一私則萬事閑〈袁子正論〉

●天下事,壞於懶於私(宋·朱熹)

●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老子〉

●延誤公正就是不公正(蘭多)

●不公正的東西實在無益於人;公正的東西至少無損於人(享·喬治)

●對絕大部分人來說,熱愛公正無非是怕吃不公正的苦頭(拉羅什富科)

●待人不公正比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有失體面(柏拉圖)

●覆盆不照太陽暉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㈣ 律師警句、格言

這句怎麼樣?

法學是關於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識;是關於正義和非正義的科學.

呵呵,《法學階梯》的一句序言.現在看起來不應該出現在法學著作里,但仍然不能掩蓋羅馬法的光芒.

的確有一些格言說的很精到,一句話足以作為一個命題而研究。下面還是一些羅馬法的,但我覺的過於原則了。
習慣是法律最好的解釋者。
有法律就有欺詐。
法不是針對個別人的,而是為所有人普遍創設的。
法律應當能被所有人理解。
通曉法律不在於了解它的文字表述,而在於掌握它的精神和實質。
法是善良和公正的技藝。
法律的效力在於命令、禁止、允許和懲罰。
法越嚴格就越顯不公。
法則產生於事實。
吸收性法律變通被吸收的法律。
後來的特別法變通先前的一般法。
在法的所有領域特殊變通一般。
新法優於舊法。
後頒布的法律是有效的法。
時間確定行為。
市民法原則不可變通。
神聖約法不可變通。
公法不得被私人簡約變通。
法律可禁止實施某一行為,但如果行為已實施,則不予撤銷。
法律考慮激憤者,激憤者卻不考慮法律。
對法的不知是不可原諒的。
相同的法律根據產生相同的法律規范。
法律在願意時表態,在不願意時沉默。

從個人角度我真的很欣賞馬列說過的一些話,但也許理論就是理論,只能活在理論中。
什麼是憲法?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真正承認這些權利的保證在哪裡呢?在於人民中意識到並且善於爭取這些權利的各階級的力量。 ——[俄]列寧:《兩次會戰之間》
公正不是德性的一個部分,而是整個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惡的一個部分,而是整個邪惡。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呆板的公平其實是最大的不公平。 ——托馬斯·福勒
在我看來,失手殺人其罪尚小,混淆美醜、善惡、正義與不正義,欺世惑眾,其罪大矣。 ——[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㈤ 關於法律名言警句

1、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
2、法律的內真正目容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阿奎那
3、法律規定的懲罰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強制,一部分靠榜樣的效力。——格老秀斯
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偉的大夏,庇護著我們大家;它的每一塊磚石都壘在另一塊磚石上。——高爾斯華綏
5、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
6、法律是無私的,對誰都一視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馬斯
7、法律因罪惡而發展,並且懲辦罪惡。——弗洛里奧
8、哥爾斯密: 法律總是蹂躪赤貧者,而闊人們總是支配法律。
9、 米南德: 正義勝似法律。
10、彌爾頓: 有多少罪孽就會有多少法律。
11、 比克斯塔夫: 人人皆受制於法律。
12、丁尼生: 在法律面前,一切頭銜都無濟於事。
13、民諺: 法律如果推不開特權的門,也一定跨不進人民的心。
14、亞里士多德: 人,在最完美的時候是動物中的佼佼者,但是,當他與法律和正義隔絕以後,他便是動物中最壞的東西。他在動物中就是最不神聖的,最野蠻的。
15、普盧塔克: 習俗也許不如法律來得明智。

㈥ 作風紀律名言警句

作風名言警句
1、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2、勤廉為本,盡心工作終無悔;誠信為准,竭力服務總有情。工作上爭先創優,永無止境;享受上不貪不佔,警鍾長鳴。
3、少一點享受,多一點奉獻;少一點私情,多一點公心;少一點慵懶,多一點追求。
4、慎始,慎微,清廉辭歲革舊弊;拒收,拒送,節儉迎春樹新風。
5、自己的門,管好家裡的人,開好反貪的會,作好拒腐的題,做一道清廉的菜,過一個安心的節,圓一個吉祥的夢!
6、嚴禁違反規定參加集資建房和在幹部竟聘、評優等方面拉票賄選。
7、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做到領導示範、源頭防範、制度規范。
8、夫前車覆,後車戒;前事之失,後事之鑒。
9、甘守清廉報國家,不為貪贓羞兒孫。
10、勤政廉政來自心正,國敗家敗源於腐敗。
11、位不在高廉潔自名,權不在大為公則榮。
12、創業廉為基,從業廉為信,為人廉為本。
13、常自律遠離燈紅酒綠,恆自警分清善惡美醜。
14、**鋪就金錢路,鐐銬驚醒貪心人。
15、造百年精品工程,樹萬世清廉豐碑。
16、自律是寶,他律是愛,律已是本,律他是責。
17、儉以廉為本奢為貪之源戒之慎之。
18、今天貪了明天貪,早晚面對檢察官。
19、一人廉潔全家光榮,一家廉潔三代有幸。
20、反腐其論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21、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2、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23、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24、縱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終成滅頂之災;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
25、清白做人守黨員之本,勤奮做事盡公僕之責。
26、刪除貪欲之念,選擇潔身之好,設置廉政之路,存儲親民之心,取消不正之風,粘貼愛民之舉,復制光明之旅。
27、位卑未泯濟民志,權重不移公僕心。
28、殷鑒不遠,莫待臨崖勒馬收韁晚;今事可追,何須船到江心補漏遲。
29、權力來自人民,權力服務人民;人民監督權力,人民評議權力。
30、狠抓教育,完善制度,強化監督,端正黨風。
31、謀求私利的人,一旦走上歪道,人格就會喪失。
32、清廉切莫貪,行也安然,睡也安然,背後無人戳指尖;民賦權力壓雙肩,風雨要擔,危難要擔,鞠躬盡瘁心也甘。
33、生命的多少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
34、智者,以別人慘痛教訓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代價喚醒別人。
35、從政學牡丹清正之德,富貴而不淫;處事學荷花廉明之德,出淤泥而不染;做人學蘭花高潔之德,君子坦盪盪。
36、一身正氣,求真求實求真理;兩袖清風,為黨為國為人民。
37、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之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
38、以清廉為尺,量正氣之節;以誠實為稱,衡公平之心;守法規,樹浩然正氣;謀新舉,創輝煌之業。
39、勤政廉政,心繫百姓就是最好的形象工程,何必為當官拚命。
40、今天你不廉潔,明天你就失自由;良言不聽禍當頭,一世英明拋九洲。
41、常修從政之德,常懷律已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
42、立身修心當以「德」為先,清正自律當以「廉」為本。
43、不義之財不取,不潔之物不拿,不凈之地不去,不正之人不交。
44、勵操行以修法業,當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貧,當自省;謀善舉以澤眾生,當自勵。
45、貪,欲壑難填,寢食難安;賄,蠅營狗苟,美夢黃粱。清,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廉,恪盡職守,盛世和諧。
46、憎貪官戒貪心,思貪害拒腐不貪分民憂解民愁保民安執政為民。
47、鏡不蒙塵可照人,人無貪賄可正氣。
48、一分一毫當思來之不易,一言一行應樹財政形象。
49、廉潔自守能提升生命價值,放縱私慾是自毀錦綉人生。
50、清絲要知廉潔早,莫待進牢愁白頭。

㈦ 正義方面的格言警句

●正義是人類最大的利益(韋伯斯特)

●真理是正義的侍女,自由是正義的孩兒,和平是正義的夥伴;安全化在它的步履中,勝利跟在它的裙裾後(西·史密斯)

●正義是苦難者的希望和犯罪者的畏懼之所在(惠蒂爾)

●正義至高無上的尊號(普盧塔克)

●正義勝似法律(米南德)

●哪裡有正義,哪裡就是聖地(培根)

●正義占上風的地方,自由一定盛行(詹·蒙哥馬利)

●仁慈和正義是並轡齊驅的(杜特斯)

●與正義為友的人,在哪兒都是安全的(伊壁鳩魯)

●正義是一種高尚的幻象(特格納)

●就是因為有了正義感,人才成為人,而不成為狼(培根)

●享有王子特權的人少之又少,但正義感卻是人盡可擁的美德----(德萊頓)

●正義像上帝的王國它不是我們身外的一個事實,而是我們內心的一種熱烈嚮往(愛略特)

●正義是第一美德。如果沒有正義做後盾,勇氣又有何裨益?如果人人都正義在握,勇氣也就沒有了(阿格西勞斯二世)

●只要提著正義之劍攻擊,再柔弱的手臂也會力大無窮----(韋伯斯特)

●獻身於正義是簡單的,獻身於邪惡則是復雜的,而且變化無窮----(塞涅卡)

●罪惡在蔓延,所以正義應得到到聲張(本·瓊森)

●伸張正義,勝於責罵邪惡(德國)

●不管狐狸多麼狡猾,它的皮是經常出售的(英國)

●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

●正不容邪,邪復妒正

●正氣高,邪氣消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鬼火不敢見真火

●一日春風吹不盡三冬的嚴寒

●雜草不除,禾苗不壯

●「正義」的勝利來自斗爭(路·莫里斯)

●誰不講正義,誰就會向手拿武器的人屈膝投降(盧卡努斯)

●正義是對已確立的非正義的制裁(阿納托爾·法朗士)

●有些正義的豁免權永遠掌握在正義手中----(斯坦尼斯拉夫·萊克)

●在正義的事業中,弱者也能戰勝強者(希臘)

●正義之劍不是為了強暴而鍛造;葡萄放在榨場可不是為了制醋----(伊朗)

●有多少人為正義事業捐軀,就有多少人為非正義事業死亡----(范·洛恩)

●對正義事業保持沉默,等於為非正義事業呼喊(阿拉伯)

●聲張正義和扶植自由,是革除時弊的關鍵(享·喬治)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有理壓得泰山倒

●有理不愁沒路走

●有理說得山倒

●有理不怕勢來壓

●有理贏,無理贏輸

●有理不怕遲

●有理不在先告狀

●公土打公牆,有理走四方

●孫子有理打太公

●有理言自壯,負屈聲必高

●有理讓三分

㈧ 格言警句

至理格言(好學篇)
好學篇(57則)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仲虺之誥》
自用:自以為是
喜歡提出問題向別人請教,知識就豐富,自以為是,知識就淺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切:用刀切斷,指加工骨器
磋:用銼磨平,指加工象牙
琢:用刀雕刻,指加工玉石
磨:磨光,指加工石頭
比喻一個人品德的進修砥礪以及學問的研討。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下問: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
思想敏銳而勤奮好學,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罔:迷惑不解
殆:精神疲倦
讀書不思考,問題仍然不解;只思考而不讀書,精神就會疲倦。指要有所收獲就應多讀書勤思考。
**聞一以知十。——《論語·公冶長》
聽到一個道理,可以推知十個道理,喻善於學習,會動腦筋。
**溫故而知新。——《論語·為政》
溫習舊的知識,可以從中學到新的知識。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努力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疲倦。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時:按時
說:悅,高興
學習知識並按時溫習也很高興,指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
我曾經整天不吃不睡去冥思苦想,但沒有什麼益處,不如去學習,可見學習之重要。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
發憤學習而忘記了吃飯,快樂的忘記了憂愁,不知道自己快老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涯:邊際,極限
生命有限而知識無邊無際。
**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返於禽獸。——《孟子·滕文公上》
強調教育對於文明人的重要性。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管子·權修》
強調沒有比培養人才更好的了。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學無止境。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青:靛青,染料
藍:草名,葉可制染料
比喻經過努力學習可以超過前人。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鍥:刀刻
鏤:雕刻
強調學習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孟夏紀》
善於學習的人,借用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獨自一個人學習而不與朋友一起探討,往往孤陋寡聞,強調互相交流和互相促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玉石不精心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人不刻苦學習就不明白道理。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學記》
弗:不
旨:滋味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雖然有美味佳餚,不親自品嘗就不知道個中滋味;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認真去學就不知道其好處。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學記》
困:不夠
學習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別人才知道自己學識不夠。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禮記·學記》
嚴師:尊師,敬師
在求學的所有方法中,尊師最難做到。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禮記·學記》
節目:樹枝交接成結之處
會提問題的人,就像砍伐堅硬的木頭,先砍容易之處,然後再砍結。喻要循序漸進。
**謂學無暇者,雖暇亦不能學。——《淮南子·說山訓》
暇:空閑
說自己沒有時間學習的人,雖然有空閑也不會去學習。引申只要想學習,總能擠出時間。
**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不學習就不能成功,不請教別人就不知道。
**胸中不學,猶手中無錢也。——漢·王充《論衡·量知篇》
胸無學問,如手中沒有錢一樣。
**人有知學,則有力矣。——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人有了知識學問就有了力量。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漢·劉向《說苑·建本》
少年好學如同初升太陽那麼鮮亮;壯年好學如同中午的陽光光芒四射;老年好學如同燃燭照明。意指人的一生都要勤奮治學。
**讀書百遍而義自見。——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王肅傳》
義:道理
書經過熟讀,其中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
**人之學如渴而飲河海,大飲則大盈,小飲則小盈。——《意林》引《物理論》
盈:滿
人學習知識如同渴了飲水,多飲則水多,少飲則水少。
**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篇》
登:收獲
學習如種樹,春天賞花,秋天收獲。首先可以玩味自得,還可以所有成就
**學若牛毛,成如麟角。——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養生篇》
學習的人多如牛毛,學業有成的人很少。即學業成功是不容易的。
**積財千萬,無過讀書。——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篇》
無過:不能超過,不如
知識最有價值。
**玉雖有美質,在於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不別。——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唐太宗語
值:遇到
礫:小石頭
玉石雖然有美好的質地,混雜在石頭之內,不經過高明工匠的雕琢,也和普通石頭一樣。引申為人縱有良好潛質,不努力修身學習,也不會有成就。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唐·杜甫《柏學士茅居》
欲求富貴,必經勤奮刻苦,好男兒當飽讀詩書以闊胸懷。
**業精於勤,荒於嬉。——唐·韓愈《進學解》
業:學業
嬉:散漫
學業精進在於勤奮,學業荒廢在於懶散。
**未嘗一日去書不觀。——唐·韓愈《唐故相權公墓碑》
未嘗:從來沒有
去:丟棄
表示日日勤讀不輟。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唐·韓愈《師說》
沒有貴賤老少的分別,道理所在就是我老師所在。
**聖人無常師。——唐·韓愈《師說》
常:固定
意指聖人善於向各種人學習。
**不恥相師。——唐·韓愈《師說》
不以從師學習為恥。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
患:怕
義:義理
足己:自以為足夠
行:實行
讀書怕讀得不多,思考道理怕不明白。怕自以為足夠了不再學,既然學了又怕不繼續。
**強學力行。——唐·韓愈《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刻苦學習,努力實踐。
**學問勤中得。——宋·汪洙《神童詩》
學問是靠勤奮讀書得來的。
**君子之學也,其可一日而息乎。——宋·歐陽修《雜說三首》
其:豈
息:停止
君子學習難道可以稍有懈怠嗎?
**人之才,成於專而毀於雜。——宋·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
人才的培養,成功在於專心致力,而失敗於雜學而不精。
**學而不化,非學也。——宋·楊萬里《庸言》
化:融會貫通
學習而不懂得融會貫通,不是好的學習方法。
**濯去舊見,以來新意。——宋·朱熹《學規類編》
濯:洗滌
學習應該有自己的創見。
**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宋·朱熹《性理精義》
讀書最可貴在於循序漸進,最後達到精通。
**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宋·朱熹《學規類編》
篤志:意志專一
詳玩:深刻領會
讀書的方法沒有別的,只有專心致志,虛心探索,深刻領會,才能受到成效。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池塘的水為什麼如此清澄,因為源頭不斷流來活水。喻學習要不斷吸取新知方能進步。
**束書不觀,游談無根。——宋·蘇軾《李氏山房藏書記》
束:擱置。
把書閑置不讀,說起話來沒有底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在學習上不遺餘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明·顧炎武《日知錄》卷七
自小:自卑
一個人在學習上不可以自卑,也不可以妄自尊大。
**學問無大小,能者為尊。——清·李汝珍《鏡花緣》引俗語
在學問上不分年齡大小,學問大的受到尊重。
**學古之道,猶食筍而去其籜也。——清·魏源《默觚·治篇五》
籜:筍殼
學習古代文化遺產,須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推陳出新,饒有別致。——清·戴延年《秋燈叢話·忠勇祠聯》
不要因循守舊,要勇於創新。
**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鵠。——清·袁枚《續詩品·尚識》
箭鏃:箭頭
鵠:此指目標
學問的根基如弓,人的才能如箭,真知灼見引導箭頭射出,才能命中目標。比喻沒有學問,才能不能發揮,沒有真知指導人生,就沒有正確的方向。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